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

合集下载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

2012年12月12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产业竞争力蓝皮书》中指出,按照2011年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已经成为中上等收入国家,正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人均收入难以提高的“中等收入陷阱”考验,建议通过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整体国民收入水平。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在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后,经济增长乏力、增长放缓、人均收入水平难以提高的现象。

【标准表述】[深入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第一个诱因是经济风险。

经济增长是“双刃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以劳动力富裕、用工成本低、能源资源价格便宜等比较优势,积极吸引外资,面向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但也带来代价高、消耗大、收益低、失衡严重等问题。

主要表现在:制造业大而不强,缺少核心竞争力。

我国三产比重过低,产业结构亟须优化。

许多行业都集中在加工组装领域,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

一些规模很大的加工厂,只是“生产车间”,在研发、技术、专利、标准制定和品牌、销售、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往往是“人家说了算”。

由于产业缺“芯”,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技术靠国外,大量产业利润只能拱手让给外方,造成沿海众多加工制造企业“工厂大了,员工多了,工资却涨不上去”。

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逐渐减弱。

近两年,“用工荒”频现于东南沿海,并向中西部扩散,农民工中的青壮年比例明显下降,劳动力供求关系开始朝着“刘易斯拐点”发生全面性、趋势性变化。

随着用工成本增加,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正在减少,并影响到中国经贸的国际竞争力。

过于倚重投资驱动,环境压力增大。

我国近30多年走了一条典型的高强度投入、外延式发展道路,追求超高速增长,各方面绷得太紧,直接带来了资源透支、产能过剩、排放过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2010年中国GDP占世界的9.5%,一次性能源消耗达32.5亿吨标准煤,能耗强度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

电力、钢铁、有色等8个行业单位产品平均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

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ni标准

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ni标准

中等收入陷阱:人均 GNI 标准人均 GNI(Gross National Income)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人均GNI 的标准对于评估一个国家的经济福利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

在经济学中,有一种现象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这是指某些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难以进一步实现经济发展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

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中等收入陷阱通常发生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当国家的 GNI 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时,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而且在更高收入水平下无法持续增长。

这一现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较为普遍。

原因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一些主要原因包括:1.结构性问题: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结构性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技术落后等。

这些问题阻碍了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导致经济增长无法持续。

2.中等收入陷阱:某些制度和政策在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变得不利于进一步发展。

例如,国家可能面临来自更具竞争力经济体的挑战,而缺乏创新和竞争力的产业则可能难以与之竞争,从而陷入停滞。

3.人力资源问题:教育水平低、技能匮乏等人力资源问题也可能成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将阻碍技术进步和创新,导致经济增长受限。

解决方案要克服中等收入陷阱,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的政策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效的解决方案:1.推动结构转型: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多元化经济发展,以减少对传统行业的依赖。

此外,还应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的升级和转型。

2.优化营商环境:改善营商环境和法治体系,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和障碍,增强竞争力,吸引外国投资并促进技术创新。

3.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培养:加大对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这将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

4.加强国际合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享知识和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

如何理解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如何理解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如何理解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概念解释及相关时代背景】(1)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2)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000美元—10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高发期,一旦经济增长停滞不前,就可能掉进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迅速跻身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目前人均GDP约4400美元。

然而近年来,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不断凸显,加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的放缓趋势,引发了对中国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

(4)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观点】中国目前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新阶段的需要,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外源式经济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资源消耗性经济发展,(2)【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转向内生性经济发展、协调内需市场与外需市场关系的发展、资源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发展。

【中国目前存在的经济隐患、问题的成因】(1)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在收获“改革红利”、“人口红利”之后,如果不能尽快积累形成内生增长能力,亦即资本积累形成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制和管理的创新能力,就会形成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处于不利的局面,这也是“中等收入陷阱”现象的一个侧面。

(2)与拉美国家相比,中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有相似性和差异性。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1. 中等收入陷阱的定义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在达到一定收入水平后,其收入增长放缓且难以突破困境的现象。

通常,这种困境会导致国家在收入水平上停滞不前,无法跨越到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2. 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
1) 技术进步缓慢:中等收入国家通常在技术创新和发展上缺乏动力,无法保持高速增长。

2) 结构性问题: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可能出现问题,过度依赖传统产业,难以转型升级。

3) 人力资本不足:国家的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质量低下,造成生产率低下,难以吸引高端产业投资。

3. 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
1) 社会不稳定:经济停滞导致就业机会减少,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容易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动荡。

2) 经济增长乏力:中等收入陷阱会导致国家整体经济增速放缓,陷入长期低增长状态。

3) 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国家经济停滞会导致社会福利水平下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4. 中等收入国家的突破之路
1) 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中等收入国家应该加大对科技领域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2) 产业结构升级:国家应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3) 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本建设: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人民的素质和
技能水平,提高整体生产力。

5. 结语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只要国家政府加大改革力度,积
极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中等收入国家仍有希望摆脱陷阱,实现
经济跨越式增长。

希望各国能够在发展道路上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一、定义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附近时,由于不能顺利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的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二、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特征“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成熟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三、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式表现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保持到了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也不断提高。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

在取得如此成就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收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们面临的风险:第一,优势不再存在,当我们站在中等收入国家台阶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土地、资源、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迅速上升,投入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发展的比较优势正在弱化,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向成本更低的国家流动。

经济转型没有完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企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市场环境,长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使我们在抵御国际经济风险时,代价巨大,甚至无法完成。

第二,收入差距加大,分配不合理。

据联合国数据估测2011年中国基尼系数将突破0.55。

不同人群间收入差距的鸿沟加强,“驮效应”愈加明显。

财富向资本集中,收入分配向高收入者倾斜,普通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钱包”鼓得很慢,这种差距在通货膨胀下更显分明。

第三,城市发展贵族化,形成城乡“新二无结构”。

房价高,就业难,看病贵以及教育、养老、生活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步伐,抑制了潜在的消费要求。

第四,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表现为社会仇官仇富仇视社会,群体事件显著增多。

第五,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主要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但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后,由于劳动力成本提高和资源价格上涨,经济进一步增长要求产业结构必须升级,这是我国发展到这个阶段面临的最大风险。

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状态,无法实现高水平增长,进而导致经济收入水平长期停滞在中等水平的现象。

这种情况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过,如拉美、非洲、东南亚等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度非常迅速,但在某一阶段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的现象,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

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一、加强创新,提高经济发展动力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在国家层面,政府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创新成果的转化率,让创新成果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加强教育,提高人才素质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留用,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

三、加强贸易,拓宽经济发展空间贸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加强贸易,才能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贸易的支持,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提高国际竞争力。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外投资,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四、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提高资金效率金融体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才能提高资金效率,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完善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避免金融风险。

五、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促进绿色发展。

同时,企业也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环境保护,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强创新、加强教育、加强贸易、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8第八讲 中等收入陷阱

8第八讲 中等收入陷阱
自主创新不够,技术进步增长缓慢,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本驱动, 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低,生产效率低, 国际市场竞争力低,附加值低,盈利水平低,进一步导致研发投入低, 自主创新能力弱,难以向高收入水平阶段迈进。
因此,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国家在进入中 等收入水平阶段后,如何打破创新不足的恶性循环,寻找到经济增 长的持续驱动力,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3、经济政策的社会效应“显现化”
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日韩经验
1、产业奇迹造就经济奇迹 产业升级、鼓励创新
2、重视民生缩小差距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韩国新社区运动 新村运动
3、日韩启示 1)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2)产业结构转型 3)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型
阶段1:在低收入阶段,后发国家主要依靠外国直接投资,学习 技术,在外国公司指导下进行生产和制造。处于这一阶段 的代表国家是越南。
人均收入水平
消费驱动:收入增长带 动总量增长
创新驱动:基于效率的 增长
投资驱动:基于积累的 增长
中等收入陷阱
低收入陷阱
工业化初期中期
工业化中后期
经济发展阶段
图2 低收入陷阱与中等收入陷阱
三、拉美国家的反面教训
1、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困惑 收入分配不平等 就业不足、非正规经济 社会结构被长期固化
2、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失衡之谜 发展模式转换错失良机, 利益集团之间斗争、 经济政策偏差
“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 收入水平后,在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迈进中起作用的因素,到了中 等收入阶段就不够了,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 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 。
中国2010年人均GDP 4396美元, 在《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世界银行将人均国民收人 (GNI)在975美元及以下的国家定为低收人国家,人均GNI 达到976~3855美元的国家为中低收人国家;人均GNI在 3856-11905美元的国家为中高收人国家;人均GNI达到 11906美元及以上的国家为高收人国家。

中等收入陷阱有关争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中等收入陷阱有关争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中等收入陷阱有关争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 trap)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时,经济增长停滞或放缓的现象。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阶段通常比较容易实现,但进一步向高收入阶段转变却非常困难。

中等收入陷阱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增长速度的减慢、结构改革的难度和创新能力的不足。

大部分国家在初始阶段能够迅速实现经济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增长速度逐渐下降,难以维持较高的增长率。

这可能是因为生产要素逐渐变得有限,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不再像初始阶段那样容易。

结构改革的难度通常是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关键因素。

发展中国家往往存在产能结构过于依赖低附加值产业、内需拉动增长和官僚体制制约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结构调整的困难,从而限制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创新能力的不足也是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因素。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要从中等收入国家转变为高收入国家,必须依靠不断的技术升级和创新。

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包括投入不足、人才流失、创新环境不佳等问题,导致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

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中国需要重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投资驱动和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已经面临瓶颈,必须转向以创新和消费为主导的新模式。

这意味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培育消费市场,推动消费升级,并加强质量和效益导向的经济增长。

在结构改革方面,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一些体制障碍。

特别是要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对低附加值产业的依赖,提高服务业和创新驱动型产业的比重。

还需要加强企业和市场主体的改革,推动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

在创新能力方面,中国需要加大创新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这包括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改革科研体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

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创新环境,吸引和激励创新人才。

中等收入陷阱有关争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中等收入陷阱有关争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中等收入陷阱有关争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达到一定收入水平后,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的现象。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中等收入陷阱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这一现象引发了许多关于其原因和影响的争论,同时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启示。

争论一: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学者们提出了多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是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

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是,初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资源的枯竭,这种增长模式难以继续,经济增长逐渐放缓。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是由政府政策的不当引起的。

一些学者认为,一些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政府没有及时进行结构性改革,导致了经济增长的瓶颈。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技术进步的放缓也是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

经济学家指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一些国家在中等收入阶段,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导致了经济增长的放缓。

争论二: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中等收入陷阱对经济的影响也备受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中等收入陷阱会导致国家的产业结构无法升级,从而造成经济结构的长期扭曲。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经济增长会受到限制,进而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整体发展。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中等收入陷阱会导致经济不平等的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较高的收入阶层会更加富裕,而较低的收入阶层则可能会陷入贫困,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针对中等收入陷阱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和挑战,中国政府应当及时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

中国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依靠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创新和服务业发展的方向转变。

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

中国政府需要加大对教育、科技和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如何看待和应对中等收入陷阱

如何看待和应对中等收入陷阱

如何看待和应对中等收入陷阱定义“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基本涵义是指: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

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

进入这个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

大部分国家则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伴随而来的污染,低质低价,都是恶性循环。

低端制造改高端制造,是完全靠高科技解决,而高科技不是几十年能追赶的。

要摆脱中等收入的陷阱,一个关键的挑战就是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持高速增长。

总结国际经验。

我们选取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韩国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马来西亚和阿根廷作为样本进行比较,可分析其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收入分配、社会发展、对外依赖等方面的差异性。

第一,经济增长稳定性差别很大。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经济增长往往出现较大的起伏,即便在短期内取得高增长,也难以持续。

这一特征在拉美国家尤其突出。

第二,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存在明显差别。

从研发费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韩国2003年达到2.64%,高居世界第7位,而马来西亚、阿根廷分别为0.69%和0.41%,世界排名均在40名以后。

从研发人才来看,2006年,韩国每千人中的研发人员达到4.8人,而马来西亚和阿根廷则分别只有0.42和1.1人,韩国分别是后者的11.4倍和4.4倍。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

PPT11.经济学中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实际是上一种均衡状态,即在一个促进人均收入提高的因素发挥作用之后,由于这个因素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持续性,其他制约因素又会将其作用抵消,把人均收入拉回到原来的水平上。

2.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在于贫困国家通过资本积累摆脱’贫困陷阱’,即以一个临界点水平的积累率作为经济起飞的前提。

比如:刘易斯认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迅速的资本积累,或者说如何把储蓄率和投资率从百分之4至百分之5或更低的水平,提高到百分之12至百分之15甚至更高的水平。

3.但是南美的一些国家如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巴西就是一个个例子,一个国家即使跨越了低收入水平阶段,仍有可能在中等收入水平上停滞不前,甚至使人均收入下降。

他们的经济从战后50年代开始起飞,70年代就已达到中等收入,然而一直停滞不前,但直到现在,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00至12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究其原因,可能是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迈进中起作用的因素,到中等收入阶段就不够了。

比如说,收入分配的恶化如果达到伤害经济激励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就会产生一系类阻力,阻碍经济发展,是人均收入水平不能继续提高。

3.中国已经处于典型的低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意味着我们即面临前所未有的向高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跃升的机遇,也面临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

PPT2转型失败论1.2005年国家统计局首次为“中产”划下了这样一条数字化的底线:家庭年薪6万至50万元。

但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接近0.5,接近于拉丁美洲和非洲,我国的社会整体类似于“洋葱头形”——那就是底层仍然很大,中间阶层成长不良。

这很大程度上导致消费不足,要缩小收入差距,使中产阶层增加。

2.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环境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深度冲击,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我国同各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的关系持续平稳发展,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

(完整版)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完整版)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2012年10月27日,亚洲开发银行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在第31次CMRC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发布了双方合作的报告《超越低成本优势的增长: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本文介绍了该报告的主要观点,并就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中等收入陷阱至今没有一个严格定义,通常指一国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一般把它与拉美和某些东南亚国家联系在一起。

中等收入陷阱有许多典型的例子。

拉美国家如巴西、墨西哥等,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

这些国家六十年代的时候已经是中等收入国家,现在还是中等收入国家。

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则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反例。

虽然各个国家陷入陷阱的原因不同,一个共同特征是当劳动力由过剩变为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时,产业不能实现升级,导致一国既无法与低收入国家以低成本优势竞争,又不能和高收入国家在高价值产品上竞争。

而跨越陷阱国家的一个共同点恰恰是它们能够通过创新促使产业升级,从而加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一国如何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对此有共识也有争议。

共识主要有两点:一是产业升级需要大量勇于创新的企业,因为企业是创新主体。

二是政府应提供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其中包括政治与经济的稳定、良好的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健全的金融体系、社会的包容、健全的法制、产权保护以及廉洁高效的政府。

争议主要集中在如何实施产业政策。

每个国家国情各异,政策的着力点也应不同。

二、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中国三十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可归结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改革开放。

二是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能源。

三是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解决了发展中国家经常碰到的市场“失灵”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协调不完善等。

其他成功因素还包括国民的高储蓄率、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人口红利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

中等收入陷阱定义与策略

中等收入陷阱定义与策略

中等收入与中等收入陷阱1.1中等收入的内涵所谓中等收入,一方面,它既可以根据GDP或GNI的相关指标来说明,另一方面,亦可以依据中等收入群体来说明。

按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这一统计指标,世界银行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组,大致分成: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

2015年的最新分组标准为:人均国民收入低于104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1046至12735美元之间为中等收入国家,高于1273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

2015年世界银行所统计的215个经济体中,高收入国家80个,中等收入国家104个,低收入国家31个。

以收入水平这一分配指标作为依据,可以判断哪些收入者可以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构成因子。

按照收入的标准,学者划分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口径大致有四个:人均年收入1万一10万元和户均金融资产3万一10万元的群体;个人人均年收入及财富拥有量折合人民币在2. 5万一3. 5万元,家庭(以核心家庭的三口之家两位就业者为参照)年均收入在5万一7万元为基准;家庭财产达到45万元;年收入在1万一5万美元之间的核心家庭。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对“中等收入者”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明确、统一的、能够获得广泛接受的界定标准,使得“中等收入者”成为一个内涵与外延都难以准确把握的、不确定性的群体。

1.2“中等收入陷阱”的内涵“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这个概念是由世界银行于2006年首次提出并使用,是指“各国赖以从低收入国家成长为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国家攀升是不能重复使用的”。

其内涵是: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由于一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所引发的社会和经济矛盾,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按照世界银行的定义,国际上因为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贫富分化、过度城市化、就业困难等等原因,从而落入到“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主要指的是拉美的巴西、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等,亚洲的伊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概念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一个国家从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中等收入国家后,经济增长率出现回落,无法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跻身于高收入国家行列的现象。

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 2006 )》中首次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概念,报告指出“许多经济体常常都能非常迅速地达到中等收入阶段,但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跨越这一阶段”( World bank ,2007 ) 。

文章称,所有在跨越低收入陷阱管用的政策和发展战略,到了中等收入阶段基本上都不再管用了,必须有新的发展战略、新的手段来跨越,因此中等收入阶段是一个独特的发展阶段。

中等收入陷讲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出低水平均衡陷讲后,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区间,经济或是陷入增长与回落的循环之中,或是处于增长十分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

许多后发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序列后,在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人均GDP一直在6000 美元以下徘徊,很难突破10 000美元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例如部分东盟国家和拉美国家。

这种情况被认为是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银行以国民人均年收入为主要标准,把不同国家划分为4类,即高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每年7月初核定标准。

根据2014年的标准,人均国民收入达12616美元属于高收入国家;低于103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4085美元则为中上和中下收入国家的分界线。

过去半个多世纪,亚洲经济体的赶超进程此起彼伏,拉美国家却彷徨不前。

日本和韩国成为赶超经济的典范;东亚经济体(“亚洲四小龙”)自60年代起经历20余年发展进入高收入行列;主要东南亚国家自80年代中期开始赶超,但速度慢于“亚洲四小龙”,目前仍在路上;中国80年代以来的赶超进程是最新一轮亚洲增长奇迹,赶超速度与早期的日、韩接近。

而拉美国家整体收入水平持续下降,与高收入经济体差距不断扩大。

把时间轮廓拉长,我们发现拉美国家滑落陷阱的时间可能长达百年,阿根廷成为滑落陷阱的典型。

聊聊中等收入陷阱

聊聊中等收入陷阱

定义: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 Trap)是指一个国家从低收入阶段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经济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区间,普遍表现为经济的持续减速或保持缓慢增长的现象。

该概念由世界银行提出。

界定:根据2023财年最新的调整结果,2021年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是13205美元,中高收入国家是4256美元,中低收入是1085美元。

按此标准,在世界银行统计的217个国家和地区中,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有87个,中高收入有54个,中低收入有54个,低收入有28个。

原因:在发展中经济体发现自己卡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和成本竞争力下降的中间,无法与高技能创新的先进经济体,或低收入低工资的经济体在廉价生产制成品上相竞争,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

后一种结果称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第一,错失发展模式转换时机。

以阿根廷等拉美国家为例,在工业化初期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后,未能及时转换发展模式,而是继续推进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的进口替代,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后,还是维持“举债增长”,使进口替代战略延续了半个世纪。

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则因国内市场狭小,长期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使其过于依赖国际市场需求,极易受到外部冲击。

第二,难以克服技术创新瓶颈。

一国经济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在低端市场难以与低收入国家竞争,但在中高端市场则由于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条件制约,又难以与高收入国家抗衡。

在这种上下挤压的环境中,很容易失去增长动力而导致经济增长停滞。

第三,对发展公平性重视不够。

拉美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由于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导致中低收入居民消费严重不足,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

一些国家还由于贫富悬殊,社会严重分化,引发激烈的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第四,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偏差。

从拉美国家看,受西方新自由主义影响,政府作用被极度削弱,宏观经济管理缺乏有效制度框架,政策缺乏稳定性,政府债台高筑,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顽疾难以消除,经济危机频发造成经济大幅波动,如20世纪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货币危机、2002年阿根廷经济危机,都对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严重冲击。

中等收入陷阱概念

中等收入陷阱概念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1. 定义中等收入陷阱,又称中等收入困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迈向高收入水平过程中出现经济增速放缓、收入差距扩大、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停滞在中等收入水平无法进一步提升的状态。

在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难以达到高收入国家的水平。

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特征包括:1.经济增速放缓: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无法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收入差距扩大:中产阶级的收入增长停滞不前,导致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3.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依赖低附加值产业和技术,无法升级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4.高成本困境: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价格上涨等高成本因素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5.内外需不足: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不足,消费需求低迷,外部市场需求疲软。

2. 重要性中等收入陷阱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中等收入陷阱的存在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如果无法突破陷阱,将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社会稳定的维护:中等收入陷阱导致收入差距扩大,这可能引发社会不满和不稳定因素。

同时,中等收入陷阱可能导致就业不足和社会阶层固化等社会问题,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

3.创新能力的提升:中等收入陷阱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不足,为了突破陷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提升技术能力,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

4.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中等收入陷阱对于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

只有突破陷阱,提高经济产业链的附加值,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和机会。

因此,了解和应对中等收入陷阱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应用为了有效应对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和地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措施:1.提升创新能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
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一个国家一旦达到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就无法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甚至出现增长缓慢,甚至可能停滞不前的局面。

一般来说,中等收入陷阱是指收入达到一定阈值,比如每人每年1000美元以上,但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时出现的情况。

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快速增长,目前中国计算个人收入约为每年8000美元,已经接近了中等收入国家的高度,因此中国已开始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

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等收入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往往比较混乱。

第一,中等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不低,但不高,劳动力市场价格比较低,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在这里投资。

其次,这些国家的社会保障比较弱,劳动力没有足够的保护。

此外,有些国家的货币汇率比较低,这意味着产品和服务价格低,使外国投资者不愿从事低利润的投资。

其次,中等收入国家的金融体系和金融环境不健全。

根据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我们发现,中等收入国家的金融体系通常没有完善的
监管制度,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没有较好的保护,很多金融工具往往处
于散户交易者的控制之下,这使得金融体系和金融环境受到某种形式
的安全威胁。

再者,中等收入国家的技术和基础设施不足。

很多中等收入国家
没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企业投资者难以突破现有
的技术和行业程序,大大阻碍了经济发展。

最后,中等收入国家的政治环境不够良好。

中等收入国家经常出
现政治动荡,政治稳定性较弱,投资环境不够稳定,从而影响了投资
者的信心,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以上是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着的一些问题,要想脱离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应立即采取措施,改善劳动力市场、完善金融体系和金融环境,
加快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改善政治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