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爻辞与彖象传对应学习总表【无链接版】
《易经》六十四卦图表

《易经》六十四卦分上经三十卦和下经三十四卦。
序卦名卦图说明1 乾乾(拼音:qián,中古拼音:gien),六十四卦之首。
上下皆由相同的乾卦组成其六个爻皆为阳。
通称“乾为天”。
代表“天”的形象。
置于六十四卦之首、其次是相征"地"的坤卦,序卦传:天地定位、万物生焉。
2 坤坤,六十四卦中排行第二之卦。
上下皆是由坤卦组成,六个爻皆是阴爻。
通称为“坤为地”。
象征“大地”、与天共同蕴育万物之生成。
3 屯屯(拼音:zhūn,中古拼音:tryn),六十四卦中排序第三之卦。
外卦(上卦)为坎、内卦(下卦)为震。
因为上卦是代表水的坎卦、下卦是代表雷的震卦,所以通称为“水雷屯”。
天地定位后万物生长,屯卦有“盈”“万物始生”之意。
4 蒙蒙,六十四卦中第四卦。
外卦(上卦)为艮、内卦(下卦)为坎。
因为上卦是代表山的艮卦、下卦是代表水的坎卦,故通称“山水蒙”。
象征万初生,“蒙昧”的状态。
5 需需,六十四卦中第五卦。
外卦(上卦)为坎、内卦(下卦)为乾。
因为代表水的坎卦在上、代表天的乾卦在下,故通称为“水天需”。
依序卦传的解释需为“饮食之道”,指万物启蒙后的养育。
6 讼讼,六十四卦中第六卦。
外卦(上卦)乾、内卦(下卦)坎。
因为代表天的乾卦在上、代表水的坎卦在下,是故通称为“天水讼”。
依序卦传的解释,为了饮食生活的“需”求,开始会有争执,是为“争讼”,是以排序在需卦之后。
7 师师,六十四卦中第七卦。
外卦(上卦)坤、内卦(下卦)坎、因为代表地的坤卦在上、代表水的坎卦在下,所以通称为“地水师”。
师为军队之意、因为群众的争执,减变成“兴兵为师”的状况。
8 比比,六十四卦中第八卦。
外卦(上卦)坎、内卦(下卦)坤。
因为代表水的坎卦在上、代表地的坤卦在下,故通称为“水地比”。
比为比邻,亲近友好之意,起兵兴师后同群之人为“比”。
9 小畜小畜(“畜”,拼音:xù,中古拼音:hiuk),六十四卦中第九卦。
内卦(下卦)乾、外卦(上卦)巽。
易经64卦卦象、卦辞、爻辞、彖辞、象辞原文完整版

易经64卦卦象、卦辞、爻辞、彖辞、象辞原文完整版人生旦夕祸福,宇宙起始变化,《易经》这部宝典早已讲透了。
现代,很多人学习《易经》,无非是想预测人生的吉凶变化,未来的生活能否顺顺利利。
然而,很多人却连《易经》的原始经文都没有看过只言半语,这又谈何研习《易经》呢?古人经籍在胸,出口成诵,下笔成文。
今天,我们读书,没必要完全延袭古人的读书方法。
但对于学《易经》,还是要经常把卦辞、爻辞、象辞、彖辞拿来仔细揣摩。
熟读经文是学习《易经》最基本的要求,好比一座大厦的根基,根基稳了大厦才能更高,学习《易经》基础一定要好好打牢。
说到《易经》的原文其实就是伏羲氏创画的先天八卦,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无字天书。
因为伏羲氏当年根本还没有文字,所以《易经》整部书只有图像,是一种比文字更早的符号表达。
今天,若要我们看一个上古时的文字符号,我们的思想跟它完全无法对接,这就导致《易经》文化变得极难理解。
但好在历史的发展中,易经不断演变,周文王拘而演周易,推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周公父子作爻辞。
其后孔子作《易传》,为《易经》插上飞翔的翅膀,我们把他叫做《十翼》。
《易经》分“经”跟“传”两大部分,“经”就是卦象、卦名,还有周文王周公父子写的卦辞和爻辞。
“传”就是《十翼》,即是对“经”所作的注解,它让《易经》更丰富,更加有价值、有内涵。
《十翼》(翼为辅助),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七种十篇。
•首先《系辞传》,是《易经》全盘的大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概要或者导论,分上、下两篇;•彖与象,是依《易经》分上下篇(第一卦至第三十卦为上篇,三十一卦至六十四卦为下篇)而分上下。
•《彖辞》是解释卦辞的,解释全卦的大要;•《象传》分成大象和小象,一般把说明全卦卦象的称为《大象传》,把说明爻象的称为《小象传》;•《文言传》只论及乾坤二卦,仔细加以解说;•《说卦传》说明八卦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八卦相重的由来;•《序卦传》解释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
《周易》卦序口诀表

《周易》卦序口诀表易经64卦口诀(含卦名、、卦象)乾天刚建,自强不息。
坤地方直,厚德载物。
水积雷响,屯积助长。
山下流水,启蒙德育。
水在天上,需等饮食。
天升水落,讼兴不争。
地下藏水,师出有名。
水漫于地,密交亲比。
风行天上,小畜积雨。
天下有泽,和悦慎履。
地天相交,和谐通泰。
天地相悖,闭塞成否。
天火同燃,同人团结。
火燃天上,大有收获。
地中隐山,谨慎为谦。
雷响于地,豫乐自警。
泽中有雷,随机应变。
山下有风,蛊惑横行。
地高于泽,居高临下。
风拂大地,遍观通达。
火闪雷鸣,噬嗑威刑。
山脚火焰,贲饰文美。
高山附地,剥蚀去伪。
地下雷鸣,刚阳复兴。
天降暴雷,守道无妄。
山中有天,大畜能容。
山下有雷,养志颐情。
泽淹风木,大过之征。
习坎为水,守信克险。
附离为火,柔顺亨通。
泽山相应,咸感贞吉。
雷响风行,识道守恒。
天下藏山,退遁避险。
雷震天上,识礼大壮。
火出地上,晋升明德。
地压潜火,明夷避祸。
风熊火里,家人同乐。
上火下泽,睽违少和。
水漫山路,蹇滞艰难。
雷鸣水降,解除旱象。
高山低泽,损下益上。
风激雷荡,益下损上。
泽与天上,夬决坚刚。
天下微风,阴生姤合。
泽汇于地,萃英聚众。
地平风扬,贤能萌升。
泽中漏水,知困早悟。
水盛风木,井收勿幕。
泽中起火,改制旧革。
火燃风木,鼎新之物。
震雷压惊,反思内省。
艮为山止,知止当止。
风木依山,循序渐进。
雷震泽上,归妹依礼。
雷鸣火电,丰茂光明。
火烧山外,旅途亨通。
巽为风顺,大人齐物。
兑为泽悦,修德和睦。
风行水面,离析涣散。
水溢泽岸,节制礼数。
风吹泽面,中孚信诚。
雷惊山上,小过无妨。
水火相融,既济功成。
火水离错,未济大江。
卦序+卦名+序卦传+(讲解)1、乾为天用九见龙无首(思想时期)2、坤为地利永贞(目标时期)3、水雷屯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草创时期)4、山水蒙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
物之稚也。
(稚嫩时期,需要教化)5、水天需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需要资源帮)6、天水讼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争夺资源时期)7地水师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武力时期)8水地比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停靠时期)9风天小畜比必有所戌畜,故受之以小畜(积累时期)10天泽履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者,礼也(规矩时期)11地天泰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稳定时期)12天地否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人心离散时期)13天火同人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第一整顿时期)14火天大有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发展时期)15地山谦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小成就时期)16雷地豫有大而能谦比豫,故受之以豫(新计划时期)17泽雷随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人才追随时期)18山风蛊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放权腐败,混乱时期)19地泽临有事而后可大。
彖辞与彖传

彖辞与彖传郭彧我们查阅《四库全书》,说“卦辞”者,先见于晋杜预注《春秋左氏传》:“且其繇曰利建侯。
注:繇,卦辞。
”《隋书·经籍一》记:“周文王作卦辞,谓之《周易》。
周公又作爻辞,孔子为彖、象、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第四论卦爻辞谁作。
”唐陆徳明録《经典释文·注解传述人》:“文王拘于羑里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彖辞、象辞、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谓之十翼。
”宋刘恕撰《资治通鉴外纪》曰:“纣囚昌于羑里,昌为《易》卦辞。
”宋苏辙《古史》曰:“文王方幽囚忧患,乃因古八卦为六十四,为之卦辞、爻辞,谓之《周易》。
”历史事实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在晋杜预之前,似乎还没有“卦辞”的说法。
《郭氏家传易说》曰:“先儒以文王卦辞为彖辞,盖以孔子不当自言‘观乎彖辞,则思过半’也。
此大不然,孔子之《彖》正论一卦之象,及释文王之辞,非孔子之《彖》则卦象与文王辞不可通矣。
盖文王之辞旨意深隐,出于忧患之言,虽使知者观之,岂能思过半哉!必观孔子《彖》辞,然后一卦之义有思过半之理。
孔子作《彖》,本以垂法后世,欲学者先尽心于《彖》,然后可明重卦之象及通文王之辞。
则思过半之言,乃孔子自明作《彖》之意及示学文王易之要法也。
”清代四库馆臣于《郭氏家传易说》提要中曰:“(郭)雍又不以卦辞为彖,而谓‘观乎彖辞’者,即孔子自谓其《彖传》。
是说为世所非,盖循王弼本之误,不识古本,故至于此。
”魏王弼《周易注》对《彖传》皆作“彖曰”,如“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等。
王氏又于《周易略例·明彖》中曰:“夫彖者,何也?統論一卦之體,明其所由之主者也。
”显然,在四库馆臣看来,郭雍乃“循王弼本之误”,以《彖传》之辞为“彖”。
正确的看法当以“卦辞”为“彖”,乃为世所宗。
宋吕祖谦编《古周易》内有南宋“河南吴仁杰书”一篇,曰:“按,汲冢书有《周易》上下篇,而无彖、象、系辞,陆徳明释孔壁所得古文,传为十翼而不言经。
《周易》彖传(全文无删减版)

《周易》彖传(全文无删减版)《彖传》为《易传》中的一部分,是解释六十四卦卦辞的。
《周易》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哲学专著。
分《上彖》﹑《下彖》两篇,内容为论断六十四卦卦名﹑卦辞的意义。
本自成篇,列于经后,今通行注疏本分列于六十四卦,凡卦内'《彖》曰'即是。
与《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统称为《易》之十翼。
旧说为孔子撰述。
今人考定谓非一人所作。
或对六爻、梅花易数易学爱好者,预测时有所裨益焉。
便于易学爱好者阅读、参考、学习交流。
01 乾《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乾·彖传〕02 坤《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坤·彖传〕03 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
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彖传〕04 蒙《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筮告,以刚中也。
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彖传〕05 需《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彖传〕06 讼《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
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
终凶,讼不可成也。
利见大人,尚中正也。
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彖传〕07 师《彖》曰:师,众也;贞,正也。
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彖传〕08 比《彖》曰:比,吉也;比,辅也。
下顺从也。
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不宁方来,上下应也。
易经中的卦辞、彖辞、象辞、爻辞之辨析

易经中的卦辞、彖辞、象辞、爻辞之辨析《易经》指《连山》《归藏》《周易》三本易书。
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
现在的《易经》一般即指《周易》。
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
后人多学习其哲理,因而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
“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周易》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易传是理解易经的经典著作。
《易传》是一部古代哲学伦理著作,属于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众多学者考证今本受道家阴阳家思想影响相当多,儒家伦理色彩较浓。
《易传》又称“十翼”,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十篇。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周易》主要有8卦:乾卦、坤卦、震卦、艮卦、离卦、坎卦、兑卦、巽卦,并以此两两相重叠而生64卦,8卦称经卦,64卦称别卦或重卦。
为了帮助大家阅读和理解易经,本文将易经中涉及的卦辞、彖(tuàn)辞、象辞、爻(yáo)辞给大家一一讲解,希望通过前几篇和本篇文章的讲解后,能对读者理解易经的组成及释义有所帮助。
为了说明方便,现先举一例:05. 需(卦五)(乾下坎上)《需》:有孚,光亨。
贞吉,利涉大川。
①《彖》曰:“需”,须也。
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②《象》曰:云上于天,需。
周易六十四卦速查表

水雷屯
山雷颐
地雷复
5巽风
天风姤
泽风大过
火风鼎
雷风恒
巽为风
水风井
山风蛊
地风升
6坎水
天水讼
泽水困
火水未济
雷水解
风水涣
坎为水
山水蒙
地水师
7艮山
天山遁
泽山咸
火山旅
雷山小过
风山渐
水山蹇
艮为山
地山谦
8坤地
天地否
泽地萃
火地晋
雷地豫
风地观
水地比
山地剥
坤为地
简易占卜法:
1.随机(比如翻书,抽扑克,看时间,随心报数。..)取三个数,可以是三个均一位的数,也可以是三个多位数。然后以第一个数为上卦,第二个数为下卦,第三个数为动爻,根据上表求出卦象和动爻。比如482,则上卦为4为震,下卦为8为坤,得雷地豫卦.动爻为2,然后查看动爻的爻辞和白话注解即可大概知道吉凶。雷地豫卦二爻:六二:介于石①,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4.爻辞的理解可以结合一些辅助的规则进行更深入的判断:
a。“内卦为体,外卦为用":内卦代表求测的主体,代表自己,我方;外卦代表求测的客体,外界环境,对方。动爻在外卦,那么爻辞主要反映外界环境,或者对方的情况和状态;动爻在内卦,则爻辞主要反映我方的信息。
b。“老阳为过去之事,老阴为将来之事”:阳为实,阴为虚,所以阳爻(▄▄▄▄▄)表示已经成型已经发生的事情,阴爻(▄▄▄▄)代表尚未成型尚未发生的事情。
23。山地剥
24。地雷复
25。天雷无妄
26。山天大畜
27。山雷颐
28。泽风大过
29.坎为水
30.离为火
按卦序查阅:下经
《易经》六十四卦索引

《易经》六十四卦索引六十四卦的排列,蕴含着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客观地反映了宇宙自然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序卦传》分析六十四卦的编排次序,以解说六十四卦卦名的方式揭示了各卦前后相因相承的哲理。
宇宙喻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阴阳即乾、坤。
以《乾》《坤》两卦为首,象征着宇宙万物开始于天地阴阳;《乾》《坤》卦之后为《屯》《蒙》两卦,象征着万物初升,处于蒙昧时期。
上经三十卦终于《坎》《离》两卦,坎为月,离为日,喻光明之意,象征万事万物生生不息。
下经三十四卦,以《咸》《恒》两卦喻男女开篇,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咸为交感之意,男女交感婚配,而后出现家庭、社会。
恒,象征恒久,夫妻之道贵在有恒。
社会形成后,在矛盾中发展,一直到最后为《既济》《未济》两卦。
既济,指事已成功;未济,指事未成。
《周易》六十四卦终而未终,表示事物发展无穷无尽,永远没有终止,符合宇宙自然进化的过程。
周易·上经01.乾为天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02.坤为地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
安貞,吉。
初六:履霜,堅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貞。
或從王事,无成有終。
六四:括囊;无咎,无譽。
六五:黃裳,元吉。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03.水雷屯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
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六三: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04.山水蒙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利貞。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周易象传:周易大象传、小象传全文

周易象传:周易大象传、小象传全文展开全文《周易》大传(即《十翼》)中的上下两篇共450条。
其中解释64卦卦名卦义的有64条称为"大象";解释386爻爻辞的有386条称为"小象"(64卦,每卦6爻辞,共384爻爻辞,此外再加是用九、用六二爻,共386爻爻辞。
)。
解释卦名﹑卦义的都以卦象为根据解释爻辞的也多以爻象(包括爻位)为根据因此题其篇曰"象"。
也称象辞。
《象传》分《大象传》、《小象传》。
《大象传》解释卦辞,主要从卦象来阐释社会伦理道德意义。
《小象传》解释爻辞,说明爻象或爻辞的意义《彖传》和《象传》二者的共同点是:通过阐释卦象、爻象所蕴涵的道理,告知人们如何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
如果将《易传》中的《象传》、《文言传》所论天地之道、人道的内容与《彖传》所论作个比较,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差异,那就是总体的思维取向不同。
尽管《彖传》和《象传》、《文言传》同是用类比的方法从天地之道推导出人类社会的法则,但二者各自所理解的天地之道的内涵却是不同的。
《彖传》多是对天地的规律作客观的认知型把握,而《象传》、《文言传》则可以说是对天地的比德,即对世界作一种情感型的把握。
[2]比德天地的论述在《象传》、《文言传》中可说是俯拾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象》)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乾·文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象》)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坤·六三.小象》)在《象传》、《文言传》,作者实际上是把人类自身的情感、意志和道德准则赋予了自然的天、地、万物,再反转过来,用这种天地之道来为它提出的人道作自然哲学的论证。
《象传》、《文言传》从天地之道到人道的思想,从形式上看,不过是一种循环论证,表面上是从天地之道到人道,实际上是用人道淹没了天地之道。
周易章节梳理

周易章节梳理《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易经》包括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易传》包括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具体章节梳理如下:1. 乾卦:象征天,纯阳刚健,其性刚强,其行劲健。
2. 坤卦:象征地,纯阴柔顺,其性柔顺,其行迟缓。
3. 屯卦:象征万物初生的景象。
4. 蒙卦:象征启蒙,教育。
5. 需卦:象征等待,时机。
6. 讼卦:象征争论,诉讼。
7. 师卦:象征军队,战争。
8. 比卦:象征亲附,团结。
9. 小畜卦:象征积蓄,积累。
10. 履卦:象征履行,实践。
11. 泰卦:象征通顺,太平。
12. 否卦:象征闭塞,不通。
13. 同人卦:象征与人亲和,团结。
14. 大有卦:象征富有,丰盛。
15. 谦卦:象征谦虚,退让。
16. 豫卦:象征欢乐,愉快。
17. 随卦:象征随从,随和。
18. 蛊卦:象征腐败,革新。
19. 临卦:象征亲近,监督。
20. 观卦:象征观察,观看。
21. 噬嗑卦:象征咬合,刑罚。
22. 贲卦:象征装饰,文饰。
23. 剥卦:象征剥落,侵蚀。
24. 复卦:象征回复,复兴。
25. 无妄卦:象征无望,不虚妄。
26. 大畜卦:象征积蓄,大的积蓄。
27. 颐卦:象征养育,保养。
28. 大过卦:象征过分,过度。
29. 坎卦:象征坎坷,艰难。
30. 离卦:象征离别,离散。
31. 咸卦:象征感应,沟通。
32. 恒卦:象征恒久,稳定。
33. 遁卦:象征退避,隐居。
34. 大壮卦:象征壮大,强盛。
35. 晋卦:象征晋升,进取。
36. 明夷卦:象征光明受阻,昏暗。
37. 家人卦:象征家庭,家人。
38. 睽卦:象征乖离,分离。
39. 蹇卦:象征艰难,险阻。
40. 解卦:象征解脱,解除困难。
41. 损卦:象征损失,减少。
《周易》卦辞、爻辞析

《周易》卦辞、爻辞析1、同人:同人于野。
亨。
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由下离(阳卦位)到上离为7数,为相比吉数,从下干(阳卦位)到上干为5数,为相比吉数。
相比关系为吉数,是朋友之兆,故卦名为同人。
下巽(阴卦位)到上巽亦为7数,为凶数,巽为草木,为荒凉之草,因而是同友朋在荒野之中。
因下离到上干为吉数,为大富之兆,且得朋友之助,故曰“亨”。
因中爻巽卦为不吉数,主中途有险阻,故“利涉大川”(它是比喻义),由于上卦干为大吉位,因而利于具有远大抱负的君子预测。
2、比:比吉。
原筮,元永贞,无咎。
不宁方来,后夫凶。
内坎(阴卦位)到外坎为4,为相比关系吉数,主朋友得力,故为比卦。
下卦坤(阴卦位)到上干为9,上干(阴卦位)到下坤亦为9,均是相交合吉数,为得大福之卦,亦主仁和,若第一次求筮得此卦,则不宜进取,永远保持这一状态(贞,基础)。
为什么是初筮?因为再筮,则表明犹豫、徘徊,卦中坎到上干、上干到下坎均为相综吉数,这种吉数则表明自身胡涂,亦表明自身想改变原有状态。
上干(阴卦位)到下离分别为3、5,凶数,意味着不安宁的因素从最高中心产生(方,中心。
),也是归来时产生不安宁之兆。
下坎到上干为相综吉数,主前夫离开家庭;上干为夫(坤与干为相合吉数),下离到上干为凶数,故是“后夫凶”。
3、讼:讼。
有孚,窒惕,中吉终凶。
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内坎(阴卦位)到外干为4数,是相综吉数,主相背,但上离(阴卦位)到干为7数,凶,因而是因背离导致的灾难,故为讼。
中巽(阳卦位)到外震为4数,相合之吉数,主怀孕。
中爻兑为口,逢外卦艮(阴卦位)合之凶数,主窒息,而中爻震亦逢外艮相综吉数,主隐藏,且下兑(阳卦位)到震为?数,凶。
主胆怯,故为“惕”。
中爻卦巽到震、兑到艮、坎到上离均为相交合吉数,主怀孕过程中吉利,但中爻卦离(阴卦位)到上卦离为9数,凶,因而是“中吉终凶”。
凡最下卦与最上卦成交合吉数,表明下属依附于上属,则“利见大人”——下坎(阳卦位)到上离为10、8、2数,吉。
巧记周易八卦的卦象卦义和万物类象

一、乾卦乾物金玉与珠宝,冠镜木果钱钟表。
高档用品如轿车,圆物刚物全是了。
动物马狮天鹅象,寺院皇宫都市撞。
高楼宫殿博物馆,君父长官有名望。
英雄独裁掌权人,刚毅果断积极行。
冷酷傲慢是缺点,还有强制任专横。
身体胸部头骨肺,季节秋天戌亥配。
颜色大赤玄金黄,一四九数西北位。
二、坤卦坤人勤劳又恭敬,沉默迟缓性柔顺。
消极懒躺懦弱穷,依赖吝啬要谨慎。
人物普通之大众,农夫乡人泥瓦工。
老母后母妻寡妇,臣民顾问村干部。
大腹之人地产商,阴气盛者小人狂。
牛马雌兽脾胃肉,西南八五十色黄。
辰戌丑未均旺季,五谷布衣包瓦器。
矮旧农舍会市场,田野仓库平原地。
三、震卦震怒躁动起虚惊,性急无礼强霸民。
表现进步显勇敢,追求紧迫便粗心。
人物有名是将帅,警察法官长子在。
狂士声大善吹牛,运动驾驶跑得快。
住宅楼阁闹市中,公园车站大道同。
唯有庭院山林静,歌厅舞厅乱轰轰。
春来寅卯四八三,龙蛇鹰蜂鹤鹿眠。
足肝神经声音发,竹木制品采花鲜。
四、巽卦巽为长女为僧道,教师商人手艺妙。
优柔寡断科技人,额宽面白头发少。
奔波忙碌飘难定,多欲空虚基不牢。
进退忧疑生权谋,鼓舞附和直爽好。
场地山林之寺观,商店码头邮局连。
窄路管道长直物,木制纤维丝线牵。
蝇笔蚊香电风扇,兰花草约救生圈。
鸡鹅鸭蛇五三八,青兰辰巳股肱边。
五、坎卦坎人算计太聪明,义气漂泊不安宁。
时时险陷灾难困,狡猾欺诈亦劳心。
善则思想多创造,恶则暗昧匪与盗。
劳苦沉默变酒鬼,耳血腰肾防不妙。
江湖泉井与河沟,酒店澡堂监狱囚。
车库饭店地下室,油盐酱醋饮料流。
带核桃李放酒具,磁盘影带计算器。
一六亥子属北方,色黑猪鱼狐鼠遇。
六、离卦离为火兮为日电,聪明虚心重表现。
煽动轻浮好虚荣,自满扩张示鲜艳。
中层美人文艺人,目疾兵戈幻多情。
报刊印章图书信,影视机器灯照明。
大腹中空瓶笼类,玻璃门窗烧烤会。
名胜书馆影剧场,医院学校火山射。
公安法院检察院,三二七南红紫变。
雉龟虾蟹凤孔雀,心目上焦小肠患。
七、艮卦艮为少男与儿童,僧道闲人土建工。
《周易》64卦384爻各卦爻辞正文大全

《周易》64卦384爻各卦爻辞正文大全
本文爻辞以王弼的《周易注》为蓝本,舍去了“十翼”(《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内容。
历史上解易之书约有六千多部,可谓浩如烟海。
如今仍然在增加,于是出现了多种爻辞的见解,可谓洋洋大观。
王弼的《周易注》为历史上重要的周易读本之一。
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修《五经正义》,其中《周易》选用王弼注,孔颖达认为:“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
从此,王弼《周易注》作为官方定本而流传于世。
另,宋代理学大家程颐、朱熹思想及哲学观点均源于王弼《周易注》。
至清代,官方仍以朱熹的《易本义》为科举读本,可见王弼对中国儒家影响之深远。
也因此,将六十卦整理成图表格式,便于易学爱好者阅读、参考、学习交流。
周易

▪(一)《易经》卦象卦名卦辞爻辞▪(二)《易传》“十翼”:《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周易》经传举例:乾卦八经卦:乾(天)、坤(地)、坎(水)、离(火)、震(雷)、巽(风)、艮(山)、兑(泽)。
八经卦各由三条爻组成。
爻分两类,为阴爻(偶数),为阳爻(奇数)。
八经卦两两相重,为六十四卦,各有卦象、卦名、卦辞、爻辞。
(乾下乾上)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
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
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
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
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
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
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
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保合大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文言曰是一部筮书。
不同于龟卜。
“卜”《说文》:“占,视兆问也。
从卜,从口。
“卜,……象龟兆之纵横。
”筮占传统:夏曰《连山》,商曰《归藏》,周曰《周易》。
由卦辞和爻辞、爻位等来决吉凶。
到底用哪一卦或哪一爻,有成卦、变卦两个步骤。
用数蓍草的方式进行占卜。
准备材料:五十根蓍草,用其他材料替代亦可从五十根里取出一根不用。
余下四十九根。
第一演:(一)将49根任意分为两部分,从其中一部分取出一根不用。
(二)以4为单位分别数两部分蓍草,各分别剩下或1或2或3或4根蓍草,将数剩的2至8根蓍草取出不用。
(三)取出后,两部分蓍草总数,或余44,或余40。
第二演:(一)将第一演数剩之44或40根蓍草任意分为两部分,从其中一部分取出一根不用。
(二)以4为单位分别数两部分蓍草,各分别剩下或1或2或3或4根蓍草,将数剩的2至8根蓍草取出不用。
▪(三)取出后,两部分蓍草总数,或余40,或余36,或余32。
▪第三演:▪(一)将第二演所得之或40,或36,或32根蓍草任意分为两部分,从其中取出一根不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易》卦爻辞与彖象传对应总表
《易经》六十四卦,相传为先圣伏羲所发明,卦辞可以应用于占卜,每一个卦都有深刻的内涵,根据卦的含义就可以推断世事的吉凶祸福,是殷商时代传统的卜筮方法,有其神验之处。
发展至周代,周文王演绎为三百八十四爻,占筮功能更为全面,所以易经又称之为周易。
后面亦发展为以金钱课为代表的各种卜卦法。
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辞,孔子作十翼。
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易经的內容最早只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百姓用为占卜事象。
至孔子作传,始为哲理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亦称为《羲经》、《周易》。
周者,周人也;易者,变易,简易,不易也,周人所作之《易》也。
《周易》,乃群经之首。
古代占筮之书及其解说,后被列入儒家经典。
《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
《经》有时称为《易经》或《古经》,是在专门从事卜筮的巫史们长期经验和记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传》是战国时人对《经》的解释说明,又称《易传》。
《易经》部分分六十四卦,《易传》分为七种十篇,汉代学者称之为“十翼”,“翼”即副翼经文之意。
古代典籍,夏曰《连山》、商曰《归藏》、周曰《周易》。
《周易》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渊薮,奠定了中国哲学的一些基本范畴,如“阴阳”,对中国人影响功莫大焉。
至今,上至鸿儒硕学,皓首穷经;下至街头卜者,研读谋生,无不奉为圭臬,浅人浅解之,深人深究之,也算是十三经中最深奥、最神秘的书了。
所以,作为中国人,不可以不读《周易》!
自编卦序歌·上
自编卦序歌·下
《周易》易经简介
彖传
用九,見群龍无首,用九,天德
不可為首也。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上九,亢龍有悔。
亢龍有悔,
盈不可久
也;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亢龍有悔,與
時偕極;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
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
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
九五,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飛龍在天,
大人造也;
飛龍在天,上治也;飛龍在天,乃位
乎天德;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
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
神合其吉兇。
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
奉天時。
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
乾下乾上九四,
或躍在
淵,无
咎。
或躍在淵,
進无咎也;
或躍在淵,自試也;或躍在淵,乾道
乃革;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
或之
者,疑之也,故无咎。
乾上外卦乾下内卦
九三,
君子終
日乾
乾,夕
惕若
終日乾乾,
反復道也;
終日乾乾,行事也;終日乾乾,與時
偕行;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
无咎矣。
九二,
見龍在
田,利
見大人
見龍在田,
德施普也;
「見龍在田」,時舍也。
見龍在田,
天下文明。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
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易》
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君德
也。
初九,
潛龍勿
用。
《象》曰:
潛龍勿用,
陽在下也;
「潛龍勿用」,下也。
潛龍勿用,陽
氣潛藏;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
行也。
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
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
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
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
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
乘六龍,以御天也。
雲行雨施,天下
平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
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
之幹也。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
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
利、貞。
卦象
《彖》
曰:大哉
乾元!萬
物資始,
乃 統天。
雲行雨
施,品物
流形。
大
明終始,
六位時
成,時乘
六龍 以
御天。
乾道變
化,各正
性命,保
合大和,
乃 利貞。
首出庶
物,萬國
咸寧。
大
象
象
曰
:
天
行
健
,
君
子
以
自
強
不
息。
小象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
「龍德而隱者也。
不易乎世,不成乎
名,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
樂則行
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卦序卦名上下
内外
第1卦乾qián 乾为天
乾
卦辭
元
亨
利
貞
爻辭《彖》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
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
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
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
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
聖人
作而萬物覩。
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
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九四曰「或躍在淵,无咎。
」何謂也?
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无
恒,非離群也。
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
也,故无咎。
」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
忠信,所
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知至
至之,可與幾也。
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故乾乾
因其時而惕,雖危无咎矣。
」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
曰:「龍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
謹。
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君德
也。
易经易传(十翼)
伏羲卦文王、周公=卦、爻
辞
象传文言传《周易》卦爻辞与彖象传对应总表·乾、坤
周易六十四卦.上经:〔乾、坤〕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共道穷也
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従王事”,知光大也
坤下坤上六二,直
方大,不
习无不利。
六二之动,直
以方也。
“不
习无不利”,
地道光也。
坤上外卦坤下内卦初六:履
霜,坚冰
至
“履霜坚冰
”,阴始凝
也,驯致其
道,至坚冰也。
坤用六,利永
贞
《象》曰:用
六“永贞”,
以大终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
万物而化光。
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
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
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敬义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
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従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
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
天地闭,贤人隐。
《易》曰:“括囊,
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
业,美之至也。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
犹未离其
类也,故称“血”焉。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彖》
曰:至哉
坤元,万
物资生,
乃顺承天。
坤厚载
物,德合
无疆。
含
弘光大,
品物咸亨。
牝马地
类,行地
无疆,柔
顺利贞。
君子攸
行,先迷
失道,後
顺得常。
西南得
朋,乃与
类行。
东
北丧朋,
乃终有庆
象
曰
:
地
势
坤。
君
子
以
厚
德
载
物。
第2卦坤kun 坤为地元亨。
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