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肝胃不和证的临床表现
肝胃不和证辩证要点
肝胃不和证辩证要点
肝胃不和是中医中常见的病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食
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苦、口干、大便干燥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胃主受纳,肝胃不和主要是指肝气郁结,犯克胃气,导
致脘腹不适。
在辩证施治时,需要从以下几个要点来进行辩证:
1. 辨证要点一,肝郁气滞。
肝气郁结是导致肝胃不和的主要原因之一。
肝郁气滞时,常见
脘腹胀满、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舌质偏红,苔薄腻。
2. 辨证要点二,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也是肝胃不和的常见证型之一。
脾胃虚弱时,常表现
为食欲不振、脘腹胀闷、大便稀溏或干燥、舌质淡红或淡白、苔薄
白等症状。
3. 辨证要点三,肝胃湿热。
肝胃湿热是肝胃不和的另一重要证型。
湿热蕴结于肝胃,常见
脘腹胀闷、口苦口干、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腻等症状。
综上所述,肝胃不和的辩证要点主要包括肝郁气滞、脾胃虚弱和肝胃湿热三个方面。
在辩证施治时,需根据患者具体症状,综合分析,对症下药,调理肝胃功能,达到平肝理气、健脾和胃、清热化湿的治疗目的。
同时,饮食起居方面也需有所调整,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恢复肝胃的健康平衡。
刘惠武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临证经验
其元。全方有攻有 守, 标本 兼治, 共奏 清化痰热 , 降逆
平喘 , 补 肺 益 气之 功 。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0 1— 1 5 )
参化瘀 , 杏仁、 瓜蒌皮宽胸理 气化痰。又 因患者年长体
2疏肝理脾法治疗胃脘痛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更多人处于紧张抑郁焦虑的状态肝郁不舒横逆克脾犯胃在临床胃脘痛的患者中肝胃不和型患者较多
湖北 中医杂志 2 0 1 6年 1 1月第 3 8卷 第 1 1期 H u b e i J o u r n a l o f T C M N O E 2 0 1 6 . V o 1 . 3 8 , N o . 1 1
随着 现 代 生 活 节 奏 的 加 快 , 更多人 处于 紧 , 气行则血行 , 气郁则血行
其 气, 故 用太子 参缓 缓 图之 , 补 脾 肺之 元 气 , 固其本 , 培
以平其上逆之肺 气。《 医方集解》 言: “ 此手足 大 阴药 也。白芥子除痰 , 紫苏子行气, 莱菔子 消食。然皆行 气
一
31 一
刘 惠 武 治 疗 肝 胃 不 和 型 胃 脘 痛 临 证 经 验
金 迪 , 指导: 刘 惠武
( 1 . 湖北 中医药 大学 2 0 1 4级 硕 士研究 生 , 湖北 武汉 4 3 0 0 6 5 ; 2 . 武汉 市 中医 院脾 胃肝胆 科 , 湖 北 武汉 4 3 0 0 1 4 )
的病机病因有十分密切 的联系。因为 胃与脾 以膈膜相
连, 互 为 表 里 。 随 着 社 会 的发 展 , 人 们 竞 争 压 力 的加 大, 心 理负 面情 绪 的增多 , 使 得 精 神 因 素成 为 影 响 消化
中医执业中医诊断学第十一单元 脏腑辨证(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单元脏腑辨证一、A11、症见心悸失眠,头晕健忘,皮下出血,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此为A、心血虚证B、脾不统血证C、心脾气血虚证D、气不摄血证E、心气虚证2、干咳无痰,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午后潮热,腰膝酸软,舌红脉细,证属A、肺肾阴虚证B、肺肾气虚证C、肾阴虚证D、燥邪犯肺证E、肺阴虚证3、胸胁灼痛,急躁易怒,头晕口苦,咳嗽咯血,舌红脉弦数,证属A、肝火炽盛证B、肝胆湿热证C、肝阳上亢证D、肺热壅盛证E、肝火犯肺证4、胃脘胁肋胀满疼痛,呃逆嗳气,吞酸嘈杂,苔薄黄属于A、肝脾不调证B、肝胃不和证C、肝胆湿热证D、肝郁气滞证E、胃热炽盛证5、症见咳嗽无力,喘息短气,呼多吸少,耳鸣,腰膝酸软,或尿随咳出,属于A、肾气不固证B、肺肾气虚证C、肺肾阴虚证D、肺气虚证E、肺脾气虚证6、心肾不交临床表现不包括A、心烦失眠B、食欲不振C、腰膝酸软D、五心烦热E、潮热盗汗7、心悸气短,神疲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脉虚,此属A、心血虚证B、心阳虚证C、心阴虚证D、心气虚证E、心脾气血虚证8、下列不属于心血虚证表现的是A、心悸怔忡B、失眠多梦C、健忘D、心中烦躁E、面色萎黄9、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针刺者属于A、心脉痹阻证B、肝阳上亢证C、肝火上炎证D、痰蒙清窍证E、瘀阻脑络证10、痰蒙心神证的表现应除外哪项A、神情痴呆B、心烦失眠C、意识模糊D、喃喃自语E、举止失常11、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四证的共同临床表现是A、心痛B、心烦C、失眠D、健忘E、心悸12、口舌糜烂又见小便灼热涩痛者属于A、心火亢盛证B、膀胱湿热证C、胃热炽盛证D、肝火上炎证E、肠道湿热证13、下列哪项是胃阴虚证临床特征A、胃脘灼痛,消谷善饥B、胃脘隐痛,食欲不振C、食少脘痞,口淡不渴D、胃脘嘈杂,饥不欲食E、脘腹痞胀,胃有振水声14、胃阳虚证呕吐的特征是A、干呕呃逆B、呕吐酸馊食物C、呕吐黄绿苦水D、呕吐清水痰涎E、泛吐清水夹食物15、下列不属于胃热炽盛证临床表现的是A、胃脘灼痛B、消谷善饥C、口淡不渴D、小便短黄E、舌红苔黄16、肝火炽盛证的表现应除外下列哪项A、头晕胀痛B、面红目赤C、口干口苦D、胁肋灼痛E、耳鸣如蝉17、肝胆湿热证的脉象多见A、沉细数脉B、细数脉C、数脉D、弦滑数E、滑数脉18、身目发黄,胁肋胀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证属A、肝火炽盛证B、肝胃不和证C、肝胆湿热证D、肝脾不调证E、湿热蕴脾证19、以下哪项不是肝郁气滞证的表现A、胸胁胀痛B、头痛眩晕C、胸闷太息D、月经不调E、咽部异物感20、眩晕欲仆,肢体震颤,步履不稳,舌红脉弦有力属于A、血虚生风B、热极生风C、阴虚动风D、肝阳上亢E、肝阳化风21、以下哪项不是肝阳上亢证的表现A、眩晕耳鸣B、面红目赤C、急躁易怒D、便秘尿黄E、失眠多梦22、手足蠕动的症状常见于下列何证A、肝阳上亢证B、血虚生风证C、阴虚动风证D、热极生风证E、肝阳化风证23、肝火炽盛与肝阳上亢证的共同点中应除外下列哪项A、头晕胀痛B、面红目赤C、急躁易怒D、失眠多梦E、脉弦细数24、症见胁肋胀痛,口苦,阴部瘙痒,带下色黄臭秽,脉弦数,此为A、肝郁气滞证B、肝火炽盛证C、胆郁痰扰证D、肝胆湿热证E、湿热蕴脾证25、以惊悸不宁,失眠多梦,烦躁不安,苔黄腻为临床表现的是A、心火亢盛证B、心阴虚证C、痰火扰神证D、胆郁痰扰证E、痰蒙心神证26、症见少腹冷痛,前阴坠胀疼痛,舌淡脉沉紧,此属A、肝胃不和证B、寒滞肝脉证C、肾阳虚证D、寒滞胃肠证E、胃肠气滞证27、头晕目眩,面白无华,视物模糊,舌淡脉细,证属A、肝血虚证B、心血虚证C、心肝血虚证D、心脾气血虚证E、以上都不是28、下列属于热极生风证临床表现的是A、形体消瘦B、眩晕耳鸣C、牙关紧闭D、五心烦热E、潮热颧红29、下列不属于肝阳上亢证临床表现的是A、眩晕耳鸣B、面红目赤C、急躁易怒D、腰膝酸软E、大便秘结30、肝肾阴虚证与肝阳上亢证的共同表现为A、头晕目眩B、五心烦热C、舌红少苔D、急躁易怒E、头重脚轻31、肝胃不和与肝郁脾虚证的共同表现是A、太息易怒B、吞酸嘈杂C、呃逆嗳气D、腹痛欲泻E、便溏不爽32、肝火犯肺与肝火炽盛证的主要不同点在于A、胸胁灼痛B、头胀头晕C、面红目赤D、痰中带血E、急躁易怒3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肾阴虚临床表现的是A、五心烦热B、腰膝酸软C、潮热盗汗D、小便清长E、遗精早泄34、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证的共同表现是A、腰膝酸软B、眩晕耳鸣C、梦遗失精D、精神倦怠E、浮肿少尿35、以下哪一项不是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A、尿血B、尿中砂石C、尿后余沥D、尿频急E、尿涩痛36、肾阳虚证的脉象是A、脉沉细无力B、脉沉缓无力C、脉沉迟无力D、脉虚无力E、脉细涩无力37、肾气不固证的小便异常改变应除外下列哪项A、夜尿频多B、小便短赤C、小便失禁D、余沥不尽E、睡中遗尿38、肾阳虚证表现为生殖功能减退的症状应除外下列哪项A、阳痿B、早泄C、经闭D、不孕E、精冷39、脾不统血证的表现应除外哪项A、便血尿血B、月经过多C、崩漏下血D、鼻衄紫斑E、舌质紫暗40、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的共同症状是A、身热不扬B、脘腹痞闷C、面黄不泽D、手足震颤E、白带量多41、湿热蕴脾证的表现应除外哪项A、便溏不爽B、白带量多C、肢体困重D、脘腹胀闷E、身热不扬42、脾气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共同症状是A、纳差乏力B、久泄不止C、畏寒肢冷D、头晕目眩E、月经过多43、脾虚气陷证的表现应除外哪项A、肛门重坠B、久泄不止C、四肢不温D、子宫下垂E、便意频数44、下列不属于湿热蕴脾证临床表现的是A、脘腹胀闷B、口中黏腻C、舌苔白滑D、渴不多饮E、身热不扬45、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的共同症状是A、微恶风寒B、无汗C、潮热颧红D、干咳少痰E、舌红少苔46、风寒犯肺证和风热犯肺证的共同症状是A、咳嗽气喘B、鼻流清涕C、身痛无汗D、咯痰稀白E、喉痒47、痰热壅肺证的表现应除外哪项A、咳痰黄稠B、鼻塞流涕C、气喘息粗D、吐脓血痰E、溲赤便秘48、痰热壅肺证与肺热炽盛证的主要区别是A、咳喘息粗B、鼻翼煽动C、喉中痰鸣D、发热口渴E、溲赤便秘49、以下哪项不是寒痰阻肺证的特征A、痰多B、色白C、咳喘D、质稀E、难咯50、风寒犯肺证与寒痰阻肺证最具区别的症状是A、咳嗽B、痰白C、质稀D、气喘E、脉浮紧51、风热犯肺证与肺热炽盛证最具区别的症状是A、发热口渴B、气喘C、痰黄稠D、咽喉肿痛E、脉浮数二、B1、A.肺气虚证B.脾肺气虚证C.肺肾气虚证D.肺肾阴虚证E.心肺气虚证<1> 、症见心悸咳喘无力,胸闷气短,舌淡脉弱者属A B C D E<2> 、症见气短而喘,咯痰清稀,食少,腹胀,便溏者属A B C D E2、A.面色淡白B.面色(白光)白C.面色萎黄D.面色苍白E.面赤如妆<1> 、心阳虚脱证的面色是A B C D E<2> 、心阳虚证的面色是A B C D E3、A.痰蒙心神证B.胆郁痰扰证C.痰火扰神证D.瘀阻脑络证E.心阴虚证<1> 、以狂躁、神昏、哭笑无常为主的证候是A B C D E<2> 、以惊悸不宁、烦躁失眠为主的证候是A B C D E4、A.脘腹胀满,嗳腐吞酸B.脘腹胀痛,痛而欲吐C.脘腹冷痛,泛吐清水D.脘腹硬满,大便秘结E.腹冷痛,痛势急剧<1> 、胃阳虚证可见A B C D E<2> 、胃肠气滞证可见A B C D E5、A.阴虚动风B.血虚生风C.肝阳化风D.热极生风E.外感风邪<1> 、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多见于A B C D E<2> 、眩晕欲仆,肢体麻木多见于A B C D E6、A.两目上视,手足抽搐B.肢体麻木,皮肤瘙痒C.眩晕耳鸣,五心烦热D.眩晕欲仆,头目胀痛E.突然昏仆,口眼歪斜<1> 、阴虚动风证的表现是A B C D E<2> 、血虚生风证的表现是A B C D E7、A.肾气不固证B.膀胱湿热证C.脾虚气陷证D.肾虚水泛证E.脾阳虚证<1> 、尿后余沥不尽见于A B C D E<2> 、小便浑浊如米泔见于A B C D E8、A.肾虚水泛证B.肾阳虚证C.肾阴虚讦D.肾精不足证E.肾气不固证<1> 、以腰膝酸软,身肿尿少为特征的是A B C D E<2> 、以腰膝酸软,胎动易滑为特征的是A B C D E9、A.咳嗽痰稀色白B.咳喘痰黄黏稠C.咳嗽痰少黏稠D.咳喘痰中带血E.咳喘咯脓血腥臭痰<1> 、寒痰阻肺可见A B C D E<2> 、燥邪犯肺可见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心脾气血虚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头晕,多梦,健忘,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疲乏力,或见皮下紫斑,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面色萎黄,舌淡嫩,脉弱。
中医诊断学 脏腑辨证考点练习解析
中医诊断学第九单元脏腑辨证一、A11、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的共同病机是A、肺失肃降B、肺卫失宣C、肺气壅逆D、肺卫不固E、肺阴亏虚2、下列关于胃阴虚证与胃热炽盛证的鉴别错误的是A、胃阴虚证为隐痛,胃热炽盛证为灼痛B、胃阴虚证呕吐吞酸,胃热炽盛证干呕C、胃阴虚证口眼干燥,胃热炽盛证渴喜冷饮D、胃阴虚证大便干结,胃热炽盛证大便秘结E、胃阴虚证脉细数,胃热炽盛证脉滑数3、寒滞胃肠证与胃肠气滞证共同的症状为A、脘腹痞胀B、恶寒肢冷C、嗳气呃逆D、渴喜热饮E、大便秘结4、肝火炽盛与肝阳上亢证的共同点中应除外下列哪项A、头晕胀痛B、面红目赤C、急躁易怒D、失眠耳鸣E、脉弦细数5、不属于肝火炽盛证与肝阳上亢证共同表现的是A、头晕胀痛B、口苦口干C、急躁易怒D、面红目赤E、潮热盗汗6、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的共同症状是A、身热不扬B、脘腹痞闷C、面黄不泽D、面白无华E、白带量多7、脾气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共同症状是A、纳差乏力B、久泻不止C、畏寒肢冷D、头晕目眩E、月经过多8、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证的共同表现是A、腰膝酸软B、眩晕耳鸣C、梦遗失精D、精神倦怠E、浮肿少尿9、肾阳虚证的脉象是A、脉沉细无力B、脉沉缓无力C、脉细无力D、脉虚无力E、脉细涩无力10、肾阳虚证表现为生殖功能减退的症状应除外下列哪项A、阳痿B、早泄C、经闭D、不孕E、精冷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肾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是A、五心烦热B、腰膝酸软C、潮热盗汗D、小便清长E、遗精早泄12、下列证型中,以神志抑郁、错乱、痴呆、昏迷与痰浊症状共见为主要辨证依据的是A、心脉痹阻证B、瘀阻脑络证C、痰蒙心神证D、痰火扰神证E、心火亢盛证13、痰阻心脉的疼痛特点表现为A、刺痛B、闷痛C、胀痛D、冷痛E、空痛14、心阴虚证的表现不包括A、心烦心悸B、失眠多梦C、手足心热D、潮热盗汗E、胸闷气短15、以狂躁谵语、神志不清为主症者称为A、心火上炎证B、心火下移证C、热扰心神证D、心脉痹阻证E、心火迫血妄行证16、以口舌生疮、赤烂疼痛为主者称为A、心火上炎证B、心火下移证C、热扰心神证D、热闭心神证E、心火迫血妄行证17、下列哪项不是血虚证的临床表现A、面色淡白B、唇甲色淡C、心悸多梦D、手足发麻E、倦怠乏力18、以胃脘胁肋胀满疼痛,嗳气吞酸、情绪抑郁,苔薄黄,脉弦为主要证候表现的是A、肝脾不调证B、肝胃不和证C、肝胆湿热证D、肝郁气滞证E、胃热炽盛证19、以干咳、少痰、腰酸、遗精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是A、肺肾气虚证B、肺肾阴虚证C、脾肺气虚证D、心肺气虚证E、心肝血虚证20、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干咳无痰B、五心烦热C、潮热盗汗D、神疲体倦E、口燥咽干21、以咳嗽无力、气短而喘、自汗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是A、心气虚证B、心血虚证C、肺气虚证D、肺阴虚证E、心阳虚证22、风热犯肺证与肺热炽盛证最具区别的症状是A、咳嗽B、气喘C、咽喉肿痛D、发热口渴E、脉浮数23、下列不属于膀胱湿热证临床表现的是A、尿血B、尿中砂石C、尿后余沥D、尿频急E、尿灼热涩痛24、下列哪项是胃阴虚证的临床特征A、胃脘灼痛,消谷善饥B、胃脘隐痛,食欲不振C、食少脘痞,口淡不渴D、胃脘嘈杂,饥不欲食E、脘腹痞胀,胃有振水声25、胃阳虚证呕吐的特征是A、干呕呃逆B、呕吐酸馊食物C、呕吐黄绿苦水D、呕吐清水痰涎E、泛吐清水夹不消化食物26、下列各项中,以高热、神昏、抽搐为主要辨证依据的是A、肝阳化风证B、热极生风证C、阴虚动风证D、血虚生风证E、肝阳上亢证27、下列各项中,属于肝火炽盛证临床表现的是A、头晕胀痛B、面红目赤C、耳鸣如潮D、急躁易怒E、以上都是28、以下哪项不是肝郁气滞证的表现A、胸胁胀痛B、耳鸣如潮C、胸闷太息D、月经不调E、咽部异物感29、以眩晕、肢麻震颤、头胀痛、面赤,舌红苔腻,脉弦细有力为主要证候表现的是A、血虚生风证B、热极生风证C、阴虚动风证D、肝阳上亢证E、肝阳化风证30、以下哪项不是肝阳上亢证的表现A、眩晕耳鸣B、面红目赤C、急躁易怒D、手足蠕动E、失眠多梦31、以少腹冷痛,前阴、巅顶冷痛,舌淡苔白,脉沉紧为主要证候表现的是A、肝胃不和证B、寒滞肝脉证C、肾阳虚证D、寒滞胃肠证E、胃肠气滞证32、以眩晕、视力减退、经少、肢麻手颤、面白无华,舌淡脉细为主要辨证依据的是A、肝血虚证B、心血虚证C、肝阴虚证D、心肝血虚证E、心脾气血虚证33、下列不属于脾不统血证临床表现的是A、便血尿血B、月经过多C、崩漏下血D、鼻衄紫斑E、舌质紫暗34、湿热蕴脾证的表现应除外哪项A、便溏不爽B、白带量多C、肢体困重D、脘腹胀闷E、身热不扬35、心阳虚证与心气虚证二者均有的证候表现是A、胸闷气短B、畏寒肢冷C、失眠多梦D、形体消瘦E、口燥咽干36、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同症状表现是A、心悸失眠B、面色淡白C、形体消瘦D、五心烦热E、潮热盗汗37、肝胃不和证与肝郁脾虚证的共同表现是A、嗳气呃逆B、食少腹胀C、腹胀便溏D、失眠多梦E、胸胁胀满疼痛38、脾肾阳虚证与心肾阳虚证的共同表现不包括的是A、畏冷肢凉B、小便不利C、腰膝酸冷D、久泻久痢E、舌淡胖苔白滑39、肝肾阴虚证与肝阳上亢证的共同表现为A、头晕目眩B、五心烦热C、舌红少苔D、急躁易怒E、头重脚轻二、B1、A.肾虚水泛证B.肾阳虚证C.肾阴虚证D.肾精不足证E.肾气不固证<1>、以腰膝酸软,耳鸣、身体浮肿,腹部胀满为特征的是A B C D E<2>、以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小便频数而清为特征的是A B C D E2、A.面色淡白B.面色(白光)白C.面色萎黄D.面色苍白E.面赤如妆<1>、心阳虚脱证的面色是A B C D E<2>、心阳虚证的面色是A B C D E3、A.肺气虚证B.脾肺气虚证C.肺肾气虚证D.肺肾阴虚证E.心肺气虚证<1>、症见心悸咳喘无力,胸闷气短,舌淡脉弱者辨证为A B C D E<2>、症见气短而喘,咯痰清稀,食少,腹胀,便溏者辨证为A B C D E4、A.咳嗽痰稀色白B.咳喘痰黄黏稠C.咳嗽痰少黏稠D.咳喘痰中带血E.咳喘咯脓血腥臭痰<1>、寒痰阻肺证可见A B C D E<2>、燥邪犯肺证可见A B C D E5、A.两目上视,手足抽搐B.面白无华,手足拘急C.五心烦热,手足蠕动D.眩晕欲仆,头胀目痛E.突然昏仆,口眼歪斜<1>、阴虚动风证的表现是A B C D E<2>、血虚生风证的表现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的共同病机是肺卫失宣。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脏腑辨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试题:脏腑辨证下列各项,属于阳虚证特征性的症状的是A.少气懒言B.神疲乏力C.畏寒肢冷D.小便短少E.舌质淡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畏寒肢冷属于阳虚证特征性的症状。
下列各项,属于心阴虚证和心血虚证共有症状的是A.心悸心烦B.失眠多梦C.口燥咽干D.面色淡白E.潮热盗汗『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心血虚与心阴虚均可见心悸、失眠、多梦等症,但血虚以“色白"为特征而无热象,阴虚以“色赤”为特征而有明显热象。
痰火扰神和痰蒙心神的共有特征是A.狂躁B.抑郁C.痴呆D.神昏E.妄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痰火扰神和痰蒙心神均有神志异常的表现,均可见神昏。
但痰蒙心神证为痰浊,其症以抑郁、痴呆、错乱为主,无热证表现。
痰火扰神证则为既有痰,又有火,可有狂躁等症。
以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咳,鼻咽干燥,微有发热恶寒的是A.风热犯肺证B.风寒束肺证C.燥邪犯肺证D.肺热炽盛证E.肺阴亏虚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燥邪犯肺证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甚则胸痛,痰中带血,或见鼻衄,口、唇、鼻、咽、皮肤干燥,尿少,大便干结,舌苔薄而干燥少津。
或微有发热恶风寒,无汗或少汗,脉浮数或浮紧。
A.燥邪犯肺B.痰湿阻肺C.热邪犯肺D.肺气虚损E.肺阴不足咳嗽,咳声不扬,痰稠色黄,不易咯出,其临床意义是咳嗽,咳有痰声,痰多色白易咯,其临床意义是『正确答案』C、B『答案解析』1.咳嗽,咳声不扬,痰稠色黄,不易咯出,一般是热邪犯肺。
2.咳嗽,咳有痰声,痰多色白易咯,一般是痰湿阻肺。
以神情痴呆,健忘恍惚,两足为软,动作迟缓,舌淡,脉弱为临床表现的证候是A.心肾不交B.肾气不固C.痰蒙心神D.胆郁痰扰E.肾精不足『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肾精不足证临床表现:小儿生长发育迟缓,身体矮小,囟门迟闭,智力低下,骨骼痿软;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欲减退;成人早衰,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发脱齿松,健忘恍惚,神情呆钝,两足痿软,动作迟缓,舌淡,脉弱。
2022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诊断》考试大纲新
2022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诊断》考试大纲第一单元绪论要点: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原则其次单元问诊细目一:问寒热要点:1.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2.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4.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细目二:问汗要点:特别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细目三:问痛苦要点:1.痛苦的性质及临床意义2.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细目四:问头身胸腹要点:头晕的要点及临床意义细目五:问耳目要点:1.耳鸣、耳聋的概念及临床意义2.目眩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六:问睡眠要点:1.失眠的概念及临床意义2.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七:问饮食与口味要点: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意义2.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临床意义3.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意义细目八:问二便要点:1.大便特别(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要点及临床意义2.小便特别(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要点及临床意义第三单元望诊细目一:望神要点:得神、失神、假神的常见表现及临床意义细目二:望面色要点:1.常色与病色的区分2.五色主病的内容和机理细目三:望形态要点:1.望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意义2.望姿势特别(动静姿势、特别动作)的临床意义细目四:望头面五官要点:1.望头形、囟门、头发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2.目部的脏腑相关部位,望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3.望齿、龈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4.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细目五:望皮肤要点:1.望斑疹的内容及临床意义2.望疮疡的内容及临床意义细目六:望排泄物与分泌物要点:观看痰、涕的临床意义细目七:望小儿指纹要点: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第四单元望舌细目一:舌诊原理要点:舌与脏腑的关系细目二:望舌质要点:1.舌色变化(淡白、红、绛、紫)的临床意义2.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舌下络脉)的临床意义3.舌态变化(强硬、痿软、抖动、歪斜、吐弄、短缩)的临床意义细目三:望舌苔要点: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临床意义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临床意义3.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第五单元闻诊细目一:听声音要点:1.音哑与失音的临床意义2.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的概念及临床意义3.咳嗽、喘、哮、短气、少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4.呕吐、呃逆、嗳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二:嗅气味要点:口气、病室气味特别的临床意义第六单元脉诊细目一:脉诊概说要点:1.寸口脉与脏腑的关系2.切脉指法3.寸口"三部九候"的概念细目二:正常脉象要点:1.正常脉象的特点2.正常脉象胃、神、根的含义细目三:常见病脉常见病脉(浮、沉、迟、数、虚、实、滑、涩、洪、紧、弦、细、微、濡、动、疾、结、促、代)的脉象特征及主病第七单元按诊要点:1.按肌肤的内容及临床意义2.按腹部辨痛苦、痞满、积聚的要点3.按胸部虚里的内容及临床意义第八单元八纲细目一:概述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细目二:表里要点: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2.表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三:寒热要点:1.寒证与热证的概念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四:虚实要点: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五:阴阳要点: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细目六: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要点:1.证候相兼与错杂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第九单元病性辨证细目一:辨阴阳虚损证候要点:1.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2.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细目二:气虚类证辨证要点:1.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三:血虚类证辨证要点: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四:气滞类证辨证要点:1.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五:血病其他证辨证要点:1.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血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六:气血同病类证辨证要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特点细目七:津液类证辨证1.痰证的临床表现2.水停证的临床表现3.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第十单元脏腑辨证细目一:心病辨证要点: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心血虚、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心脉痹阻证痰、瘀、寒、气四因的比较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比较让知识带有温度。
刘惠武运用四逆散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临证经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59期 285作者简介:何康(1992-),男,汉族,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疾病工作;通讯作者*:刘惠武(1962-),男(汉族),主任医师,武汉市中医医院肝胆脾胃病科主任,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疾病工作·中医中药·刘惠武运用四逆散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临证经验何康1,刘惠武2*(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2.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摘要:基于中医四诊合参基础上,介绍刘惠武主任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证经验,对临床治疗相关证型疾病提供借鉴。
关键词:胃脘痛;肝胃不和;四逆散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9.162本文引用格式:何康,刘惠武. 刘惠武运用四逆散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临证经验[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9):285.0 引言刘惠武教授系武汉市中医医院脾胃病、肝胆病科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章真如学术继承人,研究生导师,从医几十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治疗脾胃病有独到的见解,重视肝脾同治,现将老师运用四逆散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经验小结如下。
1 病因病机胃脘痛亦称胃痛,是一种内科常见病,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症状。
多由忧思郁怒、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感受外邪等导致胃之气机阻滞,不通则痛;亦有因脾胃虚弱,络脉失养,不荣则痛[1]。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云:“宿病中气胃痛,今饱食动怒痛发、呕血,是肝木侵犯胃土,浊气上踞,胀痛不休,逆乱不已……夫痛则不通。
”故肝气郁滞,气机不顺导致血行不畅,久而气血壅滞,肝胃不和可使中焦脏腑功能受损,则发为胃脘疼痛。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肝为风木主疏泄,其气生发喜调达。
肝胃同属中焦,肝气郁滞易横逆犯胃,郁久化热易伤阴液,发为肝胃不和。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二十六)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中医基础知识理论(二十六)160. 脾气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共同症状是A.纳差乏力B.久泄不止C.畏寒肢冷D.头晕目眩E.月经过多161. 干咳无痰,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午后潮热,腰膝酸软,舌红脉细,证属A.肺肾阴虚B.肺肾气虚C.肾阴虚D.燥邪犯肺E.肺阴虚162. 身目发黄,胁肋胀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证属A.肝火炽盛B.肝胃不和C.肝胆湿热D.肝脾不调E.湿热蕴脾163. 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四证的共同临床表现是A.心痛B.心烦C.失眠D.健忘E.心悸164. 以下哪项不是肝郁气滞证的表现A.胸胁胀痛B.头痛眩晕C.胸闷太息D.月经不调E.咽部异物感165. 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证的共同表现是A.腰膝酸软B.眩晕耳鸣C.梦遗失精D.精神倦怠E.浮肿少尿166. 口舌糜烂又见小便灼热涩痛者是A.心火亢盛B.膀胱湿热C.胃热炽盛D.肝火上炎E.肠道湿热167. 胃脘胁肋胀满疼痛,呃逆嗳气,吞酸嘈杂,苔薄黄属于A.肝脾不调B.肝胃不和C.肝胆湿热D.肝郁气滞E.胃热炽盛168. 以下哪一项不是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A.尿血B.尿中砂石C.尿后余沥D.尿频急E.尿涩痛169. 眩晕欲仆,肢体震颤,步履不稳,舌红脉弦有力属于A.血虚生风B.热极生风C.阴虚动风D.肝阳上亢E.肝阳化风170. 肾阳虚证的脉象是A.脉沉细无力B.脉沉缓无力C.脉沉迟无力D.脉虚无力E.脉细涩无力171. 症见咳嗽无力,喘息短气,呼多吸少,属于A.肾气不固证B.肺肾气虚证C.肺肾阴虚证D.肺气虚证E.肺脾气虚证172. 肝胃不和与肝郁脾虚证的共同表现是A.太息易怒B.吞酸嘈杂C.呃逆嗳气D.腹痛欲泻E.便溏不爽173. 肝火犯肺与肝火炽盛证的主要不同点在于A.胸胁灼痛B.头胀头晕C.面红目赤D.痰中带血E.急躁易怒174. 下列哪项是胃阴虚证临床特征A.胃脘灼痛,消谷善饥B.胃脘隐痛,食欲不振C.食少脘痞,口淡不渴D.胃脘嘈杂,饥不欲食E.脘腹痞胀,胃有振水声175. 手足蠕动的症状常见于下列何证A.肝阳上亢证B.血虚生风证C.阴虚动风证D.热极生风证E.肝阳化风证176. 肝火炽盛与肝阳上亢证的共同点中应除外下列哪项A.头晕胀痛B.面红目赤C.急躁易怒D.失眠多梦160.【答案】A【解析】脾气虚证、脾虚气陷证、脾不统血证均有食少乏力的表现。
肝硬化如何鉴别诊断?
肝硬化如何鉴别诊断?中医诊断依据:辨证分型:(1)肝气郁结证(含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候:胁肋胀痛或窜痛,急躁易怒,纳差或食后脘腹胀满,恶心嗳气,脉弦,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证候分析:肝脉布胁肋,肝郁气滞,经脉不利,故胁肋胀痛或窜痛。
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不畅,故情志急躁易怒。
肝气横犯脾胃,脾胃升降失调,而有纳差、脘腹胀满、恶心、嗳气等症。
(2)脾虚湿盛证:证候:纳差或食后脘腹胀满,便溏或粘滞不畅,恶心或呕吐,口淡不欲饮,气短,乏力,面色萎黄,下肢水肿,脉沉细或细弱,舌质淡胖多齿痕,苔白腻。
证候分析:脾主运化,脾虚失运,水谷不化,出现纳差、食后脘腹胀满、便溏、恶心呕吐、下肢浮肿、舌胖苔腻等症。
脾气虚弱,气血生化无源,出现气短、乏力、面色萎黄、脉细弱等症。
(3)湿热内蕴证:证候:身目发黄,胁肋疼痛,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倦怠无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溏,脉弦滑或滑数,舌红,苔黄腻。
证候分析:湿热之邪蕴结,熏蒸脐胆,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故见身目发黄。
肝失疏泄,脾胃升降失调,而出现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诸症。
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湿热之象。
(4)肝肾阴虚证:证候:胁肋隐痛,劳累加重,两眼于涩,腰酸腿软,手足心热或低烧,口干咽燥,脉弦细或细数,舌红少苔。
证候分析:肝经阴血不足,肝脉失养,而有胁肋隐痛;不能上滋于目,则可两眼干涩。
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可致腰酸腿软。
阴虚生热,可出现手足心热、低烧、口干咽燥、脉数、舌红等症候。
(5)脾肾阳虚证:证候:脘腹胀大,如囊裹水,状如蛙腹,脘闷纳呆,便溏或五更泄泻,小便不利,腰腿酸软,阳萎,形寒肢冷,下肢水肿,脉沉细,舌质淡胖,苔白滑。
证候分析:脘闷、纳呆、便溏为脾虚见症。
五更泄泻、腰腿酸软、阳萎为肾虚见症。
脾肾阳虚,不能温养形体,而见形寒肢冷;不能运化及蒸腾水液,以致小便不利,水湿潴留而出现腹水及下肢水肿。
脉细、舌淡胖、苔白滑为阳虚停湿之象。
(6)肝血瘀证:证候:胁痛如刺,痛处不移,或胁肋久痛,肋下症块,朱砂掌或蜘蛛痣色暗,或腹壁青筋暴露,脸色晦暗,脉弦或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2019-2020年吉林省资格从业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习题精练含答案解析(第九十九篇)
2019-2020年吉林省资格从业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习题精练含答案解析(第九十九篇)一、单选题-1大腹子的正名是A马钱子B豆蔻C海金沙D砂仁E槟榔【答案】E【解析】槟榔:别名大腹子二、单选题-2包煎的中药是A鹿角霜B鹿角胶C蒲黄D砂仁E当归【答案】D【解析】后下的目的是为了缩短药物的煎煮时间,减少药物因煎煮时间过久所造成的成分散失。
一般来说,在其他群药文火煎煮15~20min后,放入需后下的饮片再煎煮5~10min即可。
需要后下的药物如下。
(1)气味芳香类饮片。
因其含挥发性成分故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其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min入煎即可。
如降香、沉香、薄荷、砂仁、白豆蔻、鱼腥草等。
(2)久煎后有效成分易被破坏的饮片。
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10~15min入煎即可。
如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生大黄、番泻叶等。
三、单选题-3与肝脏互为表里的是A小肠B大肠C膀胱D胆E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五脏与六腑表里关系的掌握。
胆附于肝,肝胆经脉互为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联系而构成表里关系。
四、单选题-4目胞浮肿多为A得神B失神C假神D神乱E有神【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望诊中失神临床表现的掌握。
失神是正气大伤,精气衰竭,病情严重,病人在精神状态和目神上表现的特点是: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呼吸气微,甚至神志昏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倒而目闭口开、手撒、遗尿等。
五、单选题-5内含马钱子的中成药A风湿定片B大活络丸C疏风定痛丸D牛黄千金散E牛黄解毒丸【答案】C【解析】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伤科七味片等。
六、单选题-6因配伍禁忌不宜合用的药组是。
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复习要点:肝胃不和证
肝胃不和证
肝胃不和证,是指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表现的证候。
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寒邪内犯肝胃而发病。
【临床表现】脘胁胀闷疼痛,嗳气呃逆,嘈杂吞酸,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象。
或巅顶疼痛,遇寒则甚,得温痛减,呕吐涎沫,形寒肢冷,吞淡苔白滑,脉沉弦紧。
【证候分析】本证临床常见有两种表现,一为肝郁化火,横逆犯胃型,以脘胁胀痛,吞酸嘈杂,舌红苔黄为辩证要点;一为寒邪内犯肝胃型,以巅顶痛,吐涎沫,舌淡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肝主升发,胃主下降,两者密切配合,以协调气机升降的平衡。
当肝气或胃气失调,常可演变为脾胃不和证。
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气滞,则脘胁胀闷疼痛;胃失和降,气机上逆,故嗳气呃逆;肝胃气火内郁,可见嘈杂吞酸;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
舌红苔黄,脉弦带数,均为气郁化火之象。
若寒邪内犯肝胃,阴寒之气循肝经上达巅顶,经气被遏,故巅顶疼痛;寒性阴凝,得阳始运,得寒则凝,故头痛遇寒加剧,得温痛减。
胃府受病,中阳受伤,水津不化,气机上逆,则呕吐清稀涎沫;阳气受伤,不能外温肌肤,则形寒肢冷。
舌淡苔白滑,脉沉弦紧为寒邪内盛之象。
浅谈临证中肝胃不和及木土不和的区别
Z HANG J n,XI i u E B n,CHE Dip n ,L e ln N — i g IW n—i
( aj g U i r t o hns Mei n , a n 10 6, hn ) N nn n ei i v s y fC ie dc e N g2 0 4 C ia e i
L HZ E E IIEA DM T RAM DC E E R H20 O 1 N .2 I IH NM DCN N A E I E IAR S A C 08V L.9 O 1 S
时珍 国医国药 2 0 0 8年第 1 9卷第 多数表 现为沉降之性 。反 映出多数 正药性认识 的偏 差 , 进一步 丰富 、 完善和发展药性理论。 药物的性 味与升降浮沉具 有 的共 性和关 联性 。毒 性在 药性 系统 中不具有 普遍 性 , 少数类 别如化 痰药 、 攻毒 杀虫去 腐生 肌药 多数 参 考 文献 : 具有毒性 , 而峻下药全部有毒 。 [ ] 张廷模. 1 临床中药学[ .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 , 0 : . 2 42 0 6 有学者用 统计 法 对《 神农 本 草 经》中所 含 药物 的 四气 与 功 [ 吕叔湘 , 荣 , 2] 李 许嘉璐. 现代 汉语规 范词典 [ . 京 : M] 北 外语 教学 效、 药物 自然属性 、 五味等因素的相关 性进行分析研究 ; 有对 也 与 研 究 出 版 社 ,0 44 2 0 :. 3] 张廷模 , 南 , . 曾 等 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 与思考[ ] 辽宁 J. 中药 性 能 一功 效 关联 性 进 行 分 析 , 为 功效 与性 能 相 异 而 相 [ 王 建 , 认 中医杂志 ,0 8 3 2 :2 2 0 ,5( ) 6 . 关 ; 有采用聚类分析法 , 并 对清 热药 的药性与 功效之 问 的关 联 [ 王家葵 , 4] 沈映君. 神农本 草经》 《 药物 四性 的统 计 [ ] 中 国中药杂 J. 性进行分析 - 。可见学者们均在关注 “ 一效” o 性 的关联性 。 志 ,9 94:4 19 , 5 . 综上所述 , 同类 别中药具 有特定 的药性 系统构架 , 不 且与 功 [ 吴 孟旭 , 姚屏 , 5] 宋 李 昆 , 中药药性 一功效 关联性 分析 与展 望 等. 效存在着必然联系 ; 开展 药性理论研究 , 以中药功效为 线索 , 应 按 [ ] 辽 宁 中医 杂 志 ,0 6 3 (0 :2 9 J. 2 0 ,3 1 ) 1 6 . 类把握药性系统基本构架 特征 , 探索 各个性 能之 间 的内在规 律 ; [ 丁 维 , 光, 6] 蒋永 宋姚屏 , 基于 中药药性 和功效对 清热解 毒类药 等. 关注每类药的物 质基 础在 药性 系统 中, 生物 效应 表 达 的特异 其 的聚类分析 [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0 7 2 ( ) 3 J. 2 0 , 4 1 :. 性、 层次性 , 以科 学阐释 中药 “ 一效 ” 性 内涵 ; 通过基 础研究 , 可修
蔡春江教授治疗肝胃不和型痞满验案浅析
蔡春江教授治疗肝胃不和型痞满验案浅析发布时间:2021-11-12T06:49:26.53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5期作者:张丽美1 户方芳1 张霖1 蔡春江2 [导读] 蔡春江教授,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张丽美1 户方芳1 张霖1 蔡春江21、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2、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51摘要:蔡春江教授,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国家第三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善活用古方、经方治疗内科常见病及多种疑难杂症,辨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丰富、认识独到。
本文拟整理分析蔡师治疗痞满医案1则,以期为临床辨治痞满提供参考。
关键词:痞满肝胃不和胃食管反流外台茯苓饮痞满以患者自觉心下(胃脘部)痞塞胀满,触之濡软,按之无痛,外无胀急之形为主要临床表现[1]。
《伤寒论》明确指出“痞”的基本概念:“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胃痞在脾胃肠诸症中较为常见,多由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导致中焦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而成[2]。
病案举例王某某,女,68岁,于2020年11月19日初次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诉一年前生气后反气上攻、夜间尤甚,嗳气频频;胸腹胀满、自觉脐周硬似有疙瘩揉按可散,伴肠鸣;偶反酸烧心;查舌紫苔腻,脉弦。
中医诊断:痞满,肝胃不和证。
西医诊断:胃食管反流,功能性消化不良。
治法以理气和胃、和中消痞为主。
处方:桂枝18g,炒白芍9g,干姜6g,花椒9g,炒麦芽30g,人参6g,石菖蒲30g,郁金9g,栀子9g,淡豆豉9g,黄连9g,制吴茱萸6g,清半夏9g,瓜蒌12g,竹茹9g,陈皮9g,余甘子9g,石膏15g。
7付,颗粒剂,早晚饭后分服。
另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150mg/次,3次/日。
2020年11月26日二诊:反气、嗳气明显减轻,反酸烧心消失,仍胸腹胀满、脐周硬易夜间晨起心下悸,前方基础上去栀子、豆豉、瓜蒌,将人参增至9g,变桂枝为肉桂6g,加黄芩6g,地黄30g,木瓜30g,炒槟榔15g,牵牛子6g,焦山楂30g。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医诊断学-第十一单元脏腑辨证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医诊断学-第十一单元脏腑辨证[单选题]1.风热犯肺证与肺热炽盛证最具区别的症状是A.发热口渴B.气喘C.痰黄稠D.咽喉肿痛E.脉浮数(江南博哥)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风热犯肺证临床表现:咳嗽,痰少而黄,气喘,鼻塞,流浊涕,咽喉肿痛,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肺热炽盛证临床表现:发热,口渴,咳嗽,气粗而喘,甚则鼻翼煽动,鼻息灼热,胸痛,或有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
其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脉象的不同。
掌握“肺与大肠病辨证”知识点。
[单选题]2.风寒犯肺证与寒痰阻肺证最具区别的症状是A.咳嗽B.痰白C.质稀D.气喘E.脉浮紧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风寒犯肺证临床表现:咳嗽,咯少量稀白痰,气喘,微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喉痒,或见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寒痰阻肺证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色白、质稠或清稀、易咯,胸闷,气喘,或喉间有哮鸣声,恶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或滑。
二者最主要的的区别是脉象的不同。
掌握“肺与大肠病辨证”知识点。
[单选题]3.以下哪项不是寒痰阻肺证的特征A.痰多B.色白C.咳喘D.质稀E.难咯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寒痰阻肺证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色白、质稠或清稀、易咯,胸闷,气喘,或喉间有哮鸣声,恶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或滑。
根据题干要求,只有E项不是寒痰阻肺证的表现,对于寒痰阻肺证而言,其痰是易咯的。
掌握“肺与大肠病辨证”知识点。
[单选题]4.痰热壅肺证与肺热炽盛证的主要区别是A.咳喘息粗B.鼻翼煽动C.喉中痰鸣D.发热口渴E.溲赤便秘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肺热炽盛证临床表现:发热,口渴,咳嗽,气粗而喘,甚则鼻翼煽动,鼻息灼热,胸痛,或有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
痰热壅肺证临床表现:咳嗽,咯痰黄稠而量多,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喉中痰鸣,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肝胃不和型胃炎兼证与治疗
2012年7月*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中医医院(719000)2012年5月25日收稿摘要:目的:探讨肝胃不和型胃炎兼夹证型的准确性,求得治疗合理方药。
方法:依据中医理论、临床经验、胃镜、病理检查进行论述。
结论:肝胃不和型胃炎兼有血瘀、湿阻、郁热、阴亏、脾虚之兼证。
治疗原则有疏肝理气化瘀法,疏肝和胃化湿法,疏肝和胃清热法,疏肝和胃养阴法,疏肝理气健脾法。
关键词:胃炎;肝胃不和型/兼夹证;疏肝和胃法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4-0017-02探讨肝胃不和型胃炎的兼证与治疗屈振壮*屈于琛*李炜*王艳慧*刘利昉*杜军军*内蕴可为毒,热毒湿毒皆由此生;痰湿热为毒,久毒可化瘀;病变过程中,痰瘀可互生,痰阻血行必化瘀,瘀血内阻则痰易内生,久瘀成痰而致痰瘀互结。
毒邪与痰瘀血瘀致病,又多因在机体阴阳气血亏虚、失调的基础上发展恶化。
痰湿转化为痰瘀:痰湿内生,湿浊内聚,壅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可致瘀痰阻络、络脉瘀结,痰瘀阻络则引起各种并发症。
痰浊蕴结、络脉瘀滞或痰湿互结、络脉阻塞,是形成糖尿病并发症的根本原因。
糖尿病肥胖者多是痰瘀相兼,治疗当重祛痰化湿、活血化瘀。
痰湿蕴结成毒:过食肥甘兼之脾虚失运,过多水谷可转化为痰浊膏脂对机体内,痰浊聚于内转为浊毒,当治以化痰祛浊解毒。
湿热蕴结成毒:过食肥甘之胃肠积聚湿热生为湿毒热毒,湿毒阻遏,气机不畅,可出现脘腹痞满饥不欲食等症,湿久化热,湿热郁毒俱盛常可变发疮痈疖瘍,湿毒壅盛者则常变发泄泻、水肿。
对于湿毒为病,清疏之余,尚须兼顾气阴。
瘀血致毒:七情不畅,气滞血瘀转为热毒瘀毒,治疗瘀毒当活血化瘀解毒。
毒蕴致瘀:毒邪可夹湿热等邪久结成瘀,气血津液日渐亏乏,正衰毒深正更衰,伴发各种变证,甚则导致阴阳脱离,危及生命;西药药毒,其性剽悍,久服常食,药毒入络,血行不畅而瘀;药毒损伤脾胃,生湿生瘀而出现瘀血证。
治宜解毒活血化瘀。
3小结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特点,而且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体质及个体差异,临症加减,效果堪嘉。
肝胃不和相关证诊断标准及其应用现状的文献分析
WORLDCHINESEMEDICINE December.2019,Vol.14,No.12
肝胃不和相关证诊断标准及其应用现状的文献分析
杨莹莹 王天芳 赵丽红 李 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 目的:从诊断内容和判定形式分析肝胃不和相关[]证的诊断标准及其应用现状。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VIP)近 5年的相关文献,建立 Excel工作表对文章类型、辨证分型、论治疾病、肝胃 不和相关证诊断标准(发布时间、制定者)、诊断内容(主症、次症)、判定形式等信息进行提取,并进行频次、频率分析。结 果:共检索到 3549篇文献,纳入 203篇。肝胃不和相关证涉及 6个证型,包括肝胃不和证、肝气犯胃证、肝胃气滞证、肝火 犯胃证、肝胃郁热证及肝胃热盛证。文献中共涉及 56项诊断标准,其中使用频次在 2次以上的诊断标准共 22项;使用频 次前 5位的诊断标准分别是《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2003)、《中医病证诊断疗 效标准》(1994)、《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2006)、《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肝胃不和相关证诊 断内容中,出现频次前 10位的症状依次为嗳气、脉弦、胃脘胀痛、胁肋胀闷疼痛、吐酸(反酸、泛酸或吞酸)、苔薄白、嘈杂、 食欲不振(食少、纳少、纳差)、舌质淡红、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症状。肝胃不和相关证的判定形式以“主症 +次症”居 多。肝胃不和相关证诊断标准多应用于中药临床疗效评价、针灸临床疗效评价、临床证候调查、证候生物学基础等研究。 结论:肝胃不和相关证的诊断标准众多,但有待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不同疾病肝胃不和证诊断标准的主要症状、次要症状、 判定形式有所不同;应用时多从“病证结合”角度选用。 关键词 肝胃不和;相关证;诊断标准;诊断内容;判定形式;病证结合;应用;文献分析
肝胃不和证和脾胃虚弱证脾胃系患者的舌象特征分析
肝胃不和证和脾胃虚弱证脾胃系患者的舌象特征分析段佳荠;咸楠星;李相泽;杨珺涵;王思佳;尹妮;依秋霞;李玉锋;杨关林;张哲【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22(24)1【摘要】目的探究两种不同证型脾胃系患者的舌象特征差异,将计算机视觉技术融入中医辨识理论,为其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消化科专家门诊患者的舌象及四诊信息,其中肝胃不和型47例,脾胃虚弱型40例,提出舌象分区模型并将其划分为7个区域,通过观察两种证型患者舌色、舌形、苔质苔色、舌下脉络特征,并结合数值分析计算其颜色参数RGB、HSV的数值,从而获得不同证型患者的舌象特征信息。
结果肝胃不和型患者以淡红舌为主,多伴裂纹、齿痕、淡黄厚腻苔,舌下脉络偏青紫、长粗,结节迂曲明显;脾胃虚弱型患者以淡紫胖大舌为主,多伴裂纹、齿痕、淡黄腻苔,舌下脉络异常特征不明显。
与肝胃不和组相比,脾胃虚弱组舌象及舌下脉络颜色参数R、G、B和V的数值整体较高(P<0.05),颜色偏明亮、淡白。
结论分区模型能够量化不同证型患者的舌象特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舌象诊断的准确性及证候辨识的参照性。
【总页数】11页(P425-435)【作者】段佳荠;咸楠星;李相泽;杨珺涵;王思佳;尹妮;依秋霞;李玉锋;杨关林;张哲【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1.25【相关文献】1.大肠癌脾胃虚弱证患者舌象特征及舌苔脱落细胞凋亡相关性研究2.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3.补中益气汤联合多潘立酮对帕金森病胃排空延迟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疗效4.七味白术散加味联合脐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肠道菌群及炎症指标的影响5.七味白术散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的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