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原子结构

合集下载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原子结构)【圣才出品】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原子结构)【圣才出品】

第8章 原子结构8.1 复习笔记一、氢原子光谱与Bohr 理论 1.氢原子光谱(1)线状光谱:元素的原子辐射所产生的具有一定频率的、离散的特征谱线。

(2)氢原子光谱特征:①线状光谱;②频率具有规律性。

(3)氢原子光谱的频率公式1512212113.28910()s v n n -=⨯- 【注意】n 2>n 1,且均为正整数,n 1=2时,n 2=3,4,5,6。

2.Bohr 理论Bohr 理论(三点假设):(1)定态假设:核外电子只能在有确定半径和能量的轨道上稳定运行,且不辐射能量; (2)跃迁规则:①基态→激发态:电子处在离核最近、能量最低的轨道上(基态);原子获得能量后,基态电子被激发到高能量轨道上(激发态);②激发态→基态:不稳定的激发态电子回到基态释放光能,光的频率取决于轨道间的能量差。

光能与轨道能级能量的关系式为 h ν=E 2-E 1=ΔE氢原子能级图如图8-1-1所示。

图8-1-1 氢原子光谱中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能级间能量差为H 221211()E R n n ∆=-式中,R H 为Rydberg常数,其值为2.179×10-18J 。

n 1=1,n 2=∞时,ΔE =2.179×10-18J ,为氢原子的电离能。

二、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 1.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定义: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的微观粒子。

微观粒子的波长为h hmv pλ==式中,m 为实物粒子的质量;v 为粒子的运动速度;p 为动量。

2.不确定原理Heisenberg 不确定原理:处于运动状态的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不能同时确定。

表示为4hx p π∆⋅∆≥式中,Δx 为微观粒子位置的测量偏差;Δp 为微观粒子的动量偏差。

【注意】波动性是大量粒子运动或一个粒子多次重复运动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三、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描述 1.薛定谔方程与量子数 (1)薛定谔方程()2222222280mE V x y z hψψψπψ∂∂∂+++-=∂∂∂ 式中,ψ为量子力学中描述核外电子在空间运动的数学函数式,即原子轨道;E 为轨道能量(动能与势能总和);V 为势能;m 为微粒质量;h 为普朗克常数;x ,y ,z 为微粒的空间坐标。

第八章原子结构77页PPT

第八章原子结构77页PPT

第七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
02.11.2019

27
电子层及分层
用主量子数n表示电子层时,则角量子数 l 就表示同一电子层中具有不同状态的分层
n
电子层
l 分层
1
1(K)
0
1s
2
2(L)
0
2s
1
2p
3
0
3s
3(M)
1
3p
2
3d
第七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
02.11.2019

28
核外电子能量高低
单电子体系: (1) n不同,l相同,E1s<E2s<E3s<E4s (2) n相同,l不同 Ens = Enp= End= Enf
第八章 原子结构
主要内容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四个量子数) 波函数与原子轨道、电子云 多电子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周期律
第七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
02.11.2019

2
§8.1 原子结构的Bohr理论
一、氢原子光谱(spectrum)
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有四条比较明显的谱线:
(x,y,z)波函数,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
态的一种数学表达式
E: 体系的总能量 V: 势能
m: 电子质量
h: 普朗克常数
Ze 2 V
r
就氢原子系统:
第七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
02.11.2019

20
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 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波动力学的创始人。 1887年8月12日生于维也纳。
由于绕核运动的电子是不断发射能量,电子的能量 会逐渐减小,电子运动的轨道也将逐渐减小,电子 将沿一条螺旋形轨道靠近原子核,最后坠落在原子 核上,引起原子的毁灭,即原子不稳定

南开大学结构化学精品课程-第8章

南开大学结构化学精品课程-第8章

Nankai University
《结构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离子晶体
5) 空间利用率:74.05%
a 2 2r
(100)面
Nankai University
《结构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离子晶体
正 四 面 体 空 隙
Nankai University
《结构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University
《结构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离子晶体
(110)面
设想一下,如果A4中所有能放入相同半径球的空缺处 都被添满,应该变成何种堆积?
Nankai University
《结构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离子晶体
最密堆积 密置层顺序 配位数 空间点阵型式 结构基元数 晶胞内球数 结构基元内容 四面体空隙数 A3 hcp ABAB... 12 hP 1 2 2个球 4 A1 ccp ABCABC... 12 cF 4 4 1个球 8
第八章 金属和离子晶体
Nankai University
《结构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离子晶体
§8.1 金属键的自由电子模型
金属键是一种多原子参与的,自由电子在正离子形 成的势场中运动的离域键。 金属晶体中的电子可视为三维势箱中运动的电子 金属键没有方向性的化学键 金属晶体可视为圆球的密堆积 金属的性质是内部结构决定的
Nankai University
《结构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离子晶体
8.3.2 立方最密堆积(A1)
cubic closest packing (ccp)
Nankai University
《结构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离子晶体
8.4.2 金刚石堆积(A4) 1) 点阵型式: 立方面心 cF
结构基元内容: 2个球

《结晶学》第8章结晶化学

《结晶学》第8章结晶化学

D
C
C D
B
A
A
B
可以求得
r r
0.732
结论 r 为 0.414 —— 0.732,6 配位 NaCl 式晶体结构。
r
当 r + 继续增加,达到并超过
r
围可容纳更多阴离子时,为 8 配位。r
0.732 Biblioteka ,即阳离子周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晶体类型的关系
若 r + 变小,当
r r
0.414 , 则出现
2、离子化合物晶体(阳离子配位数)
离子晶体中,存在半径不同的阴阳离子。半径较大的阴离子 作最紧密堆积,而阳离子填充其空隙。实际晶体中,阳离子必 须与阴离子相接触晶体才稳定。
+-+ -+- +-+
+-+ -+- +-+
+
+
+
+
+
a 稳定
b介稳状态
c 不稳定
故阳离子是否能稳定填充该空隙,取决于两者的半径比值。 或者说,阳离子的配位数取决于阴阳离子的半径比值。
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的关系
从六配位的介稳状态出发, 探讨半径比与配位数之间的关系。
+
A
+
B
D
+
C
+
A
B
D
C
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关系
+
A+
+-+
D
C
-+-
+
B
+
+-+
如果r+ 再大些, 则阴离子同号相离, 异号相切的稳定状态.

第八章 原子结构(2)

第八章 原子结构(2)

电负性( P)变化
主 族 元 素
元素的原子半径变化趋势
第四周期元素 r/pm 第五周期元素
Sc 161 Y
Ti 145 Zr
V 132 Nb
Cr 125 Mo
r/pm 第六周期元素 r/pm
181 Lu 173
160 Hf 159
143 Ta 143
146 W 137
镧系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幅 度更小,这是由于新增加的电子填入外数 第三层上,对外层电子的屏蔽效应更大, 外层电子所受到的 Z* 增加的影响更小。镧 系元素从镧到镱整个系列的原子半径减小 不明显的现象称为镧系收缩。
同一周期:
短周期:从左到右,Z*显著增加。 长周期:从左到右,前半部分有Z*增加 不多,后半部分显著增加。 同一族:从上到下,Z*增加,但不显著。
2. 原子半径
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减小 主 由于核电荷的增加,核外电子受核的引 族 力增大,原子半径减小。 元 素 在同一族中,从上到下增加 由于主量子数 n 的增加,原子半径一般增 加。 过渡元素:从左到右r 缓慢减小; 从上到下r略有增大。
Z=56,Ba: [Xe] 6s2 。
四个量子数小结:
原子中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以用n,l,m, ms四个量子数来描述:主量子数n决定电子层 数和主要电子的能量;角量子数l决定原子轨道
的形状,同时也影响电子的能量;磁量子数m
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自旋量子数
ms决定电子自旋的方向。四个量子数确定后,
3. 电离能
第一电离能——处于基态的1mol气态原子失去 1mol电子成为气态一价正离子所需的能量,称 为该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同一周期中 自左至右,第一电离能一般增加,但有一 些波动。当电子结构为全充满或半充满时, 其第一电离能相应较大。 同一族中 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

第八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思考题试答

第八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思考题试答

第八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思考题试答1.氢原子光谱为什么是线状光谱?谱线的波长与能级间的能量差有什么关系?答:根据Bohr 理论,氢原子在正常状态时,核外电子处于能量最低的基态,在该状态下运动的电子既不吸收能量,也不放出能量,电子的能量不会减少,因而不会落到原子核上,原子不会毁灭。

当氢原子从外界接受能量(如加热或真空放电)时,电子就会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

而处于激发态的点子是不稳定的,它会自发地跃迁回能量较低的轨道,同时将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

发射光的频率,决定于跃迁前后两种轨道能量之差。

由于轨道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发射出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因此得到的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氢原子线状光谱的谱线波长为:221211R n n σλ∞⎛⎞==−⎜⎟⎝⎠1 氢原子的能量为: 213.6eV n E n −=氢原子能级间的能量差为:212222211213.613.61113.6eV n n E E E n n n n −−⎛⎞Δ=−=−=−⎜⎟⎝⎠所以,氢原子线状光谱的谱线波长与能级间的能量差关系为: h E λΔ=2.如何理解电子的波动性?电子波与机械波有什么不同?答:电子的波动性:不能理解为“电子的前进路径是迂回曲折的”。

电子不能同时用位置和动量来准确描述其运动状态。

在确定的势能V 和对应的总能量E 下,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概率可以用波函数来描述。

换言之,电子的波即为“概率波”,是一种“物质波”。

机械波:是周期性的振动在媒质内的传播。

“物质波”不需要介质。

机械波是以物质质点在平衡位置的波动的形式体现出能量的变化的,而物质波(包括光波)则是由相应物质以在某一区域出现的几率的形式展示能量波动区间的。

3.试区别下列概念:(1) 连续光谱与线状光谱 (2) 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3) 概率与概率密度 (4) 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答:(1) 连续光谱:在波长为400~760nm之间,通过分光棱镜后没有明显分界线的彩的带状光谱;线状光谱:由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组成的狭窄谱线。

有机化学 第八章 对映异构

有机化学 第八章 对映异构

4)交替对称因素(Sn) ——了解
Cl H3C H H H Cl H CH3
旋转180o
H H3C H H Cl Cl CH3 H
Cl H3C H H H Cl H CH3
具有旋转反映对称因素的分子是对称分子。非手性分子。 一般情况下,不具有对称面和对称中心的分子, 其实物与镜影不能重叠,该分子称为不对称分子 或手性分子。Br* *来自* OH * * COOH
8.4 构型的表示法、构型的确定和构型的标记
8.4.1 构型的表示法
(1)透视式(三维结构)
COOH C CH3 H OH COOH H C CH3 HO
(2)Fischer 投影式:
[投影规则]
投影时,与手性碳相连横向两个键朝
前,竖向两个键向后,交叉点为手性碳。(横前竖后)
凡具有对称面、对称中心、交替对称轴(极少数
情况)其中一种对称因素的分子,都能与其镜像
分子叠合,都是非手性分子。反之,都不具有上
述对称因素的分子,是手性分子。是否有对称轴
对分子是否有手性没有决定作用。
只要能判断一个分子既没有称面,也没有
对称中心,一般能初步断定它是一个手性分
子。 凡是手性分子,实物与其镜象不能重叠,互
左旋体与右旋体,旋光度相同、旋光方向相反。 对映体之间的异同点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般都相同,比旋光度的数 值相等,仅旋光方向相反。 (2)在手性环境条件下,对映体会表现出某些不同的 性质,如反应速度有差异,生理作用的不同等。
等量的左旋体和右旋体的混合物称为外消旋体,一 般用(±)来表示。
( + ) CH3CHCOOH OH ( ) CH3CHCOOH OH ( + ) CH3CHCOOH OH

江苏师范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及答案第八章 原子结构

江苏师范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及答案第八章 原子结构

第八章原子结构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第四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可达(A)4个(B)5个(C)6个(D)7个2. 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接近的一组是(A)Ne,Ar,Kr,Xe;(B)Mg,Ca,Sr,Ba;(B)B,C,N,O;(D)Cr,Mn,Fe,Co。

3. 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构型中,正确的是(A)3d94s2(B)3d44s2(C)4d105s0(D)4d85s24. 具有下列电子构型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A)n s2n p3(B)n s2n p4(C)n s2n p5(D)n s2n p65.镧系收缩使下列各对元素中性质相似的是(A)Mn和Tc (B)Ru和Rh (C)Nd和Ta (D)Zr和Hf6. 氢原子的3d和4s能级的能量高低是:(A)3d > 4s(B)3d < 4s(C)3d = 4s(D)无3d,4s轨道,无所谓能量高低7. 下列各组元素按电负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A)F>N>O(B)O>Cl>F(C)As>P>H(D)Cl>S>As8. 下列各对元素中,第一电子亲和能大小排列正确的是(A)O>S(B)F<C(C)Cl>Br(D)Si<P9. P区元素的电子排布特征结构是:(A) np6(B) ns2 np1~ 6(C) ns2(n-1)p6(D) ns2(n-1)d10np610、下面是一些电子的量子数,能量最高的电子是:(A) 3,0,0,–1/2(B)3,2,0,+1/2(C) 4,0,0,–1/2(D)3,1,–1,–1/2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 4P亚层中轨道的主量子数为,角量子数为,该亚层的轨道最多可以有种空间取向,最多可容纳个电子。

2. 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金属为,最活泼的非金属为。

3. 某元素基态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3d轨道半充满,其原子序数为。

它在第周期,族,属于区元素。

4. 核外电子排布的三原则是;;。

无机答案第8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无机答案第8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C+: Z*=6-2.4=3.6;
C2+: Z*=6-2.05=3.95;
I2
= -13.6
1 22
(2× 3.952

3× 3.62
)
=
26.1 eV
B: Z*=5-2.4=2.6;
B+: Z*=5-2.05=2.95;
I1
= -13.6
1 22
(2×
2.952


2.62 )
=
9.78
eV
计算结果与事实接近。
B
r 3,1
0
_
r
0
0
A
r
r
A 点为电子出现几率为 0 处,B 点电子出现几率最大处。为若 3pz 轨道为原子的最外层轨道, B 点的 r 值约为原子半径大小。
5. 分别见教材图 8.13 和图 8.15。 6. 1s(n = 1、l = 0)、3d(n = 3、l = 2)、5p(n = 5、l = 1), 1s、3d、5p 轨道最多容纳电子
18. 指出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1)Ba、Ti、Ra、Li(2)F、Al、In、As;
指出离子半径最大的离子(3)Se2-、F-、O2-、Rb+;
指出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4)Tl、Po、Se、Ga(5)Cs、Ga、Bi、Se;
指出第一电子亲和能最大的元素(6)Be、N、O、F
19.根据 Slater 规则确定 P,S,Cl,Ar 元素原子的 3p 电子的有效核电荷。此结果是否与原
I1
=
(−13.6
Z* He+ n2
2
)


(−13.6
Z* 2 He n2

原子结构讲解

原子结构讲解

原子结构讲解
原子结构是指原子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表示原子结构的图示,它用圆圈和小圈分别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列的,从里到外分别称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等。

每层最多可以排2×(n)^2个电子,其中n表示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不
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原子的性质由其核外电子的排布决定。

根据电子排布的不同,原子可以分为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和稀有气体原子。

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金属的特性;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
于或等于4,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非金属的特性;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表现出稀有气体的特性。

以上就是原子结构的简要介绍,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化学书籍或咨询化学专家。

原子壳层结构

原子壳层结构

原子壳层结构原子壳层结构是电子的结构,它是由若干原子核周围的电子构成的。

这些电子有着特定的能量层,被称为“原子壳”。

原子壳层结构对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蛋白质结构以及金属催化反应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原子壳层结构由近中远三个能量层构成:近层、中层和远层。

这三个层有不同的特性。

近层离原子核最近,由一层电子构成;中层和远层离原子核更远,由若干层电子构成。

近层电子能量较低,稳定性较大,容易形成分子的氢键耦合,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中层电子能量较高,反应活性较强,能形成有机分子的稳定结构;远层电子的能量较高,但稳定性较低,它们参与金属催化反应,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原子壳层结构也是蛋白质结构的基础。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它们之间通过氢键和螺旋形状层次结构构成一个稳定的二维平面,即“螺旋形状层次结构”。

这种结构有助于保持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原子壳层结构也是金属催化反应的基础。

金属催化反应可以加速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转化的过程,其中的原子壳层结构可以调节反应的速度和活性。

金属催化反应在很多工业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如制取汽油、产生溶剂、固定有机化合物等。

从上面可以看出,原子壳层结构是物质结构和反应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蛋白质结构以及金属催化反应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仅如此,原子壳层结构也对气体及液体性质有重要的作用。

绝大多数气体和液体都由原子壳层结构构成,它们可以通过电子的排布形成分子的结构,从而影响它们的物理性质。

例如,水分子的强氢键结构能够吸引和结合色素,从而影响水的色泽和温度等参数,从而改变水的性质。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原子壳层结构十分重要,它决定了物质结构和性质,是化学、物理、生物、工业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子壳层结构的研究将为科学家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为基础科学的发展构建良好的平台。

第八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第八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5
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力学概念
一 、原子结构的认识史
1、古原子说
希腊词“原子”— “ato2m、o近s”代原子学说
——不可分割
质量守恒定律,定组成定律,倍 比定律
原子不可再分。
6
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力学概念
3、枣糕模型:
1906年诺贝尔 物理学奖
-
阴极
O
K
狭缝 +
7
4、Rutherford E有核原子模型
镧铈 镨 钕 钷 钐 铕 钆 铽镝 钬 铒 铥 镱镥
89 Ac 90 Th 91 Pa 92 U 93 Np 94 Pu 95Am 96 Cm 97 Bk 98 Cf 99 Es 100 Fm 101Md 102 No 103 Lr
锕 钍 镤 铀镎 钚 镅 锔 锫 锎 锿 镄 钔 锘 铹
4
第一节
电子运动状态的 量子力学概念
-粒子散射实验: -粒子:He+
Rutherford E “有核”原子模型: ◆ 原子核好比是太阳,电子好比是绕 太阳运动的行星,绕核高速运动。 8
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力学概念
核外电子有怎样的状态呢?
◆该模型与经典的电磁学发生矛盾: 绕核电子应不停地连续辐射能量, 结果: (1)应得到连续光谱; (2)原子毁灭。 事实: (1)原子没有毁灭; (2)原子光谱也不是连续光谱而是
7 87 Fr 88 Ra 89-103 104 Rf 105 Db 106 Sg 107 Bh 108 Hs 109 Mt 110 111 112
钫 镭 Ac-Lr 钅卢 钅杜 钅喜 钅波 钅黑 钅麦 Uun Uuu Uub
114 116 118
镧系 锕系
57 La 58 Ce 59 Pr 60 Nd 61 Pm 62 Sm 63 Eu 64 Gd 65 Tb 66 Dy 67 Ho 68 Er 69Tm 70 Yb 71 Lu

原子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与性质

• 5.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C.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D.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 • • • •
6.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与Y形成化合物是,X可以显负价,Y显正价 B 第一电离能可能Y小于X C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弱于于Y 对应的 •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nX
• S区元素价电子特征排布为 ;价电子数等于 族序数。d区元素价电子排布特征为 ; 价电子总数等于副族序数;ds区元素特征电子排 ;价电子总数等于所在的列序数;p 布为 区元素特征电子排布为 ;价电子总数等于 主族序数。 •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 外电子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价电子 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
• 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相反的因素:一个是 _ ,另一个是 。显然电子的 能层数越大,电子间的负电排斥将使原子半径增 大,所以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 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 。而当电子能 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吸引力也 越大,将使原子半径 ,所以同周期元素,从左 往右,原子半径逐渐 。
• 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ns能级有 个轨道,np能 级有 个轨道,nd能级有 轨道,nf能级有 个轨道.而每个轨道里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通常 称为电子对,用方向相反的箭头“↑↓”来表示。 • 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电子,而且自旋 方向 ,这个原理成为泡利原理 泡利原理。 泡利原理 •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 而且 ,这个规则是洪特规则 洪特规则。 洪特规则 • 洪特规则的特例:对于同一个能级,当电子排布 洪特规则的特例:对于同一个能级, 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是比较稳定的。 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是比较稳定的。

第八章 原子结构

第八章 原子结构

=
2.179 ´10-18
J
2.Schrödinger 方程与量子数
1924 年, de Broglie(德布罗依)首先提出:电子不但具有粒子性,而且具有波动性。 他认为,质量为 m,运动速度为 v 的粒子,其波长为
l = h / mv
de Broglie 的假设三年后即为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 由于核外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其运动规律必须用量子力学来描述。 Schrödinger(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方程,它是一个二阶偏微分方程,
图 8­14 2p Z 电子云的空间分布等密度线
同理,也可以画出 3s,3p,3d,…的有关图形。 d 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见图 8­15)和 d 轨道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如图 8­16)都是花瓣形的。
y
z x
x d z2
q=p d 2 x2 - y2
z
x
f =0 d xz
y
f=p 2
d yz
z x
q=p 2
z 30o
+ q 60o
x, y
z
q
x, y
-
(a)2p Z 轨道的角度分布 Y2p Z 图 (b)﹙Y2p Z﹚2 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的是 Y2p Z 图形)
图 8­10
2p X 和 2p y 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形状与 2p Z 相同,但空间取向不同(如图 8­11)。2p X 和 2p y 电
¶2y ¶x2
+
¶ 2y ¶y2
+
¶ 2y ¶z 2
=
-
8p h
m
2
(
E
-
V
)y
解 Schrödinger 方程可以求出波函数y 和能量 E。

大一无机化学课件第八章原子结构

大一无机化学课件第八章原子结构

8.1.3 Bohr原子结构理论
Plank量子论(1900年): 微观领域能量不连续。
Einstein光子论(1903年): 光子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E=h E—光子的能量 —光的频率
h—Planck常量, h =6.626×10-34J·s
Bohr理论(三点假设):
①核外电子只能在有确定半径和能量的轨 道上运动,且不辐射能量;
4 N 0 4s 0
4s
1 4p 0,±1
4pz,4px,4py
2 3
4d 0,±1, ±2 4f 0,±1, ±2, ±3
4…dz…2 , 4dxz , 4dyz , 4dxy , 4dx2 - y2
n,l,m
原子的单电子波函数,又称原子 轨道波函数,例如:
n=1,l=0,m=0
1,0,0 1s , 即1s轨道;
dz2 , d xz , d yz , d xy , d x2 - y2 。
n
主 层
l
亚 层
m
原子轨道
1 K 0 1s 0
1s
2 L 0 2s 0 1 2p 0,±1
2s 2pz,2px,2py
3 M 0 3s 0
3s
1 3p 0,±1
3pz,3px,3py
2 3d 0,±1, ±2
3dz2 ,3d xz ,3d yz ,3d xy ,3dx2 - y2
玻恩的统计解释
对大量粒子来说,波强度大的地方表 示在该点出现的粒子多,波强度小的 地方表示粒子在该点出现的粒子少。 对一个电子来说,空间任一点波的强 度和粒子在该点出现的几率成正比。
玻恩(德) 1954获诺贝尔奖
物质波是几率波。电子的波性是和微粒粒子的统计 性联系在一起的。

原子结构与键合

原子结构与键合

束缚),并在整个晶体内运动,形成电子云。这种由
金属中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之间构成键合称为金属
键。
特点:既无饱和性又无方向性。 性质:良好导电、导热性能,延展性好

6
二、离子键
多数盐类、碱类和金属氧化物
实质: 金属原子 非金属原子 带正电的正离子(Cation) 带负电的负离子(Anion) 静电引力离 子键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键合
四大量子数
主量子数n
-----决定电子能量,与核平均距离。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i -----给出电子在同一壳层内所处的能级。 磁量子数mi -----给出每个轨道角动量子数的能级数或轨道数。 自旋角动量量子数si -----给出电子不同的自旋方向。
2
电子排布规则
不溶于任何溶剂,也不 能熔融,一旦受热固化便不 能改变形状—热固性 (Thermosetting)
21
四、高分子链的构型
链的构型系指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稳定的,欲改变之
须通过化学键断裂才行
22
旋光异构体(Optical
isomerism) CH2 ─ CHR 由烯烴单体合成的高聚物 在其结构单元中有一不对称C原子,故存在两种 旋光异构单元 ,有三种排列方式:
17
3.元素有机高分子
主链中不含C原子,而由Si、
B 、P 、Al、 Ti 、As等元 素与O组成,其侧链则有机基团,故兼有无机高分子和有 机高分子的特性,既有很高耐热和耐寒性,又具有较高 弹性和可塑性,如硅橡胶等。
4.无机高分子

主链既不含C原子,也不含有机基团,而完全由其它元 素所组成,这类元素的成链能力较弱,故聚合物分子量 不高,并易水解。

第八章 原子结构

第八章  原子结构

E —— 能量, h —— 普朗克常数,ν ——频率
λ —— 波长,P —— 动量
◇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 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
提出了含核原子模型—— 原子行星模型;
电子绕核旋转,象行 星绕太阳旋转一般。
• 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说明了原子的组成, 具有重大贡献!但仍有问题:
问题1:
1.电子运动,发射电磁波,能量渐失,直 到原子湮灭。 但事实是原子能稳定存在。
解薛定谔方程不是易事,也不是本课程 的任务,我们用其结论。
如何求解氢原子的波函数
(1) 直角坐标系 球坐标 ( x, y, z ) (r , , ) z p (r , , ) ·

r
y · Q
0

x
(2) 要使薛定谔方程有合理解,需要引入
三个量子数n,l,m(分别称为主量子数,角
r = Bn2 (B=52.9pm,氢原子基态电子离核的距离)
(2)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具有不同能量,
电子运动时所处的能量状态称为能级。电子的能量 是量子化的。
En 2.179 10
18
1 n2
n为量子数,(n=1,2,3……) (3)电子只有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时,才吸
收或放出能量,辐射一定频率的光。 △E= E2 - E1= hν
取值:0,±1,± 2,± 3,… ± l (共2l+1个)
即:各亚层有2l+1个空间的伸展方向,有
2l+1个简并轨道。
如n=3,l = 0, 对应3S亚层, m = 0 = 1,对应3p亚层, m = 0, +1, -1
= 2,对应3d亚层, m = 0, +1, -1, +2, -2 即:s、p、d亚层分别有1、3、5条简并轨道

结构化学《结构化学》第8章 第2讲(8.4)7.2 《结构化学》第8章第2讲

结构化学《结构化学》第8章 第2讲(8.4)7.2 《结构化学》第8章第2讲
15
名称:CaCu5 空间群:P 6/m m m 晶系:六方晶系 a = 5.082 Å c = 4.078 原子分数坐标: Ca: 0, 0, 0; Cu: 2/3, 1/3, 0;
1/3, 2/3, 0; 1/2, 0, 1/2; 0, 1/2, 1/2; 1/2, 1/2, 1/2.
16
17
9
3) Cu-Au固熔体的缓慢冷却 当固溶体合金进行退火,即缓慢冷却时,Cu和Au 原子分布不再无序,而是各自趋向确定的几何位置。 当组成为Cu3Au的合金退火时,在低于395 ºC时通 过等温有序化,形成图8.4.1b所示的结构,晶体点阵 型式为简单立方。 当组成为CuAu的合金退火时,在低于380 ºC时通 过等温有序化,得到图8.4.1c所示的结构,晶体属四 方晶系。
18
在c结构中,Ca有18个Cu原子配位,同一层的6个, Ca-Cu距离为294 pm,相邻2层各6个,Ca-Cu距离 为327 pm。
19
4. 电子化合物 过渡金属原子与周期表右半部的金属原子形成的 合金体系,通常其结构型式取决于每个原子平摊的 价电子数,故称为电子化合物。 在计算价电子数时,第18族(稀有气体)元素的 价电子数为0;Cu、Ag、Au为1;Zn、Cd、Hg为2; Al、In、Ga为3;Si、Ge、Sn、Pb为4。 复杂电子化合物的结构可根据价电子数与原子数 的比值来确定,参见表8.4.1。
4
名称:铜晶体 空间群:F m 3- m 晶系:立方晶系 a = 3.6147 Å 原子分数坐标: Cu: 0, 0, 0; 0, 1/2, 1/2; 1/2, 0, 1/2; 1/2, 1/2, 0.
5
名称:金晶体 空间群:F m 3- m 晶系:立方晶系 a = 4.0783 Å 原子分数坐标: Au: 0, 0, 0; 0, 1/2, 1/2; 1/2, 0, 1/2; 1/2, 1/2, 0.

原子结构知识点

原子结构知识点

原子结构知识点前言原子结构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解释了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本文将重点介绍原子结构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原子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原子的奥秘。

原子的组成原子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单位,它由三种基本粒子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是中性粒子,而电子带负电荷。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形成原子的核心,而电子则绕核壳层运动。

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壳层。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在原子核外部的不同能级壳层上运动。

原子核的直径约为电子壳层的万分之一,但其中包含原子99.9%以上的质量。

电子结构电子壳层的能级分为K、L、M、N等,每个能级壳层可以容纳不同数量的电子。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和居里原理,每个电子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必须填满低能级轨道后才能填满高能级轨道。

原子物理性质原子的物理性质主要由其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和电子结构决定。

原子序数越大,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目越多,电子结构也更加稳定。

原子的性质还受到元素化学属性的影响,如电负性、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等。

原子结构的应用原子结构不仅在化学领域有重要应用,还在物理、材料科学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人们通过深入研究原子结构,可以设计新材料、开发新技术,甚至探索宇宙奥秘。

结语原子结构是一个精彩而复杂的领域,本文只是对其进行了简要介绍,希望读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继续深入探索原子结构的奥秘,拓展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为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电子可以产生衍射,具有与之对应的波长。电子的质量很小 ,
而其波长与其线性大小接近,故其波动性较显著。对于宏观物体,质量很大,其波长与物体
本身大小相比可以忽略,基本上没有波动性,仅表现为粒子性。
3、测不准原理
海森堡提出的测不准关系式: x Px h 或
x h ,表明了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 mv x
得电子的动量和空间位置。测不准原理适用于一切微观粒子,也指出了微观粒子与宏观物体
的本质区别。
2
宏观物体可以根据经典力学指出它们在某一瞬间的动量(速度)和位置(坐标)。但对
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的运动来说,就不可能同时准确测定其在某瞬间的速度和位置。
因为若用光学显微镜去观察原子中电子的位置,光遇到大小与其波长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物体会产生衍射,
寻常的重要意义,并以个人名义给予大力支持。3 年后,德布罗依的这一预言竟奇迹般地由 戴维逊和革末首先用慢电子进行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同时乔治、佩吉特、汤姆逊也独立地
用快中子完成了类似的实验,从而证实了德布罗依的预言。1929 年,德布罗依荣获诺贝尔物 理学奖。他的理论工作奠定了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衍射技术的基础。
而光被实物吸收或与实物相互作用时,如实物发射光(如原子光谱)、吸收光(如吸收光谱、
光电效应)和散射光等现象,必须用微粒说来解释。
2.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924,32 岁的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依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启示下,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 了一个关于“物质波”的大胆假设,认为象电子等微观粒子也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并建议
故物体位置测量的准确性受入射光波长的限制。电子是极小的微粒,要准确测定其位置必须
使用极短波长的光,但根据式(8.2),光的波长越短,其光子的动量越高,若以此高能光子 测量电子的位置,光子与电子相碰时就会将能量传给电子,引起电子动能很大变化;反之若 用长波的光,电子动量变化不大,但其位置的测量误差加大。因此,具有波动性的微观粒子
用电子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来验证。德布罗依提出的德布罗依关系式 h h 与爱因斯坦 P mv
提出的 P = h 形式上虽然相同,但实际上是一个完全崭新的假定,后者只适用于没有静止质
量只有运动质量的光子,而前者则已推广至有静止质量的实物微粒了。当时,这一假定使科
学界大为震惊,并受到许多知名科学家的嘲讽。但爱因斯坦立即就看出了这一假设可能有不
第八章 原子结构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按其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的大小排列的。元素性质的周期 性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数目及排布方式(即电子构型)相关。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是决定元素化 学性质的重要因素。
8.1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8.1.1 电磁辐射和普朗克量子论 量子化就是不连续的意思。如果某一物理量的变化是不连续的,是以某一最小的单位作 跳跃式的增加或减小的,我们就称这一物理量是量子化的,而最小基本单位就叫做这一物理 量的“量子”。 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8.1.2 氢原子光谱 太阳光是复合光,经棱镜折射后可以得到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次序有规律 分布的连续光谱(带状光谱)。 如果将装有高纯度低压氢气的放电管放出的光通过棱镜,则得到不连续的线状光谱,亦 称为原子光谱。原子光谱中谱线的位置与受激发的原子的种类有关,即每种原子受激发后得 到的原子光谱都有其特征谱线,与该种原子的内部结构有关,故可借此进行定性分析。 瑞士巴尔麦发现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四条谱线频率之间的关系。以后瑞典里德堡进而 提出了氢原子光谱中各谱线(包括红外光区、可见光区、紫外光区)频率的经验计算通式(见 教材式 8.4)。 8.1.3 玻尔理论 过去对原子的结构一般认为,电子绕核运行如同行星在其轨道上绕太阳运动一样。1911 年卢瑟福发现,由镭放射出的α粒子在入射金箔片时,极大部分α粒子能够径直穿过金箔直 线前进,只有极少数发生偏斜,个别α粒子甚至被反弹回来。根据这一α粒子散射实验的事 实,他认为原子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中央有一颗微小的带电的原子核,原子核的周围是稀疏 分布着电子的空间。极少数α粒子发生偏斜、个别甚至返回发生散射的事实,正是带正电的 α粒子与原子中体积很小、带正电荷的原子核相遇而引起的。由此卢瑟福提出了核型原子模 型:原子中央的原子核荷正电,体积小,直径约为 10-10cm,是原子直径的十万分之一。核外 有若干电子在绕核运转,电子荷负电,电量为 1.60210-19C,电子质量仅为氢原子质量的 1/1840。电子在整个原子中所占空间极小。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但若原子的结构真若如此,那么按经典电磁理论,带电电子绕核运转,原子就会以电磁 波的形式不断释放能量,即原子的发射光谱应为连续光谱;同时,电子绕核运转的最后结局 是电子坠落到原子核里,原子将湮灭而不复存在。而事实上人们发现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而氢原子也能稳定存在。经典物理学与卢瑟福核型原子模型一起陷入了困境。 卢瑟福的助手、28 岁的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根据普朗克的量子论、卢瑟福的核型原子模型 以及氢原子光谱的事实,提出了关于原子结构的几项假设,后人称其为玻尔理论,其要点为: (1) 电子只能沿某些特定的圆形定态轨道绕核运动,此时既不吸收能量也不放出能量。 (2) 轨道能量是量子化的,电子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1
氢原子的各种定态轨道的半径
r
=
n2×52.9pm,能 量
En


2.179 1018 n2
J
。当电子在 n
=
1 的轨道中运动时,原子处于基态,能量最低,该轨道半径为 52.9pm;当电子在 n>1 的轨道
中运动时,原子处于激发态,能量较高。
(3) 电子在不同轨道间跃迁时,有能量的吸收或辐射。从高能级(E2)向低能级(E1)跃迁时, 若以光能形式辐射:
E2 E1 h
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规律性。玻尔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微观体系特
有的量子化条件,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结构和氢原子光谱,然而他虽然引进了量子化条件,但
仍然沿用经典力学中的固定原子轨道的概念来描述电子的运动,这不符合微观粒子运动的客
观事实。
8.2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8.2.1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性 1.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在空间传播的过程中,波动性变得较突出,因此遵守波动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