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虚词及例句翻译

合集下载

18个文言虚词(含用法 例句 翻译)

18个文言虚词(含用法 例句 翻译)

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楚怀王贪婪,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好象都弯着腰,有些被太阳晒到,有些没有,都呈现出各种班驳的颜色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5.表示假设关系。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中考18虚词整理1、之(1)代词:①代人、事、物。

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③调节音节,不译。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3)动词:到,往,去。

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以(1)介词:①用、把、拿。

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②按照、依照。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凭借、依靠。

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2)连词: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②表结果,以致于。

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③因为。

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动词,认为。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4)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3、于(1)介词:①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②在。

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③从。

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④对,向。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告之于帝⑤比。

18个虚词及例句翻译

18个虚词及例句翻译

18个虚词及例句翻译1.而,ér(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除了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

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促织》)——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2)代词。

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的!(3)动词,如,如同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卒惊呼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样。

(4)复音虚词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懂得道理有早有晚,技艺和学问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②而后,相当于“才”,“方才”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

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

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和翻译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冬冬敲响战鼓,兵器刚一接触,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一起从洞里出来了,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附录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1.而
6.且
作用例句解释或翻译
连词并列关系
河汉清且浅。

(《迢迢牵牛星》)
河水清且涟漪。

(《伐檀》)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
颇蔺相如列传》)
又、并递进关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
而且、况且让步关系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
门宴》)
尚且
转折关系
固不如也,且如之奈何?(《鸿
门宴》)
然而、可
副词
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
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将、将要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孔雀东南飞》)暂且、姑且
作用例句解释或翻译
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舒缓语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不译
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
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
不译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18虚词总汇

18虚词总汇

C.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 蛇者说》) 在,介词 D.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鸿门宴》)
呢,语气词
五、【乃】
LOGO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才,承接副词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于是,就,承接副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竟然,反而,转
折副词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是,判断副词
3、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 担任,动词 4、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 呢,反问语气词 因为,原因介词 认为,动词
例句:若属皆且为所虏 与例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祸,何遽不为福 成为,动词 B.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被,介词 C.不足为外人道也 向,介词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只,仅仅,范围副词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的,代词
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这样,代词
“至于”,连词
LOGO
与例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 席之上,举目而足。
形容词词缀,……的样子
LOGO
四、【乎】 1、一般用于句末,表示各种语气,是语气词;
2、一般用于句中,尤其是动词后,是介词,相当于 “于”,翻译为“在、对、比”等。
“乎”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LOGO
A.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对,介词
在,介词
一、【而】——其他用法
LOGO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高考18个虚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

高考18个虚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

高考18个虚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

%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

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1)连词1)表并列,今译为:并且、又。

例: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这里的"伐"是功业的意思。

)《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⑤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注:a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承接/递进)b同时性(承接)~c地位平等(递进)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

例释: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旅居长安),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⑤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3)表递进,译为:况且、而且。

例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

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

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胁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祭十二郎文》。

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⑤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例释:【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通俗说就是听从我来指挥)就好了)《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分离还能有多久)《祭十二郎文》。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课文例句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课文例句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课文例句一、【而】(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

(《师说》)⑤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登泰山记》)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鸿门宴》)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④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④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左传•襄公三十年》)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寡人之于国也》)④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⑤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高考语文18文言虚词用法例句翻译

高考语文18文言虚词用法例句翻译

高考语文18文言虚词用法例句翻译[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门关崎岖又险要,一人守关万人攻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到北边去救赵国,西边击退强秦,这是五霸一般的功业啊。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而且都象弯腰曲背的样子。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所以才丢下你跑到京城求官做,企图挣几斗禄粮。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把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这是真的啊!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使得他的儿子夭亡了啊!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阁的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小学而大遗。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4、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祭十二郎文》)--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死而有知,其几何离?--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5、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注意:表顺承关系时,连接的是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这些事情或动作有先后顺序。

如“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句中“而”连接“闻”和“愈悲”两种情况,是一先一后连续发生的动作行为,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前后两个词语没有主次之别,是在一个层次上的。

可译为“就”,也可不译。

而表递进关系时连接的是两个有递进关系的词或短语,后一部分在意思上比前一部分在程度上或范围上更进一层。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与“参省”,“知明”与“行无过”之间有一个要求上更难更进一步的关系,可以译为“并且”或“而且”。

(强调一点,古汉语中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不要求区分,所以递进关系译成“并且”是可以的)6、表示修饰关系,把表示动作行为方式、手段、时间等的状语跟中心词连接起来,现代汉语可译为“地”或不译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表示动作的频率)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高考文言文18 个常见虚词和120个实词详解和例句

高考文言文18 个常见虚词和120个实词详解和例句

高考文言文18 个常见虚词一、而(一)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二、何(一)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喝斥他是谁。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三、乎(一)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文言文虚词及例句翻译

文言文虚词及例句翻译

一、助词1. 也例句: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2. 矣例句:子路曰:“吾闻君子之学也,亲其亲,仁也;教民予之,善也。

”翻译:子路说:“我听说君子学习,亲近自己的亲人,这是仁;教育人民,这是善。

”3. 之例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4. 的例句: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翻译:孟子说:“行得正道的人会得到很多帮助,偏离正道的人则会得到很少帮助。

”二、连词1. 而例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一无所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2. 且例句: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翻译:孟子说:“富贵不能使我放纵,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威武不能使我屈服。

”3. 且例句: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孔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为人谋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4. 以例句: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翻译:孟子说:“行得正道的人会得到很多帮助,偏离正道的人则会得到很少帮助。

”三、副词1. 乃例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2. 且例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有所成就,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明白天命,六十岁能顺应自然,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越矩。

”3. 犹例句: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翻译: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4. 乃例句: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拘泥于一种器物。

”综上所述,文言文虚词虽无实义,但在表达句意、篇章结构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8个文言虚词例句翻译[高一语文虚词例句汇总]

18个文言虚词例句翻译[高一语文虚词例句汇总]

18个文言虚词例句翻译[高一语文虚词例句汇总]高一语文虚词例句一.【之】(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

(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之:你)(《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

后一个“之”,它。

)(《季氏将伐颛臾》)③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不患其众之缺乏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勾践灭吴》)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②譬假设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③顷之,烟炎张天。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以一、用法归纳注:所谓“提宾”句,就是宾语前置句,在介词提宾句里,宾语必须置于动词之前(宾语前常用“以”(译为“把”“对”)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自以寿不得长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4、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5、宫之奇以其族行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7、农民以鬻子者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不赂者以赂者丧 10、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1、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请其矢,盛以锦囊1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6、余船以次进1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8、高祖以圣武定鼎19、以资政殿学士行2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2、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23、木欣欣以向荣24、作《师说》以贻之25、举以予人,如弃草芥26、背晋以归梁27、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28、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赵亦盛设兵以待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为一、用法归纳注: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等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

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各句中“为”的意义以及用法。

1、君家妇难为。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能以经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6、古人以俭为美德。

7、霓为衣兮风为马。

8、君既为府吏。

9、十七为君妇。

高中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

高中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

高中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二.【何】?(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三.【乎】?(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①于是乎书.?(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④吾尝疑乎是.(乎:对.)?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四.【乃】?(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缺例文)?【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五.【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三)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六.【且】?(一)用作连词.?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3.让步关系,尚且,还.?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二)用作副词.?1.将,将要.?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2.暂且,姑且.?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且如】就像.?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七.【若】?(一)动词,像,好像.?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二)用作代词.?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三)用作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3.至,至于.?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①车后若干递送夫.?八.【所】?(一)名词,处所,地方.?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谓】所说的.?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所在】?1.到处.?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九.【为】?(一)动词.?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2.以为,认为.?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3.判断词,是.?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二)介词.?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4.对,向.?①为之奈何(《鸿门宴》)?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十.【焉】?(一)兼词.?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二)代词.?1.相当于“之”.?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2.哪里,怎么.?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三)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十一.【也】?(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十二.【以】?(一)介词?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二)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四)动词?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以为】?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十三.【因】?(一)介词.?1.依照,根据.?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2.依靠,凭借.?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3.趁着,趁此.?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4.通过,经由.?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5.因为,由于.?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二)副词.?1.于是,就;因而.?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2.原因,缘由,机缘.?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三)动词?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2.沿袭,继续.?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十四.【于】?(一)介词.?1.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4.向,对,对于.?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5.被.?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7.比.?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于是】?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见……于】表示被动.?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十五.【与】?(一)介词.?1.介词.和,跟,同.?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2.给,替.?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3.比,和……比较.?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二)连词.?1.连词.和,跟,同.?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三)动词.?1.给予,授予.?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2.结交,亲附.?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3.对付.?①庞暖易与耳.?4.参加,参与.?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5.赞许,同意.?①吾与点也.?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十六.【则】?(一)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二)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三)名词.?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①《论语》六则.?2.准则,法则.?①以身作则.?(四)动词.效法.?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①居则曰:“不吾知也!”?【则是】只当是.?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则则】赞叹的声音.?十七.【者】?(一)助词.?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二)语气词.?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十八.【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2.指示代词,这,此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三)动词,到……去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归纳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归纳

18个文言虚词归纳,一篇全掌握!在文言文中,有实词和虚词之分。

虚词不像实词那样有固定单一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往往有着不同的含义,这也就造成了识记的困难。

因此本文总结了常见的18个虚词,并给出了相应例句,可当做文言文虚词的背诵,亦可作为查阅之用。

按此顺序:而、何、乎、乃、其| 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 则、者、之1、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2、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高等考试语文18文言虚词用法例句翻译

高等考试语文18文言虚词用法例句翻译

.高考语文18文言虚词用法例句翻译[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门关崎岖又险要,一人守关万人攻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到北边去救赵国,西边击退强秦,这是五霸一般的功业啊。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而且都象弯腰曲背的样子。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所以才丢下你跑到京城求官做,企图挣几斗禄粮。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把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这是真的啊!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使得他的儿子夭亡了啊!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
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老年人穿上丝织品的衣服,吃上肉食,一般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却不能实现王道的,没有听说过。
6.所,suǒ
(1)助词
①“所”作助词,只能与动词结合,构成一个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字结构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3)助词,放在句尾,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可译为“呢”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为什么要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使自己被放逐呢?
读音二:wèi
(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给,替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于是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送到齐国做人质。
⑥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所以如今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了。
(2)介词。相当于“于”
①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在,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②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对,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的中间。
④表示比较,比,跟……相比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因为我比您们年龄大一点,不要因为我(年龄大这一点就不说了)。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还辞别什么呢?
⑦以为,认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我私下认为您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啊!
(2)介词,表示被动语气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本人死在他人的手里,被天下人耻笑的原因是什么呢?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要得到的。
②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格式,表示被动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如果不赶快前往,恐怕会被曹操抢先。
(2)名词,处所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成名自己反复思量,莫非是指点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吗?
(3)表概数
将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史记·李将军列传》)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为了
③成为,变成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④担任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都按照征发的次序被编在队伍中,担任屯长。
⑤作为,当作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然后凭着华山当作城墙,就着黄河作为护城河。
⑥是,算是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齐桓晋文之事》)
——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
②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齐桓晋文之事》)
——既然这样,那么您最想要得到的东西就可以知道了。
③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示转折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去的人就算永远完了。
②表示动作行为即将出现,将,将要
以为且噬己也,甚恐。(《黔之驴》)
——认为(这驴)将要咬自己呢,非常害怕。
③用于数词前,表示接近某一数字,将近,大约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北山的愚公,年龄将近九十岁了。
——到了距离匈奴阵地还不到二里的地方,停下来。
(4)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老师,是靠他来传播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5.然,rán
(1)代词,这样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即使又经过风吹日晒枯干了,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輮制使它这样的啊。
(2)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但是”“然而”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然而看洞的左右,到这里来并且留下标记的人已经减少了。
(3)助词,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副词之后,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可译为“地”“着”“……的样子”等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问到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没能走到尽头。
⑤指示代词,作定语,相当于“其中”“其中的”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在乱石中间选择其中的一两块敲打。
(2)副词
①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4.且,qiě
(1)连词
①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关系,“又……又……”
河水清且涟猗。(《伐檀》)
——河水又清又泛着一圈圈波纹。
②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边……一边……”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又有像老人一样,在山谷中一边咳嗽一边笑的。
③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况且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3.其,qí
(1)代词
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才能赶不上孔子。
②用作第三人称,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相当于“他、她、它(们)”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且因为一块宝玉的缘故违背强大秦国的友好表示,这是不可以的。
④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我死尚且不逃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⑤表示承接关系,那么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
——听说姐姐家有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呢?
(2)副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状态,暂且,姑且
——是的,确实有这样的百姓。
(5)形容词,正确,对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起义》)
——吴广认为他说得对,就去进行占卜。
(6)动词,认为……正确
“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促织》)
——“不如自己去寻找,或许能有万一的收获。”成名认为她说的对。
(7)复音虚词
①然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
——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2)代词。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偶尔也作主语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我们离开亲人来事奉您的原因,只不过是仰慕您高尚的道义。
7.为,读音一:wéi
(1)动词
①做,干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五人墓碑记》)
——并且在他们的坟墓前立了石碑,用来表彰他们所做的事情。
②引申为“治理”“管理”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治理国家的人啊,不要使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吧!
——用尽了我的主观努力却不能达到,也可以无所悔恨了,难道谁还能讥笑我吗?
②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大王非常喜爱音乐的话,那么齐国大概就治理得差不多了吧?
③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18个虚词及例句翻译
1.而,ér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除了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
(3)助词,作用相当于“夫”,表示以下要发表议论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个平庸的人尚且对这种情况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军宰相呢?
有时“且夫”连用,表示下文更进一步议论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