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准则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

合集下载

香港与内地会计准则比较

香港与内地会计准则比较

香港与内地会计准则比较香港会计准则强调公允价值的使用,而内地会计准则更加偏重历史成本,即强调账面价值。

同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香港会计准则在涉及资产计价,特别是资产交易的情况下,强调了资产公允价值的运用,而内地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制度》基本上以账面价值为资产计价的基础,这种差别突出表现在对投资的核算和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上。

在资产减值的计提方面,同内地会计准则相比,香港会计准则更为强调专业判断和个别认定。

尽管两地的会计准则均规定了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状况计提减值准备,但具体的规定上有所不同。

总体上看,内地的规定更为具体,例如对于应收账款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都进行了具体规定,而香港会计准则就此规定得较为原则,资产减值中个别认定法应用的较为普遍,反映出准则本身更加强调公司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都将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处理作为重点,但各有侧重。

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是会计准则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比之下,内地会计准则为防止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对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而香港会计准则似乎更为强调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充分披露。

应收款项--------------------------------------------------------------------------------香港准则规定坏账计提范围比内地广,包括一切债权,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债券等。

内地准则规定四类应收款项不能计提全额准备,而香港准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存货--------------------------------------------------------------------------------内地准则规定按先进先出、加权平均、移动平均、后进先出和分批实际法进行实际成本核算;而香港准则不接受后进先出和分批实际法,其余方法相同。

固定资产--------------------------------------------------------------------------------(1)内地准则一般以资产的历史成本或净值计价,但香港准则容许资产重估并考虑折现的影响。

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

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

香港与内地会计准则比较(2010-12-05 23:17:21)转载▼标签:分类: PRC_GAAP转载原文地址:香港与内地会计准则比较作者:留有余味香港会计准则强调公允价值的使用,而内地会计准则更加偏重历史成本,即强调账面价值。

同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香港会计准则在涉及资产计价,特别是资产交易的情况下,强调了资产公允价值的运用,而内地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制度》基本上以账面价值为资产计价的基础,这种差别突出表现在对投资的核算和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上。

在资产减值的计提方面,同内地会计准则相比,香港会计准则更为强调专业判断和个别认定。

尽管两地的会计准则均规定了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状况计提减值准备,但具体的规定上有所不同。

总体上看,内地的规定更为具体,例如对于应收账款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都进行了具体规定,而香港会计准则就此规定得较为原则,资产减值中个别认定法应用的较为普遍,反映出准则本身更加强调公司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都将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处理作为重点,但各有侧重。

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是会计准则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比之下,内地会计准则为防止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对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而香港会计准则似乎更为强调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充分披露。

应收款项--------------------------------------------------------------------------------香港准则规定坏账计提范围比内地广,包括一切债权,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债券等。

内地准则规定四类应收款项不能计提全额准备,而香港准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存货--------------------------------------------------------------------------------内地准则规定按先进先出、加权平均、移动平均、后进先出和分批实际法进行实际成本核算;而香港准则不接受后进先出和分批实际法,其余方法相同。

香港会计准则和大陆会计准则

香港会计准则和大陆会计准则

香港会计准则和大陆会计准则一、资产负债表香港会计准则和大陆会计准则在资产负债表的处理上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差异点:1.资产分类:香港会计准则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而大陆会计准则将资产分为短期资产和长期资产。

2.负债分类:香港会计准则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而大陆会计准则将负债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

3.资产负债表的格式:香港会计准则和大陆会计准则的资产负债表格式略有不同,包括列报项目的顺序和分类方式等。

二、存货在存货处理方面,香港会计准则和大陆会计准则也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差异点:1.存货计价方法:香港会计准则允许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等计价方法,而大陆会计准则通常只允许采用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

2.存货跌价准备:香港会计准则要求对存货进行跌价测试,并计提相应的跌价准备,而大陆会计准则也可能要求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三、长期资产减值在长期资产减值处理方面,香港会计准则和大陆会计准则也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差异点:1.减值测试频率:香港会计准则要求定期对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而大陆会计准则可能要求在特定情况下进行减值测试。

2.减值计提方法:香港会计准则通常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进行减值计提,而大陆会计准则可能采用账面价值与可回收金额孰低法进行减值计提。

四、关联方披露在关联方披露方面,香港会计准则和大陆会计准则的要求基本一致,都要求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进行充分披露,以使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企业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情况。

五、企业合并在企业合并处理方面,香港会计准则和大陆会计准则也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差异点:1.合并方式:香港会计准则将企业合并分为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两种方式,而大陆会计准则也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类型。

2.合并成本和商誉:香港会计准则和大陆会计准则在确定企业合并成本和商誉时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在确定合并成本时所考虑的因素和计算方法等方面可能存在不同。

香港公司会计准则与内陆公司会计准则的差异有哪些?

香港公司会计准则与内陆公司会计准则的差异有哪些?

香港公司会计准则与内陆公司会计准则的差异有哪些?由于香港和内陆实行“一国两制”,因此内陆和香港在会计市场环境、会计监管等宏观方面以及税收等微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造成了内陆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存在不同。

在这里我们一起来系统分析与探讨,香港会计准则与内陆会计准则到底有什么不同?1、香港会计准则强调公允价值的运用,而内陆会计准则更强调账面价值香港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一样,在资产计价,尤其是资产交易方面,强调了公允价值的运用。

而依据内陆现行会计制度和已颁布的会计准则,基本上以账面价值作为资产计价的基础,这种差别突出表现在对投资和非货币性交易的处理上。

2、在资产减值的计提方面,尽管两地的会计准则都规定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具体规定有所不同内陆的规定更具体,例如对存货不能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具体情况均作了规定。

而香港的规定相对而言更为原则,判断资产减值中的个别认定法的运用更为普遍,更强调公司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

3、都将关联方交易作为处理的重点,但侧重各有不同内陆更重视防止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因此对关联方间出售资产等交易的会计处理规定较严。

而香港会计准则更强调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充分披露。

总的说来,大陆与香港会计准则差别不是太大。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两者法律体系不同内陆偏向内陆法系,香港偏向英美法系。

内陆把会计纳入法律体系内加以规范,而成文法的特点之一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这就是内陆会计准则与制度并行,各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规定得较为详细的重要原因。

香港认为“会计不是法律而是艺术与科学的混合体”,并未将会计纳入法律体系,而是用会计准则和公认会计原则来规范,更重视会计信息的公允和真实,因此更强调依靠公司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

2、两者税法的影响程度不同由于内陆偏向成文法系,其会计原则,会计制度受法律影响深远,政府对企业施加较多的干预,企业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结合在一起,税法对会计的影响颇大,制定会计准则时必须考虑对国家税收的影响。

香港公司会计政策与境内公司的区别

香港公司会计政策与境内公司的区别

香港公司会计政策与境内公司的区别
香港公司和内地(中国大陆)公司的会计政策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主要受到两地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商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区别:
1.会计准则:香港和内地可能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

香港通常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而内地公司可能遵循中国会计准则(CAS)或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

2.会计政策选项:在一些具体会计政策的选项上,香港和内地公司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关于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减值准备等方面的具体会计政策可能有所不同。

3.税务因素:香港和内地公司的税务政策和税率可能不同,会影响到会计处理。

例如,所得税的计算和处理可能会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

4.报告要求:不同地区对于财务报告的要求和披露事项可能有所不同。

香港可能对于财务报表的披露要求相对较高,涉及更多的信息披露。

5.货币:香港和内地的货币政策和外汇管制可能存在差异,可能影响到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的处理。

6.监管环境:香港和内地的监管环境和审计要求可能有所不同,这也可能影响到公司会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差异可能会因具体的公司类型、行业、业务性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制定和执行会计政策时,公司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遵循当地的法规和准则,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1/ 1。

中国会计准则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中国会计准则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及趋同李亚东香港从2005年开始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即香港会计准则。

2007年以来,中国财政部与香港会计师公会就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等效问题进行了若干次技术会谈。

双方一致认为,实现会计准则等效,有助于降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成本,促进两地企业、证券市场和会计行业的长远发展,同时能够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经过一年时间的共同努力,除长期资产减值转回和关联方披露两项准则差异,确认了两地会计准则实现了等效,并于2007年12月6日签署了两地会计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

一、资产减值准则差异1、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比较国际会计准则认为资产减值的目的是“规范企业确保其资产以不超过可收回金额进行计量”,资产的概念规定了资产的帐面价值不能以高于预期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计价,这正是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理论基础。

而我国会计准则明确指出“根据谨慎性原则”计提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的确认比较(1)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主要有三种,即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

永久性标准是指只有永久性(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的资产减值损失才予以确认。

可能性标准是指对可能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确认,其特点在于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不同,确认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采用公允价值。

经济性标准是指只要发生减值就予以确认,确认和计量的基础相同,其可以减少确认时的主观判断和人为操纵,在实务中更具可操作性,国际准则就采用这一标准,我国也基本倾向于这一标准。

(2)关于资产减值的恢复。

我国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这一点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同。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可以在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

3、确认资产减值的时间及条件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应估计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

如果存在这种迹象,企业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价值,当可收回价值低于其帐面价值时,应对减值损失加以确认,并计入当期损益。

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

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

内地和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财务信息披露历来都是发行上市中的重点和难点。

这是因为,一方面,财务信息是创业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外在体现,是投资者最关心的信息披露内容之一;另一方面,财务信息披露是整个信息披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证券监管机构信息披露监管的重点内容。

因此,除企业本身的素质外,能否按照上市地,即香港会计准则的要求,及时准确的披露财务会计信息,也是决定赴香港创业板上市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体上讲,内地和香港会计准则差别不大。

这一方面是因为二者的会计准则基础相同,均以会计原则为基础(PrincipleBase),另一方面是因为内地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广泛借鉴了包括香港会计准则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以求最大限度的国际接轨。

从大的方面看,二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香港会计准则强调公允价值的使用,而内地会计准则更加偏重历史成本,即强调账面价值。

同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香港会计准则在涉及资产计价,特别是资产交易的情况下,强调了资产公允价值的运用,而内地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制度》基本上以账面价值为资产计价的基础,这种差别突出表现在对投资的核算和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上。

在资产减值的计提方面,同内地会计准则相比,香港会计准则更为强调专业判断和个别认定。

尽管两地的会计准则均规定了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状况计提减值准备,但具体的规定上有所不同。

总体上看,内地的规定更为具体,例如对于应收账款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都进行了具体规定,而香港会计准则就此规定得较为原则,资产减值中个别认定法使用的较为普遍,反映出准则本身更加强调公司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都将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处理作为重点,但各有侧重。

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是会计准则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比之下,内地会计准则为防止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对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而香港会计准则似乎更为强调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充分披露。

我国会计准则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准则性差异及对策

我国会计准则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准则性差异及对策

我国会计准那么与香港会计准那么的准那么性差异及对策我国会计准那么与香港会计准那么的准那么性差异及对策【文章摘要】2006年2月2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那么,新会计准那么根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那么的趋同,对我国企业拓展海外融资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趋同并不等于完全相同,由于受我国根本国情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新会计准那么与香港会计准那么仍存在差异。

笔者正是基于此,试图对其差异进行解析。

本文从我国会计准那么国际化趋同的开展历程入手,通过比照新会计准那么与香港会计准那么的具体准那么内容,对两地会计准那么的差异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那么;差异1 香港会计准那么的开展及现状由于历史的原因,香港早期的会计准那么一直深受英国会计准那么的影响。

1975年4月,香港参加国际会计准那么委员会,成。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

从此,英国会计准那么对香港会计准那么的影响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国际会计准那么在香港发挥的重要作用。

由于香港是一个实行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地区,其经济开展根本上已纳人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轨道。

因此,香港会计准那么抛弃浓厚的英国色彩转而向国际化方向开展,对于香港来说,是顺应历史开展潮流的必然。

2 我国会计准那么与香港会计准那么的准那么差异及对策2.1 资产减值相关规定的差异及对策由于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资本市场的开展仍不健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往往更为关注企业由过去交易和事项所形成的经营成果,这就导致不少企业把会计处理的重点放在利润表的工程上。

因此,我国会计准那么的制定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利润表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而这与国际会计准那么以资产负债表作为出发点构建的会计准那么体系,显然是不一致的。

这种差异的一个具体表达就是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问题。

2.2 关联方披露范围的差异及对策由于关联交易在企业经营中的特殊性以及对社会产生的效应,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披露,历来是会计准那么中着重强调的一个重要领域。

浅析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及两地准则趋同建议

浅析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及两地准则趋同建议

会计研究ACCOUNTING RESEARCH100浅析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及两地准则趋同建议文/王聪摘要:由于国内和香港在会计市场环境、会计监管等宏观方面以及税收等微观方面存在一定的出入,所以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存在很多差异。

基于此,本文对这种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国内; 香港; 会计准则; 差异财政部在2008年发布相关文件声明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具有同等效力。

在大多数会计核算情况下两者在财务报告中应采用相同的会计估计以及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一系列的会计确认、计量、核算工作。

但是关联方披露和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两项例外。

虽然从理论上讲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并无很大差异,但是在实际的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两者存在着很多细微的差异。

本文简单分析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的不同之处,并提出相关趋同策略,以期对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的未来趋同化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的不同之处(一)关联方的认定长期以来,受国家控制的企业在香港的会计准则中始终都被视作为“关联方”,而在其中所发生的交易则为关联方交易,这种交易在财务报表中得到了重要的披露。

较之于我国内地的实际情况,这样的规定俨然不够适应,因为内地的国有企业以及国有资本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基本上都为“独立法人”,长期处于自负盈亏的模式,倘若没有投资等纽带关系,则不足以构成关联企业。

基于此,就我国内地相关于关联方披露的准则规定来说,如果仅受到国家控制,但不存在其他关联关系的企业,那么即不足以构成关联方。

毫无疑问,这样的规定限定了国家控制企业关联方的整体范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披露成本[1]。

(二)固定资产1.固定资产后续计量针对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这一问题,国内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只能采用成本模式来进行。

相反,香港会计准则则要求:进行后续计量的只能是厂房、不动产以及设备项目。

大陆与香港会计准则制定比较

大陆与香港会计准则制定比较

作者: 吴联生
出版物刊名: 财会月刊(上)
页码: 36-37页
主题词: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香港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制定;民间机构;政府机构;征求意见稿;
大陆;英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专业会计师
摘要: 香港回归祖国后,与大陆的经济往来进一步密切。

了解大陆与香港的会计是两地企业的共同需要。

一、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比较香港会计师公会(HKSA)是香港制定会计准则的唯一机构。

按照香港专业会计师条例规定,HKSA是一个职业社团组织、独立法人单位,无任何主管部门。

它根据香港专业会计师条例于1973年1月1日成立。

在大陆,会计准则由国务院财政部负责制定。

从世界范围看,制定会计准则的主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民间机构,如美国的会计程序委员会(CA)、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以及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是民间机构;一类为政府机构或政府机构授权的民间机构,如日本的会计准则是由作为大藏大臣的咨询。

香港会计准与内地会计准则比较

香港会计准与内地会计准则比较

中国内地与香港会计实务核算比较[ 录入者:哈林| 时间:2005-12-27 20:54:38 | 作者:| 来源:][上一篇] [下一篇]外币核算香港关于外币核算处理的规定较为详细。

香港《会计实务准则》第11号规定:a.企业因外币交易而产生的每项资产、负债、收入、成本均按当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编表货币单位,也可按实际的外币记账。

b.规定了外汇期货合同及外国子公司报表合并的外币处理方法。

中国内地在《企业财务通则》、《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及行业会计制度中对外币业务核算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a.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按当时的国家外汇牌价作为记账汇率或按业务发生的当月月初的国家外汇牌价作为记账汇率进行折算。

b.企业各种外币项目(应指货币性项目)的期末余额,须按照期末国家外汇牌价折合成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财务费用――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c.企业发生的汇兑损益,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计入开办费;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计入财务费用;清算期间发生的,计入清算损益;与购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有关的,在该资产完工入账前计入购建资产的价值。

d.以外币收支为主的企业,,可以某种外币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报表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中国内地还是外汇管制,外汇不能自由兑换,官方公布外汇牌价与市场真实汇率有一定的差价,不能真实反映外币业务情况。

目前仍没有规定外币期货合同和国外子公司报表折合成人民币的处理方法,而只作理论探讨。

存货核算1、存货在中国内地的分类有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归类为固定资产外,其余均为库存,但归类为产成品、在产品和原材料。

2、在中国内地,存货按先进先出、加权平均、移动平均、后进先出和分批实际法进行实际成本核算;香港则不接受后进先出和分批实际法,其余方法相同。

3、中国内地,存货按实际成本入账;香港则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香港会计准则与大陆会计准则的差异

香港会计准则与大陆会计准则的差异

香港会计准则与大陆会计准则的差异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香港会计准则与大陆会计准则的差异1、内地会计准则更加偏重历史成本即强调账面价值,而香港会计准则强调公允价值的使用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香港会计准则在涉及资产计价,特别是资产交易的情况下,强调资产公允价值的运用,而内地新《企业会计准则》适度引用公允价值,表现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均采用公允价值对其进行相应会计处理。

为防止公允价值被滥用而出现利润操纵,准则严格规范了运用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即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

对每一项会计要素,基本准则都无例外地强调只有在能够可靠计量条件下才可确认。

2、资产减值计提差异在资产减值计提方面,同内地会计准则相比,香港会计准则更强调专业判断和个别认定。

尽管两地会计准则均规定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状况计提减值准备,但具体规定有所不同。

内地准则规定更为具体注册香港公司,如对于应收账款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进行了具体规定,而香港会计准则就此规定得较为原则,资产减值中个别认定法应用的较为普遍,反映出准则本身更加强调公司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此外,香港会计准则规定,对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允许转回,并计人当期损益。

但内地准则认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价值较大的非流动资产发生减值后香港公司做账报税,价值恢复的可能性极小或不存在,所以规定此类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

3、关联方交易披露侧重点不同香港准则认为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均视为关联方,所发生的交易作为关联方交易,在财务报表中要求充分披露。

而内地认为这一规定不符合中国实际,因为中国内地的国有企业及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较多,但企业均为独立法人,如果没有投资等纽带关系,就不应构成关联企业。

内地会计准则为防止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对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而香港会计准则更强调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充分披露。

大陆与香港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大陆与香港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大陆与香港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在我国境内同时拥有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以下简称A—H上市公司),在定期披露财务报告时,除应按中国大陆的会计规范编制
财务报表外,还应同时披露根据国际会计准则或者香港会计准则调整的财务报告。

按不同会计准则编制的同一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存在差异时,应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差异的项目和产生的原因,以备投资者充分、全面地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

本文首先从两套准则产生的背景及会计环境角度入手,分析了影响大陆会计准则与香港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的因素,比较了两套准则的制度体系差异、制定机构及程序的差异等。

其次,结合具体的数据,本文主要从七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大陆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内容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的运用、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所得税、资产增值处理、职工福利等方面。

随后,本文选取了16家A—H股上市2001—2004年的四个年度的年报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产生净利润差异的报表项目进行汇总整理和数据分析。

研究的结果使大陆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得到了具体化和形象化。

经过理论与数据的分析研究,本文认为,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应集中力量着手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此作为理论指导,不断健全和完善具体会计准则,在积极推进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前提下,适度保持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中国特色。

香港会计准则与大陆会计准则的差异

香港会计准则与大陆会计准则的差异

香港会计准则与大陆会计准则的差异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香港会计准则与大陆会计准则的差异1、内地会计准则更加偏重历史成本即强调账面价值,而香港会计准则强调公允价值的使用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香港会计准则在涉及资产计价,特别是资产交易的情况下,强调资产公允价值的运用,而内地新《企业会计准则》适度引用公允价值,表现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均采用公允价值对其进行相应会计处理。

为防止公允价值被滥用而出现利润操纵,准则严格规范了运用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即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

对每一项会计要素,基本准则都无例外地强调只有在能够可靠计量条件下才可确认。

2、资产减值计提差异在资产减值计提方面,同内地会计准则相比,香港会计准则更强调专业判断和个别认定。

尽管两地会计准则均规定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状况计提减值准备,但具体规定有所不同。

内地准则规定更为具体注册香港公司,如对于应收账款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进行了具体规定,而香港会计准则就此规定得较为原则,资产减值中个别认定法应用的较为普遍,反映出准则本身更加强调公司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此外,香港会计准则规定,对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允许转回,并计人当期损益。

但内地准则认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价值较大的非流动资产发生减值后香港公司做账报税,价值恢复的可能性极小或不存在,所以规定此类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

3、关联方交易披露侧重点不同香港准则认为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均视为关联方,所发生的交易作为关联方交易,在财务报表中要求充分披露。

而内地认为这一规定不符合中国实际,因为中国内地的国有企业及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较多,但企业均为独立法人,如果没有投资等纽带关系,就不应构成关联企业。

内地会计准则为防止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对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而香港会计准则更强调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充分披露。

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区别

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区别

1、内地会计准则更加偏重历史成本即强调账面价值,而香港会计准则强调公允价值的使用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香港会计准则在涉及资产计价,特别是资产交易的情况下,强调资产公允价值的运用,而内地新《企业会计准则》适度引用公允价值,表现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均采用公允价值对其进行相应会计处理。

为防止公允价值被滥用而出现利润操纵,准则严格规范了运用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即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

对每一项会计要素,基本准则都无例外地强调只有在能够可靠计量条件下才可确认。

2、资产减值计提差异在资产减值计提方面,同内地会计准则相比,香港会计准则更强调专业判断和个别认定。

尽管两地会计准则均规定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状况计提减值准备,但具体规定有所不同。

内地准则规定更为具体注册香港公司,如对于应收账款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进行了具体规定,而香港会计准则就此规定得较为原则,资产减值中个别认定法应用的较为普遍,反映出准则本身更加强调公司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此外,香港会计准则规定,对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允许转回,并计人当期损益。

但内地准则认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价值较大的非流动资产发生减值后香港公司做账报税,价值恢复的可能性极小或不存在,所以规定此类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

3、关联方交易披露侧重点不同香港准则认为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均视为关联方,所发生的交易作为关联方交易,在财务报表中要求充分披露。

而内地认为这一规定不符合中国实际,因为中国内地的国有企业及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较多,但企业均为独立法人,如果没有投资等纽带关系,就不应构成关联企业。

内地会计准则为防止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对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而香港会计准则更强调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充分披露。

目前,香港注册公司中国内地会计准则委员会已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反映这一问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采纳了中方意见,公布准则修订后的征求意见稿并计划在年内完成,届时将可消除此项差异。

香港会计准则与国内的区别

香港会计准则与国内的区别

香港会计准则与国内的区别总的说来,大陆与香港会计准则差别不大,其主要差别体现在:1.香港会计准则强调公允价值的运用,而大陆会计准则更强调账面价值。

香港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一样,在资产计价,尤其是资产交易方面,强调了公允价值的运用。

而依据大陆现行会计制度和已颁布的会计准则,基本上以账面价值作为资产计价的基础,这种差别突出表现在对投资和非货币性交易的处理上。

2.在资产减值的计提方面,尽管两地的会计准则都规定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具体规定有所不同。

总体说来,大陆的规定更具体,例如对存货不能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具体情况均作了规定。

而香港的规定相对而言更为原则,判断资产减值中的个别认定法的运用更为普遍,更强调公司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

3.都将关联方交易作为处理的重点,但侧重各有不同。

大陆更重视防止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因此对关联方间出售资产等交易的会计处理规定较严。

而香港会计准则更强调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充分披露。

就具体的会计事项而言,两者也有一定差异,主要列举如下:1.应收款项:香港准则规定的坏账准备计提范围比大陆广,不仅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还包括应收债券等一切应收债权。

2.存货:大陆准则规定发出存货计价可采取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而香港准则不接受后进先出法和个别计价法,其余方法相同。

3.固定资产:大陆准则一般以资产历史成本或净值计价,而香港准则允许资产重估并考虑折旧的影响;同时大陆准则对折旧方法的变更认为是会计政策变更,而香港准则认为这是会计估计变更。

4.借款费用资本化:大陆准则只允许为购建固定资产发生的专门借款的费用在符合条件时可以资本化,而香港规定凡为购建符合条件的资产(不一定是固定资产)发生的借款费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资本化;大陆计算资本化金额=累计加权平均支出*资本化率,香港规定计算资本化金额=所有借款费用;大陆规定暂时投资收入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得冲减资产成本,香港规定暂时投资收入必须冲减资产成本。

国内会计准则与香港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国内会计准则与香港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2、参 与 国 际准 则 的制 定 按 照 当前 经济 全球 化 的发展 趋 势 ,我 国与 国际 经 济 的 一体 化 程 度 会更 高 ,经 济 业 务 的进 一 步趋 同必 然 导 致 会 计准 则 的 进一 步 趋 同 ,中国 准则 与 国 际准 则 的 实质 性 差 异将 更小 。作 为国 际会 计准 则理 事会 的理 事 单 位 ,中 国将 更 加 积极 参 与其 制 定和 发 布 新准 则 的 活 动 ,进 一步 推 动 中 国准 则 与 国际 准则 的实质 趋 同 ,尽 可 能 减 少两 者 的 实质 差 异 ,从 而 缩 小 国 内与 香港 会 计
业 由于其 拥有共 同的所有 者而 都称 为 关联方 ,从而扩 大 了关 联 方的 范围 ,加 大了 披露成 本 。
3、固定 资产
的 宏观 调 控 以及对 于 企 业 的管 理 机制 ,由国 家财 政 部统 一 制 定会 计准 则 ,具有 极 高 的权 威性 ,同时也 很 容 易受 到政 府 相关 政 策 的影 响 ,且 国 内准 则 的法 制 基础 是 大 陆法 系 ,法 律 条文 多 ,内容 非常 详 细 。香 港 会计 目标 更多 地考 虑 到 企业 与 投 资者 利 益 ,准 则 由
权 ,国 内 准 则 原则 上 采 用 权 益 结 合 法 ,要 求 合 并 方 在 组 织会 计 人 员进 行 业 务交 流 活 动 ,使 得双 方 加 速 了解
合 并 日按 照 取 得被 合 并 方 所 有 者 权 益 在 最 终 控 制 方 各 自会 计 业 务处 理 中的差 异 ,并 且 采 取相 应 的 改 善措
香港 政府 授权 的 民间组 织——香 港会 计师 公会 制定 , 则规 定 只需 预 计使 用 寿 命 超过 一 年 就可 以将 其认 定

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

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

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财务信息披露历来都是发行上市中的重点和难点。

这是因为,一方面,财务信息是创业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外在体现,是投资者最关心的信息披露内容之一;另一方面,财务信息披露是整个信息披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证券监管机构信息披露监管的重点内容。

因此,除企业本身的素质外,能否按照上市地,即香港会计准则的要求,及时准确的披露财务会计信息,也是决定赴香港创业板上市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体上讲,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差别不大。

这一方面是因为二者的会计准则基础相同,均以会计原则为基础(PrincipleBase),另一方面是因为内地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广泛借鉴了包括香港会计准则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以求最大限度的国际接轨。

从大的方面看,二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香港会计准则强调公允价值的使用,而内地会计准则更加偏重历史成本,即强调账面价值。

同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香港会计准则在涉及资产计价,特别是资产交易的情况下,强调了资产公允价值的运用,而内地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制度》基本上以账面价值为资产计价的基础,这种差别突出表现在对投资的核算和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上。

在资产减值的计提方面,同内地会计准则相比,香港会计准则更为强调专业判断和个别认定。

尽管两地的会计准则均规定了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状况计提减值准备,但具体的规定上有所不同。

总体上看,内地的规定更为具体,例如对于应收账款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都进行了具体规定,而香港会计准则就此规定得较为原则,资产减值中个别认定法应用的较为普遍,反映出准则本身更加强调公司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都将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处理作为重点,但各有侧重。

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是会计准则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比之下,内地会计准则为防止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对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而香港会计准则似乎更为强调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充分披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会计准则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及趋同
李亚东
香港从2005年开始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即香港会计准则。

2007年以来,中国财政部与香港会计师公会就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等效问题进行了若干次技术会谈。

双方一致认为,实现会计准则等效,有助于降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成本,促进两地企业、证券市场和会计行业的长远发展,同时能够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经过一年时间的共同努力,除长期资产减值转回和关联方披露两项准则差异,确认了两地会计准则实现了等效,并于2007年12月6日签署了两地会计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

一、资产减值准则差异
1、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比较国际会计准则认为资产减值的目的是“规范企业确保其资产以不超过可收回金额进行计量”,资产的概念规定了资产的帐面价值不能以高于预期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计价,这正是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理论基础。

而我国会计准则明确指出“根据谨慎性原则”计提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的确认比较
(1)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主要有三种,即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

永久性标准是指只有永久性(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的资产减值损失才予以确认。

可能性标准是指对可能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确认,其特点在于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不同,确认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采用公允价值。

经济性标准是指只要发生减值就予以确认,确认和计量的基础相同,其可以减少确认时的主观判断和人为操纵,在实务中更具可操作性,国际准则就采用这一标准,我国也基本倾向于这一标准。

(2)关于资产减值的恢复。

我国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这一点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同。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可以在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

3、确认资产减值的时间及条件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应估计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

如果存在这种迹象,企业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价值,当可收回价值低于其帐面价值时,应对减值损失加以确认,并计入当期损益。

SFAS121规定长期性资产和可辨认无形资产在因环境改变或事件发生导致资产帐面价值可能无法恢复时,企业应确认该资产是否发生减值。

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但对于“定期”的具体规定会计制度没有说明,这使企业在操作时有一定的随意性,使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

二、关联方交易披露准则差异
关联方对企业的业绩和财务状况有很大影响,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所有国有企业都必须作为关联方进行披露。

而中国会计准则提出,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

《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规定,两个企业因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成为关联方,两者间发生的交易要按照与其他关联方发生的交易相同的披露要求予以披露。

这一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很多困难,尤其是在像中国这样存在较多国有企业的国家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交易发生于同受国家控制企业之间,如中国石油的电话服务来自中国网通、运输服务来自民航、铁路等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

这些交易数量较大,而且都是正常市场条件下发生的交易。

要将它们一一披露出来,需要非常高的成本,而形成的信息对投资者来说却没有什么用处,反而可能淹没真正重要的关联方信息。

三、其他差异
在两地会计准则实现等效后,A+H股上市公司分别在两地公布的财务报告差异基本消除,
我司公布的《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证明了这一事实。

但是,两地财务报告差异基本消除并不等于完全没有差异,根据两地达成的共识,除上述两项准则差异外,其他方面如有差异,应当积极消除,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属于相关准则的选择差异。

具体包括两项:(1)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

企业新持有或新增投资性房地产的,A股报告和H股报告的处理应当一致。

在此前企业已经存在的投资性房地产,H股报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A股报告采用成本模式,这种已经存在的差异一次性消除暂时存在困难的,可以分步消除。

(2)比例合并法的应用。

新增合营企业两地报告均应取消比例合并法,此前H股报告已经采用了比例合并法的,内地准则取消了比例合并法,由此形成了选择差异。

IASB计划于今年第二季度正式发布修订后的《合营》国际准则,其中将取消比例合并法,届时两地报告的此项差异将被消除。

另一方面属于涉及相关准则的执行差异。

具体包括:(1)企业改制资产评估产生的差异。

内地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需要依法对原有企业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按照评估确认价值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认定成本。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均从不同角度反复强调了这一问题。

最初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时在H股报告中也是这样处理的,后来改变了处理方式。

我们与香港会计师公会、IASB进行了多次讨论,明确将此问题
(2)列入执行差异,要求同一企业提供的A股报告和H股报告必须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差异。

内地《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香港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相同,对此未作相应规定。

在实际执行中,A股报告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照内地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H股报告没有这样处理,由此产生的差异,H股报告应当在执行中按内地准则调整一致。

四、国际趋同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于2005年建成并实现与国际趋同,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全面实施,鼓励其他企业施行。

上市公司实施一年后取得了成功,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

2008年1月1日起,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扩大到所有中央企业、所有非上市银行、有关金融机构以及非上市的所有商业保险公司。

2009年1月1日起,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农村信用社和相当部分省市的国有企业等。

可以预计,到2010年左右,基本实现我国所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目标,除小企业执行单独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外,力争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企业会计标准,切实解决大中型企业之间会计核算各异和财务报告信息口径不一致等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之所以在3年时间内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基于会计准则规定的系列会计政策能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规范经济秩序、维护公众利益,为企业走出去建立了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其中促进企业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防止短期行为等会计准则建设的核心理念,已被普遍接受和认可。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我们采用了“逐日盯市、逐户分析”等方式,密切关注、分析和及时解决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问题,有关监管部门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积极配合、各大专院校广泛宣传培训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才取得了显著成效和良好局面。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深入贯彻实施和扩大实施范围,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客观上要求我们及时作出解释。

另一方面,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不时发布新准则和解释公告或修改准则,也需要结合国情作出相应处理。

但是,在巩固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已有成果和逐步扩大实施范围的背景下,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

综合各方面因素,现阶段财政部采取了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的方式,能够较好地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与具体会计准则具有同等
效力。

回顾历史,以往国际会计准则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来自于各主权国家及其准则制定机构的反对。

一旦主权国家尤其是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支持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可以预见,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将会有更大的应用空间,这是会计准则的经济效果所致,毕竟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

可见,一个国家会计准则的变更,会导致其国内及其在国际上的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直接对该国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

因此,在认可并采纳国际会计准则方面,既要审慎行事,又要积极主动。

会计的国际趋同有助于经济拓展,即让高水平的会计规范带动经济体制和企业管理与国际接轨。

因为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就是增加资本市场透明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工作及国际趋同发表宣言,宣言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及国际趋同提出了“强化透明度和受托责任”要求,宣言以前所未有的高规格认可了全球会计趋同的目标。

这标志着全球资本市场采用统一会计语言的前景进一步明朗化。

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对采纳国际会计准则采取积极的态度。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一直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其他国家会计标准中可取的内容,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我国要寓国情于国际发展趋向,谋求国家经济的最大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