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后残留或复发的CT和MRI表现及临床意义
鼻咽癌如何进行影像学诊断
鼻咽癌如何进行影像学诊断发布时间:2022-01-19T06:49:30.81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9期作者:李红星[导读]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好发于鼻咽、顶壁、侧壁李红星达州市达川区中医医院四川达州 635000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好发于鼻咽、顶壁、侧壁。
临床无明显症状,对于鼻咽癌患者治疗时,放疗是首选治疗方法但存在复发风险。
因此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放疗后的随访十分重要,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新兴影像学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精准度也随之提升。
尤其是在鼻咽癌活体组织结构中的应用优势明显,能实现对鼻炎癌术前诊断、术后评估,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以此帮助患者治疗。
一、鼻咽癌影像学检查的选择应用鼻咽癌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
影像学检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鼻咽部的CT和MRI表现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但由于鼻咽癌的扩散和周围结构的侵犯,CT的临床检查效果要优于MRI。
现阶段鼻咽癌的诊断通常MRI、CT、PET CT能够准确的评价原发肿瘤的范围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MRI的应用优势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能够清晰地显示鼻咽部的正常结构和肿瘤范围,能够分辨病灶的放疗后纤维化和肿瘤复发。
与CT诊断相比,MRI的鼻咽癌诊断更准确。
功能性MRI一些序列,能够鉴别肿瘤骨质浸润或放疗后骨坏死所造成的破坏。
MRIS(磁共振波普)能够有效分析病变局部的组织化学成分,同时也能够鉴别放疗后的残留病灶。
由此也可以看出MRI对鼻咽癌的TNM分期放疗照射野设计和预后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CT图像的应用优势在于能够清楚的显示鼻咽癌对周围骨结构破坏情况,通过螺旋CT扫描能够获取容积数据,按照临床需求,进行多种方式的重建,有利于肿瘤体积的测量,确定生物靶区,更有利于放疗的剂量设计,保证患者的安全。
再加上CT扫描时间短、信息丰富,且检查的费用相对较低,更能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PET CT的应用范围较广,且应用价值较高,尤其是在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中的应用,将其应用在鼻咽癌诊断中,能够发现PET的现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由于范围限制较小,能够对全身远处转移的诊断,以此提高临床诊断率二、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1.CT诊断鼻咽癌CT呈现横断位和冠状位的图像层厚5~6毫米,CT的扫描层不要超过3毫米,当怀疑存在颅底侵犯时,应在1~2毫米的连续层继续扫描。
鼻咽癌放化疗后颈部淋巴结残留及复发的外科治疗综述
505鼻咽癌放化疗后颈部淋巴结残留及复发的外科治疗综述韩立涛,渠 宁,史荣亮 综述,嵇庆海,孙国华 审校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摘要] 颈部淋巴结转移是鼻咽癌初诊常见症状,经放化疗后部分患者仍存在颈部淋巴结残留或复发。
外科手术是鼻咽癌颈部淋巴结残留和复发挽救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延长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手术治疗的相关文献,归纳了鼻咽癌颈部淋巴结残留和复发的规律、不同手术方式的应用指征及疗效。
[关键词] 颈清扫;鼻咽癌;淋巴结残留;复发 DOI: 10.19401/ki.1007-3639.2017.06.018 中图分类号:R739.62;R739.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7)06-0505-05Review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for residual and recurrent neck lymph node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ft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HAN Litao, QU Ning, SHI Rongliang, JI Qinghai, SUN Guohua (Department of Head and Neck Surger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Correspondence to: JI Qinghai E-mail: jiqinghai@ [Abstract ] Metastasis is one of the main complaint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ft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residual and recurrent lymph nodes in the neck are still partially seen. Neck dissection is an important salvage treatment to improve survival and life quality. The present review summarizes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and recurrent lymph nodes, the applications of different salvage surgeries and outcomes. [Key words ] Neck dissectio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esidual lymph node; Recurrence通信作者:嵇庆海 E-mail: jiqinghai@《中国癌症杂志》2017年第27卷第6期 CHINA ONCOLOGY 2017 Vol.27 No.6 根据中国2015年癌症统计年报显示,鼻咽癌每年发病率是60.3/10万,疾病死亡率为每年34.1人/10万[1]。
鼻咽癌放疗后咽后淋巴结残留标准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放疗后咽后淋巴结残留的评估通常采用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I或PET-CT。
残留淋巴结的评估标准主要包括RECIST(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和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标准。
这些标准可用于评估咽后淋巴结的尺寸变化和形态特征。
根据RECIST标准,咽后淋巴结残留被定义为放疗后超过1.5倍正常大小的淋巴结。
淋巴结残留的直径测量应与治疗前最大直径进行比较。
如果残留的淋巴结在治疗后有明显缩小,但仍超过正常大小,可以考虑为部分缩小或未变化。
根据WHO标准,咽后淋巴结残留的评估不仅考虑尺寸变化,还考虑其形态特征,如边界清晰度、内部均一性等。
如果淋巴结在放疗后没有明显变化,并且在形态上与正常淋巴结相似,可能被认为是良性残留。
如果淋巴结在放疗后变得更小或消失,可能被认为是治疗反应。
除了影像学检查,鼻咽癌放疗后咽后淋巴结残留的评估还可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综合多种评估指标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淋巴结残留的性质和进展情况,并指导后续治疗决策。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评估标准和判断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因此建议患者与医生进行详细讨论,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
鼻咽癌的MRI诊断
咽旁间隙 颅底、颅内
82
鼻咽癌的鉴别诊断
鼻咽炎症
范围:弥漫(鼻咽癌范围局限,多位于咽隐窝、 顶后壁)
T2WI:粘膜光滑、连续、厚度一致 继发性改变少:(NPC继发乳突炎)
83
鼻咽癌的鉴别诊断
增殖体肥大:
信号特点:T1与肌肉等、T2高于粘膜 位置:咽颅底筋膜内侧、C2齿突基底部平面上
肌肉、咽颅底筋膜:低信号 粘膜和增生的淋巴滤泡组织:偏高信号 粘液:明亮的高信号 咽鼓管圆枕的透明软骨:高信号 血管:
流空效应:低信号 GRE序列和相位成像序列:高信号 Gd-DTPA增强和磁传递技术(MTC):高信号
致密骨:低信号 松质骨:取决于骨髓成分
红骨髓为主:中等信号 黄骨髓为主:高信号(枕骨斜坡、颈椎椎体)
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
冠状(鼻咽中部):
标志是咽鼓管圆枕 NP顶的翼板下的粘膜
T1WI T1WI+C
17
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
冠状:鼻咽偏后部
标志为腭帆提、张肌
T1WI T1WI+C
18
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
矢状
正中(导水管层)
顶壁(粘膜):2-3mm、平直、 均匀
后壁厚(咽缩肌):3-4mm 形态:
岩浅神经
26
鼻咽癌的MR表现: MR优势
显示病变:
解剖结构显示清楚 检出早期病变:横断面T2WI优 中晚期病变:
充分显示范围、浸润深度、LN转移 横断面为主,辅以冠状、矢状 平扫显示NPC范围
增强显示海绵窦和颅内侵犯
评价疗效: 放疗后改变、放射性损伤、复发
假阳性少:
27
鼻咽癌的MR表现
侧、后壁超腔:超出咽颅底筋膜
鼻咽癌CT与MR诊断
讨论.表现
鼻咽癌超腔
02
讨论.超腔
讨论.超腔
讨论
讨论
鉴别颈动脉鞘区鼻咽癌直接侵犯还是咽后淋巴结转移直接影响肿瘤的T、N分期。
根据92分期原则:直接侵犯T3N0,如果部分侵犯伴咽后淋巴结转移则T2N1
根据UICC分期原则:直接侵犯T2N0,如果侵犯并淋巴结转移为T2N1
讨论
咽旁间隙直接侵犯与淋巴结转移
翼突基底部和蝶骨大翼
正常翼突基底部
翼突基底部破坏-MR
翼突基底部和蝶骨大翼骨破坏
蝶骨大翼破坏
颅底骨皮质破坏
放射性脑病
放射性脑病PWI
放射性脑病MRS
颈部淋巴结的MR诊断
注意:不可单独依靠冠状面诊断
颈部淋巴结的诊断
谢谢!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咽旁间隙
咽旁侵犯CT
咽旁侵犯MR
咽旁淋巴结肿大MR
讨论
咽旁肌肉侵犯
咽旁肌肉侵犯MR
信号特点: 在T1WI上呈低信号 在T2WI上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
咽旁肌肉侵犯
咽旁肌肉侵犯
MRI可以显示鼻咽癌通过三叉神经下颌支浸润,向颅内侵犯,而CT显示卵圆孔未见破坏增大。
讨论
01
02
绿色生态环境环保主题教育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鼻咽癌CT与MR诊断简介
鼻咽部解剖
01
鼻咽部诸壁
顶后壁:自颅底延伸到软硬腭交界水平。
01
02
03
04
咽颅底筋膜
致密结缔组织膜,横断面上,起源于翼内板后缘,向后延伸至颈动脉孔前方;在咽后壁行走于颈长肌前方,与椎前筋膜形成潜在的咽后间隙。
鼻咽癌放疗后MRI分析
鼻咽癌放疗后MRI分析杨禹;谢光辉;李恒国;卢绍辉【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09(015)020【摘要】目的提高对鼻咽癌(NPC)放疗后改变及复发的MRI表现的认识.方法详细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48例NPC放疗后复查的MRI资料.结果 NPC放疗后无复发组28例,其中鼻咽腔正常2例,鼻咽腔变形15例,鼻咽壁增厚19例,茎内增厚7例,咽旁间隙变窄3例,颅底残留破坏缺损5例.复发组21例,鼻咽壁和茎内增厚各12例,颅底骨质破坏18例,颞下窝肿块4例,口咽肿块2例,眼眶、上颌骨/上颌窦骨质破坏2例,颞颌关节骨质破坏1例,乳突骨质破坏、双侧腮腺肿块及环绕颈部浸润肿块1例,咽旁间隙变窄/消失9例.经统计学处理,在茎内增厚、咽旁间隙变窄/消失方面,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复发组中,7例茎内增厚在T1WI和T2WI上均表现为茎内软组织等信号或低信号肿块影,5例无强化,2例轻度强化;复发组中,12例茎内增厚在 T1WI和T2WI上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等信号或略高号肿块影,11例行增强扫描,明显强化9例,轻度强化2例.结论 MRI可以很好地显示NPC放疗后变化,尤其是对放疗后纤维化斑块与肿瘤复发的鉴别有重要作用.【总页数】4页(P43-46)【作者】杨禹;谢光辉;李恒国;卢绍辉【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510630,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510630,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510630,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510630,广州【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CT与MRI影像表现分析 [J], 薛建秀;段润卿;冷晓明;马成杰2.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MRI观察及临床分析 [J], 邹华;黄振云;谭湘萍;黄晓明;郑亿庆3.MRI动态增强技术在鼻咽癌放疗后的应用意义分析 [J], 苏丽兴;钱会绒;彭正峰;漆强;邹玉林4.18F-FDG PET/CT与DWI-MRI判断鼻咽癌放疗后残留/复发价值的Meta分析[J], LIU Lijuan;LIU Lu;SU Danke;JIN Guanqiao5.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MRI动态增强灌注成像23例分析 [J], 阙松林;张文昌;苏友恒;邱丹红;袁志雄;苏鸿林;陈学飞;李友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咽癌诊治规范权威
鼻咽癌诊治规范(权威)鼻咽癌诊疗规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鼻咽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华南地区发病率最高。
鼻咽癌的发病因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进食腌制食物和居住受污染空气的环境等有关。
鼻咽腔解剖虽较为简单,但鼻咽邻近的结构较为复杂和重要。
鼻咽部正对后鼻孔,是鼻腔的直接延续,是咽部最宽的一部分。
由后鼻孔到软腭游离缘的平面即为鼻咽腔,横径4cm,垂直径4cm,前后径2cm。
鼻咽癌的肉眼形态分为结节型,菜花型,黏膜下型,浸润型和溃疡型。
我国的病理组织类型主要是低分化鳞癌(非角化型鳞癌)占85~90%,高分化鳞癌(角化型鳞癌)占5%,未分化癌占5%,其他类型的癌占5%左右,包括腺癌、腺样囊性癌(圆柱瘤)、黏液表皮样癌、恶性多形性腺瘤、恶性混合瘤等。
WHO 分为三型:I型为角化型鳞状细胞癌;II型为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III型为低分化癌或未分化癌。
鼻咽癌最常见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发生部位依次为骨、肝和肺等。
【临床表现】鼻咽癌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以颈部肿块表现,有些仅通过体检时的EB 病毒血清学的普查,怀疑鼻咽癌后经鼻咽组织活检确诊为鼻咽癌。
鼻咽癌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鼻咽肿物和肿物侵犯的部位产生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以及颈部肿块和颅神经受累产生相应症状和体征。
1、鼻咽局部病变引起的症状:头痛、鼻塞、鼻衄、涕血、耳鸣、听力下降。
2、颈部肿块:颈淋巴结转移率高达60%~86%,其中以上颈淋巴结转移最多,双颈淋巴结转移也达30%~50%。
3、鼻咽肿物局部侵犯与临床表现:(1)口咽受侵:吞咽受阻,呼吸不畅,张口可见肿物或黏膜下隆起。
(2)鼻腔侵犯:从后鼻孔侵入鼻腔,有鼻塞、鼻衄,呼吸不畅。
(3)眼眶侵犯:视蒙、复视、视力下降、眼眶胀痛、眼球外突。
(4)颞下窝受侵:从咽旁蔓延至颞下窝,可致面麻、张口困难和颞区隆起。
(5)鼻咽肿瘤局部继发感染:可有脓血涕、臭味、头疼、出血发热等。
鼻咽癌常规放疗后复发再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3例
鼻咽癌常规放疗后复发再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3例张光斌孙荣刚任润川(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放疗一科,安阳455000)【摘要】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远期(6年)局部区域复发情况以及复发患者再程治疗的预后。
方法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并接受首程常规放疗的鼻咽癌患者844例中6年后复发33例,其中鼻咽复发20例,颈部复发10例,鼻咽加颈部复发3例。
33例中18例接受再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其中1例颈部淋巴结复发,再程常规放疗3年后再次复发,接受第3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13例未接受再程放疗;其中2例颈部淋巴结复发行外科颈部切除术。
余因各种原因未接受再次治疗或仅行对症处理。
结果复发后无再放疗者中位生存期15个月,6年后复发接受再放疗者生存48个月(95%),6年生存率达52%。
结论鼻咽癌行常规放疗后复发再行三维适形放疗预后较好。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肿瘤复发;局部区域;再程治疗;预后鼻咽癌放疗后的局部区域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复发时间多在治疗后3 4年。
目前疗效和临床以6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为终点指标。
随着近年来鼻咽癌放疗技术的改进和治疗策略的进步,鼻咽癌疗后生存期有较大改观,对长期生存的状况继续观察追踪具有临床意义。
笔者对2002年至2010年接受三椎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鼻咽癌者进行随访,重点研究放疗后6年以上生存者局部区域复发与再程治疗情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接受首程常规放疗后且资料完整的鼻咽癌患者共844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
按1992年福州标准分期,Ⅰ期12例,Ⅱ期182例,Ⅲ期299,Ⅳ期351例。
随访形式为门诊复查、电话随访或邮寄信访,建立数据库。
复发患者均经医院检查诊断。
1.2首程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6MVX线或60COY线根治性放疗,面部联合野DT36 40Gy后避开脊髓,耳前野为主照射鼻咽,前后颈切线野为主照射颈部,部分颈部淋巴结9 12MEV电子线推量。
鼻咽癌局部复发的诊断进展
3
动表现为放射性物质高浓聚,在瘢痕区则为低浓聚, 故PET在预测有活力的残留肿瘤及亚临床肿瘤灶方 面比CT、MRI更加准确,在鉴别放疗后局部异常改变 是瘢痕、纤维化还是肿瘤残留或复发上具有明显的优 势旧7.圳。PET除可以鉴别放疗后疤痕组织与复发性 鼻咽癌外,还对疗效的判断,检出肿瘤的远处转移灶, 区别鼻咽癌放疗后脑坏死与脑内复发肿瘤等更为准 确[29】。但秦朝军等啪3认为18F—FDG诊断鼻咽癌优于 CT之处在于转移灶的发现,而不在于原性灶的发现。 PET/CT将结构和功能影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扬 长避短,提高诊断符合率,在鼻咽癌治疗后随访中有 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标准摄取值(SUV值) 是PET检查中最常用的半定量分析指标,SU'q值高
◆文献综述
鼻咽癌局部复发’的诊断进展
何林1综述何报宁2审校
(1广西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玉林市537000;2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妇幼保健医院,玉林市537000) 【关键词】鼻咽癌;复发;诊断 【中国分类号】
R 739.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253-4304(2010)06-0715-04 癌一样,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
PET/CT和超声在局部复发鼻咽癌诊断方面的应用
进行综述。
1
内镜检查
镜检包括间接鼻咽镜、纤维鼻咽镜和鼻内镜等。
由于镜检能直视鼻咽部,对于鼻咽部咽壁表面的复 发,其诊断意义较大,能直接活检取得病理确诊,但由
于鼻咽癌局部复发大部分向咽壁深层复发m】,对于
万方数据
716
此类复发,镜检确诊率较低。3种镜检各有优缺点, 间接鼻咽镜具有简便、实用、不需要特殊设备,是目前 大多数医院采用的常规方法,但对咽反射敏感患者的 应用受到限制,且不能随意到达鼻咽部各个角落;而 纤维鼻咽镜不受患者咽反射影响,能准确检查整个鼻 咽腔,但细小的活检钳不能获取足够的组织¨引,特别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诊疗进展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诊疗进展摘要】鼻咽癌(NP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
多发于我国南方地区,由于解剖结构复杂,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NPC的主要方式。
但放射治疗易对周围脑组织造成损伤,导致放射性脑病(radiation encephalopathy REP)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就当前NPC放射治疗后REP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治疗进行总结,旨在为NPC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的预防和早期确诊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治疗;放射性脑病;诊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73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006-02鼻咽癌(NPC)是耳鼻喉科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在我国多发于广东、广西等地,且发病率呈现出由南到北递减的趋势[1]。
人类鼻咽部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与脑组织、海绵窦等重要结构相邻,开展手术治疗难度较大,鉴于NPC组织对于放射线敏感性较高,故目前放射性治疗是NPC无远处转移患者的首选[2]。
根治性放射治疗中多采用较高照射剂量,易对周围脑干、颞叶等重要组织造成急、慢性损伤,其中放射性脑病(REP)为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REP为不可逆性疾病,若发展至晚期,将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本文对NPC放射治疗后REP的诊断进展、治疗进行探讨,并简述其临床特点,影像表现,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更全面的认识REP作为参考。
现综述如下。
1.临床特点及诊断REP的临床诊断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
目前,临床上REP影像学检查以CT、MRI为主。
1.1 临床特点根据REP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可分急性损伤和迟发损伤。
且REP的发生具有一定潜伏期,多为放射治疗后2~3年,但潜伏期长短不一,少则数月,多则数十年。
韩冰[3]等人研究显示,所纳入40患者中首程放疗结束后发生REP潜伏期多为10个月。
鼻咽癌的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虽然MRI对鼻咽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仍需与其他鼻咽部疾病进行鉴别。如鼻咽部淋巴瘤、鼻咽部肉瘤 等,这些疾病在MRI上也有类似的影像学表现,需要结合病理活检进行鉴别。
鼻咽癌的MRI影像学研究进
06
展与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
扩散加权成像(DWI)
01
通过测量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反映肿瘤细胞密度和细胞膜完整
05
04
数据采集与重建
通过计算机系统采集核磁共振信号并 转换为图像数据,经过处理后形成三 维图像。
03
鼻咽癌的MRI影像学表现
肿瘤形态与大小
肿瘤形态
鼻咽癌的肿瘤形态通常不规则, 可呈结节状、团块状或弥漫浸润 性生长。
肿瘤大小
肿瘤的大小在MRI上可以通过测 量其最大径线来评估,对于分期 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检查前准备
受检者需去除金属物品,如首饰、手 表等,以免干扰磁场。同时需签署知 情同意书。
图像解读与报告
由专业医师对图像进行解读,结合临 床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出具诊断报 告。
01
02
定位与摆位
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使用适当的线 圈和垫子对受检者进行定位,确保检 查部位处于最佳位置。
03
扫描序列设计
根据检查需求选择适当的扫描序列, 如T1加权像、T2加权像、脂肪抑制序 列等。
肿瘤组织坏死与囊变
组织坏死
部分鼻咽癌的肿瘤组织内可能出现坏死,表现为信号不均匀,T1WI和T2WI上均 呈高信号强度。
囊变
部分肿瘤组织可能出现囊变,表现为囊性低信号区,T1WI和T2WI上均呈低信号 强度。
鼻咽癌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
04
断
诊断标准
01 鼻咽癌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 病理学诊断。
鼻咽癌放疗后瘤体改变与复发的CT鉴别诊断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2 . 4 R796045
文献标识码 : A
鼻 咽 癌 是 头 颈 部 常 见 的 恶 性 肿 瘤 之 一 , 国南 方 好 发 。 我
满 、 厚 , 见 明 显 肿 块 , 6例 有 颅 底 骨 质 破 坏 。放 疗 至 第 2 增 未 2
资料进行分析。
材 料 与 方 法
周 , 咽 部肿 块 开 始 缩 小 , 出现 鼻 咽 壁 水 肿 , 组 织 肿 胀 加 鼻 并 软 重 。放 疗 至 第 4周 4 / 0f 水 肿 最 为 明 显 。 随 着 放 疗 0Gy 2 时 剂 量 的进 一 步 增 加 , 肿 开 始逐 渐 消 退 , 瘤 继 续 缩 小 消 退 , 水 肿
C T扫 描 , 追 踪 随 访 至 放 疗 后 5年 。 结 果 并
鼻 咽 癌 放 疗 后 2周 局部 出 现水 肿 , 疗 后 1个 月 , 放 局部 水 肿逐 渐 消 退 , 块 逐渐 缩 小 , 肿 局
部 纤 维 化逐 渐 增 多 。 结论
放 疗 后 6个 月 , 小 的肿 块 又 明显 增 大 , T表 现接 近 正 常 的 鼻 咽 部 出现 软 组 织 肿 块 , 颅 底 骨 质 破 坏 , 缩 C 或
病理以鳞癌多见 , 放 射线敏 感 , 床上 首选放 射治疗 , 5 对 临 其
年 。期 间如 有 不 适 , 时 随访 并 对 C 资 料 进行 分 析 。 随 T
结 果
年 生 存 率 为 3 ~ 5 。放 疗 后 局 部 复 发 是 影 响 患 者 预 后 8 3 的 主 要 因 素 之 一 。为 探 讨 鼻 咽 癌 放 疗 后 改 变 与 局 部 复 发 的
鼻咽癌的新型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鼻咽癌的新型影像学检查与诊断近年来,鼻咽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对于鼻咽癌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鼻咽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新型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探讨其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
一、MRI(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优异的软组织对比度和解剖性分辨力。
对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非常有价值。
通过对鼻咽部进行高清晰度的影像学观察,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此外,MRI还可以对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进行评估,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二、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是一种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技术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该方法不仅可以提供肿瘤组织的代谢信息,还可以提供准确定位的解剖学信息。
对于鼻咽癌的诊断以及治疗反应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示踪剂,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肿瘤的活动程度,同时还能检测到远处转移灶,提高鼻咽癌的诊断准确性。
三、纤维喉镜检查纤维喉镜检查是一种简单、无创且可重复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鼻咽部的病变情况。
通过将纤维喉镜插入鼻腔进入咽喉部进行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鼻咽癌的形态、位置和范围。
纤维喉镜检查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多次复查和随访,对于鼻咽癌的早期筛查和治疗效果的评估非常有帮助。
四、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是一种通过将超声探头插入鼻咽部进行检查的方法。
与传统的超声检查相比,超声内镜检查具有更高的解剖分辨率和更好的可视化效果。
通过超声内镜的引导,可以精确观察到鼻咽癌的部位、大小以及侵袭范围,对于术前评估和手术引导起到了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鼻咽癌的新型影像学检查方法为其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手段。
MRI、PET-CT、纤维喉镜检查和超声内镜检查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并在不同的临床情况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MRI鉴别鼻咽癌放疗后枕骨斜坡纤维化与肿瘤复发
MRI鉴别鼻咽癌放疗后枕骨斜坡纤维化与肿瘤复发发表时间:2016-01-06T11:03:19.393Z 来源:《健康文摘》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童月钗[导读] 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鼻咽癌是常见的头颈部肿瘤,我国南方为多发地区。
童月钗(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浙江永康 321300)摘要:目的:对MRI鉴别鼻咽癌放疗后枕骨斜坡纤维化与肿瘤复发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枕骨斜坡纤维化与肿瘤复发诊断中MRI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间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50例,为为复发组19例,局部纤维化组31例,行MRI 动态增强与T1W1扫描,比较两组的达峰时间、曲线下面积与曲线最大斜率值。
结果:根据统计学数据分析得出,复发组的达峰时间高于局部纤维化组,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曲线下面积高于局部纤维化组,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的曲线最大斜率高于局部纤维化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鼻咽癌放疗后枕骨斜坡纤维化与肿瘤复发的诊断鉴别中,MRI动态增强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MRI;鼻咽癌放疗;肿瘤复发;纤维化鼻咽癌是常见的头颈部肿瘤,我国南方为多发地区。
鼻咽癌中常见的复发部位为枕骨斜坡,但是由于枕骨斜坡周围结构组织复杂,位置较深, 进行活检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常规的MR扫描不能检测出鼻咽癌放疗后枕骨斜坡纤维化与肿瘤复发状况,大部分诊断依据来自随访与临床观察。
所以目前需要一种能够有效鉴别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局部纤维化的检测方法。
本研究采用MRI动态增强检测对鼻咽癌放疗后枕骨斜坡的复发与纤维化状况进行检查, 并根据检测结果分MRI动态增强技术在其中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间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50例,均经鼻咽活检与病理检查确诊为鼻咽癌,将其为复发组与局部纤维组。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显像诊断鼻咽癌放疗后残留病灶的价值
因鼻咽癌根治放疗后局部残留复发风险大, 文献 报道, 鼻咽癌放疗 70 Gy 后鼻咽局部有肉眼残留者约 2 /3 可能是非癌组织构成, 病理能证实为癌残留者占 1 /3, 病理阳性者局部复发率达 36%。而放疗结束后细 胞组织形态变化大, 使组织学诊断困难, 而且活检有 致 出 血 、溃 疡 和 伤 口 不 愈 合 危 险 , 鉴 于 鼻 咽 癌 根 治 放 疗后局部残留有较高的复发率, 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 采取追加放疗剂量, 而如何准确判断放疗后癌性残留 或放疗后局部反应或炎性水肿等至关重要, 可避免盲 目一味追加剂量, 造成不必要的放射损伤和一味观察 出现复发再处理 的 被 动 局 面 [1- 2] 。 目 前 国 内 较 常 用 增 强 CT 和 MRI 检 查 判 断 肿 瘤 的 治 疗 效 果 , 但 这 存 在 一定的盲目性, 除对局部血管结构与转移灶有帮助 外, 对鼻咽腔局部肿瘤的治疗效果的判断有限, 因放 疗后少数病例鼻咽腔形态可恢复正常, 多数病例仍 见咽隐窝和咽口变窄, 局部水肿明显, 咽侧壁僵直, 咽旁组织增厚及间隙闭塞等改变, 这与放射治疗后 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及瘢痕形成有关, 给临床诊断治 疗带来困难。
鼻咽癌的CT与MRI诊断
成像参数
成像层面 扫描速度 软组织对比度 钙化 骨伪影 心脏大血管 辐射损伤 禁忌症
MRI
多
(T1、T2、N(H))
任意方向 相对长
高 不敏感
无 不用造影剂可显示
无 金属起博器等
CT
单一 (X线吸收系数)
横断 快 低
敏感 有 要用造影剂 有 无
CT:
MRI-TIWI
不同组织
T1 信号强度
肌 翼突基底部、内外板 蝶骨大翼、蝶窦
T1WI T1WI+C
正常鼻咽腔
冠状(中部):
标志是咽鼓管圆枕 NP顶的翼板下的粘膜 卵圆孔 咽旁间隙(颅底-颌下腺)
T1WI T1WI+C
正常鼻咽腔
冠状(中部):
咽鼓管圆枕 卵圆孔
垂体 柄 蝶窦 卵圆 孔
下颌N
胼胝 体 侧脑 室
视交 叉
T1WI Gd+T1
鼻咽癌的CT/MR表现
T1WI
Gd+
超腔侵犯:软组织
咽旁间隙 口咽/下咽
鼻腔
超腔侵犯
侧、后壁超腔:UICC 1997规定超出咽颅底筋膜
MRI:显示咽颅底筋膜(侵犯肌肉、脂肪间隙) CT:鼻咽部肿瘤未超出翼内板内侧与颈内动脉内缘/茎突的连线)
前面超腔:肿瘤超过翼内板游离缘/翼腭窝连线,侵犯后鼻孔
咽旁/后间隙
咽粘膜间隙 茎突前间隙 茎突后间隙 咽后间隙
上方,鼻咽顶后部相连,上方为破裂孔
顶后壁:
蝶窦的后下部 蝶骨底部 枕骨底部 第1、2颈椎
前壁:
后鼻孔和鼻中隔后端
下壁:
软腭、第1/2椎间隙
正常鼻咽腔
正常鼻咽腔
形态:
平静呼吸:
鼻咽癌的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咽颅底筋膜
▪ 致密结缔组织膜 ▪ 横断面:
- 起于:翼内板后缘 - 包绕:腭帆提肌(后内方) - 绕行:咽鼓管软骨 - 向后:颈动脉孔前方 - 向内:咽后壁、椎前肌前方
枕鳞
眶下裂 翼腭窝
卵圆孔 棘孔
破裂孔
颈动脉管 颈静脉孔衍化为乙状窦
枕骨颈静脉结节(舌下神经管顶)
Image 8
颧蝶缝 圆孔
蝶鳞缝 鼓鳞裂
岩枕裂
眶下裂 下颌窝(顶)
中耳 颈动脉管
枕骨颈静脉结节
Image 9
眶上裂和眶下裂移行处 颈动脉管
耳蜗基底转 中耳
Image 10
眶上裂和眶下裂移行处
内听道
耳蜗 中耳
乳突
枕髁
Image 2
翼上颌裂 翼突 翼板
茎突
翼腭窝
下颌骨髁突
枕髁
乳突
Image 3
翼突 翼板
茎突 枕乳缝
颧骨 翼腭窝
(左)蝶棘 乳突 枕骨(基底部和枕髁)
Image 4
颧面孔 颧弓 蝶骨大翼
翼突
舌下神经管 枕鳞
蝶腭孔 翼腭窝 翼板 蝶棘 茎突基底部 枕乳缝
枕骨基底部(后斜坡)
• 斜坡由枕骨基底部和蝶骨体共同构成,向前上约呈45°角倾斜 • 上界为鞍背,下界为枕骨大孔前缘,两侧毗邻破裂孔、岩枕裂、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口等结构 • 与垂体、脑干、第3~8对脑神经、基底动脉、颈静脉球及海绵窦等重要结构关系密切
通连:
经8个通道与周围相交通
1.前:眶下裂---眼眶 2.后内:翼管---破裂孔 3.后上:圆孔---颅中窝 4.后下:腭咽管---鼻咽 5.内:蝶腭孔---鼻腔 6.外:翼上颌裂---颞下窝 7.下:翼腭管---腭大、小孔---口腔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放疗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rs u l ru , o- cr n ru n eurn op w s ( .4 ei a gop n nr ur t op ad rcr tg u a 18 3±0 13 d e e g e r . 3 )×1 一 m s 10 7-0 13)×1 s 0 m / ,( .9 I . 8 - 0一mm / ,
w r ii dit tm r eiu r p 4css r o — s ul op 3 ae )wti 6m nh , n eurn gop 5ess n eedv e o u o s a g u ( ae )o nr i a g u ( 3ess i n ots adrcr t ru ( ae)a d d n r dl o n ed r h e n nrcr n ru ( 1css vr n s o— ur t op 4 ae)oe 6mot .MR n WIiaigw r n ye eas a dteap rn df s nce c n e e g h I dD gn eea a zdi dt l, n p aet iui of i t a m l n i h f o i e
完 整资 料 , 现报告 如 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MR 随访鼻 咽 部新 出 现 肿 块 或 出 现 新 的邻 近 组 织 I 被 破坏 ; 咽 部 MR 所 见 与 临 床 症 状 同 时加 重 ; 鼻 I 鼻
咽镜 活检证 实 。
1 1 一般 资料 .
收 集 安 徽 医 科 大 学第 一 附属 医 院
t a ft e lt r t r g i s l ,b ti o —e i u r u n o —e u r n r u h h t h ae a p e y od mu c e u n n n r sd a go p a d n n r c re tg o p te ADC w r i h rt a h to h ae a o l l e e h g e h n t a ft e lt r l
鼻咽癌放疗后脑神经损伤的MRI表现
选 择 临 床 和 MR I 资料完整 的 3 6例 患 者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采用 1 . 5 T MR行 头 颅 、 鼻咽部横轴位 、 冠状 位 和 矢 状 位 平 扫 以 及 增 强 扫 描 成 像 , 对 MR I 图像进行分析 。 ①脑神经第 V I 、 V、 X、 Ⅻ对 损 害 占前 四位 ; ②鼻咽癌 局部 复发引起脑 神经 损伤 1 7例 , 单 纯放射 性神 经损害 1 2例 , 鼻咽癌放疗后脑神经损伤有肿瘤复发 、 放 射 性 脑 病 和 两 者 共 存 三 方 面 原 因 。MRI
n e r v e d a ma g e .7 c a s e s h a d b o t h .C o n c l u s i o n Th e r e a r e t h r e e r e a s o n s o f Cr a n i a 1 n e r v e i n v o l v e me n t a f t e r r a d i o t h e r a p y f o r n a s 0 p h a r y n g e a l c a r c i n o ma : r e c u r r e n c e o f n a s 0 p h a r y n g e a l c a r c i n o ma a n d i n v a s i o n o f t h e c r a n i a l n e r v e , r a d i o a c t i v e n e r v e d a ma g e ,a n d o r b o t h . M RI c a n e a r l y a n d a c c u r a t e l y d i a g n o s e t h e c r a n i a l n e r v e i n v o l v e me n 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咽癌放疗后残留或复发的CT和MRI表现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残留或复发的CT和MRI表现及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我院自2000年以来经病理证实后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16例,放疗期间及放射治疗后均行CT检查,部分行MRI检查,我们对这些患者的CT 和MRI表现进行综合性分析。
结果116例患者中,均行CT检查,53例行MRI 检查,经MRI增强扫描表现及临床特点诊断复发37例,侵及颅底15例,结合影像及临床表现考虑局部残留28例。
结论鼻咽癌放疗后残留及复发患者在放疗后病例中占有一定比例,因此早期诊断是否存在肿瘤残留或复发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十分重要,影像学检查是非常有效的手段,结合CT及MRI表现,笔者认为MRI增强扫描是诊断肿瘤复发的最佳方法和可靠依据。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治疗;肿瘤残留;复发;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RI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anoma,NPC)是发生于鼻咽部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头颈部肿瘤首位。
近年来,发病更趋于年轻化,由于鼻咽部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加之大部分鼻咽癌为鳞状细胞癌,对放射治疗敏感性很强,因此,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手段。
尽管临床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提高鼻咽癌的治疗疗效,如使用直线加速器、活血化瘀中药、增加局部放射剂量等措施,放射治疗结束时仍有10%~18%的患者有局部病灶残留,20%~30%的患者有复发,因此鼻咽癌放疗后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分析116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CT、MRI影像资料,其中男82例,女34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7岁,116例中低分化鳞癌90例,1例为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5例,未分化癌18例,泡状核细胞癌2例。
1.2 CT与MRI扫描方法
1.2.1 CT扫描使用GE lightspeed16和GE lightspeed64 VCT两种机型,前者做普通平扫,后者做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颅底至上颈部,层厚5 mm,层距5 mm,扫描条件120KV,自动毫安。
增强扫描以高压注射器由肘前静脉注入Ultravist80—90 ml,注射速率3.2 ml/s,延迟25 s。
1.2.2 MRI扫描使用西门子Espree 1.5T扫描仪增强扫描,层厚3 mm,间距0.9 mm,扫描序列:T1轴位、冠位及矢状位抑脂序列,使用造影剂钆喷酸葡胺15 ml,静脉注射。
2 结果
116例均行CT扫描,53例另加扫MRI,对高度怀疑有残留或复发的患者行MRI增强扫描,其中37例根据MRI影像特点及临床表现确诊为肿瘤复发,28例考虑为局部肿瘤残留,建议密切随访观察。
15例侵及颅底骨质,94例伴副鼻窦炎症,以上颌窦炎症明显。
3 讨论
3.1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或残留的概念鼻咽癌经过治疗达到痊愈后,症状重新出现,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发现鼻咽癌肿块增大或侵犯临近结构时为复发;经过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显示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一直未出现临床痊愈者,称鼻咽癌残留。
尽管临床通过各种途径以期提高鼻咽癌的治疗疗效,如使用直线加速器、中药、增加局部放射剂量等综合治疗措施,往往有些病例治疗效果不甚满意。
局部
肿瘤复发或残留是鼻咽癌放疗失败的关键,因此早期诊断和鉴别肿瘤的复发及残留十分重要。
临床上凭症状和肉眼观察鼻咽癌颈部肿块是否消失不能作为是否治愈的依据。
血清VCA—IgA等水平鉴别的特异性较差,而复发肿瘤的部位多位于黏膜下层或咽旁,临近颈部大血管且放疗后鼻咽部充血、炎症和坏死,这些因素局部活检取材困难,且降低了病理诊断的阳性率。
3.2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或残留的CT和MRI表现
3.2.1 残留或复发病灶鼻咽癌在原肿瘤放疗后消退部位重新出现肿块或肿块增大等可认为肿瘤复发。
放疗后复发的肿瘤主要向深层软组织扩展,或向上侵犯颅底骨质,很少向鼻腔突入,可能是放疗后黏膜及黏膜下层发生瘢痕使肿瘤的扩展受阻。
除鼻咽腔变形、肿块、咽隐窝闭塞、咽旁间隙受侵外,还可侵犯临近结构及颅底骨质破坏。
CT及MRI可见复发的软组织肿块向咽旁间隙突出,使咽旁间隙局限性受压变形或移位或肿瘤组织浸润咽旁间隙。
当复发肿块较小时,CT不能区分,这是CT扫描的限度。
MRI显示鼻咽癌复发与放疗前肿块信号类似,T1WI为中等信号,T2WI为中至高信号。
鼻咽癌残留时,尽管CT及MRI 显示病灶缩小,但病灶的CT显示显示其密度变化及MRI显示的信号特征表现与治疗前的肿瘤表现无明显差别。
3.2.2 鼻咽癌放疗后局部侵犯鼻咽癌的局部侵袭力甚强,向下侵及口咽及喉咽,向上可侵犯颅底、咽旁间隙。
咽旁间隙受侵,CT表现为咽旁软组织肿胀,或形成软组织肿块,脂肪间隙两侧不对称,病变侧变形、缩小甚至消失,颈部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显示更清晰。
MRI可见间隙内低信号肿块。
肿瘤侵润副鼻窦时,窦腔内可出现低至中等信号的软组织肿块。
海绵窦受侵时CT表现为海绵窦扩大,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充盈缺损。
颅底骨质破坏多为溶骨性,颅底各间隙或孔道可见增大或骨壁不光整。
MRI可以准确清晰地显示病灶的侵及范围,故鼻咽癌颅底及海绵窦侵犯的影像学检查的最佳方法是MRI。
MRI上表现有一定特征性,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颅底骨质破坏MRI表现为骨皮质低信号的黑色线样结构中断,高信号结构被肿瘤取代。
早期颅骨破坏MRI可显示而CT 则可能为阴性。
3.3 鼻咽癌残留或复发与其他并发症的鉴别放疗后早期引起的放射性炎症或局部感染常导致鼻咽部肿胀,腔外邻近组织水肿、腔内大量粘液等改变;放疗结束一段时间后,由于放疗所致组织纤维化改变,细菌性感染致鼻咽腔变形、鼻咽壁僵直、咽旁软组织增厚、咽隐窝变平等改变;以上这些改变在CT上与鼻咽癌残留或复发所引起的改变难以区分。
由于CT不能区分水肿、纤维化、粘液、坏死物、癌肿等改变;而放疗后鼻咽癌患者又经常出现上述改变,因此CT对鼻咽癌放疗后残留或复发的诊断存在局限性。
MRI则优于CT,但MRI平扫对鉴别肿瘤复发与纤维化仍有一定限度。
增强扫描则有助于鉴别,鼻咽癌复发病灶血供丰富,增强以后有中度以上增强效应,肿瘤组织显示更清晰;纤维化病灶血供差,无或轻度强化。
因此,MRI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可除外复发;有强化,可能是复发,也可能是炎症。
但是放疗后水肿或炎症常出现于放疗后的早期阶段,故MRI增强检查最好在放疗结束后半年以上进行。
3.4 从临床角度看CT、MRI扫描对鼻咽癌放疗后的作用及临床意义CT作为一种常规的检查方法对于鼻咽癌的诊断与治疗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常规鼻咽癌放疗计量到达50 GY/25次时,提检鼻咽CT以明确治疗疗效:
通过CT上测量肿瘤的大小跟治疗前相比到达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还是NR),甚至是PD(疾病进展),但鼻咽癌病理类型绝大多数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属于放疗敏感型肿瘤,放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大多为PR,甚至CR。
通过CT判断治疗疗效,并给与放疗靶区做出相应的修改。
肿瘤靶区到达70 GY/35次,复查鼻咽CT,观察有无肿瘤残留,已决定是否给予局部肿瘤继续推量照射。
鼻咽癌放疗后:如治疗前肿瘤或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体积比较大,放疗结束后仍有残留,可待患者休息1个月返院复查,通过扫描鼻咽CT,我们可以了解到部分患者鼻咽肿瘤或颈部转移淋巴结继续缩小,或消失,部分患者仍有残留,对于临床是否继续给予进一步治疗(包括手术或者化疗)提供了治疗依据。
鼻咽癌放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患者常规定期返院复查,通过扫描鼻咽CT,我们可以了解到肿瘤是否复发,残留,还是治愈。
治疗后半年或是几年以后可能会观察肌肉及脂肪的纤维化及腮腺萎缩的表现,对于临床评价患者生存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由于CT扫描存在局限性,且对于鼻咽癌放疗后是否存在肿瘤复发或残留不能明确作出诊断,MRI独特的成像原理及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CT的不足,越来越受到临床的认可和接受,这对我们影像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梁长虹,龙晚生.鼻咽癌影像诊断学.第1版.科学出版社,2001:187—192.
[2] 李国文,吕衍春,吴沛宏.鼻咽癌放疗后肿瘤残留或复发与纤维化的综合影像学评价.第一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研讨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2005.
[3] 李恒国,李启权,王延瑾,等.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局部复发的早期CT诊断.暨南大学学报(医学报),1995,16(2):66—69.
[4] 颜海婴,王大有.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纤维化的增强CT鉴别诊断价值.中华肿瘤杂志,1993,27(4):239—241.
[5] 周毅,马丽华,李洁.鼻咽癌颅底侵犯CT与MRI检查价值的比较.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15(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