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精美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完美版PPT课件1
“破山寺”即兴福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虞 山北麓,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 院,文物保护单位。
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倪德光(曾任郴州刺史) 舍宅为寺,初名“大悲寺”。梁大同五年大修并扩 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涧旁,故又称 “破山寺”。
重点句赏析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里的“曲径”, 有的版本说是“竹径”,有的说是“一径”,都说得 通,各有其妙。沿着曲折婉转的道路,诗人终于来到 了一个幽静的所在,看到了被花木遮挡的禅房。
悲忧中透出一种坚贞的自信。词人借梅言志,曲 折地写出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沽志行。不媚俗、不屈邪、 清真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
这首咏梅词。通篇来见“梅”字。却处处传出 “梅”的神韵。且作者以梅自喻。比必寄托。物我融 一。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 崇高品格。
赏
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
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
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
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
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
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
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
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
卜 算 子 咏 梅
陆 游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 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 人。
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 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 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 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李白化用古典诗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 托出缱绻情谊,可谓鬼斧神工。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PPT实用课件
读诗句 知诗人
杜牧(803~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京 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赋和古 文都极负盛名,而以七言绝句的成就最高, 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和李商 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生活在晚唐 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 民不聊生。当他来到灯红酒绿的秦淮河畔, 会有怎样的感触呢?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
谢 谢 左也北齐远具61鉴不4种南既④8二52““虽5晋2①。此见........时作本杜《细诗足。冥谐而答赏足树村出、有太不“””认间者文甫石节指能中, 有 》 无 之 品 为 成 群 , 主 嘉 元 能前顺认说《壕描“否道各鱼者所(析外林童得题肴中。采朝序为明茅吏写改出微,,至代人之欺其概,“菊见”,“部屋》,为诗侧其志极词道后我船述武千”进”四叙分为中形“写人,名怪邪,亡也,老,陵里望一句事不秋从象出心其为者?代((自无便人马”步所/清是风侧鲜了境两鲲也其指介然力扶捕w“”引见被表ú晰按所面明诗的膝。。视对词环,向鱼)发”埋现照破反人和两相鲲《下方,境忍路为:诗没的从歌映采“个比之谐也的对发能,业无人望的意头》老菊词者大》,问)生对处。,联”原境哪到中妇时语,,之亦题了面处缘没想因,个尾关被不是各不言若)相为志溪有,为是远更的心带经心隐知曰是应盗之行。后什离好顺民走意远卷其:则的贼。,两么官?序间的间和底几已变。及忘“鹏句?场,疾句看悠衣千矣化公郡路之论尘而苦子到然褶里。:然下之徙史嚣是,:庐。中也原抱,远于抒,按同天山。;本茅诣近南怀悠照情明美佛化干入太。冥作然船劳登景印而涸竹守忽也铺自的动前,绝为已去,逢,垫得中人途体类鸟久,说桃水。的间民,现弥,的唇如花击隐、,独作勒其河焦此林三居船表与者,名床口。,千生头现老心袒为,燥太夹里活、诗翁灵胸鹏现呼守岸,。船人别的露。在不即数抟尾虽。悠乳鹏居得遣百扶、身然,之然,人步摇船处、矫背流归随,而背逆自首,水来其中上的境由昂不淙倚往无者顺仍与视知淙杖,杂九序然惬,其,自寻树万描能意神几当叹向,里述乐,情千水息所芳,核观随与里回。志草去舟向意苏 也 到 , 鲜以的上自、;大遂美六。的然黄怒地迷,月作诗。不而,,落息者句“属飞柳不英望者从是。,树复缤”也表船:卧其、得纷。示的安右翼牡路。”有中得野膝若丹。渔意部广马,垂草人识写厦也诎天、甚地起千,右之野异凝,万尘臂云花之望有间埃支。等,,什,也船是一复不么大,,鸟一前能好庇生而也复行体处天物竖,现,现?下之其海,欲出寒以左运猎穷作士息膝则人其者俱相,将们林超欢吹左徙回。脱颜也臂于到于。。挂南高尘天念冥地杂之珠。,之苍倚南开外苍之冥始、,者猎—物其—,野我珠正天兔合可色池或一历邪也野的历?。猪情数其《。愫
杜牧(803~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京 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赋和古 文都极负盛名,而以七言绝句的成就最高, 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和李商 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生活在晚唐 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 民不聊生。当他来到灯红酒绿的秦淮河畔, 会有怎样的感触呢?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
谢 谢 左也北齐远具61鉴不4种南既④8二52““虽5晋2①。此见........时作本杜《细诗足。冥谐而答赏足树村出、有太不“””认间者文甫石节指能中, 有 》 无 之 品 为 成 群 , 主 嘉 元 能前顺认说《壕描“否道各鱼者所(析外林童得题肴中。采朝序为明茅吏写改出微,,至代人之欺其概,“菊见”,“部屋》,为诗侧其志极词道后我船述武千”进”四叙分为中形“写人,名怪邪,亡也,老,陵里望一句事不秋从象出心其为者?代((自无便人马”步所/清是风侧鲜了境两鲲也其指介然力扶捕w“”引见被表ú晰按所面明诗的膝。。视对词环,向鱼)发”埋现照破反人和两相鲲《下方,境忍路为:诗没的从歌映采“个比之谐也的对发能,业无人望的意头》老菊词者大》,问)生对处。,联”原境哪到中妇时语,,之亦题了面处缘没想因,个尾关被不是各不言若)相为志溪有,为是远更的心带经心隐知曰是应盗之行。后什离好顺民走意远卷其:则的贼。,两么官?序间的间和底几已变。及忘“鹏句?场,疾句看悠衣千矣化公郡路之论尘而苦子到然褶里。:然下之徙史嚣是,:庐。中也原抱,远于抒,按同天山。;本茅诣近南怀悠照情明美佛化干入太。冥作然船劳登景印而涸竹守忽也铺自的动前,绝为已去,逢,垫得中人途体类鸟久,说桃水。的间民,现弥,的唇如花击隐、,独作勒其河焦此林三居船表与者,名床口。,千生头现老心袒为,燥太夹里活、诗翁灵胸鹏现呼守岸,。船人别的露。在不即数抟尾虽。悠乳鹏居得遣百扶、身然,之然,人步摇船处、矫背流归随,而背逆自首,水来其中上的境由昂不淙倚往无者顺仍与视知淙杖,杂九序然惬,其,自寻树万描能意神几当叹向,里述乐,情千水息所芳,核观随与里回。志草去舟向意苏 也 到 , 鲜以的上自、;大遂美六。的然黄怒地迷,月作诗。不而,,落息者句“属飞柳不英望者从是。,树复缤”也表船:卧其、得纷。示的安右翼牡路。”有中得野膝若丹。渔意部广马,垂草人识写厦也诎天、甚地起千,右之野异凝,万尘臂云花之望有间埃支。等,,什,也船是一复不么大,,鸟一前能好庇生而也复行体处天物竖,现,现?下之其海,欲出寒以左运猎穷作士息膝则人其者俱相,将们林超欢吹左徙回。脱颜也臂于到于。。挂南高尘天念冥地杂之珠。,之苍倚南开外苍之冥始、,者猎—物其—,野我珠正天兔合可色池或一历邪也野的历?。猪情数其《。愫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教学课件
奏《折杨柳》曲后的心情和感受,借景抒情, 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知人论世。
(唐)李白 散入春风满洛城。
表达了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学习一、二句,想象“玉笛飞声满洛城”的情景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当时客居洛城,大概正住宿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有感而发,做成了这首七言绝句。 2、感悟诗歌意境,领悟诗人情感。 理解“折柳”含义, 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知人论世。 作业:结合今天所学,从不同角度改写新学诗歌 (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等) ——王维
2、感悟诗歌意境,领悟诗人情感。
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文化魅力大。 时常遨游诗海中,健康快乐你我他。
作业:结合今天所学,从不同角度改写新学诗歌 (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等)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传出悠扬的笛声,那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阳城。
所以折柳一词中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比照欣赏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作业:结合今天所学,从不同角度改写新学诗歌 (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感悟诗歌意境,领悟诗人情感。
何人不起故园情。 ——王湾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学习三、四句,体会“《折柳》勾起的故园情” 这是我们常见的什么写法? 洛城即洛阳,在唐代是很繁华的城市,被称为东都。
(唐)李白 散入春风满洛城。
表达了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学习一、二句,想象“玉笛飞声满洛城”的情景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当时客居洛城,大概正住宿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有感而发,做成了这首七言绝句。 2、感悟诗歌意境,领悟诗人情感。 理解“折柳”含义, 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知人论世。 作业:结合今天所学,从不同角度改写新学诗歌 (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等) ——王维
2、感悟诗歌意境,领悟诗人情感。
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文化魅力大。 时常遨游诗海中,健康快乐你我他。
作业:结合今天所学,从不同角度改写新学诗歌 (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等)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传出悠扬的笛声,那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阳城。
所以折柳一词中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比照欣赏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作业:结合今天所学,从不同角度改写新学诗歌 (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感悟诗歌意境,领悟诗人情感。
何人不起故园情。 ——王湾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学习三、四句,体会“《折柳》勾起的故园情” 这是我们常见的什么写法? 洛城即洛阳,在唐代是很繁华的城市,被称为东都。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完整版PPT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拣《尽定寒 风枝波不·莫肯听栖穿,林寂打寞叶沙声惊洲》冷。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方面有巨大成就,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画家。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在诗词、散文方 面有巨大成就,与父苏 洵,弟苏辙并称为“三 苏”,为“唐宋八大 家” 之一。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于黄州遇东坡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把握诗歌的写作背景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东坡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中(《答李端叔》)说道: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东坡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中(《答李端叔》)说道: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苏东坡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中(《答李端叔》)说道: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情思的物象。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PPT优秀教学课件1
李商隐,唐代诗人。
北宋高邮(今江苏)人。
词尾以“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遗、闲居址带湖都时所寻作的一不首词着。 ,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
“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 ,实乃令人思索之 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 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 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 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整体感知
听读:
思考:诗所表达的情?
精读细研
• 1.全诗的“眼”是哪个字? • “多情自古伤离别”
赏析: •相见难啊离别更难,何况正值暮春时节,东风无力, 百花凋残,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精读细研
• 2.你是如何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的? • “丝”即“思”,泪也因思而落。以春蚕、蜡炬为喻,说明我对
精读细研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高楼”指咸阳城西楼,咸阳旧 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 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长安。咸阳旧城隔渭水与长安相望;“蒹 葭”,即芦荻,暗用《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汀洲”指 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精读细研
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 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 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 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 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精读细研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5 主旨归纳
以春蚕、蜡炬为喻,说明我对你的爱和思念至死不变。
“东来”,指诗人自东边而来。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北宋高邮(今江苏)人。
词尾以“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遗、闲居址带湖都时所寻作的一不首词着。 ,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
“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 ,实乃令人思索之 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 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 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 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整体感知
听读:
思考:诗所表达的情?
精读细研
• 1.全诗的“眼”是哪个字? • “多情自古伤离别”
赏析: •相见难啊离别更难,何况正值暮春时节,东风无力, 百花凋残,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精读细研
• 2.你是如何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的? • “丝”即“思”,泪也因思而落。以春蚕、蜡炬为喻,说明我对
精读细研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高楼”指咸阳城西楼,咸阳旧 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 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长安。咸阳旧城隔渭水与长安相望;“蒹 葭”,即芦荻,暗用《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汀洲”指 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精读细研
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 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 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 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 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精读细研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5 主旨归纳
以春蚕、蜡炬为喻,说明我对你的爱和思念至死不变。
“东来”,指诗人自东边而来。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1
赏析:此句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以“湘水 无情”烘托贾谊的痴心,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以及 欲求解脱而不可得的苦闷。诗人溯古思今,把自己的遭遇同 贾谊、屈原两位先哲联系在一起,从而深化了咏叹的主题。
默写自测
理解默写: 1.《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 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 秋草独寻 人去后 , 寒林空见日斜时 。 2.《长沙过贾谊宅》诗中表面怜君,同时也表达了自怜之 意的诗句是: 寂寂江山摇落处 , 怜君何事到天涯 。
•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文本背诵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名句理解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赏析:“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 “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 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 这一联,景阔情悲,蕴含深广,遂成千古名句。
•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默写自测
理解默写: 1.《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 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 秋草独寻 人去后 , 寒林空见日斜时 。 2.《长沙过贾谊宅》诗中表面怜君,同时也表达了自怜之 意的诗句是: 寂寂江山摇落处 , 怜君何事到天涯 。
•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文本背诵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名句理解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赏析:“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 “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 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 这一联,景阔情悲,蕴含深广,遂成千古名句。
•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Ppt优秀完美课件
到了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瞰大好河山,再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本词为赠友之作,标题“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交代写作时间、酬赠对象。
(答对其中两点即给4分,答题意思对即可)。
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
3.学习作者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学整习体目感标知 听读诗歌·感受诗情
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 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雨具先前被拿走了。同行的人都 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作了这首词。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下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苏轼 陈与义 辛弃疾 纳兰性德
第1首 定风波 苏轼
作学者习简目介标
1.能准确背诵、默写全词。
写景叙事,刻画群英欢会的环境,烘托与会者的雅趣和逸兴。
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
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
空旷、破败、萧索、寂寥
词中的“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件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赠从弟》(其二)
课前三分钟演讲
学习目标: 1.了解古诗有关知识。 2.朗诵、背诵,积累诗文语句。 3.品味语言,体会古诗意境。 学习重难点: 重点:诵读、熟练背诵,积累诗文语句。 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培养我们热爱古代 文化的思想感情。
一、温故知新,古诗常识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1.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 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 一种格律体诗,分①绝句②律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 古诗词 诵读《 赠从弟 》(其 二)课 件(共20 张PPT)
十二、课外积累
《赠从弟》其一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赠从弟》其三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 古诗词 诵读《 赠从弟 》(其 二)课 件(共20 张PPT)
四、积累字词
从(旧读zòng,今读 cóng)弟:堂弟 亭亭:高貌 瑟瑟(sè) :风声 一何:多么 盛:大,凶猛 罹(lí):遭受 凝寒:严寒
五、感知诗意
首联: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
啸的狂风。 颔联: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又是多么劲挺!
《赠从弟》(其二)
课前三分钟演讲
学习目标: 1.了解古诗有关知识。 2.朗诵、背诵,积累诗文语句。 3.品味语言,体会古诗意境。 学习重难点: 重点:诵读、熟练背诵,积累诗文语句。 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培养我们热爱古代 文化的思想感情。
一、温故知新,古诗常识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1.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 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 一种格律体诗,分①绝句②律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 古诗词 诵读《 赠从弟 》(其 二)课 件(共20 张PPT)
十二、课外积累
《赠从弟》其一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赠从弟》其三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 古诗词 诵读《 赠从弟 》(其 二)课 件(共20 张PPT)
四、积累字词
从(旧读zòng,今读 cóng)弟:堂弟 亭亭:高貌 瑟瑟(sè) :风声 一何:多么 盛:大,凶猛 罹(lí):遭受 凝寒:严寒
五、感知诗意
首联: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
啸的狂风。 颔联: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又是多么劲挺!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PPT(精品)课件
独坐幽篁里,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弹琴复长啸。
我弹着琴还不时地吹着口哨, 时而弹弹古琴,时而高歌长啸。
深林人不知,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道我在这里,
明月来相照。
只有那天上的月亮将我映照。
诗歌鉴赏
❖ 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 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前二句渲染了竹林清幽、 恬静的环境和诗人“独坐”、“弹琴”、 “长啸”等动作,足见诗人的闲情雅致。后 二句写夜静人寂,运用拟人手法把明月当做 知己相伴。全诗没有特意写景物,着重写人 在竹林里的活动,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 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 又号“谪仙人”。
❖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 并称为“李杜”。终身不得志, 在其诗中表达出追求自由和对未 来积极向上的精神。他以富于浪 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 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 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谁家玉笛暗飞声,
不知谁家的玉笛吹出悠扬的笛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曲调,
何人不起故园情。
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合作探究
❖ 1、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
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 了喧嚣过后平静夜嘹亮笛声传来 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 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 产生无限遐想.
达这层意思。
具答之(代词,代指对方的问题)
4.如何理解诗歌中渗透的感情?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什么深层含义?
4.
《杞人忧天》
“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即“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即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PPT精选课件
5、探索文章的主旨?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 偶遇返京使者,托使者代平安信以 安慰家人的场景,抒发诗人思念家 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要拿到宝藏,就必须开启阶梯, 开启下一个阶梯的秘密就藏在 每一个阶梯背后。
赏析诗歌
1.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 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点明家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 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 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离家已越来越远。“漫漫” 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 乡的情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这多少有点夸张,但 仍不失真实,我们仍然可以说上句写的是实景,下句写的是实情。
赏析诗歌
3.如果将这四句诗比高下的话,我以为后两句诗更有味道, 这两句诗好就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既 自然、合情合理,又别出心裁,诗人摄取的生活镜头,有浓厚 的边塞生活气息。“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 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 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4.此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 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资料助读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 此时诗人34岁,他告别了在长安的新婚的妻子, 跃马踏上漫漫征途。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 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 母妻子。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 园和家人的思念,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 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 立马而谈,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 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作 者赴安西途中,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1
群文阅读 永远的乡愁
2021/11/30
知识回顾:诗歌鉴赏的四步法
❖ 第一步:读标题 获取信息
你从标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呢? 时间: 地点: 事件:
2021/11/30
第二步:看作者 知人论事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时间: 地点: 事件: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月 夜 【唐】杜甫
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曲中,你还记得哪些写思乡的诗句?
❖ 注: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
燕然山,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 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 功而还。
2情021/感11/30类型3:征人将士久戍边关,既有杀敌报 国之志,又有思乡怀亲之情。
思乡诗常见意象
❖ 时间上: ❖ 景物上: ❖ 声音上: ❖ 地点上: ❖ 夕阳外,暮霭里,月光明,秋风起,梧桐树,芭蕉雨, 鹧鸪鸣,子规啼,雁南飞,宿鸟归,倚高楼,凭栏处,萧声咽 ❖ 驿馆里,孤灯下,茅店月,板桥霜, ❖ 长亭外,古道边,杨花落,笛声残 ……
想象
集体背诵
2021/11/30
赏析训练
❖ 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
是
,
到《折柳曲》后
,它表达了诗人听 的思想感情。
❖ 答: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思念家乡
❖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赏析诗中 “满”的表达效果。
❖ 答: “满”是“充满”,“全部填入”之意,运用夸张 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生动形象的写出笛之 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 三十成文章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鹧鸪鸣,子规啼,雁南飞,宿鸟归,倚高楼,凭栏处,萧声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亭外,古道边,杨花落,笛声残 ……
2021/11/30
知识回顾:诗歌鉴赏的四步法
❖ 第一步:读标题 获取信息
你从标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呢? 时间: 地点: 事件:
2021/11/30
第二步:看作者 知人论事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时间: 地点: 事件: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月 夜 【唐】杜甫
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曲中,你还记得哪些写思乡的诗句?
❖ 注: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
燕然山,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 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 功而还。
2情021/感11/30类型3:征人将士久戍边关,既有杀敌报 国之志,又有思乡怀亲之情。
思乡诗常见意象
❖ 时间上: ❖ 景物上: ❖ 声音上: ❖ 地点上: ❖ 夕阳外,暮霭里,月光明,秋风起,梧桐树,芭蕉雨, 鹧鸪鸣,子规啼,雁南飞,宿鸟归,倚高楼,凭栏处,萧声咽 ❖ 驿馆里,孤灯下,茅店月,板桥霜, ❖ 长亭外,古道边,杨花落,笛声残 ……
想象
集体背诵
2021/11/30
赏析训练
❖ 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
是
,
到《折柳曲》后
,它表达了诗人听 的思想感情。
❖ 答: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思念家乡
❖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赏析诗中 “满”的表达效果。
❖ 答: “满”是“充满”,“全部填入”之意,运用夸张 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生动形象的写出笛之 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 三十成文章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鹧鸪鸣,子规啼,雁南飞,宿鸟归,倚高楼,凭栏处,萧声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亭外,古道边,杨花落,笛声残 ……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PPT上课用课件1
节奏。
三、吟诵欣赏
音准奏清:2/3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三、吟诵欣赏
音准奏清: 2/1/2,2/2/1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三、吟诵欣赏
明意悟情: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长啸:撮口而呼, 吟咏、歌唱。
竹里馆
感恩礼敬
感恩词 6 1 6 ▏2 3 2 ▏1 1 5 ▏6 1 6
3、用学到的方法诵读赏析《山居秋暝》并做读书笔记。
四十多岁时在蓝田辋川修建了一所别墅,在那修养身心,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 晚年无心仕途,在蓝田辋川过着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专诚奉佛,故称其为“诗佛”。
2、全诗通过写景物幽篁、深林、明月和人的活动独坐、弹琴、长啸,描绘出清幽宁静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淡泊、闲适的心
四十多岁时在蓝田辋川修建了一所别墅,在那修养身心,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独坐/幽篁/里, 幽深宁静的竹林没有人知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的映照与我相伴。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 明月/来/相照。 结合课文注解和工具书自读欣赏,注意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传!
谢谢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景:薄帷、明月、清风、孤
鸿、外野、翔鸟、北林 人:不能寐、起坐、弹明琴、 徘徊、忧思、独伤心 情:孤独、忧思、伤心
四、拓展延伸
咏月飞花: 规则: 以“月”字为飞花令,在三分钟内 轮流背诵一句带月字的诗句。超过 三秒背不出不得分,背错不得分, 背重复不得分。
三、吟诵欣赏
音准奏清:2/3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三、吟诵欣赏
音准奏清: 2/1/2,2/2/1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三、吟诵欣赏
明意悟情: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长啸:撮口而呼, 吟咏、歌唱。
竹里馆
感恩礼敬
感恩词 6 1 6 ▏2 3 2 ▏1 1 5 ▏6 1 6
3、用学到的方法诵读赏析《山居秋暝》并做读书笔记。
四十多岁时在蓝田辋川修建了一所别墅,在那修养身心,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 晚年无心仕途,在蓝田辋川过着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专诚奉佛,故称其为“诗佛”。
2、全诗通过写景物幽篁、深林、明月和人的活动独坐、弹琴、长啸,描绘出清幽宁静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淡泊、闲适的心
四十多岁时在蓝田辋川修建了一所别墅,在那修养身心,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独坐/幽篁/里, 幽深宁静的竹林没有人知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的映照与我相伴。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 明月/来/相照。 结合课文注解和工具书自读欣赏,注意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传!
谢谢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景:薄帷、明月、清风、孤
鸿、外野、翔鸟、北林 人:不能寐、起坐、弹明琴、 徘徊、忧思、独伤心 情:孤独、忧思、伤心
四、拓展延伸
咏月飞花: 规则: 以“月”字为飞花令,在三分钟内 轮流背诵一句带月字的诗句。超过 三秒背不出不得分,背错不得分, 背重复不得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二、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文本背诵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默写自测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理解默写: 1.《月夜忆舍弟》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 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2.《月夜忆舍弟》中,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文本背诵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默写自测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理解默写: 1.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 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诗句是: 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 霜。 2.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 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因思 杜陵梦 , 凫雁满回塘 。
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 , 肯将衰朽惜 残年 。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即景抒情的诗句是: 云横秦 岭家何在 ? 雪拥蓝关马不前 。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四、商山早行 温庭筠 文本背诵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理解默写: 1.《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 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 秋草独寻 人去后 , 寒林空见日斜时 。 2.《长沙过贾谊宅》诗中表面怜君,同时也表达了自怜之 意的诗句是: 寂寂江山摇落处 , 怜君何事到天涯 。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名句理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赏析:“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月是故乡 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 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它极深刻地表现了 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名句理解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赏析:“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 “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 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 这一联,景阔情悲,蕴含深广,遂成千古名句。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名句理解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赏析:此句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以“湘水 无情”烘托贾谊的痴心,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以及 欲求解脱而不可得的苦闷。诗人溯古思今,把自己的遭遇同 贾谊、屈原两位先哲联系在一起,从而深化了咏叹的主题。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名句理解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赏析: “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 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 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 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这两句纯用 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 具足”的佳句。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默写自测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理解默写: 1.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二、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文本背诵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默写自测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理解默写: 1.《月夜忆舍弟》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 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2.《月夜忆舍弟》中,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文本背诵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默写自测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理解默写: 1.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 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诗句是: 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 霜。 2.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 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因思 杜陵梦 , 凫雁满回塘 。
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 , 肯将衰朽惜 残年 。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即景抒情的诗句是: 云横秦 岭家何在 ? 雪拥蓝关马不前 。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四、商山早行 温庭筠 文本背诵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理解默写: 1.《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 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 秋草独寻 人去后 , 寒林空见日斜时 。 2.《长沙过贾谊宅》诗中表面怜君,同时也表达了自怜之 意的诗句是: 寂寂江山摇落处 , 怜君何事到天涯 。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名句理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赏析:“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月是故乡 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 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它极深刻地表现了 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名句理解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赏析:“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 “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 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 这一联,景阔情悲,蕴含深广,遂成千古名句。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名句理解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赏析:此句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以“湘水 无情”烘托贾谊的痴心,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以及 欲求解脱而不可得的苦闷。诗人溯古思今,把自己的遭遇同 贾谊、屈原两位先哲联系在一起,从而深化了咏叹的主题。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名句理解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赏析: “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 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 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 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这两句纯用 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 具足”的佳句。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默写自测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讲练课件—2020年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理解默写: 1.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