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课件PPT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精美课件(共102张PPT)
白茫茫:状态词。形容一望无际的白(用于云、雾、 雪、大水等)。文中形容河水宽广,一片 白色。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本文指榕 树的枝干太多,数不过来。
应接不暇: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 事情太多,接待或应付不过来。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 什么事? 2.请给课文分段,并 概括段落大意。
榕g
音序: R 结构: 左右 偏旁: 木 笔画数: 14 组词: 榕树
笔顺:
jiū
纠
音序: J 结构: 左右 偏旁: 纟 笔画数: 5 组词: 纠正 纠纷 纠缠不清
笔顺:
zhuān 音序: Z 结构: 左右
g桩 偏旁: 木 笔画数: 10 组词: 树桩 木桩 小事一桩
笔顺:
zhǎn
g涨
音序: Z 结构: 左右 偏旁: 氵 笔画数: 10 组词: 涨潮 涨价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土 笔画:12 组词:灯塔 铁塔 塔楼 水塔 造句:山顶上有一座高塔。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木 笔画:11 组词:树梢 末梢 眼梢 喜上眉梢 造句:树梢上站着一只小鸟。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日 笔画:13 组词:空暇 闲暇 无暇 应接不暇 造句:爷爷在空暇时最喜欢下象棋。
笔顺:
结构:上下 部首:木 笔画:10 组词:船桨 划桨 孤舟独桨 造句:由于水流太急,船上的木桨都
被折断了。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木 笔画:14 组词:榕树 造句:广场的四周有六株大榕树。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纟 笔画:5 组词:纠正 纠纷 纠结 纠缠不清 造句:发现错误时,我们应该及时纠
笔顺: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PPT优秀课件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 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 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1)从课文第2~5自然段中“我 们”访问陈巴尔虎旗,草原人民远道欢迎;主客 相见,互相握手、问候、敬酒、唱歌、表演,双 方亲如一家;临别时,主客在夕阳下话别,话语 绵绵,难舍难分,可以体会出“蒙汉情深”。
自由交流:“这种境界”具体指什么?
品读课文
“这种境界”具体指: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平地是绿的, 小丘也是绿的。
四面都有小丘, 羊群像给无边的绿毯 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品读课文
“这种境界”具体指: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
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 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
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
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
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
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感同身受
品读课文
从课文中找出其他在写景中融入感受 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 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 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样子。( C ) 3. 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A )
A.拘束
B.洒脱 C.迂回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草原 描写了哪些画面?尝试运用小标题概括画面。
草原风光图 喜迎远客图 主客联欢图
景
人
品读课文
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 作者描绘了哪些草原美景?是按照
怎样的观察顺序来写的?
部编版语文精选课件六(上)第17课《 盼》PPT
板书设计
新雨衣 爱不释手
如愿以偿
盼
盼着雨停
盼着下雨 帮买酱油
课文主题
本文围绕“盼”字记叙了作 者童年时盼望穿上新雨衣的有趣 经历,展现了儿童细腻、有趣的 内心世界。
拓展发散
课堂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袖筒( xiù )
·
缩手( suō )
·
玛瑙( nǎo )
·
酱油(jiànɡ)
·
斗篷( pénɡ )
瓦蓝
tái
蒜薹
mǎ nǎo
玛瑙
pénɡ
斗篷
ɡuì
柜子
jiànɡ
酱油
chún
嘴唇
suō
缩着
xuān
喧闹
piǎo
瞟见
bènɡ
蹦跳
xī sū
窸窣
shuǎi
甩打
mèn
焖饭
tī
楼梯
fēnɡ
疯了
rǎnɡ
嚷道
dā
嗒嗒
fèi
痱子
nānɡ
嘟囔
xīnɡ
腥味
按结构给下列生字分类。
袖 篷 缩疯瓦柜喧 甩嚷 蒜酱唇蹦
上下结构: 篷 蒜 酱
示例:1.“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 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 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这一
段心理描写既生动又有趣。“我”为了能穿上新 雨衣,日夜盼望下雨,可天偏偏和“我”作对。 于是“我”便责怪起太阳和天气预报,一副蛮不 讲理的样子。让人读来既感觉亲切,又觉得好笑。
读描写环境的句子,想一想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 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 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 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PPT精品课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盼
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 明的新雨衣……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 只袖筒……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淡绿”“透明”“新”“袖筒”,几
个词语描写出 雨衣的样式
作用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盼(雨后场景)
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 瑙还好看。
“我”的心理描写, 写出了“我”对雨 点儿打在雨衣上的憧憬,烘托出“我” 对雨天穿雨衣的渴盼。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盼(小结) 三处雨景的描写,写出了“我”不同的心情。第一处写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品味语言
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滴答,滴 答滴答……
结尾又提到雨点儿在“我”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发出滴 答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既突出了“我”穿上新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 又给结尾营造了美好恬淡的氛围,引发人们无尽的想象。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写作借鉴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例:作者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 描写,烘托出蕾蕾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 (2)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例:作者通 过对蕾蕾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个纯真可爱的 小女孩形象。) (3)学会运用语言浅显精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情节有 趣。
深入探究——盼 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
里蹦出来一样。
部编版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名著阅读(共44张ppt)
人物形象
• 寿镜吾 • 作者读私塾时的老师,他是一
位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对 学生要求严格,但又比较开朗 ,对爱玩的孩子们并不严加斥 责。
《繁星·春水》
• 作者介绍 冰心(谢婉莹),现代 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
• 主要内容 以歌颂自然、赞美母 爱和抒发哲理的诗为多,也有的是 揭露学生时代的黑暗,同情涂炭的 生灵,讴歌探索前进道路的先驱者 。
《阿长与〈山海经〉》
•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此文记述 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 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 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 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 》,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 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 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
• 本文讲述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 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 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 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 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 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 ,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 酷。
• 范爱农 • 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
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 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 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 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
人物形象
• 父亲 • 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
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勒 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 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 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 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 烈的爱。
主题思想
• 《西游记》以神话的形式,曲折地反 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 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 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 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 愿望。孙悟空的积极乐观、敢于斗争 的精神,是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生活的 艺术概括。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
2024/3/26
6
教学方法建议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预习、复习等方式,激活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新
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2024/3/26
创设问题情境
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创 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探究欲望。
开展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 论等方式,开展合作学习,培 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
4
七年级语文上册内容概览
古代诗歌四首
包括《观沧海》、《闻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等经典古诗。
2024/3/26
散文单元
包括《春》、《济南的 冬天》等优美散文,领 略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
。
小说单元
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社戏》等经 典小说,了解社会百态
和人物形象。
5
古诗文阅读
学习《论语》十二章等 经典古文,感受传统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
2024/3/26
1
contents
目录
2024/3/26
• 教材介绍与背景 • 课文阅读与赏析 • 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 • 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提升 • 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 考试复习策略及备考建议
2
01
教材介绍与背景
2024/3/26
3
部编版教材特点
01
02
03
默风趣和浪漫主义风格。
《骆驼祥子》
引导学生阅读老舍的小说《骆驼 祥子》,理解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和人性问题,分享阅读体验和思
考。
2024/3/26
11
跨文化对比阅读
2024/3/26
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
01
通过对比中西方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课件(共40张PPT)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 影响,开始写新诗。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46年7月著名民主 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 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 动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
这句话运用引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春风和煦的特点。 “抚摸”一词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这是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柔和。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这是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的醉人芬芳。
➢“鸟儿将窠巢安在……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 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这句话好在哪?
盼春
(1)
绘春
春 (2-7)
颂春
(8-10)
理清文章思路
春天的山、水、太阳 (总绘)
春天的草 春天的花 春天的风 春天的雨 春天的人们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春天像娃娃 春天像姑娘 春天像青年
反复朗读,深入理解
1、读准字音。 3、区分轻重音。
2、注意朗读节奏。 4、有感情朗读。
课文精读
➢“傍晚的时候……在雨里静默着。” 这三句将视线由植物转到人,从白天写到傍晚。动静结合,
有动景,有静景。
“静默”一词最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烘托出春雨中安静和 平的气氛,营造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作者抓住了春雨什么特点?
一下就是三两天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一层薄烟
绵长 细密 轻盈
他的散文秀丽朴素、真挚质朴、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 朴实的新鲜作风”。
2024版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PPT课件
02
文学常识、文 化背景
名著导读、推 荐书目
03
04
课外古诗词背 诵篇目
02
课文导读
课文内容概述
梳理课文内容,包括 主要情节、人物形象、 环境描写等要素。
分析课文结构,帮助 学生把握文章的逻辑 层次和写作特点。
概括课文主旨,引导 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 的思想和情感。
作者及背景介绍
介绍作者的生平、代表作品和 文学成就,了解作者的写作风 格和思想倾向。
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 精品PPT课件
目 录
• 目录 • 课文导读 • 字词解析 • 句子赏析 • 段落分析 • 篇章探究 • 课后练习与巩固
01
目录
第一单元:阅读鉴赏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文学手法与鉴赏
生字生词、语音语调 课文朗读与理解
第二单元: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字词解析
生字新词认读
课件中应列出本册教材中出现的 重要生字新词,包括拼音、释义
和例句。
提供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帮助 学生准确掌握发音。
针对易读错、易混淆的字词进行 重点提示和辨析。
多音字辨析
列出本册教材中出现的多音字,包括不同读音、不同意思和用法。 通过例句和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多音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02
注意区分不同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 和逻辑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整体框架。
写作特点总结
语言风格
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词汇选 择等,总结文章的语言风格特点。
篇章结构
探讨文章的谋篇布局、段落安排等, 揭示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技巧。
情感表达体会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壶口瀑布》 课件(共22张PPT)
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
景 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
跳……(第2段)
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 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 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 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 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 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 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 不可测,这便是“壶口”。……(第3段)
相挤着、撞着,
,前呼后拥,撞向石壁,
霎时碎
成
。
改句: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 ,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
着、撞着,
,前呼后拥,撞向石壁, 霎时碎成 。
为何要为使用这么多叠词?
叠词的使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另 外,增加了气势,让人充分感受到壶口瀑布水的气势磅礴的特点。
任务二 【关注“所见”】 壶口瀑布的石
……近到远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 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
比水,定但至点柔换至景和的,水作一者旦被的压立迫足竟会点这不样变怒不,可而遏从。原不来同这柔角和度之描中只绘有不宽同厚绝方无位软景弱,物当。她忍耐到
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 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俯 自己脚下
河心
上
下
上
仰 下
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囊萤夜读》PPT优秀课件
01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Chapter《囊萤夜读》创作背景作者经历时代背景车胤家境贫寒,但自幼聪颖好学。
因家中无油点灯,夏夜捕萤火虫用以照明,自此学识与日俱增。
创作动机车胤生平及成就时代背景东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里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东晋文化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东晋时期的文化以玄学为主流注重个性表达和内心世界的探索。
《囊萤夜读》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体现了东晋时期人们追求知识、崇尚智慧的精神风貌。
要点一要点二文学地位《囊萤夜读》是东晋时期的一篇优秀散文作品被誉为代表东晋文学成就的杰作之一。
它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车胤勤奋好学的形象展现了东晋时期文人墨客的精神风貌和追求。
同时《囊萤夜读》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之一它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勤奋的必要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02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0102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03知识拓展:古代励志故事Chapter悬梁刺股匡衡勤学而无烛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故事背景凿壁偷光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故事的主人公是西汉时期的匡衡。
成就与影响匡衡最终成为一位大学问家,他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为勤奋好学的典范。
凿壁偷光其他古代励志故事闻鸡起舞01卧薪尝胆02程门立雪0304互动环节:课堂活动与讨论Chapter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目的通过讨论,深入理解“囊萤映雪”所传达的勤奋好学、不畏艰难的精神内涵。
讨论内容可以围绕车胤在艰苦环境中仍然坚持学习、最终取得成就的故事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讨论方式可以采用小组内轮流发言、互相补充的方式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竹节人课件(共42张PPT)
体会传统玩具的乐趣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 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 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 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 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 在偷看。
体会传统玩具的乐趣
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不仅体现在 玩的时候,还体现在做的过程中呢!
体会传统玩具的乐趣
简单的玩法儿折射出的是单纯热情的爱 与纯洁无暇的乐。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 、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 ,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 知疲惫,也永不会倒下。
体会传统玩具的乐趣
竹节人手上系一根冰棍棒,就变成了 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 ,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
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本文记叙了“我”和同学们做竹节人 斗竹节人,以及上课玩竹节人被老师没收 后老师也迷上了竹节人的故事。
划分层次
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 归纳出每一层次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我们”当时全都迷上了竹节人。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描述了制作竹节人的过程。
鏖战犹酣 一哄作鸟兽散
学习任务三
初步认识导读提示 整体感知课文
认识导读提示
默读导读提示,用序号标出导读任务,并用着重号标出关键任务。
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 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如果给你以下 任务,你会怎么读《竹节人》这篇文章? ◈ 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体会传统玩具的乐趣
小组合作学习: 画出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的句
段,边读边批注,并想象当时的画面。
体会传统玩具的乐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优秀课件(共87张PPT)
怎样描绘景色? 看到的 听到的
感受到的
融入自己的感受来写,更能 让读者感同身受。
第2课时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默读第2—5自然段,思考:你从哪儿 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喜迎远客图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
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形容青草很绿。
这句话写出了草原辽阔、 碧绿的特点。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
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表达作者对 草原羊群的
比喻 一碧千里的草原
无边的绿毯
喜爱之情。
草原上的羊群
白色的大花
多么绮丽、优美的画面!这样的精笔 细描传达出作者满心的喜悦与赞叹。
说一说
你是否有过与亲人、好友分别的经历? 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分别时你的心情 如何,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草原景色美 进入草原 特有的奇丽景色 大、绿、静
接近公社 热情隆重的远迎 主人好客
草
蒙
原 草原人更美 蒙古包外
蒙古包里
激情洋溢的会见 盛情友好的款待
民族团结 亲如一家
汉 情 深
告别草原 情深义厚的话别 依依惜别
我会写
毯
陈裳
虹
蹄
腐稍
微
我会写
tǎn
毯
易写错
注意两个火字最后一笔 都是点。
组词:毯子 地毯
chén
陈
易写错
不要多写“一”。
组词:陈列 陈旧
易写错
shang 不要少写一“丶”。
裳 组词:衣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29张PPT)
22 伟大的悲剧/
你认为斯科特他们伟大吗?说 说你的理由。
1、诚信,具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2、坚毅执著,有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4、无私的爱。
22 伟大的悲剧/
七年级语文下册
22 伟大的悲剧/
22 伟大的悲剧
22 伟大的悲剧/
对于人类来说 南极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大语文课件
2
22 伟大的悲剧/
这里有着湛蓝的天、洁白的雪和艳红的太阳
大语文课件
3
南 极 的 夜 晚 悲剧/
然而,在这能荡涤心灵的纯美景致之下 无处不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22 伟大的悲剧/
四、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冰冷的帐篷里,给英国公众
写下了一封绝命书。下面摘录的是这封信的一部分,阅读后结
合课文内容(有条件的,可在课外查找有关斯科特的其他材料),
写一篇阅读笔记。
此次灾难的原因并不在于组织工作不当,而在于一切必须担 当的冒险事业都可能遭遇的厄运。
………… 如果我们能够活下来,我本来想把我的伙伴们坚忍不拔、勇 往直前的事迹讲给大家听。它一定会深深打动每一个英国人的心 。如今不得不让这些潦草的札记和我们的遗体来讲这些事迹了。
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之前心中回忆的美 好和往事和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虽 是美好的,却是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 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22 伟大的悲剧/
5、一个人虽然在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 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两句 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牛郎织女(一)》PPT优秀课件
结构图示
童年 牛郎织女(一) 成年
成家
受兄嫂百般虐待 与老牛相依为命 与织女喜结良缘
勤劳善良 自力更生 心灵手巧 向往自由
返回
第三阶:方法学用
学习内容 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依据主要情节我们就可以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别人听了。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概括第9~21自然段的内容。
起因
老牛指引牛郎去湖边捡织女的衣服。
经过
牛郎和织女见面后互相倾诉真心。
结果
牛郎和织女一起回家过日子。
概括织女的人物性格。 织女向往自由、追求幸福,
和牛郎一样,是个善良、勤劳、 坚定、勇敢的人。
课堂小结 本文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了牛
10 牛郎织女(二)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认字词、理解词语。
快速阅读课文,想一 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通读课文
课文大意
本课是《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后半部分,讲牛郎织女在王母娘 娘的干预下,被天河隔开,从此天各一方,但牛郎织女不忍离别,隔 河相望化作星辰。王母娘娘拗不过他们,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故 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理解理词解语语
[亲密]感情好,关系密切。 [周到]各方面都照顾到;不疏忽。 [上游]河流接近发源地的部分。 [机会]恰好的时候;时机。 [爱惜]因重视而不糟蹋;爱护珍惜。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拘束。形容非常自由。
上游
理理解解词语语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草原》课件(共30张PPT)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族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 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 演了民族舞蹈。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 么舍得立刻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 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新我 课会导 写入
tǎn
毯
chén
陈
shang hóng
裳虹
tí fǔ shāo wēi
蹄腐稍微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理清课文自然段,为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描写草原秀美的风景。 第二部分(2-3):写主人喜迎远客的场景。 第三部分(4):写蒙古包内主客联欢的场景。 第四部分(5):写主客话别的情景。
这句话写出草原 碧绿 、 广阔 的特点。
课文结构
空气新鲜 天空明朗 风景美 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
翠色欲流 回味无穷
草
原
群马疾驰 欢迎远客
人情美 载歌载舞 盛情款待 夕阳西下 依依惜别
草原风景美 蒙汉情谊深
草原盛会——那达慕
拓展延伸
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 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爱好的一种传统的 群众性集会。那达慕上的主要活动有赛马、摔 跤、射箭等。这些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 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 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养。那 达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反应了蒙古 族人民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拟人
在这境域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
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部编版语文鲁迅《祝福》教学优秀课件PPT
cù
xīn
l ĭ tuò
蹙缩 歆享 牲醴 唾弃
piē xùn
yăn
xūn
一瞥 驯熟 俨然 醉醺醺
情景任务 在鲁镇新年的爆竹声中,家家户户正在热闹地准 备着“祝福”,而就在此时,可怜的祥林嫂悄无 声息地死了......
假如你是刑侦科的一名警员,上级派你来调 查祥林嫂的死因,并写一份结案报告。
活动一 填写死亡调查表
主旨:《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 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 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小说人物命运变化的原因、结果,往往就是小说要揭示的主题。
鲁四老爷
语言六描次写开(口2,0、说38了、百41十、来46个、字49,、却52)就:把他反动、顽固、 虚伪自私、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揭露的淋漓尽致。
②迷信思想。迷信思想是封建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也同样毒害着祥林嫂的心灵。她想摆脱,想赎罪,自 然乞求于迷信。她捐了门槛,自以为摆脱了罪孽,却不被 社会认可。
政权 封建礼教
夫权
族权 封建迷信
神权
害死祥林嫂的幕后黑手:“吃人”的封建礼教
许寿裳: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我”、鲁镇的人们
活动三:你认为是谁害死了祥林嫂?说出你要举证的人,并向法 官说明你的举证理由。思路:指出举证谁+举证理由
谁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
如何看待祥林嫂的抗争?这种抗争的实质是什么?
逃 撞
躲避被卖 不愿二婚
“从一而终”的封建观念
捐
向封建迷信低头
抗争是自发的,缺乏明确的认识,而且方式 方法都是错误的。所以,抗争的结果只能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理解
•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可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 吞噬 吞食。噬,咬。 • 雄浑:本课指歌声雄壮浑厚。 • 压抑:对感情、力量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和发挥。 • 开山鼻祖:鼻祖,比喻创始人。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 两面三刀: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 敦厚:忠厚。 • 招徕:招揽。本课指藏戏开常用陈述藏戏历史的方式招揽观众。 • 随心所欲: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 优哉: 指生活悠闲自在。优,美好,舒服;
第四部分:(第21自然段)
总结全文,点明藏戏靠师传身授传 承和发展。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 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
返回
1、藏戏有什么特色?开头三个连续的问句,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2、藏戏是怎样形成的? (4——7)自然段 3、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 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8——15自然段) 4、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 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第16自然段) 5、“不一而足”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句 话吗? 6、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写作方法?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 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 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 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 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 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 化的“活化石”。
返回
第一部分:(1——3自然段) 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4——7自然段) 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第三部分:(8——20) 具体介绍藏戏的特点。
第4---7自然段内容练习
藏戏的表演形式是(
)
表演的内容是(
)、
(
);其目的是
(
) 、(
)、
(
)。
你想对唐东杰布说什么?
你是一个传奇,许下宏愿,发誓造桥; 你是一个传奇,不惧嘲笑,为民造福; 你是一个传奇,组建戏班,唱遍青藏;
你是一个传奇,藏戏鼻祖,大行德广。
3、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 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哉,语气词,表感叹。
词语理解
• 演绎:一种推理方法,有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 下的结论。
• 婀娜: 姿态柔软而美好。 • 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 活佛: 本课指喇嘛教中用转世制度继位的上层喇嘛。 • 剧种: 戏剧艺术的种类。 • 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
举齐全。 巫女: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
湖北的楚剧
浙江 越剧
四川 川剧
安徽 黄梅戏
河南 豫剧(河南梆子)
3、藏戏
学习目标
• 1、正确读写“传奇、咆哮、旷野、吉祥、 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 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 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 等词语。
• 2、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用自己的 话说一说。
•
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
•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像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பைடு நூலகம்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1)戴着面具 演出;(2)没有舞台;(3)一部戏演三五 天还没有结束。
开头连续用三个排比式的反问句,更加 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 豪感。
返回
2、藏戏是怎样形成的?
(4——7)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传开 创
谁是今天东平
奇 实验中学小卫视 故 的主播?
1、藏戏有什么特色?开头三个连续的 问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的开头有 什么作用?
•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 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 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这三个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以三个反问句开篇,先声夺人,强 调了藏戏的三个特点,也为本文具 体描写藏戏的特点埋下了伏笔。
藏戏面具
图1
图2
图3
图4
A、国王和大臣面具(2) 红色:象征威严、权利
B、王后和母亲面具(1) 绿色: 象征慈爱、美丽
C、女巫和丑角面具(4) 半黑半百:象征奸诈狡猾
D、魔鬼和妖怪面具(3) 黑色:象征凶残
•
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
•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8——15自然段)
藏戏的艺术特色
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藏剧:戴着面具演出
白色
纯洁
藏剧:戴着面具演出
红色
威严
藏剧:戴着面具演出
绿色
柔顺
藏剧:戴着面具演出
黄色
吉祥
藏剧:戴着面具演出
半黑半白
两面三刀
两面三刀: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 地一套。
藏剧:戴着面具演出
青面獠牙
压抑和恐怖
藏戏面具
走近 藏戏
(视屏或图片)
感性认识藏戏
中华戏曲种类多,藏戏有就有特色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藏戏是 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 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 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 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藏戏大 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 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 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 戏 的
事 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②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这句话在全文谋篇布局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前面总括藏戏三大特点,用“还是”转折, 介绍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藏戏的形成。唐 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没有唐 东杰布就没有藏戏。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和尚)。传奇故事: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 为超越寻常的故事。
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 民族走向成熟,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 民族生活的产物。
——黑格尔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仅 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 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你知道中国 有哪些戏曲种类吗?
课外知识拓展: 其他地方戏曲
安徽的黄梅戏 浙江的越剧 北京的京剧 广东的粤剧
河南的豫剧 四川的川剧
③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 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 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 作者用精练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 写,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间接歌 颂了唐东杰布的高尚品质,说明他许下宏 愿、发誓架桥的思想根源,也说明民间艺 术源于生活,根据时代的需要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