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地理

合集下载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1-概览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指的是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活动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和模式。

这些特点和模式受到地理、经济和政治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主要国际贸易区域2-1 欧洲贸易区欧洲贸易区是以欧洲联盟为核心的地区贸易组织,成员包括28个欧盟成员国以及其他与欧盟有关贸易协议的国家。

该区域贸易规模庞大,涉及到多个行业,如汽车、机械设备、化工等。

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中国、等国家。

2-2 北美贸易区北美贸易区主要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框架下开展贸易活动。

该区域贸易规模巨大,涉及到各种商品和服务。

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国之一。

2-3 亚太贸易区亚太贸易区是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贸易活动,涵盖了东亚、东南亚、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该区域是全球最活跃的贸易区域之一,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韩国、印度等国家。

亚太自由贸易区(APEC)是该区域内最具影响力的贸易组织之一。

2-4 拉美贸易区拉美贸易区是拉丁美洲地区的贸易活动,包括南美洲和中美洲国家。

该地区以农产品、矿产品和能源资源为主要出口商品。

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南美洲联盟(UNASUR)和中美洲共同市场(CACM)是该地区的重要贸易组织。

3-主要贸易流动3-1 北-南贸易北-南贸易指的是发达国家(北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南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

发达国家通常是技术先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对落后。

这种贸易模式的特点是北方国家以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进口从而满足自身市场需求,而向南方国家出口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3-2 南-南贸易南-南贸易指的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

这种贸易模式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需求的增加和互补性的增强。

南-南贸易的主要产品包括农产品、矿产品、轻工业制成品等。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国际贸易在各国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国际贸易地理,即研究国际贸易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学科,对于了解贸易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环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不同国家的自然资源分布和气候条件不同,这直接影响了各国物资和产品的生产和贸易规模。

例如,沿海地区通常具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便捷的海上交通条件,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市场规模都是影响国际贸易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

较为发达的国家通常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因此在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如德国的汽车制造、日本的电子产品等。

3.政策因素各国的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规则也对贸易地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国际贸易受阻,而开放政策则有利于促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地理的重新布局。

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也对贸易地理产生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国际贸易地理的规律和趋势1.集聚效应国际贸易往往呈现出集聚效应,即类似产品和产业在特定地理区域集中的趋势。

比如,酒类产业在法国的波尔多地区、中国的云南地区集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产地效应和品牌效应,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的贸易和经济发展。

2.区域一体化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多个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例如欧洲的欧盟、亚洲的亚太经合组织等。

区域一体化通过打破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成本和提升市场规模,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和投资活动。

3.价值链重组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产环节分散到全球各地,形成价值链分工。

不同环节的加工和生产在不同地区进行,这导致了贸易地理的重组和调整。

例如,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扮演着组装和加工的角色,而发达国家则负责高端技术和研发。

三、国际贸易地理的意义1.促进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可以帮助国家和企业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合作,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国际间的贸易关系与地理

国际间的贸易关系与地理

国际间的贸易关系与地理国际间的贸易关系是各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贸易关系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交通和通信等因素。

本文将探讨国际间的贸易关系与地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因素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影响。

一、地理位置的影响地理位置是国际贸易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

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优势或劣势将直接影响其贸易活动。

就以中国为例,作为一个东亚大国,中国拥有丰富的沿海和内陆资源,方便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

中国的地理位置也使其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与此同时,地理位置的劣势也会使某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临挑战,比如遥远的岛屿国家可能受到交通运输成本的限制。

二、自然资源的分布自然资源的分布是另一个影响国际贸易关系的重要因素。

各国之间在自然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上存在差异,这促使了国际间的贸易。

一些国家因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成为了资源输出国;而其他国家则成为资源输入国。

这种资源依赖性促使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

三、交通与通信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也对国际贸易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进的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能够有效地促进贸易的进行。

海洋航运、航空运输以及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使得商品、服务和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跨越国界。

同时,全球互联网的兴起也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贸易的进行,使得跨国公司能够更容易地开展业务,跨国电子商务的兴起更是改变了贸易的传统模式。

四、地缘政治的影响地理因素不仅影响国际贸易关系,同时也影响着地缘政治。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使得一些国家在地缘政治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从而影响国际贸易的格局。

海峡、河流、山脉等自然地理要素往往成为国家之间争夺的焦点,控制这些要素可以更好地掌控贸易通道和战略要地。

国际贸易中的政治因素和地缘政治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会直接影响贸易的畅通和稳定。

结论国际间的贸易关系与地理密不可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理因素对贸易的影响愈发凸显。

地理与国际贸易了解地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地理与国际贸易了解地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地理与国际贸易了解地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地理是国际贸易中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

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以及地理条件的差异,各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贸易时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地理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并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来支持这些观点。

1. 地理的区位和交通网络地理区位是国际贸易最基本的影响因素之一。

国家的地理位置可以决定其与其他国家的交通往来是否便利。

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可以促进国家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加强商品和服务的流通。

相反,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往往会导致交通成本高昂,限制了国家的外贸活动。

例如,位于欧洲大陆中心的德国拥有便捷的陆路和水路交通网络,使其成为欧洲最大的出口国之一。

其地理位置使得德国可以通过欧洲联盟的内部市场和附近国家的贸易走廊来扩大其出口业务。

而受制于地理条件,像尼泊尔这样的内陆国家交通不便,可能会限制其与其他经济体的贸易往来,使其依赖于邻国的陆路或海路通道,而这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贸易障碍。

2. 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地理条件还会对国际贸易的自然资源分布和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各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各不相同,这决定了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地理条件也可以影响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特化方向,从而进一步影响其对外贸易的情况。

例如,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石和煤炭。

其地理位置使得澳大利亚可以将这些矿产资源以大规模出口的方式供应给全球市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

另一方面,像芬兰这样的北欧国家地理条件寒冷,适宜林业等资源开发,这使得木材和纸浆成为该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3. 气候和农业发展地理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可种植的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

以此为基础,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会形成一定的农产品竞争优势。

例如,巴西位于热带地区,拥有丰富的阳光、雨水和肥沃的土壤,这使得巴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出口国之一。

另一方面,像荷兰这样的北欧国家由于气候条件恶劣,农业发展相对有限,但他们通过农业技术的创新,如温室种植技术,仍然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第1章 国际贸易地理绪论

第1章 国际贸易地理绪论

国际贸易地理
Hale Waihona Puke 版权:贵州商专旅游系•唐明贵
国际贸易地理
单位GDP能耗30年年均降低4%
版权:贵州商专旅游系•唐明贵
国际贸易地理
版权:贵州商专旅游系•唐明贵
国际贸易地理
版权:贵州商专旅游系•唐明贵
金阳新区规划图
国际贸易地理
版权:贵州商专旅游系•唐明贵
国际贸易地理
版权:贵州商专旅游系•唐明贵
< 上一张下一张 >
国际贸易地理
版权:贵州商专旅游系•唐明贵
国际贸易地理
版权:贵州商专旅游系•唐明贵
国际贸易地理
版权:贵州商专旅游系•唐明贵
国际贸易地理
版权:贵州商专旅游系•唐明贵
国际贸易地理
版权:贵州商专旅游系•唐明贵
国际贸易地理
版权:贵州商专旅游系•唐明贵
2009年10月26日,袁周冒着寒意乘船两个多小时实地考察库区清水江流域, 并在清水江码头现场办公,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协调解决 。
国际贸易地理
版权:贵州商专旅游系•唐明贵
§2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一、主要研究内容 略
二、基本任务 (一)指导中国对外贸易实践 (二)拓展理论研究的空间 (三)提高国民素质
国际贸易地理
版权:贵州商专旅游系•唐明贵
三三、、学学习习与与研研究究国国际际贸贸易易地地理理的的方方法法 ((一一))辨辨证证唯唯物物主主义义和和历历史史唯唯物物主主义义方方法法论论 ((二二))对对比比分分析析法法 ((三三))数数理理分分析析法法 ((四四))地地图图法法 ((五五))计计算算机机模模拟拟法法 ((六六))实实地地考考察察
启发式引入讲授内容

国际贸易地理第十章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第十章课件

(二)自然资源
南非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巨大,但石油资源匮乏,国内现已探 明储量并开采的矿产有59种。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钛、硅 铝酸盐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蛭石、锆居第二位,氟石、磷酸盐居第 三位,锑、铀居第四位,煤、钻石、铅居第五位,锌居第六位,铁矿 石居第九位,铜居第十三位。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 国,黄金出口额占全部对外出口额的三分之一,因此又被誉为“黄金 之国”。
根据南非和欧盟达成的关于汽车类产品的自由贸易协议,欧盟在 2008年前逐步降低直至免除从南非进口汽车的关税,而南非将在2012年 前逐步降低从欧盟进口的汽车及轻型商用车的关税,即从25%降至18%。
2024年3月3日星期日
(一)进出口贸易总量
南非是非洲大陆的贸易大国,进出口总额居非洲国家之首。 2007年1—9月,南非进出口贸易额为1082.4亿美元,较2006年同期增 长19.3%。其中,出口503.8亿美元,较2006年同期增长20.0%;进口 578.5亿美元,较2006年同期增长18.6%。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南 非货物贸易下滑。
2024年3月3日星期日
(四)人口和民族
南非统计局2010年7月20日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南非人口即将 达到5000万人。其中女性约占51%,农村地区的女性比例更高。
南非系多种族、多民族国家,享有“彩虹国度”的美称,分黑 人、白人、有色人和亚裔四大种族,分别占总人口的79.5%、9.2%、 8.9%和2.5%。
南非有11种官方语言,分别为阿非利加语、英语、恩德贝莱语、 科萨语、祖鲁语、索托语、斯瓦蒂语、茨瓦纳语、文达语及聪加语。 英语和阿非利卡语为通用语言。
南非宗教活动较为普遍。白人、大多数有色人和60%的黑人信奉 基督教新教或天主教;亚裔人约60%信奉印度教,20%信奉伊斯兰教; 部分黑人信奉原始宗教。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第一章绪论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对象: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和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

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的基本属性:区域性与综合性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

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

“三湾一海”是指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这里是日本乃到全世界港口最集中地区之一,集中了千叶、横滨、川崎、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世界重要港口。

三湾一海地区岸线曲折,水深湾多是建港的优越条件。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山区和平原、沙漠与良田、河流和湖泊、气候类型等方面反映出来。

地形条件的影响:平原广布,所占比例颇高,使发展农牧业有了良好基础,为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国家创造了条件。

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岭,或险恶地形直逼沿海,则必须对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难以展开对外贸易。

山区和平原地区相比,运输业效率差别也很大,在山区修筑一条与平原地区运输能力相同的铁路,造价要高3倍。

山区线路坡度较大,运营时,燃料和费用都成倍增加。

在水平线路上能拉5000吨重的机车,爬0.5%坡时只能拉1400吨重,爬1%坡时,只能拉800吨重。

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位于热带多雨区的河流,一般水量大,具有较大的航运价值,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茵河和多瑙河。

(理解)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的节律性和地带性,对生产事业,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着深刻影响,进而制约着经贸活动。

具体影响例:(节律性和地带性)小麦、玉米、棉花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节风气候区,所以美国、加拿大、中国、乌克兰、法国等位于温带中纬度的国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介绍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是指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形成的空间分布模式。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贸易地理格局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探讨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形成因素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主要因素:1.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分布对国际贸易地理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成为贸易的重要中心,如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南美洲的农产品等。

2. 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的不同也影响着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发达国家的货物和服务需求较大,成为其他国家出口的主要目标地。

3. 政策环境:不同国家的政策环境也会对国际贸易地理格局产生影响。

如贸易壁垒的存在会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自由贸易协定和关税减免政策则有利于扩大贸易规模。

主要格局国际贸易地理格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 资源型经济贸易集中: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成为资源型经济的出口中心,如中东地区的石油出口、澳大利亚的矿产品出口等。

这种格局主要由自然条件决定。

2. 制造业贸易集中:制造业产品的生产通常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和专业技术支持,制造业贸易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德国、等。

这种格局主要由市场需求和产业链的分工决定。

3. 区域贸易合作加强:为了提高贸易效益和应对挑战,各国之间加强了区域贸易合作。

如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区、东盟国家的共同市场等。

这种格局主要由政策环境决定。

影响因素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变化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全球化进程:全球化的推进导致了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变化。

跨国公司的崛起,使得生产和贸易的分工更加细化,推动了资源、资金和技术的跨国流动。

2. 国际竞争优势:国际竞争优势的不同也导致了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变化。

一些国家拥有特殊的技术、品牌、市场和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吸引了国际贸易流向这些国家。

3. 政策调整:各国政府对国际贸易的政策调整也会影响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例如,关税减免政策的实施会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的集聚效应。

国际贸易地理知识

国际贸易地理知识

国际贸易地理知识国际贸易地理是研究国际贸易活动与地理环境、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国际贸易地理涉及到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交通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政治因素等。

地理因素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结构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就国际贸易地理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直接决定了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联系。

地理位置不仅影响着国家对外贸易的方式和策略,也影响了区域间贸易的发展。

地理位置优越的国家和地区往往可以通过降低交通和运输成本,更快地进行国际贸易活动。

例如,地处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由于地理位置的便利性,它们成为全球石油贸易的中心。

此外,地理位置也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竞争力和地位,从而对国际贸易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自然资源分布自然资源分布是国际贸易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差异极大,例如,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中东地区、铁矿石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巴西等。

自然资源的分布差异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的结构和模式。

资源丰富的国家往往以资源为优势,通过对外贸易实现了经济发展。

而资源匮乏的国家则主要以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等形式参与国际贸易。

自然资源的分布也会导致国家之间的贸易依存度。

资源贫乏的国家通常需要依赖其他国家的资源进口,形成贸易依存关系,而资源富集的国家则通过资源出口获取贸易利益。

三、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国际贸易地理的重要环节。

交通运输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提高贸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海洋运输、航空运输、陆地运输等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都对国际贸易起着不同的作用。

例如,世界贸易主要依靠船舶运输,现代船舶技术的发展和运输成本的降低加快了货物和服务的流动,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此外,交通运输设施的不完善会对国际贸易造成限制和阻碍。

国际贸易地理(第二版)(PPT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第二版)(PPT课件)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 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大
部分
• 一、地理位置 • 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
• 交通地理位置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对外贸易的
影响亦是很大的。这是因为交通运输条件既是生 产力布局的重要内容与条件之一,又是经济发展 的基础条件。临近或者毗连一些经济发达、经贸 活动频繁的国家与地区,也会使一些国家、地区 得益,促进经济贸易得到一定的发展。
国际贸易地理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 第三节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 第三章 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与国际贸易中心地区的形成和转移趋势 • 第一节 世界生产力的演变与发展 •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心地区的形成和转移
度、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发展政策、社会结构与贸易 习惯、历史基础、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状况等。
• (二)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研究 • 进出口商品是对外贸易的物质基础,其结构特点反映了国际间
劳动地域分工和国际市场供需关系。也是各国家、各地区经济 实力、技术水平和商品竞争力大小的标志。
• (三)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地区差异和地区格局的研究 • 研究地区分布、地区差异和全球格局是国际贸易地理的核心与
第二章 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
• 【学习目标】 • 使学生明确了解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自然
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诸因素。重点掌 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和社会文化环 境的构成要素,和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一、引言国际贸易地理是一门研究国际贸易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旨在揭示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国际贸易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本课件将重点介绍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国际贸易地理环境分析等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地理知识。

二、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概念1. 国际贸易: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

2. 国际贸易地理分布:指国际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特征,包括贸易流向、贸易量、贸易结构等。

3. 贸易地理优势:指某一国家或地区在开展国际贸易时所拥有的地理环境优势,如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

4. 贸易地理壁垒:指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导致的国际贸易障碍,如距离、关税、非关税壁垒等。

5. 贸易地理格局:指在一定时期内,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三、国际贸易地理格局1. 全球贸易地理格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调整,新兴市场经济体崛起,贸易流向和贸易结构日趋多元化。

2. 区域贸易地理格局: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贸易协定层出不穷。

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这些区域贸易集团内部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

四、国际贸易地理环境分析1. 资源禀赋:资源禀赋是影响国际贸易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

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往往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如石油、矿产等;而资源匮乏的国家则进口这些产品。

2.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

位于交通要道的国家,如新加坡、香港等,国际贸易发展较为繁荣;而地理位置偏远的国家,如蒙古、老挝等,国际贸易发展相对滞后。

3. 市场规模:市场规模是影响国际贸易地理分布的关键因素。

人口众多、消费水平较高的国家,如美国、中国等,市场需求旺盛,国际贸易规模较大。

4.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对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具有重要作用。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绪论第一节Ⅰ、国际贸易地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国际贸易,包括进出口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或地域构成等,都是由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来决定的。

Ⅱ、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属性综合性2、地域性3、动态性4、社会性第二节Ⅰ、国际地理贸易学研究的内容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经济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世界主要三大类商品贸易地理国际货物运输地理中国大陆的主要贸易伙伴贸易地理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自然地理环境是指所有能够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淡水的作用有航行、灌溉、发电。

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人文地理环境是在人类自身长期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包括人口、民族、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政治、法律等因素经济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地理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及其分布、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等经济发展水平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备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2、人均国民收入(GNI)3、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分为四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4、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国家类型:一般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产业结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科学技术水平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2、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各国(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3、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了世界贸易竞争4、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国际分工由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分工发展第三章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演变第一节国际贸易中心的形成与发展产业革命钱的区域贸易中心地理大发现与区域贸易中心转移地理大发现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范围和内容地理大发现使区域贸易中心转移: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地理大发现给国际贸易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大量货币资本、工业原料和劳动力第二节国际经贸组织全球性国际经贸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区域性国际经贸组织: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第四章世界三大类商品贸易地理第一节世界能源贸易地理1、世界石油贸易地理:世界石油分布极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中东、拉丁美洲、北美洲、西欧、非洲、东南亚和中国。

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及影响因素

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及影响因素

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及影响因素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的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分布等。

本文将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优势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区域,这主要受到其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的影响。

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最主要的水路交通线上,便于与国际贸易伙伴进行海运贸易,降低运输成本。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如上海、深圳、天津等重要港口城市,这些港口不仅提供了良好的码头设施,还能处理大量的货物流通。

因此,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便利的物流渠道,吸引了国内外企业在此开展贸易活动。

另外,东部沿海地区还受益于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产业链完备等因素的影响。

这里有许多大型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

外资的引入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产品质量,使东部沿海地区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二、内陆沿边地区的对外贸易特点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国的内陆沿边地区对外贸易存在一些不同的特点。

这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交通条件的相对落后,以及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等因素,对外贸易发展较为困难。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内陆沿边地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加强。

政府的支持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积极地改善当地的贸易环境。

例如,中国西部地区通过开展陆路贸易与临近的中亚国家和欧洲等地进行贸易往来。

在这些地区,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交通网络逐渐发展完善,使得货物运输更加便捷。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边境口岸的投资,提高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

另外,中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如能源、农产品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出口也成为了促进当地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

同时,内陆沿边地区还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合作园区等新型贸易模式,拓宽对外贸易渠道,提高地区的贸易竞争力。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地理是指国际贸易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特点,研究国际贸易的地域性、地域差异和空间联系等。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可以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首先,国际贸易地理的分布不均匀,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

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了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

例如,港口城市香港、新加坡以及荷兰的鹿特丹等都是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这些地方因为其良好的海陆交通条件和发展完善的物流和仓储设施,吸引了大量的贸易活动。

其次,国际贸易地理的分布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发达国家往往具备较高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他们往往是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主要生产者。

这些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推向全球市场,并通过贸易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取必要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支持。

此外,国际贸易地理还受到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一些地缘政治因素,例如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贸易限制和经济制裁等,会对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古巴和美国之间长期存在的贸易禁运,对古巴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地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化差异也是影响国际贸易地理的因素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消费习惯和需求,这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贸易伙伴的选择。

在国际贸易地理中,地理空间的联系和流通的便捷性是促进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

距离和交通成本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贸易壁垒。

地理位置优越的国家和地区通常具备更高的贸易活动水平。

例如,欧洲联盟内部国家因为地理距离短、交通便利,形成了高度一体化的贸易体系。

相反,距离遥远的国家之间由于交通成本高昂,贸易活动相对较少。

为了促进和发展国际贸易,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降低关税、取消贸易壁垒、促进国际投资等方式,各国都致力于扩大贸易规模和增加贸易伙伴。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WTO的组成与职能
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和主要职责。
WTO的规则与原则
解释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规则和原则。
WTO与全球化的关系
探讨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析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时的考虑因素和选择。
2
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
评估不同贸易政策对各方利益的影响。
回顾国际贸易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变革。
国际贸易模式与区域分布
贸易的主要 模式
• 比较优势 • 绝对优势 • 产品寿命周
期理论
贸易的主要 商品
• 原材料 • 制成品 • 高端技术产品
区域贸易的 分布
探究各地区在国际 贸易中的贸易模式 和商品分布。
国际贸易的 现状
分析当前的国际贸 易状况和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国际贸易规 则
《国际贸易地理》PPT课件
本课程旨在深入介绍国际贸易地理,探讨国际贸易的意义、模式与区域分布, 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贸易规则以及国际贸易政策与管理。
概述
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
国际贸易的意义与作用
探讨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作 用。
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国际贸易 规则
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的组成、职能,以及全球 贸易中的规则与原则。
国际贸易模式与区域分布
研究不同的国际贸易模式以及商品在全球的 区域分布情况。
国际贸易政策与管理
分析国际贸易中政策的选择、对贸易的影响 以及实践中的管理。
国际贸易的意义与作用
1 国际贸易的定义
解释国际贸易的概念和范围。
2 国际贸易的意义与作用
阐述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3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3
国际贸易管理的实践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简介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是指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理分布和相互关系。

它受到各国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交通网络等因素的影响,反映了全球贸易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国家间的经济联系程度。

主要国际贸易地理格局1. 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贸易组织之一,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

这一地理格局建立了一个较为紧密的贸易伙伴关系,促进了北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

2.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EU)是由28个欧洲国家组成的政治和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和共同市场政策。

欧洲联盟的形成造成了欧洲地区的贸易一体化和经济合作更加紧密。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和经济发展。

这一地理格局表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贸易重要性以及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密切。

4. 中新纽带中新纽带是中国、新加坡和新西兰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联系。

这一地理格局建立了中国与新加坡、新西兰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并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增长。

5. 中阿贸易合作中阿贸易合作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和合作联盟。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这一地理格局促进了两个地区之间经济的融合和合作。

结论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反映了各国贸易联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

各大贸易地理格局的形成,推动了地区内贸易合作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它也为各参与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推动了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

了解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对于进行跨国贸易和拓展贸易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某年夏季,我国某公司出口一批沥青运往西非,租用了外国商船,沥青包装则采用5层牛皮纸袋。

当商船沿印度洋穿过亚丁湾、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后,沥青逐渐融化。

红海位于干燥炎热的亚热带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周围是干旱的荒漠,没有大河流入,主要靠从曼德海峡流经印度洋的海水补给,因此,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很高,表层海水的最高温度可达32℃,含盐度一般都在4%以上,是世界上水温和含盐量最高的内海之一。

由于红海气温高,沥青开始融化,并透过纸袋粘在货仓地板上。

该商船顺序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大西洋后,沿途气温有所下降,使粘在货仓地板上的沥青又凝固起来。

结果到目的港后,卸货十分困难,清理打扫船舱更困难,最后结算,卖沥青赚来的外汇用于洗舱费还不够。

问题:为什么我国公司会得不偿失?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将如何影响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运输?如果由你来运输沥青到西非,你将如何安排?显然,我国公司在安排此单运输时,忽略了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以及对贸易运输和商品质量的影响。

所以损失是必然的。

气候变化会影响对外贸易中商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

例如,商品输往冬季气候寒冷的国家或地区,储存、包装、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冻;而易腐烂、霉变的商品在输往气温高、降水多的国家时,则要注意防腐、防霉和防雨。

其实,此单运输中有三个关键要素要统筹考虑:气候变化、商品质量特性及包装、运输工具。

考虑的沥青的质量特性,如果是在冬季运输,自然不会有问题;如果是在夏季运输,从我国通过传统海运运往西非,那么就要首先设计好包装,最好使用桶装,而不应是纸袋包装;如果包装无法改变,就要选择好路线与运输工具,最好通过陆运运往西欧或南欧,再转海运运往西非。

第七章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我国加入WTO后,粮食生产将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同时在立足粮食自给的基础上,也多了一种通过贸易方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备选政策方案。

那么,国际市场对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的空间有多大,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近年来,世界粮食市场的贸易量大致上是2亿吨或者更少些,这个数量基本上只是为了满足具有购买力的那些粮食进口国的有效需求,而不是为了解决世界的缺粮或饥饿问题。

因为农场主明白:世界市场上粮价不景气的时候,多生产粮食是不合算的。

换言之,现有粮食可以保障粮食安全。

但是,这并不等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有一个供给充裕的国际市场条件,因为世界粮食安全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粮食生产贸易优势的巩固与发展中国家粮食严重不足的矛盾及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足人数多等方面。

世界粮食供应依靠少数发达国家是粮食安全的“巨大隐忧”。

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巩固其作为世界粮食主要供给的地位。

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粮食出口量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过大的比重,会由于这些国家粮食生产、储备状况及有关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世界粮食安全。

70年代初的世界性粮食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时世界粮食储备量下降到了不安全的边缘;由于美国粮食受灾减产,使本已脆弱的粮食市场急剧恶化,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

问题:我国应如何改革和完善现存的贸易政策、贸易方式及策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国内生产始终是基本的,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保障粮食安全并不是保障自给自足。

充足、稳定的粮食供给可以通过多个途径来实现。

现阶段,我国已经具备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能力。

利用国外供给源,必然有助于降低粮食供给的风险。

虽然我国粮食的外贸依存度总体较低,但也不排除个别年份某些品种的进口数量大增,所以我国除了保持粮食高自给率之外,也应该充分合理利用国际市场。

这样做,并非是因为我国生产不出自己所需的粮食,而是有利于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有利于建立一种具有良好特征和功能的农业新模式,实现有效的粮食安全。

(一)努力使世界粮食市场成为买方市场。

全球粮食供应量的不断增加是世界粮食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必要条件。

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我们要正视国情,准确定位,即把自己定位成“粮食净进口国”。

通过这个明确信号,刺激所有的粮食出口国竞相增产粮食。

世界粮食供应充足了,其价格的稳定性就增加,反而可以减少风险。

(二)采取多头战略。

鉴于粮食出口国也会因为自然灾害引起产量波动,为了降低产量波动对我国粮食进口的影响,为了消除或降低正常情形下的风险,我国在粮食进口上应该采用多头战略,尽可能扩大市场联系。

(三)转变贸易方式。

几十年来,我国一直采取出口大米、进口小麦的策略,这意味着发挥比较优势是我国利用世界粮食市场的传统。

然而,立足于国际市场上的现货交易而不是动员世界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生产潜力的现有做法,是可以并需要改进的。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有利地位,从与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签订长期定货合同人手,将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生产潜力逐步动员出来。

换言之,我国需要将目前调剂现货余缺为主的贸易方式转变为签订长期合同为主的贸易方式。

(四)投资硬件建设。

例如,投资和改善粮食进口的基础设施,如码头、港口、周转仓库等。

使运输条件能够承受较大幅度增加的粮食进口。

第九章国际贸易运输为什么说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答:战后,由于石油取代了煤炭成为最重要的能源,从而促进了西亚石油的大规模开发,加上日本、韩国、我国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使马六甲海峡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运通道,而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就变得十分优越。

大量船舶过往、停靠及供养补给、维修保养,使其成为周围地区与国家的物资转运点或集散中心。

新加坡政府及时利用了这一有利条件,迅速发展了以炼油、修造船、电子等为主的加工工业和旅游、金融、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经过仅仅经过二十多年就改变了落后面貌,成为世界瞩目的新兴工业化国家。

正像前总理李光耀指出的那样,新加坡处于主要交通中心,是北半球与南半球、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十字路口,这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伊斯兰教有哪些习俗直接影响国际贸易活动?例如,伊斯兰教徒禁止饮酒及一切含有酒精的食品,因此与酒有关的商品就属于禁止贸易的商品;伊斯兰教禁食猪肉及一切形状怪异的动物(如蛇、龙虾等)、自死的动物和动物的血和内脏,允许食用的牛、羊等动物也需由阿訇宰杀,其他异教徒宰杀的是禁止食用的。

因此,出口到伊斯兰教国家的动物产品,应严格遵循有关规定;伊斯兰教徒只崇拜真主“安拉”,其他具有“偶像”意义、供人崇拜、可以取代真主地位的物品,都禁止使用或输入;伊斯兰教徒在斋月期间,白天禁食、禁水、禁止一切娱乐,因此斋月期间不宜进行商务交往活动。

如在此期间访问伊斯兰国家也应尊重当地风俗习惯,避免公开的娱乐和铺张的饮食。

第三章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于转移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优劣条件各是什么?亚太地区确实有许多有利的条件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主要体现在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等方面。

亚太地区地域范围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路线四通八达;劳动力资源丰富;在经济方面,亚太地区经济增长迅速,贸易量不断上升,服务业占贸易比重越来越高,投资活动日趋激烈,科技进步显著;在政策方面,亚太地区鼓励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开放市场,积极推进区域、次区域合作,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并重点培养、吸引人才。

亚太地区虽然发展前景很好,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中心还面临着许多困难。

由于全球宏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亚太地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等多种方式的阻碍;亚太地区的服务业开放也有待加速,应该向其他已经成功实施服务业自由化改革的国家学习经验;科技力量的相对不足,人口的快速增加,资源的日益枯竭等也是不能忽视的障碍。

第四章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的有利影响包括:有助于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自由流通与优化配置,促进本地区市场的扩大与经济增长;经济集团和组织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和尖锐,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规模和层次空前提高;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赋予世界经济多极化以新的内容,有利于国际政治形势的稳定,避免了少数政治经济大国妄图操纵其他国家的野心;有利于集团内部的技术合作。

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包括:区域集团对外贸易的排他性,限制了集团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成员国内部,发展中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不利于国际经贸关系的协调与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现象。

在众多一体化组织中,欧盟的建设与发展够成对美国的挑战。

美国清楚的认识单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应付来自欧盟和日本的挑战,而建立以自己为首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整体的力量才能与其他一体化组织相抗衡,才可以保持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1986年开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使得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受到了限制,而且关贸总协定主要是关于商品贸易而言,对于日益重要的劳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等问题没有很详细地涉及,对于非关税壁垒问题也没有很具体的规定,所有这些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优先考虑采取区域双边或多边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自己贸易中出现的问题。

第八章世界工业品贸易地理简述世界铁矿石贸易格局。

铁矿石在国际贸易货物结构中,是仅次于石油、煤炭的第三位大宗货物,也是交易量最大的非能源类矿产。

目前投入于国际市场的数量有6亿吨以上。

在世界铁矿石贸易中,澳大利亚和巴西这两大出口国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两国各占将近30%的世界市场。

世界铁矿石主要出口国还有印度,出口量占世界铁矿石出口总量的8%,南非占世界4.4%的份额,以及瑞典、加拿大、毛里塔尼亚、智利和秘鲁。

上述这9个铁矿石出口国的出口量占据世界总量的94%左右。

世界铁矿石进口国主要为亚洲4个国家(地区)和欧洲4个国家,这8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80%左右。

日本曾经一直是世界铁矿石最大的进口国,200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

目前,中国、日本、德国、韩国是世界铁矿石进口国中最大的四个国家,其每年铁矿石进口总量占世界铁矿石进口总量的60%以上。

总之,以铁矿石进出口的十大贸易国而论,出口国分散于世界各洲,以南美洲和大洋洲为最重要;而进口国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和西欧地区。

第九章国际贸易运输为什么说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石油安全而言,马六甲海峡的地位尤其特殊?马六甲海峡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咽喉,是连接亚、非、欧、澳四大洲的重要海上通道,有两洋“战略走廊”之称。

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石油安全而言,马六甲海峡的地位尤其特殊,中国85%左右的进口石油,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每年需进口4.5亿吨原油,都要途经1100公里的马六甲海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