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困惑及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2)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引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教学方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学习任务,通过互相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和构建知识。
本文将对我参与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反思,探讨其中的收获和不足。
背景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所参与的小组合作学习项目是一门软件工程课程的实践项目,我们小组的任务是合作完成一个软件开发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共同设计、编码并测试一个软件系统。
收获小组合作学习给我带来了许多宝贵的收获。
协作能力的提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学会了如何与队友合作,如何协调不同的意见和想法。
通过与他人共同工作,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以及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我们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帮助和鼓励。
这种协作精神不仅提高了项目的质量,也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凝聚力。
沟通能力的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发现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将各自的想法和意见传达给其他成员。
在项目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进行讨论,讲述自己的观点并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
通过这样的沟通,我不仅更好地理解了其他成员的观点,也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
每一次遇到问题,我们都需要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团队的智慧和努力,我们成功地克服了各种技术难题和沟通问题。
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我们的坚持和毅力。
不足与改进尽管小组合作学习给我带来了很多宝贵的收获,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需要我们进行改进。
任务分工不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曾遇到过任务分工不均的情况。
有时候,某些成员的工作量过大,而另一些成员的工作量过少。
这种不均衡的分工会导致一些成员负担过重,而其他成员则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和成长。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加合理地进行任务分配,确保每个成员都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项目中。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5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篇1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基于小组的合作是合作学习最基本的方式,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
通过上学期的小组学习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凡是听过公开课的教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教师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不敢过多地让困难学生发言;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的想法而不关心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认为好学生能够代表其小组;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
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课中,大多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小组活动中更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这种情况比班级授课制更为严重。
班级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课;而小组学习中,学生围桌而坐,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开小差,这是客观原因。
小组建设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评价机制。
教师应创造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作品的均等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的给予积极评价,对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要及时给予强化。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而且能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探究能力。
所以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的质量与效果的评价尤其重要。
充分发挥评价量表的作用,通过竞赛,奖励等不同方式,提高课堂情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小组学习的反思与心得(精选6篇)
小组学习的反思与心得(精选6篇)小组学习的反思与心得篇1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在教学步骤上有很多共同性,如课前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小结、巩固练习等;但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下面仅就特殊性方面谈几点看法:1.分配学习任务。
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在本学期我在讲《纳税》一课时,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自己去查询、收集有关纳税的知识。
在上课时,我叫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税务知识,结果学生个个拿出一本打印了厚厚的税务知识来汇报。
可想而知,结果只能是学生不能尽兴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学任务也肯定不能完成。
这就是老师在课前没有预先估计到的结果,因而,没有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配。
2.合作探究。
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
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
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此外,老师还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完成,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究。
在以往听过一些老师的课,课堂上有这一环节,但往往是一个过场,短短一、两分钟就结束了,根本没有一点实效。
这是老师在课堂上的“霸权主义”,因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中,更需要老师的“合作”。
3.全班交流。
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
小组合作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
小组合作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小组合作的心得体会篇1随着新学年的到来,我们课改组的教学工作也进入了第二学期。
经过课改组全体教师的辛勤工作与努力,上学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了将课改更好地深入贯彻下去,现在将上学期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如下总结,以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一、存在的几个问题1、小组内不能有效互动。
可能是一开始,学生比较害羞,有些不能主动的表达。
2、学优生和学困生的表现不均衡。
结合小组实际,小组内同学之间的表现很不一致。
3、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要强调合作不仅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学生在讨论时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
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
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
在交流时,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4、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
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
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5、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
二、方法指导1、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需要教育指导。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阐述数学教学活动时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确立了“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教师指导课堂教学重要思想。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做为一种实现“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手段,必然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问题产生的时间、程度及教学障碍
2、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此前解决问题的尝试及未能如愿解决的原因
4、解决问题思路明确
此次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
㈠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生物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实践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1、对核心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
2、相关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
3、标志问题解决的物化成果
解决问题的路径、计划与举措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我们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验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
1、如何利用预设课程、专家引领、校本研修及岗位实践
㈡构建适合合作学习的环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气氛,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多一些理解、鼓励、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
㈢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改善分组方式,对小组学习加强指导,真正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得与失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得与失“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得与失“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得与失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解放二校杨荣珍一学年来,学校大力提倡“四人小组捆绑式”教学法,我们积极响应,大胆尝试。
期间有得有失,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克服不了的缺陷。
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一是自学阶段。
对于每个知识点,先由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并从中找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完成知识的初步建构。
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发问、敢于向课本、向老师、向权威挑战。
二是组内学习阶段。
小组组成一般分为好、中、中下、差4人,在小组长带领下,交流自己的困惑。
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思想,学伴之间的交流也更为直接,使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淋漓尽致地表的自己的思想。
也可相互启发,互相帮助,大部分的疑问都将得到解决。
三是班内互助。
如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小组求助,也可向全班展示学习成果,这时往往有激烈、竞赛的气氛出现,每个小组急于展现、展示小组实力,往往都是迫不及待、你追我赶。
一个小组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提出疑问,往往有几个小组抢答,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甚至会有答辩会的出现……这种场面常常会令我感动不已。
这样下来,孩子的表现欲得到满足,向别人充分展示自己,同时也增强自信、激发动力。
四是师生共同总结,升华要点。
孩子毕竟是孩子,总有思维达不到的地方。
在孩子最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时,老师出场,这时孩子的注意力也较为集中,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解决孩子的疑惑,目标随之达成。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需要适度引导、点播,组织孩子一步步向目标靠拢,每个阶段,都让孩子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在自己束手无策时寻求帮助,在有内需的情况下借助外力,在有异议时展开讨论、交流,这就充分发挥主动,调动了积极性,让思维在碰撞中迸发,让激情飞扬时得到升华。
当然,老师的适时出现不但解决燃眉之急,更让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吃了一颗定心丸。
从而圆满完成课堂任务。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有的小组交流流于形式,找不到自己的问题,不会思考,人云亦云。
小组讨论中存在的问题简答题
小组讨论中存在的问题简答题在工作和学习中,小组讨论是一种常见的合作方式。
通过小组讨论,成员可以交流意见、互相分享知识和经验,有助于解决问题和达到共同目标。
然而,小组讨论也面临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小组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答,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缺乏积极参与在一些小组中,会有个别成员表现出对讨论缺乏兴趣或积极性低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其他成员感到失望或被动参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议程:在开始每次讨论之前,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列出要讨论或完成的任务清单。
这样做可以帮助提醒成员关注重点,并激发他们参与进来。
2. 给予充分的时间准备:提前通知每位成员将要被讨论或询问的话题,以便他们能够做好准备。
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参与度,还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足够时间思考和准备他们的意见和观点。
3. 鼓励主动参与:组织者应积极鼓励每个成员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可以采用轮流发言、请人提出问题或展示研究结果等方式,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得到回应和支持。
二、缺乏有效沟通小组讨论需要成员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以确保信息传递准确且理解一致。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小组可能面临以下沟通问题:1. 语言障碍:如有成员使用不同的母语或有一定语言能力差异,可能导致交流受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议使用共同的工作语言或提供翻译服务,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准确理解和被理解。
2. 沉默羞怯:某些成员可能因为害羞或缺乏自信而不愿意在小组讨论中发言。
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种障碍,可以采取鼓励性措施,例如提供安全、友好的环境、给予额外时间思考和回答问题,并在合适的时机提醒他们参与讨论。
3. 信息重复:当成员之间没有充分理解或有不同的意见时,可能会出现信息重复的情况。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组织者可以制定明确的规则,如先听取每个成员的观点再进行总结和概括,确保每个人都被充分倾听和理解。
三、冲突和矛盾小组讨论中存在潜在的冲突和矛盾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阻碍合作和达到共同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范文3篇
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范文3篇“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范文3篇,教师们不妨参考一下。
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范文篇一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怎样突出教学重难点,怎样设计板书,教学设计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已,但这对于学生来说,未必都有用。
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低效的。
今天,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已成为教与学的主角,课堂上出现了更多的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组织形式异彩分呈,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其中一个闪光的亮点。
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
所以,教师必须深入思考以下问题:一是如何让学生去进行合作,去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
要知道,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的学习肯定是失败的,最起码对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效果的。
合作学习决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
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无数次反复演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或者说去适应某个角色。
比如进行记录,代表小组发言等。
社会是丰富多变的,行业是不同的,每个人担当的角色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认为,小组交流应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二是倾听他人的意见。
这样,人人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
这样才能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成果。
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范文篇二一、思考不充分〔问题〕在小组合作时,经常遇到合作时间超出预设时间的情况,此时为了完成后面的教学任务,强行停止全班交流环节……〔思考〕学生的合作学习如果没有一定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保证,就成为空中楼阁。
课堂小组合作反思
课堂小组合作反思在本次课堂中,我参与了一个小组合作项目。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我深刻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我个人在合作中的成长和不足之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们小组的合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首先,我们小组在合作过程中优点突出。
每位成员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才能。
我们互相支持和鼓励,共同努力完成了各自的任务。
在讨论环节中,大家能够理性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这种积极的合作精神使得我们小组的成果更加出色。
然而,在合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沟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有时候,在讨论中一些成员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想法,导致其他成员无法理解。
这导致了一些误解和冲突,影响了我们小组的效率和凝聚力。
其次,我们在任务分配方面没有做到平衡。
一部分成员承担了较多的工作,而另一部分则较少参与。
这导致了一些成员感到不公平,并影响了整个小组的合作氛围。
最后,时间管理是我们所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由于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课业和个人事务,我们没有合理规划时间,导致在最后期限前赶工,影响了结果的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进合作效果。
首先,我们应该提高沟通能力。
每个成员在发表意见时要尽量清晰明了,确保自己的观点能够被其他成员理解。
其次,任务分配应该更加公平合理。
我们可以根据成员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工,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和发展。
最后,时间管理是关键。
我们应该在合作开始之初就制定出明确的时间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通过这次课堂小组合作,我个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成长和不足之处。
在合作中,我对自己的意见并不自信,往往不敢在团队中大胆表达。
这导致我在决策和讨论中通常会被其他成员的更强势的意见所压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我需要更加自信并且明确自己的观点,同时学会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协商。
此外,在任务分配方面,我也应该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8篇)范文
(最新版)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8篇)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最新版)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第一篇:《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
我们学校也进行着如火如荼的课堂改革。
而且数学教学更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本校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从学生整体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比较喜欢数学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但其中也有许多问题,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有自己的困惑。
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及平常的数学教学我来谈谈自己的困惑与感受。
困惑之一:我们如何来设置问题此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也许老师在备课时认为这个问题不错, 但在课堂中学生觉得太难或太简单,至于合作交流只是流于形式。
比如:点M到点F(4, 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l:x+6=0的距离小2。
求点M满足的方程。
这道题在理科班学生提出平移点的方法,学生讨论的很激烈。
但在文科班学生不甚理解, 效果很差。
你认为每次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问题价值怎样?49%的学生认为有, 43%的学生认为有时有。
教师应站在导的地位上不失时机、巧妙地变式题组呈现, 注重开放性和发散性创设阶梯式的问题,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合作互动中使学生产生有梯可上、步步提高的成功感。
所在选题与设置问题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对课堂合作学习进行预测来设置问题。
困惑之二:如何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表现情况进行评价。
我们的误区是小组合作教学只注重对小组的评价, 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
在课堂上往往采取量化积分的方法对学生所在的小组回答问题及做题情况进行评价加分。
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反思
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反思小组合作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还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反思和改进。
本文将围绕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展开反思,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期改善教学效果。
首先,小组合作需要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在设计小组合作活动时,我们应该明确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任务和目标,以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白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和责任。
只有当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时,合作效果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其次,在小组合作中,鼓励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合作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讨论、分工合作和互相学习等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引导作用,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合作中的困难与问题。
此外,小组合作的成果应该得到及时评价和总结。
我们可以通过展示和讨论小组作品,让学生互相借鉴和学习,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可以提供具体的评价标准,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促进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
在实施小组合作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潜在问题。
首先,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可能受到语言能力和个性差异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合作方式,例如建立多语言小组或者提供培训课程,以帮助学生提高沟通和合作能力。
此外,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可以灵活安排小组成员,让相互之间的个性特点能够互补,减少合作中的冲突和摩擦。
另外,小组合作还可能出现自由魑魅魍魉现象,即一些学生依赖于其他成员的工作,从而负责任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分组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进行自由选择,并在合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总之,在教学中,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也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
通过明确目标和任务、促进积极互动和合作、及时评价和总结成果,以及解决潜在问题,我们可以使小组合作发挥出更大的效果,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和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和对策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我们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自上个学期开展得有声有色,我们在实施时体会到了其中的收获,但也有一些困惑。
收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互相帮助,学习气氛活跃,学生能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2、增强了学生的约束力,尤其是作业比以前完成的好。
3、教师的工作强度有所缓解,比如:收交作业,背诵知识点,检查更正都由小组长去完成,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又煅炼了学生,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但困惑也不少:一、学生参与度不均衡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我们不难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有了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
二.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
三.重视整体评价,忽略个体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
当然,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它是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服务的。
问题是: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呢?针对上面提到的情况,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困惑的对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教会学生合作技能我们要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1、让学生学会谦让。
要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明白,合作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要给其他学生考虑的时间,尽量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然后再让组内其他学生补充,经过讨论得出结论。
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少教多学”六环节课堂模式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校实施“少教多学”六环节课堂模式已经快两个月了,教学过程中,我看到了发生在学生当中的可喜变化: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有令人惊喜的表现。
实践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这种课堂模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它决定着高效课堂中的有效学习。
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一、课堂时间紧,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在“少教多学”六环节课堂模式刚开始的实施过程中,一节课往往只能完成学案上的两个任务,总还有些内容没有时间在课堂上完成而导致课堂效率很低。
后来我就听了其他老师的几节课并对自己的上课过程进行反思,发现存在这样一些问题:⑴任务的设置不具体,没有层次性,可操作性不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的不到位,学生没有明确学习的目的、步骤,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这样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⑵小组互学阶段,不是把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拿出来讨论,而是将自己已经学会的的知识也要在小组互学时讨论交流;在交流群学的过程中展示的内容没有做到精选,不是交流其不会,不是对疑难问题、重点问题进行有深度的分析、点评和方法总结,对展示的内容进行提升,而是简单的重复答案。
⑶难度较大的问题没有分解,直接让学生讨论,学生在小组互学过程中无从下手,或者讨论不出结果,这样的讨论将浪费大量的时间。
⑷课堂小组互学流于形式,不重效果:“课堂热热闹闹、课后风过树梢”,出现“虚假的繁荣”,教室里看似热闹非凡,又是小组互学讨论,又是动手操作,又是研究成果展示,但真正动手研究的学生不多,小组中的某些成员有的当听众,有的看“表演”,合作学习低效甚至无效,以致于不能很快讨论出有价值的结果。
其实在上述过程中,同学们做的很多工作都是重复和无效的,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课堂的高效呢?我通过自己的摸索实施和听其他老师的课,使我认识到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⑴认真编制导学案中的任务。
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合作学习这一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已成为当前课堂的一大“亮点”,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
但是实践表明,合作学习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我根据教学实践,谈谈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合作学习情境设计不当。
例如,有些情境只考虑趣味性,结果导致情境低龄化、甚至低俗化,表面很热闹,效率却很低;有些情境只是一种假设,不是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材料,这样的情境无疑会显得比较单薄。
还有一些情境,没有营造出良好的合作氛围,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不浓。
.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时机选择不当。
有些内容主题浅显,不需要合作;有些内容主题难以分解,不适宜合作;有些内容过于复杂,无法进行合作。
还有一些则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课堂上,教师推出一个问题,不管其难易程度如何,便立即宣布小组讨论,课堂杂乱无章,学生思维混乱,最终只能草草收场。
这样的合作学习,没有学生自主合作及认真思考的过程,学生不会倾听,不会补充,不会质疑,导致合作学习毫无意义。
.教师缺少必要的指导与调控。
有些教师在呈现问题之后,没有做出任何引导说明,就要求学生分组合作,课堂上学生“热烈地讨论”,教师却置身事外。
这样的合作学习,由于缺少教师必要的指导与调控,缺少学生间的互动,合作也就只能流于形式。
二、解决对策.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使学生乐于合作。
合理的问题情境,不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教材内容,在自主、合作、交流中主动探索、获取知识,拓展思维。
然而什么是合理的问题情境呢?我认为: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首先应强调问题的导向性,应该是学生熟悉的、简明的,引向数学本质的,真实且合理的;应该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代价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
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还应该具有衍生性,也就是通过这个情境能够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
要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关键是选准知识的切入点,应善于在“趣”和“思”之间寻找结合点,问题情境应设计在学生的困惑处和知识的生长点处,要适合学生认识水平,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体念,并有利于激发学生推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听了向阳名师的讲座后,我把学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收获很大,特别是小给划分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对我的启发大,但也出现一些小问题,现在抛砖引玉,让大家能一起成长。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及成因:1、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不能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合作,而是为了解决自己不能解决,只有依靠同学合作才能完成的学习而合作。
我听过一节《三角形的初步认识》的小组合作学习课,教学内容是通过合作学习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知识点,教师发给各个小组若干张形状不同、大小各异的三角形纸片,学生拿到纸片后,有的叠一叠、有的画一画、有的剪一剪,用一种方法得出结论后开始汇报。
表面上看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但是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
二是教师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学生只是停留在会用一种方法得出结论的层面上,没有通过集体的力量发现更多的方法。
2、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
我在听课时和看录像课感觉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
往往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他们扮演的教师的角色。
小组只是一位好学生表演的舞台,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其他学生只是观众、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凡是听过公开课的教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学习中讨论很热烈,但是仔细一听,每组都是一两个负责人在发表演讲,汇报时他们更是责无责无旁贷。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教师上公开课压力大,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不敢过多地让困难学生发言;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的想法而不关心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认为好学生能够代表其小组;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通用16篇)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小组合作学习反思(通用16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篇1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于任务的分析,完成任务的途径与手段的选择以及完成任务后结果的呈现方式,都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与决定。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
从另一个角度说,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
我们学校从开展小小组合作学习以来,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竞争意识与日俱增,小小组合作学习初见成效。
作为在机房里上操作课的我们,是很适合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的。
怎样让四年级的学生突显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我认为加强小组学习成果评价是抓手。
从上周(第八周)开始,我逐一让每个班来机房实践Word 2003之字体、字号、字形、字色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因为力求每班每一生都完成操作任务,所以,按照书本上的课时内容上,根本完不成)。
黑板上我已经用醒目的彩色粉笔写上了第一名:组第二名:组第三名:组第四名:组第五名:组第六名:组为了把每个组争当第一名的胃口调动起来,我采取分两轮比赛排名的做法,即第一轮的任务少一点,确保每一个学生尽早完成,组长先完成了,或者前几名完成的同学,负责检查、帮助学有所难的同学完成,当某个组全体同学第一个完成任务,那么这个组是第一名,依次排除第二至六名次来。
同时,教师要强调课堂纪律,指导同学时两个人听见即可,如有违纪的,该小组无资格争当前五名,只能作最后一名。
第二轮比赛的任务设置的稍多一些。
有了第一轮的“甜头”,各个小组各学员都做得很卖力。
往往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上一轮的第六名成为第一名等情况。
最后的排名以第二轮为准。
下课后,我及时把各组排名情况记录在本子上。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合作学习能合理地利用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但是,笔者在大量的课堂实践中发现,由于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笔者对此谈几点看法。
一、常见问题1.小组成员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学生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缺乏必要的训练。
当问题出现时,学生不能做到了解对方、信任对方并进行正确交流;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一有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或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问题本身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就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3.问题一出现,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和深入思考就组织小组讨论。
学生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充实自我观点。
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目标。
4.学优生在小组中承担着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地位。
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活跃的一份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
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和主动性欠缺,往往总是落后于学优生,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
5.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
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
二、问题的对策1. 理解概念在大力倡导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我们首先应该全面正确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实验心得体会5篇
小组合作学习实验心得体会5篇第一篇:小组合作学习实验心得体会小组合作学习实验心得体会李千户镇中心小学富娟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体现的一种理念。
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单调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激励学生真正投入到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中去。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的个别化。
因为有了小组的合作学习,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从而使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和探索各种问题,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讲,学生死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育从小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由于采用了小组讨论,从而为课堂创设了一种最佳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使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从事数学活动、构建数学知识的场所。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营造了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分析、比较、判断、推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的长方体在课堂上展示讨论,兴趣大增。
小组讨论后纷纷汇报:第一小组说,面对长方体数一圈有4个面,再加上下2个面,共6个面;第二小组说,用相对面的方法来数有6个面,即: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第三小组说,相对的面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第四小组说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第五小组说长方体还有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小组合作学习的个人反思小组合作教学反思最新9篇
小组合作学习的个人反思小组合作教学反思最新9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篇一随着本次课堂教学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实践一周了,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还真得令人好好反思。
通过近段时间的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技巧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周学生要对自己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自评和他评,然后找出不足,发扬优点。
每个月学生都要互换身份,在履行不同的职责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1、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这对于我们初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有的课堂学生看上去非常活跃,但它只来自一部分学生,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教师要耐心扶助,除教给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还可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让学生在小组中敢想,敢做,敢说。
2、要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
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困惑及思考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已在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
我也在我的课堂中进行积极的尝试,但随之也产生了许多困惑。
1、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学习?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普遍认为:课堂教学中凡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是分小组一起讨论(小组讨论)。
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小组讨论只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常用形式,但决不是唯一形式。
课堂上是否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关键不是看分组讨论这一表面形式,而是看课堂活动是否具备了基本的合作因素:合作意识、合作技巧、合作效果。
针对课堂某一焦点问题,教师和全班同学通过自由发表各自看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的形式。
某学生在发表意见时,其他学生都在认真倾听、在欣赏,接纳别人的闪光点,这种观察学习实质是一种更本质的合作学习。
如果几个学生坐在一起,不相互配合,不互动,不听取异见,各行其是,这其实不能说是小组“合作学习”。
所以,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必须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它的内涵及特点,不能只讲求“形式”而不重“实质”。
2、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随意地开展?
我们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造成学生逐渐感到厌倦。
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教学效率事倍功半。
3、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只能做肯定的评价?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解决的问题往往是一些有争议或从不同角度都可以做出合理解释的问题,可能没有标准答案。
但是学生们讨论的成果、发表的意见,哪怕是很稚嫩的,都希望得到反馈,哪些意见很有价值,哪些意见需要商榷,哪些意见偏离了主题,他们都需要得到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评价,
对于讨论中产生的新困惑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与帮助。
但是,我们对于学生们发表的看法往往进行简单处理,只是一味的肯定、表扬,却不管学生们的意见是否合理有说服力。
好像不这样,就会打击学生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可结果呢,讨论了大半天,学生对于讨论的问题依旧含含糊糊。
其最终的后果是无效的总结评价,使整个小组合作学习有始无终,失去了它本有的功效,空有“合作学习”的形式,而无实质性的成效。
另外,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对后进生的关注、责任分工等,也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面对以上的种种困惑,我觉得小组合作学习中以下几方面应特别重视:
1、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指导地位要凸现
虽然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合作、亲身体验、自觉内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自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
学生的“自主”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教师引导、启迪、点拨的职责不能否定。
学生的自主必须以教师的主导为前提,不然学生的学习很容易陷入盲目状态。
作为体现自主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开展时,不仅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合作、亲身体验、自觉内省,而且也更要强调教师有效的规划、指导和调控。
教师积极参与和不失时机地点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师课前要认真做准备。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为什么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4)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如果这样做课前准备,小组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2、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核心环节就是问题的安排。
那么怎样的问题才有价值呢?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教学风格的不同及学生特点的不同,很难找出一种确定的标准。
但我们必须因时因地制宜,使合作学习的问题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合理性,能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在问题难易程度上,不妨遵循“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原则,或参照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使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以“可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完成”为准则。
这样,才能使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或想像力、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成为可能。
否则,对无价值的问题(如太难、太易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只能白白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徒劳无功。
3、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成果评价要客观有效
讨论了大半天,教师却没有提供明确有效的反馈,学生对于要解决问题依然是困惑不解。
所以,对于成果评价,教师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我,如果学生连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都弄不清除,从何谈提升自我。
在评价指导学生学习时,教师千万不能充当“老好人”的角色!而是要做一位公平、公正、客观的好裁判。
当然,在评价用语上讲点技巧也是很有必要的。
4、小组合作学习应让更多的人表现自我、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关注学习有困难、默默不语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与同伴的帮助鼓励下,积极地在合作学习中表现自我,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它也是体现师生价值观、焕发师生生命力的最好舞台,它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进步。
只要我们能真正理解并落实好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那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一定会伴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焕发出自己本应有的生命活力!
教学年会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困惑及思考
高中政治组
戴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