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的概念》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等差数列说课PPT

《等差数列》是北师大版教材《数学》必修5 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 教材分析 • 教法与学法分析 • 教学过程
• 板书设计
• 教学评价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一、等差数列是对数列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和
拓展
二、等差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
想密不可分,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 依据
三、为后面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
(5)1,2,4,7 …… ×
公差 d 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定义: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叫做常数列。
新课探究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推导公式
[提出问题]:如果等差数列{ a n}首项是 a1,公差是 d ,那么 如何表示出这个数列的第4项? 如何表示出这个数列的第40项? 如何表示出这个数列的第n项? 小组讨论,探索新知
an a1 (n 1)d , n 1, n 不完全归纳法 N
第n项 首项 项数 公差
练习训练
加深理解
:已知等差数列8,5,3‥‥‥,求解下列问题, 看看你们团队可以闯几关? 第一关:求公差 d 。 第二关:求通项公式 a n 。 第三关:求 a16 。 第四关:已知 an -19,求项数n。 第五关:求 an am 。
引例二
某品牌手机的价格一路走低,以下是该品牌手机今年 的价格走势
原价:2600 第一次降价后:2450 第二次降价后:2300
第三次降价后:2150
第四次降价后:2000
得到数列:2600,2450,2300,2150,2000
(1)4 , 5 , 6 , 7 , 8 , 9 , 10
(3)2600,2450,2300,2150,2000
归纳: 1.已知 突破难点 2. 通项公式中共有四个变量,知三可求一。
• 教材分析 • 教法与学法分析 • 教学过程
• 板书设计
• 教学评价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一、等差数列是对数列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和
拓展
二、等差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
想密不可分,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 依据
三、为后面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
(5)1,2,4,7 …… ×
公差 d 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定义: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叫做常数列。
新课探究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推导公式
[提出问题]:如果等差数列{ a n}首项是 a1,公差是 d ,那么 如何表示出这个数列的第4项? 如何表示出这个数列的第40项? 如何表示出这个数列的第n项? 小组讨论,探索新知
an a1 (n 1)d , n 1, n 不完全归纳法 N
第n项 首项 项数 公差
练习训练
加深理解
:已知等差数列8,5,3‥‥‥,求解下列问题, 看看你们团队可以闯几关? 第一关:求公差 d 。 第二关:求通项公式 a n 。 第三关:求 a16 。 第四关:已知 an -19,求项数n。 第五关:求 an am 。
引例二
某品牌手机的价格一路走低,以下是该品牌手机今年 的价格走势
原价:2600 第一次降价后:2450 第二次降价后:2300
第三次降价后:2150
第四次降价后:2000
得到数列:2600,2450,2300,2150,2000
(1)4 , 5 , 6 , 7 , 8 , 9 , 10
(3)2600,2450,2300,2150,2000
归纳: 1.已知 突破难点 2. 通项公式中共有四个变量,知三可求一。
等差数列的概念说课课件

学生观察、回答。
(2)下一次的观测到哈
课
雷慧星大致时间为:2062
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环节
新 课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1、等差数列的定义:
教师总结特征并板书等差数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 列定义。
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
等于同一个常数,则称这
个数列为等差数列。这个
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容
5、说教学反思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 说 教 材
2、教学目标
等差数列是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数学》第六章《数列》的重
34要的实后习推教、、材作践学了公内能情中、用习数式容的。生等列的之力感地活一比的基一目目位生方数有础,A主B识真标标举、、产面列上它关事动分根本ABC等足通通中,提不,概、、物探析、等次差据轻过过有供仅对念理识的索、应差课数教重A推B分对对着了有解数和记、善变数用的列学、、。理析等等广:学着列给:于勇根重①②化列:教(大通培的问差差泛等习广的差出总于点等等形据作(2学纲过养)能题数数的差数对泛知结发差差为态教为1目的阶学已力和)列应列数列比的现:数数的识,学本标要梯生知;解能的用的列的良的列列养的实进大章:求性观通决用研;的研通好求的通成依际一两两纲和练察项问究概另定究项思知概项细据应步种个的学习、公题念一,义,公维精念公心用深。方特要生,分式的,方使式培判习神式观入,等法殊求的析 提中能累面学惯;养的察断和差而—数实我、高的力差,;应生学、一拓数且—列等际确归学a。迭用认认生个广列起通n之差水定纳生加a数是着项。数一平本1、法列在承公因列它,n节是学前此式也在确课d否生启它和为社定中的学后今为会在递任了教学
一d 个公式:通项公式:an=a1+(n-1)
等差数列说课PPT

问题 1:说出这四个数列的后面一项是多少? 问题 2:说出这四个数列的共同特点?
新课研究 公式推导 应用举例 反馈练习 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0,5,10,15,20,…… 48,53,58,63. 18,15.5,13,10.5,8,5.5. ① ② ③
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④
新课探究 公式推导 应用举例 反馈练习 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你学到了什么?体验到什么? 掌握了什么?
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3、用“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 题.
新课探究 公式推导 应用举例 反馈练习 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探究 公式推导 应用举例 反馈练习 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问题3:等差数列 {an} 的首项为a1,公差为d, 如何用首项与公差将an表示出来?
据等差数列的定义:
a2-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d
a3-a2=d a4-a3=d …… an-an-1=d 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到:
an-an-1=(n-1)d
课题:
等差数列
重庆师范大学 数学学院
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并
了解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及过程 能力目标 :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 能力;在领会了函数与数列的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 数的方法迁移到研究数列上来,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 迁移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共同特点: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
项的差为同一个常数
4.2.1等差数列的概念(第1课时)课件(人教版)

五、作业布置 课本P15:练习 第4、5题
例3 求等差数列8,5,2,…,的通项公式an 和第20项,并判断289是否是数列中的项,若是,是第几项?
解:由已知条件,得 = 5 − 8 = −3,
把1 = 8, = −3代入 = 1 + − 1 ,得
= 8 + − 1 ×(−3)= −3+11,
所以,a20 = −3×20+11=-49
③
对于数列①,我们发现:
18=9+9, 27=18+9,…,81=72+9,即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
18 − 9=9, 27 − 18=9,…,81 − 72=9.
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
如果用{ } 表示数列①,则有:
同一个常数.
2 − 1 =9, 3 − 2 =9,…, 9 − 8 =9.
数列的定义域是正整数集或它的子集.
数列{ } 是从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到实数集的函数,
记为 =().
如果数列{an } 的第项 与它的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一
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就是数列的函数解析式,叫做这个
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一个数列的相邻两项或多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
4.2.1
等差数列的概念
第1课时
人教A版(202X)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学习目标
Hale Waihona Puke 1.理解等差数列的含义.2.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运用.
3.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4.核心素养: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学抽象
一、复习导入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按照确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等差数列的概念》课件

。
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物理学中的周期问题
在物理学中,很多周期性问题可以用等差数 列来表示和解决。例如,摆动问题、振动问 题、波动问题等。
统计学中的数据分组
在统计学中,数据分组是常见的数据处理方 法。而等差数列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组距和 分组范围。例如,将一组数据分成若干组, 每组的组距相等,就可以用等差数列来表示 各组的范围。
题目二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如何推导?
题目三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什 么?如何推导?
题目四
等差数列的性质有哪些?请举 例说明。
习题答案与解析
答案一
等差数列是指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例如:1, 4, 7, 10, 13...,其 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3。
解析一
通过举例说明等差数列的定义,帮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
总结词:严谨规范
详细描述:等差数列的一般形式是 a_n=a_1+(n-1)d,其中 a_n 是第 n 项的值,a_1 是首项,d 是公 差,n 是项数。
等差数列的图像表示
总结词:直观形象
详细描述:等差数列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任意两个相邻的点在这条直线上等距。首项 a_1 是图像在 y 轴上的截距,公差 d 控 制着直线的斜率。
答案二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n-1)d$,其中$a_1$是首项,$d$是公差,$n$是项 数。推导过程如下:$a_n=a_1+(n-1)d=a_1+a_2+(n-2)d=...=a_1+a_2+...+a_{n1}+nd=S_n+nd$,其中$S_n$为前n项和。
习题答案与解析
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物理学中的周期问题
在物理学中,很多周期性问题可以用等差数 列来表示和解决。例如,摆动问题、振动问 题、波动问题等。
统计学中的数据分组
在统计学中,数据分组是常见的数据处理方 法。而等差数列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组距和 分组范围。例如,将一组数据分成若干组, 每组的组距相等,就可以用等差数列来表示 各组的范围。
题目二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如何推导?
题目三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什 么?如何推导?
题目四
等差数列的性质有哪些?请举 例说明。
习题答案与解析
答案一
等差数列是指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例如:1, 4, 7, 10, 13...,其 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3。
解析一
通过举例说明等差数列的定义,帮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
总结词:严谨规范
详细描述:等差数列的一般形式是 a_n=a_1+(n-1)d,其中 a_n 是第 n 项的值,a_1 是首项,d 是公 差,n 是项数。
等差数列的图像表示
总结词:直观形象
详细描述:等差数列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任意两个相邻的点在这条直线上等距。首项 a_1 是图像在 y 轴上的截距,公差 d 控 制着直线的斜率。
答案二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n-1)d$,其中$a_1$是首项,$d$是公差,$n$是项 数。推导过程如下:$a_n=a_1+(n-1)d=a_1+a_2+(n-2)d=...=a_1+a_2+...+a_{n1}+nd=S_n+nd$,其中$S_n$为前n项和。
习题答案与解析
等差数列说课课件.ppt

...
6,10,14,18,…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引出两个具体的等差数列,初步认
活动
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正确理解概念奠定基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础;学生观察两个数列特点,引出等差数列
思考,讨论,回答 的概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过对问题的总结,培养学生由具
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使学
生在参与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
石家庄机电职业中专 白晓曼
石家庄机电职业中专 白晓曼
合作交流
情景体验
自主探 究
情景感 悟
石家庄机电职业中专 白晓曼
授课时间 45分钟
复习回顾 旧知重现
2分钟
教
创设情境 发现新知
6分钟
学
擂台比武 见招拆招
14分钟
环
动手动脑 深入探究
5分钟
节
身体力行 学以致用
15分钟
提炼感悟 盘点收获
2分钟
分层落实 课后巩固
设计意图
体现知识要点,突出重点内容,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
石家庄机电职业中专 白晓曼
2、 创设情境 发现新知
分组活动: 请你将课前准备好的火柴摆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并将所用火 柴的数目写成数列,并观察所得数列有何规律?
①
②
③
n
4,7,10,13,16,……
石家庄机电职业中专 白晓曼
2、 创设情境 发现新知
请你将课前准备好的棋子摆“上”字,并将所用棋子的数目写成数列,并 观察所得数列有何规律?并说出得出的两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点?
石家庄机电职业中专 白晓曼
2、 创设情境 发现新知
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
等差数列的概念公开课ppt课件

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 公式。
(1)第23到第29届奥运会举行的年份依次为 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8
(2)已知数列{an} ,其中 a1 =15, an = an-1 -2,n≥2, 写出这个数列的前六项。
15 13 11 9 7 5 (3)所有正偶数排成一列组成的数列
本节课主要学习: 一个定义:an an1 d, n 2, n N (d是常数)
一个公式:an a1 (n 1)d
一种思想:方程思想.
d 64
(2) 15,13,11,9,7,5 (3) 2, 4, 6, 8, 10, ……
a8=? a1d00=2?我
们该如何求解 呢?d 2
(4) 1, 1, 1, 1, 1, ……
d 0
公差为0的数列
叫做常数列
公差d是每一项(第2项起)与它的前一项的差, 防止把被减数与减数弄颠倒,而且公差可以是正数, 负数,也可以为0 .
复习回顾
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递推公式
按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一般写成a1,a2,a3,…,an,…,简记为{an}。
如果数列{an}的第n项an与n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已知数列{an}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 an与它的前一项a n-1(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 公差是d,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项an呢?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填空
a2 =a1+d,
a3 = a2 +d =( a1 + d ) +d =a1 + 2 d,
a4 = a3 +d =( a1 + 2 d ) +d =a1 + 3 d , ……
(1)第23到第29届奥运会举行的年份依次为 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8
(2)已知数列{an} ,其中 a1 =15, an = an-1 -2,n≥2, 写出这个数列的前六项。
15 13 11 9 7 5 (3)所有正偶数排成一列组成的数列
本节课主要学习: 一个定义:an an1 d, n 2, n N (d是常数)
一个公式:an a1 (n 1)d
一种思想:方程思想.
d 64
(2) 15,13,11,9,7,5 (3) 2, 4, 6, 8, 10, ……
a8=? a1d00=2?我
们该如何求解 呢?d 2
(4) 1, 1, 1, 1, 1, ……
d 0
公差为0的数列
叫做常数列
公差d是每一项(第2项起)与它的前一项的差, 防止把被减数与减数弄颠倒,而且公差可以是正数, 负数,也可以为0 .
复习回顾
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递推公式
按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一般写成a1,a2,a3,…,an,…,简记为{an}。
如果数列{an}的第n项an与n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已知数列{an}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 an与它的前一项a n-1(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 公差是d,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项an呢?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填空
a2 =a1+d,
a3 = a2 +d =( a1 + d ) +d =a1 + 2 d,
a4 = a3 +d =( a1 + 2 d ) +d =a1 + 3 d , ……
《等差数列的概念》-PPT课件

2018
2.2 等差数列
第1课时 等差数列的概念
情景导学
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 人们分别在下列时间 里观测到了哈雷彗星:
相差76
思 1682,1758,1834,1910,1986,( 2062)
考
观察上组数的特点,有什么规律?你能预测 出下一次的大致时间吗?
教 学 目 标
01
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差中项
a3 a2 d a1 d d a1 2d , a4 a3 d a1 2d d a1 3d ,
LL
单击此处添加您要的标题
由此归纳出等差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由此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这个公式还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得到.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得 a2-a1=d,a3-a2=d, a4-a3=d,…… an-1-an-2=d,an-an-1=d. 将这n-1个式子的等号两边分别相加, 得an-a1=(n-1)d,即an=a1+(n-1)d.
如果A是x和y的等差中项,则A = x + y . 2
练一练:求出下列等差数列中未知的项。
(1) 3, a, 5 (2)-3, b, -9 (3) 3, c, d, -9
a= 4
b= -6 c= -1,d=-5
当堂达标训练
1.下列数列中,是等差数列的有 ( )
①5,5,5,……
1
②sin 0,sin 1,sin 2,sin 3;
{an}中, a可n=以a看1+出(,n-当1公)d=差ndd=+0(a时1-,d该) 数列 是常数列.即常数列是等差数列的 特殊形式,公差为0
当公差d≠0时, 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其图象是直线y=dx+ (a1-d)上均匀排开的一列孤立点,我们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 线,因此,给出一个等差数列的任意两项,等差数列就被唯 一确定了,
等差数列的概念PPT优秀课件

anan1an1(n2); 2
(2)在数列{an}中,若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n≥2),
a a 都满足 a n
n 1
n 1
2
那么数列{an}一定是等差数列。
随堂练习
1.已知下列数列是等差数列,填空: (1) ( 0 ),5 ,10 (2) 1, 2 ,( 2 21 ) (3) 31, ( 24 ),( 17 ),10
2.2.1等差数列的概念
问题引入
请从日历中挑几个数,构成一个你认为有意思的数列。
❖ 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 从第 2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所得 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 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公差通常用字母 d表示。
•你能再举出一些等差数列的例子吗?
例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1) 1 , 1 , 1 , 1 , 1 ; (2) 4 , 7 , 10 , 13 , 1 6; (3) -2, -1 , 0 , 2 , 3.
;.
例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4) an n ; n 1
(5) a n1 2 n.
❖ 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 从第 2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所得 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 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公差通常用字母 d表示。
课堂小结
❖知识点:
❖思想方法:
课后作业
❖1.课本p38 习题2.2(1) 2,8 ❖2.《评》p27 2.2(1)
谢谢!
2.已知 a , b , c 成等差数列, 求证:b +c , c +a , a +b成等差数列.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2)在数列{an}中,若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n≥2),
a a 都满足 a n
n 1
n 1
2
那么数列{an}一定是等差数列。
随堂练习
1.已知下列数列是等差数列,填空: (1) ( 0 ),5 ,10 (2) 1, 2 ,( 2 21 ) (3) 31, ( 24 ),( 17 ),10
2.2.1等差数列的概念
问题引入
请从日历中挑几个数,构成一个你认为有意思的数列。
❖ 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 从第 2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所得 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 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公差通常用字母 d表示。
•你能再举出一些等差数列的例子吗?
例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1) 1 , 1 , 1 , 1 , 1 ; (2) 4 , 7 , 10 , 13 , 1 6; (3) -2, -1 , 0 , 2 , 3.
;.
例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4) an n ; n 1
(5) a n1 2 n.
❖ 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 从第 2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所得 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 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公差通常用字母 d表示。
课堂小结
❖知识点:
❖思想方法:
课后作业
❖1.课本p38 习题2.2(1) 2,8 ❖2.《评》p27 2.2(1)
谢谢!
2.已知 a , b , c 成等差数列, 求证:b +c , c +a , a +b成等差数列.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课件】等差数列的概念1说课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程、函数、数学公式的运用已有一定探究思维逐步养
成,已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但处理抽象
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 标
(1)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概念,并会简单应用
(2)通过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做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反馈,选做是对本节知识一个延伸。充分表达
分层次教学理念。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白板
PPT
展示
谢谢聆听,欢迎指正
(3) 1,-2,3,-4,5,-6;
(4) 1,1.1,1.11,1.111,1.1111,1.11111.
设计意图
• 通过简单练习让学生找到成功感,加深概念的理解。此步骤采取
学生抢答方式。
教学过 程
02
师生合作,升华新知
问题2:一个等差数列至少需要几项?它们应该满足什么样
的关系?
由三个数,,组成等差数列,则叫做与的等差中项。
比推理出等差数列的单调性,进一步掌握函数思想,增强学生直观想
象和逻辑推理素养。
教学过 程
03
应用举例,巩固新知
例3: 已知等差数列{}的通
例4 : 求等差数列8,5,2,…
项公式为=5-2,求等差数
的通项公式和第20项,并判断
列{}的首项1 和公差.
-289是否是数列中的项,若是,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自主形成等差数列的定义,充分发挥学生主
体作用;通过体会数学符号语言的简洁美,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本质,为
通项公式的推导做铺垫。
教学过 程
01
应用举例,巩固新知
例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如果是,写出它的公差?
成,已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但处理抽象
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 标
(1)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概念,并会简单应用
(2)通过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做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反馈,选做是对本节知识一个延伸。充分表达
分层次教学理念。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白板
PPT
展示
谢谢聆听,欢迎指正
(3) 1,-2,3,-4,5,-6;
(4) 1,1.1,1.11,1.111,1.1111,1.11111.
设计意图
• 通过简单练习让学生找到成功感,加深概念的理解。此步骤采取
学生抢答方式。
教学过 程
02
师生合作,升华新知
问题2:一个等差数列至少需要几项?它们应该满足什么样
的关系?
由三个数,,组成等差数列,则叫做与的等差中项。
比推理出等差数列的单调性,进一步掌握函数思想,增强学生直观想
象和逻辑推理素养。
教学过 程
03
应用举例,巩固新知
例3: 已知等差数列{}的通
例4 : 求等差数列8,5,2,…
项公式为=5-2,求等差数
的通项公式和第20项,并判断
列{}的首项1 和公差.
-289是否是数列中的项,若是,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自主形成等差数列的定义,充分发挥学生主
体作用;通过体会数学符号语言的简洁美,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本质,为
通项公式的推导做铺垫。
教学过 程
01
应用举例,巩固新知
例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如果是,写出它的公差?
《等差数列的概念》说课课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等差数列的研究,让学生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又到特殊 的认知规律;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
•初步体验公式在代数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对于高一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对数列知识有了初 步的认识,知识经验较为丰富,已经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 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 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在教师 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法: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 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等差数列这个中心各抒己见, 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楚。
四.教学过程
例1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第30项,第4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
是第几项?
例2 某市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为1.2元/km,起步价为10元,即最初始 的4km(不含4km)计费10元.如果某人乘坐该市的出租车去14km处的 目的地,且一路畅通,等候时间为0,需要支付多少车费?
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等差数列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二)新课探究 (三)应用举例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变式训练:
1.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5 10,a45 90 ,则 a60
.
2.有一个阶梯教室,共有座位25排,第一排离教室地面高度为 17cm,前16排,前后两排高度差是8cm,从17排起,前后两排高 度差是10cm,(含16,17排之间高度差),求最后一排离教室 地面的高度.
问题3: 最简单的等差数列由几项组成?它们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等差中项: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
•初步体验公式在代数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对于高一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对数列知识有了初 步的认识,知识经验较为丰富,已经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 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 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在教师 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法: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 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等差数列这个中心各抒己见, 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楚。
四.教学过程
例1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第30项,第4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
是第几项?
例2 某市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为1.2元/km,起步价为10元,即最初始 的4km(不含4km)计费10元.如果某人乘坐该市的出租车去14km处的 目的地,且一路畅通,等候时间为0,需要支付多少车费?
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等差数列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二)新课探究 (三)应用举例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变式训练:
1.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5 10,a45 90 ,则 a60
.
2.有一个阶梯教室,共有座位25排,第一排离教室地面高度为 17cm,前16排,前后两排高度差是8cm,从17排起,前后两排高 度差是10cm,(含16,17排之间高度差),求最后一排离教室 地面的高度.
问题3: 最简单的等差数列由几项组成?它们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等差中项: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
4.2.1等差数列的概念PPT课件(人教版)

an a1 (n 1)d
结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一般情势:an=am+(n-m)d
练习
求下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9,18,27,36,45,54,63,72...
(1)an=9+(n-1)×9=9n
(2)38,40,42,44,46,48...
(2)an=38+(n-1)×2=2n+36
ab
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即 A
2
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引入
请看下面几个问题中的数列.
1.北京天坛圜丘坛的地面由石板铺成,最中间是圆形的天心石,
环绕天心石的是9圈扇环形的石板,从内到外各圈的石板数依
次为
9,18,27,36,45,54,63,72,81.①
2.S,M,L,XL,XXL,L型号的女装上衣对应的尺码分别是
38,40,42,44,46,48.②
求an 的公差和首项;(2)求等差数列 8,5, 2, 的第20项.
解: (1)当n 2时,由an 5 2n, 得
an1 5 2(n 1) 7 2n.
于是, d an an1 (5 2n) (7 2n) 2.
当n 1时, a1 5 2 3.
练习
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求出首项和公差
(1) 1, 3, 5, 7, 9, 2, 4, 6, 8, 10
×
(2) 3,3,3,3,3,3
a1=3,公差 d=0 常数列
(3) 3x,6x,9x,12x,15x
a1=3x 公差 d= 3x
(4)95,82,69,56,43,30
a1=95 公差 d=-3
高中数学第二章2.2.1等差数列的概念精品课件苏教必修5.ppt

课标定位
课标要求: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列是 否为等差数列. 2.掌握等差中项的概念,并会运用等差中项解决简单 问题. 重点难点:本节重点:等差数列的定义和等差中项. 本节难点:对等差数列定义的理解和应用.
基础知识梳理
1.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 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_二__项起,每一项 减去它的_前__一__项_所得的差都等于_同__一__个_常数,那么 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 公的差____,公差通常用d __表示. 说明:(1)由定义可知,如果an-an-1(n≥2)是同一个 常数,那么数列{an}就是等差数列. (2)对于公差d,需强调的是它是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 (从第2项起),要防止把被减数与减数弄颠倒.
与它前一项的差为同一个常数,即an-an-1=d(n≥2, n∈N*)即可. 【解】 取数列{an}的任两项an和an-1(n≥2),则an-an -1=pn+q-[p(n-1)+q]=pn+q-pn+p-q=p.
∵p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an}是等差数列,且公差 为p.在通项公式an=pn+q中,令n=1,可得首项a1=p +q.于是{an}的首项为p+q,公差为p. 【点评】 深刻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应紧扣“从第二
2.虽然等差数列的任意一项减去它的后一项也是同一 个常数,但它不是公差,而是公差的相反数.
例1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pn+q,其中p、q为 常数,且p≠0,那么数列{an}是否为等差数列?如果是 ,求其首项与公差.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知,要证明一个数
列是等差数列,只要说明该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
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为同一个常数”,且这个
常数与n无关.如an-an-1=n(n≥2),数列{an}就不是 等差数列.
课标要求: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列是 否为等差数列. 2.掌握等差中项的概念,并会运用等差中项解决简单 问题. 重点难点:本节重点:等差数列的定义和等差中项. 本节难点:对等差数列定义的理解和应用.
基础知识梳理
1.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 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_二__项起,每一项 减去它的_前__一__项_所得的差都等于_同__一__个_常数,那么 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 公的差____,公差通常用d __表示. 说明:(1)由定义可知,如果an-an-1(n≥2)是同一个 常数,那么数列{an}就是等差数列. (2)对于公差d,需强调的是它是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 (从第2项起),要防止把被减数与减数弄颠倒.
与它前一项的差为同一个常数,即an-an-1=d(n≥2, n∈N*)即可. 【解】 取数列{an}的任两项an和an-1(n≥2),则an-an -1=pn+q-[p(n-1)+q]=pn+q-pn+p-q=p.
∵p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an}是等差数列,且公差 为p.在通项公式an=pn+q中,令n=1,可得首项a1=p +q.于是{an}的首项为p+q,公差为p. 【点评】 深刻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应紧扣“从第二
2.虽然等差数列的任意一项减去它的后一项也是同一 个常数,但它不是公差,而是公差的相反数.
例1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pn+q,其中p、q为 常数,且p≠0,那么数列{an}是否为等差数列?如果是 ,求其首项与公差.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知,要证明一个数
列是等差数列,只要说明该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
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为同一个常数”,且这个
常数与n无关.如an-an-1=n(n≥2),数列{an}就不是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说课》课件

医学领域
等差数列也可以用来描述 医学领域中的一些问题, 如人体生理周期、药物剂 量和治疗效果等。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等差数列还可以用来描述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如时间间隔、距离和速度 等。
05
课程总结与展望
本节课的总结
重点概念
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 式、性质等。
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练习和互动,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
式等。
解决数学问题
等差数列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 一些数学问题,如求两个数的和、 求两个数的差等。
数学建模
等差数列也可以用于数学建模,例 如在解决物理学、工程学和社会科 学等领域的问题时,可以用等差数 列来描述一些数量关系。
等差数列在物理中的应用
物理学中的周期性现象
物理学中的热力学过程
等差数列可以用来描述物理学中的周 期性现象,如振动、波动和交流电等 。
02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等差数列的定义
总结词
明确、简洁
详细描述
等差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列,其特点是任意两个相邻项的差是一个常数。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பைடு நூலகம்
总结词
准确、完整
详细描述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_n = a_1 + (n-1)d`,其中`a_n`是第n 项,`a_1`是第一项,d是公差,n 是项数。
《等差数列说课》ppt课件
目录
• 课程导入 •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 等差数列的应用举例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导入
导入等差数列的概念
总结词:明确概念
详细描述:通过实例和定义,向学生明确等差数列的概念,即每一项与它的前一 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
等差数列说PPT教学课件

7
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找出公差。
1. 9 ,8,7,6,5,4,……;(√ d=-1) 2. 0.70,0.71,0.72,0.73,0.74……;(√
d=0.01) 3. 0,0,0,0,0,0,…….;(√ d=0) 4. 1,2,3,2,3,4,……;(×) 5. 1,0,1,0,1,……(×)
2020/12/10
8
通项公式
(不完全归纳) 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 d ,
由学生研究分组讨论 a4 ,的通项公 式。通过总结 a4 的通项公式由学生猜d
想 a40 的通项公式,进而归纳 an 的通 项公式。
2020/12/10
9
若一等差数列{ an }的首项是 a1 ,公差 是 d,则据其定义可得:
应用举例 随堂练习
5
复习引入
1.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 __________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从而数列的通项公式 也就是相应函数的______。
2. 小芳只会5个单词,他决定从今天起每天背记10 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增 为5,10,15,20,25
3.1+2+3+┉+100=?
2020/12/10
2
教学目标
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 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
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 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 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若数例{ a n } 是等差数列,若 bn = kan , (k 为常数)试证明:数列{ bn }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说课ppt.

板书设计
等差数列
问题1 1.等差数列的定义: 问题1: 例1:(略) 1:(略
2.等差中项: 2.等差中项:
3.等差数列的通项 3.等差数列的通项 公式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的推导
例2:(略) 2:(略)
教学过程
(四)反馈练习
1.P293练习A组第1题和第2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 P293练习A组第1题和第2 练习 完上述题目,教师提问)。 完上述题目,教师提问)。
2.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成等差数列, 2.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成等差数列,且较长的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成等差数列 直角边的长度为a 求较短直角边与斜边的长度。 直角边的长度为a,求较短直角边与斜边的长度。
由三个数a、A、b组成的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 由三个数a、A、b组成的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 a、 等差数列.此时A叫做a 等差中项,且有2 等差数列.此时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且有2 A=a+b.
教学过程
问题3 的首项为a 公差为d 问题3:等差数列 {an} 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如何用首项 与公差将a 表示出来? 与公差将an表示出来? a2 - a1 =d a3 – a2 =d a4 – a3 =d …… 猜想: 猜想: a40 = 即: a2 =a1 +d 即: a3 =a2 +d = a1 +2d 即: a4 =a3 +d = a1 +3d a1 +39d
教学过程
(三)应用举例
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1.( 求等差数列8,5,2, 的第20项 8,5,2 20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 401是不是等差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 13, 如果是,是第几项? 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4.2.1等差数列的概念说课+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让每个人享受数学的乐趣
mathematics that everyone can enjoy
敬请批评指正!
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A叫做
a与b的等差中项. 这三个数满足关系式: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 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并初步学会利用 定义解决问题,以问题引出等差中项的 概念。
练习:你能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吗? (1)1,6,11,16,…… (2)1, 3, 5, 7, 2, 4, 6, 8 (3)10,5,0,-5,…… (4)21,19,17,15,……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
∴an=a1+(n-1)d
发散思维。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 an=a1+(n-1)d
公式再理解: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由首项a1和公差d完全确定(基本量).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共涉及an , a1 , n,d这四个变量,已知其中三个量, 通过解方程就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知 问题3你还能用其它方法推导等差数 列的通项公式吗?
学生思考作答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板演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合作探究推导通项公式
问题2如果等差数列 的首项是a1 ,公差 是d ,用a1 , d 表示出a2 , a3 , a4,那么如何用a1和d表示an?
方法1: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得 an+1-an=d
分析出数列的规律及共同特点。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例入手,让 学生感受数列源于生活,并引出本节课 要学习的课题:等差数列。
定义的问题情境线
2
情境引入 观察问题情境中的数列, 你能发现它们的规律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二)新课探究 (三)应用举例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教材39页:第1、2、3、4题; 教材40-41页:A组第1和3题,B组第2题; 2. 请思考: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除了用前面讲的累加法 以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得到吗?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评价
度差是10cm,(含16,17排之间高度差),求最后一排离教室
地面的高度.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二)新课探究 (三)应用举例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谈一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体验到了什么?掌握到了什么?
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a 1 ( n 1 ) d ; 3、用“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 1:说出这四个数列的后面一项是多少? 问题 2:说出这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二)新课探究 (三)应用举例 (四)归纳小结 ① ② (五)布置作业
0,5,10,15,20,…… 48,53,58,63.
18,15.5,13,10.5,8,5.5.
③
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④
课题:
等差数列的概念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六.教学评价
三.教法学法 五.板书设计
四.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该课题选自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5第二章第二节等差 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等差数列是数列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和拓 广,同时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另一 方面,等差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有 着广泛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二)新课探究 (三)应用举例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隔5数一次,可得到数列: 0, 5, 10,15,20,…… ① 2.200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奥运会上,女子举重被正式列为 比赛项目,该项目设置了7个级别,其中较轻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 数列: 48,53,58,63. ② 3.水库放水的问题。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米,自然放水每天 水位降低2.5米,最低降至5米。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水库每天 的水位组成数列(单位:米): 18,15.5,13,10.5,8,5.5. ③ 4.按照我国现行储蓄制度,某人按活期存入10000元钱,五年内各 年末的本利和组成的数列: 10071,10144,10216,10288,10260. ④
(1)“从第二起”满足条件; (2)公差d一定是前项减后项所得; (3)公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
强调: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二)新课探究 (三)应用举例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小试牛刀:
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1)7 , 7 , 7 , 7 , 7 ;
(3)1, -1 , 1 , -1 , 1 ; (5)a d , a ,a d .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二)新课探究
(三)应用举例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例1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5,-9,-13,…的项?如果是,
是第几项? 例2 某市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为1.2元/km,起步价为10元,即最初始 的4km(不含4km)计费10元.如果某人乘坐该市的出租车去14km处的
(2)1 , 1 , 3 , 5 , 7 , 9 ;
m ,m n ,m 2 n ,2 m n ; (4)
问题3: 最简单的等差数列由几项组成?它们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 等差中项: 简单的等差数列,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a b 2 A a b, 等差中项公式: . A 2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中项公式。 难点: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等差数列和等差中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 等差中项公式。 过程与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归纳思想和化归思想并加深认识; •通过概念的引入与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探索能力, 增强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等差数列的研究,让学生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又到特殊 的认知规律;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 •初步体验公式在代数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地,且一路畅通,等候时间为0,需要支付多少车费?
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等差数列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变式训练: 1.在等差数列{ a n } 中,已知 a 15
10 a 45 , 90
(二)新课探究
(三)应用举例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则 a 60
.
2.有一个阶梯教室,共有座位25排,第一排离教室地面高度为 17cm,前16排,前后两排高度差是8cm,从17排起,前后两排高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提出问题,引导学 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 径,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解决问
三.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对于高一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对数列知识有了初 步的认识,知识经验较为丰富,已经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 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 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在教师 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法: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 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等差数列这个中心各抒己见, 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楚。
共同特点:
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同一个常数.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二)新课探究 (三)应用举例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 差 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 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