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修改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
❖ 11、高度赞扬颜回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不与世俗 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 12、讲学习态度,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
课文探究
❖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 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 几个阶段?
❖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课文探究
❖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 第1句讲 学习方法 ❖ 第2句讲 学习的乐趣 ❖ 第3句讲 个人修养
第二章
每天 我 名词作状语 多次 反省
❖ 曾子曰:“吾 日 三 省吾身:为人
替 出主意 转折
转折 诚实
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 传
传授的知识 动词作名词
不习乎?”
温习(练习)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而不是勉强去做。
❖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方能达到。
第四章
旧的知识 温习 形容词作名词 顺承(并列)
❖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以 凭借 成为
可 以 为师矣。”
知道、懂得
新的领悟(新的知识) 形容词作名词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Follow me 练一练
❖ 1、讲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乐趣和为人的态度。
❖ 2、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一定要学思结 合。
❖ 3、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 问题,又要多想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
❖ 4、人一定要有志气、品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 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 渝。
品德高尚的人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 (演习)它,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 的人(朋友)从远处来,不也是快乐的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一个品 德高尚的人吗?”
课文探究
课文探究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 品质。
第七章
代词,学问 ……的人 喜欢、爱好
❖ 子曰:“知 之
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
以……为乐趣 名词意动
者不如乐之者。”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 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 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 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5、讲人生经历中知识、修养、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 过程。
❖ 6、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 7、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实际上是劝人们要珍惜时光。
❖ 8、古人治学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德才兼备”, 每天自我反省。
❖ 9、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的思想,认为真正有 道德、有理想的君子,不会为物质享受而奔波忙碌。
在其中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顺承 跟从、学习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 可以为我所取法(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 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 正。”
课文探究
课文探究
❖ 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 关系。
第六章
品质高尚 (有修养)
❖ 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忍受
却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
乐于学
贤哉,回也!”
❖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
❖ 孔子说:“颜回多么有修养呀,一竹筐饭, 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 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 乐。颜回多么有修养呀!”
❖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志趣;恳 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 中间了。”
课文探究
❖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总结
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一章)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四章)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五章)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第十二章)
学习态度:
1、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六章)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七章)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九章)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第十章)
修身做人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章)
2、吾日三省吾身(第二章)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第三章) 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六章)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八章)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第十 一章)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林 孔子墓地
❖ 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 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 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 的氏族墓地。
❖ 整个孔林周围垣墙 长达7.25公里,墙高3 米多,厚约5米,总面 积为2平方公里,比曲 阜城要大得多
《论语》属语录,是孔子弟 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 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 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 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 主要依据。
❖ 《论语》与《大学》 《中庸》《孟子》并 称“四书”。共二十 篇。
❖ 目前解读论语的权威人士当属于丹。我们 看看于丹就怎样品读《论语》的。
朗读 注音
❖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不亦说(yuè)乎 吾日三省吾身(xǐng)
❖ 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正当手段
云。”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 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
❖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 头,也有着乐趣。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 贵,我看来好像浮云。”
课文探究
❖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要有正确的财富观。
第九章
几个
❖ 孔子误会颜回后明白了一道道理:人常说,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双眼所见也会有不 可靠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用心思考,用心 沟通。
❖ 孔子是个大智者,但智者也有迷惑的时候, 还记得《两小儿辩日》吗?下面看一个搞笑 小视频,让我看看孔子可爱的一面。
《论语》
❖ 《论语》是儒家的 经典著作之一,由孔 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编撰而成。它以语录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 及其弟子言行。
❖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 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课文探究
❖ 本章谈学习方法:温故知新。
第五章
转折 迷茫 转折 有害(疑惑)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 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也。”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也。”
❖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 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课文探究
❖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第十二章
广泛 并列 坚守 恳切 并列
❖ 子夏曰:“博学 而 笃志,切问 而近思,
仁德
仁在其中矣”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 在其中矣”
❖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 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 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第十章
河
流逝 这
舍弃(停留)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 夫,不舍昼夜。”
句尾语气词,表感叹
⑴舍——三声,同舍;四声,也作动词,居住, 停留。孔子这话不过感叹光阴之奔驶而不复返吧 了,未必有其它深刻的意义。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 时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孔府有“天下 第一家”之称, 是孔子嫡系长期 居住的府第,也 是中国封建社会 官衙与内宅合一 的典型建筑。孔 子死后,子孙后 代世代居庙旁看 管孔子遗物。
山东曲阜“三孔”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传乾隆女儿脸上有 黑痣,算命先生说: “主一生有灾,须嫁 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灾 祸。”朝中议论,只 有圣人后代最妥,由 于满汉不准通婚,乾 隆让女儿认户部尚书 于敏中为义父,改姓 于后下嫁孔家。
❖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 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 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呢?”
课文探究
❖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要视品德修养, 多反躬自省。
第三章
同“又”顺承
顺承
❖ 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站立,站得住 顺承 迷惑 顺承 自然规律
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
猜猜他是谁?
❖ 他,打破教育贵族制,开中国民办教育 先河!
❖ 他,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人,国外的汉 语学校以他的名字命名!
❖ 得帝王赐名,天下孔姓不乱辈! ❖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 ❖ 中国的“无冕之王”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 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误会颜回
❖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 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 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 的饭吃。
❖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 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 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 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 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顺承
顺承
超过 规范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得 了礼仪]能够自立于世;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 识]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 律;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 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 不越出规矩。”
课文探究
❖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 顶真。 ❖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
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第八章
吃饭
名词作动词
冷水 弯着胳膊 顺承
❖ 子曰:“饭 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
当做枕头
粗粮(糙米)
名词作乐动亦词在乐其趣中矣。不义
表承接 对于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孔子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 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课文探究
❖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 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 比喻。 ❖ 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来比喻时间的
飞逝,指出时间的宝贵。
第十一章
军队
普通人,男子汉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 一瓢饮,在陋巷(lòu) 博学而笃志(dǔ) ❖ 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
第一章
按时,按一定的时间 孔子 学习 顺承 (名词作状语)
❖ 子曰:“学 而 时 习之,不亦 说
复习(练习) 也是 同“悦” 志同道合的人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
了解 转折
不愠,不亦君子乎?”
生气,怨恨
❖ 11、高度赞扬颜回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不与世俗 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 12、讲学习态度,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
课文探究
❖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 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 几个阶段?
❖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课文探究
❖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 第1句讲 学习方法 ❖ 第2句讲 学习的乐趣 ❖ 第3句讲 个人修养
第二章
每天 我 名词作状语 多次 反省
❖ 曾子曰:“吾 日 三 省吾身:为人
替 出主意 转折
转折 诚实
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 传
传授的知识 动词作名词
不习乎?”
温习(练习)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而不是勉强去做。
❖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方能达到。
第四章
旧的知识 温习 形容词作名词 顺承(并列)
❖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以 凭借 成为
可 以 为师矣。”
知道、懂得
新的领悟(新的知识) 形容词作名词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Follow me 练一练
❖ 1、讲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乐趣和为人的态度。
❖ 2、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一定要学思结 合。
❖ 3、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 问题,又要多想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
❖ 4、人一定要有志气、品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 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 渝。
品德高尚的人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 (演习)它,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 的人(朋友)从远处来,不也是快乐的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一个品 德高尚的人吗?”
课文探究
课文探究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 品质。
第七章
代词,学问 ……的人 喜欢、爱好
❖ 子曰:“知 之
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
以……为乐趣 名词意动
者不如乐之者。”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 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 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 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5、讲人生经历中知识、修养、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 过程。
❖ 6、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 7、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实际上是劝人们要珍惜时光。
❖ 8、古人治学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德才兼备”, 每天自我反省。
❖ 9、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的思想,认为真正有 道德、有理想的君子,不会为物质享受而奔波忙碌。
在其中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顺承 跟从、学习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 可以为我所取法(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 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 正。”
课文探究
课文探究
❖ 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 关系。
第六章
品质高尚 (有修养)
❖ 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忍受
却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
乐于学
贤哉,回也!”
❖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
❖ 孔子说:“颜回多么有修养呀,一竹筐饭, 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 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 乐。颜回多么有修养呀!”
❖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志趣;恳 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 中间了。”
课文探究
❖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总结
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一章)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四章)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五章)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第十二章)
学习态度:
1、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六章)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七章)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九章)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第十章)
修身做人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章)
2、吾日三省吾身(第二章)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第三章) 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六章)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八章)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第十 一章)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林 孔子墓地
❖ 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 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 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 的氏族墓地。
❖ 整个孔林周围垣墙 长达7.25公里,墙高3 米多,厚约5米,总面 积为2平方公里,比曲 阜城要大得多
《论语》属语录,是孔子弟 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 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 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 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 主要依据。
❖ 《论语》与《大学》 《中庸》《孟子》并 称“四书”。共二十 篇。
❖ 目前解读论语的权威人士当属于丹。我们 看看于丹就怎样品读《论语》的。
朗读 注音
❖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不亦说(yuè)乎 吾日三省吾身(xǐng)
❖ 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正当手段
云。”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 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
❖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 头,也有着乐趣。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 贵,我看来好像浮云。”
课文探究
❖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要有正确的财富观。
第九章
几个
❖ 孔子误会颜回后明白了一道道理:人常说,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双眼所见也会有不 可靠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用心思考,用心 沟通。
❖ 孔子是个大智者,但智者也有迷惑的时候, 还记得《两小儿辩日》吗?下面看一个搞笑 小视频,让我看看孔子可爱的一面。
《论语》
❖ 《论语》是儒家的 经典著作之一,由孔 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编撰而成。它以语录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 及其弟子言行。
❖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 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课文探究
❖ 本章谈学习方法:温故知新。
第五章
转折 迷茫 转折 有害(疑惑)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 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也。”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也。”
❖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 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课文探究
❖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第十二章
广泛 并列 坚守 恳切 并列
❖ 子夏曰:“博学 而 笃志,切问 而近思,
仁德
仁在其中矣”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 在其中矣”
❖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 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 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第十章
河
流逝 这
舍弃(停留)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 夫,不舍昼夜。”
句尾语气词,表感叹
⑴舍——三声,同舍;四声,也作动词,居住, 停留。孔子这话不过感叹光阴之奔驶而不复返吧 了,未必有其它深刻的意义。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 时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孔府有“天下 第一家”之称, 是孔子嫡系长期 居住的府第,也 是中国封建社会 官衙与内宅合一 的典型建筑。孔 子死后,子孙后 代世代居庙旁看 管孔子遗物。
山东曲阜“三孔”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传乾隆女儿脸上有 黑痣,算命先生说: “主一生有灾,须嫁 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灾 祸。”朝中议论,只 有圣人后代最妥,由 于满汉不准通婚,乾 隆让女儿认户部尚书 于敏中为义父,改姓 于后下嫁孔家。
❖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 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 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呢?”
课文探究
❖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要视品德修养, 多反躬自省。
第三章
同“又”顺承
顺承
❖ 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站立,站得住 顺承 迷惑 顺承 自然规律
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
猜猜他是谁?
❖ 他,打破教育贵族制,开中国民办教育 先河!
❖ 他,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人,国外的汉 语学校以他的名字命名!
❖ 得帝王赐名,天下孔姓不乱辈! ❖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 ❖ 中国的“无冕之王”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 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误会颜回
❖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 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 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 的饭吃。
❖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 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 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 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 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顺承
顺承
超过 规范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得 了礼仪]能够自立于世;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 识]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 律;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 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 不越出规矩。”
课文探究
❖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 顶真。 ❖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
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第八章
吃饭
名词作动词
冷水 弯着胳膊 顺承
❖ 子曰:“饭 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
当做枕头
粗粮(糙米)
名词作乐动亦词在乐其趣中矣。不义
表承接 对于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孔子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 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课文探究
❖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 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 比喻。 ❖ 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来比喻时间的
飞逝,指出时间的宝贵。
第十一章
军队
普通人,男子汉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 一瓢饮,在陋巷(lòu) 博学而笃志(dǔ) ❖ 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
第一章
按时,按一定的时间 孔子 学习 顺承 (名词作状语)
❖ 子曰:“学 而 时 习之,不亦 说
复习(练习) 也是 同“悦” 志同道合的人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
了解 转折
不愠,不亦君子乎?”
生气,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