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鸡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生态鸡肉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选择。

但是怎样
才能饲养出高质量的生态鸡呢?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

1. 饲料
饲料是影响鸡肉质量的关键之一。

因此,选择高质量的饲料非常重要。

生态鸡的饲料
应当选择优质、天然、无添加的饲料,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添加剂和抗生素。

在喂养过程中
需要保证饲料的充分吸收,避免剩余过多。

2. 水源
水是生态鸡饲养过程中另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

水源应该是清洁、新鲜、微酸性或中
性的水,避免使用含有氯、污染或者含有其他有害物质的水。

3. 环境
生态鸡的生活环境至关重要。

需要为鸡提供干净、通风、舒适的鸡舍。

可以选用生态
鸡饲养专用的鸡舍。

如果鸡群数量较小,还可以使用家禽笼或运动鸡舍。

4. 健康监测
鸡只的健康状况对肉质品质影响非常显著,因此需要定期对鸡只进行体检和病毒检测,确保鸡只健康,杜绝病害传播。

5. 饲养管理
生态鸡饲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鸡舍,保持干净,避免交叉感染。

还需要适时
地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喂量,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生态鸡饲养技术需要严格的管理和监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千万不要在饲
养过程中使用有害物质和化学添加剂,这样会对鸡只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也会对人体健
康带来潜在风险。

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才能饲养出高质量的生态鸡。

生态鸡养殖技术

生态鸡养殖技术

生态鸡是在林场、果园、草场等生态环境下,以土鸡为饲养对象,舍饲和林地、果园等放养相结合,以自由采食昆虫、杂草为主,人工补料为辅,生产出天然优质的商品鸡,产无污染的绿色蛋。

一、场地选择生态鸡要选择在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林地、果园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

一般天然次生林森林比针叶林、阔叶林、自然森林种植园好如有条件,可选择针阔混交林。

用于养鸡的防护林尽量选择在远离交通要道、住宅区,远离其他养鸡场,环境安静、水源清洁,选择冠层较高、透光和通气性较好,林地间杂草和昆虫较丰富的林带。

(中农翎翔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其地面坡度以不超过1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

规模饲养还要求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产品运输和加工。

二、鸡场建设鸡场应处于整个放养防护林的中间位置,并严格执行生活区和生产区相分离。

生产区包括放养区、鸡舍(含育雏舍或放养区鸡舍)、消毒室、隔离舍、兽医室等,育雏舍应与放养区分开,并应有粪污处理设施或固定场所。

兽医室、隔离舍和粪污处理设施应设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处,距离鸡舍50m以上。

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育雏保温舍按每1000只鸡10平方米计算,运动场按每只鸡1平方米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篱笆和塑料网围起来。

鸡舍以镀锌管等为主要材料搭建易迁移的大棚作鸡舍,通常棚宽6——8m,长度按需而定,中间高度2.5——3.0m,两侧高1.2m左右;鸡舍两侧架设网床,沿鸡舍纵向中间留1条通道,每侧网床的宽度以2.5——3m为宜,通道宽度1.2——1.3m,网床的材料选择网孔直径为2cm的聚乙烯塑料网,床架的高度不能低于70cm。

棚顶由内向外依次为覆盖塑料膜、草帘和黑白膜;两侧和中间开设出、入气口;(中农翎翔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棚舍两边檐下设排水沟,棚的主要支架用钢丝固定。

棚内外饲养用的食槽或料桶、饮水器、照明灯具等依据养殖数量和日龄合理布置,保证每只放养鸡能及时采食和饮水。

森林生态鸡的饲养工作重点

森林生态鸡的饲养工作重点

森林生态鸡的饲养工作重点森林生态鸡是指在森林环境中饲养的一种禽类动物,这种饲养方式符合自然生态规律,有利于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提高鸡的生长环境,确保鸡肉的品质和营养。

而森林生态鸡的饲养工作重点包括多方面,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和细致落实。

本文将从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生长监测等方面介绍森林生态鸡的饲养工作重点。

一、饲养环境1. 选择合适的场地:森林生态鸡的饲养场地选址非常重要,需要选择在离村庄较远但易于管理的森林地带。

场地要求有较好的透光性,丰富的植被和昆虫资源,以及便于鸡类活动的空间。

2. 合理设计鸡舍:鸡舍是森林生态鸡重要的生活场所,鸡舍的设计应该合理,符合生态环境要求。

应该保持通风透气,并根据季节变化进行合理的温度调控,避免因为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引发鸡只的生病问题。

3. 维护场地清洁:饲养森林生态鸡的场地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其他杂物,避免恶劣环境对鸡只的影响。

二、饲料管理1. 科学配方饲料:对于森林生态鸡,饲料的种类和配方都非常重要。

应该根据鸡只的生长发育阶段,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在保障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对森林资源的占用。

2. 合理投喂饲料:在饲养过程中需要及时投喂饲料,确保每只鸡只都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保证它们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

3. 管理饮水:水是生命之源,对于饲养的森林生态鸡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必须定期更换喝水的容器以确保饮水的清洁卫生,保持鸡只的良好健康状态。

三、疾病防控1. 定期体检:森林生态鸡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的鸡只,以避免疾病传染和蔓延。

2. 疫苗接种:根据季节和鸡只的生长情况,合理安排疫苗接种时间和种类,预防疫病的发生。

3. 疫病防治:如果发现有鸡只患病,需及时隔离并进行治疗,避免疫病传播。

四、生长监测1. 生长情况观察:应该定期观察鸡只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确保它们的正常生长。

2. 定期测量体重:通过定期测量鸡只的体重,可以了解它们的生长情况,以便合理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生态养鸡

生态养鸡

生态养鸡有学问所谓生态养鸡,就是把鸡群放养到自然环境中,让鸡肉、鸡蛋恢复应有的天然优良品质。

目前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如果再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做文章,市场空间会更加广阔。

1.选对品种生态养鸡最好选用当地土鸡品种。

地方品种具有体型小巧,反应灵敏,活泼好动,适应当地的气候与环境条件,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宜放养的特点。

2.建好鸡棚生态养鸡也需要鸡棚,这是鸡晚间宿营的重要空间。

鸡棚位置要高,背风向阳,视野开阔,不能积水,门前有足够的空闲地。

鸡棚可采用永久性的砖瓦结构,也可采用简易的木结构,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具有坚固的结构,有良好的遮风挡雨功能,为防止兽害侵袭,窗户要钉铁丝网,门口封闭要严实,地面要夯实,可使用三合土或水泥结构舍内地面,并铺设5~10厘米厚的锯末或垫草。

3.改造环境野外养鸡选用的生态区域,尤其是荒山、树林中,野兽、野鸟较多,为防止各种灾害和敌害侵袭,要对养殖环境进行必要的改造:鸡群活动范围的边界上,应埋设1.5~2米高的铁丝网或尼龙网;也可密集埋植树枝篱笆,配合栽种葫芦、扁豆、佛手瓜、南瓜等秧蔓植物加以隔离阻挡;种植带刺的洋槐枝条、野酸枣树或花椒树,阻挡人、兽的效果最为理想。

周边活动半径以不超过50米为宜。

4.适当训练在育雏期,要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切碎的青菜叶或野菜叶,逐步锻炼鸡雏采食、消化粗饲料的能力。

4周龄脱温后,只要天气合适,室内外温差不是很大,都应定时将鸡群放到棚前的空闲地上,通过约束训练,逐步扩大活动范围、延长活动时间,直至鸡群能自由活动。

饲喂量要逐步减少,遵循“早少晚饱”的原则,以调动鸡群外出觅食的积极性。

为了能让在野外自由活动的鸡群,按时回舍补充料水,在放养的初期,就应进行必要的训练。

有经验的养殖户,常使用敲锣、吹哨子、敲脸盆等方式,以合适的响声,配合可口的食物,对鸡群进行召唤训练,让鸡群形成条件反射。

5.防治疾病野外生态养鸡虽然空气新鲜,鸡群活动量大,并且主要吃野菜、嫩草、草籽、昆虫等无污染的饲料,机体健康,但如果不按时预防,疫病照样会侵害鸡群。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生态鸡饲养技术是指在生态环境下,依据农业生态系统规律,采取科学、合理和可持续的方法,利用自然资源,提高鸡的生产性能,保证鸡的健康生长,达到环保、高效、稳定、安全的目的。

以下是生态鸡饲养技术的措施:一、科学设计鸡舍1、合理利用地形地势:通过地形地势的设施合理布局,将鸡舍建在高地上,避免水涝,利于排放污染物,有利于保持鸡舍干燥,这对于保障鸡的生长和繁殖是必不可少的。

2、保障通风:鸡舍要有良好的通风设施,通风口的位置和大小要合理,保持鸡舍内的空气流通,减少生物和化学污染物的聚集和积累。

3、构建合理的光照系统:在鸡舍内布置适量的照明设施,并设定适当的照度。

光照对于鸡的生命活动,调节饲养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4、打造安全的鸡舍:鸡舍的围墙要稳固,设有门窗,保证鸡舍内畜禽安全。

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1、饲料管理:选择优质饲料,按照科学配方,合理搭配地进行喂养。

2、水源管理:选用清洁、无污染的水源供应给鸡,保证鸡随时饮用干净卫生的水。

3、预防和控制疾病:对于禽病的预防和控制,采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对鸡隔离治疗,保障鸡健康成长。

三、环保措施1、废弃物处理:鸡粪、鸡尿等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防止鸡舍内废物污染环境。

2、资源循环利用:饲料草料、鸡粪肥等废弃物要妥善处理,改变废弃物的传统处理方式,实现利用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高环保性、经济性和生产效益。

四、技术创新1、技术培训:为提高鸡农对于生态饲养的技术了解和掌握,对于技术培训的工作必须及时及科学的进行。

2、技术支持:对于生态饲养网络交流平台及时的进行技术支持,为广大鸡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措施及技术要点

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措施及技术要点

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措施及技术要点林下养鸡对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提高养殖户经济收入的同时促进了鸡养殖业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在山林中放养土鸡,土鸡的粪便可以为树木提供充足的养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人们对土鸡产品需求量的增多,林下养鸡已经成为鸡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一、林下养鸡的技术要点1、鸡舍的选址与建设鸡舍的选址对林下养鸡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为此,应该选择通风向阳、排水性能好、交通便利的林地;同时,必须考虑是否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还要考虑通风性能好、地势平坦、干燥的选址;鸡舍的总体布局要有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和消毒区;鸡舍大小需要结合养殖规模确定;在鸡舍内还需要搭建雏鸡房、产蛋房等。

2、鸡种的选择与防疫工作必须做好鸡种的选择和防疫工作,按照相关的规定制定科学的预防和方案。

建立消毒制度,定期对鸡场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微生物的存在,防止外界病原体的侵入,造成鸡患病,提高养鸡的产量和质量;还要预防寄生虫,鸡在觅食的过程中会吃下一些虫类,难免传染上寄生虫,应定期进行驱虫处理;注意保证林下养殖场的环境,及时消毒,防止病原菌的传播,保证鸡群健康;应该选择抗病能力、对外界的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鸡种,比如说土鸡;随着养殖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土鸡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和繁殖能力。

只有采取科学的饲养技术才能饲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鸡肉制品,营养价值和质量安全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赖。

二、林业生态养鸡的优化管理措施1、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雏鸡对温度比较敏感,1~3d的雏鸡,温度最好在34~35℃,4~7d的雏鸡,温度最好在32~33℃;避免养殖环境太过于潮湿,最好的湿度控制在55%~70%,如果太潮湿,鸡群很容易患上寄生虫病,或者受到大肠杆菌和霉菌性疾病的侵袭;定期通风换气,结合保温室的温度采取相应的通风环境措施。

只有养殖场内的空气质量上升之后,才能为鸡的生长提供健康的环境。

2、科学的饲养和补饲雏鸡的体重超过300g时,可以采取分区放养的模式,经过2~3d之后再换到另外一个区,能够很好的避免疾病的发生,同时使地面的植被得到恢复;鸡群放养之前,每天饲喂5~6次,鸡群放养之后,每天饲喂2~3次。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饲料管理、环境控制、疾病防治和厕所管理。

下面将就这些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饲料管理:
1. 合理配比饲料:根据鸡的年龄和需求,合理调配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满足鸡的需求。

2. 饲料的新鲜度:饲料应保持干燥,不受潮,避免霉变。

3. 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影响鸡的正常生长发育。

环境控制:
1. 温度的控制:根据鸡的年龄和品种,合理控制鸡舍的温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2. 通风的管理:保证鸡舍内空气的流通,减少二氧化碳和氨气的积累,保持空气新鲜。

3. 光照的控制:根据鸡的需要,合理安排光照,保证鸡的正常生理活动。

疾病防治:
1. 预防重要疾病: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重要传染病的发生。

2. 隔离和检疫:新引进的鸡应进行隔离和检疫,确保鸡舍的生物安全。

3. 疫病监测和报告:进行疫病的监测,一旦发现疫情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厕所管理:
1. 定期清理鸡舍: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杂物等,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2. 废弃物的处理:将废弃物妥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厕所的设置:合理设置鸡舍内的厕所,方便清理和收集废弃物。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鸡的生长速度和采食量,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改善鸡舍的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养鸡技术

生态养鸡技术

生态养鸡技术
生态养鸡不同于传统的养鸡模式,已经慢慢变成了一种趋势。

一般有两种形式,生态散养鸡模式和生态集约化养鸡模式。

生态方式饲养出来的鸡野味浓郁,肉质鲜嫩,有嚼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们的欢迎。

生态散养鸡一般是利用草地、农闲地、林地或者果园等地进行规模化的生态养鸡。

这样鸡的活动范围比较广,还能觅食到昆虫等野外的天然食物。

不使用饲料添加剂和其他抗生素,养出纯天然的绿色、安全的生态散养鸡。

生态集约化养鸡是指在集约化的环境中,通过人工的措施,达到生态养鸡的要求。

一般在鸡所吃的饲料或食用水中添加益生菌等微生物,可以保证鸡舍内没有别的异味,提高鸡的成活率,还能减少鸡患病,让人工饲养管理起来更加轻松。

生态方式养鸡需要配合使用微生物发酵饲料,使其可以发酵鸡粪
等污染物,让鸡粪等转化为肥料,达到环保的效果。

日常保健的时候只能使用草本保健药,不可以使用抗生素和各类添加剂,也不能使用有残留的、影响食用安全的化学消毒剂。

生态养鸡的技巧

生态养鸡的技巧

生态养鸡的技巧生态养鸡是指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方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养鸡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益。

下面将从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三个方面介绍生态养鸡的技巧。

一、饲养环境1.选择合适的场地:生态养鸡要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场地,并进行合理的防风防雨措施。

2.做好栏舍设计:栏舍应具备合理的布局和结构,保证鸡只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注意保温通风,保证鸡舍内温度适宜。

3.建立合理的水源:要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并定期更换饮水器,避免因饮水不洁导致的疾病传播。

4.合理配置饲料:根据鸡只的生理需要和生长发育阶段,配置合理的饲料,确保鸡只获得充足的营养。

二、饲养管理1.科学喂养:定时定量、定点定粮喂养,避免过饱过渴,遵循“先饮水后喂料”的原则,合理控制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含量。

2.规律作息:确保鸡只有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活动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应激。

3.定期消毒:鸡舍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清除污物和异味,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的环境。

4.合理繁殖:合理进行鸡群的繁殖管理,选择优良种鸡进行繁殖,增加鸡只的遗传优势,提高鸡群的产品质量和数量。

三、疾病防治1.预防为主:加强鸡只的免疫接种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注射,提高鸡只的免疫力,防止常见疾病的发生。

2.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做好鸡只的日常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防止疾病的扩散。

3.禁用或谨慎使用药物:在饲养过程中,要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禁止使用禁用药物,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用量,避免药物滥用导致鸡只免疫力下降。

4.定期检测:定期进行鸡只的体检和病原微生物等的检测,了解鸡只的身体状况和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生态养鸡是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的一种养殖方式,需要综合考虑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做到全面合理的管理,才能提高养鸡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益。

希望以上的技巧可以对生态养鸡有所帮助。

森林生态鸡的饲养工作重点

森林生态鸡的饲养工作重点

森林生态鸡的饲养工作重点森林生态鸡是一种在森林生态环境下饲养的鸡,其与传统的养鸡方式有很大不同。

森林生态鸡的饲养工作需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鸡的生活习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森林生态鸡饲养的工作重点,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在进行森林生态鸡饲养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品种。

森林生态鸡一般选择适应力强、对生态环境适宜的品种,如土鸡、乌骨鸡等。

这些品种生长缓慢,但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强,对饲料的依赖性低,适合在森林生态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二、合理规划场地森林生态鸡的饲养需要有适宜的生态环境。

饲养场地的规划至关重要,必须选取在森林中比较平坦、通风良好、水源充足的地方进行饲养。

为了避免鸡群对森林环境造成破坏,最好能够对饲养区域做好限制和保护措施,确保鸡群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

三、提供适宜的饲料森林生态鸡的饲料应该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鸡群的健康。

除了定期提供饲料外,还应该注重提供适宜的天然饲料,如昆虫、植物叶片等。

还要合理安排饲料的摄入量,不能过量喂养,避免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加强疾病防控由于森林生态鸡的饲养环境与传统养鸡方式有所不同,因此疾病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对鸡群的定期体检、定期消毒等工作,及时发现并控制可能出现的疾病。

也要避免使用过多的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保持鸡群的健康和森林生态的平衡。

五、重视饲养环境的改善森林生态鸡的饲养环境对于鸡群的生长和生产至关重要。

在饲养过程中,要重视饲养环境的改善工作,包括饲养场地的清理、卫生、饲养设施的维护等。

只有保持适宜的饲养环境,才能够保证鸡群的健康成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六、科学进行繁殖管理森林生态鸡的繁殖管理也是饲养工作的重点之一。

合理安排繁殖期,定期对母鸡进行选种、配种和保育工作,保证繁殖过程中的生态平衡和鸡群健康。

也要注重雏鸡的育雏工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饲料,保证雏鸡的健康成长。

生态养鸡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生态养鸡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生态养鸡的注意事项是什么生态养鸡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和动物福利的养殖方法。

在进行生态养鸡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养鸡需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避免选在生态脆弱区域,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

选择养殖场地时要确保附近没有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以免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水质。

2. 生物多样性:生态养鸡的理念是尽量保持和提高生物多样性。

在选择鸡品种时要考虑到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的品种,优先选择本地鸡或本地适应性良好的鸡种。

避免过度依赖单一的品种,防止出现疾病传播和遗传缺陷。

3. 使用有机饲料:为了保持生态养鸡的品质,应尽量使用有机饲料。

有机饲料不含化学物质和转基因成分,能够保证鸡的健康和食品的安全。

有机饲料可以包括有机谷物、草料和蔬菜等。

4. 自然饲养:生态养鸡应尽量让鸡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和饲养,以提高鸡的免疫力和福利。

为鸡提供自由走动和采食的空间,合理设计养殖场地和鸡舍。

应尽量避免使用笼养方式,而是选择自由放养或舒适的圈养方式。

5. 防控疾病:生态养鸡时要注意疾病的防控。

要定期给鸡进行健康检查,确保鸡的健康和福利。

选用健康的、疫病耐受能力较强的鸡种,避免混养、过密养殖和风险区域的引进。

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消毒、隔离病鸡和合理的免疫接种等。

6. 码头处理:生态养鸡的鸡舍和养殖场地应采取良好的排污和垃圾处理措施。

定期清理和处理禽粪,防止污染土壤和水源。

合理利用禽粪,可以进行发酵堆肥,用于农田的有机肥料。

7. 社会责任:生态养鸡应注重社会责任和良好的商业道德。

要遵守养殖规范和法律法规,不进行滥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等不合理的养殖方式。

尊重鸡的生命权益,保证其福利和生存环境,并与当地社区和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

总之,生态养鸡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动物福利和食品安全的养殖方式。

在进行生态养鸡时,我们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使用有机饲料、自然饲养、防控疾病、合理处理排污和垃圾、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事项。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通过合理的饲养方式和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生存能力,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的具体内容。

1. 合理规划鸡场布局:合理规划鸡舍和鸡场的布局,保证鸡舍的通风、光照和排泄物处理设施的合理设置。

避免鸡舍的井井工作,减少鸡的踩踏和感染疾病的机会。

2. 定期消毒: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杀灭病菌和虫害。

可以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如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等。

3. 饲养密度控制:鸡舍密度过高会导致鸡只互相踩踏,增加传染病的风险。

需要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等因素,确定适宜的饲养密度。

4. 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检查鸡只的体质和行为,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合理安排饲料的供给和喂养时间,确保鸡只的膳食均衡;规定合理的光照和温度条件,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5. 喂养高质量的饲料:选择适合鸡只生长发育的饲料,并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和饲喂量。

合理搭配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满足鸡只的营养需求。

6. 全面健康管理:定期给鸡只进行疫苗接种,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减少虫害和寄生虫的滋生。

7. 发展循环农业:通过鸡舍废弃物的深加工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将鸡粪进行发酵,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施肥。

8. 精准管理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通过使用智能化设备,如自动喂食器、自动清洁器等,提高饲养过程的效率和精度。

利用数据分析和追踪技术,实现对鸡只生长过程的精准管理。

9. 引入生物控制方法:通过引入天敌或友好菌种等生物控制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通过以上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鸡只的健康水平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减少饲养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饲养业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技术-无量山乌骨鸡生态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无量山乌骨鸡生态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无量山乌骨鸡生态养殖技术1、鸡场选择。

鸡场必须远离住宅区、公路主干道,要求环境安静、空气清新,自然清洁的小溪、水塘等水源,易通电。

可在天然森林、人工茶厂、果园等地,因地制宜选择确定规模鸡场。

2、鸡舍建设。

在背风向阳的平地上建鸡舍,鸡舍一般座北向南、鸡舍可用旧房改造,也可新建鸡舍。

脱温鸡舍一般20平方,鸡舍内安装弹性塑料,眼直径1厘米,距地面80厘米,可搭建2—3层,上下层之间的距离20厘米。

也可以地面垫干松针平养。

种鸡、商品鸡、育成鸡舍,根据计划养殖数量而定,一般不低于60平方,鸡舍搭建木床,木床离地80厘米,可搭建2—3层,上下层之间的距离20厘米,过道搭建木梯,以满足乌骨鸡喜高休息的习惯。

培育种鸡200只需4亩地,四周围栏,饲养商品鸡2000只,需不低于20亩,四周围栏,防止野兽、野鸟袭击。

根据饲养数量确定围栏。

鸡场内建设饲料储存室、兽医室、工作室、值班室、门口建更衣室、消毒室,消毒坑。

鸡场工作人员生活区建设必须与鸡场有一定的隔离带。

鸡场外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病鸡隔离室,处理鸡粪、病死鸡等。

3、脱温鸡饲养:室温在0~1周龄时为35~37℃,2~3周龄时为32~35℃,4周龄为30~32℃,5周龄为26~30℃,6周龄为20~26℃,也可在1周龄之后以每天降0.5℃,6周可以脱温。

无量山区不必考虑湿度。

用电补充光照:第一周可保持每天24小时的光照,以后每天减少1个小时的光照至自然。

适时饮水和开食。

鸡苗应尽早开食、饮水,第一周饮水需用温开水加入5%的葡萄糖,头3天加入青霉素防应急。

饮水3小时后喂料。

全价料蛋白含量19%即可,自由采食。

第二周饲料里加入预防白痢的兽药,第三周饲料里加入预防球虫的兽药。

育雏密度,在15天之前为60~70只/平方米,一般每批育雏在2000只。

每天定时清理鸡粪,42日龄可以脱温转入育成。

4、育成鸡饲养。

育成期放养与补料相结合,用39%蛋白的肉鸡浓缩料,按照每千克浓缩料拌3千克玉米面的比例,拌均匀饲喂,直至育成鸡长至1千克。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生态鸡成为了一种备受欢迎的鸡肉产品,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生态鸡基本上是以传统自然的方式喂养,并且不在其中添加任何化学物质。为了实现高品质的生态鸡肉产业,我们需要实施一些技术措施来确保生态鸡的质量。下面是一些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的介绍。
一、合理选址
生态鸡场的选址是非常重要的,应该选择交通便捷、通风良好、水源丰富、无任何污染来源的地段。理想的场地应该位于山区,草地丰富,附近没有饲养其他禽畜的场所,这样能够避免产生交叉感染的危险。
二、合理规划建设
生态鸡场的规划和建设是非常关键的。在场地的选择过程中,考虑到土壤的生育能力和地形地貌特征,做好规划设计,使得场地能够适应生态鸡的生长需求。
三、科学饲养管理
生态鸡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应该提供适宜的饲料,注意饲喂量和饲喂时间。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卫生清洁,及时清理鸡舍。在疾病预防方面,应该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四、提高生态鸡的品质
为了提高生态鸡的品质,需要进行以下措施:
1. 饲养环境:生态鸡的饲养环境应该比较自然,应该尽可能地推崇自然饲养方式。
2. 饲料:生态鸡的饲料应该是天然的,不应该添加任何药物和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质。
3. 饮水:生态鸡的饮水应该清洁、淡净、不含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
4. 发酵饲料:生态鸡的饲料中应该添加适量的发酵饲料,以促进鸡体的健康成长。
5. 疾病预防: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以保证生态鸡的健康和品质。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的改进,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完善技术措施,才能够保证生态鸡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生态养鸡五措施 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 - 养鸡技术

生态养鸡五措施 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 - 养鸡技术

生态养鸡五措施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养鸡技术生态养鸡就是在天然草原、森林生态环境下,以地方品种或改良品种鸡为养殖对象,采取舍饲和林地放养相结合,以自由采食草原和林间昆虫、杂草(籽)为主,人工补饲配合饲料为辅,呼吸草原、林中新鲜空气,饮无污染的河水、井水、泉水,生产出绿色天然优质的商品鸡和商品蛋。

下面就把:生态养鸡五措施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选好生态鸡品种按照生产要求选择所需品种,当地的鸡品种经过长期的自然杂交和选择已成为肉蛋兼用型鸡种,可以选择饲养;商品蛋用型鸡种最好选择海兰白壳蛋鸡、海兰褐壳蛋鸡或罗蔓褐壳蛋鸡作为生态蛋鸡品种。

二、选好饲养场址生态养鸡的养殖场地选择草原牧地、天然林地、农家田地等地饲养;要求鸡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牧草和林地,其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水源充足、取水方便;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和产品运输和加工。

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鸡舍按照每平方米10只,要求架养栖息,运动场按每平方米1只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篱笆和塑料围起来。

三、饲养管理1.抓好育雏时节生态鸡的饲养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饲养。

按照当地的气候特点,最好选择3~6月份育雏。

由于此期气温逐渐上升,光照充足,对鸡生长发育有利,育雏成活率高。

鸡可以户外活动时正好气候温暖,环境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使鸡可得到充分的锻炼,因而体质强健,对以后天然放牧采食,抗御自然灾害和预防天敌非常有利。

要求每日饲喂5~6次,保证清洁饮水。

2.抓好幼雏训练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时改为小围栏散养,有目的地训练它的条件反射。

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会回来吃食、饮水。

在此期间,抓住时机锻炼鸡只觅食饲料和捕食昆虫的能力,经过4~6周的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增强了觅食的能力并增长了预防天敌的本领后,就可以准备放养了。

3.抓好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生态散养蛋鸡8~20周龄这一时期为育成期。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

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需求,生态鸡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科学、高效、环保地饲养生态鸡,已经成为了饲养生态鸡养殖户必须掌握的技术。

下面就来分享一下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

一、规范养殖环境1、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

生态鸡的栖息地需具有地形较高、环境空气质量佳和周边环境干净的特点。

2、设置科学合理的场内设施。

合理设置鸡舍、饮水设施、饲料存储设施和卫生设施等设备,使其安排科学、通风、卫生。

3、控制养殖密度。

依据不同鸡种和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饲养密度,以确保鸡的生长周期内有足够的生活空间。

二、加强饮水管理1、供应新鲜、干净的饮用水。

应定期更换并清洗饮水系统,以防止细菌滋生。

2、定期添加营养元素。

可添加适量的多元素和矿物质等,以保证饮水的营养成分。

3、控制喝水时间和量。

依据鸡的饮水需要和气候状况控制喝水时间和量,以避免浪费,同时不能让鸡过量喝水导致生长发育障碍。

三、合理饲喂1、合理配制饲料。

应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特点合理的饲喂,注意配合饲料中必需营养素和非必需营养素的比例,使其更有利于鸡的生长。

2、定时定点饲喂。

制定饲喂计划后一定要坚持按时按点饲喂鸡,规律饮食可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3、控制饲料的量。

应根据鸡的饥饿感和生长需要控制饲料数量,以有效避免浪费和能量过剩。

四、加强预防疾病措施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要保持饲养场地的卫生和通风,频繁更换饲料垫料,清理房间内外的沙土和杂草,并把积淀物清理干净。

2、彻底消毒。

每日清理卫生成分,饮水器、喂饲机、鸡舍等设备应及时消毒,以杀灭细菌,这样可有效控制鸡的疾病传播。

3、加强病鸡的隔离治疗。

对饲养鸡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发现、隔离、查明病因、防止病情扩散。

在鸡死亡时尽快处理,防止病菌传播,同时也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就是关于生态鸡饲养技术措施的分享,希望对广大养殖农户有所帮助,同时也提醒各位养殖户定期对鸡进行免疫接种并注意环境卫生,保证生态鸡肉的质量和健康。

生态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生态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球虫病
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需要及时使用药物治疗。
保健措施与管理
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
合理安排鸡的饲养密度,保证鸡有足够的活 动空间。
饮水管理
保持水源清洁,定期更换饮水器,确保鸡获 得足够的饮水量。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
选用优质饲料,确保鸡获得足够的营养。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06
饲养管理与环境保护
饲养管理对环境的影响
空气污染
传统养殖过程中,畜禽粪便的堆积和处理不当易 产生恶臭气体,污染空气。
水质污染
养殖场排放的污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导致 细菌、病毒等污染水体。
土壤污染
长期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土壤中有害物 质积累,影响作物生长。
生态鸡饲养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绿色养殖
孵化湿度
保持孵化湿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 胚胎发育。
03
饲料与营养
生态鸡饲料种类及特点
植物性饲料
包括各种谷物、豆粕、玉米、麦麸等 ,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 矿物质。
动物性饲料
如蚯蚓、昆虫、小鱼等,提供高质量 的蛋白质和脂肪。
天然饲料
如草料、牧草等,提供纤维、维生素 和矿物质。
添加剂
对鸡舍、饲料和水源等进行定期 消毒,减少病菌滋生。
强化饲养管理
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提 供适宜的温度和光照。
04
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
新城疫
新城疫是鸡的常见病毒性疾病,可通过疫苗接种进行预防。
禽流感
禽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需要定期进行抗体检测。
鸡痘
鸡痘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可通过皮肤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养鸡技术要点
生态养鸡是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在果园、经济林、玉米、高粱等地套养土蛋鸡、肉鸡等系列,养出的鸡风味独特、品质好、味道鲜美,颇受消费者欢迎,所以价格好,效益高。

它既是传统养法和现代养法的结合,又突破了笼养肉鸡的缺陷,大大提高了鸡肉的风味,是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的典范。

1、保温育雏的管理。

1-3周龄的雏鸡采用温室饲养。

雏鸡幼小抵抗力差,不是直接进入果园等地饲养,因此一定要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抓好3 周前的管理,为后期生长奠定基础。

雏鸡保温房的面积根据饲养量确定,采取网上育雏的方法,以每平方米40--50只雏鸡计算,饲养数量多,应分小区饲养,每群可掌握在1000羽左右。

如果园、经济林等在房前屋后,就利用原有保温房或已旧住房改造亦可;如果饲养场地离家有一定的距离,则应选择向阳避风,地域开宽,地势干燥,水源充足,道路便利的地方建造保温房。

2、严把脱温期管理。

三周后开始进入脱温饲养,脱温期,特别要注意外界气温,内外温差大,仔鸡抗逆力低,调节功能差,一时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要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每天放养2--4小时,以后逐日增加放养时间,使仔鸡逐渐适应环境变化。

严冬寒冷天气,夏季的风雷暴等恶劣天气要特别注意,切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大
意,因为此时的仔鸡应激能力仍比较弱,需人工给予关照。

3、认真防疫控疾病。

野外养鸡、鸡的活动范围广,疾病防范难度相应大些,因此防病免疫工作要求质量高,剂量足,严格按照免疫程序,逐只予以免疫注射。

特别是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等主要传染病,决不能放松。

同时要做好定期消毒,闲置消毒,进场消毒,发现病鸡应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4、设置避雨防暑棚。

根据饲养鸡群多少,适当搭一些油棚给仔鸡避雨休息十分必要。

棚的质量要求不高,只要能避雨、避暑、补饲、休息就行,这是必备设施,对防止鸡群被雨淋打、烈日曝晒,意外惊动等都非常重要,不可缺少。

5、园地饲养的密度。

出温房一周龄,一亩果园、作物地或经济林放养1500-2000羽左右。

以每群500-700羽为宜;第二周龄放养1000-1500羽左右,以每群低于500丝网等围栏分区轮牧,放一周换一块地。

放养周期一般控制在一个月左右,这样鸡粪喂养果园、经济林、作物地内的小草、蚯蚓、昆虫等,给它们一个生养息期,等下批仔鸡到来时又有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鸡采食,如此往复形成生态食物链,达到鸡、果双丰收;高粱等地以一个生长周期饲养一批鸡为宜,同时注意苗鸡生长与高粱苗等相匹配,以防鸡损伤作物苗及果实。

6、饲料营养及喂饲。

雏鸡三周龄前用全价饲料喂饲,三
周龄起逐渐改喂谷物饲料。

温室育雏可按常规喂饲,脱温第一周早晚在舍内喂饲,中餐在休息棚内补饲一次,全价饲料逐渐减少至零,谷物饲料逐增至代替全价饲料;第二周起中餐可以免喂,喂饲量早餐由放养初期的足量减少至7成,5周龄以上的大鸡还可以降至6 成甚至更低些,晚餐一定要吃饱,五周龄后全部换为谷物杂粮,人为地促使它们在果园等地寻找食物,以增加鸡的活动量,采食更多的有机物和营养物。

7、饲养品种的选择。

这是一个致关重要的问题,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平时一般三口之家,只需要500-1000克左右的鸡即可美食一餐,因此应用体型小的品种;如春节等旺销季节,则应选用体形大的品种。

8、青料补充不可少。

青饲料中的各种维生素是鸡必不可少的营养成份,由于鸡群的摄食量大于野草的增长量,因此应及时予以补充。

长年饲养应适当种植人工牧草予以补充,这对于节省饲料,提高鸡肉的品质,提高饲养效益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9、要注意天气变化。

冬季注意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夏天注意风云突变,谨防刮大风下大雨。

尤其是开始放养头一两周,请多收听气象台的天气预报。

同时还要防止天敌和兽害,如老鹰、黄鼠狼等。

生态养鸡就是在夏秋季节夜晚,利用草原或田地资源,靠
高亮度的灯光,最好是用高压汞灯,吸引昆虫进入灯下1厘米左右的浅水池中,供鸡吸食,根据昆虫的密度和鸡采食的情况,每晚开灯1-2小时,每天上午补饲一次即可。

生态养鸡特点:
一是简便易行、省工省料。

不用搞基本建设,接根电线安个灯,铺块塑料布就行,人人都会做,家家都能办,办了就立竿见影,比传统养鸡节省成66%。

二是肉鸡蛋鸡都可以,大鸡小鸡都适用。

生态养鸡从营养学角度看,吃的是昆虫皆为动物性蛋白,所以长得快、羽毛丰满、抗病力强、产蛋多、肉质好,属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投入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是投入少、效益高。

饲养生态鸡投入非常少,四个月出栏,一只鸡耗电量一度多,从抓雏到出栏6元左右饲料投入就够用,而四个月出栏每只鸡可卖17-18元左右,去除成本,每只鸡纯利润10元左右,可见效益非常可观。

四是消灭害虫、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夜晚在灯光的吸引下,一些农业害虫、生活害虫都飞过来供鸡采食,既净化了环境又发展了养鸡业,使自然生太向良属于循环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