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研究读书笔记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理解媒介读书笔记传播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传媒形态的变化发展是如何影响社会和人的。

英尼斯是第一个研究专题的研究者,在1950年,1951年分别出版了两本著作《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他采用了经济史和文明史的角度,反复证明了一个基本观点:一种新的媒介(包括广义语言、文字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的文明的产生。

而在英尼斯之后,麦克卢汉因对媒体在思想和社会上的效应的研究而闻名世界。

麦克卢汉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推翻了传播内容高于内容载体的传统认识,他要把人们“从对媒介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

他提出“媒介是人体的眼伸”、“媒介即讯息”等观点,以及“地球村”的概念。

他认为媒介的形态比其传递的内容更重要,一种新媒介问世,不管传递了什么内容,媒介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些变化。

媒介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象征,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告诉人们存在着什么样的世界,通过改变我们使用传感系统的比例来改变我们的性格。

鉴于电子媒体的普及,他认为整个地球的时空已经缩小成一个村庄,“产生一个人人参与的、新型的、整合的地球村”,尽管那时的传播科技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而不是传递的内容。

他认为新店子媒介延伸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居然缩短,打破了就得时空概念,整个世界似乎浓缩成了“地球村”。

麦克卢汉认为,通过电视这样的电子媒介人们重新“部落化”,可以使得人们彼此间的亲情重新燃烧起来。

麦克卢汉指出:演讲是人们互相交流最有力的表现方式。

因为他是多种感觉的融合,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电视演讲和人们面对面地交谈几乎具有完全相同的功能,因此当电视经常播放谈话节目时,主持人用不同寻常的眼光盯着摄像机,用充满感情的言语与观众交流因此颇受观众欢迎,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在媒介和文明的进程中,麦克卢汉以敏锐的眼光和督导的分析能力,将人类传播历史中的环境特征、正要媒体、文化特征等结合起来得到一个历史演变的三大阶段,即由于使用的主要媒体不同,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化——脱部落化——再度部落化”这样三个阶段。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理解媒介读书笔记媒介是指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的技术、工具和方法,也可以是指这些技术、工具和方法所使用的平台或者系统。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媒介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关于媒介的理解和读书笔记:1. 媒介的历史了解媒介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

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例如《人类简史》、《信息革命》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媒介的历史和背景。

2. 媒介的类型媒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了解不同类型的媒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

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如《媒介类型》、《媒介与社会》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的媒介。

3. 媒介的功能媒介的功能包括传递信息、促进交流、娱乐和启发等。

了解媒介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决策。

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如《媒介的功能》、《媒介的文化影响力》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媒介的功能。

4. 媒介的道德和伦理媒介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道德和伦理问题。

了解媒介的道德和伦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并更好地评估媒介的影响。

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如《媒介的道德和伦理》、《媒介的责任》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媒介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5. 媒介的技术媒介的技术是指它们的构建和使用方式。

了解媒介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

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如《媒介的技术》、《媒介的影响力》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媒介的技术。

以上是一些关于媒介的理解和读书笔记,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媒介的本质、功能和伦理,并了解它们的技术特点。

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笔记

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笔记

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笔记1. 引言大众媒介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传播信息、娱乐大众,还能影响公众舆论、塑造社会价值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大众媒介的研究导论。

2. 大众媒介的定义和分类大众媒介可以定义为广泛向公众传播信息和娱乐内容的渠道。

根据传播媒介的不同,大众媒介可以分为文字媒介(如报纸、杂志)、电子媒介(如广播、电视)和数字媒介(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3. 大众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大众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它们可以传播信息和知识,提高公众的意识水平。

其次,大众媒介也可以塑造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例如,电视广告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此外,大众媒介还可以对公众舆论产生影响,引导社会的发展方向。

4. 大众媒介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在研究大众媒介时,学者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和理论。

例如,传播学研究了大众媒介的传播过程和效果,内容分析研究了媒介内容的特点和趋势,而受众研究则关注公众对媒介的认知和反馈。

此外,还有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对大众媒介进行研究。

5. 大众媒介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大众媒介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数字媒介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

未来,大众媒介可能会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6. 总结本文介绍了大众媒介研究的导论,涵盖了定义和分类、影响、研究方法和理论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

大众媒介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和研究它们的影响和发展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和媒介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入门,引发更多的讨论和研究。

理解媒介读后感

理解媒介读后感

理解媒介读后感《媒介》是一本让人思考的书,它深入探讨了媒介对人类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作者对媒介的定义和作用进行了深入剖析,引发了我对媒介的认识和思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媒介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利用媒介。

首先,作者对媒介的定义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他指出,媒介不仅仅是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

通过不同的媒介,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和思想方式会有所不同,这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行为。

作者还指出,媒介的发展和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这些观点让我对媒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了媒介对我们的重要性。

其次,作者对媒介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指出,不同的媒介会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书籍可以帮助人们深入思考和理解问题,而电视和互联网则更容易让人们陷入浅薄的信息和娱乐中。

作者还提到,媒介的发展和变革会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这对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媒介影响的分析,我认识到了媒介对我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我们也需要正确地利用媒介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生活质量。

最后,作者提出了正确利用媒介的方法和建议。

他认为,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利用不同的媒介,避免沉迷于某一种媒介而忽视其他重要的信息和思想。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和分析媒介传递的信息,避免被媒介所操控。

通过正确地利用媒介,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这些建议让我意识到了正确地利用媒介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关注自己在使用媒介时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通过阅读《媒介》,我对媒介的定义、作用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意识到了正确地利用媒介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有通过正确地利用媒介,我们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获得对媒介的深刻理解,以及正确地利用媒介的方法和建议。

媒体研究读后感

媒体研究读后感

媒体研究读后感作为一名传媒学院的学生,我经常阅读有关媒体研究的书籍和文章。

近期,我读了一本名为《媒体研究综述》的著作,对其中的内容产生了深深的感悟和思考。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这本《媒体研究综述》系统地介绍了媒体研究的历史、理论以及实践应用。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媒体的力量和影响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首先,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媒体研究的起源和发展。

媒体作为一种传播工具,从诞生之初就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分析,我了解到媒体的发展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媒体研究也在不断跟进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这让我意识到媒体研究是一个富有活力和前瞻性的学科领域。

其次,本书介绍了媒体理论的多样性。

媒体理论是媒体研究的基础,它为我们理解媒体的运作方式和意义提供了基本框架。

在书中,我了解到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符号学理论等。

这些不同的理论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媒体是如何构建意义和塑造观众的认知的。

同时,这些理论也让我认识到,媒体的研究需要融合多种视角和方法,以更全面地认识媒体的复杂性。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媒体研究的实践应用。

媒体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探讨,它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读书,我了解到媒体研究在新闻行业、广告业、传媒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媒体研究可以帮助新闻从业者更好地把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帮助广告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受众需求,帮助传媒管理者更好地规划媒体组织的发展方向。

这些实践案例激发了我对媒体研究的兴趣,也让我意识到媒体研究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总结起来,这本《媒体研究综述》帮助我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了媒体研究。

通过对媒体研究的历史、理论和实践的介绍,我对媒体的力量和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激发了我对媒体研究领域的兴趣,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媒体研究,希望将来能够为媒体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读书笔记范文

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读书笔记范文

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读书笔记范文英文版Media Research Classic Text Interpretation Reading NotesMedia research is an important field that examines the impact of various forms of media on society. In order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field, it is crucial to study classic texts that have shaped the way we think about media and its effects.One such classic text is Marshall McLuhan's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In this book, McLuhan argues that the medium through which a message is delivered is just as important as the message itself. He famously coined the phrase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to emphasize this point. McLuhan's work has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field of media studies, and his ideas are still relevant today.Another important text in media research is Stuart Hall's "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the Television Discourse." In this essay, Hall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ncoding and decoding, which refers to the process by which messages are created, transmitted, and interpreted by audiences. Hall's work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how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may interpret media messages in different ways.By studying these classic texts and others like them, researchers can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ies of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society. These text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ways in which media shapes our perceptions, beliefs, and behaviors.Through careful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texts, researchers can continue to expand our knowledge of media and its effects, ultimately contributing to a more informed and cri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media in our lives.中文版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读书笔记范文媒介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它研究各种形式的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媒介研究的进路读书笔记

媒介研究的进路读书笔记

媒介研究的进路读书笔记《媒介研究的进路》是一本由约翰·斯托卡和阿兰·拉斯特共同撰写的书籍,两位作者通过对媒介理论的深入探讨和实证研究,为我们呈现了媒介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本书主要介绍了媒介理论的不同进路,包括批判性、经验性、诠释性和历史性研究方法。

首先,作者详细阐述了批判性研究方法,提出了媒介研究应以批判的角度去看待媒介所塑造的社会现实和影响。

在批判性研究中,我们需要对媒介内容、形式、受众反应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识别其中的权力关系和社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批判观点。

批判性研究是一种批判式的研究方法,旨在揭示媒介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权力关系,从而为改变社会现实提供新的思路。

其次,作者介绍了经验性研究方法,该方法注重运用实证研究来获取客观的数据和信息。

在实证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会采用定量或定性的研究方法,例如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以获取关于媒介现象的客观数据和事实,从而对媒介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诠释性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通过对媒介内容的阐释和解读来理解和解释媒介现象。

在诠释性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会从文本、图像、音乐等媒介形式中获取信息,并将其解读为具有特定意义的文本、图像、音乐等。

这种研究方法关注的是媒介内容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文化含义。

最后,作者还介绍了历史性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关注媒介现象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在历史性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会对媒介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媒介形式等进行深入研究,并从中寻找影响媒介现象的历史因素和社会变迁。

总结来说,《媒介研究的进路》是一本涵盖媒介理论多方面的著作。

通过批判性、经验性、诠释性和历史性研究方法的介绍,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媒介研究的多元化进路,让我们对媒介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无论是从媒介内容、形式、受众反应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还是运用实证研究获取客观的数据和信息,还是从文本、图像、音乐等媒介形式中获取信息,或是深入研究媒介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理解和看待媒介的视角,并为我们的媒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媒介研究读书笔记

媒介研究读书笔记

《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第二、三部分读书笔记、研究媒介机构的不同视角媒介机构的定义:1、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商品的工业或公司2、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大型组织实体和结构将媒介机构当作工业意味着将其置于经济环境中解读,媒介产品就是在利润最大化的名义下满足一系列特定条件的商品。

将媒介机构看作更广义的社会机构,在这个意义上,机构更加永久性地构造我们文化的机理。

媒介机构的批判视角: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所有权和控制的视角:“结构/决定”、“行动/权利”视角媒体政治经济学:认为工业的经济结构直接影响媒体内容的表达,并最终可以决定它们是否能被生产出来。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机构:以流行音乐工业为例、公共服务广播和市场英国广播的发展区别于美国广播的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组织方式,英国的广播被当作另一种公共设施。

而凯文〃罗宾斯和弗兰克〃韦伯斯特认为政府要施加的是一种影响而不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实体。

早期英国广播的核心人物约翰〃雷斯,对公共服务广播想法的核心是广播能够协助提高并维持高尚的社会文化标准。

西摩尔-乌尔认为的公共服务广播六大原则:垄断、政府控制、委员会、国家利益、执照税、普世性服务。

对BBC垄断的挑战与对公共服务广播的挑战,认为广播应该满足社会中各类群体和利益的需要,而不是成为道德领袖。

减少管理给广播理念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原来被当做广电业者应该提供给公众的公共服务的信息现在被当做市场中的商品。

放松管制和消费者选择市场的分化只不过为已经存在的产品的重新包装和销售提供了空间。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广电业者只是得以从已有的节目中继续赚取利润。

未来:对变化的反应尼古拉斯〃佳南认为有必要对公共服务广播的理念进行维护,同时要反思公共服务的含义。

而伊昂〃科奈尔反驳其观点太负面和悲观,并强调商业广播并不一定像想象中反动和意识形态化。

、媒介专业主义与运作规范专业人员的定义媒体从业人员很大程度上被质疑他们专业主义的光环。

菲利普〃埃特列认为媒体从业者们与工作相关的日常任务变成了专业行为是矛盾的。

媒介环境学读书笔记

媒介环境学读书笔记

媒介环境学读书笔记
媒介环境学是一门研究传播媒介对人类感知、感情、认识和价值产生影响的学科。

以下是一份关于媒介环境学的读书笔记:
《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这本书介绍了媒介环境学的发展历史和主要观点,并探讨了其在多维视野下的应用和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媒介环境学研究人的交往、交往的讯息及讯息系统,关注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类的认知和行为。

书中提到了媒介环境学的两个重要学派:多伦多学派和巴黎学派。

多伦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哈罗德·伊尼斯和马歇尔·麦克卢汉,他们的学术观点对媒介环境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黎学派则以让·鲍德里亚和后结构主义为代表,强调语言和符号在媒介环境中的作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媒介环境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明白了媒介环境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

它让我们反思自己与媒介的关系,以及媒介对我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的影响。

媒介研究分析技巧笔记

媒介研究分析技巧笔记

媒介分析技巧笔记————————————————————————————————作者:————————————————————————————————日期:2新闻与传播学译丛,传播学研究方法系列媒介分析技巧(第2版)阿瑟-阿萨。

伯杰著李德刚何玉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1章:符号学分析(1)符号学探讨的是,在文本中,尤其是在叙事(或故事)中,意义是如何产生并传递的?(2)符号学的核心是文本中的符号。

符号可以理解为能指与所指的综合。

(3)由于万事万物本身并没有意义,因此符号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耍。

它类似于文字与语法:文字组合的方式决定了它的意思。

语言是一种社会制度,指示我们如何使用文字;言说则是基于语言的个体行为。

(4)文本可以看作与言语一样,或者是语法或语言,后者使得文本具有了意义。

符码与约定俗成让人们理解叙事里的符号,同时影响着行动。

内涵(connotation)①一词源于希腊语“connotare"一“附加”,指附加在词语(和其他传播形式)上的文化含义。

一个词语的内涵通常包括其象征的、历史的和情感的内容。

相对的,外延(denotation)指词语和其他现象的的字面含义或外在含义。

他以共时的一词表示分析的意思,以历时一词表示历史的意思。

因此,以共时的方式研究文本就是探究元素之间的关系一而历时的方式研究文本则是审视叙事的演变方式。

换个说法是,以共时方式解读文本即发掘文本中隐含的两两对立模式[即聚合结构】;而历时分析则研究构成叙事的各个事件之间的联系一【即组合结构】。

组合分析一个组合段,就是一根链条,在组合分析中,文本被作为构成某种叙事的一组相关事件来探究。

普罗普的功能说最初状况介绍家人或英雄离家1家人离家禁令I对英雄设禁违禁1英雄违反禁令侦察I恶棍试图展开侦察传递I恶棍接获关干受害者的信息诡计I恶棍试图欺骗受害者同谋1受害者受骗,无意中帮助敌人恶行1恶棍伤害了某个家人需要1 某个家人缺少某物或需要某物调停I不幸公之于众,英雄被派遣反击1找寻者(seeker)同意反击出发I英雄离家捐赠者的第一个功能I英雄被考验,接受神奇的代理人或帮助英雄的反应I英雄对将来的捐赠者的行为做出反应接受神奇的代理人I英雄请求利用神奇的代理人空间转移I英雄找到搜寻目标战斗1英雄与恶棍直接战斗蒙受污名1英雄蒙受污名胜利I恶棍被打败清除I最初的不幸或匮乏被清除归来I英雄归来追逐I追击:英雄被追逐营救1被追逐的英堆获救未被认出的到来1未被认出的英雄回家或到另一国家无理要求I假英雄提出无理要求艰难的任务I向英雄分派艰难的任务完成I任务完成认出I英雄被认出揭露1假英雄或恶棍被揭露变相I英雄面貌一新惩罚I恶棍得到惩罚婚礼I英雄完婚,登上王位普罗普的剧情中有7种人物1、恶棍I与英雄搏斗2、捐赠者I给英雄以神奇的代理人3、帮手I协助英雄解决难题,等等4、公主I找寻对象国王I分派艰难的任务5、派遣者1派遣英雄执行使命6、英雄1找寻某物,或与恶棍作战7、假英雄I自称英雄,却被揭穿聚合分析聚合分析就是在文本中找出隐含的两两对立模式,种对立模式深藏在文本之中,需揭示方能知其意义。

媒介研究读书笔记

媒介研究读书笔记

、研究媒介机构的不同视角媒介机构的定义:1、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商品的工业或公司2、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大型组织实体和结构将媒介机构当作工业意味着将其置于经济环境中解读,媒介产品就是在利润最大化的名义下满足一系列特定条件的商品。

将媒介机构看作更广义的社会机构,在这个意义上,机构更加永久性地构造我们文化的机理。

媒介机构的批判视角: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所有权和控制的视角:“结构/决定”、“行动/权利”视角媒体政治经济学:认为工业的经济结构直接影响媒体内容的表达,并最终可以决定它们是否能被生产出来。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机构:以流行音乐工业为例、公共服务广播和市场英国广播的发展区别于美国广播的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组织方式,英国的广播被当作另一种公共设施。

而凯文·罗宾斯和弗兰克·韦伯斯特认为政府要施加的是一种影响而不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实体。

早期英国广播的核心人物约翰·雷斯,对公共服务广播想法的核心是广播能够协助提高并维持高尚的社会文化标准。

西摩尔-乌尔认为的公共服务广播六大原则:垄断、政府控制、委员会、国家利益、执照税、普世性服务。

对BBC垄断的挑战与对公共服务广播的挑战,认为广播应该满足社会中各类群体和利益的需要,而不是成为道德领袖。

减少管理给广播理念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原来被当做广电业者应该提供给公众的公共服务的信息现在被当做市场中的商品。

放松管制和消费者选择市场的分化只不过为已经存在的产品的重新包装和销售提供了空间。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广电业者只是得以从已有的节目中继续赚取利润。

未来:对变化的反应尼古拉斯·佳南认为有必要对公共服务广播的理念进行维护,同时要反思公共服务的含义。

而伊昂·科奈尔反驳其观点太负面和悲观,并强调商业广播并不一定像想象中反动和意识形态化。

、媒介专业主义与运作规范专业人员的定义媒体从业人员很大程度上被质疑他们专业主义的光环。

菲利普·埃特列认为媒体从业者们与工作相关的日常任务变成了专业行为是矛盾的。

海德格尔论媒介读后感

海德格尔论媒介读后感

海德格尔论媒介读后感海德格尔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深刻地影响了许多学科领域。

其中,《海德格尔论媒介》是他的一部重要论著,探讨了媒介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在这本书中,海德格尔提出了许多关于媒介的深刻见解,引发了人们对媒介的重新思考和审视。

首先,在《海德格尔论媒介》中,海德格尔强调了媒介的本质是“揭示”。

他认为,媒介不仅是信息传递和传播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揭示出存在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关联。

通过媒介,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拓展了人类的认知能力。

这种观点使我深刻认识到,在信息时代,媒介不仅仅是为了传递消息,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人们建立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海德格尔还提出了“技术媒介化”的概念。

他认为,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使人们逐渐丧失了原始的感知和体验能力。

技术媒介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例如,在数字化时代,人们更多地通过网络和媒体媒介来获取信息和知识,而传统的感知和体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丧失。

这使我深刻反思了技术发展对人类认知方式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技术媒介化的环境中保持原始的感知和体验能力。

此外,海德格尔还关注了媒介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媒介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承载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

通过媒介,人们能够传播和传承文化传统,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例如,在当今社会,媒介通过各种方式传播文化产品和文化理念,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生态系统。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媒介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媒介传播正面的文化理念。

总的来说,《海德格尔论媒介》是一部充满深度思考和洞察力的哲学著作,通过对媒介的重新审视和思考,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媒介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媒介有了新的认识,也对人类认知方式和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不仅在理论层面上有着深刻的见解,也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现实问题提出了重要的启示,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普通媒介学教程读书笔记

普通媒介学教程读书笔记

普通媒介学教程读书笔记一、书籍基本信息。

由于没有明确给出具体版本,假设按照人教版的思路来理解这本书的基本框架。

二、内容摘要。

(一)媒介学的概念与范畴。

1. 媒介学的定义。

- 媒介学旨在研究不同文化之间传播的中介因素。

它关注的是信息、文化内容是如何通过特定的媒介在不同的社会、地域和群体之间进行传递的。

例如,在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交换的通道,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丝绸、茶叶等商品在传播过程中携带了中国文化的信息,而西方的文化元素也随着贸易往来传入中国。

2. 范畴的界定。

- 媒介学的范畴涵盖了从物质媒介(如纸张、印刷术等)到非物质媒介(如语言、习俗等)的广泛领域。

物质媒介对文化传播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大规模印刷成为可能,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知识的传播。

非物质媒介则更多地影响着文化传播的内涵和方式,不同的语言体系在翻译和交流过程中会对文化意义进行重新诠释。

(二)媒介的发展历程。

1. 早期媒介形式。

- 在人类社会早期,口头传播是主要的媒介形式。

人们通过语言传递信息,这种传播方式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但也存在信息容易失真、传播范围有限等局限性。

例如,部落中的传说和故事就是通过口头传播代代相传的,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讲述者的记忆偏差或者主观添加而发生变化。

- 随着文字的出现,媒介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文字可以将信息固定下来,使得信息的保存和远距离传播成为可能。

早期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如甲骨文)或者石头上,这些媒介虽然坚固但不易携带和大规模复制。

2. 印刷媒介的兴起。

- 印刷术的发明是媒介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古登堡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书籍、报纸等印刷品能够快速、大量地生产。

这不仅降低了书籍的成本,提高了知识的普及程度,还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印刷媒介的广泛使用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科学知识的传播,新兴的资产阶级能够通过印刷品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媒介研究批评术语集读书笔记

媒介研究批评术语集读书笔记

媒介研究批评术语集读书笔记一、书籍基本信息。

- 由于未明确出版社,暂按人教版相关标准理解(但实际可能并非人教版出版)。

二、阅读目的与背景。

三、术语集的结构与编排。

- 分类清晰。

- 书籍中的术语按照不同的媒介研究范畴进行分类,例如媒介技术、媒介文化、媒介受众等。

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读者系统地学习和查找相关术语。

- 每个类别下的术语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排列,可能从基础概念到更为复杂和深入的概念逐步递进。

- 索引辅助。

- 书末的索引提供了便捷的查询方式,方便读者快速定位特定术语所在的页码,提高阅读效率。

四、重要术语解读。

(一)媒介技术相关术语。

-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 定义:指不同媒介形态(如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数字媒介等)在技术、功能、业务等方面的融合发展趋势。

例如,传统的电视台、报社开始涉足网络平台,制作数字内容并通过多种终端传播。

- 意义与影响:媒介融合改变了媒介产业的格局,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界限,促使媒体机构进行资源整合与业务创新。

它也为受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媒介体验,如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获取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

- 算法(Algorithm)- 定义:在媒介语境下,算法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程序的指令集,用于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推荐。

例如,社交媒体平台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点赞、评论等数据,通过算法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争议与问题:算法虽然提高了信息传播的精准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算法可能会造成信息茧房,用户只能接触到与自己兴趣相似的内容,限制了信息的多样性;同时,算法的不透明性也引发了对隐私保护、公平性等方面的担忧。

(二)媒介文化相关术语。

- 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 定义:由法兰克福学派提出,指现代大众文化的生产如同工业生产一样,遵循标准化、规模化、批量化的原则。

例如,好莱坞电影产业通过标准化的制作流程、类型化的电影模式大量生产电影产品。

媒介文化研究知识梳理

媒介文化研究知识梳理

媒介文化研究知识梳理在当今信息时代,媒介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电视、电影、互联网到社交媒体,媒介以各种形式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媒介文化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领域,旨在深入探讨媒介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

一、媒介文化的概念媒介文化并非简单地指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而是指媒介本身以及通过媒介所塑造的文化形态。

它是一种由媒介技术、媒介内容和受众互动共同构建的文化现象。

媒介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塑造者。

例如,电视节目不仅提供娱乐,还传递着特定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社交媒体不仅是交流平台,也形成了独特的社交文化和语言。

二、媒介文化研究的主要理论1、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产物,是一种文化工业,通过标准化、商业化的生产方式,控制和操纵着大众的思想和行为,剥夺了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2、文化研究学派强调文化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实践,关注受众对媒介文化的解读和使用。

认为受众并非被动接受媒介信息,而是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根据自己的社会背景和经验对媒介内容进行解读和重构。

3、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著名观点,他认为媒介本身的形式和特点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比媒介所传递的内容更为重要。

例如,电视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感知方式和生活方式。

4、鲍德里亚的仿真与拟像理论鲍德里亚认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仿真的时代,媒介所创造的图像和符号已经超越了现实,人们生活在一个由虚拟和仿真构建的世界中。

三、媒介文化的特点1、全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文化突破了地域和国家的限制,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

例如,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观众,流行音乐也能够迅速传遍全球。

2、商业化媒介文化往往与商业利益紧密结合,追求收视率、点击率和票房收入。

商业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媒介内容的生产和传播。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

理解媒介读书笔记【篇一:理解媒介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之—理解媒介麦克卢汉著p64 ‘一种感觉的加温往往会产生催眠的效果,所有感官的降温往往会产生幻觉。

’ 刺激加强则麻木,刺激减少则神秘主义凸现。

p68 ‘与其说他们节省劳力,不如说它们容许每个人单干。

“省力”的电器’ 电力时代是个人主义社会性实践的真正开始。

p74 ‘人们对自己在任何材料中的延伸会立即产生迷恋。

’p93 ‘人曾经以高度的忠诚伺候他的柳条船、独木舟、印刷术和一切人体器官的延伸。

他现在要以同样准确的伺服机制去为自己的电力技术服务。

但是这里有这样一种差别:过去的技术是不完整的、支离破碎的,而电力技术却是完整的、无所不包的。

’电力时代第一次将人们的生活完整变化。

p109 ‘麻烦时代或巨变时代产生黩武主义,黩武主义又产生帝国和扩张。

’ p142 ‘军国主义本身是落后地区技术教育和技术加速发展的主要道路。

’ 黩武和扩张都是内部矛盾的结果以及解决方法。

p165 ‘帐篷、印第安人的圆顶棚屋、爱斯基摩人的雪屋、洞穴,在视觉意义上并非是圈定的空间,因为它们遵循的是动态的力线(dynamic lines of force),如像三角形一样。

’p199 ‘一种东西流行时,它就具有通货的性质。

时装能创造财富,它创造财富的方式是使纺织品流动,因而使纺织品日益流行。

这一过程我们在“货币”那一章已经看到了。

钟表是转换工作任务,创造新的工作和财富的机械手段,它通过加快人际组合来完成这一职能。

通过协调和加速人的会晤和行动,钟表增加了人际交往的数量。

’一种东西的流行能带动其周边,包括其构成物和功用。

而钟表则使得其功用——时间,以及人们的交际效率得到一种流行性的提高。

p199 ‘个人从自然控制和部落掌握中解放出来这种双重转换,并非是不受惩罚大。

然而在电力时代条件下向自然和部落的回归,又单纯地带有致命的色彩。

’电力时代能使人从印刷时代的分裂和工具理性中解放,然而这种解放显然不应该是天真地回到前印刷时代。

媒介素养读书笔记

媒介素养读书笔记

媒介素养读书笔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媒介已经变得无处不在,它们是我们获取信息、娱乐、交流的主要渠道。

然而,随着媒介的普及,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媒介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虚假信息的传播、隐私的泄露、网络欺凌等。

因此,提高媒介素养成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和创造的能力。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媒介信息,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利用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造自己的内容。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媒介素养的知识。

首先,我了解到媒介信息的制作过程是复杂的,涉及到许多人的努力和决策。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媒介信息的价值和局限性,避免过度依赖或盲目相信媒介信息。

其次,我了解到媒介素养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维。

我们需要学会质疑媒介信息,评估其真实性和可信度,以及理解其背后的意图和利益。

这需要我们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不轻易被外界信息所左右。

此外,我还学到了如何更好地利用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造自己的内容。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媒介平台,了解其特点和规则,以及如何与受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自己的媒介形象和隐私保护,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和伤害。

总的来说,提高媒介素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了解媒介信息的制作过程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媒介信息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利用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造自己的内容。

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

媒介批评读书笔记

媒介批评读书笔记

媒介批评读书笔记第一篇:媒介批评读书笔记第一章:传媒是文本(Ⅰ)(我完整地读完这一章)综述:(形式主义分析理论)在第一节的符号学分析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概念:符号、能指、所指、文本、意识形态等。

按照索绪尔的理论,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而这里的能所指仅仅是最初的符号层次。

从哲学上来说,能指是物质性的,所指是主观的,仅仅是一种概念的存在。

能指是一种可以看得到或是听到的物质性的东西,是可以进行量化的。

同时索绪尔还发现,能指和所指是任意的,也就是说符号的两个构成部分无必然的联系。

在索绪尔的符号理论中,所谓符号,就必须有意义,不然就不能称之为符号。

而符号的意义又与它在结构中的位置息息相关。

在这里我们不提所谓的横向结构或是纵向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中,符号有不同的意义。

但是这个意义是怎么来的?其实也很简单,以另一个事物作为陪衬或是对照,就显示出了事物本身的意义所在。

因为单一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能够认识它自己的意义的,只有通过别人的视角,相对于“他者”来说你存在有什么价值,这才是符号存在的意义所在。

这就是索绪尔提到的“二元对立是符号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当然,符号的意义也是不固定的,前面已经提到过。

同时,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时代,符号所处的不同位置,同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这里就不一一阐释。

当然,符号也不是随机产生的。

既然符号是一个系统结构,那么符号的使用必然要遵守一些结构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

不然符号就是混乱的,就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符号使用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就不能够进行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用传播学的话来说,就是不能够很好的进行符号的编码和解码。

关于意识形态介入符号和文本的产生,符号归根到底还是由人构建的,是人赋予了符号以意义。

可以说符号的意义是在人类诞生之后才出现的。

其实不仅仅是文中“古惑仔”意义的产生,就拿近期大家热议的话题“城管事件”来说,“城管”一词,其实也产生了在其本身意义之外的另一层符号意义:暴力、不讲理等,这也许就是第二层次的符号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第二、三部分读书笔记、研究媒介机构的不同视角媒介机构的定义:1、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商品的工业或公司2、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大型组织实体和结构将媒介机构当作工业意味着将其置于经济环境中解读,媒介产品就是在利润最大化的名义下满足一系列特定条件的商品。

将媒介机构看作更广义的社会机构,在这个意义上,机构更加永久性地构造我们文化的机理。

媒介机构的批判视角: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所有权和控制的视角:“结构/决定”、“行动/权利”视角媒体政治经济学:认为工业的经济结构直接影响媒体内容的表达,并最终可以决定它们是否能被生产出来。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机构:以流行音乐工业为例、公共服务广播和市场英国广播的发展区别于美国广播的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组织方式,英国的广播被当作另一种公共设施。

而凯文·罗宾斯和弗兰克·韦伯斯特认为政府要施加的是一种影响而不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实体。

早期英国广播的核心人物约翰·雷斯,对公共服务广播想法的核心是广播能够协助提高并维持高尚的社会文化标准。

西摩尔-乌尔认为的公共服务广播六大原则:垄断、政府控制、委员会、国家利益、执照税、普世性服务。

对BBC垄断的挑战与对公共服务广播的挑战,认为广播应该满足社会中各类群体和利益的需要,而不是成为道德领袖。

减少管理给广播理念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原来被当做广电业者应该提供给公众的公共服务的信息现在被当做市场中的商品。

放松管制和消费者选择市场的分化只不过为已经存在的产品的重新包装和销售提供了空间。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广电业者只是得以从已有的节目中继续赚取利润。

未来:对变化的反应尼古拉斯·佳南认为有必要对公共服务广播的理念进行维护,同时要反思公共服务的含义。

而伊昂·科奈尔反驳其观点太负面和悲观,并强调商业广播并不一定像想象中反动和意识形态化。

、媒介专业主义与运作规范专业人员的定义媒体从业人员很大程度上被质疑他们专业主义的光环。

菲利普·埃特列认为媒体从业者们与工作相关的日常任务变成了专业行为是矛盾的。

专业实践与新闻制作研究调查显示“客观”的新闻采集人员只是一个神话,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不论记者要报道的是什么内容。

制作的政策环境以及对地方新闻观众的估计都影响了对新闻节目的构建。

专业主义与政治冲突以北爱尔兰问题报道为例的研究对报道者和报道内容保持距离的说法提出了疑问。

施莱辛格认为政治事件报道者为了尽可能贴近政治家的价值观可能成为他们的应声虫,这与新闻职业而这矛盾造成了记者的困境。

、独立媒体媒体结构1、绝对独立意味着一个媒体组织对生产、发行、放映都有控制权。

2、在英国控制了生产、发行、流通三个领域的公司的例子是佳能电影。

而它简短的整合行为由于错误的投资而失败了。

3、英国电视:20世纪90年代的广播法案要求BBC和ITV播放内容须有25%以上来自独立制片公司,尽管它们不受BBC或ITV管理还是要尽量制作出能够在这两家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其结果就是它们的风格在无形中向主流媒体靠拢,无独立性可言。

社区广播社区广播运动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在英国发展起来,这些地方电台致力于代表其听众的利益并试图独立于当代媒体世界中的经济巨头,以布莱福德社区广播为例。

独立电影1、由于在电影发行和放映的关系中,权利在发行的一边,而因为非独立发行商实际控制着市场,导致不管电影院多愿意放映独立电影,没有发行公司它们就无法放映这些影片。

2、独立媒体机构的典范《潜流》:它的新闻报道来自社区组织等,其中许多节目是由社会抗议人士拍摄剪辑的,不是主流媒体新闻的视角和目标,所以呈现抗议特性。

此外它的独立性还来自它通过订阅和专业书店出售的发行体系。

、媒介受众的概念化及测量电视时段安排对商业电视来说,电视时段安排与他们向广告商提供具有特定特点的受众资料的需要相关。

通过固定时间段的节目安排来期望受众不断回到熟悉的时间和频道观看节目,并且根据受众类型安排广告的播放时间段实现商业目的。

测量媒介受众受众分化导致市场分化和细化目标,正因如此受众数据调查必不可少。

测量机构专门负责测量媒体受众数据如BARB、RAJAR。

托莱曼总结了五种调查广播听众情况的数据收集技巧:系统性回忆、日记法、一般习惯、随机访问实践中的英国广播调查发现数据收集要不断变化以适应环境,同时托莱曼指出任何改变都会有它的毛病,分散调研和集中调研都有问题。

、媒介对受众群的影响效果研究效果研究的目的:检验媒体内容是否对受众产生效果,确认媒体对受众产生效果的各方面动因包括政治经济背景社会因素等。

效果学派的背景下发展出来的“皮下注射”模型代表了刺激—反应观点的大众化表述;1995年卡茨发展出“两级传播”的模型认为意见领袖和人际关系在媒介信息与受众之间起到作用;克拉帕的“有限效果说”通常被认为研究第二阶段后期的主要观点取向。

效果研究的局限性:将人作为孤立的个体,忽视了社会权利结构的作用。

而造成这个趋势的原因之一是可能许多效果研究项目都是由政府机构赞助的,它们希望维护现存体制。

使用与满足理论:核心前提是当媒体消费者读广告、看录像或者读报纸的时候,他们只是在满足已经存在的需要。

受众不是等待被媒介信息填充的空容器,相反,他们选择自己想听和想看的内容局限:这个模型没有考虑媒体的内容,只关注个人使用与满足理论。

5、90年代效果研究的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末期公众中有关媒体的主要论题表明效果传统是了解受众如何理解媒体文本的主要视角。

、媒介消费的社会环境近期文化研究的三个关注点:质疑媒体对受众产生直接影响的观点;关注受众消费媒体文本时活着的文化环境;技术在家庭环境中使用时涉及的文化权利问题。

文化研究视角发展的社会背景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霍尔、莫利和布兰斯顿以《荧屏》为例发展出不同的对受众的看法。

他们反对主流文本必然将意识形态强加给受众的观点,并试图证明受众并不必然接受文本提供给他们的视角和立场。

文化研究对文本威力的质疑a.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解读者有可能制造出三种解码方式或立场:主导的、妥协的、反抗的。

b .《全国》调查:莫利的研究最重要的部分是发现受试者的社会经济背景并不一定决定他们的解读方式。

文化研究转向对生活情景中的媒介消费研究20世纪80年代之后,评论家开始对尽可能接近受众的日常世俗视角,一些作者借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来进行,他们分析了社会秩序影响情景中的和生活中的消费行为的各种方式。

多罗斯·霍布森研究了媒介对于那些处于家庭环境中的作为家庭主妇的工人阶级女性意味着什么。

他认为她们对于媒体的使用不完全出于独立的个人喜好,她们使用意义时所处的生活背景是镶嵌在更广泛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中的。

媒介接收与技术中的权力关系在发展的每一阶段,新技术的出现都要面对家庭环境中业已形成的性别权利关系。

而家庭技术上的性别意义也扩展到了像录像机这样的媒体技术中。

、少数群体受众与媒介少数群体的概念:丹尼·桑德斯指出少数群体是缺少某种权利的群体。

黑人女性作为文化解读者:以电影《紫色》为例,杰奎琳·波布认为由于黑人女性的文化经历和接触文本时动用的社会知识,她们对电影的解读是反抗性的。

这也证明文本的意义不能仅仅通过分析它们在形式上的特征来确定,而不考虑受众的解读过程。

性取向少数群体与媒介:拉里·格罗斯指出,同性恋者经常被当做是对事物的正常秩序和所谓的主流社会正常规则的威胁。

将性取向少数群体当作一种威胁,又导致媒体对其有特定的再现方式。

这些再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既影响了整个社会对这些群体的看法,也影响了这些群体内部的成员对自己的看法。

明星形象与男同性恋者:理查德·戴尔对朱迪·佳兰德的分析表明明星人格和好莱坞影星的形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方式,这使得少数群体得以从对立的方式来利用和解释这些形象,同时说明内容生产者的意愿并不一定能控制他们构建出来的文本意义。

追星族与追星文化:亨利·詹金斯认为实际上,真正的控制权在更有权力的媒体机构手中。

、新技术与媒介受众技术与社会:雷蒙·威廉姆斯指出两种研究技术的占主导地位的理论视角:“技术决定论”、“症候性技术论”,并指出机构的利益取向,以及这些机构对新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技术如何被发现。

他认为技术发展有赖于社会中有此欲望的阶层的经济地位和权利。

彩色电影的发展:以“泰可尼色彩”为例,说明彩色电影用了很长时间才在好莱坞普及的核心原因是需要迎合已有的现实主义观念。

布莱尼甘列出四种电影历史的写作视角:“探险”、“技术”、“工业管理”、“意识形态”。

他颠覆人们历史自然发生而历史学家只是将其记录下来的常识,我们不应忽视媒体的历史以及媒介技术的发展史反映了作者的立场和视角。

媒介技术与个人新媒体技术可能颠覆我们对特定媒介外形的固有形象。

凯文·罗宾斯挑战了赛博空间将个人从现实的锁链中解放出来的观点,对将其当做“后现代时代的乌托邦”提出疑问。

任何新技术对其对使用它们的社会带来的冲击的分析,都要承认影响它们的应用方式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第十七章、媒介消费与社会地位考察地位性消费的两个维度:社会地位常常通过对某种媒体技术的使用显示出来;社会地位还能通过媒体和媒体内容再品味上的等级显示出来。

关于消费与社会区分的理论:玛丽·道格拉斯和拜伦·依史尓伍德认为,对消费品的分析必须置于它们被选择、使用和交换的特定文化背景下;商品及其与消费者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有赖于以正确和内行的方式消费它们。

皮埃尔·布迪厄的研究延展了品位是由社会定义的观点,但他认为指导购买和消费产品的品味等级与一个社会中的阶级分层密切相关。

媒体技术、品位与社会地位布兰斯顿和里尔的研究关注人们在家庭中的品味,他们认为尽管品位可以被看作个人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深层的社会现象。

布兰斯顿对新闻媒体的分析着重讨论媒体如何表现不同阶层有关新技术的价值观。

、20世纪90年代的公众参与日益增加:20世纪末期,媒体节目策划中越来越多使用受众参与作为资源特别在广播和电视领域。

非虚构媒介中三种受众参与的类型:插播与观众互动的片段;完全由受众构成;节目中有现场观众的参与。

媒体生产者得到的利益:尼古拉斯·佳南指出发行是媒体和文化工业最大的盈利部门,发行商拥有第一轮播放的版权,二第一轮是最吸引人、最盈利的一轮播出。

谈话节目对在资本主义环境下运作的媒体工业的两大利益:低生产成本和巨额利润。

谈话节目的意识形态后果从乐观的角度看,这类节目好像提供一系列重要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可以认为商业化后它降低了广播的质量,牺牲了专家意见。

媒体成为新的公共领域。

卡兰认为,市场导向的媒体根本无法满足一个民主社会对其媒体提出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