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核心知识点梳理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b84d564693daef5ef73db2.png)
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 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 ...2.F .2.,沸点为....-.29.8℃.....).氯乙烯(....CH ..2.==CHCl ......,沸点为....-.13.9℃.....). 甲醛(...HCHO ....,沸点为....-.21℃...). 氯乙烷(....CH ..3.CH ..2.C .l .,沸点为....12.3....℃.). 一溴甲烷(CH 3Br ,沸点为3.6℃)四氟乙烯(CF 2==CF 2,沸点为-76.3℃) 甲醚(CH 3OCH 3,沸点为-23℃)甲乙醚(CH 3OC 2H 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 ,沸点为13.5℃)(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高考化学的知识点大全总结
![高考化学的知识点大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4c4e33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9.png)
高考化学的知识点大全总结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面对的重要考试,而化学作为其中一门科目,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化学,下面将对高考化学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元素周期表:周期性规律、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特点2. 原子键和分子键- 原子键:离子键和共价键- 分子键:极性和非极性分子的特点3. 物态变化和物质的性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与变化过程- 物质的密度、硬度、延展性等物理性质- 物质的燃烧性、酸碱性等化学性质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的描述与计算-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和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与平衡计算2.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集中度、浓度和饱和度的关系3. 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 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和催化剂等因素的关系三、溶液的物理与化学性质1. 溶液的构成和性质- 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的特点-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影响因素2. 溶液的浓度计算- 摩尔浓度、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的计算方法- 溶质溶解度和溶解热的关系3. 酸碱溶液的性质- 酸碱中的离子和取代反应- 酸碱滴定和指示剂的选择四、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和电子转移的定义- 氧化数和氧化还原方程式的平衡2. 电化学基本概念和电解-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倒腾现象3. 电池和电解池- 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种类- 电解池的构成和电解过程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分类- 苯的衍生物和卤代烃的命名法- 醇、醛、酸的分类和命名规则2. 烃类化合物-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特点和命名方法- 饱和烃、不饱和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 其他有机化合物- 卡宾和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酮、酯和醚的命名规则和应用以上是,涵盖了该科目的基本要点和重点内容。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f4cae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f.png)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化学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完整版)原子基本结构与性质:原子的组成、电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等基本概念和元素周期性规律。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力等共四种化学键形成原理及化学键的特点和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基本概念、性质及中和反应的原理,以及酸碱度、pH 等指标。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化学变化规律和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和应用。
化学理论: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键的静电势能、分子中原子的分布密度、基分离能、离子半径等化学基本理论。
化学量和化学计量:化学量和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化学计量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化学动力学等内容。
功能性有机化合物:烃、卤代烃、醇、酸、醛、酮、胺、氨基酸等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性质及应用,包括有机合成反应的原理等。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中基本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基本观察和记录等。
高三化学学习方法高考化学必记21条规律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__橙3.1红色3.1—4.4橙色4.4__酚酞8.0无色8.0—10.0浅红色10.0红色石蕊5.1红色5.1—8.0紫色8.0蓝色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阴极:Ag+Hg2+Fe3+Cu2+H+Pb2+Fe2+Zn2+Al3+Mg2+Na+Ca2+K+阳极: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4.根据化学总反应方程式书写两个电极反应式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两个电极反应式;(2)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两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5.解计算题时常用到的守恒规律:原子守恒、转移电子守恒、电荷守恒。
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2a8c54b90d6c85ec3ac6a4.png)
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 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HCHO....,沸点为....-.21℃...).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化学高考重点知识点
![化学高考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9e683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64.png)
化学高考重点知识点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2.硫和白磷均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而有机酸不易溶于水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4.只有活性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才能与冷水反应释放气态元素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6.将生铁冶炼成碳钢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去除生铁中除铁以外的各种元素,并净化生铁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8.熟石灰用于制备漂白粉、波尔多液和改良酸性土壤。
漂白粉的制备是熟石灰和Cl 2的反应,波尔多液是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10.铁屑溶解在过量的盐酸中,然后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将产生Fe3+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12.当将CO2引入饱和溶液(如NaAlO 2、Na 2SiO 3、Na 2CO 3、caclo 2、NaOH、c17h 35coona和C6H 5ona)时,会出现白色沉淀。
当二氧化碳持续过量时,白色沉淀仍不会消失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14.透明溶液由NH4Cl、AgNO3和NaOH组成。
如果加入足够的硝酸,就会产生白色沉淀。
NH4Cl、AgNO3和NaOH混合后,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够的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16.当使用1mol Al与足够的NaOH溶液反应时,总共转移了3mol电子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18.在含有高浓度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不能大量共存。
Fe3+能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重水解反应-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和重钙可与烧碱反应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23.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24.5.6g铁与足够的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25.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26.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强27.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28.如果单质x可以取代盐溶液中的单质y,则单质x和y的材料性质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材料;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29.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30.浓硝酸和浓硫酸可在室温下与铜和铁发生反应1、常温下其单质有颜色气体的元素是f、cl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l4.其元素物质为最易液化的气体,其元素为CL5、其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o它的基本物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锂7、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10.最导电的金属是银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h12.人体内最丰富的元素是o1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14.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1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16.金属活性顺序表中最活跃的金属是K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18.地壳中最丰富的非金属元素是o1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2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21、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22.相对分子量最低的氧化物是水一、反应物相对量大小影响产物举例:1.多元酸与酸或多元酸与碱的反应,由于相对量的关系,可以生成酸盐、正盐和碱盐2、磷与氯气或o2反应,因量的比例不同而分别得三氯化磷、五氯化磷或p2o3、p2o53.由于反应物的比例不同,硫化氢的燃烧分别产生硫磺或二氧化硫4、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因反应物量的比例不同而得碳酸钙沉淀或碳酸氢钙溶液5.由于氧气充足,碳燃烧产生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6、铁与稀硝酸反应因铁的过量或不足生成二价铁盐或三价铁盐7.铝盐与氢氧化钠反应,根据用量生成氢氧化铝或偏铝酸钠8、偏铝酸钠与盐酸反应,据量的不同而可生成氢氧化铝或氯化铝溶液9.硝酸银溶液因氨不足或过量而与氨反应形成氧化银沉淀或银氨溶液10、碳酸钠跟盐酸反应,因滴加的盐酸稀而少或过量,有生成碳酸氢钠或二氧化碳的不同以上7、8、9、10四条都是溶液间反应,因而有“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的实验效果,常用于“不用其它试剂加以鉴别”的题解.二、不同温度下的不同产品示例:11、钠与氧气反应因温度不同而产物不同氧化钠或过氧化钠12.乙醇与浓硫酸一起加热。
2024年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61dbbb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f.png)
高考化学总结姓名:_______________铁笔书来富与贵,鲤鱼一跃出龙门。
祝君金榜提名!化学与生活知识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牢记常见化学术语的变化类型知识点二、常见的混合物(1)水煤气:CO 和H 2的混合物(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CH 4(3)液化石油气:以C 3H 8、C 4H 10为主(4)裂解气:以C 2H 4为主(5)碱石灰:NaOH 和CaO 的混合物(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7)波尔多液:CuSO 4和Ca(OH)2的混合物(8)水玻璃:Na 2SiO 3的水溶液(9)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10)漂白粉:Ca(ClO)2和CaCl 2的混合物(11)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12)苏打:碳酸钠(13)小苏打:碳酸氢钠明矾:蓝矾:绿矾:知识点三、化学用语的正确书写与判断1.“6种”表示物质变化的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如2FeCl 2+Cl 2===2FeCl 3。
(2)离子方程式:如2Fe 2++Cl 2===2Fe 3++2Cl -。
(3)热化学方程式:如2H 2(g)+O 2(g)===2H 2O(l)ΔH =-571.6kJ·mol -1。
(4)电离方程式:如CH 3COOH ⇌H ++CH 3COO-(5)电极反应式:如钢铁的吸氧腐蚀,负极:2Fe-4e -===2Fe 2+;正极:O 2+4e -+2H 2O===4OH-(6)电解方程式:2NaCl+2H 2O=====通电2NaOH+Cl 2+H 2↑四、化学与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3馏①蒸馏②分馏干馏4色焰色反应(钠:___钾:___锂:___钙;___锶:___钡:___铜:___)①显色反应②颜色反应③指示剂变色反应5解潮解①分解②电解③水解④裂解18化①熔化②汽化③液化④酸化⑤升华①氢化②氧化③水化④风化⑤炭化⑥钝化⑦催化⑧皂化⑨歧化⑩硝化⑪酯化⑫裂化⑬油脂的硬化1)、化学与环境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包括“原料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等内容。
高考化学: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归纳整理!(1-4章)
![高考化学: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归纳整理!(1-4章)](https://img.taocdn.com/s3/m/a09c6e5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5.png)
高考化学: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归纳整理!(1-4章)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区别特别注意: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2、常见的放热反应①一切燃烧反应;②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铝热反应;⑤大多数化合反应(但有些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如:N2+O2=2NO,CO2+C=2CO等均为吸热反应)。
3、常见的吸热反应①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②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③等也是吸热反应;④水解反应考点2:反应热计算的依据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ΔH=E生成物-E反应物。
3.根据键能计算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温馨提示:①盖斯定律的主要用途是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来推知相关反应的反应热。
②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等数学运算,对应ΔH也进行“+”“-”等数学计算。
5.根据物质燃烧放热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ΔH|。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表达式:___________ 。
其常用的单位是__________ 、或__________ 。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ead63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0.png)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 原子结构- 原子的基本概念: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 元素、同位素的概念;- 原子序数、质量数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基本特征;- 主、副、过渡元素的区分;- 周期性规律: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原子能、金属性等的趋势变化。
3. 分子与分子间相互作用- 氢键、离子键、共价键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分子间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沉淀反应、配位反应等的特点;-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机理等的基本概念。
2. 化学计算- 化学计算中常用的质量法、容量法、浓度法等;- 摩尔的概念及其在计算中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法。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 粘度、密度、比热容等物理性质的测定;- 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化学性质的测定。
2.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 燃烧、腐蚀、氧化还原、酸碱反应、电解等常见的化学变化。
四、离子反应与溶液的酸碱性1. 离子反应-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判定;- 匹配反应的配离子方法;-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沉淀反应。
2. 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的概念和特性;- 酸碱的浓度、强弱与pH值的关系;-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五、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1.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和特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实例。
2. 电化学- 电流、电势、电解质的基本概念;- 电解质溶液的电离程度与电导率的关系;- 电池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物的基本概念- 有机物的特点和碳原子的多价性;- 化学键的特点和有机物的分子式。
2. 烃的基本分类和性质- 脂肪烃、烯烃、炔烃的区分和命名规则;- 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7c91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f.png)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1. 元素周期表:掌握元素的周期性和周期表的特点;理解和应用周期表中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及其特点,如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元素等。
2. 原子、分子和离子:掌握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表示方法;熟悉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的表示及其计算方法。
3.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其基本规律;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应用氧化数、半反应方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等相关知识。
4. 化学计量:掌握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熟悉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相关计算方法,如摩尔比、摩尔浓度、质量分数等。
5. 离子反应和溶液反应:了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条件;掌握离子在溶液中的运动规律;理解溶液中的平衡和溶解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熟悉酸、碱和盐的性质和溶液反应的特点。
6. 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和碱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酸碱反应的定义和基本规律;熟悉pH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平衡及其相关计算。
7. 有机化学: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有机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表示方法;熟悉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官能团的化学性质;理解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和机理等。
题型归纳总结:1. 填空题:考查对基本概念和定义的理解;如元素的周期性和周期表的特点,酸碱的定义等。
2. 选择题:考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如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离子反应的条件等。
3. 解答题:考查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化学计量和溶液反应的计算,有机化学的命名和结构表示等。
综上所述,高考化学的必考知识点主要包括元素周期表、原子、分子和离子、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量、离子反应和溶液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和有机化学等。
题型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考查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必背最完整的高中化学知识点
![高考必背最完整的高中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ff8c2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4.png)
高考必背最完整的高中化学知识点
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1.元素与化合物
2.原子结构
3.离子方程式
4.化学键
5.化学式及计算
6.化学方程式
7.氧化还原反应
8.常见物质的性质
二、化学反应及能量
1.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平衡
3.溶液的概念
4.酸碱
5.化学能量
6.电化学
三、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烃类
2.芳香族化合物
3.卤代烃
4.醇、酚及醚
5.含氧有机物
6.含氮有机物
7.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以上是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的基本框架,需要重点掌握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1.基础概念要牢记
化学学科是有基础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如果没有牢记的话,就无法理解化学的本质,也无法顺利地学好化学。
2.化学方程与化学计算要练好
化学中很多知识点需要用到化学方程和化学计算,必须掌握。
3.重要反应要熟练掌握
高考化学中有很多重要反应,要掌握这些反应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到解决问题当中。
4.化学的实验操作也很重要
高考化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涉及化学实验的操作,要认真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和步骤,练好实验操作。
化学是一门有基础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科学,需要我们掌握基础概念和基础知识,锻炼好化学方程和化学计算的能力,重点掌握重要反应的原理,以及熟练掌握化学实验操作。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掌握高中化学知识,更好地应对高考。
202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202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74b620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2.png)
202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一、位置与结构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4、Li、Na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电子数的1/2的元素;5、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6、Be、Ar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6、Mg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数4倍的元素;7、Na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8、H、He、Al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9、He、Ne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满足2n2的元素。
10、H、He、Al是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
11、Mg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6的元素;1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13、C、S是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
14、O是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
15、C、Si是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16、O、F是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
17、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氢(H)18、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19、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O、Si、Al20、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21、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2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2的元素)C2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3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3的元素)O23、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4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4的元素)Ne24、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元素Li、Si25、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Mg25、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的元素N26、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F27、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的元素P28、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Al29、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2的元素C30、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31、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32、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的元素O33、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关He、C、S34、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35、X、Y两元素可形成X2Y和X2Y2两种化合物(或形成原子个数比2:1与1:1的化合物Na2O、Na2O2、H2O、H2O2二、含量与物理性质1、O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Si次之,Al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058d11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b.png)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2024)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碳元素包含^12C、^13C、^14C等不同的原子。
- 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空气(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蒸馏水。
- 单质与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O_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_2。
- 酸、碱、盐、氧化物:-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如HCl、H_2SO_4。
-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如NaOH、Ca(OH)_2。
-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Na_2CO_3。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MgO。
2. 化学用语。
-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符号,如H表示氢元素。
-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例如,H_2O表示水的组成。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2H_2 +O_2{点燃}{===}2H_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的符号,如Na^+表示钠离子,Cl^-表示氯离子。
3. 化学中的计量关系。
- 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为摩尔(mol)。
- 阿伏伽德罗常数(N_A):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mol^-1。
- 摩尔质量(M):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为g/mol。
例如,H_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 气体摩尔体积(V_m):在标准状况(0^∘C,101kPa)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即V_m = 22.4L/mol。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熟记(高三)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熟记(高三)](https://img.taocdn.com/s3/m/73926fb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4.png)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熟记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熟记(高三)如果让你来写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熟记,你知道怎么下笔吗?学生如果做好笔记,善于对化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把基础知识记忆好,化学高分其实也不难。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熟记,希望大家喜欢!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熟记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一、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1)同温同压下,v1/v2=n1/n2(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
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598350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4.png)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一.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二.物理性质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对。
干冰。
⑨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①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
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完全版)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完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c5edd9852458fb770b56ad.png)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学习知识,就是厚书读薄的过程,少不了要对掌握知识点的梳理。
这是一种优秀的学习方法。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衍生物类:一氯甲烷(...2.F.2.,沸点为....-.29.8℃....CCl.....)...3.Cl..,.沸点为.....CH...-.24.2℃.....).氟里昂(氯乙烯(....,沸点为....-.21℃...).....CH...HCHO.....).甲醛(......,沸点为..2.==CHCl....-.13.9℃氯乙烷(....12.3....℃.).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2.C.l.,沸点为....CH..3.CH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化学新高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新高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a6b41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c.png)
化学新高考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一个基本形式。
其特点包括变质性、放出或吸收能量、伴随着物质的分子结构改变等。
2. 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物质量,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用反应速率方程描述。
反应动力学研究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 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后,反应速率达到恒定值的状态。
平衡常数是化学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的乘积比的常数,与温度有关。
4.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释放出能量,吸热反应吸收能量。
二、化学键和化合物1. 化学键的形成和特点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形成方式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根据键的强度可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等。
2. 化合物的分类和性质化合物按结构和性质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化合物、共价网络化合物等,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3. 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的空间构型和性质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分子间相互作用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等。
4.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周期性规律和周期性性质。
5. 共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共价键理论描述了共价键的形成和性质,分子轨道理论描述了分子中电子的空间排布。
三、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应用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氧化数变化、电子转移等基本概念。
2. 酸碱中和和盐类生成酸碱中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而盐类生成则是许多化学反应的结果。
3.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研究了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应用,配位化学对催化剂、生物学和药物化学都有重要意义。
4. 合成化学和有机化学合成化学研究了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途径,有机化学则研究了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1217b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b.png)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一、物质和变化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固有的、与物质本质相联系的性质,如颜色、硬度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的性质,如燃烧、腐烂等。
3.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物质的形态、性质发生改变,但其化学组成没有改变的变化,如溶解、沉淀等。
化学变化是物质的化学组成发生改变的变化,如燃烧、腐烂等。
二、化学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学式计算1. 化学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化学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元素相对于碳-12同位素在质量上的相对大小。
2. 化学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化学相对原子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来计算。
3. 化学式的概念和计算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元素的原子个数的组合。
计算化学式时,首先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确定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然后化简得化合物的最简整数比。
三、原子和元素周期表1.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带没有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和特点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依次排列的元素表格,它按元素的原子性质、化学性质和周期性规律进行分类。
3.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由一横行称为周期,一竖列称为族组成。
周期数表示各元素的层数,周期内有两种类型的元素:A族元素和B族元素。
四、元素的化学性质1.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中,横向周期中,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改变,纵向周期中,元素的性质随着周期序数的增加而变化。
2. 元素的主族和副族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不同,分为主族和副族。
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8,副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是2或8。
3. 元素反应的活性元素的反应活性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周期内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超全整理版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
![超全整理版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4db77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8.png)
超全整理版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化学根本理论归纳一、物质构造理论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拟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详细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复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展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晶体构造理论⑴晶体的空间构造:对代表物质的晶体构造要仔细分析^p 、理解。
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构造就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察与这些晶体构造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构造。
⑵晶体构造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上下规律比拟。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二、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根本理论,也是化工消费技术的重要理论根底,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考察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响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响速率的影响。
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响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响速率的影响等。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运用平衡挪动原理判断平衡挪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响到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挪动主要包括:可逆反响到达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挪动知识以及挪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三、电解质理论电解质理论重点考察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反响中有关弱电解质参与的计算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和pH的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不同电解质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比拟,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拟,电解质理论与生物学科之间的浸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
学习内容
说明
原子结构
原子核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同位素及质量数,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量
化学键
离子键
化学键的概念;存在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代表物质
共价键
化学能与热能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
反应热与焓变;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中和反应的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意义和书写);盖斯定律;燃料的充分利用
盐类水解、水解的应用
常见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水溶液的酸碱性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还原剂
根据化合价升降或电子转移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原电池
铜锌原电池的原理
电解
饱和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铜溶液的电解
氯
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的颜色、状态、水溶性和毒性
氯气的化学性质
氯气和铁、氢气、氢氧化钠、水的反应
漂粉精
漂粉精和主要成分、制法和漂白原理
反应原理和反应装置
苯
苯的分子结构
苯分子中碳碳键的特殊性
苯的物理性质
苯的化学性质
苯的取代反应(液溴)、硝化反应、加成反应(氢气)
乙醇
乙醇的分子结构
羟基及其性质
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的化学性质
乙醇的工业制法及用途
粮食发酵法、乙烯水化法
乙醛
乙醛的分子结构
醛基及其性质
乙醛的物理性质
乙醛的化学性质
乙酸
乙酸的分子结构
浓硫酸的特性
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硫酸和硫酸盐的用途
氮
氨气
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工业合成氨的原理
铵盐
铵根离子与碱溶液的反应,铵盐的不稳定性
氮肥
常见氮肥:铵盐(氯化铵、硝酸铵、碳酸氢铵)、尿素
铁
铁的物理性质
铁的化学性质
铁与氧气、硫、氯气、盐酸、硫酸铜溶液、水的反应;铁在浓硫酸中的钝化现象
铁合金及其用途
阳离子的检验
铵根离子、铁离子、氢离子
定量实验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有关计算;容量瓶的使用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瓷坩埚和研钵的使用;恒重操作
中和滴定
滴定管的使用;滴定终点的判断和控制
海水提溴和海带提碘
海水提溴和海带提碘的主要原理和步骤,溴和碘的物理性质,碘和淀粉的显色反应
氯、溴、碘单质活泼性比较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差异
硫
单质硫
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硫化氢
硫化氢的毒性、气味、强还原性
硫的氧化物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的化学原理,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及亚硫酸的弱酸性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平衡状态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勒夏特列原理
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化学平衡的应用
工业生产上(合成氨、制硫酸)反应条件的选择依据;有关“化学平衡与生活”的一些常见例子
乙烯的性质
乙烯的燃烧;乙烯跟高锰酸钾、溴水的反应
乙炔的性质
乙炔的燃烧;乙炔跟高锰酸钾、溴水的反应
乙醛的性质
乙醛跟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物质的分离
海带中提取碘
萃取原理及操作
粗盐提纯
物质的制备
实验室制乙烯
原理和装置
实验室制乙炔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物质的检验
阴离子的检验
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
合金的概念及其优良特点,铁合金的性能及其用途
铝
铝的物理性质
铝的化学性质
铝的原子结构及其化学性质;铝与氧气、盐酸、水、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铝及其合金的用途
氧化铝、氢氧化铝
与盐酸或氢氧化钠的反应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有机物的性质
有机物的特点
同系物
同系物的概念,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性
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概念;五碳以内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乙烯的物理性质
乙烯的化学性质
官能团与化学性质的关系;乙烯的加成反应(氢气、溴水、氯化氢、水);加聚反应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和反应装置
乙烯的用途
乙炔
乙炔的分子结构
碳碳三键官能团、三键的不饱和性
乙炔的物理性质
乙炔的化学性质
官能团与化学性质的关系;乙炔的加成反应(氢气、溴水、氯化氢);氯乙烯的性质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有机物的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聚合反应;有机反应的特点
结构式、结构简式
甲烷和烷烃
甲烷的分子结构
正四面体结构及其空间对称性
甲烷的物理性质
甲烷的化学性质
甲烷与氧气、氯气反应;甲烷的分解反应及其产物的用途
烷烃
烷基、通式、命名、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乙烯
乙烯的分子结构
碳碳双键官能团、双键的不饱和性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
电离平衡
碳酸的分步电离
水的电离与pH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pH的含义,pH与酸碱性之间的关系
常见酸碱指示剂
酚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羧基及其性质
乙酸的物理性质
乙酸的化学性质
乙酸的酯化反应
高分子
聚乙烯、聚氯乙烯
有机化工与矿物原料
石油
石油的成分,石油的分馏与裂化
煤
煤的干馏及其产物
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及其用途
物质的性质
氯溴碘的性质比较
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铝跟酸、强碱溶液的反应;氢氧化铝跟酸、强碱溶液的反应;铝盐跟碱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