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考化学知识点重要

合集下载

化学小高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小高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小高考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量和摩尔1. 原子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是指一个元素的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碳-12的质量比值。

化学中经常用到的单位是摩尔。

2. 摩尔和摩尔质量摩尔是化学物质的计量单位,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摩尔数与质量的比值。

3. 摩尔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的关系摩尔和物质的质量、体积相关,可以通过摩尔计算进行转换。

4. 摩尔与容积浓度的关系摩尔和容积浓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容积浓度计算摩尔浓度。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具有放热、放光、气体产生、溶质析出等特点。

2. 化学反应的平衡方程式平衡方程式是指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平衡态下的物质量比。

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伴随着热效应,可以通过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4.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5. 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方法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方法是指利用化学原理来进行各种化学反应的方法。

6. 化学平衡定律和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定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定律,可通过平衡常数表示。

三、溶液和气体1. 溶液的组成和性质溶液是指溶质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混合物,具有溶解度、溶解热等性质。

2. 溶液的浓度表示溶液的浓度通常可通过质量浓度、摩尔浓度、体积浓度等方式表示。

3. 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包括溶质分子进入溶液、在溶液中分散和扩散等过程。

4. 气体的性质和气体混合物气体具有可压缩性、扩散性等特点,气体混合物通过分压定律进行计算。

五、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的组成和基本规律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电子壳构成,符合电子排布规律。

2.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规律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序数和元素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具有周期律和原子性质规律。

3.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是密切相关的,原子核的构成、电子排布和元素性质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化学小高考必备知识点

化学小高考必备知识点

化学小高考必备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应用的科学。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化学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小高考中,化学的考试内容通常涵盖了基础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化学小高考必备的知识点。

一、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化学小高考中考查的物质性质主要包括:1. 气体的性质:气体有可压缩性、可扩散性、可混合性等特点。

2. 液体的性质:液体有不可压缩性、具有表面张力、沸点、冰点等特点。

3. 固体的性质:固体有不可压缩性、有规则的形状和容积等特点。

4. 物质的颜色:颜色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可以通过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确定。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物质变化。

化学方程式则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在小高考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和方程式有:1.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子转移来进行。

2. 双替代反应:两种物质交换反应中的离子,生成两种新的物质。

3. 酸碱反应: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4. 燃烧反应:物质在氧气存在下燃烧,产生燃烧产物。

三、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在小高考中,需要掌握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点有:1. 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例如氧(O)、氢(H)、碳(C)等。

2. 元素的分类: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

3. 常见化合物的名称和结构: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4. 化合价: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与其他元素化合的力量。

四、离子和物质的电解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中发生离子的生成。

物质的电解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电流通过时,正离子向阴极移动,负离子向阳极移动的过程。

在小高考中,需要了解的离子和物质的电解相关知识有:1. 阳离子和阴离子: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小高考化学复习的几点建议

小高考化学复习的几点建议

小高考化学复习的几点建议自江苏省高考改革以来,小高考的地位日渐提高,尤其是其针对高考的加分政策使很多考生和家长对其格外重视。

那么,如何在小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呢?对小高考的化学复习,提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同行参考:一、调整学生心态,摆正位置一般中学大都在高一还未结束时开始分科,分完科后,学生已经知道自己主修语数外,选修两门,而剩下的四门其地位在学生心目中肯定比较低,引起不了重视,那么教师这时就要开始在课堂上和练习上不断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摆正位置,让其从开始时便重视化学。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而好的开端要能真正成为成功的催化剂,必要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

二、制定复习计划,选择一本合适的复习资料从分科到考试,大概有3个月的复习时间,高效的利用好这3个月的课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有一个正确的复习计划是关键。

对于化学复习,一般前两个月进行第一轮细致复习,后一个月就开始不断做综合练习强化,这个过程需要复习资料,现在市面上复习资料琳琅满目,内容大都一样,选择一套就足够了,切不可这本练练那本练练,弄得教师身心俱疲,学生心生厌倦。

另外,复习资料要紧扣考纲,注重基础训练,不要太难或太偏,有一个正确的复习计划和一套合适的复习资料让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决胜小高考。

三、仔细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紧紧围绕考点复习《考纲》是小高考命题的依据,对小高考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考试说明》则是对《考纲》的细化与说明,研究《考试说明》可以明确考试的知识范围和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清楚哪些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哪些是边缘学科的内容,哪些是新增或删减的考点。

对于只作“了解”的内容尽管放手让学生看书解决,对于“理解”和“综合应用”的内容要下大功夫,挖掘知识规律,探究知识的生长点及可能的命题切入点,特别是新增或说法有变化的内容,很可能是师生容易疏漏的地方,教师更应讲透学活。

对于《考纲》和《考试说明》,要认真带领学生研读,发现其中与往年的变化,包括题型示例和参考试题。

江苏小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江苏小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江苏小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江苏省实施了小高考制度,对初中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了全面测评。

小高考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学情况。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小高考,本文将对江苏小高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为同学们提供参考。

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 算术与代数- 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百分数、比例与利率的计算- 一次函数与方程- 二次根式与一元二次方程2. 几何与图形- 直角三角形与三角比- 平行四边形、梯形与面积计算- 三维图形的认识与计算3. 统计与概率- 数据的采集与整理- 列表与图表的分析与应用 - 概率与事件的计算二、语文知识点总结1. 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欣赏- 古代文学名篇及作者- 现代文学代表作品及作者2. 语言文字知识- 词语辨析、用法归纳- 现代汉语常用词语运用3. 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阅读- 古诗词的鉴赏与理解- 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三、英语知识点总结1. 词汇与句型- 常用高频词汇及词组- 基本句型的理解与运用2. 阅读理解与完形填空- 短文阅读与理解技巧- 完形填空题的解题方法3. 口语表达与写作- 常用口语表达及句型- 书面表达的写作技巧四、物理知识点总结1. 动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 物体的受力分析2. 光学- 光的反射与折射规律- 光的像的成因与应用3. 电学- 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并联与串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五、化学知识点总结1.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元素、化合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 物质的性质及其分类2. 化学变化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与应用 - 反应热与化学能的转化3. 酸碱与盐- 酸碱反应与中和反应- 盐的形成与性质六、生物知识点总结1. 细胞与遗传-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遗传基因的传递与表现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 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3. 人体与健康- 人体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常见疾病的防治与保健通过对江苏小高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我们详细了解了各科目的重点内容。

小高考知识点总结化学

小高考知识点总结化学

小高考知识点总结化学一、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物质的结构(1)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排列的一种包含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的主体部分是元素周期表主族和周期。

(3) 原子序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其所带电子数就是原子序数。

2、化学键和分子(1) 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

(2) 共价键:化学键的一种,是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3) 分子:由共价键相连的原子组成的微粒。

(4) 符号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分子中元素种类和元素的个数。

3、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熔点、沸点等。

(2) 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

二、物质的量和化学反应1、物质的量(1) 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2) 摩尔质量:一个物质中含有的摩尔数。

(3) 摩尔体积:1摩的气体在标准状态(0℃、1atm)下所占的体积。

2、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类型:包括析出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2)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在单位时间内所发生的变化量。

(3) 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伴随的能量变化。

三、溶液和电解质1、溶液(1)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单位由溶质在溶剂中溶解成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最小溶质的量。

(2)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与其中溶剂达到平衡状态时所形成的溶液。

(3) 盐度:水中所溶解的总的无机离子含量。

2、电解质(1) 电解质:指在水溶液中能够产生电离的物质。

(2)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根据能够产生的离子浓度来分类。

四、氧、氮和水素的化合物1、氧气(1) 氧气的制备:包括分解过氧化氢、电解水等。

(2) 氧气的性质:促进燃烧、与金属反应等。

2、水(1) 水的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味的液体。

(2) 水的制备:包括氢气与氧气的合成反应等。

3、氮气(1) 氮气的制备:包括分离液氧中的氧和氮气和与氢气的反应等。

小高考化学知识点江苏

小高考化学知识点江苏

小高考化学知识点江苏江苏省小高考是指江苏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对初中生的学业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化学在小高考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着重介绍江苏省小高考化学知识点,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一、物质与反应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小高考中,学生需要掌握物质的分类、纯净度判断、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等基础概念。

此外,合成反应、分解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反应类型也是考点内容。

学生需要理解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等。

二、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应用的分支学科。

在小高考中,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有机物的命名规则,例如烷烃、烯烃、炔烃、醇、酮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例如烃的燃烧、醇的酸碱性等。

三、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化学变化过程的简洁表示。

在小高考中,学生需要学会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此外,学生还需要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性。

四、物质的量和化学计算在化学中,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数量大小的物理量。

在小高考中,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计算方法以及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化学计算中的化学方程式的应用,例如摩尔比例、摩尔浓度等。

五、溶液溶液是指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均匀透明的混合物。

在小高考中,学生需要掌握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方法,以及溶解度、饱和溶液等相关概念。

六、电与化学反应电与化学反应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离子的迁移而引起的化学反应。

在小高考中,学生需要了解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传导性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和非电解物质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电解过程中的电极反应、电解量的计算等内容。

七、化学能量和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小高考中,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反应焓、焓变等概念。

小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小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小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小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转化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小高考中重要的化学知识点。

一、化学元素和元素周期表1. 元素:统一由某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

2. 原子:构成分子和离子的最小不可再分的粒子。

3.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表,包括周期、族、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等信息。

二、化学反应与物质变化1.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

2. 摩尔与反应比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的物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

3.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导电,非电解质不会导电。

4. 酸、碱和中性物质:酸具有酸味、能与金属反应、能够导电;碱具有碱味、能与酸中和、能够导电;中性物质不呈酸碱性、不变色。

三、溶液和常见溶液的性质1. 溶质与溶剂: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溶剂是溶质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中无法再溶解更多的溶质,不饱和溶液中可以溶解更多的溶质。

3. 水溶液的酸碱性:pH值低于7的溶液为酸性溶液,pH值大于7的溶液为碱性溶液,pH值等于7的溶液为中性溶液。

四、氧气和酸碱盐1. 氧气的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溶于水的气体,是支持燃烧的必需气体。

2. 氧化和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3. 酸碱盐:酸是在水溶液中能够释放出H+离子的物质,碱是能够释放出OH-离子的物质,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物质。

五、碳化合物与有机化学1. 烷、烯、炔:是指由碳和氢构成的碳氢化合物,分别以单键、双键和三键连接碳原子。

2. 酯、醇、醚:是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分别具有酯基、羟基和氧基。

3. 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由碳原子直接连接,芳香族化合物其中一部分碳原子形成芳香环。

六、电化学与能源转化1. 电流和电解:电流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定量,电解是利用电流分解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合物。

化学小高考知识点整理

化学小高考知识点整理

化学小高考知识点整理一、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 物质的分类。

-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溶液(如食盐水,溶质氯化钠和溶剂水组成)。

-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金属单质(铁Fe、铜Cu等)和非金属单质(氧气O₂、氢气H₂等)。

-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化物(二氧化碳CO₂、水H₂O 等)、酸(盐酸HCl、硫酸H₂SO₄等)、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₂等)、盐(氯化钠NaCl、碳酸钠Na₂CO₃等)。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镁MgO)和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硫SO₂)。

2. 离子反应。

-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例如,氯化钠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 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

例如,HCl = H⁺+Cl⁻,NaOH = Na ⁺ + OH⁻,Na₂CO₃=2Na⁺+CO₃²⁻。

- 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如Ba²⁺ + SO₄²⁻=BaSO₄↓)、气体(如2H⁺+CO₃²⁻ = H₂O+CO₂↑)或水(H⁺+OH⁻ = H₂O)。

3.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如氧气在许多反应中是氧化剂,反应时氧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低。

- 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如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常作还原剂,如铁与硫酸铜反应,铁作还原剂,铁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 + 2价。

-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小高考复习必修1知识点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金属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可能是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3、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单线桥 双线桥2 失去2-1 0 -1 0 0 -1 2 + 22+2 2 + 22+2得到2物质的量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表示。

约为6.02x1023微粒与物质的量 公式:NAN例题P7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 表示 单位: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质量与物质的量 公式:Mm例题P7 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微粒的数目一定 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公式:VmV例题P10 标准状况下 ,1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符号单位:公式:VnB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步骤:1. 计算×v×M 2.称量 3. 溶解 4。

转移(洗涤23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5.定容 6。

摇匀7 装瓶贴签物质的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大小 <10-9 10-9 ~10-7 >10-7胶体的本质特征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区分溶液与胶体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蔗糖酒精223等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强酸 H243强碱()2大多数的盐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酸 H243弱碱()2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水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粗盐的提纯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

如:酒精与水的分离仪器蒸馏烧瓶冷凝器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溴水4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不用酒精萃取离子的检验焰色反应铂丝用盐酸洗涤然后在酒精灯燃烧至无色再蘸取待测液钠焰色:黄色钾的焰色: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检验: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42+检验: 加(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4+检验:加入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3+检验:加入出现红色溶液33()33+检验:加入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质子 Z原子核原子中子 A核外电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同位数: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不同原子互称11H 12H 13H (核素)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1.氯气物理性质: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1)能跟金属(如、、等):2 + 2 223223(2)和非金属(如H2)反应:H2 + 22燃烧的火焰是苍白色的,瓶口有白雾产生。

(3)和水的反应:2 + H2次氯酸的性质:(弱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氯水易见光分解方程式222↑,保存在新制氯水含2、、、H2O、、、。

(4)与碱的反应:222O (用于尾气处理)漂白粉制取原理的反应方程式是_2()2 + 22=()2 + 2 + 2H2O。

漂白粉的成分是()2和2,有效成分是()2。

漂白粉发生作用的是()2 + 2 + H2O 3↓ + 2。

3.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2+ 4(浓)2 + 2↑+2H2O;发生装置:圆底烧瓶、分液漏斗等;除杂: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气体;用浓H24吸收水;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检验: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盐酸。

4、溴、碘的提取(1) 2 + C12 2 + I2(2) 2 + 2 = 22(3) 2 + 2 225、钠(1)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①浮:(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②熔:(说明钠的熔点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③游:(说明有气体H2产生)④响:(说明有气体产生)⑤红: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说明生成的溶液碱性)。

(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H222↑,离子方程式为22H22 +22↑。

(4)与氧气反应:4222O 22=点燃2O2(5)44 4 +(6)的用途①制取纳的重要化合物②作为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③冶炼.铌锆钒等金属④钠光源与反应———332O相互转化233233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1)加热出现气体是碳酸氢钠;(2)加酸先出现气体的是碳酸氢钠先没气体后出现气体的是碳酸钠6、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物(2)生成挥发性的物质(3)生成难电离物质7、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书写步骤:1.写2.改(易溶易电离物质改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保留化学式)3.删4.查(电荷守衡,原子个数守恒)8、离子方程式的常见错误举例:2与水反应 H222碳酸钙溶于盐酸3222↑2O铁与氯化铁反应322+ 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2O9、镁的提取与应用镁的提取(1)2()2 ()2↓+ 2(2)()2+2 2+2H2O(3)电解22↑镁单质化学性质3 + N23N2 + 2 22 2 + 2 2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1.铝是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主要是以化合态存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2O32O3两性氧化物与硫酸反应2O3+3H242(4)3+3H2O与氢氧化钠2O3+2222O离子方程式2O3+2222O2()3两性氢氧化物(1)()3+333+3H2O ()32+2H2O离子反应: ()322H2O受热分解2()32O3+3H2O(2)将滴加入3溶液中至过量现象: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实验室常用铝盐与足量氨水制取()3(3)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4)2·12H2O] 易溶于水,溶于水后显酸性,是因为33H2()3+3 ,因此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吸收了水中悬浮物而下沉。

3.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固体,密度2.70g3较强的韧性、延展性良好的导热导电性(2)化学性质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①与氧气反应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坚固的氧化膜,所以铝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43O222O3②铝与冷水不反应,与热水缓慢反应 2 2O3+6H22()3↓一般情况下。

铝表面的氧化膜阻止了与水的反应③与非氧化性酸反应2623+3H2↑ 23H242(4)3+3H2↑常温下铝与浓硫酸浓硝酸钝化④与强碱反应2 + 2 + 2H222+3H2↑(唯一的一个)⑤铝热反应2 2O32 + 2O3 焊接铁轨实验室制取用氨水转化关系3()3O3 电解222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铜的性质1、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紫红色金属密度8.92 g3质软,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延展性2、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222 2222、与强氧化性的酸反应2H2442↑2O 3833(3)2+2↑+4H2O323浓(3)2+22↑+4H2O3、与盐反应232+22 23(3)2+2(1)铁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银白色金属,质软\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延展性能被磁铁吸引(2)化学性质①与氧气反应32O23O4 ②与非金属反应23223③与水反应34H2O(g) 3O4+4H2↑④与酸反应244+ H2↑⑤与盐反应44 2 2+ H2↑O3与酸反应2O3+623+3H2O23+的检验:与反应出现血红色溶液3+和2+之间的相互转化2+3+ 3+2+氧化剂还原剂22223 23 32 232+22氢氧化铁制备: 3 +3()3+3 受热分解2()32O3+3H2O钢铁的腐蚀: 钢铁与周围物质接触发生反应而被侵蚀损耗电化学腐蚀: 不纯金属接触电解质溶液产生微电流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表面覆盖保护层铁及其物质的转化关系 2金属防腐的方法 2.改变内部结构2233. 电化学保护法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2化学性质 不活泼,耐高温耐腐蚀①不与水酸(除)反应2+44↑+2H 2O 玻璃不装酸 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23③与碱反应2+2232O 实验室装的试剂瓶用橡皮塞硅元素在自然界以2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知道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硅 物理性质:晶体硅呈现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良好的半导体22C2↑(粗硅) 224 4+2H 24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一、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2、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 2223 可逆反应 H23的不稳定性2H23 22H24 (2)还原性 222 23(3)漂白性: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原理:与有色物质结合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该物质不稳定 (暂时性漂白) 氯水 永久性漂白 原理: 具有强氧化性 3、酸雨:〈5.6 正常性雨水值大约为6 ,水中溶解有2 硫酸性酸雨的形成原因: 2 来源:(主要)化石燃料及其产品的燃烧。

(次要)含硫金属矿物的冶炼、硫酸生产产生的废气防治:开发新能源,对含硫燃料进行脱硫处理,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常见的环境保护问题:酸雨:2 温室效应:2 光化学烟雾:2 臭氧层空洞:氯氟烃 白色垃圾:塑料垃圾 假酒:3 室内污染:甲醛 赤潮:含磷洗衣粉 与 与血红蛋白结合 有毒 电池:重金属离子污染 二、硫酸的制备与性质 1、接触法制硫酸 原理:(1)硫磺(硫矿石)与氧气反应生成2 22 或 42+11O 222O 3+82 (2)2与氧气反应生成3 222 23 (3)3转化为硫酸 3224 2、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特性⑴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吸收附着在物质表面或内部的湿存水和结晶水的性能。

是液体的干燥剂。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3⑵脱水性:蔗糖的炭化 浓硫酸滴到皮肤上处理:先用抹布抹去。

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与铜反应:2H 24(浓)42↑+2H 2O 被还原的硫酸占反应硫酸的1/2与碳反应:2H 24(浓)2↑+ 2↑+2H 2O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 O 2 O2 H2OS2 3 H 24 24O22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一、氮氧化合物的产生及转化1、N2电子式 N2含有三键所以比较稳定光化学烟雾22、氮气的生产和使用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可做制冷剂(1)与水反应氨溶于水时,大部分氨分子和水形成一水合氨,3·H2O不稳定,受热分解为氨气和水323·H243·H23↑2O氨水有分子:3 H2O 3·H2O 离子:4+少量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液氨与氨水的区别:液氨氨气的液体状态纯净物无移动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氨水氨气溶解于水混合物(2)氨可以与酸(硫酸,硝酸,盐酸)反应生成盐34 (白烟) 334 3(白烟)34+3、铵盐铵盐易溶解于水(1)受热易分解 43↑↑ 43 3↑22↑(2)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43↑2O 注意:铵态氮肥要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4、硝酸的制备与性质★4+ 检验:加入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工业制取:(1)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43 + 5O2 4 6 H2O(2)与氧气反应生成2 22 22(3)用水吸收2生成硝酸 32 + H2O = 23性质: + 43(浓) (3)2+22↑+2H2O 3 + 83(稀)(3)2+2↑+4H2O43(浓) 2↑+22↑+2H2O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物质之间的关联N223 3必修2 知识点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一、核外电子排布1、元素:含有相同质子数同一类原子总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