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填空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免费高三化学的复习想要提高效率,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索。
那么关于高考化学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我准备的一些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仅供参考。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一、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三、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止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四、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五、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面不能大量共存(2)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3)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5)题设中的其它条件:“酸碱性、颜色”等六、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电荷守衡、物料守衡、质子守衡)(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七、pH值的计算(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2)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3)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4)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九、电化学(1)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2)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7章填空题专项知识点复习(培优)

一、填空题1.(1)已知有机物结构如图,请写出Ⅲ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2)写出下列官能团的结构简式①醛基_______②羧基________③酯基______答案:醚键、(酮)羰基、碳碳双键、(酚)羟基-CHO-COOH-COOR解析:(1)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位置1的官能团名称是醚键,位置2的官能团名称是(酮)羰基,位置3的官能团名称是碳碳双键,位置4的官能团名称是(酚)羟基;(2)①醛基的结构简式是-CHO;②羧基的结构简式是-COOH;③酯基的结构简式是-COOR。
2.营养平衡、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助于健康和提高免疫力。
①向食品中加入调味剂,能改善或改变食品的口味,下列不属于调味剂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食盐b.辣椒粉c.小苏打②人体如果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将导致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人体内就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生理机能就会下降,儿童还可能会智力发育迟缓,该微量元素是_____ (填字母)。
a.碘b.锌c.铁③抗生素是能抑制某些微生物生长或能杀灭某些微生物的一类物质,下列属于抗生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阿莫西林b.胃舒平c.阿司匹林答案:c c a【分析】①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主要包括着色剂、调味剂、防腐剂、营养强化剂等,常见的调味剂有食盐、糖、味精、食醋、酱油、料酒等,据此分析;①人体如果缺乏铁元素将导致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人体内就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③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根据药物的性质解题。
解析:①食品添加剂主要包括着色剂、调味剂、防腐剂、营养强化剂等,常见的调味剂有食盐、糖、味精、食醋、酱油、料酒等,其中小苏打属于发泡剂,不属于调味剂,故合理选项是c;②人体如果缺乏铁元素将导致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人体内就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故合理选项是c;③a.阿莫西林是抗生素,a正确;b.胃舒平是抗酸药,不属于抗生素,b错误;c.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c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高中化学各类型答题模板一、实验操作类规范语言表述答题模板(1)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检验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__,若不再产生沉淀,则__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__离子未完全沉淀。
(3)洗涤沉淀操作:将蒸馏水(或其它洗涤剂)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或其它洗涤剂)自然流下后,重复2~3次即可。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注意: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
二、实验设计类规范语言表述答题模板1.答题策略:一般从实验原理出发(包括物质的性质),按操作过程(或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的顺序来表述答案。
2.答题模板:操作现象结论取样,加入……有……生成……的是……例:设计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气体分别是SO2和CO2。
答案一:取适量品红溶液分别于两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两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气体,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CO2。
答案二:取适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于两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两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的是SO2气体,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CO2。
三、实验现象描述类规范语言表述答题模板1.答题策略:有关化学实验的描述不仅要求准确,还要求完全,有时还需要指明是何处产生了什么现象,先后发生了什么现象。
其答题规范可利用下面的模式再结合特殊要求进行分析处理:(1)“海”(溶液):①颜色由……变成……;②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③溶液产生倒吸;④生成(产生)……色沉淀;⑤溶液变浑浊;⑥产生大量气泡(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⑦有液体溢出。
高考化学填空题解题思路填空题的解题思路与填空词汇积累

高考化学填空题解题思路填空题的解题思路与填空词汇积累高考化学填空题解题思路与填空词汇积累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填空题往往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解答填空题需要我们对相关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一些解题的常见思路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题思路,并提供一些填空题常用的词汇积累,帮助同学们在高考中提高填空题的得分。
一、解题思路1. 同义词替换法填空题中经常会出现同义词替换的情况。
我们在解题时可以通过寻找同义词或近义词来确定填空词汇。
例如,题目中出现“加速度”的词汇,可以通过同义词“速度变化率”来替代。
2. 上下文逻辑法题目通常会给出一定的上下文信息,可以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确定填空词汇。
例如,题目描述了一种化学反应的条件和过程,我们可以根据反应类型和反应物质的性质来判断填空词汇。
3. 关键词定位法题目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关键词,通过找到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填空词汇。
例如,题目中出现了“氧化剂”和“还原剂”,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关键词来确定填空词汇。
4. 联想推测法有时候,我们在解答填空题时可以通过联想和推测来确定填空词汇。
可以通过已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推测,或者通过其他题目的解答经验进行联想,帮助我们确定填空词汇。
二、填空词汇积累1. 化学反应类型相关词汇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聚合反应、分解反应、氢化反应等。
2. 化学物质性质表达词汇酸性、碱性、中性、氧化性、还原性、挥发性、溶解性、离子化、分子结构等。
3. 化学物质基本概念词汇元素、化合物、离子、分子、金属、非金属、杂质、纯净等。
4. 化学实验与仪器设备相关词汇试剂、试管、烧杯、酒精灯、天平、电子天平、瓶塞、滴定管等。
5. 化学计算相关词汇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比、化学方程式、气体摩尔体积等。
以上仅是一部分常用的填空题词汇,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还需根据教材和习题整理更全面的词汇积累。
总结:高考化学填空题的解题思路和填空词汇积累是提高填空题得分的重要方法。
高考化学中的常见填空题解析

高考化学中的常见填空题解析高考化学试卷中的填空题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题型之一。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中常见的填空题进行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单一填空题解析1. ionic or covalent compounds are often held together by ___________ bonds.解析: ionic 或 covalent 化合物通常由___________键连接。
这是一道考察化学键的题目。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ionic"和"covalent"可以推断出,空格处需要填入"ionic"或"covalent"。
根据化合物的类型,我们知道ionic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间的电荷吸引力结合而成的,而covalent化合物是由两个原子间的共享电子形成的。
因此,答案是"ionic"或"covalent"。
2. During a chemical reaction, atoms are __________ or _________ to form new substances.解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会__________或_________形成新的物质。
这是一道考察化学反应的题目。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chemical reaction"和"form new substances"可以推断出,空格处需要填入"combined"或"separated"。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通过键的形成或断裂来组合或分离,从而形成新的物质。
因此,答案是"combined"或"separated"。
二、复合填空题解析1. In the process of photosynthesis, plants use sunlight, water, and carbon dioxide to produce glucose and oxygen. This process takes place in the __________ of plant cells.解析: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了葡萄糖和氧气。
化学填空知识点总结归纳

化学填空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物质的分类1. 物质的分类化学上,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单质是由同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如氧气、碳、金属铁等;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成分组成的,如水、氨、氯化钠等。
2. 单质的分类单质包括金属、非金属和惰性气体。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呈现金属光泽,如铜、铝、铁;非金属一般不具有金属的性质,其中包括气体、固体和液体,如氢气、氧气、硫磺、碳等;惰性气体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8族元素,如氦、氩、氖等。
二、基本概念1. 原子、分子和离子原子是化学上最小的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按照一定的化学结构组合而成的,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有正离子和负离子之分。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如氧、氢、铁等;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具有固定的化学式和化学成分,如水(H2O)、氯化钠(NaCl)等。
3. 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根据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距离和分子的自由度可以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间距离紧密,分子的自由度很小;液态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适中,分子间距离适中,分子的自由度适中;气态下,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小,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的自由度很大。
4.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无新物质生成的情况下改变其物态或形状的变化,如冰融化、水汽凝结等;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如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三、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的类型和成分的一种符号表示方法,如H2O表示水,CO2表示二氧化碳等。
化学式由元素符号和原子数目组成。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符号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高中化学填空题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填空题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填空题知识点总结高中的化学试卷中,填空题是最容易的,可是往往也是很多学生丢分的。
为了提高化学成绩,我们要将填空题的知识点牢记好。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化学填空题知识点1、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2、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3、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4、候氏制碱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5、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6、Cl2的发现者——舍勒瑞典);7、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8、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时间——19世纪60年代;9、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10、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11、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12、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13、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
14、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高中化学知识要点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高一上期化学知识点填空题

高一上期化学知识点填空题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以及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学科。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
其中,填空题是一种常见的考试形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力的拓展。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高一上期化学知识点填空题。
1.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它是根据元素的______来排列的。
元素周期表的左侧是______元素,而右侧是______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水平行称为______,竖直列称为______。
答案:原子序数;金属;非金属;周期;族2. 元素周期表中,主要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按照周期性的规律分为多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是______。
答案:金属;非金属;73. 元素周期表中,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左边是金属元素,右边是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______电子,而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______电子。
答案:硼;砷;失去;得到4. 开尔文温标和摄氏温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开尔文温标的零点是______。
答案:ΔT = t(K) - t(℃) = 273.15 K;绝对零度5. 法拉第电解定律描述了电解过程中一定量电量的通量与______之间的关系。
通量的大小可以用______麦克斯韦方程表示。
答案:电解时间;欧姆定律的积分形式6.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涉及到物质中电子的______。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会______电子,而还原反应会______电子。
答案:转移;失去;获得7. 在化学方程式中,原子、离子或者分子的个数称为______。
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物质的种类称为______。
答案:系数;物质8. 在化学方程式中,方程式两边原子的个数应该______。
当出现化学方程式两边原子个数不平衡时,我们应该通过调整方程式前面的______来使得反应方程式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 暑期集训14 总复习一 2015/7/26-8/1
高考化学知识小卡片1 知识点:氧化物的分类: 氧化物的分类: 1.成盐氧化物: ⑴酸性氧化物:如SO3 + NaOH = ⑵碱性氧化物:如 MgO + H2SO4 = ⑶两性氧化物:如 Al2O3 + NaOH = ⑷复杂氧化物:如Na2O2、KO2、Fe3O4、Pb3O4 Na2O2 + HCl = Fe3O4 + HCl(浓) = Pb3O4 + HCl(浓) = 2.不成盐氧化物:如CO、NO 二.易混淆概念的分辨:判断正误,并举例说明:(画“√”或“×”) ⑴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 ⑵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如 ⑶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如 ⑷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如 ⑸酸酐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 )如 乙酸酐 高考化学知识小卡片2 知识点:离子共存(一): 判断溶液中离子是否大量共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具体分析 1.分析溶液的颜色:若题目限定是无色透明: 则溶液中一定无Fe2+( 色)、Fe3+( 色)、 Cu2+( 色)、MnO4-( 色)等离子。 2.生成沉淀:SO42- + Ba2+ = Ag+ + Cl- = Ca2+ + CO32- = 3.分析溶液的酸碱性: ⑴若题目限定为碱性,不能大量存在的有: a、H+ , H+ + OH- = b、生成弱碱或不溶碱的阳离子:Fe3+、Al3+、Mg2+、Cu2+、Ag+、NH4+ Al3+ + OH-(过量) = NH4+ + OH- = c、酸式酸根离子:HCO3-、HSO3-、H2PO4-、HS-等。 HCO3-+ OH- = H2PO4-+ OH-(过量) =
高考化学知识小卡片3 v1.0 可编辑可修改 2 知识点:离子共存(二): 3.⑵若题目限定为酸性,不能大量存在的有: a、OH- b、弱酸根离子AlO2-、CO3-、HCO3-、SiO32-、S2-、HS-、PO43-、CH3COO-、F-、HSO3-、SO32-等。 SiO32-+ H+= AlO2-+ H+(过量) = 4.各种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3+与S2-、I-、SO32-; ClO-、MnO4-(H+)、NO3-(H+)与S2-、I-、SO32-、Fe2+ Fe3+ + S2- = Fe3+ + I- = Fe3+ + SO32- + H2O = MnO4-+ Fe2+ + H+ = 5.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 Al3+与(S2-、CO32-、HCO3-、AlO2-) Fe3+与(CO32-、HCO3-、ClO-) NH4+与(AlO2-、SiO32-) Al3+ + AlO2- + H2O = Al3+ + S2- + H2O = Al3+ + HCO3- = Fe3+ + HCO3- = NH4+ + SiO32- + H2O = 高考化学知识小卡片 4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量多量少写法不一样
⑴Al2(SO4)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⑵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⑶NaAlO2溶液中加入少量HCl ⑷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HCl ⑸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⑹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⑺过量的Fe粉跟稀HNO3反应 ⑻Fe粉跟过量的稀HNO3反应
高考化学知识小卡片5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二):与量有关的离方。 v1.0 可编辑可修改 3 ⑴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⑵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⑶B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⑷B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⑸NaHSO4溶液加Ba(OH)2溶液至沉淀完全 ⑹NaHSO4溶液加Ba(OH)2溶液至中性 ⑺Na2S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 ⑻Na2S溶液中慢慢加入含等物质的量HCl的盐酸 高考化学知识小卡片6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四):与量有关的离方。 ⑴在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物质的量最大 ⑵在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 ⑶NH4Al(SO4)2铵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沉淀达最大量) ⑷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⑸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⑹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溶液 ⑺C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NaHCO3溶液 ⑻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Ca(HCO3)2溶液 高考化学知识小卡片7 知识点:碱金属规律和特例: 1、通常的合金多呈固态,而钠钾合金却是 态。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要比各组分的熔点 。 v1.0 可编辑可修改 4 2、碱金属单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生成过氧化物甚至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超氧化物,而Li却只生成Li2O(还有少量Li3N) Li + O2 = 3、碱金属单质的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递增,但K的密度比Na小,K、Na的密度都比煤油 ,所以它们保存在煤油里。 4、碱金属单质一般跟水剧烈反应,但Li和水反应缓慢:(LiOH溶解度小)。Li + H2O = 5、碱金属单质因其活动性强,多保存在煤油中,而Li却因密度比煤油更小,只能保存在 中。 6、碱金属的盐一般都易溶于水,而Li2CO3却微溶。 7、一般说,酸式盐较正盐溶解度大,但NaHCO3的溶解度却比Na2CO3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知识点: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 1、Na2O2与SO2反应:Na2O2 + SO2 = 通过比较可知,当非金属处于 价态时,其氧化物与Na2O2反应,有O2放出。 2、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生成 色沉淀,并放气体: Na2O2 + H2O = FeCl2 + NaOH = Fe(OH)2 + O2 + H2O = 3、Na2O2投入氢硫酸中,可将H2S氧化成单质硫,溶液变浑浊。
Na2O2 + H2S = 4、Na2O2投入Na2SO3溶液中,可将SO32-氧化为SO42- Na2O2 + Na2SO3 + H2O = 5、Na2O2有强氧化性,所以具有漂白性。 将Na2O2投入无色酚酞试液中,先 后 。 将Na2O2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先 后 。 高考化学知识小卡片8 知识点:Na2O、Na2O2性质比较: 1、Na2O是 色固体,电子式为: Na2O2是 色固体,电子式为: 2、Na2O + H2O = Na2O2 + H2O = 3、Na2O + CO2 = Na2O2 + CO2 = 每吸收1molCO2,固体质量增加 g在第二个反应中,电子转移为 mol,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4、Na2O + HCl = Na2O2 + HCl = v1.0 可编辑可修改
5 v1.0 可编辑可修改
6 高考化学知识小卡片9
知识点:Cl2的实验室制法: ⑴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氯化合物 ⑵制取方程式: 离方: ⑶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酒精灯; ⑷检验: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化方: ⑸除杂质:先通入 (除HCl),再通入 (除水蒸气) ⑹收集:排 法或向 排空气法; ⑺尾气回收:Cl2 + 2NaOH =
高考化学知识小卡片10 知识点:卤素单质及化合物的特性:
8、Br2常温下是液态,且是唯一的一种液态非金属单质。 唯一的液态金属单质是 9、Cl2易液化。易液化的气体还有: 10、液态Br2有剧毒,易挥发,加少量水作保护剂抑制Br2的挥发不可用橡胶塞。保存在水里的物质还有 11、碘水能使淀粉变蓝,I2晶体易升华,是常温下固体单质中唯一的双原子分子,与Fe反应生成FeI2而非FeI3 化方: 练习: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自1971年科学家将F2通过细冰末来获得HFO(次氟酸)以来,对HFO的研究引起了充分的重视。请回答: ⑴写出HFO的结构式和电子式,并在结构式的上方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 ⑵次氟酸与水反应得到含A、B两种溶质的溶液,A常用于雕刻玻璃,B溶液中加入MnO2后,能迅速放出一种能助燃的气体,则HFO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考化学知识小卡片11 知识点: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 ⑴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 分解反应; ⑵制取方程式: v1.0 可编辑可修改 7 Na2SO3 + H2SO4 = 离方: ⑶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⑷检验:通入品红溶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红色; SO2可使KMnO4溶液褪色:表现出了SO2的 性 SO2 + KMnO4 + H2O = H2SO4 + K2SO4 + MnSO4(配平) ⑸除杂质:通入 (除水蒸气) ⑹收集:向 排空气法; ⑺尾气回收:SO2 + 2NaOH = ⑻若烧瓶内放紫色粉末 分液漏斗滴加 可制取Cl2 化方: 若烧瓶内放黑色粉末 分液漏斗滴加 可制取O2 化方: 高考化学知识小卡片12 知识点:SO42-的检验: 检验某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有以下几种操作方法,请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白色沉淀-→判断一定有SO42-,是否正确 理由 2、加入HCl酸化的BaCl2溶液-→白色沉淀-→判断一定有SO42-,是否正确 理由
3、加入Ba(NO3)2溶液-→白色沉淀-→再加HCl-→沉淀不溶解-→判断一定有SO42-,是否正确 理由 4、若以上操作都不正确,则正确的操作是: 先加入 -→现象 -→再加入 , -→现象 -→判断一定有SO42- 练习: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CaCO3、Na2SO3、Na2SO4、KCl、CuSO4。进行如下实验: ①溶于水得无色溶液; ②向溶液中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时沉淀消失。 ⑴一定不存在的是 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⑵对于可能存在的物质应如何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