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搭建平台--深化课改--提高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校本搭建平台深化课改提高质量

——迎接市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双庙明德学校位于青龙县城西5公里处,学校占地总面积14588.5平方米,建筑面积3211.89平方米;现有中小学两个教学部,14个教学班,在校生近600人,教职员工63人。自2007年合并办学以来,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新添电脑20台、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30余件套、购置图书3000多册,总价值50多万元;校园绿化、美化、文化建设等共投入30多万元,进一步优化了校园环境,提高了学校的总体办学实力。

在教育发展十二五期间(2011---2015),学校本着“建特色学校、育创新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严谨治学;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积极倡导“为人师表、勤业奉献、共同发展”的教风以及“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吃穿比成绩”的学风。全校师生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全力推进“135”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强化教育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以“梦想课堂”、“经典诵读”为引领,应用先进教学手段和机制,促进学校教育快速发展,成为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的复合人才(继续学习、服务大众、贡献社会)的奠基校。

二、结合本校实际,群策群力,积极打造教学特色

为办好寄宿制学校,学校领导结合实际,经过认真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打造“一个特色”(少年军校)、“两个亮点”(经典诵读、生态校园)以及“以常规教学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程设置为亮点”的特色办学思路。

(一)少年军校重在规范思想行为

合并办学,学生在校寄宿,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变得更加庞杂,任务更加艰巨。为了养成未成年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加强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学校于2007年9月,创建了我县第一所青少年业余军校。

少年军校重视国防教育特色的教育资源,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组织多种多样有趣的课内外、校内外活动,活动中,努力做到国防教育与“学生课堂教学相结合”;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经典诵读相结合”;与“平安校园建设相结合”。在结合中渗透,在渗透中结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文明言行的习惯。学生在规范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做养成教育的主人。

(二)经典诵读重在提升人文素养

中华经典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诵读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校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逐步形成了经典诵读与“艺术教育结合”;与“读书

工程结合”;与“阳光体育结合”;与“校本研修结合”;与“感恩教育结合”;与“国防教育结合”;与“校园安全结合”的“七结合”的诵读特色。从而在全校形成了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读书氛围。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通过经典诵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人文底蕴,综合素质得到较高的提升。

(三)生态校园重在激发生活兴趣

依托生态校园建设,拓展教育教学的渠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广大师生工作得安心,生活得舒适,学习得愉快,把学校打造成一个集“净化、硬化、绿化、美化生活化、人文化”于一体的的立体式、花园是文明生态校园,是我校又一办学特色。

每到春天,同学们洒下希望的种子,秋天来临,高兴地收获丰收的果实。全体学生在劳动中激发了兴趣,在劳动中增长了知识,在劳动中得到了锻炼,在劳动中得到了成长。

三、加强教学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常规教学为基础推行四字方针提升管理效能

1、常规检查,“严”字当头。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常规管理是教学工作的核心。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管理效能等问题,我校以常规、细节和过程为抓手,以结果的过硬兑现为突破口,做到行有遵循,查有标准,动态管理,还把常规检查的结果作为教师评优、选先和发放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对教师的教案书写、听课记录、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反思等内容,实行月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月查,每学期不少于4次;推门检查和抽查,登记造册,月底将通报发到各教研组长手中,以便考核落实。

2、质量检测,“细”贯始终。我们始终坚持月考制度,并做好三个细节:一是考前的宣传发动到位、心理疏导到位、答题方法到位;二是组织严密,在试卷制作、考场布置、监考安排、考风考纪等问题上绝不含糊,严格把关;三是在检测后及时分析,每个学科都需统计成绩、分析得失,根据问题拿出整改措施。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和班级,学校将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奖励。

3、课堂教学,“实”效为本。我校坚持课堂教学的“五有”原则:即:有吸引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有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保证;有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师生平等、自由讨论的气氛;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实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测试、评价等方面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推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集体备课,贵在有“恒”。常规教研活动,两周一次。学校领导分包教研组,全程参与集体教研,指导集体备课,形成了富有成效的“个人备课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教案、课堂实践、教后反思”的教学流程。正因如此,我校教师的成长很快,在总校、教育局以及市里的说课讲课中,多次取得优异的成绩。

严格、细致,实效、恒久,是师生需要的体现,是适合学校发展需要的有效资源。折射出的是我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与不懈追求,交织成的是

我们校园独特的教育精神与文化力量。一所拥有教育精神与文化力量的学校,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二)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坚定信念提高课堂实效

我校作为教育局确定的“135互动课堂教学改革”基地校。努力把课堂做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育人质量,努力实现“为每一孩子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机会和可能,让学校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乐园”的目标,为深化课堂教学做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1、主题教研,帮助我们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课改开始,导学卡编制成了制约课改前行的拦路石,课堂教学不流畅,主线不明,环节过渡不畅,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为此,学校组织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再学习135通识教学设计、导学卡编制要求及各科135互动课堂解读材料,教研组长亲自上示范课,通过听课,研讨,再听课,再研讨,老师们过了导学卡编制关。

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的深入,又发现学习小组活动的效率低,不能形成凝聚力,勇于参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风气没有形成。针对这些现象,教学处组织了两次行政组长、学科小组长培训,组织所有行政组长观摩了宋春玉主任的九年级英语课,通过观摩,极大促进了学习小组的建设。

2、教研室专家的及时视导,促进了教师的迅速成长

教研室领导及中小学教研员,先后四次对我校135互动课堂进行调研室导,对教师进行手把手的指导,使教师们驾驭135互动课堂的能力有较大提高,课堂教学日趋精彩灵动。宋春玉、肖丽萍、李素华、李景松、肖晔、白立华等多名教师成为135课改的中坚力量,我校有五名教师在课改推进会活动中,作为学科带头人为与会领导及教师做了示范课,反响良好,受到领导及观课教师的好评。

3、课改基地校的窗口与辐射作用

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日新月异的校园变化,稳步提升的学生成绩,让双庙明德学校的声誉日益提高。凭借“135课程改革”的平台,学校在全县“骨干教师”评选活动中,先后有五人达标,成为全县教师的佼佼者;在县教育局的安排下,学校先后两次承办全县“135课改现场会”,宋春玉、肖力屏等老师在现场会示范课上的风采,更是得到了全县同行和局领导的认可和好评;教育局统一安排肖力屏等三名教师外出讲授的公开课,大获成功;学校曾先后接待包括丰润教研室、肖营子中学在内的县内外同行参观、观摩几十人次;学校蒋校长在全县课改现场会上做《135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和现状的研究与思考》的经验介绍。

(三)以课程设置为亮点贯彻教育方针提高综合素质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校办学特色,我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开展了“二加五”模式的校本课程设置,“二”即“经典诵读”“梦想课堂”两个必修课;“五”即“舞蹈”“书画”“电脑作品制作”“田径”“篮球”五个选修课。除了必修课外,学生根据年级、兴趣和特长选1—2门选修课。具体做法为:

1、以校为本,提高课程领导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