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结合简易浮针治疗肩臂疼痛为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法结合简易浮针治疗肩臂疼痛为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发表时间:2013-06-09T09:35:00.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6期供稿作者:汤小星王鸣凯陆锦贵葛芳清

[导读] 观察龙氏手法结合简易浮针治疗肩臂疼痛为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探讨治疗机理。

沈彤尹伦辉 (通讯作者) 谌凌燕周伟凌(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广东广州 510120)

【摘要】目的观察龙氏手法结合简易浮针治疗肩臂疼痛为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探讨治疗机理。方法将8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龙氏手法结合简易浮针治疗组40例和牵引对照组40例进行治疗。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及疗效标准评定疗效并观察半年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0例,愈显率92.5%。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7例,愈显率67.5%。两组的愈显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7.5%(3/40),对照组复发率27.3%(9/33),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McGill疼痛评分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治疗后同组McGil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优于治疗前;治疗后2组的McGill评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龙氏手法结合简易浮针治疗肩臂疼痛为主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法简易浮针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病率约占60%-70%,临床表现以颈肩臂疼痛、麻木,颈后有压痛并有放射痛为主。如治疗不当,会导致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于2008年10月-2011年10月运用龙氏手法结合简易浮针治疗肩臂疼痛为主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标准

1.1.1诊断标准:采参照1992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制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病理分型诊断标准[1]。

1.1.2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②症状以肩部疼痛伴患肢上臂外侧疼痛为主者,查体出现颈部C4-7压痛并向肩部及上臂外侧放射。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为阳性。颈椎X线片显示异常变化( 颈椎小关节错位、颈曲异常、骨刺形成、椎间隙变窄等);③知情同意,能够配合完成治疗疗程及调查表的采集者。

1.1.3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患者;②非颈椎病因素引起的上臂外侧疼痛者;③推拿手法禁忌症者;④服消炎镇痛类药物者。

1.2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来源于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门诊病例。按患者首次就诊次序,随机分到龙氏手法结合简易浮针治疗组和牵引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患病初期均经外院治疗,效果不佳。其中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7±4.5)岁,病程(18.5±12.7)个月;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8±4.3)岁,病程(19.1±12.3)个月。两组资料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程、治疗前SF-MPQ疼痛评分(S、A、T、VAS、PPI评分)等方面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3研究方法

1.3.1设计:本研究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1.3.2治疗方法

(1) 治疗组:采用龙氏手法结合简易浮针方法,患者仰卧于治疗床,全身放松先用揉捏手法对颈肩部、肩胛区,小圆肌及上臂痛区进行软组织放松松解治疗大约10分钟,待软组织完全放松后进行正骨手法治疗,每个患者也要针对颈椎不同的错位形式采用不同的正骨手法,如低摇正法、挎角搬按法、俯卧冲压法、仰卧推正法等[2]。以上手法结束后,嘱患者仰卧,双手轻扶床边,医者一手托患者枕部,另一手托患者下颌,对其进行徒手牵引约1分钟。手法结束后,进行简易浮针治疗,先明确肩臂部痛点或压痛点等阳性反应点,在距离阳性反应点上下左右约5cm处确定1-2个进针点,常规消毒,选用0.35mm×40mm毫针,在进针点进针,针尖与皮肤约成15°向着疼痛点,到达距痛点约2cm处,针刺深度不超过肌层,患者应没酸麻胀痛等感觉,若有须将针退回重新进针,之后左右扇形摇摆针柄,使针身也呈扇形摆动,操作2-3min,留针30min后取针。

(2)对照组:应用QY-7型牵引椅,患者面向牵引架端坐,放松肢体,术者将枕颌带套于患者下颌部和枕部,在下颌部垫上海绵垫以减缓牵引时的喉部不适,扣好固定带,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及体质等情况每个病人选用不同的牵引重量,一般为 12-20kg,摇动转盘手柄,使患者处于牵引状态下即可,每次牵引10min。

(3)治疗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隔日治疗一次,治疗6次为一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评估。

1.3.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

参照1992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制订的标准[1]。

痊愈:原有各型症状完全消失,肌力正常,颈、肩、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显效:原有各型症状明显减轻,病情程度改善一个等级以上,疼痛程度改善一个等级以上或目测类比定级法 (VAS)减少3以上。

有效:原有各型症状减轻,病情或疼痛有改善,但均不显著。

无效:症状没有改善,同治疗前。

(2)复发率

治疗后半年,对两组治疗后痊愈、显效及有效的患者进行复发率随访。

(3)疼痛量表评分

采用简化McGill 疼痛问卷表(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aire,SF-MPQ)[3],根据疼痛分级指数PRI感觉分S、情绪分A和总分T、视觉模拟量表VAS及现有疼痛强度PPI等指标综合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缓解情况。

1.3.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7.0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