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9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9篇)品味名著后,书中那些紧张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那些带有传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1】第一次听说《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是在备考招教,学习外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时得知。
这名字一听就是教师应该细品的书籍,想着考上招教,第一个要读的就是它。
没错,现在的我,就陶醉于此。
刚开始,接触此书,看了前3节,第一感觉就是好深奥,好难读,好抽象,有种在看半文言文的意思。
因为它不仅仅需要去看,更多的是去品,去思考,去回味。
看到第4,5节,爱了,写得真好,真得很有信服力。
看完之后就觉得“确实如此”“是的是的”,它的理论思想很强,是那种站在教育制高点,给出的一条条教学建议。
值得思考回味!作为教育学典范之作,它当之无愧!然而,联系如今的教育形势,却未必能够大胆采纳。
理论是指导,而实践才是硬道理。
当然实践离不开理论!由此,我决定,仔细研读每一条教育建议。
切实与教学实际相关联,转变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毕竟,要想教得好,首先知道如何教,怎么教最好!《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2】苏霍姆林斯基特别讲到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他说,要当做最宝贵的珍宝一般,保护儿童的信赖这朵最娇柔的鲜花。
它是很容易折损,憔悴和被不信赖的毒汁毒死的。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作为学生的家长,也极少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
但是,在教育下一代时,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一点也不比大人小。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美好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15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15篇)《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1在阅读了书中的部分文章后我惊喜的发现,《给教师的建议》读起来十分亲切,他的每条提议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不是讲一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从教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独具观点,总能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我们有着指导和借鉴作用。
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继续学习。
读书,读书,再读书。
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
而“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自古有之。
我国早在孔子时代就有终身教育思想意识。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终身教育,他主张“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用到老”。
许多人说教师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开设多样课题,搞教研、进修、培训、评职称、提高教学质量……忙了一天,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时间读书。
但冷静下来一想,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在增强国力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能守着不变的知识教几十年的书吗当然不能。
仅有不断读书,不断学习,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才是财富”,“要给学生一滴水,自我必须要有一桶水”。
我们从小就开始理解教育,学校教育使我们获得的知识无疑会让我们终身受益,但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的教育需要。
“当今时代,是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的时代。
学习一切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学习做好工作所必须的一切知识。
知识挑战的严峻程度有目共睹,每门学科都是学无止境。
专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旧知识淘汰很快,我们随时面临知识危机。
新世纪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崇尚学习我们不会落伍。
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当代教师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
终身学习无疑是艰苦的,同时也是欢乐的。
因为学习使人自强、让人发展、教人创新。
教师要务实求真,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并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于教学实践,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我增长和应用知识,学会怀疑和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8篇)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8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本学期初,校领导赠与每位新教师人手一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并把这本书做为今年新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
拿到这本书后,我经常认真阅读,通过阅读以及和同事之间的相互探讨,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悟,借此机会将我的心得体会和各位进行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育者认真拜读的教育名著。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是一位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
他有很多鲜明的教育观点,例如:“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等。
书中共有100条,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
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针对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不解,把教育好孩子的建议向我们娓娓道来。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籍,对我们工作在教育岗位第一线的老师来说,受益匪浅。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但他的闪光的教育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师而言,丝毫不显过时。
看过之后,带给我的是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为我指点迷津。
我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也将多方法和经验用来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22条建议,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条的感受。
书中第22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能力、志向才能自愿地建立起来。
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身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想最新5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想最新5篇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
”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
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教师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
下面给您带来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想,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想1初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就被惊艳了。
书中没有过多理论性知识的灌输,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实用性很强。
读完常常有种“这个问题总算找到原因了”,“这办法真好,我怎么没想到呢”的感觉。
作为新教师的我,教学中时常有一种力不从心、知识匮乏的感觉,想要使课堂更加精彩,想要像老教师那样对课堂的把控游刃有余,想要自带气场让学生信服。
一开始,我花了很大的力气在备课上,反复看教材,生怕上课漏讲、错讲,但却获得不了满意的效果。
一直很苦恼,也对自己的方法产生过怀疑。
当我看到书中“终生备课”这几个字时,一种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的感觉悄然而至。
作为老师,不要着急输出,而要不断输入。
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教师这个角色,就是这样冰山只露一角,要想教好孩子,我们得有庞大而充沛的知识储备,得有深入而精细的思考研究,得首先成为一个广阔渊博的人。
这些都从何而来呢?作者给我们指引了一条明确的道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读教科书、读学术著作、读相关书籍,让书籍这潺潺小溪注入我们思想的大海,使我们所教授的知识只是我们知识海洋里的沧海一粟。
当我们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后,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理解就会十分的透彻,以至于在课堂上,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我们的注意的中心的,就不再是所学东西的内容本身,而是学生。
这时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知识中,使知识触动学生的精神世界,变成他们自己的观点,成为他们的信念。
在讲述教材时就不是在宣讲真理,而是在跟青少年们娓娓谈心。
回忆起自己最初的教学过程:总是被事先写好的教案、做好的课件牵着走,上课的时候,一直在想着下一段该讲目的了,再下面该讲意义了,这里可不能讲错了,不能被学生取笑。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读《给教师的建议》后感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读《给教师的建议》后感记得自己上小学时,我的数学成绩总是很差,可能是当时的数学老师比较严格的缘故,所以一上她的课我就非常紧张。
到了上初中时,我慢慢喜欢上了数学,而且成绩提高很快。
这应该源于我遇到了一位非常和善的好老师张老师,她每次上课语言亲切,讲每一题也都比较细致。
本以为这样的自己是不是个太情绪化的人,可在今天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后,我发现我的这种变化是很正常的。
尤其是读了这样一段话之后,我更是深有感触。
哪个学校里有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就会在许多学生身上发现杰出的数学才能。
如果学校里新来一位有天才的生物老师,那么你等着瞧,两年之后就会出现10个禀赋高强的少年生物学家现在自己已经成为一名语文老师,而且已经工作十几年了。
我就在反思:我成为一名让孩子们喜欢的语文老师了吗?说实话,自己很是心虚!如若因为特殊原因,孩子们的音乐课改上成了语文课,那么孩子们就像一只泄了气的气球一样无精打采;如若把孩子们的语文课改上体育,那么你将会听到孩子们疯狂的欢呼,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很是失落!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呢,经过认真思考,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语文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语文功底。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能识字写文的都可以教小学语文。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很多人看来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
而我认为既然教孩子们语文,就应该教孩子们写好字,读好书,这样就要求语文老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首先是能写得一手好字,其次是要在朗诵方面比较突出,还有语文老师的文采要好,这样老师在指导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方面都会对学生有好处。
而语文老师除了在上师范期间认真苦练这些基本功外,在平时工作期间也要刻苦修炼这些,只有这样自己的语文素养才会提高,你所教的学生才会受到你的熏陶,真正学会语文!二、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
一个没有创新头脑的人,他在工作中是不会取得任何成就的。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通用24篇)《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1谈到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我想这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这都应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许多学校或班级中,总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成年累月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过着压抑、苦闷、甚至没有自尊的生活。
教师们出于职业的道德和责任,常利用休息时间帮他们补课,但不管怎样努力,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他们依然是所谓的“差生”。
假期再次拿起《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给我感触颇多。
在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时,我不再是苦恼、不再是埋怨,相反则更多的是信心和耐心。
作为教师的我们,对待学困生,首先,我们应该找出学生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让这些孩子不要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不够格的人,要使他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欢乐。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所说:“儿童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其原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
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儿童的家长和教育者所接触的,乃是自然界里所有的东西中最精细、最敏感、最纤弱的一样东西——即儿童的脑。
如果儿童感到学习困难,如果别人都能够接受的东西他却不能接受,那就说明,他在童年时期没有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对于他的发展来说应当获得的东西。
是呀,儿童早期获得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同龄的孩子,因为接受的教育少,甚至根本没接受什么教育,孩子的认知水平远远低于别的孩子,以至于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读书……这也就是说,孩子学习困难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后天环境所致。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学困生,可能教师和家长更多的是埋怨,或者将原因归咎于孩子的智力问题,从而间接的否定了孩子。
因为教师日常工作很繁忙,不可能兼顾到每个孩子,所以最容易忽视学困生。
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教师的建议是“对于每个学习困难的儿童、不管他已经被耽误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应当让他在公平的、民主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脚。
”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快乐,生活的乐趣。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1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几个作业速度慢,成绩落后的孩子,理解、接受知识缓慢、艰难一样东西还没弄懂,另一样东西就该到要学了;刚刚学会这一样,另一样就已经忘记了。
所以,我们老师往往让孩子只专教科书,不鼓励去读其他的书,以免分心,而这些孩子却一直没有进步,一直落在后面,吃力地跟着。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里明确提出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他说:“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
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确实是这样,没有其他书的阅读,就没有活水,就像在死水潭中一样,即便弄懂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也无法迎接新知识的挑战。
像这些学习困难的孩子,老师讲过的会做了,但是稍微改变一下他们又不行了,只有通过阅读,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强了,那这些孩子就会有进步,学习就会变轻松。
所以,虽然现在已进入复习阶段,但还是不放松孩子的课外阅读,每天保证半小时。
但愿有所进步。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2刚刚参加工作,即得到学校青年教师工作坊老师推荐的苏霍姆林斯基这本代表性作品《给教师的建议》,这是开启我教育生涯之门的一个最好的礼物。
读完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四个关键词是思考、阅读、劳动和创造性思维,同时,这几个词留给了我更多对教育事业的思考和启迪。
思考越积极,学习越轻松。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勤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的学习而不去思考,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意义而陷入迷茫,而一味空想,不去实实在在学习和钻研,终究是沙上建塔,也会一无所得。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争取学⽣热爱你的学科 当阅读完⼀本名著后,⼤家对⼈⽣或者事物⼀定产⽣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写读后感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筹莫展呢?下⾯是⼩编为⼤家收集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争取学⽣热爱你的学科,欢迎⼤家分享。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争取学⽣热爱你的学科1 今天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第17条,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必须教会学⽣:要思考,不要死记!我们伟⼤的教育家孔⼦曾明确说过:学⽽不思则罔。
的确,要思考,不要死记!多年的教学使我对这⼀点深有体会: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些难以解决、疑惑的问题。
作为教师就应该适时地引导学⽣如何⾯对问题,如何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培养学⽣思考能⼒,使学⽣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从⽽达到发展思维学会思考的⽬的。
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
”是的,只有当学⽣经过⾃⼰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他才会⾯对问题畅所欲⾔,⽆拘⽆束地发表⾃⼰见解,只有这样学⽣才能真正地参与课堂,才是真正的学习。
在教学⽣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孩⼦们要记住学过的教材这么困难呢?在不断的观察与思考中,我发现,学⽣对于没有充分思考过的知识进⾏死记,只能获得表⾯的知识,⽽表⾯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
不懂的东西像雪球⼀样,⼀节课接着⼀节课,越滚越⼤。
是啊!如果我们没有让学⽣⾃主的探索,真正的理解知识,学⽣就会很快的把我们教过的知识“还给我们”。
因此,让学⽣经历思考,教会学⽣⼀些思考的⽅法,能促使学⽣会学、会思、也是提⾼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有⼈说:“好的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乃是教学⽣学”,以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也会重视把思考⽅法渗透在⾃⼰教学中,引导学⽣积极思考,学会思考,逐渐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争取学⽣热爱你的学科2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
《给教师的建议》优秀读后感(精选16篇)
《给教师的建议》优秀读后感(精选16篇)《给教师的建议》优秀读后感(精选16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给教师的建议》优秀读后感(精选1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给教师的建议》优秀读后感1最近真正有幸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书中有很多的贴近我们学习生活的事例,读了这本书令我深受启发!首先,必须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
育人之道,爱心为先。
爱是包容!我们面对的几十个长相不同,性格不同,家庭不同的孩子,这些孩子有成绩好的学生,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有懂事乖巧的学生,也有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也许这一刻让你开怀大笑,下一刻就使你怒发冲冠,但他们都是孩子,是他们的天性。
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给孩子,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观察他们理解他们。
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其次,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尊重人格。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人,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不要期待每个孩子成为你眼中的乖孩子,也许他们的闪光点只是你还没用发现。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保持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让孩子感受到你是一颗大树,把绿荫播撒在每个人的心中。
第三,要有丰富的学识和幽默的态度。
让学生喜欢你,丰富的学识是必要的条件,人都是有好奇心的,现代的学生不会仅仅满足有限的知识。
读书!是人类精神的粮食,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时时勤读之,方能在教育上收到更大的启发!《给教师的建议》优秀读后感2民间教育学常说:复习是学习之母。
可是,善良的母亲常常变成凶狠的后娘。
临近期末,复习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环节之一,不只是对本学期的归纳、概括和应用,更是知识重组,也是学习新知识。
所要搞好复习、上好复习课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复习时,我往往会“找不着北”,东一椰头西一棒槌,要么把复习课当成新授课重复一遍又一遍,要么把复习课变成习题课,让孩子反复的做,大搞题海战术。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通过学习《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教育名著,我懂得了很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我更在努力地把他们用在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用在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身上。
在学校里,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被人尊重,被人理解,被人欣赏。
所以,教育工作者要站在被服务者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所诉所求,所期所盼,为他们消除成长的烦恼,为他们做好服务,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实实在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这些学生才会在这门学科上下功夫,他们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自愿地建立起来。
我们经常可以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很大的联系。
作为老师,自然希望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参与,才能主动地思考,学习,从而学好这门课。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你任教的这门学科。
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
我们学校有位校长曾经说过,学生回家先做哪一门的作业,就说明他们最喜欢的是哪门功课。
我调查了解下来,学生们确实是把自己最喜欢科目的作业放在第一位的。
因此我特别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改善作业的形式,适当减少了作业量,一段时间下来发现越来越多同学开始把数学作业放在第一个做,数学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1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
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
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
当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会把这门学科当成自己将来从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无衷的精神状态。
苏氏明确告诉我们: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其实类似的观点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只是我们往往口头上无比的尊崇,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却一再地践踏罢了。
学生是人,不是工厂里的产品。
教者尊重学生不妨从尊重他们的现状做起,为每一位学生确定适合他自己的"临近发展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地发挥出他的力量和潜力,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最后,在这条建议中我对提到的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很感兴趣。
在教学中我也一直努力尝试,但我的做法一般是:在课堂中,完成基本知识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在作业中,呈现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30篇)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30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1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
读完以后真的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我们一读的好书。
书中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
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每一条建议都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
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
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反思,也给处于教育前线上的我们指引了方向。
一、心存博爱,永不言弃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
那些好学生,你不用对他们吆五喝六,他们总是乖乖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当你面对那一个个千差万别生龙活虎的差学生,他们一旦出了点小问题,我们总习惯先对他们进行批评、写检查、罚扫地……然后再对其讲道理,进行所谓的原则性的指导。
其实处罚和枯燥的说理不能触及后进生的灵魂,反而拉大了老师与后进生之间的距离。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他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就会充满希望。
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精选10篇)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精选10篇〕《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精选10篇〕《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1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就似乎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如同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碰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在反复的教诲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首先就要我们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不同的个体,在学校里,老师不应该“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要个别对待。
他打了一个最形象的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尽,有的孩子却能提20多桶,但是假如你要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
儿童的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这样各不一样的。
读到这我不禁想到一个一直困绕我的问题:为什么在班级中会有明显的优差生等级?为什么同时教授,有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学生却什么也学不会,如今我终于明白,虽然老师们在备课时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但没有周密的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要做什么,没有因人而异,为他们挑选合适他们学习的内容,使他们获得一点小小的成就。
就因为这种欠缺考虑的备课,备学生不够充分的备课,使我们的课堂中产生了很多的无效劳动,而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吧。
所以,我们要在课前充分的备学生,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在课堂上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不同难度的检测题目,课下布置不同难度、不同数量的作业……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开展需求,实现教育的平衡开展。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2教学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为什么有些学生对我精心背出来的课无动于衷?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专心致志地学习40分钟?为什么有些学生对我的苦口婆心转眼就忘的一干二净?为什么有些学生连起码的认真标准书写都做不到?翻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读来感受书中涉及到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许多道理,使我有瞬间解决心结的感觉。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优秀5篇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优秀5篇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精选篇1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对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孩子成才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我们的孩子却还处在无知的状态中,一切都是一付无所谓的样子。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该怎样根据社会和家长的需求,根据孩子现阶段的身心特点,使我们的教育走在社会、家庭、未来的前面呢?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结合近来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专著《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给了我作好老师的信心,现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第一,我们要做一名专业知识扎实而有博学多才的老师。
这就是说,教师要读书。
古人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就是指书籍。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苏霍姆林斯基也只有说:“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这24小时意味着你要上课、备课,你要批改作业,甚至还要处理班级里的事务,学生之间的小矛盾,哪里有时间读书呢?我想起了鲁迅的那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睡前十分钟或二十分钟并不影响睡眠的效果。
该怎样进行呢?把有感触的教育随笔或设计独特的教学案例多看几遍,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摘录下来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这就是读书,每日不间断地读书,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多姿多彩的,才能像那位历史老师那样“用终生的时间备课”用大约15分钟的时间现场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使听课的老师入了迷,才能给学生的永远是新鲜的营养,这才是读书的关键———读以致用,这样才能做一名专业扎实而又博学的老师。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的。
第二,做一名宽容的老师。
“宽容”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
作为孩子难免犯错,记得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犯错的孩子那就不是正常的孩子”,连上帝都能原谅孩子犯错更何况是身为教育专业岗位的我们?因为犯错所以更应该有改错的机会,这个机会需要教师的宽容,因为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作为教师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善待犯错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
《给教师的建议》优秀读后感2500字(通用6篇)
《给教师的建议》优秀读后感2500字《给教师的建议》优秀读后感2500字(通用6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教师的建议》优秀读后感2500字(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给教师的建议》优秀读后感2500字1假期闲来无事,想起学校曾发了几本书让教师阅读,便找来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在我又当老师的想法时便找来读,一开始是听喜马拉雅上的,空闲时间陆陆续续的听,时间比较久,故而也未记住许多。
另外就是没有听过后立马反思或者记录下来与之后自己走上讲台进行对比。
上周又把它找出来翻阅,并将自己的实践作为基础,进行反思。
以下是我粗略翻阅过后的领悟与感想。
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在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够进一步开展教学,也不会在“中途”就把学生远远地落下,更加不会去抱怨哪个学生笨和差。
苏霍姆林斯基相信:“在这种做法下,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有的人快一点,另一些人慢一些。
”教师能够看到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宽容、理解的心态对待他们,并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
他可以坦率地对教师说:某某地方我没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会做。
他的良心是纯洁的,他不可能去抄袭别人的作业或者考试时搞夹带。
他想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苏霍姆林斯基,一开篇就讲解了要保护学生的自尊感,每个学生是有差异的。
也就是我们中国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
我们不能立马给孩子下评语,就说这个孩子不行,智商不行,或者怎么怎么样。
每个孩子都需要照顾到,而不是我上学的时候,每个教师首先关注的是他这一科目成绩优秀的学生,再次是课上捣乱的学生。
我的综合成绩还可以,英语比较差,刚开始老师还会关注我,在发现我“无可救药”之后便很少关注我了,之后的我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但是一直都没有。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精选15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精选15篇)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篇1我最近阅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的一部分,受益匪浅,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几点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二十七和第二十八条建议《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喜欢做的事》和《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
让我们来想一下,你教的学生有他喜欢做的事吗?你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吗?恐怕答案不会令人满意。
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仅成人感到浮躁,这种气氛也影响到我们的孩子,常常不至一次听到老师们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不爱学习,太贪玩,而又玩不出什么名堂来?这里面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们的老师有无责任呢?你的心情平静吗?除了每天面对教科书和那一班学生外,你有什么爱好吗?一个人喜欢做什么事,只要他不影响别人,不违反法律,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作为学生,我们当老师的还是应该给以适当的引导,毕竟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深刻,思想还不够成熟。
那么应该培养学生喜欢做哪些事呢?这里给我们提了两点建议:一是阅读。
我们可以看出,在他的这么多的建议里,不止一次提到阅读,他将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他说,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学好的重要发源地。
他还说,你应当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
他还强调指出,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
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
他的这一番话,可以看出他认为学生喜欢上阅读是何等的重要。
二是应当引导每个学生去接近的爱好的发源地,那就是使他特别喜欢一门学科。
然后由这门学科引申开去,去参加与此学科有关的各种活动,思考与此有关的各种问题。
从而确立起自己的爱好,在这一方面,我们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
反问一下自己,你去努力让你的学生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了吗?在他的第二十八条建议里,他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这种劳动主要是指动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劳动,而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让他将各种事实联系起来去考虑。
给教师的建议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给教师的建议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好啦,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让学生爱上你的学科,嘿,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呢。
首先呢,你得明白,学生可不是在课堂上打瞌睡的木头人。
他们其实有好多想法,特别是在他们心目中觉得无聊的课上。
那你可得用点花招,激活他们的好奇心,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比如,讲课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搞笑的例子,或者讲讲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常却很有趣的事情。
比如,教物理的时候可以说说为什么冰淇淋在夏天更容易融化,嘿,这不就是物理与美味的结合嘛,听着是不是就觉得好玩多了?再来啊,别让知识像石头一样冷冰冰。
学科知识其实是个宝藏,只要用对了方式,学生们就能从中挖掘到惊喜。
给他们展示一些有趣的实验,或者动手做点小项目,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真的,效果绝对杠杠的。
你知道吗,很多学生都是用手做出来的东西,才能真正记住的,脑袋里那点干巴巴的理论,常常就像沙子一样,轻轻一吹就没了。
比如,你可以组织个小小的科学展览,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嘿,那可比在课堂上听你讲有趣多了。
学生们会觉得,哇,我居然能做出这样的东西,简直太酷了!咱们也不能光顾着玩,得让他们明白知识的重要性。
说实话,生活中处处都是学科的影子,你可以给学生讲讲数学和音乐的关系,或者历史对现在的影响。
这种跨学科的联系能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广泛和重要,嘿,谁不想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呢?记得关注学生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爱好也千差万别。
你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聊聊天,了解他们的兴趣,然后结合这些兴趣来设计课程,嘿,这样他们就会觉得,你这门课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学起来自然会更带劲。
再说了,课堂上多一点幽默,少一点严肃,学生们会觉得你更亲切,也更容易接近。
可以尝试讲一些你自己学生时代的趣事,甚至是失败的经历,学生们听了会觉得你不是个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
这样一来,他们就愿意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发言,嘿,气氛瞬间就活跃起来了。
你可以试试用小组活动,让学生们相互讨论,互相启发,这种氛围下,谁还会觉得无聊呢?别忘了多夸夸他们,嘿,赞美可是最好的激励方式。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优秀7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优秀7篇)《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一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之后》,静下心来读后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给我们老师提出了100条建议,每一条建议围绕一个主体,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也有生动的实际例子。
苏霍姆林斯基精练的语言、闪光的思想,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每一位教师干渴的灵魂,用心潜读,就仿佛与作者进行了心灵对话,我们会收获很多的人生哲理。
书中谈到,有一位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一课,听课的教师听得入了迷,竟然忘了记录,课后一位邻校教师问他,"您花了多长时间来备这节课?"这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
"之前我听过语文老师说过这个故事,当时我就被其中的话语所感动,当我在网上读到这段时,我的心还是为之一震。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那就是读书,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的确,有句名言说得对:"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
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
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
所以,读书吧!常读书和长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涵,既不能忽视的短处,又要努力想方法补救。
读完《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说一句:"读书能使我的头脑变得更丰富"。
读书,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和自我超越的手段,也是一条重要的几乎是唯一的渠道。
教师的备课不能仅局限于教科书,应建立一种宏观的备课观,这就是多读书,读好书。
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心得体会3篇
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心得体会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心得体会精选3篇(一)《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我在阅读过程中受益匪浅。
作者通过自己多年的从教经历,向教师们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感。
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未来的栋梁之材。
作者鼓励教师们要热爱教育事业,积极投入其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应该时刻保持教育的使命感。
其次,书中强调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及时调整改进,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法。
这种培养方式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创新的习惯,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最后,这本书还强调了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教师和家长是学生教育的两个重要支持力量,只有双方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通过与家长密切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教学辅导和建议。
总之,读完《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深刻地意识到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心血。
教育事业是一项伟大而有意义的工作,通过不断学习和改进,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教育。
我会将书中的建议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心得体会精选3篇(二)《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教育类书籍,它提供了许多有关如何成为一位优秀教师的建议和指导。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书中强调了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拥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23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23篇)《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说实话,我本以为《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晦涩难懂的教育理论书籍,而且一直以来,都因为工作忙而疏于静下心来读书,总借口没时间而不能够静下心来学习。
寒假里,为了陪孩子养成读书习惯,我随手拿起老公从学校借来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
可当我翻开书籍,仔细品味却让我有如获至宝、如遇知音之感。
读完此书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
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因为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
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
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
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进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
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
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说说容易做做难。
我觉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为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试卷。
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养的原因吧。
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争取学生热
爱你的学科
推荐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拜读的教育名著。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
他有很多鲜明的教育观点,比如: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等。
书中共有100条,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
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针对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不解,把教育好孩子的建议向我们娓娓道来。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籍,对我们工作在教育岗位第一线的老师来说,受益匪浅。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教育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师而言,丝毫不显过时。
看过之后,带给我的是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为我指点迷津。
我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也将许多方法和经验用
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22条建议,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条的感受。
书中第22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能力、志向才能自愿地建立起来。
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
但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本,资.料/来.源,于/贵.州,学/习.网 科呢?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去感化学生,用积极的智慧去启发学生,而且还要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在这里,他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他说:我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
我们常常希望学生有高昂的学习热情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常常把课堂效果不好的原因归结到学生身上。
读了这本书后,我真正意识到,其实解决问题的根源应在教师自身,苏霍姆林斯基就说: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学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
在教学实践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
这些学生都是对这门学科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会把这门学科当成自己将来从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学生可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那么,如何才能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充分备课。
充分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
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认真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广泛查阅各种资料,精心备好每一堂课。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样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制度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通过充分、精心的备课,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备课不仅是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要考虑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让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活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的课堂是令人向往的,师生互动的,气氛热烈的,和谐积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一种愉悦的心情。
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从而调
动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
第二:精心设计课堂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指出了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他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
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
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那么他上起课来会非常轻松,学生听的也非常明白,课堂效率怎能不高呢?相反,语言能力差,不仅会影响课堂效率,而且也会让学生不喜欢这个老师和这门学科。
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语言,争取用准确、轻松、易懂、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
第三:把学生当成朋友。
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你的这门学科?我认为,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爱学生,用真诚平等的态度,赢得所有学生的爱戴,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
爱学生,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
真正的先生。
我们应该经常在课后和学生一起相互交流,和学生交朋友,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学生一起打篮球,踢毽子、玩耍等,慢慢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我们的真诚,让学生喜欢我们,进而喜欢我们的课。
第四: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
每个班级都会有学习不用功、成绩比较落后的差生,如何对付这些学生?往往是很多老师头疼的难题。
我们应该尝试着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慢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所谓的差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我们应试着从课堂的点滴中努力去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我们都应去赞扬、鼓励他,试着让他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结果会收到很好的成效。
我们要记住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我们的话: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百条建议,我不能一一列举,这些建议都是我们在平时所接触的一个个话题。
这些建议的背后所展示的或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或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这些建议也是我们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进一
步去实践和思考的。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体会和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从中得到许多启迪和教育,通过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学得以有效地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又仿佛一面镜子,时刻映照着自己;又像慈祥师长,不断地给我们以指引。
站得越高,才能看得更远。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学习这100条建议,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