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方言研究

合集下载

云南官话音系源流研究共3篇

云南官话音系源流研究共3篇

云南官话音系源流研究共3篇云南官话音系源流研究1云南官话音系源流研究云南官话是指汉语官话在云南省境内所形成的方言。

与其他官话相比,云南官话具有很强的特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云南官话的语音特点和其源流。

云南官话的语音特点云南官话的语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声母低额,仿佛懒浊的“儿音”被广泛存在于云南官话中,比如“家(tʃɑɻ)”、“鸡(tɕɻi)”、“肉(ɻou)”,这些词语的结尾都添加了一个轻微的颤声。

2. 韵母云南官话中的韵母多半是单韵母和双韵母,非常少有三韵母。

此外,长音和短音的区别在语音之中也有着较为显著的表现,比如“滑(ua)”和“话(ua)”。

3. 声调云南官话的声调非常复杂,一共有七个声调。

每个声调都有一个相应的声调符号,比如“二声”(ˊ)和“三声”(ˇ)。

这些声调符号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地发音。

4. 声调变化云南官话中的声调变化较为普遍,尤其是方言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

例如在楚雄地区,“老虎”这个词的发音可以是“bǎo”,也可以是“bá”。

云南官话的源流关于云南官话的源流,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云南官话是由中原汉人逐渐迁移到云南地区而形成的;另一派则认为云南官话是由原住民的语言逐渐演化而来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考察一下云南官话的发展历程。

在唐朝时期,云南地区主要是由新罗、大理等少数民族所占领。

到了宋朝时期,这些少数民族逐渐被汉人所征服。

此时,中原汉人开始逐渐迁移到云南地区,并在这里繁衍生息。

同时,他们也将中原的语言带到了云南。

不难发现,新罗、大理等少数民族和中原汉人之间,占优势的是汉人。

因此,我们可以将云南官话视为中原汉人在云南地区所形成的方言。

此外,考虑到云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中原汉人在这里的语言并没有受到其他地区方言的影响。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云南官话具有如此明显的特色。

总结通过对云南官话的语音特点和源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云南官话作为汉语官话的一个分支,在语音方面具有很多特色。

工作报告之云南方言调查报告

工作报告之云南方言调查报告

云南方言调查报告【篇一:方言调查报告】文学院学年论文题目:论济宁方言的内部特征姓名:学号: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年级班级:13级2班指导教师:2015年9月15日目录摘要 ....................................................................................................... .................................... 1 关键词 ....................................................................................................... .................................... 1 前言 ....................................................................................................... .. (1)一、选择规则的方言差异 (2)(一)义位内部组合的差异 ....................................................................................................... .. 3(二)义位搭配的方言差异 ....................................................................................................... .. 4二、序列规则的方言差异 (6)(一) 义位内部序列规则的差异 (6)(二)义位之间序列规则的差异 (6)结语 ................................................................................................................................................ 7 参考文献 ....................................................................................................... (7)论济宁方言的内部特征摘要: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其方言词汇跟普通话、山东方言、甚至北方方言的词汇都有很大的一致性,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浅析云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浅析云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浅析云南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云南方言属北方方言的西南方言区(不包括少数民族的民族语言)。

一直以来云南少数民族众多,语言混杂,给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颇多不便,汉唐以后汉文化逐渐传入,随着与中原地区的交往日渐深入(包括通商、通婚、和文化交流),汉语逐渐传入云南,特别是元明清时期中国现在的版图基本形成,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大量的人口被迁往边疆地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同时在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影响形成了云南发言。

这也是少数民族被逐渐汉化的过程。

汉语的普遍使用是形成云南方言的先决条件。

云南方言以汉语为主体,经过了经千年的演变,汉语和云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许多差异下面我们就从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来一一说明。

(对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经过千年的时间演化之后,云南方言与如今的普通话有什么区别呢?现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作举例说明)1.语音(1)入声受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语言发音方式的影响,云南方言云南话用以结尾的字几乎全是入声,蜀黔虽然也大部分类似使用,但远非滇方言普遍。

通观三地方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变化”一次,在云南方言中,“化”字的发音在普通话“化”和“换”之间。

但云南方言的入声有些弱化,不如粤语明显。

而普通话中,入声早已消失。

(2)前后鼻音不分云南大多数地区前后鼻音不能分清。

即“an/ang,en/eng.in/ing”不能分清楚。

例如“山”和“伤”,在云南方言中发音一致。

同类的还有很多,如“网”和“晚”,“银”和“瀛”,“王”和“玩”等。

这也造成云南人学习普通话时的一些障碍。

(3)平舌音、翘舌不分在云南的大部分地区都不能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

即“z/zh,c/ch,s/sh”不分。

例如“四”和“士”,“私”和“师”。

(4)音调相似西南官话区大多数地方的四声调值比较相近,云南方言受其影响,四声也惊人的相似。

这是云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上的最突出的区别。

昆明方言研究综述

昆明方言研究综述

昆明方言研究综述邓莉摘要:一种语言传播到不同的地区,会产生方言。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分支,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

方言有自己的结构特征,有自己的读音、词汇和语法规则。

研究方言的各个要素,对于认识方言的结构特征,了解它和共同语的关系,对于今天推广普通话,促进现代汉语的规范化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汉语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也非常重要。

关键词:昆明方言;研究;特点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虽然它处在我国西南边陲,但是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它就和中原有了接触,在这里形成了汉语西南官话的云南话。

由于长期和汉语其他方言的交往,昆明方言和整个北方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但是它又保存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间,云南的学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编纂成了《云南方言志》,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又对云南各地的方言开展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出版了不少有价值的论著。

张华文教授在这方面有重要的贡献。

早在几年前华文教授就和他人合作编写了《昆明方言词典》,细致地描写和分析了昆明方言的词汇。

近年他又在这个基础上对昆明方言的一些词语进行了探源工作,将共时的静态分析和历时的比较研究结合起来写成《昆明方言词源断代考辨》,全书一共考释了词语近500,分为上古、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元代五编,每编考辨的词语不等,多的如元代考释了162个,上古9r7个,少的如魏晋南北朝也有51个。

每个词先列出字头,注出读音,然后释义,举出前代文献的书证,考辨的文字多列在书证之后。

最后列出昆明方言的用例。

其考释词语使用的资料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对近现代戏曲小说采用犹多,收录可谓勤奋。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对昆明方言的研究现状做了以下一些归纳。

主要从语音、词汇两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语音方面昆明方言的语音特征,张映庚在其著作《昆明方言的文化内涵》一书中作了如下总结,概括出了三个基本方面:一是“低沉,鼻音重,不响亮”,其中还就声调问题将之与普通话进行了对比,指出:昆明方言与普通话“调类是一致的,都分为阴、阳、上、去四声。

云南寻甸县汉语方言分区研究 以各乡镇方言声调为分区标准

云南寻甸县汉语方言分区研究    以各乡镇方言声调为分区标准

云南寻甸县汉语方言分区研究以各乡镇方言声调为分区标准-汉语言文学云南寻甸县汉语方言分区研究以各乡镇方言声调为分区标准摘要:寻甸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寻甸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西南官话中的云南滇中方言。

本文以县内各乡镇方言的声调为分区标准,将寻甸汉语方言分为两个大区,一个过渡区。

关键词:寻甸汉语方言声调分区一、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概况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寻甸”)地处云南省东北部,属昆明市辖县,全县辖16个乡(镇)。

寻甸位于滇东高原中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内世代居住着汉、回、彝、苗等多个民族。

长期以来,寻甸县境内各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居住在坝子和河谷山区。

“寻甸”一名来源于彝语,因乌蛮土酋新丁而得名,后音译为“寻甸”。

本文旨在以宏观的分区理论为指导,坚持从方言实际出发,以语言材料为主要依据,采用迄今为止使用最为广泛的区分汉语方言、确认方言归属的方法——特征判断法(语言特征判断法),对各乡镇方言的声韵调进行实地调查,在录音记音的基础上,对其声调系统进行分类整理,大同中求小异,将寻甸汉语方言分为两个大区和一个过渡区。

二、方言分区标准简述划分方言区的方法是参照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把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方言点连成方言片,再把若干个具有相似特征的方言片连成一个更大的方言区。

然而,正如赵元任先生所言:“方言跟方言间的分界有颜色跟颜色的界限那么糊涂,而所含有的因素比颜色的分别还复杂得多”。

因此,划分方言的原则和依据问题至关重要。

在汉语方言分区的问题上,主要分类标准和方法有地理类型分类法、历史语音分类法、混合地理和语音的分类法、语言特征分类法(特征判断法)、计量分析法等。

无论是选取历史性的语音条件,还是采用特征词、特征字的办法来给汉语方言分区,总起来说都属于以“特征判断法”来区分汉语方言的范围。

“特征判断法”是否能达到最佳的方言分区效果,关键在于所选取的特征条目有没有足够的典型性,能否充分显示方言的特性,是否符合区分汉语方言的条件。

云南方言古语词研究

云南方言古语词研究

2013.03张蝶羽云南方言古语词研究内容摘要:云南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方言丰富,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

广泛地搜集研究这些方言古语词,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云南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

同时,利用方言词汇来考释古词,也是训释古词、整理古籍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选择了云南方言中有代表性的古语词做了些整理和考释,希望通过对云南方言中古语词的保留情况,体察古语词在云南方言中的发展演变,追溯云南居民移民的轨迹及解读古代历史文献等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云南方言古语词考释020一、云南方言概况云南是中国多民族的边疆省份。

曾经生活着百濮、百越、氐羌等三大部落群体。

在经历了多次历史进程后形成了现在的以汉族人口为主、2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或杂居的民族格局。

在汉文化(中原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漫长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云南方言。

据文献记载,由战国末期的“庄蹻开滇”进入云南的内地移民是最先进入云南的一批汉族人。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以兵临滇”,将云南正式纳入汉王朝版图,第一批内地汉族人民,主要是戍边军人和屯田农民,陆续进入云南。

在东汉时,汉族移民进一步深入到滇西地区。

两汉至元代期间,陆续有内地汉族移民迁入云南。

到了元朝,忽必烈带兵从滇西北经丽江、大理进入昆明,在云南设行省。

明初短短30年,移民近40万人,大都是江淮子弟,到云南屯垦开发。

汉族人口比例第一次超出了云南当地的土著居民。

云南大部分坝区成为屯区,建立了汉族居民点,构建和确立了汉语方言和汉文化的主流文化地位。

云南汉语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分支,它隶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

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与北方方言基本一致。

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以南京话为代表的江淮官话以及湖广、四川等地的西南官话曾先后在明、清两代对云南方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云南方言具有综合性,容纳了许多地区和各少数民族的方言俗语,又因动植物种类繁多,云南方言词汇十分丰富。

由于交通长期闭塞,对外交流不足,云南方言受到的外来影响比较小,语言变化慢,保留了许多古语词。

云南方言研究

云南方言研究

解析昆明方言名词:洋芋(土豆)、包谷(玉米)、饵块(年糕)、哪样(什么)、哪点(哪里)、那点(那里)、这点(这里)、孩子(鞋子)、撒孩(拖鞋)、该(街例如"逛该"等于"逛街")、牛国(牛角)、擦头(橡皮擦)、憨包(傻瓜)、姜疙瘩(又矮又瘦的人)、白bé色子(形容吃别人的又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家首(家里)、茶壶首(茶壶里)、屋头(家里)。

1.街(gāi)。

集市。

《广阳杂记》卷二“蜀谓之场滇谓之街岭南谓之条河北谓之集。

”今方言“街”。

2.望(wàng)。

动词。

向对朝。

《老子》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今方言“望”。

3.和(huō)。

哄骗蒙骗欺骗。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乔牌儿]“黑阁落甜话儿将人和请将来着人不快活。

”王季思注“和哄骗也。

”今方言“和”。

4.嘿(hé)。

吓唬。

《敦煌变文集》卷二《韩擒虎话本》“五道将军闻语?得浃背汗流。

”今方言“嘿”。

5.不有(bù yǒu)无没有。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扦牧圉。

”《论语?雍也》“不有祝蛇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今方言“不有”。

6.趿孩(sǎ hai)。

穿鞋时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

《说文?足部》“趿进足有所撷取也。

从足及声。

”今方言“趿”。

7.不合(bú huō)。

不该不应当。

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

”《岁晏行》诗“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今方言“不合”。

8.鏖糟(āo zāo)。

肮脏不干净。

《朱子语类》卷二九《颜渊季路侍章》“子路譬如脱得上面两件鏖糟底衣服了颜子又脱得那近里面底衣服了。

”今方言“鏖糟”。

中文系1201班岩温丙2012010171。

云南安宁八街方言中的儿化现象

云南安宁八街方言中的儿化现象

云南安宁八街方言中的儿化现象1. 引言1.1 介绍云南安宁八街方言云南安宁八街方言是一种属于汉语方言的分支,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安宁市的八街镇及周边地区。

这种方言独具特色,受到当地居民的青睐和传承。

安宁八街方言在词汇、语音、语法等方面与普通话有着显著的区别,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体系。

安宁八街方言的词汇丰富多样,不仅受到汉语的影响,还融合了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元素,使得其表达方式更加生动、传神。

在语音方面,安宁八街方言有着独特的发音规律,如轻声、儿化等,让人耳目一新。

安宁八街方言在语法结构上也有独到之处,例如动词的变化、句子的组合等,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这种方言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还被用于各种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中。

安宁八街方言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方言,其丰富的词汇、独特的语音和语法结构,以及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使其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后的发展中,希望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种宝贵的方言资源。

1.2 介绍儿化现象儿化现象是指在方言中出现的一种语音或语法现象,特指在词语或词尾中加入“儿”音的现象。

在云南安宁八街方言中,儿化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几乎每个词语都可以在不同场合下进行儿化处理。

这种现象在方言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仅使语言更加地道和有趣,也有助于加强方言的认可度和传承性。

儿化现象在语音上有其独特的特点,如调音的变化、音变的发生等,这些特点使得方言听起来更加生动和地道。

儿化现象在语法上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如名词的加儿处理、动词的加儿变化等,这些特点使得方言更加具有独特性和表现力。

儿化现象在云南安宁八街方言中是一个十分重要且独特的现象,对于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儿化现象在云南安宁八街方言中的普遍性儿化现象在云南安宁八街方言中的普遍性是十分显著的。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方言使用者都会使用儿化语音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种现象不仅在长辈和年长者之间流行,也在年轻人和儿童中广泛传播。

云南的语言文化:方言中的历史与魅力

云南的语言文化:方言中的历史与魅力

云南的语言文化:方言中的历史与魅力云南是我国一个富饶多民族的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化。

方言作为语言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魅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云南方言中的历史与魅力。

首先,方言是一种语言变体,形成于历史的长河中。

在云南这个多民族的地区,方言的形成可追溯至古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环境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在不同地方形成了各自的方言。

比如,彝族、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在云南的不同地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方言。

这一方言差异既彰显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特色,也为云南增添了丰富的语言多样性。

其次,方言不仅仅是语言变体,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方言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情感、生活智慧和习俗传统。

比如,云南的滇池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湖光山色,当地的滇池方言读音柔和、婉转,更能表达出当地人热情好客的特点。

而在香格里拉地区,藏族人民依然保留着他们特有的方言,这种方言充满了神秘、高原浪漫的味道,与这片土地上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另外,方言还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

云南的方言丰富多样,独特的声调和词汇让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当地的作家和艺术家经常从方言中获取创作灵感,并将方言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从而传播当地的方言文化。

这样的创作形式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欢乐,也为外地人提供了了解云南方言文化的窗口。

除此之外,方言在社交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云南的农村地区,人们生活在同一个村庄、同一个乡镇里,使用着相似的方言进行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之间的凝聚力和互助意识。

当地的商贩、农民工等也能通过方言与当地人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方言的存在不仅提供了一种方便的交流工具,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语言文化。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方言文化逐渐受到冲击和侵蚀。

年轻一代对于方言的使用和传承越来越少,这使得方言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因此,我们有责任去弘扬云南方言文化,让它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扬光大。

云南寻甸县汉语方言分区研究——以各乡镇方言声调为分区标准

云南寻甸县汉语方言分区研究——以各乡镇方言声调为分区标准

客 赣 方 言 人 体 类 词 语 比 较 研 究
口温 美姬
摘 要 :客赣方言关 系密切 ,两大方 言有差异性也有共性 。本文对客赣 方言人体类词语进行 了比较研 究,并据此分析
人 体 类词 语 比较 研 究

录音记音的基础上,对其声调系统进行分类整理,大同中求

因为各乡镇 的声 韵母的分 区与以声调为依 据的分区 结
小 异 ,将 寻 甸 汉 语方 言 分 为 两个 大 区和 一个 过 渡 区 二 、方 言 分 区标 准 简 述 划分 方 言区 的 方法 是参 照 方言 形成 和 发展 的历 史 , 把 一 些 具 有 共 同特 征 的方 言 点 连 成 方 言 片 , 再 把 若 干 个 具 有 相 似 特 征 的 方 言 片连 成 一 个 更 大 的方 言 区 。然 而 ,正 如 赵元任先 生所言 : “ 方 言 跟 方 言 间 的 分 界 有 颜 色 跟 颜 色 的
云 南 寻 甸县 汉 语 方 言 分 区 研 究
以各 乡镇方言声调 为分 区标 准
口蔡 梦月
摘 要 :寻 甸县位 于云 南省 东北部 ,寻甸汉语 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西南官话 中的云南滇 中方言 。本文以县 内各 乡镇 方
言 的声 调 为 分 区标 准 ,将 寻 甸汉 语 方 言分 为 两 个 大 区 ,一 个 过 渡 区 。
在 汉 语 方 言 分 区 的 问 题 上 , 主 要 分 类 标 准 和 方 法 有 统 ,不再 一 一 列 举 。 经语音实验 ,借助实验语音学 的相关原理 ,将5 个代 表 地 理 类 型 分 类 法 、 历 史 语 音 分 类 法 、混 合 地 理 和 语 音 的 分
类法 、语言特 征分类法 ( 特征 判断法 )、计量分析法 等。 无 论 是 选 取 历 史 性 的 语 音 条 件 , 还 是 采 用 特 征 词 、特 征 字 的办法来给汉 语方言分 区,总起来说都 属于 以 “ 特 征 判 断

浅析云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浅析云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浅析云南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云南方言属北方方言的西南方言区(不包括少数民族的民族语言)。

一直以来云南少数民族众多,语言混杂,给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颇多不便,汉唐以后汉文化逐渐传入,随着与中原地区的交往日渐深入(包括通商、通婚、和文化交流),汉语逐渐传入云南,特别是元明清时期中国现在的版图基本形成,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大量的人口被迁往边疆地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同时在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影响形成了云南发言。

这也是少数民族被逐渐汉化的过程。

汉语的普遍使用是形成云南方言的先决条件。

云南方言以汉语为主体,经过了经千年的演变,汉语和云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许多差异下面我们就从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来一一说明。

(对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经过千年的时间演化之后,云南方言与如今的普通话有什么区别呢?现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作举例说明)1.语音(1)入声受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语言发音方式的影响,云南方言云南话用以结尾的字几乎全是入声,蜀黔虽然也大部分类似使用,但远非滇方言普遍。

通观三地方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变化”一次,在云南方言中,“化”字的发音在普通话“化”和“换”之间。

但云南方言的入声有些弱化,不如粤语明显。

而普通话中,入声早已消失。

(2)前后鼻音不分云南大多数地区前后鼻音不能分清。

即“an/ang,en/eng.in/ing”不能分清楚。

例如“山”和“伤”,在云南方言中发音一致。

同类的还有很多,如“网”和“晚”,“银”和“瀛”,“王”和“玩”等。

这也造成云南人学习普通话时的一些障碍。

(3)平舌音、翘舌不分在云南的大部分地区都不能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

即“z/zh,c/ch,s/sh”不分。

例如“四”和“士”,“私”和“师”。

(4)音调相似西南官话区大多数地方的四声调值比较相近,云南方言受其影响,四声也惊人的相似。

这是云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上的最突出的区别。

云南方言古语词研究

云南方言古语词研究

南方言 中古语 词 的保 留情 况 ,体察 古语 词在云 南方 言中 的发 展演变 ,追溯云 南居 民移 民的轨 迹及解读 古代 历 史 文 献 等提 供 一 些 帮 助 。
关 键 词 :云 南 方 言 古 语 词 考 释


云 南 方 言 概 况
云南是 中 国多 民族 的边疆省份 。 曾经生 活着百濮 、百越 、氐羌 等一大部落 群体 。在经历 了多次历史进程 后形成 了现在 的以汉族人 口为主 、2 0多个少数 民 族聚居或 杂居 的民族 格局 。在 汉文化 ( 中原文化 )与各 少数 民族 文化的漫长 交
了汉 语 方 言 和 汉 文 化 的 主 流 文 化 地 位 。
云南汉语方 言是汉语 的地域分支 ,它隶属 于北 方方言 中的西南官话 。在语 音 、词汇 、语法 方面 与北 方方言基本 一致 。由于历史和地理 上的原 因 ,以南京 话 为代表 的江淮 官话 以及 湖广 、四川 等地 的西 南官话 曾先后 在明 、清两 代对云
以探 寻云 南方 言和 其它方 言 在历
史上的联系 , 有 助于追溯云南居 民 移 民的轨迹 ; 对解 读古代历史文献 也 有一定 的帮助 。 三 、云 南方 言古语词的界定 关于 “ 云南 方言” ,是指云南
字典 、辞书及其他文学作 品。
四 、古语词 考释
名词
【 包 牙1 ba 0 y d。转位牙 , 在正 常牙齿旁 边长 出的多余牙齿 。《 西 厢记 》卷 七 :“ 甚娘 身分 !驼腰与 龟胸 ,包牙缺上边唇 。这般 物类 , 教我怎不 阴哂 ?”今方 言 “ 包 牙”
坝 ,与 山南兵合击 吐蕃 、 南诏 ,破
之。 ”胡三 省注 :“ 蜀人 谓平 川为 坝。 ”今 方言 “ 坝”音 [ p A ] 。

云南方言研究

云南方言研究

云南方言溯源云南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方言丰富,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

广泛地搜集研究这些方言古语词,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云南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

同时,利用方言词汇来考释古词,也是训释古词、整理古籍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此我选择了云南方言中有代表性的古语词做了些整理和考释希望通过对云南方言中古语词的保留情况,体察古语词在云南方言中的发展演变,追溯云南居民移民的轨迹及解读古代历史文献。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云南方言。

云南汉语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分支,它隶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

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与北方方言基本一致。

由于历史和地理官话曾先后在明、清两代对云南方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方言词语的解释:名词:1.[鱼(酢)]yúzh鱼酿酢法。

制鱼毕,便盐腌。

”白居易《桥亭卯饮》诗“就荷叶包鱼?(zha 第三声)”。

2.[坝]b?代宗大历十四注“蜀人谓平川为坝。

”今方言“坝”音。

3.[眼扎毛]yǎnzhámáo。

睫毛,眼睫毛。

《元曲选?单鞭夺槊》第二折[小梁州]白“是我把右手带住马,左手揪着他眼扎毛,顺手牵羊一般牵他回来了。

”今方言“眼扎毛”。

4.[毛贼]máozãi。

泛称盗贼。

《西游记》第十四回:“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

”今方言“毛贼”音。

5.[索子]suǒzi。

绳子。

《虚堂和尚语录?期取证,又作麽生”今方言“索子”音[so31ts?53]多以草,麻或棕搓成。

6.[端公]duān?ōn?公送崇的,有的说请巫婆跳神的。

”今方言“端公”。

动词:1.[望]wàng.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今方言“旺”音。

2.[优]yōu?襄公六年》:“宋华弱与乐辔少,相狎,长相优,又相谤也。

”优:调戏也。

今方言“优”音。

3.[和]hu折[乔牌儿]今方言“和”音。

4.[不有]bùyǒu?社稷,不有行者,谁扦牧圉。

”《论语?雍也》:“不有祝蛇之佞,而有形容词:1.[相因]xiān?yīn银子还不够,请小娘儿哩。

云南方言中的量词研究

云南方言中的量词研究

云南方言中的量词研究——与普通话中的量词比较一.云南方言概况云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其语法规律与普通话十分接近,但是特点却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这与云南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交流有很大关系。

一方面,云南方言的形成与云南历史上发生的移民活动密切相关,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中原兵士进云南,《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硚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硚者,故楚庄王苗裔也,硚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

”到了明朝,在西南地区实行屯田制,极大的改变了云南的民族结构,使汉文化更多的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云南方言,又因为云南地处边疆,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现在的云南方言中还保留有大量的明朝中原方言词汇。

另一方面,云南大部分地区的方言都很相似,但不同地区的方言间还是有细微差别,这是因为云南少数民族众多,现在在云南生活的共有52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在5000以上的民族有26个,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相互交融,因此不同地区的方言都会受到不同的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

在云南方言的词汇中,量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普通话中的量词使用相比较,云南方言中的量词不仅在使用的结构方面有差异,还有着很多独具特色的,仅在云南方言中使用的量词。

二.云南方言中量词的重叠使用在云南方言中,有许多量词并不是单独使用的,这也是与普通话中量词用法的不同之处,如普通话中的“个”“件”“回”等量词,在云南方言中经常重叠使用,这不仅仅是一种习惯用法,也包含着不同的感情色彩。

1.量词“个”“个”是单独的人或事物的意思,在云南方言中常叠用作“个个”,表示“每一”“每一个”的意思,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义。

A.表示褒义或贬义例如:昨儿日的晚会办得很成功,今儿日我请你们个个克吃饭(句子中的“个个”表达一种喜悦,赞扬的感情,带有褒扬的感情色彩)上星期的接待活动搞得乱七八糟,搞之前么七嘴八舌的,今儿日开会个个都哑了。

云南方言的研究报告

云南方言的研究报告

云南方言的研究报告
标题:云南方言的研究报告
1. 引言
- 简要介绍云南方言的背景和意义,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 方言分类
- 对云南方言进行分类,根据音韵特征和语法特点等进行整理和归纳。

3. 声母和韵母系统
- 分析云南方言中主要声母和韵母的发音特点,比较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4. 声调系统
- 探讨云南方言声调的分布规律和变化特点,对声调演变进行分析和总结。

5. 词汇和表达方式
- 研究云南方言中常用的词汇和短语,比较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6. 语法和句法结构
- 分析云南方言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和句法结构,探讨其基本规律和特殊之处。

7. 方言演变和保护
- 简要介绍云南方言的演变过程和现状,提出保护方言的重要性和方法。

8. 结论
- 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展望未来云南方言研究的方向和挑战。

参考文献
- 列举本报告中引用到的相关研究和资料。

附录
- 可选,如云南方言的语音和文字示意图等。

注意事项:
- 报告内容应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论证严谨。

- 需要有相关数据和实例来支撑论述。

-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调整章节内容。

弥勒方言调查报告

弥勒方言调查报告

弥勒方言调查报告弥勒方言调查报告引言:方言是一种地域性的语言变体,随着时间推移和地域差异的影响,不同地方的人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方言。

弥勒方言作为云南省的一种方言,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本文将对弥勒方言进行调查,并探讨其在当地社区中的使用情况及影响。

一、方言背景弥勒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市及周边地区。

作为云南省的一个地级市,弥勒市地处滇池南岸,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的原因,弥勒方言在当地的语言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语音特点1. 声调:弥勒方言属于平声调,与普通话的四声调有所不同。

弥勒方言的声调变化较为复杂,有时一个字的不同声调会导致不同的意思。

2. 辅音:弥勒方言中的辅音发音与普通话有所差异,常见的变化包括浊化、轻声化等。

三、词汇特点1. 习惯用语:弥勒方言中存在许多特定的习惯用语,这些词汇通常是当地人民生活和文化的反映。

例如,“摆龙门阵”用来形容人群拥挤,“吃夜宵”指晚上吃宵夜等。

2. 方言词汇:弥勒方言中有一些特有的词汇,这些词汇在普通话中并不常见。

例如,“喏”代替“是”或“对”,“瞅”代替“看”等。

四、语法特点1. 语序:弥勒方言的语序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在弥勒方言中,常见的语序是主谓宾,与普通话的主宾谓语序相反。

2. 语法结构:弥勒方言中存在一些特殊的语法结构,例如“养得”表示“能够”,“吃完”表示“吃完了”等。

五、方言的使用情况弥勒方言在当地社区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弥勒方言进行交流。

尽管普通话的普及程度逐渐提高,但弥勒方言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语言工具。

六、方言的影响弥勒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它还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历史、文化和情感。

方言的使用使得人们更加亲近,增进了社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同时,弥勒方言也是传承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当地的传统习俗、音乐、舞蹈等紧密相连。

结论:弥勒方言作为云南省的一种方言,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云南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2300字》

《云南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2300字》

云南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包括:1. 选题的意义;2. 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3. 设计(论文)所要设计、研究的内容和实施方案;4. 主要关键技术、工艺参数和理论依据;5. 设计(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等。

1.选题的意义语言是表达人们四维、情感和行为行为的声音。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

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作为人类思、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

所以要大力推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方言不是承载信息的工,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质限制、其发展未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切相关。

文章先对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议以解析,然后分析了方言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只有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跨际文化交流。

2.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地。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例如居住在中国东南部的人们操着南方方言,而北部人则操着带有儿化音的北方口音。

但大多数情況下,相邻地区的地域方言较为相近。

方言对语言习得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鉴于语言学界对“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论颇多。

所以笔者认为深入解析语言习得对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兰梓心(2017)首先概述了方言对母语习得的影响,提出了方言会影响对普通话的辨别能力和发音能力,影响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会影响人们的心理;还提出了方言影响人们学习外语,具体包括能够放松学习者的心情,能够快速帮助学习者适应对文化的学习,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热情等方面;最后提出了怎样才能利用和应用好方言的对策建议。

江勇(2017)提出了方言对母语习得的影响具体包括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方面的影响,词汇方面的影响;方言对外语习得的影响包括缓解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容易对标准外语的学习产生误导等方面。

云南方言介绍剖析

云南方言介绍剖析

大观楼长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zé),喜芒芒空阔无边。看:东 骧神骏,西翥(zhù)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huán)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 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 ,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 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 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走————克 抢————跳 白痴———憨锭 雀————qio 带有很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马普 炫耀———抖草 烟草———樱草 形容一个人很世故———看蚂蚁相 蛤蟆———赖古ge 非主流的人——老表 阿姨———嬢嬢 没———biu/ 某得 吃——甩 黑/吓———he 形容小的东西———小咪渣 不知道变故的———死头干浆 和———挨
秀山雄城后, 林茂似玉壶。 此地文物盛, 花桩百样殊。
各地方言里都有与其他的放不同的名词叫法与用法,我们 来看看云南方言里与普通话里这些名词不同的叫法
鞋子————孩子 土豆————洋芋 垃圾————粪草/罗嗦 叶子————烨儿烨儿 板扎————很棒,很可以、 ke——————kuo 下——————哈 绿,六————露 耀眼————枪眼睛 发火————鬼火绿 吃饭————捣脖子/肿脖子 明天————蔑日 神经————勺 勺子————调羹
1、人称代词她、他、它在通海方言中读成“dei” 2、向其他人确认事情,通常会说:“给是呢个呢改?” 3、征求他人意见/询问他人听见了没有会说:“嘎/哈?” 4、“孩子”/“儿童”一般读作:“暇娃/小妹”。 5、嘱咐人“放心吧/不用担心”一般说:“坦坦呢,不怕得”。 6、一般“惹”人生气,惹一般说:“你拜兜我”

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

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

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摘要:“F+VP”疑问句式是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

发展到现代,这种句式呈地域化分布的现象更为明显。

对“F+VP”句式分布于云南的特点的研究,得知云南方言“格”问句与吴语、江淮官话区的“F+VP”问句应该是同源的。

从源头来看,吴语、江淮区的“F+VP”问句更多是历史的遗留,而云南方言中的“格”问句则是大量江淮区移民带来的语法现象,这些移民主要来自于今天的江淮、吴语区。

云南方言与吴方言之间有明确的亲属关系。

关键词:“F+VP”疑问句式分布渊源云南方言吴语区——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熟、昆山、南通、靖江、江阴、金坛、丹阳、张家港、武进、吴江;上海;安徽省的铜陵、泾县;江西省的上饶、玉山。

客家方言区——江西的万安、南康、兴国、大余、上犹、安远、崇义;广东的新丰。

下江官话区——安徽省的合肥、蚌埠、灵璧、泗县、五河、嘉山、凤阳、全椒、芜湖、贵池、安庆、东流、六安、霍丘、临泉、涡阳、颍上、阜阳、无为、巢县;江苏省的淮安、盐城、南京、东台、海安、如东、如皋、溧水、邗江、高邮、江都(西部)、仪征、睢宁、扬州、四甲;河南省的信阳、固始。

北方方言区——山东胶东半岛的荣成、文登、威海、乳山、牟平、海阳、烟台(芝罘老派)、福山、平度、潍坊、蓬莱、龙口、长岛。

西南官话区——云南省的昆明、通海、个旧、蒙自、会泽、曲靖、沾益、大理、玉溪、思茅、梁河、鹤庆、腾冲、丽江、昭通、弥勒;四川省的攀枝花。

“F+VP”问句在我国的分布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对于区域之间渊源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价值。

A区主要分布于东经115°~120°与北纬30°~35°之间的区域,向北辐射及山东部分地区(主要是胶东半岛的部分地区),向南辐射及江西的东北部。

B区则集中于云南省与云南毗邻的少数地区,比如与云南北部接壤的四川攀枝花地区。

集中于云南省内的“F+VP”式问句大有探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方言溯源
云南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方言丰富,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

广泛地搜集研究这些方言古语词,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云南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

同时,利用方言词汇来考释古词,也是训释古词、整理古籍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此我选择了云南方言中有代表性的古语词做了些整理和考释希望通过对云南方言中古语词的保留情况,体察古语词在云南方言中的发展演变,追溯云南居民移民的轨迹及解读古代历史文献。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云南方言。

云南汉语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分支,它隶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

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与北方方言基本一致。

由于历史和地理
官话曾先后在明、清两代对云南方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方言词语的解释:
名词:
1.[鱼(酢)]yúzh
鱼酿酢法。

制鱼毕,便盐腌。

”白居易《桥亭卯饮》诗“就荷叶包鱼
?(zha 第三声)”。

2.[坝]b?代宗大历十四
注“蜀人谓平川为坝。

”今方言“坝”音。

3.[眼扎毛]yǎnzhámáo。

睫毛,眼睫毛。

《元曲选?单鞭夺槊》第二折[小梁州]白“是我把右手带住马,左手揪着他眼扎毛,顺手牵羊一般牵他回来了。

”今方言“眼扎毛”。

4.[毛贼]máozãi。

泛称盗贼。

《西游记》第十四回:“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

”今方言“毛贼”音。

5.[索子]suǒzi。

绳子。

《虚堂和尚语录?
期取证,又作麽生”今方言“索子”音[so31ts?53]
多以草,麻或棕搓成。

6.[端公]duān?ōn?
公送崇的,有的说请巫婆跳神的。

”今方言“端公”。

动词:
1.[望]wàng.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今方言“旺”音。

2.[优]yōu?襄公六年》:“宋华弱与乐辔少,相狎,长相优,又相谤也。

”优:调戏也。

今方言“优”音。

3.[和]hu折[乔牌儿]
今方言“和”音。

4.[不有]bùyǒu?
社稷,不有行者,谁扦牧圉。

”《论语?雍也》:“不有祝蛇之佞,而有
形容词:
1.[相因]xiān?yīn
银子还不够,请小娘儿哩。

’”今方言“相因”音。

2.[不打紧]bùdǎjǐn。

不要紧,无关紧要。

《元曲选?救风尘》第二折白
婆。

’”今方言“不打紧”音。

3.[坚刚]jiān?ān?。

坚硬。

《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清河崔琰,天性坚刚,虬髯虎目,铁石心肠。

”今方言“坚刚”音。

这些词只是参考别人的作品结合自己理解所做,不合适地方之后在进行改进。

中文系1201班:谢鑫
2014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