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书心得

合集下载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书心得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书心得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书心得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深思的问题。

在没有读这本书以前我认为孩子的画有些有意义,有些只是无意义的涂鸦而已。

但是经过了这本书的洗礼,我发现了其实孩子的画中隐藏了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在我看来,不论你是老师、是父母或其他的角色,她对你以后了解你身边的孩子都是有帮助的,因为读懂孩子的画不容易,了解孩子的画卷告诉我们的内容,我们就能积极的回应孩子,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不可谓是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一种办法之一。

罗泽。

弗莱克—班格尔特作为一个母亲、教育者、艺术和治疗师的多重身份,她根据自己长期从事艺术和造型治疗成功经验,深入探讨了孩子不经意间的所画作品中隐藏的含义,并且告诉成人应该如何去解读儿童画的背景,理解绘画的动机和意图.书中讲述了一位母亲从52幅儿童画中读懂了孩子隐藏在画中的语言,发现了孩子的担忧、恐惧、孤独、悲伤、缺乏安全感等种种情绪以及一直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疼爱的愿望.我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对这本书的理解更像是一本教育心理学,并且是针对美术教学的。

孩子绘画,他们最基本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博得成人的赞扬?是为了成为一个小画家?是为了在某些绘画比赛中获得一纸奖状?都不是。

孩子绘画应该是一种自发的探索,一种有趣的游戏,他们绘画的时候是在“玩”。

涂鸦就像一幅地图,描摹着内心风光,它一方面描绘了有待处理的障碍,也表达了障碍的来源和处理的途径.涂鸦是所有绘画语言的基础.绘画语言的发展类似于口语,有自己的规律,内部逻辑及其严密。

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

开始时,(孩子)要“全方位的学习":他们会亲身体验,并通过尝、闻、触、抓、摸、握、听、发声、模仿、表演、反应等,感受周围的环境.他们玩线条,从不规则住进到规则,从无序逐渐到有序,从无控制逐渐到有控制,从无形逐渐到有形,其实,这中间能够让孩子坚持不断去探索,一直能够保持着绘画的浓厚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感觉这是一种有意思的游戏。

亲子阅读心得和收获(通用10篇)

亲子阅读心得和收获(通用10篇)

亲子阅读心得和收获(通用10篇)亲子阅读心得和收获篇1近日来与孩子一起学习《小猪唏哩呼噜》,读到高兴时,看到孩子哈哈的大笑,听着孩子“下面呢?下面呢?|”的催促声,心里感到很满足。

仔细想一想,与孩子一起阅读,真的体会很多。

陪孩子一起阅读,才发现自己的成人思维,真的不太适合现在的孩子,总是发现孩子学的太慢,如此简单的知识,却总是理解不了;简单的古诗,却一直记不住,自己急得不得了。

后来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的样子,才发现孩子也真不容易。

“理解”比什么都重要!暗暗的告诉自己,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太早的将社会的喧嚣带入孩子的生活,要保持孩子的童真。

至少在陪孩子阅读的我体会到了要有耐心,用孩子思维体会孩子的生活,这也是一种收获吧。

与孩子一起阅读,通过一些小故事,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让她知道一些简单的社会准则,从小就树立积极向上健康全面的生活学习世界观。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之,一切从小事做起,因为生活让我知道孩子成人要比成才重要得多。

长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阅读、娱乐、游戏,让我对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当孩子不开心的时候,想法让好开心,当她在学习中取得成绩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给予她一个充实快乐的童年,让她在幸福中慢慢长大。

与孩子一起阅读,不仅孩子高兴,我自己也感到很快乐,虽然生活很累,工作很忙,但是拿着书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放松起来,感觉很温馨。

当她高兴的时候,拉着我的头,亲一亲我的脸,说声“爸爸你真好!”,我真的很满足,什么是幸福,每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在这一刻,我很快乐。

在阅读时,有时我读错了,她能给我指出来,有时她也能给我讲一讲她听到的小故事,问一些我回答不了的问题,才发现她比我小时候厉害得多,慢慢地发现互动学习的效果真的不错,学得轻松,掌握得也快,有点羡慕她,小时候我们也这样该多好。

当然我也有不耐烦的时候,一首诗教了好多遍,可她就不会,气得我真想教训她一顿,可是看到她怯怯的看着我的眼神,那一付可怜兮兮的样子,心隐隐的有些心疼,情绪也就不知不觉平静了下来。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很荣幸这次共读了这本《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

因为它让我更了解孩子的画,并通过绘画了解他们并与他们沟通。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这本书讲述了通过教师的帮助,妈妈们读懂了孩子隐藏在图画中的语言,发现了孩子的担忧、恐惧、孤独、悲伤、缺乏安全感等种种情绪以及希望一直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疼爱的愿望。

通过图画,父母和孩子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亲子关系获得了改善与提高。

母亲、教师、艺术和造型治疗师的成功实践。

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

所以呢我们会鼓励孩子画画,将无形的内在世界有形化,可视化。

孩子们的画向我们传达了他们那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他们思想王国的种种现象,这些画可以被当作交流的手段,也可以架起成人和孩子之间的沟通的桥梁。

在自主游戏的开展下,每次回来的游戏表征有时会分享交流,有时候会进行绘画游戏故事进行表征。

通过这本书在欣赏幼儿的游戏故事时,会让我在专业的角度更好的去理解分析他们的作品。

我们班有个孩子每次都会画“病毒”,他的大部分作品里都是这些内容。

虽然他画的不是刚刚在自主游戏时玩的游戏,但是这些“病毒”却是他当下内心想表达的东西。

我要尊重他的想法,询问他为什么要画这些病毒啊。

他说就是想画。

我想可能是因为由于这次疫情对他的影响比较大,他已经记住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从点点的病毒,转变成圆圈再加上曲线,变成一只只的水母。

然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画水母,然后告诉我,他家有一个鱼缸,里面都是水母,妈妈换水的时候水母都取出来了。

看,这就是他当下的新的想法以及表征。

孩子的画有时候会展示他们生活里所经历的事情,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这些表征都是他们当下所想的。

作为老师无需去评定作品的好与坏,画技的高与低,只需要去理解他们,再去悄悄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幼儿绘画培训心得

幼儿绘画培训心得

幼儿绘画培训心得幼儿绘画培训心得1还记得做手提包的事,那天,我早早就准备好了材料,只要孩子照着我的样子自己粘贴起来总会了吧,可无论你怎么催他们就是懒得动一动,更让我忧虑的是,有个别孩子居然请别的小朋友帮他贴了。

我深切地感受到提高幼儿绘画、手工兴趣迫在眉睫了,我知道绘画、手工可以培养幼儿的进取、仔细、合作的意识。

可以说幼儿绘画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造。

所以,幼儿教师应积极培养幼儿学习绘画、手工的兴趣。

小班孩子绘画、手工经验不足,大部分还只是处于涂鸦期,由于对色彩、作画材料、绘画手工方法等的陌生,绘画经验的不足使他们产生了对绘画、手工的恐惧心理、厌倦画画,或者表现出没有信心,活动时常常听他们喊:“老师!我不会画!”“老师!你帮我做!”为了培养幼儿的绘画、手工兴趣,我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配上好听的儿歌从前常常用单纯的示范讲解的方法介绍作画步骤,这样单一的方式容易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现在我们采用生动、亲切的好听的儿歌作铺垫。

我在教撕贴画《迎春花》时,我就边撕边说,迎春花,开黄花,好像只只小蝴蝶,嘀嘀哒,吹喇叭,春来了。

小朋友居然边读边撕撕得很认真,撕完后,还不忘在每张小纸条那里拧一下。

我在贴时,担心又要像贴手提包一样不动了,我又说,迎春花,开黄花,好像只只小蝴蝶,蝴蝶蝴蝶飞哪里,飞到我的小窗边。

孩子们居然边读儿歌边很快就贴完了。

看来,孩子为什么那么感兴趣,我想儿歌帮了很大的忙。

二、作出正确的评价以前,绘画完后,我一般只对画的好的孩子进行评价并发奖杯。

对画的差的孩子我只是要求他们以后需要认真画。

但发现成效不是很大,现在,我总是等他们全画完后,不管画得好不好,我总是一张一张的让小朋友来说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好的小朋友及时发奖杯,画得有进步的,我也尽量发奖杯,如果实在画的差的,明确告诉他,没画完的,要求他及时画完,然后再贴奖杯,如果实在乱涂乱画的,提出严厉批评,要求以后必须认真听讲,这不,到画柳条时,别的班级老师帮着画柳条,我却没有帮他们画柳条,让他们自己画,我还以为个别孩子又要不动了,没想到,虽然画的不够好,但起码,有很多孩子只要有芽尖的地方全画出了柳条来了,我终于明白了,让孩子明确自己画的不好的原因,也就有了以后前进的目标,所以说,作出正确的评价,为提高孩子以后绘画水平起到了关键的导向作用,同时,培养了孩子的绘画兴趣。

亲子阅读心得体会(精选12篇)

亲子阅读心得体会(精选12篇)

亲子阅读心得体会(精选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述职报告、条据文书、合同协议、策划方案、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job report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亲子阅读心得体会(精选12篇)亲子阅读心得体会篇1亲子共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活动。

家庭亲子阅读心得体会(精选5篇)

家庭亲子阅读心得体会(精选5篇)

家庭亲子阅读心得体会(精选5篇)家庭亲子阅读心得体会篇2大家也许都知道,阅读是一个人认知事物的一条有效途径。

读一本有益的书,能给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能培养孩子具有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的心灵,能促进孩子增强求知的欲望。

我平时忙于工作和生活琐碎的事,有时儿子拿着他的书要求我讲故事的时候,身心疲惫的我总是以各种借口推脱,那时儿子总是垂头丧气地独自拿着书茫然地翻阅,有时总觉得挺对不住他的。

这两天杨老师布置了“亲子共读”的作业,我和儿子一起翻阅了“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里的一个小篇章“喷嚏王”。

故事讲的是:马老师为了防止把自己的感冒传染给同学们,就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个口罩。

大个子老鼠觉得自己身强力壮抵抗力好,而担心同桌女生小个子猫会传染,就把自己的口罩给了她,让小个子猫戴两个口罩。

后来全班同学都传染打喷嚏没法上课,大个子老鼠为了治好全班的喷嚏,自己却要休养一个月,当他正在当心功课要落下了,小个子猫站出来要给他补课。

故事中的大个子老鼠是那样的真诚、友爱、负有责任心,小个子猫是那么的可爱善良,它们在一起互相关怀,让经历的事情看上去都那么美好,生活是多么的有意义。

我在读故事的时候儿子一直在安静地听着。

听完了,儿子有一连串的问题像发炮似地问我,“猫和老鼠是死对头,为什么它们的关系会那么好呢?”“大个子老鼠把口罩给了小个子猫难道不怕传染喷嚏吗?”我对儿子说:“同学之间就是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学之间有困难,能帮得上一定要帮,这样的话,下次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来帮助你。

”这样简单的道理儿子一点就通了。

我也顺便表扬了他前两天把多打印一份的“组词”给了没有的同学郑徽阳。

儿子显得非常的高兴,他觉得自己帮助了同学,并且还跟我讲下次还会再帮助同学,我想儿子是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一向有些自私的儿子能有这样的表现让我倍感欣慰。

这次“亲子共读”我约花了15分钟的时间,不但增进了我和儿子之间的感情,而且也让儿子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亲子阅读感悟及收获范本【四篇】

亲子阅读感悟及收获范本【四篇】

【导语】阅读,是⼀种能给孩⼦带来⽆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种学习⽅法,并且越早越好。

那么,亲⼦阅读后有哪些感悟呢?下⾯为你分享了亲⼦阅读感悟及收获范本四篇,欢迎⼤家的关注。

亲⼦阅读感悟及收获(⼀) 忙碌的⽣活让我已想不起认真的静下⼼来读⼀本书是什么时候了,亲⼦阅读它不仅仅为我和孩⼦建⽴起沟通的桥梁,也见证了我们⼀齐学习⼀齐成长的路程。

⼥⼉最喜欢的就是《格林童话》这本书了。

每晚睡觉前总要看,看完后再听妈妈讲故事,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有深刻的道理。

勇敢的⼩裁缝让我印象深刻,⼥⼉也特喜欢。

⼩裁缝虽然弱⼩,但他头脑灵活,⾜智多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迎刃⽽解,正因为这样,我⼥⼉才特佩服他。

每⼀天看书使我与孩⼦的交流变得更加愉快。

透过阅读,我们很欣慰的发现,虽然孩⼦刚上⼀年级,但却⼤⼤超出了我们认为他在这个年龄段就应具备理解潜⼒的预期,不仅仅字能认得差不多,读起书来也有了节奏,读的很有感情,普通话也很标准,给我们⼀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亲⼦阅读感悟及收获(⼆) 阅读,是⼀种能给孩⼦带来⽆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种学习⽅法,阅读习惯是⼈⽣最有价值的习惯。

⼦赫每⽇睡前固定的⼀项活动是睡前故事,我给他买的各种图书⼏乎都是利⽤睡前的时间看的。

⽩天,⼀家⼈各忙各的,晚上下班回家也总是尽可能的陪孩⼦做游戏、聊天,只有睡前的时间,家⾥安静,⼦赫和妈妈静静的依偎在⼀齐,和妈妈⼀齐看书,听妈妈讲故事。

也只有这个时间,我们⼀齐享受着静谧温馨的时光。

我们的睡前故事资料丰富,有童话故事、寓⾔故事、中国⼉童百科知识、⼉童画报等,⼦赫最喜欢的是《不⼀样的卡梅拉》(1-9册)和中国百科全书中动物和植物的两册。

本周幼⼉园举⾏亲⼦共读活动,周末⼦赫带回了⼀本⼩朋友的《中国童话故事》,因书页不全,我和⼦赫⼀齐读了其中的《铁杵磨针》、《机智的⼩⽩鸽》和《⽼树搬家》三篇故事。

《铁杵磨针》是⼀篇励志故事,透过唐朝诗⼈李⽩⼩时候偶遇磨铁杵的⽼婆婆的故事告诉我们⽆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必须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

亲子阅读的心得体会

亲子阅读的心得体会

亲子阅读的心得体会亲子阅读的心得体会200字(精选11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亲子阅读的心得体会2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子阅读的心得体会篇1每周六我都会陪孩子一起阅读,讲书中那些奇幻美妙、浪漫天真的童话。

与女儿一起读书时,我发现,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回忆起童年时和小伙伴一起在草丛中捉蟋蟀、捕蝴蝶,在小河边捉鱼、摸虾……那无忧的岁月让我无法忘却。

当我手捧一本童话故事认真朗读时,孩子就依偎在我的身边,津津有味地听我念着,“爸爸讲的和老师一样有感情,妈妈的感情就不好……”看着女儿小大人的样子,在哑然失笑之余,我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感动,也许是我与孩子之间有了心灵上的相通。

在老师耐心的辅导下,孩子认识了许多字词,现在每拿回一本故事书她都要先读给我听,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就会向我询问,有时也会乱读,想想小时候的我亦如此,直到会查字典。

我告诉她我会把一张图书借阅证作为她上小学的礼物送给她时,她听了挺高兴的。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确实如此,书香让女儿乐在其中,书籍在丰富女儿内心的同时,更给予她让她一生受用的好品德。

在与女儿一起读书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也在“长大”,不时地分享着女儿的童心,感悟生命的真谛,收获为人父的幸福……亲子阅读的心得体会篇2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和孩子共读一本书,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

而是由于聚焦了一个共同的内容和话题,陪着孩子畅游在一个个全新的世界里,所引发出的一种极大的情感共鸣,你会觉得他和你贴得很近很近,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我想这种友谊的加深,情感的增进,是我们每个做家长都渴望得到的,也是我们最大收获。

读书、读好书、会读书非常重要,共读使我们多了一份责任。

通常我们对孩子的学习不够尽责,会有很多个理由。

但是在这里我要提醒家长朋友们,一旦你安排了共读时间,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切记你不是主角,你要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遵循他的思维模式稍加解释与引导就够了。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读后感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读后感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读后感邹雯雯很多成年人面对孩子的乱写乱画表现得“惊慌失措”。

他们会对孩子的画进行更正、指责和劝导,有时候也会亲自示范什么是“正确”的画。

他们根本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每次都不想看到真正的孩子的画。

此外,只有一小部分家长与此相反,他们允许孩子“自由发展艺术”,但他们也很少关心孩子们的心理成长。

这本《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就告诉我们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孩子的画,尽管可能一开始你不能理解画的是什么。

心理学家马勒尔认为,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并不同步。

前者是一个戏剧性的、可见的、清晰的过程,后者则是一个缓慢发展的内在心理过程,即脱离的过程和个性形成的过程。

而马丁〃道那斯(是位在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研究所的讲师)认为,婴儿实际开始心里发展过程的时间比马勒尔所说的要早,在对儿童绘画的研究时,发现孩子的第一次涂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表达很多内容了:有时是对过去的回忆——出生之前、婴儿时期,或者幼儿时期的回忆,对于2~4岁的绘画儿童来说,回忆过去在他们的表达内容中占有重要位臵。

有的孩子从他能拿起笔的一刻开始,就有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尽管这个时候他们还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但是通过他们自己设定的一些符号,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或者想法表达在纸上。

图中是儿童在表达方面的发展过程,向我们展示了儿童绘画语言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婴幼儿时期孩子的绘画语言仅是一些基本的点、线、几何形,我在这里想说的是,这些基本的点和线并不是老师或者家长教给孩子的,而是孩子在自己本身的生活、情感体验中自己创造出来的,是最纯粹、最原始的标志符号,接下来,我就从本书中提及到的一些孩子的绘画语言来说一说:2~3岁的儿童对于画画过程中界限和方向的区分于婴儿时期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儿童有了自己的思维之后,他们的图中就渐渐出现了“方向”和“界限”的概念,例如图中一孩子在玩滑梯之后出现了一些表示:滑梯“的线条,又用了另外一些线条表达了在刺激的下滑过程中产生的身体上的感受。

亲子读书家长心得8篇

亲子读书家长心得8篇

亲子读书家长心得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事迹材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comprehensive reports, reflectio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historical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rehensiv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亲子读书家长心得8篇写心得体会是我们记录生活感受的最好方式,一定要认真思考,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保持乐观,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亲子读书家长心得8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15篇)(精选)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15篇)(精选)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15篇)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1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那我就谈谈我几年来的育儿心得,说的不好,但还是很荣幸能够同大家分享:一、坚持阅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首先,从孩子六个月开始,就开始接触贴在墙上的挂画,一些颜色卡片,从7、8月开始,给他读了拉拉布书,识物卡等。

从1岁开始给他读《弟子规》、幼儿画报等,虽然他听不懂,但是你能发现他感兴趣了。

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雷打不动的坚持每天睡前半小时读故事时间,读过的故事书已不下百本,书的内容不一,有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友爱故事、百科知识、兵器知识、地理知识等,还有内心养成类的、习惯养成类的、两性启蒙类的图画书等等。

在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孩子能够进入到书的世界,他会融入到故事中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这七年来的坚持,让我的孩子深深喜欢上了阅读,现在每天不读一会故事,他是不会开心的睡觉的。

其次,从孩子三岁半进入幼儿园学习开始,就给他报了幼儿阅读班,每周坚持去阅读班学习两个小时的阅读课程,一直到幼儿园学习结束,孩子坚持了四年的阅读学习,通过阅读课的学习,大大增加了他的识字量,五岁的时候他就能够读出街道上的各式广告牌,那个时候我就特别惊讶,这些字没有系统学习过,他是怎么认识的呢?当时儿子笑嘻嘻的告诉我“妈妈,阅读书上有那些字啊”,你会发现父母的坚持得到了回报,六岁的时候他基本上能够完整阅读一篇600字左右的故事了。

可以说读故事与阅读学习对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大帮助。

而且,我们家奖励孩子的方式也很特别,如果孩子在某一段时间的表现特别好,奖励的方式除了买一些益智性的玩具以外,就是爸爸妈妈一起带孩子去北京图书大厦买图书,作为礼物送给他,每当这个时候都是他最快乐的时候。

二、引导孩子寻找自己的感兴趣的爱好孩子从小就喜欢图图画画,从四岁开始我们就给他准备好油画棒、铅笔、图画纸、画板,报了美术绘画班,就是希望能够通过绘画开发他的想象力。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书名】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作者简介】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德】程魏许玉梅译。

【书本简介】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教育者也是一位母亲,对儿童画研究的灵感源自于自己的女儿莎拉。

图文并茂是本书的特点。

书中的内容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儿童画的背景,帮助我们弄清楚那些令人费解的表达方式和隐藏在画中的含义,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孩子画画的动机和意图。

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充满爱意和理解力的视角值得我们借鉴。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读书笔记分享】全书分为4个部分。

在第1部分中,作者结合具体的案例解析了儿童表达意思的角度、儿童绘画发展的基本特点;在第2部分中,是关于理解儿童画的方法;第3部分是关于孩子们绘画的故事;第4部分是将绘画作为沟通媒介、关系桥梁和教育手段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

我们先从几幅有趣的作品开始。

作者的家里近段时间得了一匹母马,而且还产下了一匹小马,所以这段时间作者女儿莎拉的画反复的出现了马。

结合长时间的观察、对小马的照顾以及这段时间莎拉患了沙门氏菌,便有了以下两幅画。

这些画中,小马总是趴在妈妈的肚子下。

(作者结合莎拉的近况,将其解读为:小马需要母马的保护,莎拉也需要作者的保护。

)画上的马也在拉肚子。

(作者认为莎拉将自己生病的感觉,如拉肚子、恶心等也“传染”给了马,并且通过绘画的方式,将病痛转移给外物,可以帮助莎拉减轻病痛,也有助于莎拉忍受和积极战胜病痛。

)这样的作品就像莎拉在进行“自我疗伤”一般,将画画作为一种内在平衡的一种手段。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在本书中儿童绘画发展的基本特点。

1.涂鸦2.无造型阶段的绘画3.造型阶段4.4岁以后绘画造型的总体特点·简洁·人神同形(在孩子眼里,动物被拟人化)·共时角度(孩子喜欢同时展现多种视角)·透视画·表达比例(孩子讲重要的事情放大画)·描述(图片取代了话语语言,表达了孩子想要告知、讲解、倾诉的事情)最后,我们一起看一看理解儿童绘画的方法。

名著《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范文5篇

名著《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范文5篇

名著《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范文5篇名著《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范文1每一个孩子都以自己的方式成长,而且他们的表达能力与其个性相对应,又有着千差万别,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仍然有一些适用于孩子绘画发展的特点。

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不是直线形的,也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跳跃的、各不相同的。

在形状和色彩表达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飞跃阶段,也会有推迟和滞后的时候。

明白了儿童绘画发展的特点,我们就更能够理解孩子的内心发展状态。

尤其是对于4岁以下的孩子,涂鸦对于他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1、涂鸦是所有绘画语言的基础。

绘画语言的发展类似于口语,有自己的规律,内部逻辑极其严密。

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

所以涂鸦,可以被比作是语言发展过程中口齿不清的说话阶段,是儿童绘画发展必须的阶段。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这个阶段,最好是加以保护,将这个阶段看作是孩子以后画出好画的前提。

就像孩子的乳牙一样,好好保养,以后就会长出健康的牙齿。

画画也一样,因为你会发现,看似杂乱无章的涂鸦里边已经产生了日后画画的基本形状。

2、涂鸦展现了幼儿心理成长的过程。

因为绘画是潜意识表达的一个最直接的方式。

在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时候,绘画就成为一种非常可靠的了解孩子状态的方式。

涂鸦里往往会有一些信息,表明了孩子当前的状况以及心理经历。

他们正处于感知世界的阶段,即使他们不会运用画画的最正规的形状和方式,他们还是有着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感受。

允许孩子涂鸦,就是允许他们通过绘画与这个世界沟通,同时也是允许孩子心理成长的一种方式。

身体的成长看得见,可是心理的成长,如果不靠家长的细心观察,恐怕很难有细微的发现。

通过涂鸦,我们也可以了解更多的关于孩子内心世界里的事情。

3、无造型阶段绘画到有造型阶段的发展巴赫曼认为:“涂鸦就是指毫无目的的画曲线,笔不离纸进行螺旋状的旋转;涂鸦就是指将笔来回挥动:水平的,垂直的,不断交叉的、重叠的或者画圈圈;涂鸦也可以是指把直线蜿蜒、缠绕或画出Z字形;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涂鸦定义为小点或小横线,或者用画笔表现出简短而有韵律的运动。

家长陪孩子读书心得体会简短

家长陪孩子读书心得体会简短

家长陪孩子读书心得体会简短出时间和孩子一同读书,一同学习,一同享受书中的乐趣。

下面是我通过亲子阅读总结的一些小得:一、固定读书时间我们晚上8:30——9:30做为亲子阅读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已完成当日作业,家长也做完了家里的杂物。

关闭手机和电视,全家一起享受读书的快乐。

二、注意读书的语调我们在和孩子读书时注意平和的语调,要富有表情的朗读,放慢阅读的节奏。

三、注意阅读的互动性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孩子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听进去了,我们要耐心的回答孩子的问题或反问孩子一些简单的问题,启发他们主动思考,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要找孩子的兴趣点找一些和孩子相关的、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充满童趣的书籍和孩子共同阅读。

读书是快乐的,读书是美丽的,书里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带领孩子们去寻找更美丽的地方。

总之,亲子阅读不是形式,需要家长用心去投入,用心去实践;孩子的潜力,需要我们家长用心去引导,用心去激发;相信,每一次用心的参与都会感受到孩子身上的发光点!都会感到亲子阅读的魅力!家长陪孩子读书心得体会简短篇2在学校召开亲子共读活动以来,我与儿子一起阅读《小布头奇遇记》和《怪城奇遇记》,读到高兴时,看到儿子哈哈的大笑,听着儿子“接着读!接着读!”的催促声,心里感到很满足,仔细想一想,与儿子一起阅读,真的体会很多。

平时总是发现儿子学的太慢,如此简单的东西却总是理解不了,自己急的不得了,后来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的样子,才发现儿子也真不容易,理解比什么都重要,暗暗的告诉自己要学会换位思考,至少在陪儿子阅读的我要有耐心,用儿子的思维体会儿子的生活,这也是一种收获吧。

与儿子一起阅读,通过一些小故事,让他知道什么是对错,让他知道一些简单的社会准则,从小就树立积极向上健康全面的的生活学习世界观。

与儿子一起阅读,不仅儿子高兴,我自己也感到很快乐,虽然生活很累,工作很忙,但是拿著书给儿子讲故事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放松起来,感觉很温馨。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评介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评介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评介作者:王友缘来源:《早期教育(教师版)》2011年第03期[推荐书目]弗莱克·班格尔特是德国的一位母亲、教师、艺术与造型治疗师,她根据自己长期从事艺术和造型治疗的成功经验,写作了《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一书。

该书以52个生动的图画案例,深入地解读了儿童绘画作品背后所隐藏的动机与意图,并提出通过绘画建立成人与幼儿沟通的新方式。

本书由程巍、许玉梅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内容精要]《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一书记录了弗莱克,班格尔特作为母亲、教师、艺术与造型治疗师的经历,她试图向感兴趣的父母以及教育、咨询和医疗工作者介绍儿童绘画作品的特点及本质。

她的多重身份,使得她对于儿童绘画作品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性与洞察力。

她运用充满爱意与睿智的语言告诉成人如何理解儿童绘画作品的背景,如何弄清那些让人费解的涂鸦和乱涂乱画,以及隐藏在儿童绘画作品中的意义。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儿童和他们的画”,主要是对儿童绘画的发展特点以及绘画对于儿童的意义进行探讨。

在本部分的开篇,作者指出绘画是儿童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是儿童成长的印记。

儿童的绘画作品并不一定符合成人世界的理性逻辑,但它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旦你深入欣赏和研究儿童的绘画作品,你就会有了解儿童生活世界的钥匙。

接下来,作者介绍了儿童绘画发展的基本特点。

作者分别介绍儿童经历的涂鸦阶段、无造型阶段、造型阶段以及几何图形阶段的绘画特点。

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把儿童的绘画发展特点与其,bN发展的过程关系进行了阐释。

在绘画中,儿童区分、体验界限与方向,表达运动过程中的新体验。

他们从共时的角度表现他们眼中事物的形象,他们喜欢画透视图,把内心感受和外在世界同时表达出来。

于是,有了同时从正面和侧面表现脸的儿童画,还有在妈妈肚子中被看见的宝宝的儿童画。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评介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评介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评介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是一本由黄春芳、程晓燕两位作者合著的著作,旨在探讨儿童画作与儿童心理之间的关系。

本书以孩子的画作为突破口,以儿童心理发展为核心,系统地介绍了儿童画作的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儿童画作的解读方法以及儿童心理的解读方法等。

本书以有趣的故事引入,以实例论证,以幽默的语言描述,将儿童画作与儿童心理发展联系起来,使得读者对儿童画作与儿童心理发展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让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更好地指导孩子的成长。

总的来说,《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是一本有价值的书籍,能够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更好地指导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范文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范文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范文《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范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精心的《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直认为自己能看懂孩子的画,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以前看孩子的画,最多能看到外表的意思,他画的是什么,画的好不好,我没来没想过他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要画这个。

这本书让我初步了解了儿童内心的世界。

沃尔夫冈·格吕齐格尔在《孩子们的涂鸦、素描和绘画》这本书中,对成人们的一些表现进展了分析。

很多成年人面对孩子的乱写乱画表现得“惊慌失措”。

他们会对孩子的画进展更正、指责和劝导,有时候也会亲自示范什么是“正确”的画。

他们根本不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时机,每次都不想看到真正的孩子的画。

正如我所接触一些家长,当他们看到孩子画出让人无法理解的画时总是表现的非常失望。

我也想到自己在以前的美术培训班对孩子的画所做的一些指导,他们画不出来时我总是替他们着急,帮他们画几笔,现在才明白,原来这种举动阻碍了孩子对自己内心想法的表达。

格吕齐格尔还提到了,只有一小部分家长与此相反,他们允许孩子“自由开展艺术”,但他们也很少关心孩子们的心理成长。

或许他们不是不关心,而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关心。

专家的建议便是要成人亲自画画。

通过自己画画,成年人可以明白,儿童画的美及其意义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的美是不同的。

儿童画的美表达了他们的安康、生命力、强健、柔软、内在以及生动。

这一点与儿童的心理和身体开展严密相关,而这种开展是一个有生活能力的、完整的人的前提。

面对孩子的涂鸦时期和涂鸦成果,家长们可能会疑惑,涂鸦的意义何在?能不能给孩子一些指导让他直接跳过这个阶段?看过这本书之后,家长们可能才会明白涂鸦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涂鸦是所有绘画语言的根底。

绘画语言的开展类似于口语,有自己的规律,内部逻辑极其严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书心得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深思的问题。

在没有读这本书以前我认为孩子的画有些有意义,有些只是无意义的涂鸦而已。

但是经过了这本书的洗礼,我发现了其实孩子的画中隐藏了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在我看来,不论你是老师、是父母或其他的角色,她对你以后了解你身边的孩子都是有帮助的,因为读懂孩子的画不容易,了解孩子的画卷告诉我们的内容,我们就能积极的回应孩子,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不可谓是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一种办法之一。

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作为一个母亲、教育者、艺术和治疗师的多重身份,她根据自己长期从事艺术和造型治疗成功经验,深入探讨了孩子不经意间的所画作品中隐藏的含义,并且告诉成人应该如何去解读儿童画的背景,理解绘画的动机和意图。

书中讲述了一位母亲从52幅儿童画中读懂了孩子隐藏在画中的语言,发现了孩子的担忧、恐惧、孤独、悲伤、缺乏安全感等种种情绪以及一直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疼爱的愿望。

我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对这本书的理解更像是一本教育心理学,并且是针对美术教学的。

孩子绘画,他们最基本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博得成人的赞扬?是为了成为一个小画家?是为了在某些绘画比赛中获得一纸奖状?都不是。

孩子绘画应该是一种自发的探索,一种有趣的游戏,他们绘画的时候是在“玩”。

涂鸦就像一幅地图,描摹着内心风光,它一方面描绘了有待处理的障碍,也表达了障碍的来源和处理的途径。

涂鸦是所有绘画语言的基础。

绘画语言的发展类似于口语,有自己的规律,内部逻辑及其严密。

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

开始时,(孩子)要“全方位的学习”:他们会亲身体验,并通过尝、闻、触、抓、摸、握、听、发声、模仿、表演、反应等,感受周围的环境。

他们玩线条,从不规则住进到规则,从无序逐渐到有序,从无控制逐渐到有控制,从无形逐渐到有形,其实,这中间能够让孩子坚持不断去探索,一直能够保持着绘画的浓厚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感觉这是一种有意思的游戏。

孩子画的美表达了他们的健康、生命力、强健、柔软、内在以及生动……是一个有生活能力、完整人的前提。

涂鸦,使内心经历可视化。

类似语言发展的口齿不清的说话阶段。

是儿童成长绝对必须的。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如果以后你面对一群孩子时,发现总会有那么几个与众不同,时常会出现一些特别的表现,每每这时教师总会及时加以训斥或者表现出关心,但是即使你给孩子机会和时间也会有很多孩子不愿意把心事外漏或不知如何去表达。

而来自于孩子自发的绘画作品却能使你走进孩子,了解孩子。

那些画在铅画纸上的颜色鲜艳、构图饱
满、构思巧妙的儿童画总会被幼儿园以各种方式保留或展示,而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孩子画在废旧纸上的、或者没有经过“加工”的随意之作,总会受到相反的待遇,备受冷落和忽视,甚至会遭受被丢进垃圾堆的厄运。

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她正是从这些可能被扔进垃圾桶的随意画作中,看到了孩子要“诉说”的话,她看到了孩子的内心,看到了孩子的画作映射出来的焦虑和不安,也从画作中感受到了孩子的自我调剂和释放。

线条和所表现的事物在告诉我们一些信息,那是孩子心灵深处的渴望,那是孩子用语言无法表达或者不愿意表达的思想,当然,很所这些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表达。

在儿童的知觉发展阶段,四种内心世界的原始状态:“中心”“轴”“原始圆形”“脉冲点”表达了年幼孩子的身体感受。

慢慢的,孩子们对外界感触越来越多,“精神是在直接的身体体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身体的感觉变成意识的一个重要的转换工具就是创造力……这个时期,知觉向外界的转移,表现在,整个身体都会出现强烈的感官意识。

例如皮肤,作为内外分界线,他们开始在所画内容周围加上触须或者辐射等内容。

”——“过度画”。

从无造型向有造型的过渡,旧的发展阶段逐步退却,新的阶段逐步开始。

通过画画,父母和孩子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亲子关系获得了改善与提升。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本来就是喜欢故事的,儿童画也是有故事情节的,这种形式本就符合孩子的世界观。

即使有很多家长想给孩子输入一些专业性的美术知识,也应该在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让孩子慢慢的进入角色,慢慢适应成长的过程。

孩子画画的出发点不是他们看到了什么,而是他们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

他们将意义赋予所画的对象,而且这个意义是按照自己的经历来赋予的。

他们只画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那部分事物,并试着通过画画这个手段将周围的环境形象化。

在孩子们刚开始画画时,不断问他们:“你画了什么?”“这是什么?”等问题是多余的,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在经历一种过程性的思维,他们的想法是多变的。

他们的画源于“对心目中图形的想象”,尤其是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他们处于动态的、神奇的思维过程。

我们不能给孩子做榜样,比如花、房子怎样画。

这样很有可能不仅剥夺了孩子发现自己的绘画语言的权利,而且是把一种“绘画外语”强加给他们。

这种外语是我们对事物表象的看法,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有个性的绘画语言。

孩子的本质就隐藏在这些画的后面,这些画可以表达孩子隐藏的东西,和他们心里奇妙的世界。

孩子们充满了想象力。

在他们的心里埋藏了许多经历和回忆。

和我们一样,他们也会碰到不同的经历层面;清醒时的观察和睡梦中的感觉。

而看到的和感觉到的通常是直接对立的。

绘画会向我们展示这两种完全不同领域的过渡以及不同的层面。

在儿童发展的一些阶段,他们会特别喜欢画画。

他们会把自己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进行加工。

由于孩子对大人的依赖性,成人世界的冲突也会对他们无形的“触角”产生影响。

他们无法与这个世界划清界限,因此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忍受这些所见所闻。

儿童画存在的意义在于,可以传达信息,也有呼救功能,得到大人同情、希望大人理解并作出相应反应。

针对一些特别的孩子,他们的心扉也许只有在画作之中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我们的仔细研究发现这些孩子们的心灵所想,也许比教会孩子多画几种小动物更有意义,因为我们确实成了孩子们的真正的“好朋友”,不只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

能够通过儿童画看懂孩子心声的美术老师是伟大的,因为你是第一个可以读懂他们心灵的“大人”,孩子们会非常爱你。

我们要知道,不是每一幅画都要包含深刻的含义,不是每个象征符号都要被解码,不是没孵化都要被赋予意义。

儿童绘画知识处于活动的乐趣,表露出他们对彩色幻想世界的兴趣,也许只是因为当时正好没事可做,或者是他们的朋友也刚好在画画。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画画,画画也好,表演也好,唱歌也好,无论是何种方式,他们都是在用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不禁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教育是什么?是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给那个年龄应该有的快乐。

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孩子。

让我们以宽容和重视的态度陪伴孩子们吧!还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让他们想画画的画画,想唱歌的唱歌,想跳舞的跳舞,在自己喜爱的兴趣中自由的翱翔,不要因为他一时的兴起画了一幅你觉得好看的画就把他定位艺术家,因为这样不仅剥夺了他选择的权利,也剥夺了他快乐的童年。

孩子的画告诉了我们什么?他告诉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不同于你生活的世界,在那个单纯的自由自在的世界里,请你好好享受属于他们的那一份快乐,让他们有一个快乐的角落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看到的喜欢的一切事物。

成年人可以通过自己画画的方式,对儿童画中的信心变得更加敏感。

即兴的、不拘泥于外形美感等等,让孩子有自己更深层次的创作之源,换新他们自己心里深藏的那个充满创造力的自己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