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一般壳体问题的有限元法
壳有限单元法矩阵
壳有限单元法矩阵摘要:一、引言二、壳有限单元法简介1.壳有限单元法定义2.壳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假设三、壳有限单元法矩阵1.单元刚度矩阵2.总刚度矩阵3.单元质量矩阵4.总质量矩阵四、壳有限单元法应用1.结构分析2.结构优化设计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有限单元法已经成为工程界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手段。
壳有限单元法作为有限单元法的一个分支,广泛应用于板壳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本文将详细介绍壳有限单元法的相关知识,包括壳有限单元法矩阵的构建与应用。
1.壳有限单元法定义壳有限单元法是一种基于有限元法的壳体结构分析方法,它将壳体结构离散成许多小的、简单的几何形状,称为单元。
通过单元的刚度矩阵、质量矩阵等矩阵方程,求解结构的内力、位移等响应。
2.壳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假设壳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假设包括:假设壳体结构为线性弹性材料,假设结构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保持不变,假设单元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可以通过简单的几何和物理关系得到。
三、壳有限单元法矩阵1.单元刚度矩阵单元刚度矩阵是描述壳有限单元法中单元受力变形关系的矩阵。
它由单元的形函数和单元的刚度系数组成。
2.总刚度矩阵总刚度矩阵是描述壳体结构受力变形关系的矩阵。
它由所有单元的刚度矩阵组成。
3.单元质量矩阵单元质量矩阵是描述壳有限单元法中单元惯性特性的矩阵。
它由单元的形函数和单元的质量系数组成。
4.总质量矩阵总质量矩阵是描述壳体结构惯性特性的矩阵。
它由所有单元的质量矩阵组成。
1.结构分析壳有限单元法可以用于分析壳体结构在各种受力条件下的内力、位移等响应,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2.结构优化设计壳有限单元法可以用于壳体结构的优化设计,通过调整结构参数,使结构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具有最小的材料消耗或最优的结构形式。
五、结论壳有限单元法是一种有效的壳体结构分析与设计方法,通过对壳有限单元法矩阵的构建与应用,可以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有限元法是一种用于求解物体结构和材料行为的数值分析方法。
它将连续的物理问题离散化为一个由一系列小的单元构成的简化模型,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特性和行为。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物体分割成离散的有限元素,并在每个元素上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
这些数学模型可以描述元素的行为以及相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然后,通过在元素级别上求解这些模型,得到整个物体的行为。
在有限元法中,首先将物体网格化成一系列有限元素。
常用的有限元素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和六面体等。
然后,在每个元素上构建适当的数学模型,通常使用微分方程或代数方程来描述元素的行为。
这些方程可以是弹性、塑性、热传导等物理现象的方程。
为了求解整个物体的行为,有限元法需要在每个元素上求解数学模型。
一般来说,这涉及到在每个元素的内部和边界上施加恰当的边界条件,并使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
常用的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方法、有限体积方法和有限元法等。
通过在每个元素上求解数学模型,并根据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求解整个物体的行为,有限元法可以提供物体的应力、应变、位移等各种物理量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这对于分析和设计工程结构、优化材料性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物体离散化,并在每个元
素上构建适当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数值方法求解这些模型,以获得整个物体的行为。
它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广泛应用。
有限元法原理
有限元法原理
有限元法是一种工程计算方法,主要用于求解连续介质的力学问题。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连续介质离散成有限个小单元,然后利用有限元的形状函数对每个小单元进行近似,最终利用这些近似解来求解整个连续介质的力学问题。
有限元法的主要思想是将问题的解表示为一个有限个数的基函数的线性组合。
这些基函数与小单元的形状函数相联系,通过对小单元的形状函数进行合适的选取和调整,可以确保解在小单元内满足边界条件。
然后,通过将所有的小单元的解进行组合,就可以得到整个连续介质的解。
在实际的计算中,有限元法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需要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合适的有限元模型,包括选择适当数量和类型的有限元单元。
然后,需要确定边界条件,即确定整个连续介质的边界约束条件。
接下来,根据小单元的形状函数和基函数,可以建立刚度矩阵和荷载向量。
最后,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可以得到整个连续介质的解。
有限元法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在工程领域中可以用于求解各种静力学、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问题。
它不仅能够提供精确的解,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灵活性。
因此,有限元法已经成为工程计算领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值分析方法。
有限元法与程序-壳的弯曲1
由此得应力矩阵为
s σ DBse DB 1 s DB2 s DB3 s DB4 e
单元刚度矩阵为
K es B sT DB s dV
V
将单元刚度矩阵写成分块形式 k11 k12 k13 k14 k k k k 22 23 24 K es 21 k31 k32 k33 k34 k41 k42 k43 k44
N
s 3
N 1
s 4
2 3
4
T
其中:
x N is N ip I 2 z N ib 0 y b p N ib N xi 0 z z Ni x x b b N N p 0 N i z i z xi y y
b N xi z x b N xi z y b N xi
x b N yi y
b N yi
i p i ib (i 1, 2,3, 4) zi
将上式改写为
f u v N N s e
s T s 1
N
s 2
1. 局部坐标系的建立 三角形单元 矩形单元
2. 坐标转换 (1)三角形单元
可以选取节点1为局部坐标系的原点,并以1-2边为 x′轴的正方向 ,该方向的单位矢量为
其中:
取单元的法线方向作为z ′轴的正方向,它的单位 矢量是
其中:
Δ 为三角形123的面积
因此,y ′轴的正方向的单位矢量为 其中:
局部坐标节点位移列阵和整体坐标节点位移列阵 之间的转换关系为:
局部坐标系下矩形单元节点位移和整体坐标系下的单 元节点位移之间的转换关系为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有限元法是最先应用于航空工程结构的矩阵分析方法,主要用来解决复杂结构中力与位移的关系。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将具有无限个自由度的连续的求解区域离散为具有有限个自由度、且按一定方式(节点)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离散体(单元),即将连续体假想划分为数目有限的离散单元,而单元之间只在数目有限的指定点处相互联结,用离散单元的集合体代替原来的连续体。
一般情况下,有限元方程是一组以节点位移为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解次方程组可得到连续体上有限个节点上的位移,进而可求得各单元上的应力分布规律。
有限元法主要分为以下步骤:(1)结构离散化
将连续体离散成为单元组合体;(2)选择位移模式
也就是说,假设单元中的位移分布是坐标的函数,通常选择位移模式作为多项式的函数;
(3)单元力学特性分析
利用弹性力学的平衡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和虚功原理,得到单元节点力与节点位移之间的力学关系,即建立单元刚度矩阵;
(4)计算等效节点力根据虚功相等原则,用等效节点力来代替所有作用于单元边界或单元内部的载荷;
(5)建立整个结构的所有节点荷载和节点位移之间的关系(整体结构平衡方程),即建立结构的整体刚度矩阵;
(6)边界条件
消除结构整体刚性位移的可能性。
(7)解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有唯一解,即得到结构中各节点的位移,单元内部位移通过插值得到。
(8)计算结果的后处理和评估。
有限元法ppt课件
▪ 1960年美国的克劳夫(W.Clough)采用此方法进行飞 机结构分析时首次将这种方法起名为“有限单元 法”,简称“有限元法”。此后有限元法在工程 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 着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有限元法也随之迅 速的发展起来,发表的论文犹如雨后春笋,学术 交流频繁,期刊、专著不断出现,可以说进入了 有限元法的鼎盛时期,对有限元法进行了全面而 深入的研究。
典型的物理量是:速度、压力、温 度、对流换热系数。
36
5)声学分析
用于模拟流体介质和周围固体的相互作用。 典型的物理量是:压力分布、位移和自振频率。
37
6)耦合场分析
耦合场分析考虑两个或多个物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 两个物理场之间相互影响,所以单独求解一个物理场是不可能 的。例如: 热-应力分析(温度场和结构) 流体热力学分析(温度场和流场) 声学分析(流体和结构) 热-电分析(温度场与电场) 感应加热(磁场和温度场)
用。
单元: 节点间相互作用的媒介, 用一组节点相互作用的数值矩阵 描述(称为刚度或系数矩阵)。
载荷
16
信息是通过单元之间的公共节点传递的。
. . 2 nodes
...
.
.1 node
.
.A.B .
.A.B.
分离但节点重叠的单元 A和B之间没有信息传 递
具有公共节点的单元 之间存在信息传递
17
3)有限元模型(node) 有限元模型真实系统理想化的数学抽象。由一
20
4)单元形函数(node) 有限元法仅仅求解节点处的响应值。单元形函
数是一种数学函数,规定了从节点响应值到单元 内所有点处响应值的计算方法,因此,单元形函数 提供一种描述单元内部结果的“形状”。
第八章 ANSYS工程应用实例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及应用课件
1. ..... 2. .....
3. .....
输入UG模型: Utility Menu: File > Import > UG...
Procedure
1.选择将要输入的 UG文件
2. 选择输入指定的一 部分层,然后再输 入层号,或号的范 围。(缺省为全部 层)
4. 选择几何体类型: – 对体选择Solids – 对面选择Surfaces – 对线选择Wireframes
平面问题也是工程中常见的一大类问题,平面问 题的模型上可以大大简化而又不失精度。平面问题分 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所谓平面应力问题 ,就是只有平面应力(σx,σy,ζxy)存在,且仅为x ,y的函数的弹性力学问题。
一般平面类问题工程实例
高速旋转的光盘的应力分析实例
问题描述 标准光盘,置于52倍速的光驱中处于最大读取速度(约为10000 转/分),计算其应力分布。 标 准 光 盘 参 数 : 外 径 : 120mm ; 内 孔 径 : 15mm ; 厚 度 : 1.2mm;弹性模量1.6×104MPa;密度:2.2×103Kg/m3。 注:本实例中的单位为应力单位MPa,力单位为N,长度为mm。
– 对体选择Solids – 对面选择Surfaces – 对线选择Wireframes
实例
虎钳底座强度分析
问题描述 某机用虎钳底座的结构如图8.66所示,整个结构由HT200材料制成。 工作状态下,整个虎钳由相连接的机器部件支承,并通过2个Φ13的孔 螺栓固定。虎口平面即26х110的面承受垂直于该面的夹紧力,载荷类 型为集中载荷,大小为10KN。现需要对虎钳底座进行强度分析。已知 虎钳底座底部竖向受到约束,底面2个Φ13孔边各点不产生水平位移, 灰铸铁材料的弹性模量为110GPa,泊松比为0.26。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简介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是一种基于数值逼近的工程分析方法,已经成为现代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结构、流体、电磁等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有限元法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工程计算中的应用。
基本原理有限元法是将要分析的区域(物体)离散化成为若干个小的部分——有限元,这些小的部分可以是固体、流体或电磁场等。
将连续的区域离散化成为有限元后,可以得到一个巨大的矩阵,这个矩阵中有很多的未知数,利用解代数方程的方法求解这个用数值计算得到的矩阵,可以得到每一小块上的数值解,再利用数学方法进行插值回归即可得到计算区域内的解函数。
有限元法的基本流程如下: 1. 划分有限元网格; 2. 建立局部坐标系及本地变量; 3. 建立单元刚度矩阵和全局刚度矩阵; 4. 确定位移边界条件和荷载边界条件; 5. 求解结构刚度方程组; 6. 确定应力、应变及其他工程量。
有限元法的应用结构力学分析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分析中的应用,可以计算出构件的应力、应变、变形、自然振动频率和模态形态等,是一种全面分析结构的方法。
有限元法用于结构力学分析过程中,流体介质可以用等效边界方法、密闭法等方法进行处理。
针对工程中常见的均匀悬臂梁、不均匀悬臂梁、悬臂梁等,有限元法都能够比较容易的完成分析。
流体力学分析有限元法在流体力学分析中的应用,可以计算出流场的速度、压力、温度和经过流场的固体或液滴的流动运动情况和流体中的一些特殊现象等,是流体力学计算的主要方法之一。
有限元法在流体流动分析中的应用可以采用有限元法的稳定性运动和耦合运动,基于数值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所设定的流体边界有限元法、流体的单元体系等实现。
电磁场分析有限元法在电磁场分析中的应用,可以计算出电磁场的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电势、电流分布和电容分布等,是电磁场计算的主要方法之一。
hyperworks有限元仿真-第8章_单元质量和检查
雅可比
雅可比率是给定单元偏离理想单元形状的一个度量。
雅可比率的范围是-1.0 到 1.0,1.0 代表理想单元形状。理想单元形状和单元类型有关。测量方法是将参数
坐标下的理想单元映射到全局坐标下的实际形状。例如:理想四边形在参数坐标系下的角点坐标为(-1,- 1),(1,-1),
(1,1)和(-1,1)。
如何纠正壳单元的法向?有限元软件提供专门的工具用于将壳单元法向调成一致(所有壳单元法向都朝一个 方向对齐) 5)几何偏差
完成对几何的网格划分后,网格和几何应该放在一起观察(关闭网格线显示)。网格不应当偏离几何。 6)删除自由/临时节点
如果不删除自由节点会导致刚体位移。当打开自动奇异性处理选项后软件使用刚度很小的弹簧单元将自由节 点与母体相连。这会在分析过程中产生警告信息。 7)在导出前进行节点、单元、属性等的重编号
些具有曲率或复杂几何外形来说是不可能的。平面外交度的度量就是翘曲度。
下面是各种质量检查的通用定义。虽然各个求解器使用的名称可能一致,但是具体定义可能有所不同。
翘曲角:翘曲角是平面外的角。
理想值=0 度(可接受值<10 度)。
三角形单元没有翘曲。
由将四边形对角线切成的两个三角形的法向夹角来定义。两个角中的较大者作为翘曲角。
梁与壳边连接
8.2 通用的单元质量检测方法
单元质量是一个经常谈论但从来没有真正理解的话题。原因很复杂,但是和单元质量的相对性,定义方法的 近似性这两个方面有关。有限元法中每种单元类型有一个局部的参数坐标系,物理坐标系(无论是单元坐标系还 是全局坐标系)和参数坐标系的匹配程度就表示了单元质量的好坏。下面是一些单元质量的图形表示。你最好遵 循这些指标,但是有时过于拘泥地要求每个单元都在可接受的指标之内需要付出过多的努力,也是不值得的。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用于求解边界值问题和偏微分方程。
它将连续的物理问题离散化为有限数量的小区域,通过对每个小区域进行数学建模和计算,最终得到整个问题的近似解。
有限元法在工程、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建立数学模型、离散化、建立方程、求解方程、后处理。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步骤。
首先,建立数学模型。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是使用有限元法的第一步。
这需要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和简化,以便将其表达为数学形式。
例如,对于结构力学问题,可以假设材料是均匀、各向同性的,结构是线性弹性的。
然后,将问题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质、边界条件等信息输入模型中。
其次,离散化。
将连续的问题划分为有限数量的小区域,即有限元。
这需要选择合适的离散化方法和网格划分技术,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
通常情况下,问题的复杂性会决定有限元的数量和类型。
然后,建立方程。
利用变分原理或最小势能原理,可以得到问题的弱形式,再通过有限元离散化,得到线性方程组。
这些方程通常是大型、稀疏的,需要采用合适的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如直接法、迭代法等。
接着,求解方程。
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得到方程组的近似解。
在这一步中,需要考虑数值稳定性、收敛性和计算精度等问题,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最后,进行后处理。
对求解得到的数值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得出对实际问题有意义的结论。
这包括计算应力、应变、位移等物理量,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优化设计等。
总之,有限元法是一种强大的数值分析工具,可以有效地解决各种工程和科学问题。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离散化、建立方程、求解方程和后处理,可以得到问题的近似解,并为实际工程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壳体的有限元线法分析(I)——基本理论
壳体 的有 限元线法分析( 卜 I
叶康 生 ,袁 驷
基本理 论
青华大学 土木系 ,北 京 108) 004
摘
要 :本文 从退 化壳理 论阍出发构造 了任意 曲面壳体 的四边彤有 限元线法【f单元 。该 单元满足 C。 续,为 1 ] 连
协调单元 。对于所 掏造的单元 .本 文从最 小势 能原理 出发推导 出用该单元作壳体静力计算的控制微分方程和边 界条件 .得到一致的线法 方程 体系。全文共分两篇,此为上篇,主要介 绍基本理论 .数值算 例将在下篇 中给 出。
元 的上表面 均 定义 在壳 体 同一侧 ( 考虑 M ̄is 不 bu 带 形壳体) ;{方向为单元位移离散方 向,{: 1 ± 对应 左右侧 面 ,{:一 称 为左侧 面 ,f l 为右侧 面 ; l =+ 称 r方 向为结线 方 向, ”= 1 为 端面 ,结 线位移 、 / ±称 结线坐标 均为 ”的函数 。 局 部 逐 点流 动 的 坐 标 系 Y = 直 角 坐 标 为
到充 分 的发挥 , 自提 出至今 已在 旋转壳 、三维旋转
体、板弯曲、中厚扁壳弯 曲、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及 三维 问题等诸多领域取得 了一系列成果。 有限元线法 由于其优越 的 内在性质在求解 复
杂 问题 上 具有一些独 到 的优势 ,本 文将该法 引入 壳 体结 构 的分析 ,从退化 壳 理论 出发 构造 了任 意 曲 面壳体 的四边形线 法单元 ,并从 最 小势 能原理 出发 推导 出有 限元 线法 分 析 壳体结 构 的控 制微 分方 程 ,
收稿 日期; 20 .33 0 1 .0:修 改 日期 : 20 - . 0 0 10 2 65 基 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9 70 1和杰 出青年 科学基 金 资助 项 目(92 83 4 8o) 5 55 l) 作者倚 舟 叶 康生 【 7 1 男,讲 师 ,博士 1 2 9 袁 驷0 5) 9 3,男 .教授 .博士 生导师
第八章一般壳体问题的有限元法
图8-1 任意壳体作为平面三角形单元的集合
图8-2 圆柱壳作为平面矩形单元的集合
壳体平面单元的应力状态是由平面应力和弯曲应力的叠加而成
的,因此在构造壳体平面单元时,只要将第二章和第七章所讨论的
相应单元进行简单的组合就可以了。同样,前述二章所导出的刚度
矩阵可作为建立壳体平面单元刚度矩阵的基础。
现在把平面单元的计算步骤归纳如下
(g)
j 1
j 1
式中 kij 是刚度矩阵 k 的子矩阵。而对于局部坐标和整体坐标之
间的变换公式是
j ' j Ri R'i
(h)
把(h)式代入(g)式得
R'i
n kij
'i
j 1
将公式(g)中的第一式左乘矩阵 ,并且同上式进行比较,可
将壳体曲面划分为有限个单元,它们都是曲面单元。但是在单 元细分时,用平面单元组成的一个单向或双向折板来近似壳体的几 何形状将会得到良好的结果。通常对于任意形状的壳体,采用三角 形单元比较方便,如图8-1所示。如果在壳体上容易找到同一平面上 的四个点,可以采用平面四边形单元。例如具有正交边界的柱面壳 体,如图8-2所示。
由下列单位矢量所确定
(8-9)
V3i
ml33ii
n3i
1 hi
xi yi
zi 顶
xi yi
zi 底
(8-10)
式中l3i、m3i和n3i是结点i处中面法线方向对于整体坐标轴oxyz的方向
间的坐标变换公式是
有限元法的概念
有限元法,它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是什么?
概念:将待解区域进行分割,离散成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元素(单元)的形状原则上是任意的。
二维问题一般采用三角形单元或矩形单元,三维空间可采用四面体或多面体等。
每个单元的顶点称为节点(或结点)。
思想:有限单元法最早可上溯到20世纪40年代。
Courant第一次应用定义在三角区域上的分片连续函数和最小位能原理来求解St.Venant扭转问题。
现代有限单元法的第一个成功的尝试是在1956年,Turner、Clough等人在分析飞机结构时,将钢架位移法推广应用于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给出了用三角形单元求得平面应力问题的正确答案。
1960年,Clough 进一步处理了平面弹性问题,并第一次提出了"有限单元法",使人们认识到它的功效。
有限元教案_壳问题
2
薄壳单元节点的自由度 1、在单元局部坐标系中节点的自由度 (a)平行于中面的变形部分(平面应力) (a)平行于中面的变形部分(平面应力) 平行于中面的变形部分 薄壳中面内 x 方向位移 u i 和 y 方向位移 v i ,
两个线位移自由度。
(b)弯曲变形部分(薄板弯曲) (b)弯曲变形部分(薄板弯曲) 弯曲变形部分 垂直于中面的挠度 w i,绕 x轴转角 θ xi 和绕 y轴转角 θ yi,
薄壳问题的有限元法
薄壳问题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 薄壳单元节点的自由度 薄壳问题的位移约束
1
薄壳问题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
薄壳中面为曲面, 荷作用时 薄壳中面为曲面, 受载荷作用时,既产生平行 中面的变形 变形, 产生弯曲变形。 与拱相类似) 于中面的变形,还产生弯曲变形。(与拱相类似) 薄壳的中面曲面可以用足够小平面拼接而成的 折曲面替代(类似于以折线代替曲线)。平行于中 )。平行于 折曲面替代(类似于以折线代替曲线)。平行于中 面的变形分析属于平面应力问题 弯曲变形分析属 变形分析属于平面应力问题, 面的变形分析属于平面应力问题,弯曲变形分析属 板弯曲问题 于薄板弯曲问题 。 在有限元方法中,复杂的薄壳问题 薄壳问题可以分解为 在有限元方法中,复杂的薄壳问题可以分解为 平面应力问题和薄板弯曲问题的组合。 平面应力问题和薄板弯曲问题的组合。
一个线位移和两个角位 移
3
4
薄壳单元节点的自由度
单元局部坐标系中节点位移向量
{∆ }= {u , v , w ,θ
e i i i i
,θyi} xi
T
5
薄壳单元节点的自由度 2、在整体坐标系中节点的自由度 整体坐标系与单元局部坐标系的坐标轴之 间存在夹角,一般整体坐标系中节点的三个角 间存在夹角,一般整体坐标系中节点的三个角 位移在局部坐标系的任何一个坐标轴上都会有 分量, 分量,也即整体坐标系中三个角位移都对局部 坐标系中的单元变形有贡献。因而, 坐标系中的单元变形有贡献。因而,在整体坐 标系中,三个角位移均视为有效的自由度。 标系中,三个角位移均视为有效的自由度。
第八讲有限元法演示文稿讲课文档
第1页,共50页。
(5)伽辽金法
简单地说,将近似解的试探函数作为权函数。 等效积分形式
伽辽金法的一般表达式
引入变分 更简洁的形式:
第2页,共50页。
静态线弹性有限元定解问题 ij, j fi 0
ijnj Ti 0
Vu i(ij,j fi) d V S u i(ijn j T i) d S 0
1. 泛函函数的函数 • a) 两端固定的曲线长度:
• b) 弹性杆的总势能: • c) 温度场泛函:
曲线长度
总势能
温度场泛函 式中f, u, T叫做泛函的容许函数:满足一定边界条件和连续性的所有函数
第11页,共50页。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变分定 义
a)容许函数的变分
第12页,共50页。
第13页,共50页。
伽辽金法是有限元法中使用最为普遍的。
第4页,共50页。
基本概念
• 偏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组:
• 一个未知函数及其偏导数组成的方程叫偏微分方程,两个以上未 知函数及其偏导数组成的方程组叫偏微分方程组。方程组中未知 函数和方程个数相等,叫封闭的偏微分方程组(或完全的)。
• 偏微分方程的阶和偏微分方程组的阶: • 方程中偏导数的最高阶次叫偏微分方程的阶; • 偏微分方程组的阶是方程组中各偏微分方程的阶数之和。
i) 泛函的值由1个自变量的函数确定 ii)泛函的值由有3个自变量的函数确定 iii)泛函的值由有3个自变量的2个函数确定
第14页,共50页。
d)变分运算
第15页,共50页。
• 3.变分问题 • a) 函数的极值问题(无约束和约束) • b) 变分问题:求泛函的极值函数 • c) 泛函极值函数的必要条件
第8章 杆系结构的有限元法 ppt课件
整体坐标系与pp局t课部件 坐标系
28
杆系结构单元位移与载荷向量
结点位移列向量为:
单元e结点位移列向量为
二维情况下单元的位移和载荷
单元e结点力列向量为
正负号规定:
当线位移及相应力与坐标轴方向一致时为正,反之为负;转角位 移和力矩,按右手法则定出的矢量方向若与坐标轴正向相一致时 为正。对于任意方向的力学向量ppt课,件应分解为沿坐标轴方向的2分9 量。
ppt课件
34
平面刚架梁单元的应力应变
将刚才已经建立的位移函数代入,则应变为 进一步的,应力为 其中,[B] 称为平面刚架梁单元的应变转换矩阵。
ppt课件
35
平面刚架梁单元的有限元方程
采用虚功原理进行推导:
假设梁单元的i,j 结点发生虚位移为
那么单元内会发生相应的虚应变为: 外力在虚位移上的功与内力在虚应变上的功相等:
但不是充分条件。为什么? ppt课件
13
几何不变结构的组成规律
(1) 二元体规则
由两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链杆联结一个新结点所组成的结 构称为二元体。二元体规则是指在一个几何不变结构上,由 增加二元体而发展的结构,是一个几何不变结构。铰接三角 形是最简单的几何不变结构。
铰接三角形
ppt课件
14
几何不变结构的组成规律
约束:指减少结构自由度的装置,即限制结构运动的装置。 具体包括:a. 支座链杆的约束;b. 铰的约束:① 单铰; ② 复铰;③ 完全铰与不完全铰。
桁架自由度计算公式
桁架中的结点数为j,杆件数为g,支座链杆数为z, 则桁架的自由度W 为
平面桁架
空间桁架
ppt课件
12
结构的自由度及其计算
平面混合结构的自由度计算
第八章 板和壳的有限元法
e eT
e
1
1 1
N eT qabd d
z, w 4 (w4 ,x4 ,y4 ) 2b 2a 1 (w1 ,x1 ,y1 ) y() 3 ) x( ) 2 (w2 ,x2 ,y2 )
(w3 ,x3 ,y3 )
8.4 瑞斯纳—明德林板单元
1 2 e 3 4
单元结点位移列阵
F1 F 2 e F F3 F4
单元结点力列阵
8.3 基于薄板理论的非协调单元-矩形单元
(1)单元位移模式和形函数
w ( x ) 1 2 x 3 y 4 x 2 5 xy 6 y 2 7 x 3 8 x 2 y 9 xy 2 10 y 3 11 x 3 y 12 xy 3
w 3 5 x 2 6 y 8 x 2 2 9 xy 310 y 2 11 x 3 312 xy 2 y
x
w y ( 2 2 4 x 5 y 3 7 x 2 2 8 xy 9 y 2 311 x 2 y 12 y 3 ) x e e N e N e N e N e N e
z, w 4 (w4 ,x4 ,y4 ) 2b 2a 1 (w1 ,x1 ,y1 )
1 考虑了剪切变形的影响,不要求横截面垂直于变形后的中面
xz 0, yz 0 即:
2 挠度w与板的厚度相比很小,仅是坐标x,y的函数,即w w( x, y)
3 中面内的各点没有平行于中面的位移。即uz 0 vz 0 0
距离中面为z,平行于未变形中面的位移可以表示为
u ( x, y , z ) z y ( x, y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单元几何形状的确定 在图8-6中所示的壳单元,象空间等参数单元一样引进一个自然 坐标系 oξηζ 。命 ξ ,η 为壳体中面上的曲线坐标;对应于 ζ = 1 的表 面称为顶面(或上表面),对应于 ζ = −1 的表面称为底面(或下表 面)。在单元的中面上选取八个点称为结点,过各结点i(i=1,2,…,8) 作中面的法线,交顶面和底面的点称为结点i的对点。结点i相对应 的对点,它的整体坐标值分别记作
[ ]
[k ] = [λ ] [k ' ][λ ]
ij ij
T
(8-8)
5.集和单元刚度矩阵及等效结点力。线作简单求和
∑ [k ]
ne ij e =1
∑ [R ]
i e =1
ne
然后将它们放入整体刚度矩阵[K]和等效结点荷载列阵 {R} 的相应位 置上去。
6.修改整体刚度矩阵,然后求解平衡方程
[ K ] {δ } = {R}
图8-1 任意壳体作为平面三角形单元的集合
图8-2 圆柱壳作为平面矩形单元的集合
壳体平面单元的应力状态是由平面应力和弯曲应力的叠加而成 的,因此在构造壳体平面单元时,只要将第二章和第七章所讨论的 相应单元进行简单的组合就可以了。同样,前述二章所导出的刚度 矩阵可作为建立壳体平面单元刚度矩阵的基础。 现在把平面单元的计算步骤归纳如下 1. 划分单元,选定整体坐标系 oxyz ,定出节点在整体坐标系中 的坐标值。 2. 对于各个单元利用节点坐标值,建立一个局部坐标系 ox' y ' z ' 例如三角形单元123,可以选取节点1为局部坐标系的原点,并且以 1-2边为 x ' 轴的正方向,如图8-3所示。于是,x ' 方向的单位e1求得 是
{δ i } = [λ ]{δ 'i }
式中 而
{Fi } = [λ ]{F 'i }
(8-6)
t 0 [λ ] = 0 t
(a)
[ t ] = [ e1
e2
e3 ]
(b)
于是,壳体单元e在局部坐标下的结点位移列阵是
{δ '}
或
e
= δ
[
T '1
δ
'T 2
⋯ δ
T T 'n
]
(c) (d)
[ ] [ ]
p p p k '11 k '12 k '13
p k '11
p k '12
b k '11
b k '12
p k ' 22
p k '13
p p k ' 21 k ' 22 k ' 23
p p p k ' 31 k ' 32 k ' 33 p k ' 21
p
b k '13
p k ' 23
b k '11
显然,结点i处的中面法线方向可以由下列单位矢量所确定
(8-9)
xi l 3i xi 1 V3i = m3i = y i − y i n3i hi z i 顶 z i 底
{δ i } = [ ui {Fi } = [ U i
vi
wi
θ xi θ yi θ zi ]T
M θxi M θyi M θzi
Vi Wi
]
(8-5)
T
上式右端的前三项分别表示位移和力,后三项分别表示转角和力矩, 它们都是有明显物理意义的矢量。因此,(8-4)式和(8-5)式之 8-4 8-5 间的坐标变换公式是
y' (η )
4 3
公式,从而把 {R' i } 转换到整 体坐标系中去求出在整体坐 标下的单元节点载荷列阵, 然后经各单元的简单叠加可 以求出结构在整体坐标下的 节点载荷列阵。
z y
z'
o'
1 2
x' (ξ )
x o
图8-4 矩形单元局部坐标
显然,平面单元在局部坐标系中,结点i有五个广义位移:即
12 e1 = 12
(8-1)
z
y'
3
z'
x'
y
1
2
o
x
图8-3 三角形单元局部坐标系
式中 12 = l12 =
(x2 − x1 )2 + ( y2 − y1 )2 + (z2 − z1 )2
12 × 13 e3 = 12 × 13
是矢量12的长
度。取单元的外法线方向作为 z ' 轴的正方向,于是它的单位矢量
{δ 'i } = [ u 'i
{F 'i } = [ U 'i
v 'i
w'i θ ' xi
M 'θxi
θ ' yi θ ' zi ]
M 'θyi
T
V 'i W 'i
M 'θzi
]
(8-4)
T
显然,在上式中 M 'θzi 实际上总是等于零的。
容易看出,把以上结点位移和结点力变换到整体坐标中后,他 的结点位移和结点力列阵具有如下形式
7.计算应力。首先是按照公式 {δ ' i } = [λ ] T {δ i } 求出局部坐标系
p 中的结点位移,再按第二章中所给出的公式计算应力 σ xp 、σ yp 和 τ xy
b ;通过第七章所给出的公式计算 M x 、M xy 和 M xy 进而求得应力 σ x
、σ y 和 τ xy 。于是,壳体应力可以由简单的叠加求得;即
{δ ' i } = [ u ' i
v' i
w' i θ ' xi θ ' yi ] T ,其中前两个对应于平面应力问题,
T M 'θyi 。为了经坐标变换后不影响
后三个对应于平板弯曲问题。类似地,所对应的结点力列阵
{F 'i } = [U 'i
V 'i
W 'i
M 'θxi
]
在整体坐标系中对各特征量的计算,我们引进
xi yi zi 顶
xi yi zi 底
图8-6 八结点四十个自由度 的一般壳体单元
于是,中面上的结点i的整体坐标值是
xi xi xi 1 yi = yi + yi zi 2 zi 顶 zi 底
壳体实质上是从平板演变而来的,它的中面是一个曲面。在分 析壳中应力时,虽然平板的基本假定同样有效,但是壳体的变形有 着很大程度的不同,它除了弯曲变形外还存在中面变形。因而,壳 中内力包括有弯曲内力和中面内力。 应用有限单元法分析壳体结构时,广泛地采用了平面单元和曲 面的单元这两类壳体单元。本章首先介绍平面单元,它是平面应力 问题和平板弯曲问题的组合;这种单元虽然简单,但是相当有效。 然后讨论一个考虑横向剪切影响的曲面单元,称为八结点40个自由 度的一般壳单元,可以适用于厚壳和薄壳。
b b k '12 k '13
k' 21 k 'b
p k ' 31
k' 22 k 'b
p k ' 32
p k ' 33
k 23 k'' b
k 'b 21
k 'b 22
k 'b 32
k 'b 23 k 'b 33
k 'b 31
k 'b 31
k 'b 32
k 'b 33
图8-5 三角形壳体单元刚度矩阵用平面应力和平板弯曲刚度矩阵的构成方法
将壳体曲面划分为有限个单元,它们都是曲面单元。但是在单 元细分时,用平面单元组成的一个单向或双向折板来近似壳体的几 何形状将会得到良好的结果。通常对于任意形状的壳体,采用三角 形单元比较方便,如图8-1所示。如果在壳体上容易找到同一平面上 的四个点,可以采用平面四边形单元。例如具有正交边界的柱面壳 体,如图8-2所示。
容易看出,矢量12和13的矢性积的模等于三角形面积∆的一倍,即 |12 13 12×13 12 13|=2∆。最后,按右手定则可以决定y轴的正方向,它的单位 矢量e2是 e2 = e3 ×e1 ,它的三个角点的局部坐标值是很容易确定的。 对于柱面上的矩形单元,局部坐标的原点 o '选在矩形的形心, 通常选 x ' 轴和x轴均沿柱面母线方向。如图8-4中所示,由矢量12确 定单位矢量e1,再由矢量14确定单位矢量e2,于是e3 = e1 ×e2。 (8-3) 利用上述方法确定的局部坐标系,三角形单元123是在 x' y ' 平面内
(8-10)
式中l3i、m3i和n3i是结点i处中面法线方向对于整体坐标轴oxyz的方向 余弦,而hi是结点i处的壳体厚度,即
hi =
(xi顶 − xi底 ) + ( yi顶 − yi底 ) + (z i顶 − z i底 )
2 2
2
(a)
结点i处法线上任意点的整体坐标值,可以通过矢量相加得到 (图8-7),即
3.对于各个单元,确立在局部坐标系 ox' y ' z ' 中的结点载荷列阵
{R'i } 。壳体载荷可以分解成二组:一组作用在平面内,另一组垂直 于平面。为此,在计算各个单元的结点载荷列阵 {R' i }(包括等效结
点力)可以直接引用第二章和第七章中所叙述的载荷计算的相应公 式。 各个单元的结点载荷列阵 {R'i } 求得后,建立变换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