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测量实验
实验一长度的测量

实验一 长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游标和螺旋测微原理;2、正确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读数显微镜测量长度的方法;3、练习对测量误差的估计和有效数字的基本运算。
二、实验仪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待测物,计算器。
三、实验原理1、游标卡尺与游标原理 (1)游标卡尺游标卡尺的构造如图1所示,它主要是由主尺AB 和副尺CD (一般称游标)组成。
还有内量爪ef 、外量爪EF 、探尺J ,分别用于测量内径、外径和深度。
当主尺的零线与游标的零线对齐时,测量长度为零,这时内、外量爪都应吻合无缝,而且探尺端与主尺端相平。
测量时将量爪分开,刚好卡住待测物,此时主尺零线与游标零线分开,这两零线之间的距离L 即为待测物长度。
L 由两部分读数组成:主尺毫米格读出的整数部分L 0,在主尺最后一毫米格内的估读小数部分⊿L ,见图2。
所以,L = L 0+⊿L (mm )。
如何比较准确地读出⊿L ,请看游标原理。
图1图2(2)游标原理如果将游标等分n 格,使得与主尺上的n -1格等长,以x 表示游标每格长度,x ′表示主尺每格长度,则有()1nx n x ='- 或 x x x n ''-= (1)如果主尺每格x ′为1mm,游标分格数n 为10,则游标每格x 可由(1)式算得为0.9mm 。
这时,主尺与游标每格长度差为 10901x x ..'-=-=mm即 01x n .'=mm既然是每格相差x ′/n =0.1mm ,那么,K 格就应相差K ×0.1mm 。
如果⊿L 正好就是游标上K 格与主尺上K 格相差的结果,则⊿L 就为K ×0.1mm ,所以,找出K 值,就可读出⊿L 。
找K 值的方法是,从游标分格线上看第几条线与主尺分格线对齐,对齐的这条线在游标上所示格数就是k 值。
假设是游标第七条分格线与主尺分格线对齐了,则K 为7,⊿L 为0.7mm ,见图2。
长度的测量

实验一长度测量【实验目的】1.掌握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计的测量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计。
2.练习用有效数字记录数据和用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进行运算。
【实验原理】长度是一个基本物理量,长度测量是一切测量的基础。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长度测量仪器有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千分尺)和读数显微镜(比长尺)等,通常用量程和分度值表示这些仪器的规格。
量程表示仪器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仪器所标示的最小分划单位。
分度值的大小反映仪器的精密程度。
一般来说,分度值越小,仪器越精密。
游标卡尺1.结构:游标卡尺的结构如图(1-1)所示,它由主尺和游标两部分构成,游标套于主尺图(1-1)游标卡尺上并紧贴着主尺滑动,外量爪用于测量厚度和外径,内量爪用于测量内径,深度尺用于测量槽的深度,紧固螺钉用于固定量值读数。
游标上根据不同的规格刻有10,20及50个小格等几种,刻有10格的游标称十分游标尺,其它的依次称为二十分游标尺及五十分游标尺见图(1-2)、(1-3)、(1-4)。
使用游标卡尺能够使长度测量精确到0.1mm以下,这是游标卡尺的最大特点。
2.读数原理:现结合十分游标尺说明它的读数原理,见图(1-2)。
当量爪靠紧时,游标上“0”线与主尺上“0”线对齐,这时游标上最后一条刻度线“10”与主尺上9mm对齐,即游标上10个小格的长度=9mm,见图(1-2)(a),则每小格的长度为9/10=0.9mm,主尺上1小格与游标上1小格之差=0.1mm,这个值称为“游标精密度”(即分度值),用Δx 表示,这时游标上第一、第二……第n条刻度线对应与主尺上第一、第二……第n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分别为0.1mm、0.2mm……n×0.1mm,如果被测物体的长度恰好使游标上第一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第一条刻度线对齐,则物体的长度为0.1mm .如果游标上第二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第二条刻度线对齐,则物体的长度为0.2mm ,一般地,如果游标上第n 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第n 条刻度线对齐,则被测物的长度为n Δx = n ×0.1mm ,见图(1-2)(b )、(c )、(d )。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引言:长度是物体在空间维度上的一种特性,测量长度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常见的任务。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以及不同的测量方法,来比较它们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长度测量的原理和方法,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测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实验一:直尺测量方法首先,我们使用传统的直尺测量方法来测量一个长方形木板的边长。
我们将直尺靠紧木板的一边,并且确保直尺与木板垂直对齐,然后使用眼睛准确定位直尺与木板边缘的交点。
重复这个步骤三次,并记录每次测量结果。
实验二:卷尺测量方法接下来,我们使用卷尺来测量同样的木板边长。
我们将卷尺的一个端点对准木板的起始点,然后沿着木板移动卷尺直到另一端。
确保卷尺与木板垂直,并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三:激光测距仪测量方法最后,我们使用激光测距仪来测量木板的边长。
激光测距仪是一种使用激光技术进行非常精确测量的仪器。
我们将激光测距仪对准木板的边缘,并观察激光测距仪显示的测距结果。
结果:我们对每种测量方法进行了三次重复测量,下面是每次测量结果的比较:直尺测量方法:测量一:10.2 cm测量二:10.1 cm测量三:10.3 cm卷尺测量方法:测量一:10.0 cm测量二:10.1 cm测量三:10.0 cm激光测距仪测量方法:测量一:10.05 cm测量二:10.02 cm测量三:9.98 cm讨论:通过上述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测量方法产生了略微不同的测量结果。
这主要是因为每种测量方法都有其自身的误差。
对于直尺测量方法来说,主要的误差源是我们眼睛的准确度以及直尺与木板对齐的程度。
而卷尺测量方法的误差主要来自于卷尺的刻度准确度和操作者的测量技巧。
激光测距仪虽然具有极高的测量精度,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是由于使用者没有完全对准测量目标或者激光测距仪本身的误差。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的测量方法会产生略微不同的测量结果,这是由于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误差。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等测量长度的工具。
2、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和读数规则。
3、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原理是将被测长度与刻度尺上的刻度线进行比较,直接读出刻度值。
2、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和游标尺上刻度线的间距差来测量长度的。
3、螺旋测微器是通过旋转螺杆,使测微螺杆与固定刻度套筒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测量长度。
三、实验器材1、刻度尺(最小刻度为 1mm)2、游标卡尺(精度为 002mm)3、螺旋测微器(精度为 001mm)4、待测物体(如圆柱体、长方体等)四、实验步骤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1)将刻度尺平放在被测物体上,使刻度线与物体的边缘对齐。
(2)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刻度尺,读取刻度值,注意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2、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1)检查游标卡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对齐。
(2)将被测物体放在游标卡尺的测量爪之间,轻轻推动游标卡尺,使测量爪与物体紧密接触。
(3)读取主尺上的刻度值,再加上游标尺上与主尺刻度线对齐的刻度值乘以精度。
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直径(1)先检查零点读数,若不为零,应记录下来。
(2)将被测物体放在测微螺杆与固定刻度套筒之间,旋转测微螺杆,当测微螺杆与物体接触时,听到“咔咔”声即可。
(3)读取固定刻度套筒上的刻度值,再加上可动刻度上与固定刻度套筒刻度线对齐的刻度值乘以精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刻度尺测量数据物体 1:长度为_____mm物体 2:长度为_____mm2、游标卡尺测量数据物体 1:长度为_____mm物体 2:长度为_____mm3、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据物体 1:直径为_____mm物体 2:直径为_____mm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六、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1)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或磨损。
(2)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零点误差。
长度测定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长度测定的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长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常用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实验原理长度测定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实验,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来研究其几何性质。
常用的长度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
直接测量是指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等工具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间接测量是指通过计算或转换得到物体的长度。
本实验采用直接测量法,使用刻度尺和游标卡尺进行长度测定。
三、实验仪器1. 刻度尺:用于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
2. 游标卡尺:用于精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3. 转换尺:用于将不同长度单位进行转换。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确保刻度尺和游标卡尺的清洁和准确。
2.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3.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4. 将两种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误差来源。
5. 使用转换尺将长度单位进行转换,得到所需结果。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刻度尺测量结果:物体长度为10.00cm。
2. 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物体长度为10.02cm。
3. 误差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存在微小差异,可能是由于刻度尺的读数误差、游标卡尺的精度限制等因素导致的。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长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熟悉了刻度尺和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3. 实验结果表明,直接测量法可以满足一般的长度测量需求,但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测量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地完成了长度测定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长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熟悉了常用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
同时,实验过程中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实验误差的存在,为今后的实验操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八、注意事项1. 在使用刻度尺和游标卡尺时,要注意尺的清洁和准确。
2. 在读数时,要确保视线与刻度线垂直,避免产生视差。
长度测量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2. 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4. 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长度测量是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测量方法。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包括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本实验采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其原理如下:(1)刻度尺:刻度尺是一种具有均匀刻度的直尺,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
测量时,将刻度尺与物体紧贴,读取物体的起始和终止刻度值,两者之差即为物体的长度。
(2)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一种具有精确刻度的量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内外径和深度等。
测量时,将游标卡尺与物体紧贴,读取游标与尺身的刻度值,两者之差即为物体的长度。
(3)千分尺:千分尺是一种具有极高精度的量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内外径和深度等。
测量时,将千分尺与物体紧贴,读取千分尺的刻度值,即为物体的长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刻度尺(精度:1mm)2. 游标卡尺(精度:0.02mm)3. 千分尺(精度:0.001mm)4. 待测物体(长度约为10cm)5.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确保物体表面与桌面平行。
2. 使用刻度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3.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4. 使用千分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5. 对比三种测量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五、实验数据与处理1. 刻度尺测量结果:待测物体长度为10.0cm。
2. 游标卡尺测量结果:待测物体长度为10.00cm。
3. 千分尺测量结果:待测物体长度为10.000cm。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了刻度尺、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使用。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刻度尺、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是因为三种测量工具的精度不同,以及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一--长度的测量

实验一 长度的测量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物理测量之一。
这不仅因为长度是一个基本物理量,无论在生产过程或科学实验中都广泛地使用各种长度测量仪器,而且许多其他物理量的测量仪器(如温度计、压力表、各种电表等)的刻度,最终均转化为长度的测量。
【实验目的】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的原理和构造。
2.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计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3.根据仪器的精度和有效数字的定义,正确记录原始数据。
4.掌握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并用不确定度报告测量结果。
【实验原理】一、游标卡尺 1.游标原理米尺的分度值为1mm ,即一个最小分格的长是1mm 。
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可测准到毫米,毫米以下的读数要凭目测估计。
为了提高估读的精度,可在米尺上再附加一把可以滑动的副尺,称为游标。
设游标上每个分格的长度为x ,主尺上的分度值为X ,差值Δx =X -x 为该游标卡尺的分度值,它是游标卡尺能读出的最小数值。
常用的游标卡尺分度值为0.1mm 、0.05mm 、0.02mm ,与它们相应的游标分别为10分度、20分度和50分度游标。
主尺图1-1 10分度游标原理图图1-1中所示游标为10分度游标,游标上的10个分格和主尺上的9个分格等长。
设该游标的最小分度长为x ,由于主尺的分度值X =1mm ,则有10x =1×9mm x =0.9mm故该游标的分度值为Δx =X -x =1-0.9=0.1mm它是10分度游标卡尺所能读出的最小数值。
主尺游标0.10 5 100 5 10图1-2 20分度游标原理图图1-2中所示的游标为20分度游标,游标的20个分格和主尺上的19个分格等长。
设该游标的最小分量是x ,由于主尺的分度值X =1,则有20x =1×19mm x =0.95mm故该游标的分度值为Δx =X -x =1-0.95=0.05mm它是20分度游标卡尺所能读出的最小读数。
图1-3 50分度游标原理图图1-3所示的游标为50分度游标,游标上的50分格和主尺的49个分格等长。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概述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显微镜和卡尺两种工具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比较两种工具的测量精度和误差。
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显微镜、卡尺、标准长度板、尺子、钢丝尺。
实验材料:小木件、硬币、铜片。
1. 用卡尺测量三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值和示值误差。
3. 使用标准长度板来校准显微镜读数。
4. 使用尺子和钢丝尺测量标准长度板的长度,以验证标准长度板的精度。
结果分析
卡尺和显微镜的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 物体 | 卡尺测量值/mm | 卡尺示值误差/mm | 显微镜测量值/mm | 显微镜示值误差/mm |
| -------- | ----------- | ------------ | ----------- | ------------ |
| 小木件 | 10.12 | 0.12 | 10.10 | 0.10 |
| 硬币 | 25.58 | 0.58 | 25.60 | 0.60 |
| 铜片 | 20.26 | 0.26 | 20.30 | 0.30 |
校准标准长度板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结论
可以看出,显微镜测量的示值误差较小,测量精度更高。
使用标准长度板校准显微镜读数可以提高精度。
同时,使用卡尺测量时可能出现示值误差,应该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在用钢丝尺和尺子测量标准长度板时,应该注意读数的精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长度测量是物理学的基本实验之一,它是测量任何物体大小的基础。
在许多工业和科学领域,长度测量都是精度至关重要的,因此精确测量长度是在现代工程和技术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本实验将向您介绍两种测量长度的方法:使用游标卡尺和使用光学测量仪器。
我们将探讨这些测量技术的优点和不足,并解释如何正确使用它们来获得最准确的测量结果。
实验步骤:材料:- 游标卡尺- 黏土- 铅笔- 长钢板- 光学测量仪器- 纸张- 计算器步骤一:使用游标卡尺1. 在黏土中插入一根铅笔。
2. 将钢板放在桌子上,使其表面平整,然后用黏土将其固定在桌子上。
3. 用游标卡尺测量板的长度。
确保在测量之前,卡尺已完全关闭。
4. 可以使用铅笔标记板的两端。
5. 移动卡尺,使它与标记在钢板上的两端对准,并读取卡尺上的数字。
6. 重复几次,确保读数准确,并求出平均长度值。
步骤二:使用光学测量仪器1. 将光学测量仪器置于平坦表面上。
确保它稳定而不会移动。
如果需要,可以在表面下方垫一些垫子。
2. 打开测量仪器。
在某些情况下,您可能需要根据特定的测量程序调整设置。
3. 在纸张上绘制一条直线。
4. 将光学测量仪器的镜头对准将要测量的物体。
确保放置正确。
5. 在测量程度之前调整放置的物体位置。
确保它放置在稳定的位置上。
6. 在测量仪器上选择适当的测量单位,并开始测量。
优点和不足:游标卡尺的优点是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便携,是一种简单、经济、可操作性强的测量工具。
游标卡尺的不足是精度受限制。
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磨损,这会影响卡尺的准确度。
此外,可读性还取决于人眼的能力,因此有可能引起一定程度的误差。
与游标卡尺相比,光学测量仪器有更高的精确度。
它使用非接触式传感器,能够测量复杂曲面的长度、厚度、距离等。
这些仪器可以将数据直接传输至计算机上,以方便进一步数据分析。
另外,高质量的光学测量仪器可以通过加入其他测量模式和功能来扩展其测量范围和精确性。
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

引言概述:大学物理实验中的长度测量是一项重要且常见的实验内容。
长度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大学物理实验中长度测量的相关概念、方法和实验技巧,特别是涉及到长度测量的第二部分内容。
正文内容:一.背景知识1.1什么是长度测量1.2长度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3长度的国际单位制(SI制)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二.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2.1直尺测量法2.1.1直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1.2直尺测量中的误差及其修正2.2卡尺测量法2.2.1卡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2.2卡尺测量中的误差及其修正2.3视差测量法2.3.1视差的定义和测量原理2.3.2视差测量中的误差及其修正三.仪器和设备的选择与使用3.1直尺的选用与使用技巧3.2卡尺的选用与使用技巧3.3视差仪的选用与使用技巧3.4其他常用的长度测量仪器和设备四.常见长度测量实验4.1用直尺测量固定长度物体的长度4.2用卡尺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4.3用视差仪测量小尺寸物体的长度4.4长度测量中的温度修正实验4.5长度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和数据处理方法五.长度测量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5.1实验环境及测量条件的控制5.2仪器的检查和校准5.3长度测量中的读数技巧5.4长度测量中的防护和安全措施5.5长度测量实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长度测量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对长度测量的背景知识、基本原理、实验仪器和设备的选择与使用、常见实验及注意事项和技巧进行了详细阐述。
掌握正确的长度测量方法和技巧,能够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对于物理实验的设计和数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长度测量实验时,需要注意实验环境和条件的控制,仪器的检查和校准,以及读数技巧和安全措施等方面,以获得可靠和准确的实验结果。
长度测量实验实施方案

长度测量实验实施方案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1. 木尺。
2. 卷尺。
3. 游标卡尺。
4. 实验物体,如钢尺、书本、铅笔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实验一,使用木尺测量物体长度。
a. 取一根木尺,将其端部与待测物体的一端对齐,用手指按住木尺的另一端。
b. 用眼睛水平观察木尺的刻度线与物体的接触点,记录下所对应的长度值。
2. 实验二,使用卷尺测量物体长度。
a. 将卷尺的起始位置与待测物体的一端对齐,用手握住卷尺的卷轴。
b. 拉伸卷尺,使其与物体贴紧,用眼睛水平观察卷尺的刻度线与物体的接触点,记录下所对应的长度值。
3. 实验三,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长度。
a. 将游标卡尺的两个测头夹持住待测物体的两端,使其贴合物体表面。
b. 通过游标卡尺的刻度线读数,记录下物体的长度值。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实验时,要保持仪器的清洁和完好,避免仪器损坏影响实验结果。
2. 实验操作时要轻柔,避免对物体造成损坏或变形。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仪器与物体的贴合度,避免产生误差。
4. 实验结果要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不同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并对比分析了使用不同测量仪器所得到的数据。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测量仪器在测量长度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六、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使我们掌握了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因素,这对我们今后的实验操作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七、实验延伸。
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实践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长度测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研究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总结与讨论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总结与讨论1. 实验目的嘿,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聊长度测量实验,这可是个看似简单却颇有趣味的项目哦。
首先,搞清楚为什么要测量长度。
简单来说,长度是物体的一种基本特性,准确测量它能帮我们了解世界,打个比方,就像量一根面条的长度一样,决定了你能煮出多长的意面!这实验的目的,主要就是让我们学会如何用不同的工具来测量长度,比如米尺、游标卡尺和卷尺,简单又实用,生活中可常用得上。
2. 实验工具与方法2.1 实验工具说到工具,咱们就不得不提到那些神奇的小玩意儿。
米尺?没错,它是家里的常客,像个老朋友。
游标卡尺则显得高大上,仿佛它能测出任何东西的长度,连蚊子的翅膀都不放过。
卷尺嘛,那是建筑工人手中的利器,能让你瞬间变身装修大师。
每种工具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就像人一样,五花八门,乐趣无穷。
2.2 实验方法接下来说说我们是怎么测量的。
首先,得确定你要测什么东西,比如一张桌子,或者一根铅笔。
然后,使用合适的工具。
比如,用米尺来量桌子的长度,你只需将米尺一头放在桌子的一端,另一头拉到另一端,就可以轻松搞定。
但要是用游标卡尺,那就得小心翼翼,得保证卡尺夹得稳稳的。
记得要看清读数哦,眼睛要亮,千万别搞错了,否则可真是笑话百出!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实验结果那么,实验结果如何呢?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每种工具的读数可能会有些差别。
这是因为测量工具的精度和使用方法都有影响。
例如,米尺在长距离测量时可能会受重力影响,有点下垂,而游标卡尺在小物体测量时就特别精准。
这就像人吃饭,使用筷子和刀叉,方式不同,结果也会有点差异。
3.2 实验讨论经过一番测量,我们讨论了各种工具的优缺点。
米尺简单易用,适合日常生活;游标卡尺精度高,适合专业领域;卷尺则方便携带,适合户外测量。
总的来说,各有千秋。
还有啊,记得多多练习,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像个老手一样自信满满地测量各种长度!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觉得“长度测量”这事儿有点无聊,但其实,只要你认真去做,真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长度标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不同长度测量工具的精度和适用范围。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4. 分析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度。
二、实验原理长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精确测量长度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使用不同长度测量工具,如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对标准长度进行测量,以了解不同测量工具的精度和适用范围。
三、实验器材1. 米尺(1m,分度值1mm)2. 游标卡尺(0-150mm,分度值0.02mm)3. 螺旋测微计(0-25mm,分度值0.01mm)4. 标准长度块(50mm)5. 比较用的金属丝(50mm)四、实验步骤1. 使用米尺测量标准长度块,记录测量结果。
2.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标准长度块,记录测量结果。
3. 使用螺旋测微计测量标准长度块,记录测量结果。
4. 使用金属丝进行长度比较,记录测量结果。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米尺测量结果:- 第一次测量:49.9cm- 第二次测量:49.8cm- 平均值:49.85cm2. 游标卡尺测量结果:- 第一次测量:49.98cm- 第二次测量:49.97cm- 平均值:49.975cm3. 螺旋测微计测量结果:- 第一次测量:49.980cm- 第二次测量:49.979cm- 平均值:49.979cm4. 金属丝比较结果:- 金属丝长度:49.98cm六、误差分析1. 米尺测量误差:- 米尺的分度值为1mm,故测量精度较低。
- 实验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和视线误差,导致测量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2. 游标卡尺测量误差:- 游标卡尺的分度值为0.02mm,测量精度较高。
- 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3. 螺旋测微计测量误差:- 螺旋测微计的分度值为0.01mm,测量精度最高。
- 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4. 金属丝比较误差:- 金属丝长度与标准长度块长度存在一定差异,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
2. 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长度测量是物理实验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
本实验通过使用刻度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验证长度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刻度尺:精度为0.1mm2. 物体:直尺、铅笔、橡皮等3. 记录本、笔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刻度尺是否完好。
2. 将直尺、铅笔、橡皮等物体依次放在桌面上。
3. 使用刻度尺测量直尺的长度,记录数据。
4. 改变测量位置,重复步骤3,记录数据。
5. 使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记录数据。
6. 改变测量位置,重复步骤5,记录数据。
7. 使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记录数据。
8. 改变测量位置,重复步骤7,记录数据。
9. 对比不同物体的测量数据,分析误差来源。
五、实验数据1. 直尺长度:20.0cm、20.1cm、20.2cm2. 铅笔长度:18.0cm、18.1cm、18.2cm3. 橡皮长度:3.0cm、3.1cm、3.2cm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比不同物体的测量数据,发现直尺的测量误差较小,铅笔和橡皮的测量误差较大。
2. 分析误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 刻度尺本身的精度限制;b. 测量时的读数误差;c. 测量位置的改变;d. 物体表面的不平整。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
2. 了解测量长度时可能出现的误差,以及如何减小误差。
3. 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八、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刻度尺的放置,确保其与物体表面平行。
2. 在读数时,要确保视线与刻度尺垂直,避免读数误差。
3. 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4. 实验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调整。
九、实验拓展1. 尝试使用不同精度的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比较测量结果。
2. 探究不同测量方法对长度测量的影响。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并了解长度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长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方向上的延伸程度,用于描述物体的大小。
在实验中,我们将借助一把准确的卷尺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实验器材:- 卷尺- 实验物体(包括直尺、铅笔、书籍、桌子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卷尺展开,确保刻度清晰可见。
2. 测量直尺的长度:将卷尺对准直尺的一端,将卷尺的起点与直尺的一端对齐,然后沿着直尺的边缘滑动卷尺,当卷尺的另一端达到直尺的另一端时,读取卷尺上的数值,即为直尺的长度。
3. 测量铅笔的长度:用类似的方法,将卷尺对准铅笔的一端,并沿着铅笔的长度滑动卷尺,读取卷尺上的数值,即为铅笔的长度。
4. 测量书籍的长度:将卷尺对准书籍的一侧,将卷尺放置在书籍的底部,然后顺着书籍的边缘滑动卷尺至书籍的顶部,读取卷尺上的数值,即为书籍的长度。
5. 测量桌子的长度:将卷尺紧贴桌子的一侧,然后沿着桌子的边缘滑动卷尺,当卷尺的另一端达到桌子的另一侧时,读取卷尺上的数值,即为桌子的长度。
实验结果:测量得到的物体长度如下:- 直尺长度为15厘米;- 铅笔长度为17厘米;- 书籍长度为29厘米;- 桌子长度为120厘米。
实验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果可以发现,不同物体的长度存在差异。
直尺的长度较短,铅笔的长度稍长,书籍的长度更长,而桌子的长度则相对较大。
在测量长度时,我们需要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如卷尺。
卷尺上的刻度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读取长度值。
而在测量过程中,需要确保卷尺与被测量物体之间保持紧密接触,以避免不准确的测量结果。
长度是物体重要的物理属性之一,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我们可以对物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进行精确描述,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物体的特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掌握了使用卷尺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体的长度存在差异,长度是物体的重要特性之一。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长度的直接测量
二.实验目的:
1、学习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误差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学习直接测量数据与处理方法。
三.实验仪器:1 游标卡尺 0~125mm 0.02mm 2千分尺 0~25mm 0.01mm 3保险丝(大,小)4刻度尺
四.实验原理:
1游标原理和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的两种读数方法
法一:加法法
先读主尺读数:读出游标尺零刻度线对应的主尺位置
再读游标读数:找出游标尺上的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
两次数值相加得出被测工件的尺寸
法二:减法法
先读主尺读数:读出主尺上与游标尺对齐的主尺刻度线的读数
再算游标长度:算出游标上与主尺对齐的游标刻度线前端的长度
两次数值相减得出被测工件的尺寸
2螺旋测微计(千分尺)
读数公式:
测量值=固定刻度值+固定刻度的中心水平线与可动刻度对齐的位置的读数×0.01mm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保险丝(大,小)高度,外径和内径,在不同的位
置分别测量,各测五次,将数据列表,求平均值。
2、用千分尺测量塞尺的厚度,共5次求平均值。
六.实验处理:
刻度尺(mm):
小保险丝(mm):
大保险丝(mm):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明白了游标测量原理,学会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计的使用,掌握了怎么样减少误差的方法和怎么处理数据的办法。
高中物理实验——长度的测量

高中物理实验——长度的测量1. 实验目的①了解直尺、游标卡尺和毫米纸的使用方法②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③掌握测量误差及误差处理方法2. 实验仪器及材料直尺、游标卡尺、毫米纸、光纤棒、木板等3. 实验原理长度是物理量之一,是一个物体在空间中所占据的范围大小。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i)。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直尺、游标卡尺和毫米纸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直尺是一种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可以测量线段的长度。
直尺通常由铝或塑料制成,有多种尺寸和长度。
游标卡尺是一种用于测量线段或间隙长度的工具。
通常用于测量小物体的长度和直径,准确度较高。
同时,游标卡尺也可以测量内部和外部尺寸,并带有深口部和指针锥。
毫米纸是一种常见的测量长度的纸张。
其特点是每一行都被精确地划分为1毫米的等距离线条。
使用毫米纸可以轻松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4. 实验步骤①直尺测量长度(1) 使用一把直尺将一个长条形物体放在桌子上。
(2) 在物体的一侧放置直尺,使尺子贴紧物体,然后记录测量结果。
(3) 移动直尺并再次记录测量结果。
(4) 计算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
(2) 将游标卡尺的下颚放在球体底部,并将游标卡尺的上颚移动到球体的最高点。
(3) 记下读数,这个数就是小球体的直径。
③毫米纸测量长度(1) 在一个木板上画一条直线。
(2) 将光纤棒平行地放在直线上,并用两个手指夹住光纤棒,记录手指的位置。
(3) 用毫米纸测量光纤棒所在的位置。
(4) 重新摆放光纤棒并重新测量位置,以获得第二个读数。
5. 实验注意事项①实验过程中应谨慎操作,严禁将测量工具拉出或旋转。
②在测量前应该确认测量工具是否准确。
③在测量时,应该将测量尺子或游标卡尺尽可能地摊开。
④在测量之前应该对测量的物体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在平面上放置水平。
6. 实验结果分析测量的长度可能会有误差。
误差通常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于测量不准确,可能是由于人为因素、仪器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长度的测量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方法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和技巧,培养准确测量的能力。
实验仪器:长度尺、游标卡尺、显微镜实验原理:长度是物体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的长短。
长度的测量可以通过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法来进行。
实验步骤:1. 直接测量:- 将待测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长度尺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
注意要将物体对齐,读数要准确。
- 使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
将游标卡尺的测头对准物体的一端,用微调螺丝调节游标的位置,使其紧贴物体的另一端。
记录游标的位置,得到物体的长度。
2. 间接测量:- 使用长度尺测量物体的宽度和高度,然后计算出物体的长度。
对于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使用公式进行计算;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通过测量参考物体的长度来计算。
-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放大图像,测量图像在显微镜中的长度,然后通过显微镜的倍数来计算物体的实际长度。
实验数据记录:直接测量:物体1长度:30cm物体2长度:15.5cm间接测量:物体3宽度:10cm物体3高度:6cm物体3长度:√(宽度²+高度²)=√(10²+6²)=√(100+36)=√136≈11.66cm实验结果分析:通过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方法,我们分别得到了物体的长度。
直接测量是比较直接的方法,可以快速得到准确的结果,适用于规则形状的物体;而间接测量则适用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通过计算和观察物体的相关参数来得到长度。
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仪器的精度和个人测量技巧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测量误差。
对于直接测量,读数的准确性和对齐的精度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对于间接测量,计算和观察的过程中都存在误差。
为降低实验误差,可以提高测量仪器的精度和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长度的测量方法和技巧,并获得了物体的准确长度。
长度测量的实验报告

长度测量的实验报告长度测量的实验报告引言:长度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其测量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不同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方法:1. 直尺测量法:在实验室提供的标准直尺上,选择两个不同长度的物体,如一支铅笔和一本书。
将直尺放置在物体上,并用眼睛对齐直尺上的刻度线,记录下物体的长度。
重复测量三次,并计算平均值。
2. 卷尺测量法:使用一把卷尺,将其对准物体的一端,然后展开卷尺,直到完全覆盖整个物体。
读取卷尺上的刻度值,记录下物体的长度。
同样,进行三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
3. 比例尺测量法:使用一把比例尺,将其对准物体的一端,然后将比例尺的刻度与物体的长度对应起来。
读取比例尺上的刻度值,记录下物体的长度。
同样,进行三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
实验结果:通过对三种测量方法的实际操作,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直尺测量法:铅笔长度的三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0.2 cm、10.3 cm和10.1 cm,平均值为10.2 cm。
书的长度的三次测量结果分别为21.5 cm、21.6 cm和21.4 cm,平均值为21.5 cm。
卷尺测量法:铅笔长度的三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0.1 cm、10.0 cm和10.2 cm,平均值为10.1 cm。
书的长度的三次测量结果分别为21.4 cm、21.3 cm和21.5 cm,平均值为21.4 cm。
比例尺测量法:铅笔长度的三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0.0 cm、10.1 cm和10.0 cm,平均值为10.0 cm。
书的长度的三次测量结果分别为21.3 cm、21.4 cm和21.3 cm,平均值为21.3 cm。
讨论与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直尺测量法、卷尺测量法和比例尺测量法在测量长度上都能够达到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不同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直尺测量法的误差主要来自于人眼对齐刻度线的准确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0=0.88mm
0 1 1 2 2 3 4 3 5 6 7 4 5 6
副尺零在主尺零右边
7
8
9
10
0
8 9 10
(二)、螺旋测微器的结构
量程一般为0~25mm,最小分度是0.01mm。
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
(1) 以可动尺边缘为准在固定刻度上 读出整毫米数。 (2) 从可动刻度上读出毫米以下的小 数 (3) 测量长度为上述二者之和。
50.24m m
9.20mm
25
游标卡尺注意事项
(1) 根据被测对象情况,决定使用 外测量爪、内测量爪、深度尺。 (2) 游标卡尺在读数时不需向后 估读一位。 (3) 应记录游标卡尺零点位置,以便 对测量值进行修正.
L0=0
0
0
0
主副零对齐
3 5 6 7
1
1 2
2
3 4
4
5
6
7
8
9
10
8 9 10
( P 95%)
(注意:结果的最后一位有效数字一定落在不 确定度所在位。) 错误: D=(2.11775 0.00634)mm
长度测量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数据处理 注意事项
实验目的 确使用。 2、学会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仪器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一)、游标卡尺的结构
根据游标上的分度格数,常把游标卡尺分 为10分度的、 20分度的、 50分度的三种。
(4)B类分量: B 仪 0.005mm
(注意有效数字位数中间值可多取一位) (5)计算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D A2 B 2 0.00282 0.0052 0.006mm
(6)结果表示:
D (2.118 0.006) mm 0.006 E 0.28% 2.118
D
,再减掉零点读数得:
D
)
(2)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1 8 D Di 2.118mm (计算器算出:2.11775mm)8 i 1
(3)A类不确定度计算:
8 1 2 SD ( D D ) 0.0012mm(用计算器算) i 8(8 1) i 1
A t ( )SD 2.36 0.0012mm 0.0028mm ( P 95%)
螺旋测微器注意事项
(1) 先用粗测旋钮使测头小砧接 近被测物,后用微调旋钮使测头小 砧接触被测物。听到“喀”、“喀” 止动声后停止旋转。 (2) 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 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 (3) 螺旋测微器读数时必须估读 一位,即估读到 0.001mm 这一 位上。
螺旋测微计的测量方法及读数
主尺上n-1个刻度与游标上n个刻度的长度相等, 则游标上每个刻度的差值为1/n mm
游标卡尺读数规则
(1)看清卡尺精确度。 (2)以游标零刻线位置为准,在主尺上读取 整毫米数。 (3)看游标上哪条刻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线 对齐,由游标上读出毫米以下的小数。 (4)总的读数为主尺毫米整数加上游标毫米 小数。
校零:
下减0.015
上加0.025
读数:
5+0.033-0.015
5+0.5+0.033+0.025
=5.018mm
=5.558mm
常见读数错误
30 25
实验内容
1、用游标卡尺测量给定圆柱体的 体积并计算其不确定度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给定球体的 体积并计算其不确定度
数据处理示例
例:用千分尺对一小球直径测量8次,测量 结果见下表D',千分尺的零点读数为 0.008mm,试处理这组数据并给出测量 结果。
1
2.125 2.117
次数
D´/mm D/mm
2
2.131 2.123
3
2.121 2.113
4
2.127 2.119
5
2.124 2.116
6
2.126 2.118
7
2.123 2.115
8
2.129 2.121
解(1)修正零点误差:Di ( Di 0.008) mm ,填入上表。
(注:也可先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