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九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

合集下载

(完整版)机械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机械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1-2 现代机械系统由哪些子系统组成, 各子系统具有什么功能?(2)答: 组成子系统及其功能如下:(3)驱动系统其功能是向机械提供运动和动力。

(4)传动系统其功能是将驱动系统的动力变换并传递给执行机构系统。

第二章执行系统其功能是利用机械能来改变左右对象的性质、状态、形状或位置, 或对作业对象进行检测、度量等, 按预定规律运动, 进行生产或达到其他预定要求。

第三章控制和信息处理系统其功能是控制驱动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各部分协调有序地工作, 并准确可靠地完成整个机械系统功能。

第四章机械设计基础知识2-2 什么是机械零件的失效?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断裂失效主要表现在零件在受拉、压、弯、剪、扭等外载荷作用时, 由于某一危险截面的应力超过零件的强度极限发生的断裂, 如螺栓的断裂、齿轮轮齿根部的折断等。

(2)变形失效主要表现在作用在零件上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 零件产生塑性变形。

(3)表面损伤失效主要表现在零件表面的腐蚀、磨损和接触疲劳。

2-4 解释名词: 静载荷、变载荷、名义载荷、计算载荷、静应力、变应力、接触应力。

答: 静载荷大小、位置、方向都不变或变化缓慢的载荷。

变载荷大小、位置、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载荷。

名义载荷在理想的平稳工作条件下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

计算载荷计算载荷就是载荷系数K和名义载荷的乘积。

静应力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变化很小的应力。

变应力随时间变化的应力, 可以由变载荷产生, 也可由静载荷产生。

(1)2-6 机械设计中常用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答:机械中材料的选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决策问题, 其基本原则如下:①材料的使用性能应满足工作要求。

使用性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②力学性能③物理性能④化学性能①材料的工艺性能应满足加工要求。

具体考虑以下几点:②铸造性③可锻性④焊接性⑤热处理性⑥切削加工性①力求零件生产的总成本最低。

主要考虑以下因素:②材料的相对价格③国家的资源状况④零件的总成本2-8 润滑油和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哪几项?答: 衡量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有: 粘度(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粘度指数、闪点和倾点等。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
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调试 了解带传动的张紧方法、安装步骤和 调试技巧,确保带传动的正常运行。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我对带传动的类型、 特点、工作原理和设计计算有了深入 的理解,能够独立完成相关设计任务。
在课程设计和实验中,我与同学积极 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越小,越容易发生打 滑。
带的类型与材料
不同类型和材料的带具有不同 的抗滑性能。
参数计算方法及实例
计算方法
根据给定的设计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带型、带轮直径、中心距等参数,并进行必要的校核计算。
实例分析
以某型号V带传动为例,介绍参数计算过程。首先根据传递功率和转速选择合适的V带型号和带轮直径, 然后根据中心距和张紧力要求进行设计计算,最后进行传动效率和滑动率的校核。通过实例分析,可以加 深对带传动性能评价和参数计算的理解。
3
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设计方法和制造技术 不断涌现,建议关注和学习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 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寿命与可靠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 高带传动的寿命和可靠性。
维护与保养
设计时应考虑方便维护和保养的 因素,如易于更换传动带和张紧
装置等。
03
带传动性能评价与参数计 算
传动效率及影响因素
传动效率定义
带传动中,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反映 了传动的能量损失情况。
张紧力
适当的张紧力可以提高传动效率,但过大的 张紧力会导致带的磨损和能量损失。
滑,起到保护其他零件的作用。常用于两轴平行且旋转方向相同的场合。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全)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全)
第2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2.1按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干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无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力最大,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液体摩擦的特点是两摩擦表面不直接接触,被液体油膜完全隔开,摩擦系数极小,摩擦是在液体的分子间进行的,称为液体润滑。边界摩擦的特点是两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但由于边界膜较薄,不能完全避免金属的直接接触,摩擦系数较大,仍有局部磨损产生。混合摩擦的特点是同时存在边界润滑和液体润滑,摩擦系数比边界润滑小,但会有磨损发生。
①求 。由已知条件可知: ,方向为B A; 。
②求 。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可选立下列方程式
大小? ?
方向水平
取加速度比例尺 ,作加速度矢量如题4.9答案图c,则 代表 , 代表 。
由图可知, 方向同 (水平向左); ,方向同 。
③求 。因 ,则
(方向为逆时针)
④求 。
大小? ? ?
方向?
作矢量图,如题4.9答案图c所示,可见 代表 。
题3.5图
答:取 ,绘制运动简图如题3.5答案图所示:
题3.5答案图
图a): ,则 ;
图b): ,则 。
3.6试计算如题3.6图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该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图中绘有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题3.6图
解:a): 。
运动确定。
b)
运动确定
c) 。
运动确定
d) 。
运动确定。
e) 。
运动确定。
答:(1)当曲柄等速转动时,摇杆来回摇动的速度不同,返回时速度较大。机构的这种性质,称为机构的急回特性。通常用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来表示这种特性。

机械设计基础(机工版)教案:链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机工版)教案:链传动
课题名称
链传动
教学目标及要求
了解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了解链条和链轮链传动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
了解链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教学重点
链条和链轮链传动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
链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教学难点
链轮链传动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
七、




教学内容
设计
思想
教学
模式
3.掌握套筒滚子链的设计计算方法;4.熟悉链传动的布置和张紧方法。
十、教学后记
带、链传动其工作原理和结构上有相似之处,教学中可将异同点分析比较,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应重点分析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即多边形效应)产生的原因和链传动的失效形式。
该部分理论知识的阐述采用在课堂上系统地讲授(多媒体授课),结构部分结合图片和示教板讲授,并以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为例加以分析,整体效果很好。
教学
行为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时间
安排
1、复习前面内容
2、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3、链条和链轮
4、链传动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
5、链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6、链传动的润滑和置
结合动画、实例引出概念;结合实例讲分类。
结合视频、动画讲解。
实例讲解
视频、实例、分析
讲授
讲授
讲授
讨论
讲授
讨论
讲授
1、概念与应用实例。
1、类型。
2、组成。
3、链轮的齿形。
1、链传动的运动分析。
2、链传动的受力分析。
1、齿数。
2、节距。
3、中心矩和链的节数。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和答案10带、链传动.doc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和答案10带、链传动.doc

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 )1 带传动是依靠 B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C. 带的紧边拉力D. 带的松边拉力2 带张紧的目的是 D 。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B. 提高带的寿命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D. 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3 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A 。

A. 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B. 承载能力大C. 传动效率高D. 使用寿命长4 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 带传动的优点是 D 。

A. 传动效率高B. 带的寿命长C. 带的价格便宜D. 承载能力大5 选取 V 带型号,主要取决于A 。

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B. 带的线速度C. 带的紧边拉力D. 带的松边拉力6 V 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 C 。

A. 传动比B. 带的线速度C. 带的型号D. 带传递的功率7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D决定。

A. 小带轮直径B. 大带轮直径C. 两带轮直径之和D. 两带轮直径之差8 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D 。

A.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B. 带传动效率降低C. 带工作噪声增大D. 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9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D 。

A. 带的寿命缩短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C. 带的工作噪声增大D. 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10 若忽略离心力影响时,刚开始打滑前,带传动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 F elim与初拉力 F 0之间的关系为C。

A.C. FFelim2 F0 e f v /( e f v 1) B. Felim2 F0 (e f 1) /(e f 1) D. Fv velim2 F0 (e f 1) /(e f 1)v velim2F 0 (e f v 1) / e f v11 设计 V 带传动时,为防止 A ,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

A. 带内的弯曲应力过大B. 小带轮上的包角过小C. 带的离心力过大D. 带的长度过长12 一定型号 V 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B成反比关系。

机械设计基础-链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链传动
传动寿命的最主要因素。因而,润滑是延长链传动寿命的最有效的方 法。润滑的作用对高速重载的链传动尤为重要。
良好的润滑可缓和冲击、减轻磨损、延长链条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推荐采用牌号为:L-AN32、L-AN46、L-AN68等全损耗系统用油。 对于不便采用润滑油的场合,允许涂抹润滑脂,但应定期清洗与涂抹。
链传动适用的一般范围为:传递功率P≤100kW,中心距a≤5--6m,传动比i≤6,链速v≤15m/s,传动效率为0.95~0.98。
一.滚子链
滚子链和链轮
滚子链的规格和主要参数
外链板
内链板 滚子
套筒
销轴
1.组成:内链板与套筒、外链板与销轴间均为过盈配合, 套筒与销轴、滚子与套筒间均为间隙配合。 内、外链板交错联接而构成铰链。
Lp
2a0 p
z1
2
z2
( z2 z1 )2
2
p a0
圆整取偶数
计算理论中心距
a
p 4
[(
LpΒιβλιοθήκη z12z2
)
(Lp
z1
2
z2
)2
8(
z2
2
z1
)2
]
§5—11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和润滑
一.链传动的布置 水平布置,倾斜布置,垂直布置
布置原则:
两链轮轴线应平行,回转平面应在同一铅垂平面内; 两链轮中心连线最好是水平的; 一般情况下,紧边在上,松边在下。 倾斜布置倾角由小于45º 若铅垂布置应可调中心距或加张紧装置
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为: i n1 z2 n2 z1
链条铰链A点的前进分速度 vx R11 cos
上下运动分速度 vy R11 sin
因为链传动工作时, β是变化的(β=-180/z1~+180/ z1 ),所以链条的前进速度 和上下运动速度是周期性变化的,链轮的节距越大,齿数越少,链速的变化就 越大。 前进速度变化导致从动轮角速度变化,产生角加速度,引起动载荷。 上下运动速度变化导致链条上下抖动,同时造成啮合冲击。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要点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要点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The basics of machinery design教材:刘江南、郭克希主编《机械设计基础》湖南大学出版社学时/学分:88 /4.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等适用专业:机械类专业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介绍常用机械和通用零件的基础知识及基本设计方法的技术基础课。

教学内容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有关的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掌握机构的结构、运动特性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知识,使之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基本机构的能力,并对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有所了解。

2.培养学生掌握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维护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使之初步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1章绪论(一)教学基本要求:1.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了解机械设计基础在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全局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二) 重点与难点本章的学习重点是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机器、机构和机械的概念,机器和机构的用途以及区别;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三) 教学内容1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2 本课程的研究内容3 本课程的地位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四) 学时分配:2课时第2章机械及机械零件设计基础知识(一) 基本要求:建立机械设计的总体概念,了解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了解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了解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理解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化原则。

(二) 重点与难点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与计算准则;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机械零件材料的选用原则和标准化。

(三) 教学内容1.机械零件设计概论2.机械零件的强度3.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4.机械零件的耐磨性5.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及标准化(四) 学时分配:3课时第3章平面机构基础知识(一) 基本要求1、掌握运动副、约束和自由度等概念。

江西理工大学851机械设计基础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江西理工大学851机械设计基础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能掌握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工程应用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第一章绪论掌握机械、机器、机构、零件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章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掌握失效、承载能力、载荷系数、许用应力、变应力、安全系数、强度的概念。

掌握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设计准则。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了解机构的组成,弄清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熟练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析。

了解瞬心、三心定理等基本概念及应用条件。

第四章平面连杆机构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演化方法。

熟练掌握曲柄存在条件、压力角(传动角)、死点、极位夹角及行程速比系数等概念。

能按已知连杆位置、连架杆对应位置及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第五章凸轮机构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掌握从动件的基本运动规律及特点、压力角和自锁的关系、基圆半径对压力角的影响及滚子半径的选择原则等。

能合理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熟练掌握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

第六章其他常用机构了解常用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及应用。

第七章齿轮传动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的性质及方程、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定传动比、可分性、啮合角不变等)、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等。

熟练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加工原理、根切现象、最少齿数的概念。

掌握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了解直齿圆锥齿轮及蜗杆蜗轮传动的特点、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熟练掌握各种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掌握不同条件下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针对不同失效形式的设计计算准则。

掌握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方法,能正确判定各种齿轮传动时其轮齿所受各分力的大小及方向。

理解齿轮计算中要用计算载荷而不用名义载荷的道理,了解各载荷系数的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边拉力F2之间的关系满足欧拉公式,即 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因数
F1/F2=e fα
带轮上的包角 自然对数的底,e ≈ 2.718
联立上式,得
F Fe f F2 f F1 f e 1 e 1
1 F F1 F2 F1 (1 f ) e
由此可知,增大包角或增大摩擦因数,都可以提高带传动所 能传递的功率,因小带轮包角α1小于大带轮包角α2 ,故计算带圆 周力时应取α1 。
第九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
(belt drive and chain drive)
带传动和链传动都是通过中间挠性件(带或链)传 递运动和力的,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与齿轮 传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传动中心距较大 等优点。
§9-1 带传动的类型、特点
带传动通常由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在两带轮上的封闭环形带 组成。由于张紧,静止时带已受到预拉力,在带与带轮的接触面间 产生压力。当原动机驱动主动轮回转时,依靠带和带轮间的摩擦力 拖动从动轮一起回转,从而传递一定的运动和力。
2、缺点:
通常,带传动适用于中小功率的传动,以V带传动应用最广,带速 v=5~25 m/s,传动比i≤7 效率η≈ 0.90~0.95
§9-2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特性
一、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为使带和带轮接触面上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带必须以一定的 张紧力套在两带轮上。
F0
F0
n1 主动轮
F2
F2 n2
其降低率可用滑动率ε 来表示,即
v1 v2 d1n1 d 2 n2 d1n1 v1
因而得带传动的实际传动比 i=n1/n2=d2/d1(1-ε ) 一般ε =1%~2%,其值甚小,在一般传动计算中可不考虑。 例9-1 一平带传动,传递功率P=15kW,v=15m/s;带在小轮上的 包角α1=170 °,带的厚度δ=4.8mm、宽度b=100mm;带的密度ρ =1×10-3kg/cm3,带与轮面间的摩擦系数f=0.3。 求:(1)传递的圆周力; (2)紧边、松边拉力; (3)由于离心力在带中引起的拉力; (4)所需的预拉力; (5)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发生相对滑动。而带在绕过从动轮时,情况正好相反,带的速度v
大于从动轮的圆周速度v2 。 由于带的弹性和拉力差引起的带在带轮上的滑动——弹性滑动。 弹性滑动和打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打滑是因为过载引起的 全面滑动,应当避免;弹性滑动是带传动的固有特性,不可避免。
带的弹性滑动使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
多楔带:在平带基体上有若干纵向楔形凸起,其工作面是楔形的侧面。
它兼有平带的弯曲应力小和V带的摩擦力大等优点,常用于结构 紧凑、传递功率大及速度较高的场合。
平圆带:截面为圆形,主要用于小功率传动,如家用器械。
二、带传动的几何尺寸
带传动主要用 于两轴平行、且回 转方向相同的场 合——开口传动。
如图所示,当带处于规定的张紧力时,两带轮轴线间的距 离——中心距a。 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的中心角称为包角α。 相同条件下,包角越大,带的摩擦力和传递的功率也越大。 包角是带传动的一个重要参数。
dα 2 F
设计:潘存云
F2
dFN Fd

fdFN dF
dF fd 积分得 F 0 2 F
F1
dF fd F dFN F1 ln f F2
dl
f dFN α

dα 2
F1 e f 紧边和松边的拉力之比为 F2
F+dF
F1
带在出现打滑趋势而未打滑的临界状态时,带的紧边拉力F1与
P0 ([ ] b1 c )(1
1 e f
Av ) 1000
在载荷平稳,包角α1 = π(即i=1)、带长Ld为特定长度、强力 层为化学纤维线绳结构的条件下,由此式求得单根普通V带所能传递 的功率P0,见表9-4。
实际工作条件与上述特定条件不同时,应对P0 值加以修正。 修正后即得实际工作条件下,单根普通V带所能传递的的功率—— 许用功率[P0],故 [P0] =(P0 +△P0) Kq Kα KL 式中△P0——功率增量,考虑传动比i≠1时,带在大轮上的弯曲应力 较小,故在寿命相同条件下,可增大传递的功率。 Kq——带的材质系数,对于化学纤维线绳结构强力层取Kq =1, 对于其他材质和结构的强力层取Kq=0.75; Kα——包角系数,考虑α 1≠180°时对传动性能的影响,见表 9- 7 ; KL——长度系数,考虑带长不为特定长度时对传动性能的影 响,见表 9-3。
与普通V带相比,当高度相同时,窄V带的宽度约缩小1/3,而 承载能力可提高到1.5~2.5倍,适用于传递动力大而又要求传动装 置紧凑的场合。这种胶带在国外已得到迅速发展。
二、单根普通V带的许用功率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带在带轮上打滑和疲劳破坏。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 在保证带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寿命。 为保证带传动不出现打滑,以f′代替f 得单根普通V带能传递 的功率 1 v 1 v Fv F1 (1 f ) 1 A(1 f ) P0 1000 e 1000 1000 e 为使带具有一定的疲劳寿命,应使ζmax=ζ1+ζc+ζb1≤[ζ] ζ1 = [ζ]- ζb1 - ζc 故得带传动在既不打滑又有一定寿命时单根普通V带能传递的功率
V带传动与平带传动的预拉力相等时(即带压向带轮的压力同
为Q),他们的法向力N却不同。
平带的极限摩擦力为 Nf=Qf V带的极限摩擦力为 Nf
Q sin

2
f Q
f sin

2
Qf
V带轮轮槽的楔角
当量摩擦系数
显然,f ′>f,故在相同条件下,V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
二、带传动的应力分析
取一小段弧进行分析:
正压力:dFN 摩擦力: f dFN
两端的拉力:F 和F+dF 力平衡条件:忽略离心力,水平力、垂直力分别平衡
d d ( F dF ) sin 2 2 d d fdFN ( F dF ) cos F cos 2 2 d d d 因d很小,可取 sin , cos 1 2 2 2 dFN F sin
σb=2YE/d
存在于带与带轮相接触的部分。
带截面的中性层到最外层的距离,mm
带轮直径,mm
如图所示为带的应力分布情况,各个截面应力的大小用该处引出的
径向线的长短来表示。最大应力发生在紧边与小轮的接触处,其值为 ζmax=ζ1+ζc+ζb1
m 疲劳曲线方程也适用于经受变应力的带,即 max N C
紧边拉力F1与松边拉力F2之差称为带传动的有效拉力F,也就是 所传递的圆周力,即 F =F -F
1 2
圆周力F(N)、带速v(m/s)和传递功率P(kW)之间的关系为 P =Fv/1000
在一定初拉力下,若带所传递的圆周力超过带与带轮间的极限摩
擦力总和时,带与带轮将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打滑。 打滑使带磨损加剧、传动效率降低,以致传动失效。
F0 F0 Q Q F0 F0
1
170 Q 2 F0 sin 2 1300 sin 2590 N 2 2
1
§9-3 普通V带传动的计算
V带有普通V带、窄V带、宽V带、大锲角V带、齿形V带等多 种类型,其中普通V带应用强力层、填 充物、和外包层组成。 强力层(抗拉体)是承受负载拉力的主体,其上下的橡胶填充 物分别承受弯曲时的拉伸和压缩,外壳用橡胶帆布包围成型。 强力层由帘布或线绳组成,其材料可用化学纤维或棉织物。
一、带传动的类型
根据传动原理不同,带传动可分为摩擦型和啮合型。最常 用的是摩擦型。摩擦型带传动根据带的截面形状分为平带、V带、 圆带、多楔带等。 平带:截面形状为扁平型,内表面为工作面。 V带: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两侧面为工作面,V带与轮槽槽底不接触。
V带利用了锲形摩擦原理,在张紧力相同的情况下,V带的摩擦力 比平带大,具有较大的牵引力,最为常用。
带传动工作时,会产生拉应力、离心拉应力和弯曲拉应力。 1、拉应力 紧边拉应力 σ1=F1/A MPa
松边拉应力 σ2=F2/A
2、离心拉应力 σc=Fc/A=qv2/A 带每米长的质量,kg/m 3、弯曲拉应力
MPa
带的横截面积 MPa 带速,m/s
带绕过带轮时,因弯曲而产生弯曲应力σb ,只 带的弹性模量,MPa
L 2a

2
( d1 d 2 )
d 2
d1 4a
2
已知带长时,由上式可得中心距
a 2 L ( d1 d 2 ) [2 L (d1 d 2 )]2 8d 2 d1 8
2
三、带传动的张紧
由于带传动中的传动带不是完全的弹性体,工作一段时 间后,会因伸长变形而产生松弛现象,张紧力减小,带的传 动能力随之下降。故带传动必须具有将带再度张紧的装置。 带传动常用的张紧方法是:调节中心距、张紧轮
带的应力循环总次数为 N 3600 kT v
L
带轮数,一般k=2,即带每绕转一整周完成两个应力循环
三、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
带为弹性体,受力后会产生弹性伸长。带传动工作时,紧边和 松边的拉力不等,因而产生的弹性伸长也不同。 带在绕过主动轮时,作用在带上的拉力减小,弹性伸长量也 相应减小。因而带一方面随主动轮绕进,另一方面相对主动轮向后 收缩,因此,带的速度v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v1,造成两者之间
通常V带制成无接头的环形,在弯曲时带中长度和宽度均不变 的中性层称为节面,带的节面宽度称为节宽bd。
锲角φ为40°、相对高度h/bd约为0.7的V带称为普通V带。普 通V带已标准化,按截面尺寸的不同,分为七种型号,见表9-1。
在V带轮上,与所配用V带的节面宽度bd相对应的带轮直径称 为基准直径d,其标准系列值见表9-2。 V带在规定的张紧力下,位于带轮基准直径上的周线长度称 为基准长度Ld,其标准系列值见表9-3。 相对高度h/bd约为0.9的V带称为窄V带。窄V带是用合成纤维 绳作强力层的新型V带,其结构及截面尺寸见表。 型号 3V 5V 8V 宽度b(mm) 9.5 16.0 25.4 高度h(mm) 8 13.5 23 可代替的普通V带 A、B型 B、C、D型 D、E、F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