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英-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现状及未来展望

合集下载

冠心病介入治疗前景与展望

冠心病介入治疗前景与展望

冠心病介入治疗前景与展望冠心病介入治疗始于1977年,经过近30年的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十分重要的手段。

该项技术创伤小,见效快,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深受患者的好评。

介入治疗学已逐渐成为继内科、外科之后的新兴学科。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即球囊扩张治疗(PTCA)阶段、金属支架置入治疗阶段和近年来药物洗脱支架(DES)广泛应用阶段。

在上述三个重要发展时期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介入治疗后再狭窄。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后的再狭窄发生率从开始的40%-50%(单纯球囊扩张)降至20%-40%(金属支架时期)和目前的10%左右(DES时代)。

在已完成的SIRIUS系列研究中,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治疗单支原位病变的再狭窄率约5%-9%,在TAXUSⅠ-Ⅵ系列研究中,紫杉醇洗脱支架(PES)治疗单支原位病变的再狭窄率保持在10%以下。

近年来应用上述DES治疗复杂性病变例如弥漫病变、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支架内再狭窄,以及冠脉开口和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也已经显示良好的临床疗效,总体再狭窄率保持在10%-24%之间。

在比较上述两种DES的临床疗效的研究中,初级终点事件即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在支架内再狭窄和晚期管腔丢失以及晚期血栓形成发生率指标方面,SES优于PES。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PCI治疗中应用DES的临床疗效是否优于金属裸支架目前尚无定论,2006年最新ACC会议公布的TYPHOON试验显示,应用SES治疗ST段抬高AMI,其支架内再狭窄率明显低于金属裸支架(3.5%与20.3%,P=0.001),但在PASSION随机对照研究中应用PES治疗AMI 的临床疗效却与应用金属裸支架的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区别。

这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多认为可能与病例选择有关,PASSION试验中登记的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和血栓负荷量大的患者明显多于TYPHOON试验。

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进展和应用

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进展和应用

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进展和应用一、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进展概述冠心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居高不下。

传统的冠心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冠脉旁路移植手术,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几十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技术改善了治疗效果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技术被广泛认可为目前最有效的冠心病治疗方法之一。

该技术通过导管插入体内,将支架植入堵塞或狭窄的血管内,以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动,改善患者心绞痛等临床表现。

PCI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临床上常规操作。

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和技术的不断改进,PCI技术已能够处理复杂病变并取得可观的效果。

例如,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广泛应用使得狭窄血管再狭窄的风险显著降低,并减少了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三、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中最新进展——气球扩张球囊成像引导技术气球扩张球囊成像引导技术是近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

这一技术结合了现代成像技术和冠脉介入治疗,通过引导气球扩张球囊在血管内进行临时扩张以及给药释放,实现对血管内形态和功能特征的动态观察和评估。

该技术主要使用X光透视装置、超声设备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影像设备,辅助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准确判断血管内部结构,并根据实时成像结果调整操作策略。

与传统方法相比,气球扩张球囊成像引导技术能够实现更准确、更安全的操作,从而提高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四、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前景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将继续在临床上发挥重要作用,并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

以下是该技术的一些应用前景:1. 多支血管介入治疗:PCI技术可以同时处理多支血管的病变,有效缓解患者复杂多发性血管所带来的症状。

2. 血液循环支援装置辅助:对于高危、复杂或无法进行传统手术的患者,通过使用血液循环支援装置辅助PCI手术,可显著降低手术风险。

中国心血管病防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心血管病防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心血管病防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 引言1.1 中国心血管病的严重性中国心血管病是我国居民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的头号杀手,在所有死亡原因中位居首位。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年轻人群体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呈现出不断年轻化的趋势,其中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

中国心血管病的严重性主要体现在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而且威胁人民健康的年龄不断降低等特点。

如果不加以控制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将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的负担。

加强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000字】1.2 防治心血管病的重要性心血管疾病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大健康挑战,其严重性不可忽视。

据统计数据显示,心血管病是中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造成了大量的生命损失和社会经济负担。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社会健康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防治心血管病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心血管病不仅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治疗措施对于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积极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不断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提高心血管病的治疗水平,可以有效应对心血管病的挑战。

只有深入理解防治心血管病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保障国民健康和社会稳定。

【字数:228】2. 正文2.1 过去中国心血管病防治的现状过去中国心血管病防治的现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在过去,心血管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全国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由于人们对心血管病的认识不足,健康教育不足,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因素,导致了心血管病的高发和高死亡率。

在过去的防治工作中,主要采取的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而缺乏对心血管病的全面管理和预防工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现状和展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现状和展望

·综述·作者简介:拜芳芳,主治医师,Email:1018801112@qq.com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现状和展望拜芳芳a,李保b,朱利军b,孔永梅a,郝利军a,李爱国a,梁丽芳a,蔡小菲a,胡靖然a(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a康复医学科,b心内科,太原030024)中图分类号:R543.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6790.2015.05.036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2.9亿,冠心病发病人数将逐年增加。

PCI术能高效开通狭窄冠脉,恢复冠脉的血液循环,最大程度的挽救濒死与缺血心肌,因其创伤小、成功率高,成为冠心病最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2011年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已达到332993例,比2010年增长16.9%[1]。

然而,我们只重视冠心病急性期的抢救与治疗,对发病后康复治疗不重视,导致PCI术后血管内的再狭窄[2]、患者的心理[3]、生活及工作能力等问题日益突出,再入院率、医疗费用仍急剧增长,生活质量下降,不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痛苦,同时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劳动力损失。

研究发现,PCI术可诱导和加重局部冠脉炎性反应,术后6~9个月为冠脉再狭窄的高峰时期[4]。

有研究报道,吸烟、饮酒、不合理的膳食、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都可加速冠脉再狭窄进程[5 6]。

对美国约78500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发现,冠脉介入术后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中每年约有22%的患者会再发心肌梗死或者出现致死性的冠心病[7]。

1 心脏康复的内涵及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益处心脏康复是涉及医学评价、处方运动、心脏危险因素矫正、教育、咨询和行为干预的综合长期干预措施[8],通过药物、运动、心理(包括睡眠管理)、戒烟、营养五方面,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并保持健康的行为,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最终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9]。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 适应证的拓宽 ? 成功率的提高 ? 并发症的降低 ? 并发症的处理 ? 再狭窄的降低
九十年代 PCI 发展原因
? 支架性能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 支架术的广泛应用及经验积累 ? 支架应用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 急性血管并发症因支架而得以妥善解决 ? 循证医学证据
九十年代 PCI 适应证
? 1988年 ACC/AHA “治疗指南”的修改 ? 冠脉内支架术
八十年代 PCI 适应证
? 临床适应证
— 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 变异性心绞痛 — 急性心肌梗死的 PTCA(择期 → 直接 PTCA ) — 左室功能明显受损(LVEF < 30 %) — 冠脉搭桥术后心绞痛 — 高龄心绞痛患者(>75岁)
? 血管适应证
— 多支血管病 — 冠脉搭桥术后的冠状动脉自身病变及桥病变 — 被保护的左主干病变
八十年代 PCI 适应证
? 病变适应证: 简单病变 → 各类型复杂病变
— 远端、长节段( > 10mm)、偏心、钙化、 — 分叉病变(bifurcation) — 一支多处病变(tandem) — 位于血管转弯处 — 成角病变(angular lesion > 45°) — 完全闭塞病变(total occlusion lesion)
— 改变了 PCI 技术总格局 — 改变了手术结果 — 改变了术后再狭窄率 — 改变了适应证和禁忌证
九十年代 PCI 适应证
? 未被保护左主干病变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 PCI ?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介入治疗
— 支架术 + GPⅡb / Ⅲa(FRISC Ⅱ 、TACTICS ) ? 血栓性病变
— 抗栓治疗药物的进步 — 机械取栓装置 — 远端保护装置 ? 多支血管复杂病变
1977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

应用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等可视化技术,实时评估导管位置和 血管病变情况,提高手术精准度。
导管头端设计优化
改进导管头端形状和设计,提高导管 在血管内的操控性和稳定性,降低手 术难度。
球囊扩张术优化
01
02
03
高压球囊
采用更高压力的球囊,充 分扩张病变血管,减少血 管残余狭窄,提高治疗效 果。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治疗方案 的制定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 冠心病介入治疗将更加注重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根 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基因特 征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 疗方案。
新技术、新方法 的不断涌现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未来 将有更多新技术、新方法应 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 如生物可吸收支架、药物涂 层球囊等,为患者提供更多 治疗选择。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1 2
介入治疗效果的不稳定性
尽管介入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
并发症风险
介入治疗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血管损伤、 血栓形成等,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3
高昂的治疗费用
冠心病介入治疗涉及高科技医疗设备和专业医生 团队,治疗费用较高,给部分患者带来经济压力 。
间接凝血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 性,阻断凝血级联反应, 如利伐沙班等。
新型抗凝药物
针对特定凝血因子或凝血 途径的药物,如抗组织因 子途径抑制剂等。
抗血小板药物研究与应用
阿司匹林
01
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
小板聚集。
P2Y12受体拮抗剂
02
通过阻断血小板表面的P2Y12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如氯吡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综述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综述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综述摘要: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患有冠心病的人数逐年增多,呈现较高的致死率,它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同时,医生在对每一名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应运用对症性的方法实施治疗。

现今大部分医生会运用介入治疗的方法来治疗冠心病,虽然此种方法具有相应的不完善之处,但是仍然有借鉴意义。

因此,本文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前人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治疗现状;研究进展引言:伴随医学技术的不断改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医生普遍实施介入治疗的方式来改善冠心病病人的病情,它能够使患者致死率逐步下降,重新具有健康的生活模式。

因此,医生应掌握专业化的操作手法进行治疗,才能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否则容易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

作为一名医生,其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对每一名患者进行治疗,从而赢得病人较高的评价。

1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1.1血管介入治疗对于血管介入治疗而言,指医生运用专业化的血管解剖原理,并且在借助穿刺针的基础上,将针穿刺到病人的表浅动脉中,随后使其流转到病人的血管系统里。

同时,医生运用血管造影机观察患者的冠心病病灶处,并借助导管将造影剂注入进病灶位置。

在此基础上,医生将能全面观察病人病灶血管处的变化情况,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具体治疗。

杨勇(2016)认为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它能够对病人的病灶部位进行细致考量,使临床疗效发生变化,促进病人病情的早日康复,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在临床中被大力进行推广[1]。

并且医生在对病人心脏情况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将会使人体的酸碱值获得相应的转变,促进身体血液与氧气功能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

1.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具有相应的缺点,如病人的痛苦度会增长,恢复时间会延长,同时,患者在运用此种方法进行治疗后,会出现心率失常、出血量增多的现象。

冠脉介入治疗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冠脉介入治疗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来了生的希望。
了解冠脉介入治疗的历史沿革 、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于 提高医疗水平、改善患者生活
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和方法
本文旨在回顾冠脉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治疗现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为临床医生、患 者及家属提供参考。
采用文献回顾法,搜集与冠脉介入治疗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纳。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改变细胞基因表达来治疗疾病的方法。近年来,基因治疗在心血管疾 病领域中备受关注。目前,一些基因治疗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距离实际应用仍 需时间。
临床应用及推广前景
适应症拓展
冠脉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正在不断拓展,从最初的冠心病治疗到现在已经广泛应用 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肌缺血等。未来,随着技术 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冠脉介入治疗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
2003年
FDA批准了第一个可降解聚合物涂层DES 。
2006年
FDA批准了第一个无聚合物涂层DES。
03
冠脉介入治疗现状及问题
当前应用情况及疗效
冠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能够快速、安全地恢复心肌供血, 缓解心绞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冠脉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等,其 中PCI是最常用的方法。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将进一步促进冠脉介入治疗 技术的市场需求增长,为相关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05
研究结论及建议
主要研究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在改善心肌缺血和心绞 痛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且相较于 传统药物疗法,能够更快地控制病情 、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综述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综述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综述冠心病是心血管常见病,其病死率高,危及人们生命健康。

临床治疗冠心病有多种方法及手段,其中介入治疗较为常见,其具操作简单、微创、恢复快等优点,于紧急情况下可达到快速重建、开通血管的目的。

本文就冠心病介入治疗分析其目前现状,并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标签:冠心病;介入治疗;研究进展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其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出现狭窄、堵塞或痉挛所致心肌缺血或坏死引起的心脏病[1]。

自1997年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成功后,其标志冠心病进入介入治疗的时代,冠心病以提高心肌血流灌注、开通冠状动脉管腔为治疗原则,有效提高疗效,减少冠心病病死风险[2]。

本文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作如下简要分析。

1 冠心病介入治疗现状分析1.1 血管介入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行血管介入治疗,临床医生利用自身所学到的血管解剖知识,采用1~2 mm穿刺针,经人体表浅动脉行穿刺进入血管系统,通过血管造影机引导,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部位,经导管注入造影剂后可呈现血管情况,于血管内治疗患者病灶。

祝瑜[3]研究指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经股、桡动脉穿刺介入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显著,且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少。

1.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近年来,PTCA手术不断完善,手术适应症扩大,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基本方法。

在PTCA手术基础上,有许多新的介入技术兴起,其中有一部分已广泛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疗效良好,主要为以下几种:1.2.1 溶栓治疗经冠状动脉注入溶栓剂,如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可用于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促使心肌血流恢复灌注,缩小病灶梗死范围,减小患者死亡率[4]。

1.2.2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采用金属支架在病变血管内壁支撑,以向外扩张塌陷或狭窄血管壁。

置入支架后,新生内皮细胞可覆盖支架外表,最终将支架全包于血管壁内,血管保持支撑开放状态。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是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极大进步,其可保护复杂冠状动脉解剖患者安全,适用于预示急性冠状动脉阻塞的危险患者[5-6]。

冠心病介入治疗及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及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及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背景冠心病介入治疗是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来扩张狭窄的冠脉,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缓解心绞痛症状,促进心肌功能的恢复。

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

这些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冠心病介入治疗并非没有问题。

术后再狭窄是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常常会出现术后冠状动脉再次狭窄的情况。

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会影响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患者的复发风险。

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及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对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术后再狭窄的临床问题术后再狭窄是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风险。

术后再狭窄可能会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等症状的加重,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再狭窄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再次接受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的风险,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等问题。

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术后再狭窄成为了临床工作者和患者关注的焦点。

当前,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预防和处理方法也尚未统一。

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术后再狭窄的临床问题上仍然有许多研究值得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完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指导。

2. 正文2.1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方法药物治疗是通过给患者口服药物来减轻冠心病的症状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负性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和硝苯地平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冠心病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并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在冠状动脉内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在冠状动脉狭窄处植入支架,保持冠脉通畅,改善血流;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则是通过气囊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通量。

冠心病介入治疗及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及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及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脏供血不足,容易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有时术后会出现再狭窄的问题,这给患者的康复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近年来,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及术后再狭窄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下面将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技术及进展冠心病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在体内进行的心血管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病情紧急的患者。

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及血管成形术等。

这些治疗方法通过扩张狭窄的动脉或支撑血管壁,恢复心脏的正常供血,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并改善心脏功能。

近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在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释放支架的广泛应用:药物释放支架是一种在支架表面涂覆药物的新型支架,可以释放药物来抑制血管再狭窄的发生。

相比于普通的金属支架,药物释放支架在降低再狭窄率和减少术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方面效果更好。

2. 三维血管成形技术的进步:传统的血管成形术是在二维血管造影图像下进行的,定位精度有限。

而三维血管成形技术可以利用CT或MRI等影像学技术,实现对血管的全方位观察,有助于术中指导和术后评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包括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MICS-CABG)等,相较于传统手术更为温和,术后恢复较快,对于高龄患者和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更为适用。

这些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冠心病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更加广泛,并为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尽管冠心病介入治疗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术后再狭窄仍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康复和预后。

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复杂,包括内膜再增生、血栓形成、支架移位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进展与展望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进展与展望
切割球囊成形术和旋磨术
针对钙化等复杂病变,使用切割球囊或旋磨头对病变进行新进展
药物涂层支架技术及应用
药物涂层支架的种类与特性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涂层支架主要包括紫杉醇涂层支架和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等,它们通 过局部释放药物来抑制血管内膜增生,降低再狭窄率。
远程医疗和人工智能辅助决策
借助远程医疗和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可以实现远程会诊和辅助决策,提高基层医疗机构 的诊疗水平。
鼓励创新和跨学科合作
加强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
01
通过深入研究冠心病发病机制和介入治疗原理,为创
新提供理论支持。
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02 鼓励心血管内科、外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冠心病 介入治疗经历了球囊血管成形术 、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和药物洗脱 支架植入术等发展阶段。
介入治疗原理及适应症
原理
通过心导管技术将特定器械送入冠状 动脉病变部位,利用球囊扩张、支架 植入等手段恢复血管通畅,改善心肌 供血。
适应症
适用于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 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冠心病患者,以 及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等复杂病 变。
常用介入治疗方法简介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PTCA)
通过导管将球囊送至冠状动脉狭窄处,充盈球囊以扩张狭窄血管。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在PTCA基础上,将支架送至狭窄处并释放,以支撑血管壁、保持血 管通畅。
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使用涂有药物的支架,在植入后缓慢释放药物,抑制血管内膜增生, 降低再狭窄率。
02
03
高昂的治疗费用
介入治疗可能引发如出血、感染 、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对患者安 全构成威胁。

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现状介入治疗器械

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现状介入治疗器械

【摘要】 当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器械的研发也与时俱进。

我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起步较晚,介入治疗器械研发创新整体实力偏弱,但近年来也涌现了一批我国自主研发的介入治疗器械产品,包括药物洗脱球囊、药物洗脱支架、可降解冠状动脉支架、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设备等。

本文回顾了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器械研究和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药物球囊导管、可降解冠状动脉支架、腔内影像和功能学以及创新型介入治疗设备四个方面,展示了我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器械研发从无到有、从模仿到创新、从引进到超越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器械;药物洗脱球囊;可降解冠状动脉支架;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显像;血流储备分数Development status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China: interventional therapy devices Deng Xin, Shen Li, Ge Junbo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GeJunbo,E-mail:*******************.cn 【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 interventional therapy has become the most prevailing treatment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devices is also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The history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CHD in China is short, and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of interventional device is weak. However, a number of interventional devices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by domestic companies have emerged, including drug eluting balloons, drug eluting stents, and degradable coronary stents, coronary intraluminal imaging equipmen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corona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devices in China. We focus on four aspects including drug balloon catheters, biodegradable coronary stents, intraluminal imaging, and innovativ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equipment. We demonstrat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nterventional devices which experiences from zero to one, from imitation to innovation, from introduction to transcendence.【Key words 】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devices; Drug eluting balloons; Degradable coronary stents;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Fractional flow reserve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现状:介入治疗器械邓欣,沈雳,葛均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心内科,上海 200032)基金项目:上海市申康发展中心重大临床研究项目(SHDC2020CR3023B )通信作者:葛均波 E-mail :*******************.cn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已成为世界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其在绝大多数国家仍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1]。

冠脉介入治疗材料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冠脉介入治疗材料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冠脉介入治疗材料行业发展趋势报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冠脉介入治疗材料行业也随之成长壮大。

冠状动脉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种广泛存在的心血管疾病,冠脉介入治疗技术成为了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冠脉介入治疗材料行业也随之发展,预计到2026年将有持续的增长。

首先,冠脉介入治疗材料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不断进步。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介入治疗的术后效果也逐步得到了提高。

介入治疗的材料也得到了不断改良和提高,材料的品质和性能也在逐年得到提高。

例如,黄金合金支架、生物可降解支架等新型材料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普通支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问题。

同时,冠脉介入治疗材料行业也逐渐出现一些全新的设备技术,如冠脉成像诊断系统、可视化导航支架放置系统等,这些设备的出现对介入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和操作简便性都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其次,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冠脉介入治疗材料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对治疗材料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这也促进了冠脉介入治疗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

不仅如此,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日益加强,大众对治疗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的追求要求也更高。

最后,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实践经验不断积累,治疗材料行业也逐渐形成了一些规模化的企业。

这些企业牢牢占据着冠脉介入治疗材料行业的市场地位,拥有着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

这些企业也在不断创新和扩大其产品线,打造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市场对治疗材料行业的需求和消费力也逐年增强,为治疗材料行业的拓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冠脉介入治疗材料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技术不断提升、全球老龄化加剧、治疗需求增加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治疗材料行业的企业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产品品质,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汪丽蕙;朱国英【期刊名称】《北京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1992(024)004【摘要】我院自1986年至今共完成冠脉造影术1000例,自1987年12月至今共开展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165例,扩张血管198支及病变224处。

成功率分别为92.7%、93.9%及93.7%。

其中复杂 PTCA 52例(31.5%),成功率86.5%。

扩张单支血管134例(81%),扩张2支以上血管31例(19%)。

5例血管分叉处病变用双球囊技术均获成功。

12例完全阻塞病变PTCA成功10例。

多支血管PTCA57例,达到完全再通 31例,部分再通 26例。

急性心肌梗塞行急诊 PTCA 4例,溶栓后 PTCA47例。

3例高危PTCA用自灌注球囊或冠脉血流灌注泵获成功。

15例术后复发经造影示再狭窄(RS)14 例,10例再次PTCA成功。

此外还有冠脉旋切术5例和支架术1例。

并对RS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页数】4页(P301-304)【作者】汪丽蕙;朱国英【作者单位】不详;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05【相关文献】1.介入诊断治疗冠心病的两种途径临床观察对比 [J], 崔丽君;魏雪梅;杨苓;官计;周春燕2.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与治疗冠心病201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J], 王培松3.介入诊断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J], 王庆顺;田丰;刘永庆4.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1600例临床分析 [J], 茶春喜;姚建平;杜晓强;陈劢;艾克拜尔;罗仁;王秀玉;雷鸣5.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与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代聚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辩证、发展地看待介入治疗——独家专访: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院长朱国英教授

辩证、发展地看待介入治疗——独家专访: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院长朱国英教授

辩证、发展地看待介入治疗——独家专访:武汉亚洲心脏病
医院院长朱国英教授
邱玉明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无
【总页数】4页(P14-17)
【作者】邱玉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心”系肿瘤引领推动“肿瘤心脏病学”学科协同发展专访大连医科大学心血
管病医院院长夏云龙教授 [J], 兰莎;
2.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独家专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沈卫峰
教授 [J], 邱玉明
3.贴近国际脉搏,引领我国心血管外科独家专访: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胡盛寿 [J], 王美顺
4.国英种业:将杂交稻做成民族产业——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英种业首席科学家、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 [J], 侯晓轩
5.以严谨和深刻的视角分析我国工人阶级发展的趋势——朱秀英教授《中国工人阶级现状与发展趋势》评述 [J], 赵普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介入医生的成长曲线
← 经验积累 ← 专家指导 ← 正规培训
循序渐进式
跳跃式
解决血管腔问题
— 恢复正常管腔 — RS
解决血管壁问题


改善心肌供血
提高生活质量
冠 心 病 防 治 进 展
— 延缓斑块形成 — 稳定易损斑块 — 减少血栓形成
延缓斑块发展 抗炎作用
lipid core 脂肪核
稳定斑块 血栓

自1990年起每五年上一个台阶
中国与世界
全球
2000 年, PCI 术 155 万例,支架占 75% ,平均 1.6 个/ 例 2003 年,全球 PCI 术 200 万例 2005 年,全球 PCI 术将达 240 万例,支架将占 86%
中国
1984 ~ 2004 年,PCI 总量约 18 万例,
围绕 DES 开展的研究
Cypher

( Rapamycin )
TAXUS

( Paclitaxel )
FIM RAVEL SIRIUS New SIRIUS E - SIRIUS E – Cypher . . .
TAXUS Ⅰ TAXUS Ⅱ TAXUS Ⅲ TAXUS Ⅳ TAXUS Ⅴ TAXUS Ⅵ . . .
REALITY
DES 是 PCI 的 第三个里程碑
PCI 的变迁
七十年代 — PCI 初期
单纯球囊扩张( PTCA )年代
八十年代 — PCI 发展期
以球囊扩张为主要手段的一组介入治疗技术年代
九十年代 — PCI 成熟期
以支架术为主要技术的年代
二十一世纪 — PCI 再狭窄研究的突破性年代
— 非血栓性病变 → 血栓性病变
由预防和处理并发症为主要研究转变为以预防和处理再狭窄 为主要研究
DES
STENT
PTCA
冠脉内支架 — 有效处理血管并发症
→ 改变 PCI 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药物涂层支架 — 显著降低术后再狭窄 → 再次改变 PCI 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977
1983
1985
1988
考虑重点 :远期再狭窄
九十年代 PCI 适应证和禁忌证
PCI 成熟期
— 以支架术为主要技术的年代
九十年代 PCI 适应证
1988年 ACC/AHA 制订的“治疗指南”不再
作为病变特征与成功率的相关性考虑,只作
为病变特征与手术风险的参考
冠脉内支架术
— 改变了 PCI 技术总格局
— 改变了手术结果
高成功率,低危险性
B型病变 60 % ~ 85 %
中等成功率,中等危险性
C型病变 < 60%
低成功率,高危险性
局限 < 10 mm 中央型 容易 < 45° 光滑 无或轻度 不完全 远离开口或分叉 处 无 无
管状 10 ~ 20 mm 偏心型 可能,近端血管弯曲 > 45°,< 90° 不规则 中度 完全 < 3 个月 位于开口或分叉处 有,但可以保护 有
器械设备进展
支 架 旋 磨
切割球囊 旋 切
八十年代 PCI 适应证
临床适应证
— — — — — — 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变异性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的 PTCA(择期 → 直接 PTCA ) 左室功能明显受损(LVEF < 30 %) 冠脉搭桥术后心绞痛 高龄心绞痛患者(>75岁)
血管适应证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朱国英
Dr.Gruentzig
1977.09 Zurich
First PTCA of LAD stenosis
before
after PTCA
1 month later
“ if there were no restenosis, PTCA will be a
perfect technique to trea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减少 血栓形成 改善 内皮功能
外 膜

减少急性心脏事件
支架术后再狭窄
— 九十年代 PCI 适应证的主要争议
支架内再狭窄的处理方法
BENESTENT 、 STRESS试验:
支架能有效降低再狭窄率( 22% vs
33% 和 19% vs 35% ),揭开了冠脉内支
架术的新时代,将再狭窄的研究推向新的
高度。
冠脉内支架术是 PCI 的 第二个里程碑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 PCI 因支架术而闪光
临床实践
专业知识 + 经验 + 循证医学 = 权威医学
Is DES really a 结 terminator ? 魔 鬼 终 者
中国 PCI 发展历史
70000
>100 例 / 年
>1000 例 / 年
>10000 例 / 年
60000
50000
50000
40000
40000
30000
30000
— 1999 年起,年增长率 30 % ~ 40 % — 2000 年至今完成的手术例数占总例数的 80% (五年内)
2004 年PCI 术约 5 万例 需 PCI 治疗的患者中仅有 1 % 得到治疗
万辆
北京市轿车增长速度
200万
200
150
100
50万
50
2万 10万
0 1975年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 3 个月,新近阻塞; > 3个月,慢性阻塞
— 冠脉口病变(ostial lesion)
— 溃疡或血栓病变
冠脉病变分型
(ACC/AHA,1988)
A型病变 血管病变特征 病变范围 病变性质 PTCA导管插入的可 能性 病变血管段弯曲度 病变血管外形和轮廓 有无钙化 血管是否完全闭塞 病变与冠脉开口和血 管分支的关系 分支血管有无病变 有无血栓 > 85 %
— 改变了术后再狭窄率 — 改变了适应证和禁忌证
九十年代 PCI 适应证
未被保护左主干病变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 PCI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介入治疗 — 支架术 + GPⅡb / Ⅲa(FRISC Ⅱ 、TACTICS ) 血栓性病变 — 抗栓治疗药物的进步 — 机械取栓装置 — 远端保护装置 多支血管复杂病变
20000
10000
4
0
0
0
20 30
50 100 150 300 500 900
4700 3900 1800 1500
16100 11800 8000
84年 85年 86年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98年 99年 00年 01年 02年 03年 04年
左室功能良好
为冠脉搭桥术适应证患者
适应证局限的原因
器械粗糙
经验不足 急性血管并发症
八十年代 PCI 适应证和禁忌证
PCI 发展期
以球囊扩张为主要手段的一组介入治疗
技术年代
冠心病介入治疗适应证明显拓宽,早期 的禁忌证变为适应证,早期的绝对禁忌证变 成相对禁忌证,使更多冠心病患者受益
— Andreas Gruentzig ,1978
七十年代 PCI 适应证和禁忌证
PCI 初期 单纯球囊扩张( 稳定型心绞痛 单支血管病 血管近端孤立病变 短病变(< 1 cm) 向心性 不累 及分支 无钙化 非完全闭塞 无
血栓溃疡病变
1997
2000
1977年至今,PCI 适应证不断拓宽,蕴涵
全世界几代介入专家和精英的努力与辛劳
胆识与勇气的体现
多学科知识的汇聚
科学与现实的结晶 开拓一片又一片新领域,造就了今日之辉煌
年龄不成问题
支数不是障碍
RS 几近解决
因“人”而异
病人 医生
费用不用考虑

临床试验
— 多支血管病 — 冠脉搭桥术后的冠状动脉自身病变及桥病变 — 被保护的左主干病变
八十年代 PCI 适应证
病变适应证:简单病变 → 各类型复杂病变
— 远端、长节段( > 10mm)、偏心、钙化、不规则
— 分叉病变(bifurcation) — 一支多处病变(tandem) — 位于血管转弯处 — 成角病变(angular lesion > 45°) — 完全闭塞病变(total occlusion lesion)
广泛 > 20 mm 偏心的钙化斑块 难,近端血管极度 弯曲 > 90° 完全闭塞 重度 完全 > 3 个月 位于开口或分叉处 有,无法保护 有 / 血管桥纤维变性
PCI 适应证的变迁
八十年代早、中期
考虑重点 :病人安全性
明显降低术中急性血管并发症 冠脉内支架术 提高术中处理急性并发症能力
八十年代晚期
以药物涂层支架为主要技术
二十七年来 PCI 的变迁
由单纯球囊扩张术发展为以球囊扩张为主的多种 PCI 技术
由多种 PCI 技术发展为以支架术为主要技术
适应证明显拓宽
— 稳定心绞痛 → 急性冠脉综合征
— 单支血管病 → 多支血管病
— 简单病变 → 各种复杂病变 — 被保护左主干病变 → 未被保护左主干病变
适应证的拓宽
成功率的提高 并发症的降低
并发症的处理
再狭窄的降低
二十一世纪的 PCI
PCI 再狭窄研究的突破性年代
— 以药物涂层支架为主要技术
二十一世纪 PCI 适应证
FDA 于 2003 年 4 月及 11 月,
先后批准 Cypher 支架和 TAXUS
支架应用于冠脉 PCI 手术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