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长江学案
长江学案
吾山中学“小班化”一案三助 导学案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长江) 班级 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设计人:张月秀 上课时间:______________ 课时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重点);
3、根据长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的开发治理措施(难点)。
【学习过程】
自助学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河湖知识,阅读《地理图册》P23“长江流域”,完成下表下图):
助学导练 长江之最
(1)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山脉,注入 海。
(2) 请在图中注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
(3) 长江中游的三大支流分别为 、 和 。
(4) 长江上游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目前
已建成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在图中的代号为 ;正在建设中的规模更大的是 ____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中游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水流不畅,这里是长江 灾害最为集中的河段;下游的特点
是 ,这里十分利于 。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长江》第二课时教案
长江(第二课时)一、认知学习目标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郭风的《长江》,感受了作者对祖国长江浓郁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作者在语言、修辞使用上有哪些特色。
2.学生大声齐读一遍学练案学习目标。
3.教师强调、点拨本节要点。
二、预习成果展示1.指名两个小组的B1学生代表本组上板给加点字注音。
若有错误,同组B2学生或A层学生上板改正。
2.指名B层学生回答此题。
1.(1)排比、拟人、比喻(2)比喻(3) 拟人三、课堂学习研讨问题一:本文的作者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描写长江的?1.定向: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合作探究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2.独学: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认真思考问题。
3.对学:两人小组互相交流,一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二看不理解的地方是否可以解决,把不会的地方向组长汇报。
4.群学:B组向A组请教。
5.反馈:学生展示、汇报。
6.修正:把重点内容整理到学案上。
问题二:作者的心情是“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这一点作者在文中反复说到,为什么作者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这和“青春”不矛盾吗?(教师点拨:千百年来长江奔流不息,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它是“古老的”。
古老的长江在经历的岁月的洗礼后,如今在新时代光辉的照耀下,看到了祖国的蓬勃发展,所以心情才“舒畅”“欢愉”,强调长江是“古老的”,也是为了说明长江“旧貌换新颜”祖国“旧貌换新颜”。
)问题三: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品读课文:赏析精彩语句,学习本文修辞。
文中哪些语句使用了修辞方法,试从文中找出来并简单分析其作用;请用“________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这一句式来表达。
四、当堂训练检测1.自己独立完成练习题目,教师巡视帮助B层学生;2.B层学生向A层学生汇报,A1学生检查B1,A2学生检查B2;3.教师对共性问题予以点拨。
教师点拨:1.《英雄和花朵》郭风《山溪和海岛》《叶笛集》“大自然的歌手”2.(1)读起来给人一种欣喜之感,颇有气势,加强语气,增强语势。
苏教版2018-2019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1.长江之歌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学习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多角度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理解诗歌语言,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1.同学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请同学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长江!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两个生字。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荡涤尘埃磅礴灌溉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荡涤尘埃灌溉各奔东西(2)指名让学生读词:重点指导平舌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读音的异同。
(3) 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学生轻声读课文。
4.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指导)5.各小组自由读课文再讨论。
(学生交流所学所感)三、重点字指导1.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哺、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写笔画较多的字要注意写紧凑些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运用。
第二课时一、检查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二、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三、精读训练1.观看有关长江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说说读了诗句想了解什么?4.讨论、交流。
5.精读第一节:(1)自由读,各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资源?(2)交流: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长 江》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长江》教案北师大版郭风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郭风及其作品。
2.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3.领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品味学习本文的语言。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时代的赞美。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具准备:长江的挂图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背景介绍:本文写于1961年,此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以饱满的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天。
3.作者简介:郭风,原名郭嘉桂,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7年出生。
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迄今已结集出版作品50多部。
他早期的作品质朴清新、饶有天趣,贮满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
其《叶笛集》于1959年初出版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冰心著文称“又发现了一个诗人的喜悦。
”新时期以来,他的作品追求自然、本色、纯朴,具有更广阔的历史感和更深沉的哲理意蕴,体现了大家之风范。
他的作品还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儿童文学作品奖,两次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并译成俄文在前苏联地区出版。
4.学习生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玫瑰()曙天()吹拂()哺育()舢板()驳船()堆栈()5.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6.自主、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本文界通过描写赞美长江,赞美祖国的富饶,歌唱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
2)互动学习:互动1:作者描写长江问什么选取长江的黎明,这里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长江的黎明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明确:这里作者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
这里的黎明象征的是祖国的新气象,象征的是祖国美好的明天。
这里的黎明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象了。
《长江》教学案
《长江》教学案砖桥中学沈峰[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黄金水道”四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中国第一大河的学习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几个方面,从而在强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长江的源头至河口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变化;2、使学生认识长江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之情;3、使学生了解长江水患及其治理,使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
[教学难点]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长江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
说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直观的电脑媒体投影,强化视觉,注重启发诱导,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突出学生间“合作学习”的优势,开展讨论,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路。
说 [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力,读图分析能力。
2.以图忆文,培养记忆力。
3.指导学生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
[教具]电脑多媒体+自制的CAI课件[教学设想]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新课;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展示媒体投影,学生分组讨论,发言交流,教师总结归纳,深化提高;讲授过程中,穿插课堂练习,强化落实。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长江流域景观展示,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新课。
[课堂小练习]一、长江流经的地区1、流经的11个行政区,自上游向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2、流经的地形区,自上游向下游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3.中国第一大河_____________ 长度_____________ 流量_____________ 流域面积_____________。
2018年石家庄市初中地理名师讲堂公开课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任务单(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活动记录单第三节河流(第二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及相关文字材料,了解长江的概况。
2、运用长江流域水系图,结合中国的地形、气候等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
3、从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说出长江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针对长江不同河段的突出水文特征,说出具体的开发利用方向或需要防治的主要问题及具体措施。
【活动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任务】第一部分自主学习一、了解长江概况1、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图”,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域、上中下游河段分界点、主要支流及湖泊。
2、在“长江流域政区图”和“长江流域地形图”中,补充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名称。
3第二部分合作探究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1、长江上游开发结合“图3长江流域大型水电站分布图”和“图4长江干流剖面图”分析水电站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结论:2、长江中下游开发结合长江的水文特征分析中下游地区航运价值高的原因?结论:3、洪涝灾害及治理材料1: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
十九世纪中叶,由于人口增多,耕地显得不足。
人们在湖泊和河道中筑堤圈地,造田耕地,从6000平方公里的浩瀚大湖,萎缩到目前2691平方公里的湖面。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灾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材料2: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为30%~40%,而目前只有10%,1998年,仅雅砻江沿岸就有3000多公顷原始森林被砍光。
结合长江水文特征和材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多发的原因:请你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上海市BACD图3 长江流域大型水电站分布图大型水电站4云南省2西藏自治区3四川省6湖北省8江西省7湖南省15重庆市91011。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长江》导学案 北师大版
第1课《长江》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长江的源头至河口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变化;2、使学生认识长江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之情;3、使学生了解长江水患及其治理,使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并增强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
学习难点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长江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
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力,读图分析能力。
2.以图忆文,培养记忆力。
3.指导学生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
内容感知《长江》写于1961年,此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建设蒸蒸日上,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以饱满的热情写下了这篇散文。
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天。
课文《长江》让没有生命的江,变成有生命的人,联想得自然贴切:开头已经有了“醒”字作铺垫,后面把江面转化为“脸上展开的微笑”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最后,则是在拟人的基础上层层深化,从表面深化到内心:从“容光焕发”,到“黎明一般的舒畅”,再到“青春一般的欢愉”等等。
这些想象超越了生活,把主观感情和思绪渗透在描写对象之中,使描写对象与作者情感融合起来了。
郭风笔下的长江,不仅仅是长江,而且是祖国欣欣向荣的一种象征。
本文就是通过描写长江来赞美长江,赞美祖国的富饶,歌唱新中国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
基础梳理一、字音1.典型字玫瑰.(gui ) 曙.天(sh ǔ) 吹拂.(f ú) 哺.育(b ǔ) 舢.板(sh ān ) 驳.船(b ó) 堆栈.(zh àn ) 停泊.(b ó) 2.多音字二、字形⎩⎨⎧浦口浦哺育哺 ⎩⎨⎧浅薄浅堆栈栈 三、词义1.重点词曙:(书)天刚亮。
麦浪:指田地里大片麦子被风吹得起伏像波浪的样子。
长江教学教案设计
长江教学教案设计Yangtze River teaching plan design长江教学教案设计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预习积累:1.朗读课文,欣赏学唱歌曲《长江之歌》。
2.搜集有关长江的知识、古诗词。
相关课程标准:1.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2.体会和推敲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1.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者借长江对新时代、新生活的赞颂之情。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评价任务:1.开展阅读、朗诵比赛活动。
2.通过反复吟咏,体会散文诗“一唱三叹”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过程:一、话长江:1.欣赏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1983年)主题歌:《长江之歌》。
2.展示、积累有关长江的知识:长江,位于我国境内,全长6380公里,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东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中,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上海等11个省市区,是中国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河流。
是一条名符其实的“长河”,其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及亚马逊河,超过地球半径。
是世界第三大流量河流,仅次于亚马逊河及刚果河。
从源头青海各拉丹东到湖北宜昌是为长江的上游流域;从宜昌到江西湖口则是长江的中游流域;湖口到上海的长江入海口,是为长江之下游流域。
整个长江水系的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8%,和黄河一起并称为中国的“母亲河”。
展示长江黄河地形图片:黄河呈“几”字形,长江则近似呈倒“几”字形。
3.长江作为一个中国符号,是祖国的象征,由于它的灵性,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赞颂。
欣赏散文《长江水》片段,渲染氛围,积蕴感情。
积累有关长江的古诗词: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中川中学语文《长江》导学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学科语文课题《长江》课时使用时间2014.3.3 主备人赵宏斌使用人会宁县中川中学高效课堂教学导学案中反复说到,为什么作者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这和“青春”不矛盾吗?明确:3)、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这个句子在文段中反复出现,目的是什么?三、成果展示四、达标测评、拓展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舢板()驳船()堆栈()粼粼()2)、根据词义填词语:():指时间长久。
():指极为辽阔广大,没有边际。
():脸上放出光彩。
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形容水的明净。
二、在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下面画一横线,并在括号里改正:1)、你这样的容光涣发,你的笑容多么甜美。
()2)、那往来穿唆的舢板和驳船,不止是停泊在江心的钻探船。
()3)、呵,你以宽阔的江布的黎明和鳞鳞的水波,你以脸上展天的微笑。
()4)、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浦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
()5)、它以鱼肚色抹着褛褛玫瑰红的署天。
()三、按课文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我们看见你,你这样的_____________,你的笑容多么________。
2)、我想,那是祖国人民的无比的____________,那是祖国人民对于未来的______,祖国人民奔赴未来的__________,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__________,照耀得你的心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长江很早便醒过来,它以鱼肚色抹着缕缕玫瑰红的曙天,它以宽阔的江面上的黎明,它以四月的风吹拂着的麦浪似的水波,它以脸上展天的微笑,迎接过江的渡船上的火车和旅客。
()2、你以宽阔的江面上的黎明和粼粼的水波,你以脸上展天的微笑,迎接着过江的渡船上的火车和旅客。
()3、长江很早便醒过来。
()4、哦,长江。
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教案湘教版教学目的☆知识要求:1、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2、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3、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治理保护的首要任务。
☆能力要求:1、长江上、中、下游不同的水系水文特征,是由于处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植被等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鲜明的对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地理要素之间制约和依存的辩证关系;2、通过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得河流水文特征的初步能力。
☆思想教育要求:1、通过讲述长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及其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2、通过讲述长江解放后的巨大变化,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教育;3、通过xx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的了解分析,针对长江含沙量有增长趋势的事实,唤起学生对保护长江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重点:1、各段的水文特征;2、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
教学难点:1、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植被关系的分析;2、读、析长江干流剖面图;教学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教时教具:二课时板书设计: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母亲河概况1、源远流长2、支流汇集3、分段地点4、别称众多二、上中下游的特征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三、利用和保护1、“精华区域”、“鱼米之乡”2、“黄金水道”3、“水能宝库”4、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先放映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师生一齐卡拉OK)师:这是一首什么歌?对!《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边放CAI封面课题)〔学法指导〕(老师边放CAI课件:“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边启发讲解)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河流概况长度、流域面积、流量支流、分段、名称上游河流特征中游下游开发利用人河关系治理保护〔学习新课〕下边我们首先来了解母亲河的概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长江》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长江》教案(新人教版)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积累字词2.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3. 了解长江的相关情况相关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的理解。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作家作品。
2.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感情。
4.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评价任务: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2.找出作者所描绘的景象。
3.通过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4.理解长江和祖国之间的关系。
5.学习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老师出示“长江的黎明”和“繁忙的长江”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长江的“静”与“闹”,初步调动学生的情感。
(学生说出看到图片的感受)二、预习展示1.长江小知识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00公里,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余亿立方米。
以干流长度和入海水量论,长江均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
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2.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郭风:1917,当代作家。
1938年散文处女作《地瓜》。
著有散文集《山溪河海岛》、《曙》、《唱吧,山溪》、《鲜花的早晨》、《灯火集》等。
善于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社会和自然,注意吸取意象派、象征派的一些艺术手法,从草木虫鱼、风土人情中见时代风貌,有较浓郁的诗情画意和牧歌风味。
长江教案
新课标教材《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汪玉兵(湖北省远安县茅坪场中学444203)【课程标准】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说出长江概况(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等特点)。
知道长江是我国的第一长河。
2、使学生知道长江的主要支流、湖泊。
3、使学生知道长江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其简称、行政中心等。
4、使学生明确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5、使学生了解宜昌的乡土地理。
二、方法与过程:1、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表格、顺口溜的地理信息,了解地理事物的概况。
2、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顺口溜所包含的信息。
3、教学全过程采用活动化教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长江是世界著名的长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通过学习长江的概况等内容,再与宜昌的乡土地理相结合,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长江,保护长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二框的内容,教材可理解为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中国第一长河”、“各河段的特征和巨大的水能及开发”、“黄金水道”。
其中第一部分介绍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的省区和地形,沿途接纳的水系和流经的湖泊、河流分段的界限、注入的海洋、长度等。
第二部分介绍长江水能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落差巨大,并明确了长江水能最丰富的地段以及在长江干流上重要的“三峡工程”。
第三部分分析了长江在航运方面的优越自然条件,介绍了长江在我国内河航运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只学习第一部分及与之相关的宜昌乡土地理。
【教学构思】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也是我国第一长河。
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因此,本人采用了灵活多样教学方法:例如新课引入时,要求学生参与和教师共同表演相声,引出顺口溜教学法,并展示世界中国的顺口溜,引起学生对顺口溜教学法的兴趣;再插入宜昌本土图片,更加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化教学过程;介绍长江流域概况时,充分利用《长江流域水系图》和中国与世界河流比较表格,培养学生读表识图的能力,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证实长江不愧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上一条重要河流,同时教给了学生阅读水系图的方法,找出源头及入海口、长度、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河流分段界限等等;然后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引进宜昌乡土地理信息,要求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课程结束时利用影像资料《长江之歌》,展现长江雄浑、波涛汹涌、奔流入海、一泻千里的气势,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语文七下北师大版《长江》导学案
语文七下北师大版第1课《长江》导学案(2页)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背诵这两首诗歌。
2、理解这两首诗歌各自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
3、再次领会长江在诗中的形象以及他所赋予的民族精神。
学习方法:自主预习、朗读感悟、合作探究导学过程:一、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二、学习《当我死时》1、了解作者余光中,1928年生,福建永春人。
1948年在厦门大学读书时开始诗歌创作。
1950年随家人到台湾,195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
1958年赴美,获艺术硕士学位。
1959年返台开始任教讲学,一边继续诗歌创作。
1964年秋应邀赴美任教讲学。
1966年返台,继续任教台湾师大。
1997年当选为台湾笔会会长。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莲的联想》《白与苦瓜》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听听那冷雨》《日不落家》等。
他的诗题材丰沛,形式灵活,风格多样,从现代古典到民歌,从政治抒情诗新古典诗咏史诗到乡愁诗,走出了一条富有独创性的艺术道路。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未yàn()tāo tiè()头lú() zh è gū( ) 瞭.望()3、自由朗诵这首诗,回答问题①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甚至有一种幸福的美感,为什么?(结合“我”死后所葬的地方来理解此题)②诗句“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如此夸张的想象,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③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三、学习《长江之歌》1、相关链接①胡宏伟,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副团长,著名词作家。
1988年,35岁的胡宏伟凭借为《长江之歌》作词,一夜成名。
这些年,先后为2000余首歌曲作词,其中绝大部分是主旋律歌曲,不少歌曲在全国广泛传唱。
②《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
它写于1988年,这正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胜利的年代。
《长江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上海》
《长江》导学案一、导入你知道中国最长的河流是什么吗?是长江。
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关于长江的知识。
二、教室进修1. 长江的地理位置长江位于中国境内,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
2. 长江的历史长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河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
在长江流域,有许多古代文化名城,如荆州、扬州、南京等。
长江也是中国的经济命脉,沿岸地区人口浩繁,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工业和交通枢纽。
3. 长江的生态环境长江流域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
为了珍爱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污染治理等。
4. 长江的文化意义长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许多古代文人墨客都曾在长江畔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赤壁赋》等。
长江还有许多闻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如三峡、黄鹤楼等。
三、课后拓展1. 请你总结一下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域面积。
2. 你知道长江的重要性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3. 你觉得珍爱长江的生态环境有什么重要性?你有什么建议?4. 请你选择一首描写长江的古诗或摩登诗,背诵并向同砚分享。
四、作业1. 以《长江》为题,写一篇关于长江的文章,包括长江的地理位置、历史、生态环境和文化意义。
2. 画一幅描绘长江风景的图片,并在图片底下写上你对长江的感受。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你对长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文化,我们应该珍惜长江,珍爱长江,让长江永遥流淌在我们心中。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 长江导学案 北师大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 长江导学案北师大版备课时间:第2周拟使用时间:第三周周小组姓名教师寄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熟悉生字、词。
2、了解长江的常识,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一系列修辞手法的作用。
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3、领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接受深厚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感的熏陶。
学习重点: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学习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时代的赞美。
导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介绍写作背景创设情景:本文写于1961年,此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以饱满的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天。
二、认定目标:学生读目标,认定。
三、自主合作:(一)自主学习: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独立完成:《长江》的作者是,他的作品多以动植物和日月风云为书写对象,被誉为“大自然的歌手”.(二)合作互助:初读感知,熟悉全文。
1、找学生读课文,其它学生正音正字,并给下列字注音:玫瑰()曙天()吹拂()哺育()舢板()驳船()堆栈()2、解词:容光焕发:粼粼:(三)展示反馈:1、派一个组的代表到黑板上展示生字词2、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
);(四)精讲归纳:小组交流后,回答,教师精讲1、文中写了长江的哪个时段的景象?2、请从文中找出能够表达作者看到黎明的长江景象的心情的句子?3、(1)讨论:黎明和青春的特点是什么?(2)文中那些语句突出了这样的特点?并且采用了那些表现手法来写这些景象的?4、作者描写长江问什么选取长江的黎明,这里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长江的黎明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5、作者的心情是“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这一点作者在文中反复说到,为什么作者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这和“青春”不矛盾吗?七年级语文《长江》导学案(二课时)备课时间:第二周拟使用时间:第三周周小组姓名(四)精讲归纳:小组交流后,回答,教师精讲1、课文用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2、根据表达方式的学习归纳一下本文的写作方法。
北师大版七下《长江》教案学案6篇
北师大版《长江》教案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有关知识。
2、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分析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体味本文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体会作者对长江,对新生活的赞颂之情。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2、分析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 3 3、体味本文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教学课时:1课时一、听《长江之歌》,导入新课长江,这条横亘千古的巨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
自古以来歌吟长江的文章不绝于耳,今天我们走进郭风笔下的《长江》。
二、讲析课文: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
本文仅仅是在赞美长江吗?从哪可看出来?2、你认为本文可以划分几部分?三部分1——2描写长江美景3——6“哦,长江”抒发对长江的赞美。
7——8抒情议论,照应文章开头,点明主旨。
3、重点探究:1、作者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和傍晚,而要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2、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4、语言品析:拟人:长江很早便醒过来。
排比、比喻:它以……它以……它以……它以……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反复:“哦,长江”……三、总结: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多少作家,作曲家歌唱赞美它,同学们你想对长江说什么?四、拓展作业:搜集有关长江的图片、诗歌、故事等资料。
祁家河初中学案设计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主备:李雪剑日期:2010-3-3课题:长江学习目标:1、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2、理解长江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多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熟读课文,背诵第六自然段。
学习方法:自主预习、朗读感悟、合作探究导学过程:一、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二、相关链接(助读资料,帮你更好的理解课文)1、长江,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祁家河初中学案设计
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主备:李雪剑日期:2010-3-3
课题:长江
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2、理解长江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多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熟读课文,背诵第六自然段。
学习方法:自主预习、朗读感悟、合作探究
导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
二、相关链接(助读资料,帮你更好的理解课文)
1、长江,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另有相关文学作品以此为名,也作为人名被使用。
2、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多用象征手法描写客观生活引发的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三、夯实基础(自主完成下面各题,课堂展示)
1、文学常识填空
《长江》是我国作家的一篇(体裁),这是一种介于和之间的文体,兼有二者的特点。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浦.()口千年万载.()bó()船
穿suō( ) lín lín ( ) shǔ()天
四、精读课文,理解文章(细读课文,你就能很好的完成)
1、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品味课文
2、这篇散文诗,全篇贯穿着一个“”字,画面像电影一样由近及远展开,描绘了,抒发了作者感情,这是的写法。
3、作品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或者傍晚,而要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是
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象征了什么?
4、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
5、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任找一种并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五、巩固提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舢.板(shān) 镂.空(lòu)
B.奔赴.(fù) 哺.育(bǔ)
C.堆栈.(jiàn) 纵横.(héng)
D.呵.斥(hē) 吹拂.(fú)
2、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圈出来并改正
①穿唆②诡丽③谩横
3、解释词语
容光焕发:粼粼:
4、按课文原文填空
①长江很早便醒过来。
它以鱼肚色抹着,它以宽阔的
,它以四月的风,它以脸上,迎接过江的渡船上的火车和旅客。
②我想,那是祖国人民的,那是祖国人民,祖国人民,那是,照耀得你的心
,。
5、文中写了长江的时段的景象。
文中表达作者看到黎明的长江景象时
心情的句子是。
6、作者在行文中多次运用了反复的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你能不能写一些关于长江的诗句呢?(课外完成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