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秒表使用(动画素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时分秒教材分析 (1)(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时、分、秒一、教学内容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3.简单的时间计算: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二、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编排特点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对“时间”这个可以计量的量,掌握单位并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进行测量,是认识时间概念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认识了时间单位“秒”之后,安排对分与秒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时间单位的系统;在认识单位后,安排对其计量工具的认识,包括钟面、电子表和秒表,了解其使用方法,以便选择合适的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时间不像长度、质量等概念那样直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非常抽象。
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是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而逐渐深入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经历大量的实践活动,而学校教育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大量关于时间的经验,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
2.设计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首先,让学生感知“1秒”“1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长度时,通过听滴答声,眨眼、拍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观,帮助学生对标准时间单位建立清晰、准确的感知。
其次,设计了“1秒有多长”“15秒有多长”“1分钟有多长”“记录运动前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的次数”等多种体验活动,将抽象的时间转化为能够具体感知的“量”,帮助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同时渗透估计的方法。
最后,注重体现估计的方法。
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思路的展示和模型思想的建立教材安排让学生解决生活中与计算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秒表的读数和使用课件
秒表的读数和使用课件初中物理停表(秒表)的读数1 常见停表:实验室里常用的计时工具是停表(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这是我们在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仪器。
电子停表的分度值可以达到0.01秒。
(机械停表的小盘:转一圈是15或60分钟,也有30分钟的,如下图所示,大盘:转一圈为30或60s。
)2 停表读数(1)小盘:通常有30刻度和60刻度型。
30刻度型则每格代表0.5分钟,60刻度型每格则代表0.25分钟。
大盘:大盘每圈代表30s,共60个大刻度,每两个大刻度之间有5个小刻度,所以每格大刻度代表0.5s,每格小刻度代表0.1s,这也是停表精确度为0.1s的原因。
读数为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
先读小盘的读数,它的单位是分钟,看上面的示数可知每分钟分为前半分钟和后半分钟,要注意看它是指向哪半分钟。
0-30s,若为(t2)(2)如表3秒如表4由于机械秒表采用的是齿轮转动,秒针不可能停留在两格之间,所以不能估读出比0.1s更短的时间,也就是说,机械秒表不估读,秒表的读数t=短针读数(t1)+长针读数(t2)小圆周上分针刻度有半分钟刻度线.1.秒表的工作原理机械秒表将发条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指针的动能,使指针转动.2.表盘刻度秒针指示的是大圆周的刻度,其最小分度值通常为0.1s,转一周历时30s;分针指示的是小圆周的刻度,其最小分度值常为0.5min,分针转一周历时15min3.秒表的读数小圆周读数不足0.5min即秒针转不到一周时,直接读大圆周上秒针读数;小圆周读数超过0.5min时,读数为小圆周上分针读数加上大圆周上秒针读数.4.秒表的使用方法三次按下按钮:一“走时”,二“停止”,三“复零”,机械秒表要先上好发条典列.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机械秒表的读数机械秒表的长针是秒针,转一周是30s.因为机械表采用的齿轮传动,指针不可能停留在两小格之间;所以不能估读出比0.1 s更短的时间.位于秒表上部中间的小圆圈里面的短针是分针,表针走一圈15 min,每小格为0.5 min.秒表的读数方法是: t?短针读数(t1)+长针读数(t2)秒表的使用实验目的1、了解秒表的原理以及学习它的使用方法。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第二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课件出示:三、巩固新知1.填一填。
2.做一做。
第三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48+20=49-20= 56+3=28-9=24+9=35-20=46-7=98-90= 78+9=二、探究新知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学生汇报。
(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
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通用12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识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
(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
(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 生:…… 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比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 ) 二、 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
(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 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对,就是一秒!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2、说说是几秒,教师提问: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1走到4表示几秒,从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3、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讲解秒表的读法)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最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带目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目录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第一单元《时、分、秒》 (2)第1课时《时、分、秒》 (2)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8)第3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11)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3)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13)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15)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8)第4课时《估算》 (22)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25)第三单元《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29)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 (32)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 (35)第4课时 << 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39)第5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 (43)第6课时《解决问题》 (47)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0节) (49)第一课时: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49)第二课时: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50)第三课时:连续进位加 (51)第四课时:连续退位减法 (52)第五课时:加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54)第六课时: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56)第七课时:加法的验算 (57)第八课时:减法的验算 (59)第九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 (61)第十课时:整理和复习 (63)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64)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11节) (66)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66)第二课时 (67):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 (67)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68)第四课时:练习课 (69)第五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69)第六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70)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 (71)第八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72)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72)第十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73)第十一课时:整理复习 (74)※数字编码 (75)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6节) (78)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 (78)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79)第三课时:周长 (80)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81)第五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 (82)第六课时:估计 (83)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3节) (83)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84)第二课时:几分之几 (85)第三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 (86)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87)第十单元总复习 (3节) (89)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时、分、秒》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文本素材】秒表
秒表
秒表是一种常用的测时仪器。
它是利用摆的等时性控制指针转动而计时的。
在它的正面是一个大表盘,上方有小表盘(图1.4-2)。
秒针沿大表盘转动,分针沿小表盘转动。
分针和秒针所指的时间和就是所测的时间间隔。
在表正上方有一表把,上有一按钮。
旋动按钮,上紧发条,这是秒表走动的动力。
用大拇指控下按钮,秒表开始计时;再按下按钮,秒表停止走动,进行读数;再按一次,秒表回零,准备下一次计时。
(注意:使用这类秒表一定要完成这一程序后才能进行下一次计时。
这类表不能在按停后又重新开动秒表连续计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的秒表在表把左侧装有一按钮,当表走动时将此按钮向上推,表停走;向下推,即继续累计计时。
)
秒表的精度一般在0.1-0.2秒,计时误差主要是开表、停表不准造成的。
秒表在使用前上发条时不宜上得过紧,以免断裂。
使用完后应将表开动,使发条完全放开。
不同型号的秒表,分针和秒针旋转一周所计的时间可能不同,使用时要注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表格)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同时,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良好素。
简单的一问,既拉近师生的距离,又初步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情(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
)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
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
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 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况,从而真正意义做到以学定教,以生为本,充分让学生观察钟面,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分和秒之间的关系,理解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1.1 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秒的认识学情分析1、对于“时间”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四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一年级上册,初步认识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会认、读、写整时半时;第二阶段是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认识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是三年级上册,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验时间的长短,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第四阶段是三年级下册认识年月日。
本节课要讲的“秒的认识”以及简单时间计算,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容易用具体的实物表现出来,它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尤其是1秒的时间比较短很难被学生感知出来,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借助大量的素材,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知时间,另外时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十进制,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2、教材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如在认识良时间单位“秒”之后,安排对分与秒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时间单位的系统;又比如教材设计良“记录做某事所需要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等活动,丰富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教学工具“秒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学生对秒的认识有一定经验积累,但对1秒或者几秒的时间观念缺乏具体体验及把握能力,所以建立1秒或几秒的时间观念是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更好的上出一堂适合学生的课,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我们组对三(2)班48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学情前测。
基于前测,我们发现学生对“时”“分”“秒”三个时间单位有一定的了解,大多数学生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少部分同学误以为时间的进率是10。
基于前测,我们发现学生对钟面的认识很清晰,知道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大部分学生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同时也知道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基于前测,我们还发现学生在写出时刻,如几时几分大多数同学能写出来,但要写几时几分几秒还比较陌生,当问到在那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时刻的时候,很多同学回答只在在电话手表上见过,对于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陌生,缺乏时间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经验比较薄弱,也就是为什么秒的认识这节课看起来学生对时间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要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有一定了难度。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及步骤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及步骤秒表是一种常见的时间测量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实验、体育比赛、工业生产等领域。
通过使用秒表,我们可以精确地测量事件的持续时间,从而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研究。
以下是使用秒表进行时间研究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秒表在进行时间研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一款适用的秒表。
市面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秒表,包括机械秒表、电子秒表和手机应用程序等。
选择合适的秒表根据实际需求,例如需要测量的时间范围、精度要求和使用环境等。
第二步:设定测量目标在开始测量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测量目标,即需要测量的时间事件是什么。
例如,我们可能想测量一场比赛的持续时间、一个行为的反应时间或者一个生产过程中的某个步骤的时长等。
明确测量目标有助于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三步:熟悉秒表操作使用秒表之前,我们需要熟悉其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可能因不同的秒表型号而有所差异,因此建议先阅读秒表的使用手册或者进行简单的训练。
熟悉秒表操作可以避免因操作不熟悉而导致的误差。
第四步:准备测量环境在进行时间测量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测量环境的合适。
如果有可能,应消除可能干扰测量的因素,例如减少噪音、保持良好的光线条件等。
确保测量环境稳定和一致,有助于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第五步:进行时间测量在进行时间测量时,我们需要将秒表置于合适的位置,并准备好开始测量。
根据目标进行测量的时间点,可以在开始时按下秒表的启动按钮,并在结束时按下停止按钮。
万分秒表甚至可以提供更高精度的测量。
通过记录测量结果,我们可以获得时间事件的准确时长。
第六步:分析和报告测量结果完成时间测量后,我们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报告。
通过比较不同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事件之间的差异和规律。
在报告中,我们可以展示测量结果的具体数值和图表,并提供相应的解读和分析。
此外,如果需要,还可以将测量结果与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以上是使用秒表进行时间研究的一般步骤。
四年级科学上实验操作
四年级科学上实验操作4、实验题目:天平、秒表、温度计的使用实验材料:天平、秒表、温度计实验目的:明确天平、秒表、温度计在实验中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过程及现象:工具一:天平1、测量开始前,必须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然后才开始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若将平衡螺母左右移至尽头天平仍不得平衡,则应检查:①天平托盘位置是否放错(应将“1”号载物盘放置左方,“2”号载物盘放置右方);②天平刀口是否确实正落在刀槽中;③指针及活动部分有无摩擦阻碍,尤其是刀槽必须清除尘垢。
2、称量物必须放在纸上称量,对潮湿及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上称量。
3、左盘放称量物,右盆放砝码。
砝码用镊子夹,不能用手拿,加砝码的顺序从大到小,大小砝码同时使用时要将大砝码放在盘中间,小砝码放在外围,最后移动游码。
4、使用完毕,砝码放回砝码盒,并将天平复原。
5、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几种,分别为0.1g、0.2g、0.5g、1g、2g、5g,称重前要大概估计重物的重量,所称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秤量,以免损坏梁架及影响感量。
工具二:秒表首先介绍秒表的操作:秒表最上端的按钮用来开启和止动秒表。
用大拇指控下按钮,秒表开始计时;再按下按钮,秒表停止走动,进行读数;再按一次,秒表回零,准备下一次计时。
(注意:使用这类秒表一定要完成这一程序后才能进行下一次计时。
这类表不能在按停后又重新开动秒表连续计时。
) 2、读数:所测时间超过半分钟时,半分钟的整数部分由分针读出,不足半分钟的部分由秒表读出,总时间为两针之数之和。
3、使用完毕要将秒表归零放好。
工具三:温度计小学科学四年级时用的温度计主要是水温计,测量水温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看清水温计上每小格代表多少摄氏度,以便读数迅速、准确。
使用水温计的方法是:用手指捏住水温计上部,小心地将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壁,等液柱上升或下降停止后,温度计不要撤离水中,眼睛视线与液柱的凸面最高处或凹面最低处平齐时读数。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及步骤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及步骤秒表是一种用于计时的工具,通常包括一个计时器、一个开始和停止按钮,以及一个显示时间的数字或指针。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运动比赛、实验室研究、角色扮演游戏等。
本文将介绍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和步骤。
第一部分:秒表的工具秒表的工具主要包括计时器和显示屏。
1. 计时器:计时器是秒表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精确测量时间。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计时器可供选择,比如机械计时器和电子计时器。
机械计时器通常使用摇摆实现计时,而电子计时器则使用计算机芯片记录和显示时间。
为了满足不同需求,计时器通常具有开始、停止、暂停和复位功能。
2. 显示屏:显示屏用于展示所计时的时间。
市场上有两种类型的显示屏,分别是数字显示和指针显示。
数字显示屏使用数字显示秒数,更清晰明了;而指针显示屏使用指针指示时间,更具传统风格。
第二部分:秒表时间研究的步骤秒表时间研究通常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三个步骤。
1. 实验设计:在进行秒表时间研究之前,首先要设计一个合适的实验。
实验设计应该明确研究目的和假设,并确定实验所需的参与者、场地和装置。
此外,实验设计还应考虑可能影响时间测量的因素,如环境的变化、测试者的条件等。
2. 数据收集: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事先确定数据的收集方式。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对于秒表时间研究而言,需要一个可靠的记录员,用秒表准确测量和记录实验中的时间。
3. 数据分析: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总结和解释实验结果,以得出有关时间的结论。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设计,可以选择适合的统计方法,如均值、方差、t检验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图表或可视化方法来展示数据和趋势。
第三部分:秒表时间研究的应用秒表时间研究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例子:1. 运动比赛:秒表时间研究在运动比赛中被广泛使用,用于测量运动员的成绩和比赛结果。
通过秒表记录运动员的时间,可以比较不同选手的表现,并评估运动员的技能和水平。
附录-秒表计时法
标准时间:是指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
秒表测时法是以工序作业时间为对象,对构成工序的作业要素进行周期重复观察,并测定其工时消耗的方法。
IE的定义:“以秒表为工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不断地直接测定某一作业操作者的一种测定技术,用以决定以为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的时间”秒表测时法适用于以工序为测时对象和相对集中生产、工作的场所。
实施时需要得到生产工作场所的管理者和被测时对象的配合以维持原有生产工作状态。
测时人员应经过事先的培训,熟悉时间消耗分类,掌握测时的方法、要领。
Ⅰ、秒表测时原理:一、测时的观察次数测时实质是对工序操作活动的一次密集抽样。
要提高测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关键是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根据统计原理,在满足95%可靠性要求的情况下,测时观察次数如下:式中,N——某作业要素的应观测次数;S——给定测时数据的相对误差,常用5%、10%n——某作业要素的已观测次数;Xi——某作业要素的观测时间值。
二、测时的计时方法(一)连续计时法以秒表为计时工具,按先后顺序对各工序作业要素逐一进行观察,连续记录起起止时间。
1.技术要求:划分的作业要素延续时间应大于0.1min,定时点应明显易辨,选择从声响、视觉上能够明确区别个作业要素起止的标志,在下一作业要素定时出现前,应完成该作业要素时间的观察和记录2.操作要求(1)观测。
在观测时开始前秒表复零,于第一个操作周期第一作业要素开始时同时开动秒表,到最后一个操作周期最后一个作业要素观察结束时停止秒表。
(2)记录。
在每个作业要素的定时点处观察秒表读数并记录于该作业要素相应操作周期的终止时间内。
(3)计算。
每个作业要素本身终止时间与前一作业要素终止时间的差值即本作业要素延续时间。
(二)循环计时法以秒表为计时工具,按操作顺序依次将若干个作业要素(作业要素数-1)合并成组,以组为对象进行测定,最后计算获得各个作业要素的延续时间值。
三年级数学上册1时分秒单元分析素材新人教版
《时、分、秒》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和作用。
“时间”是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是不依赖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感知和认识时间只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在我们主观意识中的反映。
人类在认识和计量时间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时间单位系统,并发明了大量的计量工具。
对“时间”这一生活中常见的量的学习,不仅有助于解决生活中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还提供了学习和应用其他数学概念的机会。
因此,“认识时间”一直是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
《标准()》规定,在第一学段要使学生“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一课程目标中,不仅包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而且还包括时间观念的建立。
一方面,学前阶段,儿童依据其个人经验及社会生活已经对时间的顺序、长短等属性有所认识。
学龄儿童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可以理解文化意义上的时间,即在时钟和日历上固定下来的时间。
因此,应让小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时间概念:理解时间可度量的属性,掌握时间单位系统及测量工具。
另一方面,体验并估计时间的长短,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也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学会管理时间的基础,因此,在理解时间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建立起时间观念也应该是重要的课程目标。
心理学研究表明,时间单位离学生生活经验越远,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越困难。
因此,遵循学生认知时间的“由中间向两端”和“由近及远”的发展规律,综合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其他数学能力的发展情况,对于“时间”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四次编排,具体结构如下。
本册教材的这一单元,在认识了时、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