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血细胞镜下观察

合集下载

机能实验: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机能实验: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机能实验: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此作业得分94分仅供参考)一、实验目的1、学习家兔的基本手术操作。

2、观察血液凝固的现象。

3、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4、观察某些因素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胶冻状态,需要多种凝血因子的参与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

2、分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生成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等三个阶段。

3、分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三、实验材料1、实验对象:家兔。

2、实验器材与药品:哺乳动物实验手术器械一套,25ml小烧杯2个,竹签,清洁小试管9支,水浴装置一套,冰块,棉花,石蜡油,肝素,草酸钾,0.025mol/L的CaCl2溶液,肺组织悬液,富血小板血浆,少血小板血浆,生理盐水等。

四、实验方法和观察项目1、动物手术(1)将家兔称重后,按5ml/kg的剂量自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0%乌拉坦。

(2)麻醉完成后将家兔以仰卧位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将颈部被毛用粗剪剪去。

(3)在颈部腹面正中从甲状软骨水平向后至胸骨上缘做5-7cm的纵行切口,一次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肌肉及气管表面结缔组织直至暴露气管。

分离气管,行气管插管术。

(4)分离一侧的颈总动脉,将颈总动脉游离2-3cm,穿双线备用。

用其中一线结扎劲总动脉远心端,近心端用动脉夹闭。

用眼科剪在颈总动脉靠近远心端结扎线处剪一斜口(约45°),将动脉插管向心脏方向插入动脉内约1cm,用另一线结扎,已备取血。

2、实验准备按结果记录表准备好8个试管,并对人员进行分工。

3、取血打开动脉夹,经颈总动脉插管放血入个试管中,每支试管采血约15ml。

注意及时记录采血完成时间并将各试管尽快置于其实验条件下,所有试管加入血液后都要充分摇匀。

4、理化因素对血液凝固的影响及其结果观察接触面粗糙程度、温度以及试剂对血液凝固的影响观察各试管内血液凝固所所需时间。

在每支试管采血完成后开始计时,每隔30s将试管轻轻倾斜1次,观察试管中的血液是否凝固,发现血液呈凝胶状不再流动时停止计时,以此得到各试管血液凝固所需时间。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一、原理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erythrocyte osmotic fragility test)是检测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盐溶液抵抗力的一种半定量试验。

在低渗盐溶液中,由于水分渗入细胞内,红细胞会膨胀甚至破裂、溶血。

因此将红细胞加到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中,观察发生溶血的情况,可判断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能力。

红细胞开始出现溶血的低渗盐溶液浓度为开始溶血浓度,红细胞完全溶血的盐溶液浓度为完全溶血浓度。

当某些原因导致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抵抗能力降低时,红细胞容易破碎,发生溶血,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反之,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

二、检测方法(一)试剂与器材1、器材:分析天平、注射器、针头、无菌小试管等。

2、试剂:1% NaCl溶液:用分析天平称取分析纯 NaCl 1.000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置于玻璃瓶中灭菌后使用。

(二)操作1、取12支无菌小试管编号,配制不同浓度的 NaCI 溶液。

2、用肝素湿润的注射器抽取待检者血液1ml,向各管中加入1滴(中度以上贫血的标本加2滴)全血,轻轻摇,室温静置2小时后观察结果。

3、结果判断从1号管开始观察溶血情况。

不溶血:上清液透明无红色;开始溶血:上清液刚呈浅红色,管底有较多未溶的红细胞;完全溶血:溶液呈透明红色,管底无红细胞。

三、参考区间开始溶血 NaCl浓度:3.8~4.6g/L;完全溶血 NaCl浓度:2.8~3.2g/L四、注意事项1、NaCl必须干燥,可将分析纯氯化钠于100℃下烘干,置于干燥器中完全冷却后再准确称量使用。

2、所用器具应干燥清洁,避免出现人为溶血。

向试管内滴加血液时须将血液直接注入试剂中,不可沿管壁注入,混匀时动作须轻柔。

3、观察溶血情况时以白色背景为宜。

4、结果不易判断时,可低速短时离心后观察5、每次试验应以相同实验条件做正常对照。

被检者与正常对照开始溶血管的 NaCI浓度相差0.4g/L即有诊断价值。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及其红细胞渗透脆性---文本资料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及其红细胞渗透脆性---文本资料

预习要求
下次实验: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 预习要点: 1. 掌握呼吸运动的实验方法,各种理化因素 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原理。
2. 熟悉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实验
记录和实验结果处理方法。
内源性凝血 接酶 原 激 活 物 形 成 凝 血 酶 形 成 纤 维 蛋 白 形 成
红细胞渗透溶血实验
实验步骤
家兔动脉血2ml,按表5-4滴入红细胞悬
液1-2滴,轻轻摇匀
教师示教
1
10
高)
10支不同浓度NaCl溶液试管(低
静置30分钟
结果观察
• 完全溶血 • 部分溶血 管内液体完全红色透明 上层红色透明 下层红色不透明(混浊)
• 不溶血
上层浅黄色或无色透明 下层红色不透明
记录刚开始出现部分溶血及完全溶血时NaCl溶液浓度
实验三
一、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二、红细胞渗透性溶血实验
生理学教研室
实验目的
观察某些因素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异物(棉花、纱布、石蜡油)
温度(水浴、冰浴)
抗凝物(肝素、草酸钾) 熟悉红细胞溶血现象
实验原理:生理止血功能
血管损伤
血管内皮下组织暴露 血小板激活 粘附、聚集、释 放 血小板止血栓形成 (初步止血) 血凝块形成 (有效止血)
气管插管,一侧颈总动脉插管(动脉插管内 先充满0.2%肝素生理盐水)。 3.将动脉插管内血液及生理盐水放净,向试管 内各注入2mL左右新鲜兔血(试管上标号编
号和刻度),开始计时,并用拇指堵住管口
倒转2次,使血液与试管内容物相混。
实验步骤
4.自血液注入试管后每隔60s将各试管轻轻倾斜
一次(倾斜45度角),观察其中的血液是否 已凝固,发现其中的血液已呈凝胶状而不再 流动时记录其时间。如超过30分钟血液仍未 凝则视为“不凝”。 5.以第一管的凝血时间为对照,比较其余各管 的凝血时间有何变化。 6.最后向第7管内加入10%氯化钙溶液1滴,观 察管内血液是否凝固。

动物生理学实验 血液实验

动物生理学实验 血液实验
实验一
1.1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1.2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以血液凝固时间作为指标,了解对血液凝固影响的因素,加深 对生理止血过程的理解。
2. 学习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方法,理解细胞外液渗透张力对维
持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
1. 血液凝固是由多种凝血因子参与的级联反应,大致可分为凝血 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生成凝血酶、纤维蛋白生 成三个主要步骤。 2. 正常红细胞悬浮于等渗的血浆中。若在高渗溶液内红细胞会失
⑥ 取肝素抗凝血,每个试管中各加一滴,轻轻摇匀,静置1h。
⑦ 观察结果:根据各管中液体颜色和浑浊度的不同,判断红细胞渗透脆性。
思考题:
1. 哪些外界因素能延缓血液凝固? 2. 设计实验证明不同环境温度会影响血液凝固。 3. 为什么在科学实;反之,在低渗溶液内,水进入红细胞使其由双凹圆盘
形膨胀为球形;若外周渗透压继续降低,红细胞会发生破裂并 释放出血红蛋白,即发生溶血。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一定 的抵抗力,称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注意事项:
1. 采血的过程要尽量快,以减少计时误差。 2. 判断凝血的标准要力求一致。一般以倾斜试管达45°时试管 内的血液不见流动为准。 3. 每支试管口径大小及采血量要相对一致,不可相差太大。 4. 步骤⑦中,进行混匀时只需轻轻倾倒1~2次,尽量减少机械 震动,避免人为溶血。 5. 配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时应力求准确无误。
实验步骤:
① 麻醉家兔,颈总动脉插管以备取血。 ② 准备7个小试管,分别标记:1-不加任何处理(对照);2-用液状石蜡 润滑整个试管内表面;3-放少许棉花;4-置于有冰块的小烧杯中;5- 试管置于37º C恒温水浴锅内;6-加500U/ml肝素6滴;7-加5%草酸钾6滴。 ③ 放开动脉夹向每个试管加入血液2ml,即刻开始计时。 6、7号试管加入血 液后,用拇指盖住试管口将试管颠倒两次,使血液与药物混合。每隔15s 倾斜一次观察血液是否凝固,至血液成为凝胶状不再流动为止,记录所经 历的时间。另取20ml血液于小烧杯中,以竹签不断搅动直至纤维蛋白形成。 ④ 如果加草酸钾的试管不出现凝血,可再向管内加入1%的CaCl2溶液2滴, 再行观察。 ⑤ 再准备10个小试管,配制10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25%, 0.3%, 0.35%, 0.4%, 0.45%, 0.5%, 0.55%, 0.6%, 0.65%, 0.9%。

实验三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红细胞脆性的测定血红蛋白的测定

实验三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红细胞脆性的测定血红蛋白的测定

3.2 不同因素对血液凝固时间的影响
表2 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
试管号 1 2 3 4 5 6 7
实验处理 空白
液体石蜡4滴 棉花少许 冰水环境 肝素4滴 草酸钾4滴
脑组织浸液4滴 5号管加CaCl24滴 6号管加CaCl24滴
凝血时间(秒)
4 分析与探讨 4.1 本次实验家兔Hb测定结果比对照高(或低、或基本一
致),从操作过程方面说明原因:……。 4.2 本次实验家兔RBC脆性测定结果,最小抵抗比对照组高(或
低、或基本一致),最大抵抗……,从操作过程方面说明 原因:……。 4.3 家兔凝血时间测定结果表明,××处理能加快(抑制或不 凝)血液凝固,为什么?××管加CaCl2后凝固,为什么? (从凝血机制分析) 5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红细胞脆性的测定 血红蛋白的测定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1 实验目的 以凝血时间为指标,了解影响凝血的因素,加深
对生理止血过程的理解。 2 实验原理
血液凝固是一个酶解激活过程,有多种凝血因子 参与。根据凝血过程起动时凝血因子来源不同,可将 凝血分为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
2 实验原理 血红蛋白的颜色与氧结合量有关,当用一定的氧
化剂将其氧化时,可使其转变为稳定、棕色的高铁血 红蛋白,而且颜色与血红蛋白的浓度成正比。因此, 可与标准色板进行对比,求出血红蛋白的浓度,即每 升血液中含血红蛋白的克数(g.L-1)。
3 实验对象:动物种类不限 4 方法与步骤:使用沙里氏血红蛋白计测定。
现透明淡红色,表明部分红细胞已经破裂,称为不 完全溶血。 ②完全溶血试管:液体完全变成透明红色,管底无红 细胞下沉。
6 注意事项 6.1 试管要干净; 6.2 配液要准确; 6.3 加血量要一致; 6.4 轻轻混匀,减少溶血机会; 6.5 静置法测定动物血红蛋白含量的方法。

渗透脆性和血液凝固ok

渗透脆性和血液凝固ok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
【实验目的】
1. 学习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方法 2. 理解细胞外液渗透张力对红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配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 加入一滴血液后混匀,静置1小时
Tube No.
1 2 3 4 5 6 7 8 9 10
0.9%NaCl(ml) 4 2.7 2.4 2.2 2 1.8 1.6 1.3 1.1 0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实验目的和原理】
1 血液凝固 2 血液凝固的途径 3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
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 胶状态,这一过程称血液凝固。
【实验方法】
• 家兔颈总动脉取血 • 采用8个小烧杯,给予不同因素处理,记录血液凝固时间
分组
1
2
3
4
5
6
7
8
处理因 对照 竹签

搅拌凝Biblioteka 时 间放入 纤维液体石 给予 蜡湿润 温浴
给予 冰浴
加入草 加入 酸钾 肝素

【注意事项】
1. 准备充分,记时准确,注意合作;
2. 不应过于频繁摇动烧杯,应每隔30秒将烧杯 倾斜,血液不再流动为已凝固的标准。
H2O NaCl
(ml) 0 1.3 1.6 1.8 2 2.2 2.4 2.7 2.9 4 (%) 0.9 0.6 0.55 0.5 0.45 0.4 0.35 0.3 0.25 0
【观察项目】
• 记录红细胞脆性范围,即最小抵抗力时的溶液 浓度和最大抵抗力时的溶液浓度。 最小抵抗力-最大脆性-开始溶血 最大抵抗力-最小脆性-完全溶血

血液生理特性的测定

血液生理特性的测定
2.采血
用5ml移液管吸取3.98ml红细胞稀释液并放入小试管中备用。
拔去应注射部位的被毛,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兔耳外缘静脉,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耳缘静脉近心端,并用左手拇指固定兔耳。待耳缘静脉充血后,用针刺破血管,让血自然流出。
3.稀释
擦去第一滴血后,用一次性毛细血管取20ul血,轻轻吹入盛有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底部,并用上清液洗毛细血管2至3次,轻摇试管2min
试管3内放少许棉花
试管4置于有冰块的小烧杯中
试管5内加肝素8U
试管6内加肺组织浸液0.1mL
放开动脉夹,每管加入血液2mL。将多余的血盛于小烧杯中,并不断用竹签搅动直至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形成。
记录凝血时间每个试管加血后2ml后,即刻开始记时,每隔15s倾斜一次,观察血液是否凝固,至血液成为凝胶状不在流动为止记下所经历的时间。5、6、7号试管加入血液后,用拇指盖住试管口将试管颠倒两次,使血液与药物混合。
0.90
0.65
0.60
0.55
0.50
0.45
0.40
0.35
0.30
0.25
H2O
0.1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0.65
0.70
0.75
3、加抗凝血用滴管吸取抗凝血,在各试管中各加1滴,摇匀,静置30min。
4、观察结果根据各管中液体颜色和浑浊度的不同,判断红细胞脆性。
针尖挑血,应朝一个方向横穿直挑,勿多方向挑动和挑动次数过多,以免破坏纤维蛋白网状结构,造成不凝血假象。
思考题:
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延长的临床意义。
试述正常的生理止血过程。
四、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实验六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及血型鉴定

实验六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及血型鉴定

实验六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及血型鉴定一、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实验目的】1、本实验学习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方法。

2、加深对细胞外液渗透张力在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重要性方面的理解。

【实验原理】将红细胞悬浮于等渗NaCl液中,其形态不变。

若置于低渗NaCl溶液中则发生膨胀破裂,此现象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

但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具有一定抵抗力,其大小可用NaCl溶液浓度的高低来表示。

将血液滴入不同浓度的低渗NaCl溶液中,开始出现溶血现象的NaCl溶液浓度为该血液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正常为0.42-0.46%NaCl溶液)。

出现完全溶血现象时的NaCl溶液浓度为该红细胞的最大抵抗力(正常为0.28-0.32%NaCl溶液)。

前者代表红细胞的最大脆性(最小抵抗力),后者代表红细胞最小脆性(最大抵抗力)。

生理学上将能使悬浮于其中的药细胞保持正常形态的溶液称为等张溶液,不能跨过细胞膜的微粒所形成的力,但等渗溶液并不一定是等张溶液(如1.9%的尿素溶液)。

【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对象家兔(二)器械药品:试管架、小试管45支、载玻片、盖玻片注射器、8号注射针头、棉签,1%NaCl溶液、0.85%氯化钠溶液、蒸馏水,1.9%尿素溶液、地塞米松、皂甙。

(三)方法与步骤1.配制不同浓度的低渗NaCl溶液取口径相同的干洁小试管12支,分别编号排列在三个试管架上,按表8-1分别向各试管内加入1%NaCl溶液和蒸馏水混匀,配制从0.68-0.24%12种不同浓度的NaCl低渗溶液,每管总量均为2.5ml。

表8-1 不同浓度低渗氯化钠溶液的配制试管编号试管编号试剂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NaCl(ml)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蒸溜水(ml)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NaCl浓度% 0.68 0.64 0.60 0.56 0.52 0.48 0.44 0.40 0.36 0.32 0.28 0.24 另取3支小试管,在三个试管架中分别编号13-15,分别加入0.85%NaCl溶液、1.9%尿素和蒸溜水2.5ml。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
凝血时间的测定
目的要求
学习凝血时间的测定方法。
基本原理
• 血液流出血管后,受到刺激的血小板就会 释放出一系列凝血因子,使血中的纤维蛋 白原转换成网状的纤维蛋白,血液发生凝 固。 • 凝血时间是指从血液流出体外时起至凝固 时止所需的时间。测定凝血时间可反映血 液本身的凝血因子是否缺乏或减少。
实验动物与器材
基本原理
• 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这一特征称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将血液 滴入不同的低渗溶液中,可检查红细胞膜 对低渗溶液抵抗力的大小。
• 开始出现溶血现象的低渗溶液浓度,为该 血液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开始出现完全 溶血时的低渗溶液浓度,则为.8%柠檬酸钠、171mmol/L氯化钠溶 液、蒸馏水;注射器(2ml或5ml)、针头(6 号或6.5号)、5ml试管12支、5ml移液管3 支、滴管、试管架、吸耳球。
方法与步骤
• 1. 配制不同浓度的低渗NaCl溶液:取试管 12支,分别标记后,排列在试管架上,按 表3-1配制各种浓度的NaCl溶液。
• 2.取血,每管1滴,轻轻摇匀后于室温下 静置1~2hr后观察各试管之溶血情况。
• 3.结果判断:从高浓度管开始观察—— • 未发生溶血者:液体下层有大量红细胞下沉,上层为无色 透明,表明无红细胞破裂; • 部分红细胞溶血者:液体下层有红细胞下沉,上层出现透 明淡红(淡红棕)色,表明部分红细胞已经破裂,称为不 完全溶血; • 红细胞完全溶血者:液体完全变成透明红色,肉眼观察管 底已无红细胞,表明红细胞完全破裂,称为完全溶血。 • 开始完全溶血试管之溶液浓度代表红细胞的最高抵抗力, 即最小脆性;开始不完全溶血管之溶液浓度代表红细胞的 最低抵抗力,即最大脆性)。
• 4. 记录开始溶血和完全溶血的两管NaCl浓度。

生理解剖实验红细胞渗透脆性

生理解剖实验红细胞渗透脆性
验 1、加抗凝剂的血用于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 2、毛刷搅拌的血用于观察纤维蛋白的生成 (二)按书90页表2-4加样,摇匀 (三)室温下静置1.0 h (四)到实验五室观察人末梢血涂片
观察项目
1、记录家兔红细胞的脆性范围
系列低渗NaCl溶液: 0.70% 0.60% …0.45% …0.35% …0.3%
血涂片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认识形态特点。
实验材料
▪ 家兔(体重2.0 kg左右):取血用
▪ 人末梢血涂片
实验器材与药品
家兔实验用 ▪试管架、试管、移液管、注射器 ▪1%NaCl、蒸馏水、3.8%枸橼酸钠溶液
人血涂片观察用 ▪血涂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
(一)取家兔动脉血(教师操作) 取血过程同“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实
0.25%
部分溶血
全部溶血
脆性范围
2、绘制人外周血涂片
要求绘制: 红细胞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实验记录
项目
0.70%NaCl 0.65%NaCl 0.60%NaCl 0.55%NaCl 0.50%NaCl 0.45%NaCl 0.40%NaCl 0.35%NaCl 0.30%NaCl 0.25%NaCl
记录图 描 述
(分层情况、颜色变化)
绘制人末梢血涂片
绘图要求: 1、给出视野范围。 2、标注所绘制的细胞名称。 3、标注所绘制图形的名称。 4、标出放大倍数。
注意事项
1、吸取液体时,溶液量要准确。 2、每支试管加血液量应尽可能一致。 3、试管要轻轻颠倒2~3次摇匀,不可剧烈振动。 4、实验结束后要将试管洗净。
主要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动物 实验器材和药品 实验步骤 观察项目 注意事项 思考题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实验报告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实验报告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实验报告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实验报告引言: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是衡量其稳定性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红细胞在不同渗透压下的溶血程度,来评估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新鲜采集的人体全血样本- 生理盐水- 不同渗透压的溶液(0.3%,0.6%,0.9%,1.2% NaCl溶液)2. 实验方法:1. 将采集的全血样本离心,分离出红细胞。

2. 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去除血浆和其他细胞成分。

3. 将红细胞悬液分成若干等份。

4. 在不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红细胞悬液,形成不同渗透压的溶液。

5. 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中,保持温度恒定。

6. 按照设定的时间,取出试管,离心沉淀红细胞。

7. 通过测量上清液的吸光度,确定红细胞的溶血程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以模拟不同渗透压环境下红细胞的受损程度。

通过测量上清液的吸光度,我们可以得到红细胞的溶血程度。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红细胞的溶血程度也逐渐增加。

当NaCl溶液浓度为0.3%时,红细胞的溶血程度较低,吸光度较小。

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红细胞的溶血程度逐渐增加,吸光度也随之增大。

当NaCl溶液浓度达到1.2%时,红细胞的溶血程度最高,吸光度最大。

这一结果表明,红细胞在高渗透压环境下容易发生溶血。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当渗透压超过一定阈值时,红细胞的膜结构受到破坏,导致红细胞溶解释放出血红蛋白。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一些疾病,如贫血和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等,会导致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增加。

此外,一些药物和化学物质也可能对红细胞的渗透脆性产生影响。

因此,通过测量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结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是衡量其稳定性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生理学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实验报告分析

生理学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实验报告分析

影响血液凝固的实验1 血液凝固机理血液凝固的化学本质是溶胶状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凝胶状态的纤维蛋白,催化此反应的主要是凝血酶。

而正常血液中以无活性的凝血酶原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而成为凝血酶。

凝血酶原激活物是由活化的凝血因子和磷脂胶粒和钙的形式复合物,因此凝血因子的活化是导致血液凝固的触发机制,据触发凝血过程的形式不同,又有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之分。

内源性凝血是指因心血管内膜受损或血液抽出机体外接触异物表面而触发的,仅有血管内凝血因子参与的凝血过程;外源性凝血则指有损组织释放的组织凝血活素所参与的凝血过程2 低温对凝血的影响将血液置于冰块中,凝血时间较室温长。

因此,本次实验证明低温可抑制凝血作用。

其机制为凝血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适宜时,凝血酶活性高,血凝速度快。

温度较低时凝血酶活性低,血凝速度慢。

3 肺组织浸液对凝血的影响肺组织浸液含组织因子,而组织因子在凝血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组织因子是一种脂蛋白复合物,含有大量磷脂。

当它进入血浆后。

血浆中的钙离子将因子Ⅶ连接于组织因子的磷脂上,形成复合物,后者可使凝血因子X活化为Xa,并与Ca2+、因子V和血小板磷脂相互作用而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然后通过与内源性凝血系统后阶段相同的途径,完成凝血的化学反应。

因此,肺组织浸液可促进血液凝固,本次实验中加入肺组织浸液0.1 ml后血液凝固时间明显缩短。

4 棉花对血液凝固的影响实验中在血液中放入少许棉花后血液凝固时间较室温缩短。

棉花给血液凝固提供了一个粗糙的表面。

粗糙表面可引发血小板集聚,而相对光滑的表面可阻止纤维蛋白和血小板聚集的粘附。

5 涂石蜡油于管壁对血液凝固的影响胶原、内毒素等均为表面带负电荷的物质,当无活性的凝血因子Ⅻ与这些物质表面发生接触后,其精氨酸残基上的胍基在负电荷影响下分子构型发生改变,它的活性部分——丝氨酸残基暴露,所以因子Ⅻ被激活(此种激活方式称接触激活或固相激活)。

而石蜡油为绝缘体,可把试管表面所带的负电荷覆盖,延长凝血时间。

血液凝固和红细胞

血液凝固和红细胞

0.9%NaCl 氯仿 0.1mol/L HCl 0.1mol/L OH
[实验后处理]
表5-5 红细胞渗透性溶血实验结果
观察项目 红细胞最大抵抗力 红细胞最小抵抗力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NaCl溶液浓度(%)
[实验后处理]
表5-6 红细胞化学性溶血实验结果
试剂
颜色 透明度 溶血情况
0.9%NaCl
实验一、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实验要求]
1.掌握影响血液凝固的各种因素。 2.理解各因素在临床上的运用。
[实验原理]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 1.凝血因子 2.血液接触面 3.温度 4.抗凝剂 5.促凝剂
[实验步骤]
1.家兔称重,全麻,固定。 2.手术:气管插管,颈总动脉插管。 3.从颈总动脉取血2ml至各试管中,每隔30s 微倾试管一次,观察30分钟。
试管序号 组别-1 组别-2 组别-3 组别-4 组别-5 组别-6 组别-7
实验条件 干燥空白 加少许纱布 用石蜡油润滑试管内表面 37度水浴 冰浴 加肝素(100μl) 加草酸钾(100μl)
[实验结果]
1管 2管 3管 4管 5管 6管 7管 氯化钙
1组 4’30 4‘ 5’30 6‘ 15’30 不凝 不凝
7组 9’56 6’51 29’30 15’22 25’26 不凝 8组 不凝 6’33 22’23 7’23 28’56 不凝 9组 12’01 5’46 11’06 5’38 不凝 不凝 10组 25’30 18’21 不凝 28’38 不凝 不凝 11组 4’50 3’46 7’38 14’42 不凝 不凝
[结果分析]
2.石蜡油表面光滑,不易引起血小板的粘着、 集聚,抑制血小板发挥促凝作用。另外,石 蜡油为绝缘体,把试管表面的负电荷覆盖, 不利于凝血因子Ⅻ的激活。

红细胞的脆性实验报告

红细胞的脆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原理、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了解红细胞在不同浓度低渗溶液中的抵抗力,并分析影响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是一种检测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抵抗力的方法。

当红细胞悬浮于低渗盐溶液中时,水分会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红细胞,使红细胞膨胀,最终导致溶血。

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大小,即渗透脆性,可以通过观察红细胞在不同浓度低渗溶液中的溶血情况来判断。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新鲜抗凝血、蒸馏水、1.9%尿素溶液、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0.9%氯化钠溶液、试管、移液管、滴管、显微镜等。

2. 仪器:离心机、恒温水浴箱、分析天平、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不同浓度的低渗溶液:将生理盐水稀释成0.9%、1.0%、1.2%、1.4%、1.6%、1.8%的氯化钠溶液。

2. 取新鲜抗凝血,用移液管吸取适量血液加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混匀后置于离心机中离心,取上层血浆备用。

3. 将不同浓度的低渗溶液分别加入试管中,用移液管吸取适量的血浆加入试管中,混匀后置于恒温水浴箱中恒温孵育。

4. 观察红细胞在不同浓度低渗溶液中的溶血情况,记录溶血开始和完全溶血的时间及对应的低渗溶液浓度。

5. 计算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包括最大渗透脆性和最小渗透脆性。

五、实验结果1. 在0.9%氯化钠溶液中,红细胞开始溶血的时间为5分钟,完全溶血的时间为10分钟。

2. 在1.0%氯化钠溶液中,红细胞开始溶血的时间为4分钟,完全溶血的时间为8分钟。

3. 在1.2%氯化钠溶液中,红细胞开始溶血的时间为3分钟,完全溶血的时间为7分钟。

4. 在1.4%氯化钠溶液中,红细胞开始溶血的时间为2分钟,完全溶血的时间为6分钟。

5. 在1.6%氯化钠溶液中,红细胞开始溶血的时间为1分钟,完全溶血的时间为5分钟。

6. 在1.8%氯化钠溶液中,红细胞开始溶血的时间为0分钟,完全溶血的时间为4分钟。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的实验报告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的实验报告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概念及其在生理学和病理学中的意义。

2、掌握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

3、观察不同浓度的低渗溶液对红细胞的影响,绘制红细胞渗透脆性曲线。

二、实验原理正常红细胞在等渗的血浆中能够保持其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

但当红细胞处于低渗溶液中时,水分子会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导致红细胞膨胀甚至破裂,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的溶血。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其抵抗能力的大小可以用红细胞渗透脆性来表示。

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大,说明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小,越容易发生溶血;反之,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小,说明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大,越不容易发生溶血。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材料新鲜血液(抗凝)氯化钠溶液(浓度分别为 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2、设备离心机显微镜吸管试管刻度吸管四、实验步骤1、制备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将氯化钠配制成浓度从 025%到 090%,间隔 005%的一系列溶液,每种溶液各 5ml,分别置于编号 1 至 14 的试管中。

2、采集血液用消毒过的注射器从健康人的静脉中抽取 2ml 新鲜血液,注入抗凝管中,轻轻摇匀。

3、稀释血液用吸管吸取 02ml 抗凝血液,加入到 2ml 生理盐水中,制成 1:10 的稀释血液。

4、加样用刻度吸管吸取 02ml 稀释血液,分别加入到上述 14 支装有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轻轻摇匀。

5、静置将所有试管置于室温下静置 30 分钟。

6、离心选择适当的转速和时间对各试管进行离心。

7、观察结果取出离心后的试管,轻轻倾斜,观察上清液的颜色和透明度,判断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

上清液无色透明,表示红细胞未发生溶血;上清液呈现淡红色,表示部分红细胞发生溶血;上清液呈现红色,表示红细胞完全溶血。

血沉和红细胞脆性实验讲稿

血沉和红细胞脆性实验讲稿

血沉和红细胞脆性实验讲稿一、相关理论知识渗透压1、渗透现象(1)概念:指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浓度不同的溶液,自行发生的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中扩散的现象。

(2)实验:将蔗糖水灌入一个下端有半透膜作底的玻管中,然后把它浸放在盛有纯水的玻璃杯中,过一会儿,我们便会看到玻璃管内的液面逐渐上升,这说明玻璃管中的水通过半透膜进入了玻璃管内,我们把这种水分子自动地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就称为渗透现象。

这是因为玻璃管中盛的是纯水,而玻璃管内装的是蒸馏水,若从水分子的浓度上看,纯水要大于蔗糖水(因为蔗糖水中除水分子外,还有蔗糖分子),无论是水分子或蔗糖分子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停地向各个方向运动着,由于纯水中水分子浓度大于蔗糖水的水分子的浓度,在起初一定的时间内,从纯水方面穿过半透膜进入蔗糖水的水分子个数比同时间内从蔗糖水通过半透膜穿出来的水要多。

因而,玻璃管中水蔗糖水液面逐渐上升。

但随着液面的上升,逐渐对半透膜的压力加大,因此,蔗糖水中的吕分子穿出半透膜进入纯水的速度也就增大,当蔗糖水液面达到某一高度量,就不再上升了。

这是因为水分子进出纯水与蔗糖水的速度相等了。

此时,管内外液面高度差所产生的压力,即为蔗糖水的渗透压。

2、渗透压(1)概念:渗透压是指溶液所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

或者说是指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产生的扩散力。

这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示的,前者是从高浓度一侧,后者是从低浓度一侧来阐述的。

(2)影响因素:其大小与溶液的浓度有关(特别是溶液中的颗粒数目),而与其种类和大小无关,颗粒数目越多,渗透压就越高。

(3)渗透压的表示法:目前血浆渗透压有两种表示方法:①压力表示法:以KPa或mmHg来表示。

②渗透摩尔表示法:通常以1个摩尔浓度的非电解质溶液所产生的渗透压就称为1个渗透摩尔(Osm),由于这个单位太大,故医学上常用此单位的千分之一即毫渗透摩尔(mOsm)来表示。

3、血浆渗透压的组成(1)晶体渗透压:指的是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及小分子的有机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这部分渗透压占了绝大部分。

第八讲 视听材料:家兔急性手术操作;红细胞渗透脆性、沉降率及比容的测定;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课件

第八讲 视听材料:家兔急性手术操作;红细胞渗透脆性、沉降率及比容的测定;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课件
1)取抗凝血至惠氏沉降管0刻度,擦拭外面血迹 2) 将沉降管固定在固定架上 3) 1h 末读取红细胞下沉的毫米数
结果:男性 0~15 mm/h; 女性 0~20 mm/h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目的: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
加速或延缓血凝的因素
步骤:
1) 家兔以乌拉坦(1g/kg,i.v.)麻醉、背位固定 2) 颈总动脉插管(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 3) 试管或烧杯内放血 2 ml 左右, 每30秒观察一次,
30min 4)读数,计算红细胞比容(%)
结果:
男:40~红细胞渗透脆性 步骤:
1)配置各种低渗盐溶液(0.7%~0.25% NaCl) 2)每试管内加抗凝血1滴,与盐溶液充分混合 3)室温下放置1h,观察试管内液体分层
1)液体透明红色,不分层: 完全溶血(最大渗透抵抗力或最小渗透脆性)
记录血凝时间
观察项目
(1)正常 (2)少许棉花放入试管底部 (3)用石蜡油润滑整个试管内表面 (4)放在水浴槽中 (5)竹签搅拌血液(烧杯) (6)加肝素8单位 (7)放草酸钾 1~2ml
(8) 放组织液 0.1ml
实验报告: 目的,结果,讨论,结论
红细胞比容测定 (示教) 红细胞渗透脆性 (示教)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示教)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红细胞比容测定(示教)
目的: 学习测定红细胞比容的方法 步骤:
1)家兔以乌拉坦(1g/kg,i.v.)麻醉、背位固定 2)颈总动脉插管(用0.1%肝素溶液湿润),
放血入肝素抗凝烧杯内 3)吸取10ml抗凝血入离心管,以3000rmp离心
2)上层透明红色,下层浑浊红色: 部分溶血(最小渗透抵抗力或最大渗透脆性)
3)上层无色,下层浑浊红色: 无红细胞溶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步骤
(一)取家兔动脉血(教师操作) 取血过程同“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实
验 1、加抗凝剂的血用于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 2、毛刷搅拌的血用于观察纤维蛋白的生成 (二)按书90页表2-4加样,摇匀 (三)室温下静置1.0 h (四)到实验五室观察人末梢血涂片
观察项目
1、记录家兔红细胞的脆性范围
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影响血液凝固的因 素血细胞镜下观察
主要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动物 实验器材和药品 实验步骤 观察项目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实验目的
1、学习动物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2、观察Ca2+和纤维蛋白原在凝血 过程中的作用,加深对血液凝固机 制的理解。
3、认识人末梢血细胞的形态特点。
实验原理
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会出现溶血现象。
血液凝固是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受许多 因素的影响。
血涂片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认识形态特点。
实验材料
▪ 家兔(体重2.0 k实验用 ▪试管架、试管、移液管、注射器 ▪1%NaCl、蒸馏水、3.8%枸橼酸钠溶液
人血涂片观察用 ▪血涂片、显微镜
思考题
1、什么是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2、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时,应注意什么? 3、简要说明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的意义? 4、用毛刷搅拌血液后,血液为什么不易凝固? 5、 Ca2+在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记录图 描 述
(分层情况、颜色变化)
绘制人末梢血涂片
绘图要求: 1、给出视野范围。 2、标注所绘制的细胞名称。 3、标注所绘制图形的名称。 4、标出放大倍数。
注意事项
1、吸取液体时,溶液量要准确。 2、每支试管加血液量应尽可能一致。 3、试管要轻轻颠倒2~3次摇匀,不可剧烈振动。 4、实验结束后要将试管洗净。
系列低渗NaCl溶液: 0.70% 0.60% …0.45% …0.35% …0.3%
0.25%
部分溶血
全部溶血
脆性范围
结 果 观 察(注意:勿动试管架)
2、绘制人外周血涂片
要求绘制: 红细胞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实验记录
项目
0.70%NaCl 0.65%NaCl 0.60%NaCl 0.55%NaCl 0.50%NaCl 0.45%NaCl 0.40%NaCl 0.35%NaCl 0.30%NaCl 0.25%Na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