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背诵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三字经》背诵内容节选

一年级《三字经》背诵内容节选

一年级三字经rén zhīchū,xìng běn shàn。

人之初,性本善。

xìng xiāng jìn,xí xiāng yu ǎn。

性相近,习相远。

gǒu bújiào,xìng nǎi qiān。

苟不教,性乃迁。

jiào zhīdào,guìyǐzhuān。

教之道,贵以专。

xīmèng mǔ,zélín chǔ。

昔孟母,择邻处。

zǐbùxué,duàn jīzhù。

子不学,断机杼。

dòu yān shān,yǒu yìfāng。

窦燕山,有义方。

jiào wǔzǐ,míng jùyáng。

教五子,名俱扬。

yǎng bújiào,fùzhīguò。

养不教,父之过。

jiào bùyán,shīzhīduò。

教不严,师之惰。

zǐbùxué,fēi suǒyí。

子不学,非所宜。

yòu bùxué,lǎo héwéi。

幼不学,老何为。

yùbùzhuó,bùchéng qì。

玉不琢,不成器。

rén bùxué,bùzhīyì。

人不学,不知义。

wèi rén zǐ,fāng shào shí。

为人子,方少时。

qīn shīyǒu,xílǐyí,亲师友,习礼仪,xiāng jiǔlíng,néng wēn xí。

二年级上册古诗三字经背诵

二年级上册古诗三字经背诵

1、江南2、敕勒歌3、咏鹅4、风5、凉州词(黄河)6、登鹳雀楼7、春晓8、鹿柴9、静夜思 10、绝句(两个)11、绝句(迟日)12、游子吟 13、江雪 14、寻隐者不遇15、池上16、悯农(锄禾)17、悯农(春种)18、乐游原 19、江上渔者20、所见21、咏柳2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3、望庐山瀑布 24、赠汪伦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6、早发白帝城27、枫桥夜泊28、塞下曲29、赋得古原草送别 30、忆江南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1、江南2、敕勒歌3、咏鹅4、风5、凉州词(黄河)6、登鹳雀楼7、春晓8、鹿柴9、静夜思 10、绝句(两个)11、绝句(迟日)12、游子吟 13、江雪 14、寻隐者不遇15、池上16、悯农(锄禾)17、悯农(春种)18、乐游原 19、江上渔者20、所见21、咏柳2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3、望庐山瀑布 24、赠汪伦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6、早发白帝城27、枫桥夜泊28、塞下曲29、赋得古原草送别 30、忆江南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1、江南2、敕勒歌3、咏鹅4、风5、凉州词(黄河)6、登鹳雀楼7、春晓8、鹿柴9、静夜思 10、绝句(两个)11、绝句(迟日)12、游子吟 13、江雪 14、寻隐者不遇15、池上16、悯农(锄禾)17、悯农(春种)18、乐游原 19、江上渔者20、所见21、咏柳2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3、望庐山瀑布 24、赠汪伦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6、早发白帝城27、枫桥夜泊28、塞下曲29、赋得古原草送别 30、忆江南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1、江南2、敕勒歌3、咏鹅4、风5、凉州词(黄河)6、登鹳雀楼7、春晓8、鹿柴9、静夜思 10、绝句(两个)11、绝句(迟日)12、游子吟 13、江雪 14、寻隐者不遇15、池上16、悯农(锄禾)17、悯农(春种)18、乐游原 19、江上渔者20、所见21、咏柳2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3、望庐山瀑布 24、赠汪伦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6、早发白帝城27、枫桥夜泊28、塞下曲29、赋得古原草送别 30、忆江南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背诵版).ppt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背诵版).ppt
yù bāo biǎn bié shàn è
寓 褒 贬 , 别 善 恶。
22
22
sān zhuàn zhě yǒu ɡōng yánɡ
三 传 者 , 有 《公 羊》,
yǒu zuǒ shì yǒu ɡǔ liánɡ
有 《左 氏》, 有 《谷 梁》。
jīnɡ jì mínɡ fānɡ dú zǐ
经 既 明,方 读 子。
自 修 齐 , 至 平 治。
18
18 接龙读
xiào jīnɡ tōnɡ
sì shū shú
《孝 经》 通 , 《四 书》 熟。
rú liù jīnɡ
shǐ kě dú
如 《六 经》 , 始 可 读。
shī shū yì
lǐ chūn qiū
《诗》《书》《易》 ,《礼》《春 秋》。
hào liù jīnɡ
八 百 载 , 最 长 久。
27
27
zhōu zhé dōnɡ wánɡ ɡānɡ zhuì
周 辙 东 , 王 纲 坠。
chěnɡ ɡān ɡē shànɡ yóu shuì
逞 干 戈 , 尚 游 说。
shǐ chūn qiū zhōnɡ zhàn ɡuó
始 春 秋 , 终 战 国。
wǔ bà qiánɡ qī xiónɡ chū
号 三 国 , 迄 两 晋。
30
30
sònɡ qí jì liánɡ chén chénɡ
宋 齐 继 , 梁 陈 承。
wéi nán cháo dū jīn línɡ
为 南 朝 , 都 金 陵。
běi yuán wèi fēn dōnɡ xi
北 元 魏 , 分 东 西。
yǔ wén zhōu yǔ ɡāo qí

三字经(完整版)

三字经(完整版)

《三字经》完整版全文带拼音rén zhīchū xìng běn shàn xìng xiāng jìn xíxiāng yuǎn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gǒu bújiào xìng nǎi qiān jiào zhīdào guìyǐzhuān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xīmèng mǔ zélín chǔ zǐbùxué duàn jīzh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dòu yān shān yǒu yìfāng jiāo wǔzǐ míng jùyáng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yǎng bújiào fùzhīguò jiào bùyán shīzhīdu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zǐbùxué fēi suǒyí yòu bùxué lǎo héwéi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yùbùzhuó bùchéng qì rén bùxué bùzhīyì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wéi rén zǐ fāng shào shí qīn shīyǒu xílǐyí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xiāng jiǔlíng néng wēn xí xiào yúqīn suǒdāng zh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róng sìsuì néng ràng lí dìyúzhǎng yíxiān zhī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shǒu xiào tì cìjiàn wén zhīmǒu shù shímǒu wén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yīér shí shíér bǎi bǎi ér qiān qiān ér wàn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sān cái zhě tiān dìrén sān guāng zhě rìyuèxīng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sān gāng zhě jūn chén yì fùzǐqīn fūfùshùn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yuēchūn xià yuēqiūdōng cǐsìshí yùn bùqióng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yuēnán běi yuēxīdōng cǐsìfāng yìng hūzhōng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yuēshuǐhuǒ mùjīn tǔ cǐwǔháng běn hūshù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shígān zhě jiǎzhìguǐ shíèr zhī zǐzhìhài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yuēhuáng dào rìsuǒchán yuēchìdào dāng zhōng quán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chìdào xià wēn nuǎn jí wǒzhōng huá zài dōng běi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hán yùjūn shuāng lùgǎi yòu gāo yuán zuǒdàhǎi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yuējiāng hé yuēhuái jì cǐsìdú shuǐzhījì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yuēdài huá sōng héng héng cǐwǔyuè shān zhīmíng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gǔjiǔzhōu jīn gǎi zhì chēng xíng shěng sān shíwǔ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yuēshìnóng yuēgōng shāng cǐsìmín guózhīliáng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yuērén yì lǐzhìxìn cǐwǔcháng bùróng wěn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dìsuǒshēng yǒu cǎo mù cǐzhíwù biàn shuǐlù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yǒu chóng yú yǒu niǎo shòu cǐdòng wù néng fēi zǒu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dào liáng shū mài shǔjì cǐliùgǔ rén suǒshí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mǎniúyáng jīquǎn shǐ cǐliùchù rén suǒsì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yuēxǐnù yuēāi jùài wùyù qīqíng jù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qīng chìhuáng jíhēi bái cǐwǔsè mùsuǒshí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suān kǔgān jíxīn xián cǐwǔwèi kǒu suǒhán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shān jiāo xiāng jíxīng xiǔ cǐwǔxiù bísuǒxiù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páo tǔgé mùshíjīn yǔsīzhú nǎi bāyīn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yuēpíng shǎng yuēqùrù cǐsìshēng yítiáo xié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gāo zēng zǔ fùér shēn shēn ér zǐ zǐér sūn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zìzǐsūn zhìxuán zēng nǎi jiǔzú rén zhīlún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fùzǐēn fūfùcóng xiōng zéyǒu dìzégōng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zhǎng yòu xù yǒu yǔpéng jūn zéjìng chén zézhōng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cǐshíyì rén suǒtóng ng shīxù wùwéi bèi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zhǎn qíshuāi dàxiǎo gōng zhìsīmá wǔfùzhōng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lǐyuèshè yùshūshù gǔliùyì jīn bùjù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wéi shūxué rén gòng zūn jìshízì jiǎng shuōwén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yǒu gǔwén dàxiǎo zhuàn lìcǎo jì bùkěluàn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ruòguǎng xué jùqífán dàn lüèshuō néng zhīyuán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fán xùn méng xūjiǎng jiū xiáng xùn gǔ míng jùdòu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wéi xuézhě bìyǒu chū xiǎo xuézhōng zhìsìshū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lún yǔzhěèr shípiān qún dìzǐ jìshàn yán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mèng zǐzhě qīpiān zhǐ jiǎng dào dé shuōrén yì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zuòzhōng yōng nǎi kǒng jí zhōng bùpiān yōng bùyì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zuòdàxué nǎi zēng zǐ zìxiūqí zhìpíng zhì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zhōng shūshú xiào jīng tōng rúliùjīng shǐkědú中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shīshūyì lǐchūn qiū hào liùjīng dāng jiǎng qiú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yǒu lián shān yǒu guīcáng yǒu zhōu yì sān yìxiáng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yǒu diǎn mó yǒu xùn gào yǒu shìmìng shūzhīào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wǒzhōu gōng zuòzhōu lǐ zhùliùguān cún zhìtǐ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dàxiǎo dài zhùlǐjì shùshèng yán lǐyuèbèi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yǒu guófēng yǒu yǎsòng hào sìshī dāng fěng yǒng 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咏shījìwáng chūn qiūzuò yùbāo biǎn biéshàn è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sān zhuàn zhě yǒu gōng yáng yǒu zuǒshì yǒu gǔliáng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ěr yǎzhě shàn biàn yán qiújīng xùn cǐmòxiān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gǔshèng zhù xiān xián zhuàn zhùshūbèi shísān jīng 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zuǒzhuàn wài yǒu guóyǔ héqún jīng shùshíwǔ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jīng jìmíng fāng dúzǐ cuōqíyào jìqíshì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wǔzǐzhě yǒu xún yáng wén zhōng zǐ jílǎo zhuāng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jīng zǐtōng dúzhūshǐ kǎo shìxì zhīzhōng shǐ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zìxīnóng zhìhuáng dì hào sān huáng zài shàng shì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táng yǒu yú hào èr dì xiāng yīxùn chēng shèng shì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xiàyǒu yǔ shāng yǒu tāng zhōu wén wǔ chēng sān wáng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xiàchuán zǐ jiātiān xià sìbǎi zǎi qiān xiàshè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tāng fáxià guóhào shāng liùbǎi zǎi zhìzhòu wáng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zhōu wǔwáng shǐzhūzhòu bābǎi zǎi zuìcháng jiǔ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zhōu gòng hé shǐjìnián lìxuān yōu suìdōng qiān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zhōu dào shuāi wáng gāng zhuì chěng gān gē shàng yóu shuì周道衰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shǐchūn qiū zhōng zhàn guó wǔbàqiáng qīxióng chū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yíng qín shì shǐjiān bìng chuán èr shì chǔhàn zhēng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gāo zǔxīng hàn yèjiàn zhìxiào píng wáng mǎng cuàn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guāng wǔxīng wéi dōng hàn sìbǎi nián zhōng yúxiàn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wèi shǔwú zhēng hàn dǐng hào sān guó qìliǎng jìn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sòng qíjì liáng chén chéng wéi nán cháo dūjīn líng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běi yuán wèi fēn dōng xī yǔwén zhōu xīng gāo qí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dài zhìsuí yītǔyǔ bùzài chuán shītǒng xù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táng gāo zǔ qǐyìshī chúsuíluàn chuàng guójī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èr shíchuán sān bǎi zǎi liáng mièzhī guónǎi gǎi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liáng táng jìn jíhàn zhōu chēng wǔdài jiēyǒu yóu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zhào sòng xīng shòu zhōu shàn shíbāchuán nán běi hùn赵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liáo yǔjīn jiēchēng dì yuán mièjīn juésòng shì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yútúguǎng chāo qián dài jiǔshínián guózuòfèi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dài chéng zǔ qiān yān jīng shíliùshì zhìchóng zhēn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quán yān sì kòu rúlín lǐchuǎng chū shén qìfén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qīng shìzǔ yīng jǐng mìng jìng sìfāng kèdàdìng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yóu kāng yōng lìqián jiā mín ān fù zhìjìkuā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dào xián jiān biàn luàn qǐ shǐyīng fǎ rǎo dūbǐ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tóng guāng hòu xuān tǒng ruò chuán jiǔdì mǎn qīng mò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gémìng xīng fèi dìzhì lìxiàn fǎ jiàn mín guó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gǔjīn shǐ quán zài zī zǎi zhìluàn zhīxīng shuāi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shǐsuīfán dúyǒu cì shǐjìyī hàn shūèr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hòu hàn sān guózhìsì jiān zhèng jīng cān tōng jiàn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三字经--2019版(全篇)

三字经--2019版(全篇)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注: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 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我生儿 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注: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 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 “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 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三字经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注: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 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个季节不断 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 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注:东、南、西、北,叫做“四 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 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其 他方位区分出来。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注: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 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 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 弟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 字,阅读文学。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梁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注: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 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粱, 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注: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 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渐 渐被人们驯化。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注:说到“五行”,就是指金、木、 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 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 三、四、五这五个数字的组合变化而产 生的。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三字经正文全文

三字经正文全文

三字经正文全文《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字经正文全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豚,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嘉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敬》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着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完美版 十一部分背诵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完美版 十一部分背诵

三字经第一部分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 人之初, 性本善。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性相近, 习相远。

gǒu bújiào xìng nǎi qiān 苟不教, 性乃迁。

jiào zhī dào guìyǐ zhuān 教之道, 贵以专。

xī mèng mǔ zé lín chǔ昔孟母,择邻处。

zǐ bù xuéduàn jī zhù子不学,断机杼。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fāng 窦燕山,有义方。

jiào wǔ zǐ míng jùyáng 教五子,名俱扬。

Yǎng bújiào fùzhī guò养不教,父之过。

Jiào bùyán shī z hī duò教不严,师之惰。

zǐ bùxué fēi suǒ yí子不学,非所宜。

yòu bùxué lǎo héwéi 幼不学,老何为。

yùbùzhuóbùchéng qì玉不琢,不成器。

rén bù xué bù zhī yì人不学,不知义。

wèi rén zǐ fāng shào shí为人子,方少时。

qīn shīyǒu xí lǐ yí亲师友,习礼仪。

第一部分Xiāng jiǔ líng néng wēn xí香九龄,能温席。

一年级上册期末检查背诵《三字经》

一年级上册期末检查背诵《三字经》

běn hū lǐ

yuē

rén
行 , 本 义 , 礼
chánɡ bù
数。
xìn




智 容
信, 紊。
三字经
rónɡ wěn


常 , 不
dào liánɡ shū
mài rén jī
shǔ




liù
菽 , 麦
ɡǔ yánɡ

suǒ
稷,
shí



niú
谷 , 人 羊 , 鸡
chù rén
zhī
ɡuò
duò
过。
教 不 严 , zǐ bù xué 子 不 学 , yòu bù xué 幼 不 学 ,
师 之 惰。 fēi suǒ yí 非 所 宜。 lǎo hé wéi 老 何 为。
yù bù zhuó bù chénɡ qì 玉 不 琢 , 不 成 器。 rén bù xué bù zhī yì 人 不 学 , 不 知 义。 三字经
ɡāo
zēnɡ zǔ
fù zǐ
ér
shēn






祖 , 父


ér
身。
sūn
shēn ér
子 , 子
sūn

而 玄
zhī
孙。 曾。
lún
zhì xuán zēnɡ
rén

nǎi

jiǔ
孙 , 至 族 , 人



伦。
三字经

儿童三字经背诵全文人之初

儿童三字经背诵全文人之初

以下是儿童三字经全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

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

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叶。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三字经(一年级下学期背诵内容)

三字经(一年级下学期背诵内容)
三字经(一年级下学期背诵内容)zìxīnóng zhì huáng dì
自羲农.至xx.
hàosān huáng jū shàng shì
号三皇.居上世.
táng yǒu yú h
xx.
xiāng yīxùn
xx.
xià yǒu yǔ sh
xx.
zhōu wén wǔ ch
xxxx.
xià chuán zǐ ji
rén yí zǐ j
人遗子.
wǒ jiào zǐ w
我教子.
qín yǒu gōng x
勤有功.
jiè zhī zāi y
戒之哉.ǎn fù mǔ
显父母.
yùyúhòu
xx于后.
īn mǎn yíng
xx.
éi yì jīng
惟一经.
ì wú yì
戏无益.
í miǎn lì
宜勉力.
jiāsuī
家虽
rú fù x
如负
shēn suī l
身虽
sū lǎo qu
xx
shǐ fā f
始发
bǐ jì l
彼既
ěr xiǎo sh
xx
ruò liáng
xxpín xuébú chuò
贫.学不辍.
īn rú guà jiǎo
薪.如挂角.
áo yóu kǔ zhuó
劳.犹苦卓.
án èr shí qī
xx之.国乃改.
liáng táng jìn
xx.
chēng wǔ dài ji
称五代.
yánsòngxīng
炎xx.
shíbāchuán
十八传.
liáo yǔjīn

三字经80句背诵口诀

三字经80句背诵口诀

三字经80句背诵口诀以下是五个口诀:**口诀一:《三字经80句背诵口诀之数字篇》**一开头,是开篇,三字一句很新鲜。

二里面,讲三才,天地人呀记心间。

三接着,说三光,日月星呀闪闪亮。

四这里,有三纲,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家庭和。

五就到,五常事,仁义礼智信不迟。

六来讲,六谷名,稻粱菽,麦黍稷,都是粮。

七里面,七情提,喜怒哀惧爱恶欲。

八之时,八音齐,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乐器集。

九之处,九族亲,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

十呀十,乃十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不忘记。

就像数星星,一个一个数清楚,这样背诵三字经,简单轻松就记住。

**口诀二:《三字经80句背诵口诀之历史篇》**一说起,自羲农,到黄帝,号三皇,古帝王,像星光。

二再看,唐有虞,号二帝,很贤良。

三之后,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都很棒。

四提到,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历史长。

五便是,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六而言,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七说到,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乱世到。

八看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纷争多。

九又有,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故事多。

十来讲,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历史在转圈圈,就像讲故事,一个故事接一个,三字经里历史课。

**口诀三:《三字经80句背诵口诀之教育篇》》一开头,要知道,人之初,性本善,像白纸,没污染。

二就讲,性相近,习相远,环境呀,影响咱。

三再说,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专心学,很关键。

四这里,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贤。

五要提,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好榜样。

六来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各有责。

七提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小时候,要努力。

八呀八,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要磨砺。

九又说,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有礼貌。

十来讲,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像小太阳,散发爱的光,学习三字经,品德教育有良方。

三字经全文背诵

三字经全文背诵

三字经拼音版人r én 之zh ī初ch ū,性x ìn ɡ本b ěn 善sh àn 。

性x ìn ɡ相xi ān ɡ近j ìn ,习x í相xi ān ɡ远yu ǎn 。

苟ɡǒu 不b ù教ji ào ,性x ìn ɡ乃n ǎi 迁qi ān 。

教ji ào 之zh ī道d ào ,贵ɡu ì以y ǐ专zhu ān 。

昔x ī孟m èn ɡ母m ǔ,择z é邻l ín 处ch ù。

子z ǐ不b ù学xu é,断du àn 机j ī杼zh ù。

窦d òu 燕y àn 山sh ān ,有y ǒu 义y ì方f ān ɡ。

教ji ào 五w ǔ子z ǐ,名m ín ɡ俱j ù扬y án ɡ。

养y ǎn ɡ不b ù教ji ào ,父f ù之zh ī过ɡu ò。

教ji ào 不b ù严y án ,师sh ī之zh ī惰du ò。

子z ǐ不b ù学xu é,非f ēi 所su ǒ宜y í。

幼y òu 不b ù学xu é,老l ǎo 何h é为w éi 。

玉y ù不b ù琢zhu ó,不b ù成ch én ɡ器q ì。

人r én 不b ù学xu é,不b ù知zh ī义y ì。

为w éi 人r én 子z ǐ,方f ān ɡ少sh ǎo 时sh í。

小学语文《三字经》拼音版默写背诵|通用版

小学语文《三字经》拼音版默写背诵|通用版

《三字经三字经》》 拼音版 rén rén zhīzhīzhī chūchū xìng xìng běn shàn běn shàn 人 之 初 , 性 本 善。

xìng xìng xiāng jìn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xí xiāng yuǎn 性 相 近 , 习 相 远。

gǒu gǒu bú jiào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 xìng nǎi qiān 苟 不 教 , 性 乃 迁。

jiào zhī dào jiào zhī dào guì yǐ zhuān guì yǐ zhuān 教教 之 道 ,贵 以 专。

xīxī mèn mèng mǔg mǔg mǔzé lín chǔ zé lín chǔ 昔 孟 母 ,择 邻 处。

zǐzǐ bù xuébù xuéduàn duàn jī zhù jī zhù 子 不 学 ,断 机 杼。

dòu dòu yān shān yān shānyǒu yǒu yì fāng yì fāng 窦 燕 山 ,有 义 方。

jiào jiào wǔwǔ zǐzǐmíng míng jù yáng jù yáng 教 五 子 ,名 俱 扬。

yǎng yǎng bú jiào bú jiàofù fù zhī guò zhī guò zhī guò 养 不 教 ,父 之 过。

三字经打印版(适合儿童背诵)1

三字经打印版(适合儿童背诵)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1 / 2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3 / 22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5 / 22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青赤黄与白黑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与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与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宫商角与徵羽此五音耳所取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九族者序宗亲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次兄弟与朋友当顺叙勿违背有伯叔有舅甥婿妇翁三党名7 / 22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辩王霸说仁义中庸者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大学者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此二篇在礼记今单行本元晦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9 / 22六经者统儒术文作周孔子述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余可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诵周礼者著六官仪礼者十七篇大小戴集礼记述圣言礼法备王迹息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尔雅者善辩言求经训此莫先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11 / 22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古九流多亡佚取五种修文质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与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尧舜兴禅尊位号唐虞为二帝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13 / 22周道衰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与汉周称五代皆有由15 / 22赵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兴金皆夷裔元灭之绝宋世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返沙碛太祖兴称大明纪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宛平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毁清太祖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至世祖乃大同十二世清祚终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先四史兼证经参通鉴约而精17 / 22历代事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汉贾董与许郑皆经师能述圣宋周程张朱陆明王氏皆道学屈原赋本风人逮邹枚暨卿云韩与柳并文雄李若杜为诗宗凡学者宜兼通翼圣教振民风口而诵心而帷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19 / 22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习儒业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21 / 22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背诵

三字经背诵
• 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则敬,臣则忠。 • 此十义,人所同。
•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元曾。乃九族,而之伦。 • 父子恩,夫妇从。
• 云水禅心,属于佛教音乐,这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可超越浮尘,和人世的杂 乱无绪的情结。天地间事物的变化,延伸,可在这一动一静中展现,升华, 直变得宁和。 [编辑本段]【弦外佳音】 北宋时期,有一古曲,名曰【云水禅心】。虽与现代版本不一,但各尽 其妙,伯仲之间。 石景山【今在四川永顺县西北石土山】浮萍庵中有一位女尼,法号禅心。 悟性颇高,慧质天生,其师父甚为喜爱,圆寂后,禅心便是庵中师太。 不久,庵中来了一个远游的道士,道号“云水真人”。本说是到庵中借 宿,但一住就是一年余,却毫无还意。 日里则与禅心大师切磋琴艺, 夜则观赏星辰。 久而久之,就有人说起闲话。 被逼无奈,云水真人与禅心大师辞行。禅心远送十六里,也终须一别。 禅心折柳相赠,云水奏曲辞别。 曲中除了灵台空明,无牵无挂的佛家思想之外,更有的是两情相悦,相 聚甚欢的丝丝情意。 禅心迫于佛门女尼之戒,洒泪为云水送行。此曲名曰:云水禅心。 传说后日禅心郁郁而终,英年早逝。病危之际,在七弦琴上,拨出了此 曲的第一个音符。手一垂,圆寂了。

三字经打印版(适合儿童背诵)

三字经打印版(适合儿童背诵)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三字经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宫商角及徵羽此五音耳所取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三字经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九族者序宗亲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次兄弟及朋友当顺叙勿违背有伯叔有舅甥婿妇翁三党名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三字经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辩王霸说仁义中庸者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大学者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此二篇在礼记今单行本元晦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六经者统儒术文作周孔子述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余可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诵周礼者著六官仪礼者十七篇三字经大小戴集礼记述圣言礼法备王迹息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尔雅者善辩言求经训此莫先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古九流多亡佚取五种修文质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三字经尧舜兴禅尊位号唐虞为二帝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周道衰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三字经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赵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兴金皆夷裔元灭之绝宋世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返沙碛太祖兴称大明纪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宛平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毁三字经清太祖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至世祖乃大同十二世清祚终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先四史兼证经参通鉴约而精历代事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三字经汉贾董及许郑皆经师能述圣宋周程张朱陆明王氏皆道学屈原赋本风人逮邹枚暨卿云韩与柳并文雄李若杜为诗宗凡学者宜兼通翼圣教振民风口而诵心而帷朝于斯夕于斯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三字经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习儒业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三字经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英语三字经(背诵版)

英语三字经(背诵版)

英语三字经(背诵版)(1)我家dad,脾气bad,让我sad。

有只cat,非常fat,专吃rat。

放下plate,赶到gate,已经late。

清晨wake,来到lake,钓上snake。

撇下net,鱼没get,衣服wet。

为捉pest,从不rest,本领best。

一只pig,非常big,把洞dig。

没给tip,把我lip,装上zip。

一只kite,颜色white,被狗bite。

学会ride,妈妈pride。

清晨jog,带上dog,踩到frog。

轻轻hop,跳上top,唱起pop。

把眼close,用我nose,去闻rose。

喝着coke,听着joke,把腰broke。

举着gun,瞄准sun,不停run。

小小bug,把我hug。

找个excuse,借车use,遭到refuse。

假装mute,真是cute。

开着car,向着star,路途far。

想变smart,必须start,学习art。

(2)一个driver,掉进river,生命over。

一个robber,专抢rubber。

穿上shirt,脱下skirt,扔进dirt。

这只bird,总跑third。

个子short,喜欢sport,跑到airport。

拿着fork,吃着pork。

一个nurse,丢了purse。

买只turtle,颜色purple。

一只goat,穿件coat,上了boat。

一片oat,卡在throat。

燃烧oil,直到boil,倒进soil。

是否jion,抛起coin。

带上hook,来到brook,水面look。

手拿book,一边look,开始cook。

炎热noon,跳上spoon,飞到moon。

一个fool,掉进pool,真是cool。

西瓜round,长在ground,被我found。

一只mouse,穿件blouse,走进house。

天在snow,风在blow,树在grow。

秋风follow,树叶yellow,落到pillow。

(3)不知cow,近况how,去问now。

三字经(完整版)

三字经(完整版)

《三字经》完整版全文带拼音rén zh īch ūx ìng b ěn sh àn x ìng xi āng j ìn x íxi āng yu ǎn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g ǒu b ú ji ào x ìng n ǎi qi ān ji ào zh īd ào gu ìyǐzhu ān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x īm èng m ǔz é l ín ch ǔzǐb ù xu édu àn jīzh 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d òu y ān sh ān y ǒu y ìf āng ji āo w ǔ zǐm íng jù y áng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y ǎng b ú ji ào f ù zh īgu òji ào b ù y án sh īzh īdu 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zǐb ù xu é f ēi su ǒ y íy òu b ù xu él ǎo h é w éi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y ù b ù zhu ó b ù ch éng q ìr én b ù xu é b ù zh īy ì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w éi r én zǐ f āng sh ào sh íq īn sh īyǒu x ílǐy í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xi āng ji ǔ l íng n éng w ēn x íxi ào y ú q īn su ǒ d āng zh 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róng sìsu ìn éng r àng lí d ìy ú zh ǎng y íxi ān zh ī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sh ǒu xi ào t ì c ìji àn w én zh īm ǒu sh ùsh ím ǒu w én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y īér sh ísh íér b ǎi b ǎi ér qi ān qi ān ér w àn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sān cái zh ěti ān d ìr én sān gu āng zh ěr ìyu è xīng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sān g āng zh ěj ūn ch én y ì f ù zǐq īn f ū f ù sh ùn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yu ē ch ūn xi àyu ē qi ū d ōng cǐsìsh íy ùn b ù qi óng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yu ē n án b ěi yu ē x īd ōng c ǐsìf āng y ìng h ū zh ōng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yu ē shu ǐhu ǒm ù jīn t ǔcǐw ǔ h áng b ěn h ū sh ù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sh íg ān zh ěji ǎ zh ìgu ǐsh íèr zh īz ǐzh ìh ài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yu ē hu áng d ào r ìsu ǒ ch án yu ē ch ìd ào d āng zh ōng qu án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ch ìd ào xi àw ēn nu ǎn jíw ǒ zh ōng hu áz ài d ōng b ěi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h án yù jūn shu āng l ù g ǎi y òu g āo yu án zu ǒ d à h ǎi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yu ē ji āng h éyu ē hu ái jìcǐsìd úshu ǐzh īj ì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yu ē d ài hu ásōng h éng h éng cǐw ǔ yu èsh ān zh īm íng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g ǔ ji ǔ zh ōu j īn g ǎi zh ìch ēng x íng sh ěng sān sh íw ǔ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yu ē sh ìn óng yu ē g ōng sh āng c ǐsìm ín gu ó zh īli áng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yu ē r én y ìl ǐzh ìx ìn c ǐw ǔ ch áng b ù róng w ěn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d ìsu ǒ sh ēng y ǒu cǎo m ùcǐzh íw ùbi àn shu ǐl ù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y ǒu ch óng y úy ǒu ni ǎo sh òu cǐd òng w ùn éng f ēi zǒu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d ào li áng sh ūm ài sh ǔ j ìcǐli ù g ǔr én su ǒ sh í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m ǎ ni ú y áng j īqu ǎn sh ǐcǐli ù ch ùr én su ǒ sì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yu ē x ǐn ùyu ē āi j ùài wù yùq īq íng j ù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q īng ch ìhu áng j íh ēi b ái c ǐw ǔ sèm ù su ǒ sh í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su ān k ǔ g ān j íx īn xi án cǐw ǔ w èi k ǒu su ǒ h án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sh ān ji āo xi āng j íx īng xi ǔ c ǐw ǔ xi ù b ísu ǒ xi ù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p áo t ǔ g ém ù sh íj īn y ǔ sīzh ún ǎi b āy īn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yu ē p íng sh ǎng yu ē q ù rù c ǐsìsh ēng y íti áo xi é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g āo zēng zǔ f ù ér sh ēn sh ēn ér zǐzǐér sūn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zìzǐsūn zh ìxu án zēng n ǎi ji ǔ zúr én zh īlún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f ù zǐēn f ū f ù cóng xi ōng zé y ǒu d ìzé g ōng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zh ǎng y òu x ùy ǒu y ǔ p éng j ūn zé j ìng ch én zé zh ōng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cǐsh íy ìr én su ǒ t óng ng sh īx ùw ù w éi b èi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zh ǎn q íshu āi d à xi ǎo g ōng zh ìsīm áw ǔ f ù zh ōng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l ǐyu è sh èy ù sh ū sh ùg ǔ li ù y ìj īn b ù jù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w éi sh ū xu ér én g òng zūn j ìsh ízìji ǎng shu ō w én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y ǒu g ǔ w én d à xi ǎo zhu àn l ìcǎo jì b ù k ělu àn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ru ò gu ǎng xu éjù q íf án d àn lüèshu ōn éng zh īyu án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f án x ùn m éng x ū ji ǎng ji ūxi áng x ùn g ǔm íng jù d òu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w éi xu é zh ě b ìy ǒu ch ūxi ǎo xu é zh ōng zh ìsìsh ū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l ún y ǔ zh ěèr shípiān q ún d ìzǐj ìsh àn yán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m èng zǐzh ěq īpi ān zh ǐji ǎng d ào d éshu ō r én y ì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zu ò zh ōng y ōng n ǎi k ǒng j ízh ōng b ù pi ān y ōng b ù y ì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zu ò d à xu én ǎi zēng zǐzìxi ū q ízh ìp íng zh ì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zh ōng sh ū sh úxi ào jīng t ōng r ú li ù jīng sh ǐk ě d ú中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sh īsh ū y ìl ǐch ūn qi ūh ào li ù j īng d āng ji ǎng qi ú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y ǒu li án sh ān y ǒu gu īcáng y ǒu zh ōu y ìsān y ìxi áng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y ǒu di ǎn m óy ǒu x ùn g ào y ǒu sh ìm ìng sh ū zh īào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w ǒ zh ōu g ōng zu ò zh ōu lǐzh ù li ù gu ān c ún zh ìt ǐ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d àxi ǎo d ài zh ù l ǐj ìsh ù sh èng yán l ǐyu è b èi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y ǒu gu ó f ēng y ǒu y ǎ sòng h ào sìsh ī d āng f ěng yǒng 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咏sh īj ìw áng ch ūn qi ū zu òy ù b āo bi ǎn bi é sh àn è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sān zhu àn zh ěy ǒu g ōng y áng y ǒu zu ǒ sh ìy ǒu g ǔ li áng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ěr y ǎ zh ěsh àn bi àn y án qi ú j īng x ùn cǐm ò xi ān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g ǔ sh èng zh ùxi ān xi án zhu àn zh ù sh ū b èi sh ísān j īng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zu ǒ zhu àn w ài y ǒu gu ó y ǔh é q ún j īng sh ù sh íw ǔ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j īng j ìm íng f āng d ú zǐcu ō q íy ào j ìq ísh ì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w ǔ zǐzh ěy ǒu x ún y áng w én zh ōng zǐj íl ǎo zhu āng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j īng zǐt ōng d ú zh ū sh ǐk ǎo sh ìx ìzh īzh ōng sh ǐ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zìx īn óng zh ìhu áng d ìh ào sān hu áng zài sh àng sh ì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t áng y ǒu yúh ào èr d ìxi āng y īx ùn ch ēng sh èng sh ì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xi à y ǒu y ǔsh āng y ǒu t āng zh ōu w én w ǔch ēng sān w áng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xi à chu án zǐji ā ti ān xi àsìb ǎi zǎi qi ān xi à sh è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t āng f á xi àgu ó h ào sh āng li ù b ǎi zǎi zh ìzh òu w áng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zh ōu w ǔ w áng sh ǐzh ū zh òu b ā b ǎi zǎi zu ìch áng ji ǔ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zh ōu g òng h ésh ǐj ìni án l ìxu ān y ōu su ìd ōng qi ān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zh ōu d ào shu āi w áng g āng zhu ìch ěng g ān g ēsh àng y óu shu ì周道衰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sh ǐch ūn qi ūzh ōng zh àn gu ów ǔ b à qi áng q īxi óng ch ū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y íng q ín sh ìsh ǐji ān b ìng chu án èr shìch ǔ h àn zh ēng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g āo zǔ x īng h àn y è ji àn zh ìxi ào p íng w áng m ǎng cu àn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gu āng w ǔ x īng w éi d ōng h àn sìb ǎi ni án zh ōng y ú xi àn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w èi sh ǔ w úzh ēng h àn d ǐng h ào sān gu óq ìli ǎng jìn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sòng q íj ìli áng ch én ch éng w éi n án ch áo d ū j īn l íng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b ěi yu án w èi f ēn d ōng x īy ǔ w én zh ōu x īng g āo q í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d ài zh ìsuíy īt ǔ y ǔ b ù zài chu án sh īt ǒng x ù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t áng g āo zǔq ǐy ìsh īch ú su ílu àn chu àng gu ó j ī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èr sh íchu án sān b ǎi zǎi li áng mi èzh īgu ó n ǎi g ǎi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li áng t áng j ìn j íh àn zh ōuch ēng w ǔ d ài ji ē y ǒu y óu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zh ào sòng x īng sh òu zh ōu sh ànsh íb ā chu ánn án b ěi h ùn赵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li áo y ǔ jīn ji ē ch ēng d ìyu án mi è j īn ju é sòng sh ì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y ú t ú gu ǎng ch āo qi án d ài ji ǔ sh íni án gu ó zu ò f èi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d ài ch éng zǔqi ān yān j īng sh íli ù sh ìzh ìch óng zh ēn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qu án y ān sìk òu r ú l ín l ǐchu ǎng ch ūsh én q ìf én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q īng sh ìzǔy īng j ǐng m ìng j ìng sìf āng k è d à d ìng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y óu k āng y ōng l ìqi án ji ām ín ān f ùzh ìjìku ā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d ào xi án ji ān bi àn lu àn q ǐsh ǐy īng f ǎr ǎo d ū b ǐ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t óng gu āng h òu xu ān t ǒng ru òchu án ji ǔ d ìm ǎn q īng m ò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g ém ìng x īng f èi d ìzh ìl ìxi àn f ǎji àn m ín gu ó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g ǔ j īn sh ǐqu án zài zīzǎi zh ìlu àn zh īxīng shu āi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sh ǐsu īf án d ú y ǒu cìsh ǐjìy īh àn sh ū èr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h òu h àn sān gu ó zh ìsìji ān zh èng jīng c ān t ōng ji àn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欲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
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
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
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帝号纷
迨灭辽宋犹存至元兴金绪歇
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狄
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
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
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
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
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籝
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