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工艺流程.
继电器零部件及工序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底图总号
Base Drawing No.
9
日期
Date
10
签名
Signature
11
更改标记
Mark of Modification
12
数量
Quantity
13
更改单号
Number of Modification
14
拟制
Drawn
15
审核
Checked by
16
会签
Rechecked by
17
标准化
129
电磁部分
electromagnetic part
130
上(下)静簧部分
upper(lower)stat.-spring part
131
动簧部分
mov.-spring part
132
(非)弯脚型
(non-)terminal-bending type
133
投影
projecting
134
砍铆短路片
copper ring cutting&riveting
动静簧部分压人
mov.-spring&stat.-spring part intruding
161
(旋)铆铁芯
core riveting (spin)
162
磁路压入
magnetic circuitintruding
163
(动簧)铆衔铁
(mov.-spring)&armature riveting
164
87
(空心)铆管
(hollow)rivet tube
88
螺母
nut
89
内(外)底座
成套配电设备开关柜生产工艺流程图

成套配电设备开关柜生产工艺流程图1.设计阶段:a.确定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要求,确定开关柜的规格、容量和功能。
b.技术设计:根据需求确定开关柜的布局、装配和连接方式,并进行3D设计和模拟。
2.材料准备:a.材料检验: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b.材料切割: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切割设备对金属板材进行切割。
c.板材加工:对切割后的板材进行成型、冲孔和折弯等加工。
d.表面处理:对板材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涂、抛光和防腐处理等。
3.零部件制造:a.框架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对金属板材进行焊接和连接,制作出开关柜的框架。
b.导电轨制作:根据设计要求,使用金属材料制作出导电轨。
c.铜排制造:根据设计要求,对铜材进行加工和铆接,制作出铜排用于电源连接。
d.绝缘件制作: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绝缘材料制作出绝缘件,用于隔离电路。
4.组件装配:a.安装导电轨:将制作好的导电轨安装在开关柜的内部。
b.安装电器元件:将电器元件如断路器、接触器和继电器等安装在开关柜内,按照电路图进行连接。
c.连接导线:使用导线将电器元件进行连接,形成完整的电路。
d.安装绝缘件:将制作好的绝缘件安装在开关柜内,用于隔离电路。
5.功能测试:a.电气测试:对已装配好的开关柜进行电气测试,检测各个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b.功能测试:对开关柜的各个功能进行测试,确保开关柜满足设计要求。
6.包装和出厂:a.包装:对测试合格的开关柜进行包装,保护其不受损坏。
b.出厂检验:对包装好的开关柜进行最后的出厂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c.发货:将已包装好的开关柜进行发货,送至客户指定的地点。
7.安装和调试:a.现场安装:根据客户要求,将开关柜安装到指定位置,并接入相应的电源和负载设备。
b.调试测试:对已安装好的开关柜进行电气联调和功能测试,确保开关柜正常运行。
以上是成套配电设备开关柜的生产工艺流程,每个步骤都十分重要,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和检验,以确保开关柜的质量和性能。
电气控制柜生产工艺流程

电气控制柜生产工艺流程(1)电气控制柜外型尺寸、面板开孔、柜体面板标识丝印检查,在电气控制柜开始装配前按照《屏柜结构、开孔图》进行外型尺寸、面板开孔、柜体面板标识丝印,及电气元件物料清单,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装配工作。
(2)准备齐电气控制柜装配所需的所有电气元件及安装辅材(3)电气装配人员要先准备齐电气控制柜上需使用的电气安装底板、电气面板、电气元件PLC、低压电器等)及所需要的安装辅材(行线槽、导轨、导线、接地铜排、安装螺栓等元器件安装在电气安装底板上(4)根据电气原理图中的底板布置图量好线槽与导轨的长度,用相应工具截断。
(注:线槽、导轨断缝应平直。
)两根线槽如果搭在一起,其中一根线槽的一端应切45度斜角。
用手电钻在线槽、导轨的两端打固定孔将线槽、导轨按照电气底板布置图放置在电气底板上,用黑色记号笔将定位孔的位置画在电气底板上。
先在电气底板上用样冲敲样冲眼,然后用手电钻在样冲眼上打孔(用低压电器元器件(微型空开、继电器、接触器、信号线端子、动力电源端子等)应按照电气原理图中的底板布置图安装在导轨上的。
)(5)电气元件的安装方式符合该元件的产品说明书的安装规定,以保证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条件,在屏内的布局应遵从整体的美观,并考虑控制元件之间的电磁干扰和发热性干扰,元件的布置应讲究横平竖直原则,整齐排列。
所有元件的安装方式应便于操作、检修、更换;工控机等重要操作的元件及液晶显示器、指示灯等有角度视觉要求的元件安装应尽量保持在离地高度视线范围内,以便于观察操作。
所有元件的安装应紧固,保证不致因运输震动使元件受损,对某些有防震要求的元件应采取相应的防震方式处理。
元件安装位置附近均需贴有照接线图对应的表示该件种类代号的标签,标签采用电脑印字机打印。
屏底侧安装接地铜排,并粘贴明显的接地标识牌。
三相电路主回路安照电气原理图中设计要求大小的铜芯电缆(或铜排)进行连接。
A、B、C三相应分别使用黄、绿、红电缆(若使用铜排应在对应铜排上套黄、绿、红套管)并在每相接线端子处粘贴A、B、C标贴。
配电箱制作工艺流程(3篇)

第1篇一、前言配电箱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主要用于对电能进行分配和控制。
在建筑、工厂、电站等场所,配电箱的应用十分广泛。
为了保证配电箱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其制作工艺流程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配电箱的制作工艺流程,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二、配电箱制作工艺流程1. 设计阶段(1)收集资料:根据用户需求,收集相关电气设备、线路、负荷等信息。
(2)确定配电箱类型:根据负荷等级、电压等级、使用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配电箱类型,如固定式、抽屉式、组合式等。
(3)绘制配电箱布置图:根据电气设备布置图和线路走向,绘制配电箱布置图,确保配电箱内部布局合理、美观。
(4)编制电气设计图:根据配电箱布置图,绘制电气设计图,包括主电路图、控制电路图、保护电路图等。
2. 材料采购(1)根据电气设计图,确定所需材料,如配电箱本体、电气元件、绝缘材料、紧固件等。
(2)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采购材料,并验收合格。
3. 零部件加工(1)配电箱本体加工:根据设计图纸,加工配电箱本体,包括外壳、面板、支架等。
(2)电气元件加工:对电气元件进行加工,如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等。
(3)绝缘材料加工:对绝缘材料进行加工,如绝缘板、绝缘套管等。
4. 零部件组装(1)装配配电箱本体:将外壳、面板、支架等组装成配电箱本体。
(2)安装电气元件:根据电气设计图,将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等电气元件安装在配电箱本体上。
(3)连接线路:根据电气设计图,连接主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
(4)安装绝缘材料:对电气元件和线路进行绝缘处理,确保电气安全。
5. 绝缘试验(1)对配电箱进行绝缘试验,包括绝缘电阻测试、耐压试验等。
(2)检查试验结果,确保配电箱绝缘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6. 组件调试(1)对配电箱进行功能调试,包括手动操作、自动保护等功能。
(2)检查调试结果,确保配电箱各项功能正常。
7. 包装与运输(1)对配电箱进行包装,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继电器零部件及工序名称中英文对照表.doc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序号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继电器零部件及工序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packing inner sampling inspection
incoming inspection warehouse
armature part assembling terminals auto-inserting
terminals tin dipping electrical data inspection before(after)sealing
sealing epoxy scraching vent hole sealing leakage check five main electrical spccs inspection adjust terminals straight
magnetic circuit riveting & adjusting base hole punching hinge spring inserting
工艺流程图符号含义

工艺流程图符号含义工艺流程图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一种图示工具,它用于展示工艺流程中各种设备、管道、仪表和控制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操作和控制的方式。
在工艺流程图中,各种符号被用来表示不同的设备、管道和控制系统,这些符号具有特定的含义,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
因此,了解工艺流程图中符号的含义对于工程设计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工艺流程图中常用的一些符号及其含义。
在工艺流程图中,设备通常用矩形或圆角矩形表示,例如反应器、蒸馏塔、加热炉等。
管道通常用直线或曲线表示,箭头表示流体的流向。
阀门通常用方块表示,不同的阀门类型有不同的符号。
泵通常用三角形表示,不同的泵类型也有不同的符号。
除此之外,还有用于表示仪表、控制系统、传感器等的符号。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常用的工艺流程图符号的含义。
首先是设备符号,例如反应器通常用带有双横线的矩形表示,蒸馏塔通常用带有三角形的矩形表示,加热炉通常用带有波浪线的矩形表示。
管道符号中,直线表示直通管道,曲线表示弯曲管道,箭头表示流体的流向。
阀门符号中,不同形状的方块表示不同类型的阀门,例如带有三角形的方块表示调节阀,带有帽子的方块表示安全阀。
泵符号中,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表示不同类型的泵,例如带有箭头的三角形表示离心泵,带有横线的三角形表示齿轮泵。
仪表符号中,圆形表示指示仪表,方形表示记录仪表,菱形表示控制仪表。
控制系统符号中,带有箭头的方框表示控制器,带有叉的方框表示继电器,带有波浪线的方框表示调节器。
最后,让我们总结一下工艺流程图符号的含义。
工艺流程图中的符号是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清晰地传达设备、管道、仪表和控制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操作和控制的方式。
因此,工程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符号,以便能够准确地理解和绘制工艺流程图。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工艺流程图符号的含义,提高工程设计的水平。
电气装配工艺规程完整

电气装配工艺规程完整为了确保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产品装配有序、规范,保证装配质量,本企业制定了本工艺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本企业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产品的电气装配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包括装配前准备、电器件装配、次配线、二次配线、接地保护电路的连接、仪表校对及电器元件整定、出厂检验、装订铭牌加施标志、包装入库(出厂)。
在整个工艺流程中,要求工人具有良好的工作惯,如自检、互检、报检等。
在装配前,还需要熟悉装配图、电气原理图和二次线路图,了解清楚产品的结构形式与用图,熟悉元器件的性能技术参数,确定安装工序和次序。
同时,还需要检查各部件尺寸及开孔等是否与图纸相符合,领用电器元件、母排、绝缘导线、绝缘支撑件等所需元件和材料,检查器件、绝缘导线、绝缘支撑件的外观有否损伤,其规格型号、电压等级、电流容量等是否与图纸符合。
在安装各种不同规格和用途的元器件时,除应满足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外,尚须符合元件本身的技术要求,否则就不能保证其安全运行。
同时,还需要阅读各电器元件的安装使用说明书,明确其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在工序过程中,要进行自检、互检和报检,发现电器元件、母线、绝缘导线和绝缘支撑件的不合格情况,应及时报告检验员。
工具设备和检验依据要符合要求,工序检验记录要做好。
对于多台开关排列的开关柜组,如GCS/KYN28A-12这种柜型在排列之前需要注意排列的方向与顺序。
最后,在出厂前,还需要进行出厂检验、装订铭牌加施标志、包装入库等工作。
整个工艺流程需要严格遵守本工艺规程和相关标准,确保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产品的质量。
只有通过接地才能确保安全。
在安装电器元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阅读装配图,明确每个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和隔离距离。
对于一些开关,如DW15断路器,应保证足够的间隔距离,以防止电弧引起的短路现象。
同时,发热元件的安装也需要考虑到对相邻元件的影响。
其次,电器元件应可靠固定,经常受到振动的元件,应采取防松措施。
设备投入运行后,需要定期维护,不能因元件安装位置的不妥造成维修的困难。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与要求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与要求1.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与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设计相比较,组件的选择代替了原来的器件选择,程序设计代替了原来的逻辑电路设计。
(1)根据工艺流程分析控制要求,明确控制任务,拟定控制系统设计的技术条件。
技术条件一般以设计任务书的形式来确定,它是整个设计的依据。
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是开发PLC控制系统的主要依据,所以必须详细分析、认真研究,从而明确控制任务和范围。
如需要完成的动作(动作时顺、动作条件,相关的保护和联锁等)和应具备的操作方式(手动、自动、连续、单周期,单步等)。
(2)确定所需的用户输入设备(按钮、操作开关、限位开关、传感器等)、输出设备(继电器、接触器、信号灯等执行元件)以及由输出设备驱动的控制对象(电动机、电磁阀等),估算PLC的I/O点数;分析控制对象与PLC之间的信号关系,信号性质,根据控制要求的复杂程度,控制精度估算PLC的用户存储器容量。
(3)选择PLC。
PLC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正确选择PLC对于保证整个控制系统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PLC的选择包括机型的选择、容量的选择、I/O模块的选择、电源模块的选择等。
选择PLC的依据是输入输出形式与点数,控制方式与速度、控制精度与分辨率,用户程序容量。
(4)分配、定义PLC的I/O点,绘制I/O连接图。
根据选用的PLC所给定的元件地址范围(如输入、输出、辅助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
数据区等),对控制系统使用的每一个输入、输出信号及内部元件定义专用的信号名和地址,在程序设计中使用哪些内部元件,执行什么功能格都要做到清晰,无误。
(5)PLC控制程序设计。
包括设计梯形图、编写语句表、绘制控制系统流程图。
控制程序是控制整个系统工作的软件,是保证系统工作正常,安全。
可靠的关键,因此,控制程序的设计必须经过反复测试。
修改,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6)控制柜(台)设计和现场施工。
在进行控制程序设计的同时,可进行硬件配备工作,主要包括强电设备的安装、控制柜(台)的设计与制作、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安装、输入输出的连接等。
电气产品加工工艺及检验流程

培训材料产品加工工艺及检验流程备料——进货检验——组装——组装检验——配线——配线检验——出厂检验——包装清洁——包装前检查——包装发运质量目标:1.顾客满意率为100%2.车间:按计划应为100%完成任务,一次合格率应为98%以上,出厂合格率应为100%3.物资进货应为100%,供应应为100%4.维护、质检应为100%5.设计差错率应为0%生产部职责1.生产计划的编制组织和落实2.生产设备环境的管理3.特殊工序技术参数的监控4.负责不合格品的返工5.负责半成品、成品的标识工作6.严格按照操作流程、生产工艺进行生产7.严格产品的自检、互检、专检制度8.按照规定保养设备,维护适宜的工作环境9.做好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检验部1.定义: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当时结合测量和实验进行符合性评价,根据产品标准对原材料进行检验2.质量检验: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实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和技术性活动3.基本要点:1)要求依据2)质量是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形成主要功能:A.鉴别功能:是把关的前提,检验的基础B.把关功能:剔除不合格品C 预防功能:1.通过过程能力、工序启动预防功能2.通过工序自己和巡检发现问题并及时更正D.控制有效性信息写出报告并报有关部门作出依据4.步骤1)根据仪表、步骤、方法准备检验,熟悉规范、标准2)检验的样品列出清单3)测量与试验4)记录:通过表格记载作为依据5. 比较与判定:根据记录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合格6. 确认和处置:对确认的结果进行处置7. 产品验证:对产品实现过程中形成的产品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后所提供的质量凭证8. 主要内容:1)检查提供的质量凭证2)检查、校验凭证有效性9 检验记录要求:1)如实、完整、清晰2)产品名称、型号、数量、编号3)检测的技术依据4)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的规定值、检测观测值5)检测的时间、人、核实签名、6)页数和页次10.检测报告的基本要求:1 格式要统一,编号统一,日期、数据、环境编制通过负责人校核批准2 检验报告有检测人编制,经审核人审核后有技术负责人批准,有权判定产品是否合格11 检验类别:1)自检:由操作者对自己所加工的本道工序按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检验2)互检:操作者可请同道工序或下一道工序人员互相检验,二人操作时二人互检3)专检:自互检合格后交由专检人员进行检验,负责人应对本道工序负责4 成品:由专业检验人员进行检验,产品完工后由专职检验人员对产品的外观及性能进行全面的检验,并做好记录不漏、错检组装工艺要求1. 元部件外观完好、无缺损2. 选用合适的紧固件,紧固件无松动弹垫平了为最佳平垫、弹垫、螺母固定后露出3-5扣最佳,特殊情况除外3. 部件型号及数量与图纸要求一致4. 安装位置与图纸相符配线工艺要求1. 各种线缆按图纸要求使用并正确2. 线把顺直、平滑、外形美观、3. 线无损伤、无断线、无死弯4. 用对号器检查通断,配线应与图纸相符焊接工艺要求1.焊接无漏焊、虚焊、错焊2.焊点表面光洁圆滑而无毛刺、无焊瘤、锡点光亮、锡量适中3.锡和被焊物融合牢固,接触良好4.焊线后外观、绝缘无损伤总装工艺要求1.柜体内部及元部件表面清洁2.技术文件及附件与图纸要求一致3.技术文件与附件绑扎结实组装工艺过程1.装配前,应按照安装图纸要求认真核查零、部、整件和元器件、紧固件的型号、规格、牌号、数量、是否与图纸要求相符,不符不用2.按照图纸要求对各类装配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外观不合格的装配件不能进行装配,测试性能不合格的装配件不能进行装配3.合理安排装配件顺序4.零部件安装过程中不允许出现裂痕、凹陷、翻边、毛刺和压痕等缺陷;因装配原因使涂层造成局部损伤时,允许采取相应的措施补救5.电路板安装器件时,应先低后高,先轻后重6.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装配配线工艺过程一.安装准备1. 阅读图纸,考虑线路排线方案;2. 领取与图纸要求相符合的芯线及标记套、线鼻、行线槽等;3. 按接线图核对辅助回路元件是否配齐、正确,检查元件表面二.质量状况;安装过程及工艺要求1.按配线途径量线,正确落料;且两端做好记号或套上标记套,即按配线途径进行敷设;应做到横平竖直,层次清楚,用扎带捆扎时应注意形状美观,保持线束平直挺括,捆扎时扎带应锁紧,绝缘层无损伤,扎带锁头位置一般放在侧边上角处;也可将线敷设在专为配线用的塑料行线槽内;此时,只需将芯线清理整齐而毋需捆扎;2.芯线在敷设途中可依次分出或补入需要连接的芯线而逐渐形成总体线束与分支线束;3.导线应按接线图正确接至各电器元件及端子上;在接上前应套上标记套;将多余的芯剪去,用剥线钳剥去适当长度的绝缘层,并除去芯线表面的氧化膜及粘着物;BV型导线根据连接螺钉大小弯制羊眼圈,弯圈的方向应与螺丝紧固的方向一致;BVR型导线则在端头套上适用的接线鼻,用压线钳液压钳压紧后搪锡;将羊眼圈或接线鼻接于所接端头上旋紧螺钉;4 .元器件的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接地;三.工艺要求1. 线路敷设布置时,总体线束与分支线束应保持横平竖直、牢固、清晰美观;2. 线束原则上应避免在发热元件上方敷设;3. 塑料行线槽的配置可只配置于纵向或横向总体线束,分支线束不配置;4. 线束敷设途中,遇有金属障碍物时,则应弯曲绕过,导线与金属间应保持4mm以上;5. 当线束穿过金属件时,金属件上一般要套橡皮圈加以防护;如防护有困难时,线束必须包以缠绕管;6. 线的敷设不允许从母线相间或安装孔穿出;7. 导线的固定1导线用支架及线夹固定;支架的间距:低压柜一般情况下,横向不超过300mm,纵向不超过400mm;高压柜一般情况下,横向不超过500mm,纵向不超过600mm;2安装线夹时,可按芯线数量之多少选用不同规格的线夹;凡是不接线的螺钉应全部紧固,以防止螺钉脱落;3 线束固定要求牢固,不松动;在2个固定点外不容许有过大的颤动,当线夹与线束间有空档时,可用残余线头去填补,并可适当加垫塑料或黄蜡绸,以防止松动;8. 过活门处之线束,应将一端固定在柜箱的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活门的支架上,这一段线束的长度应是活门开启到最大限度时,两支架间距离的~倍;并弯成U形,外面套上缠绕管,以保证活门在开启过程中不损伤导线;9. 过门处若芯线数目较多时,为保证活门开闭顺利,及避免损伤导线,可从二处或二处以上过门;10. 扎带的位置,两扎带捆扎距离一般在100~150mm左右特殊情况除外要求一台产品内或一产品段内距离应一致;在线束始末两端弯曲及分线前后,必须扎牢,而在线束中间则要求均匀分布;11. 线束或芯线的弯曲,不得使用尖口钳或钢丝钳,只允许使用手指或弯线钳,以保证导线的绝缘层不受损坏;12. 所有仪表、继电器、电器设备、端子排及连接的导线均应有完善、清楚、牢固正确的标记套号码管,元件本身的连接可不用标记套;13. 芯线接好后,从接头点垂直方向看去应无羊眼圈导体外露;14. 同一端头一般只能接一根导线,严禁同一端接三根或三根以上导线;若需要接二根导线时,两导线之间应垫以精制平垫圈;15. 导线接入电度表时,应将导线剥去一段绝缘层,对折后插入接线盒孔内;导体在接线盒内应有足够长度,确保二只螺钉全部接触,然后将二只螺钉全部紧固;16. 接至发热元件的一端,导线应套一段瓷珠套;17. 线接在端头上应有防松装置;所有接头螺母及螺钉上紧应使用合适工具,螺母螺钉上紧后不应有起毛及损坏镀层现象;18. 芯线接入母线时,需在母排上钻φ6的孔,用M5螺钉连接;19. 线束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表1所列数据;线束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表1电压kV 距离mm 电压kV 距离mm15 9075 100端子排1 . 端子排的始端必须装可标出单元名称的标记端子;同一端子排不同安装单位间也要装标记端子,以便分隔;2. 每一安装单位的端子排的端子都要有标号,字迹必须端正清楚;3. 端子排必须写上顺序号,若不能写顺序号的必须每隔5档用记号笔涂上记号,以便查对;4. 端子排由于空间的限制安装困难时,可分二排或多排进行安装;5. 每只端子接线螺钉只允许接一根导线,连接端子要用连接片,不接导线的螺钉也必须拧紧;质量检验1. 检查所装电器元件及其附件是否安装牢固端正,是否符合电器元件之技术条件所规定的要求;2. 检查接头是否牢固、配线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并用对线灯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电烙铁使用方法电烙铁的握法1 反握法,就是用五指把电烙铁的柄握在掌内;此法适用于大功率电烙铁,扞接散热量较大的被焊件;2 正握法,此法使用的电烙铁也比较大,且多为弯形烙铁头;3 握笔法,此法适用于小功率的电烙铁,焊接散热量小的被焊件,如焊接收音机、电视机的印刷电路板及其维修等;一般来说,电烙铁的功率越大,热量越大,烙铁头的温度也就越高;一般的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焊接选用20W的内热式电烙铁足够了,功率过大容易烧坏元件,因为二极管、三极管结点温度超过 200℃就会烧坏;但以搭棚焊为主的胆机制作中,电烙铁功率要大些,可在35W-45W中选择,甚至可以更大;值得注意的是,线路焊接时,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时间过长也容易损坏,而时间太短焊锡则不能充分融化,造成焊点不光滑不牢固,还可能产生虚焊,一般来说最恰当的时间必须在~4s内完成;焊锡是一种易熔金属,最常用的一般是焊锡丝;焊锡的作用是使元件引脚与印刷电路板的连接点连接在一起,焊锡的选择对焊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现在最常用的一般是含松香焊锡丝,但细分起来也颇有讲究,其中真正不掺水份的含银焊锡丝当然是上等品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吸锡器,其对于新手来说十分实用,初次使用电烙铁总是容易将焊锡弄得到处都是,吸锡器则可以帮你把电路板上多余的焊锡处理掉;另外,吸锡器在拆除多脚集成电路器件时十分奏效有用,它能将焊点全部吸掉,而对于能熟练使用烙铁的人来说就完全没有必要了,用烙铁完全可以代替其功能,将焊点熔掉就可以很容易的将元件取出; 焊接前,应对元件引脚或电路板的焊接部位进行焊前处理;清除焊接部位的氧化层----可用断锯条制成小刀,刮去金属引线表面的氧化层,使引脚露出金属光泽;印刷电路板可用细纱纸将铜箔打光后,涂上一层松香酒精溶液;元件镀锡----在刮净的引线上镀锡;可将引线蘸一下松香酒精溶液后,将带锡的热烙铁头压在引线上,并转动引线;即可使引线均匀地镀上一层很薄的锡层;导线焊接前,应将绝缘外皮剥去,再经过上面两项处理,才能正式焊接;若是多股金属丝的导线,打光后应先拧在一起,然后再镀锡;做好焊前处理之后,就可正式进行焊接∶1右手持电烙铁;左手用尖嘴钳或镊子夹持元件或导线;焊接前,电烙铁要充分预热;烙铁头刃面上要吃锡,即带上一定量焊锡;2将烙铁头刃面紧贴在焊点处;电烙铁与水平面大约成60℃角;以便于熔化的锡从烙铁头上流到焊点上;烙铁头在焊点处停留的时间控制在2~3秒钟;3抬开烙铁头;左手仍持元件不动;待焊点处的锡冷却凝固后,才可松开左手;4用镊子转动引线,确认不松动,然后可用偏口钳剪去多余的引线;焊接质量-----焊接时,要保证每个焊点焊接牢固、接触良好;要保证焊接质量,其典型特征是锡点光亮,圆滑而无毛刺,锡量适中;锡和被焊物融合牢固,不应有虚焊和假焊;虚焊是焊点处只有少量锡焊住,造成接触不良,时通时断;假焊是指表面上好像焊住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焊上,有时用手一拔,引线就可以从焊点中拔出;。
继电器基础知识

D
B
Z
C
(三)电磁继电器参数检测方法
依据的标准 GB/T10232-94 IEC255-7 《电气继电器 第7部分:有或无机电继电 器测试程序》 产品企业标准
试验的标准条件 温 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106Kpa 当继电器处于超出标准条件下测试时, 继电器的技术指标将可能会发生偏差。
◆继电器发展史 ◆继电器的用途
继电器的用途很多,可以归纳为: ●输入与输出电路之间的隔离; ●信号转换(从断开到接通,或反之); ●增加输出电路(即切换几个负载或切换不同电源负载); ●重复信号; ●切换不同电压或电流负载; ●保留输出信号; ●闭锁电路; ●提供遥控。
◆公司现有产品
●通用功率继电器、 ●汽车继电器、 ●通讯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 ●密封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插座 共七大类、80多个系列、15000多种规格, 并以每年开发5-8个新产品系列的速度增长。 产品均通过美国UL、CUR、德国VDE、TUV、 中国CQC等国内外安全认证, 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通讯设备、 家用电器以及仪器仪表等领域。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混合式继电器
高频继电器 同轴继电器 真空继电器 温度继电器 电热式继电器 光电继电器 极化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舌簧继电器
由电子元件和电磁继电器组合而成的继电器。一般,输入部分由电子 线路组成,起放大、整流等作用,输出部分则采用电磁继电器。
用于切换频率大于10kHz的交流线路的继电器。 配用同轴电缆,用来切换高频、射频线路而具有最小损耗的继电器。 触点部分被密封在高真空的容器中,用来快速开、闭或转换高压、高 频、射频线路用的继电器。 当外界温度达到规定要求时而动作的继电器。 利用控制电路内的电能转变成热能,当达到规定要求时而动作的继电 器。 利用光电效应而动作的继电器。
电子设备组装的生产流程

电子设备组装的生产流程电子设备组装的生产流程电子设备的组装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它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工序来完成。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电子设备组装的生产流程。
1. 零件采购:首先,需要从供应商处采购需要的零件。
这些零件可能包括电路板、芯片、电容、电阻、继电器等。
采购部门需要与供应商沟通,确认采购数量和型号,并进行价格和交期的谈判。
2. 零件检验:收到零件之后,需要进行零件的检验。
检验的目的是验证零件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通常,会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通过检验一部分零件来判断整个批次的质量水平。
3. 电路板制作:电路板是电子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制作电路板的过程中,需要先根据设备的功能和特性进行线路设计。
然后,将线路图转化为电路板布局图,并使用电路板设计软件来完成布局。
接下来,使用电路板生产设备将布局转移到电路板上,并进行腐蚀、蒸镀等工序,最后得到成品电路板。
4. 元器件安装:一旦电路板完成,就可以开始进行元器件的安装。
根据电路图,将各个元器件精确地安装到电路板上。
安装元器件的工序需要特别小心和准确,以确保元器件的位置和方向正确,并确保元器件与电路板之间的焊接牢固可靠。
5. 编程和测试:在元器件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编程和测试。
编程是将设备需要的软件程序载入到芯片中的过程,测试是验证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正常运行。
测试可以分为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多个方面。
6. 装配和包装:经过编程和测试后,设备进入最后的装配和包装阶段。
这个阶段包括外壳的组装、面板的安装、标签的贴附以及设备的包装等。
装配和包装的目的是使设备外观整洁,易于使用和销售。
7. 质量检验:最后,对组装完成的电子设备进行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的目的是确保设备在出厂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以提供给客户使用。
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多个方面。
整个电子设备的组装生产流程非常复杂和精细,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
只有在每个步骤都精确执行,才能保证最终组装出的设备符合质量要求。
工艺技术总结报告

篇一:《工艺总结报告》磁保持继电器半自动线工艺总结(G6阶段)郭伟杰中国振华集团群英无线电器材厂 219项目组贵阳 550018摘要:介绍了JMF-219C电能表用磁保持继电器在项目开发阶段的工艺开发过程,包括路线规划、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和布局设计,对小批量试产阶段的工艺参数和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总结。
关键词:磁保持继电器,工艺,半自动线 0、前言随着电能表的发展,磁保持继电器已经成为电能表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为配合电能表安装使用,要求其具有体积小、负载能力强、输入与输出隔离度高、功耗小、温升低等特点,并且已形成接线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目前,国内电能表磁保持继电器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主要以手动装配为主,特别是免不了靠人工调校和检验,这就决定了生产效率和一致性难于提高。
随着电子式电能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日益扩大,用户对磁保持继电器提出了愈来愈苛刻的要求,故提高电能表磁保持继电器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显得十分必要。
在此技术背景下,项目提出以下工艺创新点:1) 高速半自动生产线,人员配置不超过40人,节拍秒/只,单班产量8000~10000只; 2) 不允许人工调校,参数检测分选由设备自动完成,避免人工失误;3) 与国内设备供应商一同开发的触点间隙影像系统、触点压力测试系统和数据储存分析软件达到国外自动测试设备工作水平;4) 整线设备加工能力(一致性)达到或超出国内同行水平;5) 兼容多种规格产品(国网的软连接\外网的硬连接、负载60A\80A、单线圈\双线圈等等),15分钟快速换型。
6) 按汽车行业的产品设计开发流程APQP来进行项目管理,包括工艺开发;1、工艺开发的输入与输出输入:1) 年最大需求300万只/班; 2) 资金预算≤180万元; 3) 人员配置≤40名; 4) 厂房图;5) 产品设计资料: BOM、DFMEA、设计图纸、测试规范以及DV试验报告; 6) 其它。
输出:1) 工艺流程图、SC/CC清单; 2) PFMEA\CONTROL PLAN; 3) MTM、节拍、瓶颈工序;4) 设备清单、外形尺寸、技术规范、验收标准;5) 工艺布局图、电/气需求图; 6) 维护保养与备件易损件清单; 7)SOP\SIP\SNP等等。
防爆开关的装配工艺流程

防爆开关的装配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防爆开关装配工艺流程。
1. 元器件准备。
准备所需的电器元件、面板、密封圈等材料。
继电器控制原理

继电器控制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器开关,它常被用于控制电源的开关、电机启停、照明系统、温控系统等。
在这些应用中,继电器作为控制电路的开关、保护电路和信号扩展器使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继电器控制原理。
一、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继电器主要由磁路系统和电气系统两部分构成。
其磁路系统由固定铁心、动铁心和线圈组成。
电气系统由恢复弹簧、触点等零件组成。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线圈中通电产生的磁场,使动铁心受到吸引,使触点闭合或者断开,从而实现开关控制的目的。
继电器的控制电路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直流控制和交流控制。
1.直流控制在直流控制电路中,继电器的线圈与直流电源相连,当线圈中通电时,就会在磁心周围产生一个磁场,吸引动铁心向线圈方向运动,从而使触点闭合。
当线圈熄灭时,动铁心就会恢复到初始状态,使得触点分开。
在直流控制电路中,需要使用恢复弹簧来保证动铁心和触点的运动正常,并防止振荡等故障。
直流控制电路的优点是线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由于直流电源具有稳定的电压和电流,因此继电器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相对较高。
由于线圈只能工作在一定电压范围内,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直流电源,否则会影响继电器的正常工作。
在交流控制电路中,继电器的线圈与交流电源相连,因此当线圈中通电时,就会在磁心周围产生一个来回变化的磁场。
但由于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变化,动铁心会不停地来回运动,使得触点也会不停地闭合和分开。
这会导致继电器的寿命缩短,因此需要在触点上添加一个限流电阻来进行保护。
交流控制电路的优点是可以使用交流电源进行控制,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但在交流电源的控制下,继电器会频繁振荡,容易受到电源干扰,从而使得控制精度和可靠性下降。
三、继电器的特性及用途继电器的特性是指继电器的制造商在设计和生产时所考虑的因素,包括动作时间、释放时间、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等。
这些参数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不同的控制要求。
继电器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家用电器、照明系统、长距离信号传输、电机控制、电磁阀控制等多种应用场景。
M6辅助继电器步进设计法实现Y—△降压起动控制

××××学校一体化教学教案授课课题M6辅助继电器步进设计法实现Y—△降压起动控制课型一体化班级××××班课次××次授课教师主讲教师××××学时4学时辅导教师××××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1.学会辅助继电器步进设计的思维和方法。
2.学会将工艺流程图转换为状态转移图。
3.学会根据状态转移图设计PLG控制程序。
4.学会根据PLC控制程序画出状态转移图。
5.学会使用简单的气动控制元件。
教学重点根据Y一△降压起动控制的状态转移图,找出状态继电器控制进入、退出条件,写出状态继电器的控制函数表达式。
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2.利用多媒体3.采用投影仪教学难点辅助继电器控制工序与启保停控制函数的逻辑函数的关系。
解决方法采用探讨式教学方式可以巩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对步进指令编程法掌握较好,基础报警牢固,在此基础上,学习辅助继电器步进设计法容易接受。
辅助继电器步进设计法与步进指令编程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不同之处,95%的学生可以在课堂掌握。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着工服进入实训室;2.未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通电;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板书设计教学内容 备 注新旧知识的联系图复习 1.绘制顺序控制流程图要注意哪几方面? 2.一个完整的状态转移图由几个方面的内容组成? 新课内容 辅助继电器步进设计法的应用 一 辅助继电器步进设计法介绍 步进顺序控制程序有两种设计方法:辅助继电器步进设计法和顺序功能图步进设计法。
辅助继电器步进设计法是一种系统化的设计方法。
它有一套完整方法和步骤。
它简单易学、设计周期短、规律性强,克服了经验法的试探性和随意性。
1.辅助继电器步进设计法的具体步骤(1)仔细分析控制要求,将每一个控制要求细化为若干个独立的不可再分的状态,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将状态一 一串在一起,形成工作流程。
继电器自动化装配机构测试控制系统设计

继电器自动化装配机构测试控制系统设计继电器自动化装配机构测试控制系统设计摘要:继电器是一种常用具有开关特性的电力电子控制器件。
提高企业继电器生产制造水平的过程中须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装配工艺和控制技术。
文章针对电器自动化生产线总线的规划方案,设计了装配机构和测试电器控制系统。
首先本文阐述了产品制造过程中装配工艺的重要性,也分析了自动化装配工艺在国内外的现状。
其次描述了继电器的各个零件及在结构上的作用,根据继电器的装配工艺,确立了装配机构的设计原则与思想,并提出机械设计方案。
本文对继电器的装配机构采用了“标准”与“非标准”机构设计方法,综合可靠设计经验,进行机构设计,评估机构设计方法。
关键词:自动化装配;继电器;机构设计;控制系统1概述目前自动化装配技术已普遍应用,在国外某些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自动化装配的研究,也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自动化装配理论。
因国内从事装配研究人员不多,在新老产品设计优化过程中,较少的考虑自动化装置,所以技术水平与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可编程自动化装配机,即装配机器人的结构工艺。
2继电器X继电器(Relay),一种自动开关,也是电力电子控制器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通用于功率器件通断场合,在中间自动调节,安全保护电力转换,也称电驿。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工作原理都有不同的分类,包括: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温度继电器、速度和压力继电器等。
2.1继电器X结构继电器X的外壳包裹着继电器X内所有的工作零件,对整个继电器机构有着保护作用。
在继电器X中基座对所有工作零件起到了支撑作用。
挂钩的作用就是将衔铁固定在基座上。
2.2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X为单饶组双开关型继电器,其工作原理是当低压控制端AB通电时,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的电磁铁工作把衔铁吸下来。
衔铁与开关接触片通过特殊形状的卡扣而连接。
当衔铁被吸下来时,由于卡扣的联动作用,开关接触铜片的触点C脱离常闭接触铜片上触点D与常开接触铜片上的触点E相导通,则C-E之间导通而C-D之间断开。
电子工厂工艺流程

与大小应一致; u 胶水不能覆在焊盘上,且四周清洁,避免造成元件焊接不良; x 不同厂家的胶水不能互相混用。 刮红胶示意图
需打胶的元件包括:电解电容、7805卧式、散热器、风机电容。打胶时需同时粘住元件与板 面,打胶长度≥元件周长的1/3。打胶时两把胶枪需轮换使用,每打胶5块板轮换一次,同时 要佩戴静电环。(注:枪头不要烫伤元件,板需轻拿轻放)。 16、焊点面QC
培训教材
检查元件焊接是否可靠,焊点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对不合格品及时维修。若经元件面 QC检查发现存在焊锡不饱满时,就要求加锡补锡,并保证焊点合格。
特殊元件需加焊如:1、XH类、PH类接插件:加锡两端引脚;2、VH类接插件:加锡所 有引脚;3、压机继电器:加锡触点两脚; 4、大电解电容、风机电容、蜂鸣器、单插片: 加锡两只引脚; 17、ICT在线测试仪测试
ICT相当于一块多功能万用表,通过对每块产品上各元件的测量与设置值对比,进行判 断。它能对在线电路板上的元件测试进行有效的隔离,而万用表却不能。
同,可分为锡膏工艺与红胶工艺两种。 1)锡膏印刷 工艺准备 a、锡膏准备:锡膏应放在冰箱冷藏(5℃左右),取出待恢复到室温(约4 小时)后再打 开盖,并搅拌均匀,约0.5-1小时可以使用;
培训教材
b、搅拌锡膏工具:摇均器、不锈 钢棒、塑料棒;
c、安装并校正模板及钢网:钢网上漏印图形与PCB焊盘图形重合并对准位置,最后锁紧 相关旋钮。 刷锡膏 a、用量根据PCB板尺寸、数量估计; b、使用中应注意补充焊锡,保持正常漏印,避免各焊盘漏印锡膏不均匀; c、刮板速度定为12-40mm/S,刮刀压力应为0.5Kg-/30mm。 印刷锡膏(手动)
电子工厂工艺流程

在装塑料件时先确认规格型号是否正确,做到匹配安装,切勿划伤塑料件。安装完毕后, QA检验合格加盖印章入库,不合格则送维修,处理合格后经检验再入库。
第二节 遥控器工艺流程简介
培训教材
材料确认书》送交供销部。 品质部IQC检验员接到《原材料检验报告单》对所报检的来料进行检验。检验的各项目要
按抽样方案进行检验,特别注意:外观、尺寸、功能、试装等各项目检验,检验后填写《原 材料检验报告单》送交原材料库。 3、物料领料、整形
物料组接到《生产通知单》,根据生产所需材料进行领料。所领材料要求与材料清单相符, 如规格、型号、数量、认证等。将领出的物料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剪脚或引脚整型。整形时需 注意相近规格、形状的元件必须间插一种不同规格的物料,且整形完后要做好标识、包装好 放回原处,避免元件混放。整形时一定要按照《物料整形要求》、《设备操作规程》作业。整 形出的物料须符合工艺要求。若需短脚作业一定要参照相关文件进行短脚物料整形。
需打胶的元件包括:电解电容、7805卧式、散热器、风机电容。打胶时需同时粘住元件与板 面,打胶长度≥元件周长的1/3。打胶时两把胶枪需轮换使用,每打胶5块板轮换一次,同时 要佩戴静电环。(注:枪头不要烫伤元件,板需轻拿轻放)。 16、焊点面QC
培训教材
检查元件焊接是否可靠,焊点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对不合格品及时维修。若经元件面 QC检查发现存在焊锡不饱满时,就要求加锡补锡,并保证焊点合格。
工具 印刷机、刮板或刮刀
辅料 焊锡膏
生产操作注意事项 a、锡膏一次最多只允许拿出两罐,并提前4小时解冻;解冻后的锡膏应搅拌均匀; b、调整PCB板加锡焊盘与钢网漏印孔对准,对应位置必须准确; c、将锡膏经钢网孔涂覆在PCB板焊盘上,焊膏应占满焊盘; d、PCB板焊盘上被敷锡膏应均匀、饱满且四周清洁; e、生产当中钢网底面应经常清洗,保证底面清洁、焊盘锡膏均匀。完成作业后,清洗钢 网/模板; f、完工后钢网上未使用完的焊锡膏不准再放回原容器中,需单独存放; h、清洗时用酒精、擦洗纸将其洗干净,钢网窗口用气枪吹干净;如窗口堵塞时不能用坚 硬的金属针划捅,以免破坏窗口形状; g、清洗干净后应将其放在安全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移管
移管评价会议 初回品出货判定 量产开始 初回品出货 移管元 品保
2 常用文件之间的关系
顾客
制品仕样书
(Product Specification)
顾客
制品规格(SE)
严 格 程 度
图面(Drawing) 指导票(SWGS) 工程品质确认图
(PQC)
文 件 大 小
流水线
作业指导要领书
(WGS)
陈寿强
2002-7-22
1 产品开发流程
1.1 科技管理发展概况 1.2 一般产品开发流程(ISO要求) ※1.3 OMRON产品开流程 ※ 1.4 OMZ移管计划和流程
※ 2 常用文件之间的关系 3 装配工艺流程
3.1 MY装配工艺 3.2 G6M装配工艺
注:※表示重点内容
1.1 科技管理发展概况 一. 个体阶段
三. 国家规模阶段 (1820~1960) 四. 多格局,多形式 阶段(1970~ )
主要特点:技术革新建立在多项和综合性新技 术的基础上,相互渗透,相互扶持和发展.
1.2 一般产品开发流程
市场或客户需求 外购件打样 开发项目 可行性评估 NO 工模设计
评审确认
外购件鉴定 开模,设备
NO
开发项目核准
3.2 G6M产品装配流程
1.固定接点铆接 11.线圈预装 2.可动接点铆接 12.线圈ASSY压入 3.可动片.端子复合铆接 13-1.铁片.胶片组立 4.可动片弯曲 5. 复归弹片铆接 13.本体组立 6.线圈压入 14.调整 15.组立完除尘 16-1.面盖捺印 16-2.接着剂涂布 22.气密性检查 23.特性检查 动作电压 复归电压 动作时间 复归时间 回跳时间 接触电阻 额定电流 13-2.胶片除尘 20.端子焊锡 21.热封止 19.加工完检查 18.密封硬化
四. 部材配备
品番登录 AMMIC登录 报关申请 模具配备 部材配备 金型检查 受入检查 商技 购买 报关 购买 调达 品管 品管
五. 生产准备
输入申请 生技 人员配备 制造 设备类配备 生技 设备DR 生技 工程审查(内作) 品管 工程审查(外作) 品管 量产试作 制造 QA检查 品保 输送振动 品保
流水线
3 产品装配工艺流程 3.1 MY产品装配流程
MY2 MY4装配流程图
铁芯铆接 空气洗净 插入电孤屏障 (只限MY4) 面盖记号 接着剂硬化 插入面盖
端子台线圈组立
线圈引出线卷绕
检查 (1)特性检查 耐电压 动作电压 复归电压 额定电压 接触电阻 波差(AC) 动作时间
LED接块缠绕芯线 (只限AC) LED端子焊锡 (只限AC)
试模
开发计划执行 样品试制 结构设计 NO 评审验证 NO
评审确认
正式设计展开 图纸、资料审核
投产前准备
小批量生产
NO要求)
一 设 计 和 开 发 规 划 二 设 计 与 开 发 输 入 三 设 计 与 开 发 输 出 四 设 计 与 开 发 评 审 五 设 计 与 开 以 验 证 六 设 计 与 开 发 确 认 七 设 计 与 开 发 变 更 控 制
DR1
DR 2ー 1 DR 2ー 2
DR2
DR 2ー 3 MPP1
DR3
DR3
DR4
商品企画 事業計画
MPP2
MPP2
量産設備
销售决策
销售决策
Marketing
設計 开发試作 量産試作
手配
R&D
Factory
量産供給
1.4 OMZ移管计划和流程
一.移管计划
DR2-3/MPP1 移管元 DR3/MPP2 移管元 设备输出 移管元 初回品出货判断 OMZ 量产开始 OMZ 客户纳入 OMZ
DR3:量产试作品检证
MPP1:量产着手判定
MPP2:出货开始判定
DR1
DR 2ー 1 DR 2ー 2
DR2
DR 2ー 3 MPP1
DR3
D
商品企画
事業計画
MPP2 销售决策
量産設備
Marketing
概念設計 詳細設計
配置
R&D
開発試作 量産試作
Factory
量産供給
1.3一体开发(Con-current Engineering)
主要特点:靠个的经验,感觉和记忆,没有统一 的计划和管理方法,没有明确的技术标准,生 产效率高低和产品优劣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水 平,例如:纺织机和蒸气机的设计和制造.
二. 集体阶段
主要特点:有科研组织和科学管理机构 例:德国西门子发明的自激磁场式发电机, 美国贝尔实验室(贝尔,电话公司的创始 者),爱迪生以研究所进行研究发明。 主要特点:由政府直接领导和组强实施 管理体制高效化、人才专业化、重初定量分 析、手段现代化,例:阿波罗计划
7.铁芯-支架铆接 8.铁芯铆接部位除尘 9. 端子预装
设计开发和策划 市场前景预测
产品设计:产品特性及规 格书,防错技术,图面 工艺设计 :, 工序流程 , 作 业指导书
顾客要求(合同) 咨讯使用 产品 特性目标
1.3 OMRON产品开流程
商品开发~量产流程
商品・事业企画
开发・试作检证
量产・制品供给
DR2:试作品评价检证
1.3 OMRON产品开流程 (一般)
二.受入准备
移管原计划内 计划 事业计划 计划 原价数据 计划 购买数据 购买 设备清单 生技 职责分工 计划 受入计划 计划 计划打合 计划 生产计划 计划
三. 标准类整备
图面 商技 制品规格 商技 指导票 商技 版下图面 商技 品番构成 商技 部品单重 商技 PQC 品管 部品检查基准书 品管 制品检查基准书 品保 WGS 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