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内地的经济交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与内地的经济交往

重要的贸易伙伴

内地与香港互为十分重要的贸易伙伴。目前内地是香港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2001年第一次超过美国),而香港则为大陆最大的转口基地、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场。在香港的转口贸易中,有百分之九十六是与内地有关的。

香港一直是内地最大的投资来源,占内地外资投资总额的47%,金额达一千八百七十亿美元。内地驻港中资企业在两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截至2001年年底,驻港中资企业超过二千家。这些企业在香港一些主要经济行业(如银行、保险、航运、旅游等)业务量及市场占有率,仍保持在25%左右。中资控股的上市公司超过100家,约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15%;在港承建的各类工程约占香港工程总量的12%至14%;贸易额约占香港贸易总额5%。到2003年7月,在香港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内地企业有二百四十二家,约占总市值百分之二十八。自一九九三年起,内地企业透过香港证券市场成功筹集了约一千亿美元资金。作为我国最大的境外企业群体,驻港中资企业对内地的经济建设及香港的繁荣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香港作为世界都会,在配合国家鼓励内地有实力的企业外向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尤其重要。

香港与内地经济在过去五年中加速融合

香港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的物流、资金流动与人员往来更加密切,规模庞大。

内地与香港贸易发展迅速,形成庞大的物流。据香港海关统计,内地与香港贸易额由1997年的780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1575亿美元,增长一倍多。为应对中国入世后的新形势,大陆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并获得突破性进展,大陆方面已给予以香港为原产地的货物零关税优惠,这促进了内地与香港贸易的进一步扩张。

香港与大陆的相互投资不断增加,形成一股资本流动。中国改革开放后,香港资本进入内地投资发展,很快在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之间形成“前店后厂”式的经济分工发展体系,成为带动两地经济发展与香港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这一分工合作进而由珠江三角洲向内地大部分地区推动,合作范围与层次也不断提高,从而使香港与内地经济关系进一步密切。到香港回归前的1996年,香港对

祖国大陆直接投资项目超过16万个,协议投资金额为2618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达993亿美元。1997年后,香港对大陆投资持续增加,目前,估计香港对大陆投资项目超过18万个,协议投资金额超过3500亿美元,实际投资总额超过1800亿美元,香港是大陆最大的境外投资地区。

据香港媒体报道,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目前每年流入香港证券市场的资金在10亿至20亿美元之间,自80年代以来,估计内地流入香港的资本已达500亿美元。依香港经济年鉴统计,到1999年底,大陆对香港直接投资存量达8148亿港元(1045亿美元)。目前,大陆内地有2000多家企业在香港从事金融、贸易及服务等相关业务。

两地人员相互往来增长最为迅速,形成规模庞大的人流。香港与内地之间经贸关系的繁荣与发展,必然伴随着人员往来的增加,即人员的大幅流动,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旅游与消费市场,进而带动香港经济繁荣。内地与香港之间人员往来一直就很频繁。但早期主要是探亲访友,现在则主要是商务往来与旅游人口的增加。目前,大陆现在是香港最大旅游客源地与旅游消费地。内地至香港旅游人数由1997年的230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445万人次,增长1倍多,占来港总人数比例由22%上升为32%。同时内地游客为香港带来的经济效益巨大,2001年达230亿港元。香港同胞更是大陆最大的旅游与商务往来客源,2000年,前往内地的香港居民首次突破5000万人次,2001年达5200万人次。

内地与香港的金融逐渐接轨

香港回归后,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关系日益密切。1997年1月,深圳“金融联网”ATM网与香港“银通”ATM网对接,香港的“银通卡”可以直接在深圳消费用款;1998年1月,深港开通港币支票单向交换,香港出票人签发的港币支票可以在深圳流通使用。据估计,目前每天有4000万元的港币流入深圳,到2003年5月底,深圳一方就处理港币金额350亿元。另外,香港成立的银行同业结算体系已与内地类似的系统衔接;汇丰银行的自动柜员网络已与上海和广州的中国工商银行网络联网。

香港与内地正在讨论香港金融机构接受人民币问题,预示着香港与内地金融与通货的融和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