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良种龙薯9号脱毒繁育体系建立与推广
早熟高产甘薯新品种——龙薯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2 特 征 特Leabharlann 性 高产 、 稳产 的特点 。 3 2 特早熟 . 甘薯的生育期虽没有确切 的断定天数特 征,但在 定时期 内表现有 一定产量 从而断定其早 熟性能 , 龙 薯 9号的产 量水平及 品质 高于 同类 品种商丘 5—、 2 潮 7
一
获得 国家 “ 九五 ” 第二批农作物 新 品种二等后补助, 20 年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 品种具有结薯 00
早 , 薯多, 结 并且 每 公 顷株 数 , 顷 薯 块 数 和 单 薯 重 三 公
方面协调发展 的特点 , 同时又具有茎 叶前 期早生快发, 中前持续迅速生长 , 期不早衰 的生育特 性, 后 另外该 品
龙 薯 9号株 型 半直 立 , 蔓 、 株 分 枝 8 1 , 短 单 ~ 0条 顶
叶绿 色 , 叶型心齿 , 叶脉 淡紫色 , 叶柄 绿色 , 柄基 淡 紫 色, 蔓绿色 , 蔓粗 中等 , 单株结薯 5 个左 右, 薯块下纺锤 形 , 中薯率高 , 大、 薯皮 红色 , 肉色 淡红色 , 薯块 萌芽性 中等 , 长苗较 快 , 晒干 率 2%, 1 出粉 率 1%, 0 高抗 蔓割
病, 高抗薯瘟病 I 高感薯瘟病 Ⅱ型。 型, 3 主 要特 点 龙薯 9 号从组合的选配到选育 , 从区域试验到生产
示范, 经过多年的观 察研 究和 分析, 我们总结该品种具 试验示范 ,0 4 2 0 年通 过福建 省农作物 品种 审定委 员会 有特 别 的高产 、 稳产 ; 早熟 ; 特 特殊 的抗 性和特 强 的适 审定。 应 性 等 特 点 : 宜 非 薯瘟 重 病 区推 广 种植 。 适 1 选 育经 过 3 1 特别的 高产 、 . 稳产 根据双亲优势互补的原理 ,选 用遗传 背景丰富的
冯顺洪:潜心育良种 让甘薯成就“甜
冯顺洪:潜心育良种 让甘薯成就“甜蜜事业”文/冯海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甘薯历来是国民生活的主粮食之一,不但有很好的食用和营养价值,而且有较高的经济、药用和饲养价值。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以冯顺洪培育的“普薯32号”为代表的普薯系列良种得到广泛推广种植和多元开发利用,逐渐成为乡村振兴中农民致富奔康的法宝,也造就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种植能手和致富能手。
冯顺洪,揭阳市普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
从业26年来,主持或参与培育的普薯系列甘薯品种中,有2种通过国家品种审(鉴)定、8种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先后主持并完成了省农业农村厅、省科学技术厅科研、推广项目8个和揭阳市科技项目2个;在各级期刊杂志上撰写发表科技论文、专项技术分析材料等10多篇;获得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奖8项(其中一等奖2项)、揭阳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6项、普宁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8项。
2020年,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授予“广东农技推广能手”,荣获揭阳市“十大优秀农业农村科技特派员”称号;202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揭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和揭阳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2022年,荣获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1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心系“三农”事业 培育“五好”普薯品种冯顺洪生来就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有缘,他的父亲和母亲以前都是广西南宁红星农场的潮汕老农。
1976年1月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市广太镇冯厝村的冯顺洪从小就有深厚的“三农”情愫,1993年就读于潮州农业学校农学专业,1996年毕业后到普宁市农科所工作,2010年通过在职函授本科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
自从来到普宁市农科所工作以后,他就发现这里是一个很好的科研机构,这里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李绪志、吴卓生,他们都是省内外知名的甘薯专家。
其中,李绪志成功选育了“普薯6号”优质品种,荣获潮汕“星河奖”特别贡献奖,获奖励30万元。
优质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泉薯9号的繁育与栽培
优质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泉薯9号的繁育与栽培余成章;傅文泽;何文中;庄丽君;黄瑞方;罗维禄;苏保【摘要】泉薯9号是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薯新品种,具有食用品质优、丰产性好、淀粉含量高、抗多种病害等优良性状,适于南方和长流域薯区作为鲜薯食用和淀粉加工品种推广应用.该文简要阐述了泉薯9号的种薯(苗)繁育及丰产栽培技术,旨在为其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园艺与种苗》【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3页(P6-7,45)【关键词】甘薯;泉薯9号;种薯(苗)繁育;栽培技术【作者】余成章;傅文泽;何文中;庄丽君;黄瑞方;罗维禄;苏保【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晋江362212;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晋江362212;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晋江362212;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晋江362212;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晋江362212;福建省农业厅种子管理站,福建福州350000;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局,福建泉州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泉薯9号是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高淀粉甘薯新品种[1-2],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通过福建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鉴)定,适于南方和长江流域薯区作为鲜薯食用和淀粉加工品种推广应用,至2014年已在福建省累计示范推广约6.83×104hm2,在江西、广东、广西、四川等省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
甘薯作为无性繁殖作物,大多品种经多年推广应用均会因不同程度地感染病毒病而表现出产量变低、品质变差等一系列种性退化的现象,建立科学的种薯(苗)繁育体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泉薯9号推广过程,为了便于应用,提出了提纯复壮和脱毒相结合的种薯(苗)繁育简易体系:脱毒试管苗—脱毒原种薯(苗)—生产用种薯(苗)。
实践证明,采用该体系生产的种薯(苗)丰产效果显著。
1.1 脱毒试管苗由泉州市农科所室内完成,供脱毒原种薯(苗)生产用,1~2年更换1次,主要环节为田间选种薯—茎尖组培—病毒检测—试管快繁。
甘薯新品种龙薯9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种 采用秋 薯留种 , .. 2 选择完整 、 大小适 中的薯块 , 剔 除带 病虫 、 色异常 、 损的薯块 , 皮 破 然后用金纳海 10 0 0 倍液
浸种进行 种薯消毒 。
21 苗床 管理 于2 .. 3 月下旬将 种薯 排放 于苗床 中 , 薯排 种 放后 , 盖上 肥土 和腐熟 有机 肥 , 厚约3~ 5m, c 以盖没薯 种 为度 。 整个 苗床用 地膜 覆盖 育苗 , 根据 气候变 化加 强苗 床 的管理 , 勤施肥 , 勤浇水 , 促进早发芽 , 早发根 , 培育壮 苗。
1 %的 多效 唑 可湿 性 粉剂5 g 5 0 对水 5 k 6 m 进 行 叶 面喷 0  ̄6 7 施 1—2 , 次 即可达到控制 的 目的 。
24 合 理 施 肥 .
221 整地作 畦 栽插前 2 d .. 0 先用 l 宽规 格的旋耕机 翻犁 1 m
遍后 , 于栽插 前8一 l d l 再 O 用 m宽规 格 的旋耕 机翻 梨起 垄
作畦, 整成 畦 带沟 宽 lO m, 中畦高4 Oc 其 0~4 e 单 行 种 5 m, 植, 株距 为1 5~ 1 c 每6 7 8 m, 6 m 栽插 35 0~45 0 左右 。 0 0 株 结合整地 , 采用 条施法在 畦 的中间开沟 , 6 m 施 硫酸钾 每6 7 复合  ̄ 3 k , g 5 g 钙镁 磷5 k 作基肥 。 0g 222 栽插 栽插 时应选择土壤含水 量适中 ,3 .. 1平均温度在
2 ~2c , 3~5 芽为宜 。 0 5m 带 个
色 , 色淡 绿 , 叶 叶形 心 带齿 , 蔓 , 长9 短 蔓 0— 1O m, 粗 le 茎 中等 , 分枝 力 强 , 分枝 数 为7 一 l条 , 叶生长 势较 旺盛 , 0 茎 有 开花习性 , 单株 结薯数 为6 个左 右 , 薯块 大 , 结薯 集 中, 大 小 较均 匀整 齐 , 块 纺锤形 , 薯 薯皮 淡红 色 , 肉桔黄 色 。 薯 薯 块 的耐贮性 中等 , 耐旱 , 耐涝 , 耐瘠 薄 , 耐寒 性较 强 , 长适 生 应性 广 , 病能 力强 。 抗 薯干 晒干率 为2 %, 1 出粉率为 1 .%, 1 9 食 味软 、 , 烘烤食 用 的上 等品 种。 甜 是 一般 产量 为35 0~ 0
甘薯新品种龙薯9号选育研究
试验 、 点高 产 示 范试 验 以及 2 0 — 0 3年 参加 福 建 多 0 12 0 省 甘 薯 新 品种 区域试 验 、 产 试 验 , 表 现 出早 熟 、 生 均 高 产 、 病 、 应 性广 等优 点 。 由于在 亲本 的选 配上利 用 抗 适 了 当前福建 主栽甘 薯 良种作 父本 、 本 , 母 因而具 有较 强
的杂 种优 势
用 我所 根 据甘薯 产业 化发 展需 要 . 确育种 目标 。 明 运
基金项 目 : 福建省粮食科 技重大专 项(0 4 2 1 5 ; 20 N 0 — ) 国家 8 3项 目子 6
专 题 (0 4 2 1 8 ; 建 省 成 果 示 范 推 广 计 划 重 点 项 目 2 0 AA 4 10)福
样 不 仅育 成 品种 可 以对 当地 自然条 件 和栽 培 条件有 强
大 的适应 性 . 而且 在抗 逆性 方 面也特 别 的强大 。
现 甘 薯 生产 的周 年 供 应 和 抗 灾救 荒 用 种 均 有现 实 意 义 。
关 键 词 : 薯 ; 薯 9号 : 品 种 ; 育 ; 用 甘 龙 新 选 利
用 双 亲优 势互 补 的原理 .主要是 选用 当地推 广品种 和 特 殊 的 中间材 料 以及 最 新 育成 品种 作 为 亲本 材料 . 这
种 具 有 早 熟 、 产 、 病 、 应性 广 等 特 点 ; 但 鲜 薯 、 干 产 量 高 抗 适 不 薯
均 比 对 照金 山 5 7显著 增 产 . 且 可 利 用 其早 熟 、 而 高产 的 特 点 . 实
维普资讯
寸 舯廿 闺
品选 种 育
甘薯新品种龙薯 9 号选育研 究
郭其 茂
( 建 省 龙 岩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 ,6 0 0 福 340 )
甘薯新品种龙薯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龙薯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得镜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4(032)003
【摘要】龙薯9号由龙岩市农科所选育,200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笔者引种试种,单产达60420kg/hm2,较金山57(CK)增产42%.该品种全生育期133 d;薯块下纺锤形,薯皮红色,肉色淡红色,晒干率21.8%,出粉率10%左右;食味软甜,略低于金山57(CK);高抗蔓割病和薯瘟病Ⅰ型,但高感薯瘟病Ⅱ型.提出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页数】1页(P435-435)
【作者】王得镜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宣成乡农技站,福建,龙岩,3663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31
【相关文献】
1.甘薯新品种龙薯1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J], 郭其茂
2.甘薯新品种龙薯9号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J], 朱天文
3.甘薯新品种龙薯24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J], 赖伦英;林子龙
4.高产优质抗病甘薯新品种龙薯1号主要特征特性与配套栽培技术 [J], 张文斌;谢新强;;;
5.优质营养型甘薯新品种龙薯3号特征特性及推广利用 [J], 吴文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优质食用甘薯新品种秦薯9号的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
优质食用甘薯新品种秦薯9号的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为了满足人民对优质食用甘薯的需求,农业科研人员通过多年的努力,成功选育出了一种新的优质食用甘薯新品种,命名为秦薯9号。
本文将介绍秦薯9号的选育过程以及相应的高效栽培技术。
一、选育过程秦薯9号品种的选育经历了多个环节的耐寒性选优、抗病性选优和营养品质改良等。
首先,科研人员根据甘薯的生态适应性特点,在不同地区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试种。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筛选,选出了抗寒能力强、适应性广的优良材料作为育种的母本和父本。
其次,在抗病性选优方面,科研人员注重甘薯对病毒、病菌的抵抗能力。
选取了病毒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杂交育种,通过多代连续选择,逐步提高了新品种对常见病害的抗性能力。
最后,在营养品质改良方面,科研人员进行了综合性评价。
通过对秦薯9号品种的多项指标进行测定,包括蛋白质含量、维生素含量、抗氧化物质含量等,确保了新品种的营养价值达到了国家标准。
二、高效栽培技术为了保证秦薯9号的高产和品质稳定,科研人员总结并提出了一套高效栽培技术。
1. 土壤选择和改良:秦薯9号喜欢温暖、疏松、湿润的土壤环境。
在栽培前应选择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并适量施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质量。
2. 种植时间和密度:栽培秦薯9号的最佳种植时间为春季,一般在气温超过15摄氏度时进行。
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5000~6000株,株行距为30~40厘米,株间距为20~25厘米。
3. 施肥管理:为了获得高产和优质的产量,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秦薯9号生长过程中,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生长阶段合理施肥。
特别是在种植初期和中后期进行追肥,以补充更多的养分供给。
4. 病虫害防治:甘薯常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产量和品质。
对于秦薯9号的栽培,及时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非常必要。
可以通过定期巡视和喷洒农药等方式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5. 收获和贮藏:一般来说,秦薯9号的生长周期为4-5个月,成熟时块根颜色由土黄色变为橙色。
脱毒甘薯“龙薯9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关 键词 :脱 毒 甘薯 ;新 品种 ;高产 栽培 技 术
HihY eda dQu lyC l r l eh iu so r sfe w e oao“ o gh 9 g il n ai ut a c nq e f u - eS etP tt L n su ” t u T Vi r
分枝 7—9条 ,茎 叶 生 长 势 较 旺 盛 ,顶 叶绿 , 叶片 心齿 形 ,叶脉 、脉 基 及 柄 基 均 为 淡 紫 色 ,蔓 绿 色 ,
脱毒甘薯龙薯 9 号与原 品种带毒种苗相 比,表 现 为萌 发 性 好 、 出 苗 早 、长 势 旺 、结 薯 早 、膨 大 快 、薯 苗 抗性 提高 的特 点 。因此 对 栽 培条 件 有 不 同 要求 ,应 采取 相应 栽培措 施 ,以发 挥脱 毒薯 最 大 生 产潜力 ,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有早 熟 、高产 、抗 病 、耐 旱 、适 应性 广 、丰产 性佳 等特 点 。20 04年通 过福 建 省 品种 审定 委员 会 审定 。 2 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13h 3 m ,取得 良好效益 。其配套高产栽 培技术如
下。
1 特征特性 龙薯 9 号株型短蔓半直立 ,分枝性较强 ,单株
境 。耕层深度以 2 3 m为好。加深耕层 ,可采 5~ 0a 用 套 犁办 法 ,翻耕结 合 晒 白,促进 土 壤 熟化 ,使 土 壤 上 干 下 湿 ,增 强 薯 苗 的抗 旱 能 力 ,促 进 茎 叶生
335 预 防稻 曲病 环 节 稻 曲病 是 甬优 6号 致 命 .. 病 ,虽然福 州 以南 的平 原 地 区 ,发病 相 对 轻 ,但 幼 穗 发 育后期 到抽 穗扬 花 期若 碰 上 阴雨 天 气 ,还 是 不 能 忽 略对稻 曲病 的 防治 ,必须 采 取 在破 口前 和 抽穗
脱毒甘薯繁育供种程序
脱毒薯繁育供应体系中茎尖培养、病毒检测以及脱毒试管苗切段快繁技术 比较复杂,需要有比较完备的组织培养室、病毒检测室,以及从事组织培 养、病毒检测的专门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需要比较大的投资,而且技术 含量比较高,不适合在地、市级以下单位进行,最好集中资金和人员建立 一个省级脱毒与病毒检测基地;原原种的繁育需要投资修建加盖40目防虫 网的温网棚,投资不算太大,可以在地区、市或条件较好的县级单位进行; 原种和良种的繁育需要有500米的空间隔离带(即500米内无带毒薯种植)和 无病田块,投资少、风险小、效益大,适合在县、乡、村级单位进行。 一般情况下,春季(4月上旬)引种1 000棵高级脱毒试管苗种采苗圃,到夏 季(6月下旬)可利用防虫网棚繁殖原原种,每666.7平方米收获原原种种薯l 000~l 500千克;第二年早春用原原种种薯育苗、速繁,在隔离条件下能繁 殖100×666.7平方米原种,收获原种种薯100~200吨;第三年可繁殖5 000×666.7平方米良种;第四年可以供应105×666.7平方米大田生产用 薯种。各地可以参考这一比例,再根据当地甘薯育苗与生产的技术水平加 以适当调整,以满足当地生产对脱毒甘薯种薯的需要。
县(乡)级种薯供应基地 乡(村)级种薯供应基地
1.设置隔离区,建立原种繁殖基地 2.引进原原种育苗、速繁 3.原种生产和供应 4.良种种薯管理与质量监督 5.技术指导、培训
甘薯新品种龙薯9号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注 : 中数 据 均 为平 均 值 。 表
・
13 ・ 1
第3 0卷
第 5期
2 1 年 5月 01
种
子
(ed Se )
茎 叶和薯 块鲜 重 的 比值 ( / ( 表 T R) 见 2 是 反 映 植 物 光 合 ) 物 质 分 配 的 重 要 指
1 9 . g6 71 3 4k/ 6 1 9 1 和 28 6 5k/ 6 比对 照 金 山 8 . g6 7I , n
5 7分 别增 产 5 . % 、3 9 8 5 3 . %和 3 . %。 08
表 1 龙 薯 9号 与金 山 5 7熟期 比较 (06年 , 岩 市 农 科 所 基 地 ) 20 龙
定的指导意义。
2 主要生物学特性
2 1 高产 、 . 稳产 20 20 0 1~ 0 2年 福建 省 甘薯 新 品种 区试 结果 表 明 : 龙薯 9号两 年平均 鲜薯 单产 3 8 .5k / 6 比对 6 8 g 6 7m , 7 照金 山 5 产 4 . % 。2 0 在福建 省评 审 委员会 7增 76 0 3年 委 员组 织 的早作 中试基 地进 行现场 验 收 , 惠安 、 田两 莆 点 鲜薯 产量 分别 为 30 4 4k / 6 l 33 9 1k/ 1 . g 6 7r t 和 0 . g
20 福建省 科 技 厅 委 托 龙 岩 市科 技 局 组 织 专 家 对 07年
福 建省龙 岩 市农科 所 承担 的省 科技 厅项 目“ 早熟 高 特 产 抗病 甘薯新 品种 龙 薯 9号示 范 推 广 ” 编号 ,0 6T ( 2 0 0 1 ) 行 现 场 验 收 , 果 龙 薯 9号 较 对 照 ( 薯 02 进 结 鲜
o w we tPoa o s Va i t o g h . fNe S e tt e re y L n s u No 9
高产优质甘薯品种龙薯9号高产栽培试验
2 0 1 7 . 1 2 试验 研究
高产优 质 甘薯 品种 龙薯 9号高产 栽 培试验
赵 海红 田 芳 王 晓云 李 晓青 张 晓 申 王 慧瑜 梁政 杰
( 河南 省郑州 市农 林科 学研 究所 郑 州 4 5 0 0 0 5 )
摘要 : 本 文作 者 以龙 薯 9号 为材 料 , 对其 不 同栽插 时 间、 不 同 密度 、 不 同垄距进 行试 验 . 研 究其 高产
一
1 6 0-
试 验 研 究2 0 1 7 . 1 2
摩 i 2
I 一
号增产 2 5 . 4 4 %,说 明栽插 晚对 龙薯 9号 的产量 影 响 长 , 并 且 密度 过 大 时 中小薯 较 多 , 过 稀形 成 大 薯不 易
不能 充分 利 用 空 间 。 通 过 本试 验 发 很 大 ,在 条件 允 许 的情 况 下龙 薯 9号 甘薯 种 植 时 间 销 售 还浪 费 土地 ,
社. 1 9 91 .
1 】 范 围 忠. 现 代 统 计 分 析方 法 [ M] . 北京: 中 国统 计 出 版社 , 1 9 9 2 . 据本模型评价 指标 , 即株 高 、 叶片数 、 冠幅、 根 系 颜 【
色、 根 团质 量 , 查看种苗生长状况 . 及 时 调 整 好 肥 水 管 理 措施 、 改善 光 照 和通 风 . 从 而提 高 杂交 石 竹 的种
品种 , 适用 性 强 , 一般 亩 产 4 0 0 0 k g左 右 , 栽后 1 0 0 d 1 . 2 . 1 不 同栽插 时 间 甘 薯不 同栽 插 时 间试验 为分
亩产可达 2 0 0 0 k g , 丰产 性 特好 , 同 时具 有 结 薯 特 早 别 于 4月 2 5日、 5月 5 日 、 5月 1 5日、 5月 2 5 3、 1 的性能 , 比同期栽 培 的甘 薯可 提前 1 5 d上 市 。 为 了研 6月 5 1 3进行 栽插 , 收获 时进 行产量 比较 。 究 出适 合 龙 薯 9号 的 高产 栽 培技 术 ,本文 作 者 对 龙 1 . 2 . 2 密度试 验
若干甘薯优良品种脱毒培养研究初报
甘薯 的基 因型是不 可 以改变 的 , 不 同基 因型 , 针对 尤
其是低再生率的基 因型进行不同培养基配方研究将是下
一
步工作的重点 ,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再生出更多的株系,
为延长脱毒薯在生产上的利用时问起到积极作用。抓住 微切叶原基越多越有利于成苗这一关键步骤 , 采用病毒 抑制剂处理 、 热处理 、 超低温处理等, 微切 2个甚 至多个
收 稿 日期 : 1 — 8— 7 2 1 0 2 0
基金项 目: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yy 一 6 ; n t 1 )农业部农作物保护项 目( B 1 23 15 0 ) cx N I— 1 3 —6。 0 作者简介 : 周志林, , 男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 甘薯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 。
一
试管苗库 , 所选材料为当前甘薯生产部分主推品种 , 包括 食用型、 淀粉型 、 花青素型、 胡萝 卜 素型 , 所选的 1 9个品 种( 的名称、 系) 亲本组合及选育单位见表 1 。
表 1 供 试 材 料 来源 及 选 育 单位
体的第 四大粮食作物 , 在我 国被广泛种植。20 09年
注: 大写 字母 表示 在 0 0 . l上 的显 著性 ; 同则 不 显著 , 同则 相 不 显著。
大部分品种的成活率达 10 0 %。成活茎尖的颜色为绿色 或者浅绿色, 很新鲜, 死亡茎尖的颜色发 白或发黑。不同
品种芽分化率各不相同, 一般集 中在 4 .% ~ 80 89 8 .%之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受茎尖微切叶原基多少和培养基
类 型 的影 响较 大 , 茎尖 带有 2个 叶原 基 较 1 叶 原基 有 个
利于成苗… 。可见除了甘薯基因型以外 , 所切取茎尖 的 大小、 诱导培养基等均是影响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
早熟甘薯品种龙薯9号促早栽培高效生产技术
4~5kg,移栽前3~4d施送嫁肥尿素5~6kg。
移栽秧龄控制25~30d。
防治好病虫害。
3.2 大田期管理 实施配方施肥,插足基本苗 根据《沙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手册》,省级核心示范片土壤肥力测定值为有机质45.6g/kg、碱解氮208mg/kg、有效磷43.4mg/kg、速效钾198mg/kg,酸碱度(pH值)4.90。
667m2产量目标按600kg设计,施基肥碳铵38kg、过磷酸钙或钙镁磷10kg、氯化钾10kg。
分蘖肥在插后5~7d 施尿素9.5kg或碳铵25kg、过磷酸钙或钙镁磷10kg、氯化钾10kg。
穗肥在幼穗分化三期施尿素4.5kg。
粒肥在破口至齐穗期施尿素3.0kg。
合计大田667m2施纯氮量14.28kg,氮、磷、钾比例1.0∶0.17∶0.84;插植密度23cm×23cm,插1.26万穴,丛插2粒谷。
科学管水 采取薄水插秧,寸水返青,浅水促蘖,适时烤田,干湿成熟的水分管理技术。
大田期以湿润灌溉为主,使土壤处于富氧状态,插秧后25d进行搁烤田,标准为脚踩不粘泥;幼穗分化至齐穗浅水层灌溉,灌浆成熟期保持干湿交替,以增强根系活力防早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收割前7~10d断水晒田以利机收。
防治病虫害 大田期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病毒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
病虫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通过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科学管水等措施,提高植株抗性,减少病虫的发生。
一但发生病虫害及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
(收稿日期:2011-11-28)早熟甘薯品种龙薯9号促早栽培高效生产技术白萃玲1 张艳丽1 马志民2 张松树2(1河北省雄县农业局,071800;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050035)近几年,河北省雄县甘薯规模生产集约经营发展较快,特别是早熟甘薯带来了突出效益,农民发展早熟甘薯积极性高涨,应用推广了豫薯10号、冀薯6-8等早熟高产品种,但这些品种食用品质较差,所以筛选早熟优质品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陇薯9号的品种特性及脱毒种薯繁育技术
陇薯9号的品种特性及脱毒种薯繁育技术李建武;王一航;文国宏;李高峰;贾小霞【摘要】介绍了新品种陇薯9号的品种特征,并就其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的核心要领和关键技术作了阐述.【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1(030)009【总页数】2页(P104-105)【关键词】陇薯9号;脱毒种薯繁育【作者】李建武;王一航;文国宏;李高峰;贾小霞【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兰州730070;农业部会川马铃薯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甘肃渭源74820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兰州730070;农业部会川马铃薯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甘肃渭源74820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兰州730070;农业部会川马铃薯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甘肃渭源74820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兰州730070;农业部会川马铃薯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甘肃渭源74820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兰州730070;农业部会川马铃薯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甘肃渭源748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陇薯9号(原代号L 0227-17)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于2001年以杂交创新材料93-10-237为母本,以引进的油炸加工型资源材料大同G-13-1为父本,应用杂交技术,经系统定向选育,2009年完成育种程序,通过2009年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技术鉴定,201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马铃薯新品种。
陇薯9号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耐贮运等特点,为了能够快速将该品种脱毒种薯推广到大田生产中发挥脱毒种薯的增产潜力,在该新品种参加甘肃省区域试验的同时,研究并建立了“母株-茎尖剥离-试管苗扩繁-ELISA 病毒检测-快速扩繁-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一级种生产”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
甘肃省农科院在渭源县高海拔地区会川镇建成了种薯繁育基地,建立健全了陇薯9号脱毒及种薯生产体系,严格管理,有力地防止了病毒病对种薯的侵染,保证了种薯质量。
陇薯9号的品种特性及脱毒种薯繁育技术
・
第 9期
2 1 9月 0 1年 种 Nhomakorabea子
( ed Se)
V 13 N . Sp 2 1 o.0 o9 e . 0 I
新 品种 选育 与推广 ・
陇薯 9号 的 品种 特 性 及 脱 毒 种 薯 繁 育技 术
李 建 武 , 王一航 , 文 国宏 , 李 高峰 , 贾小霞 ( . 肃省农 业科 学 院马铃薯 研究 所 , 兰州 7 0 7 1甘 3 0 0;
间形。花序总梗绿 色, 花柄节淡褐色, 花冠 白色 , 花冠 中肋黄 绿色 , 雄蕊 黄色 , 花粉 量 多 , 头绿色 2分裂 , 柱 柱
长度根据网棚长度确定。铺设好苗床后及时搭建钢管 网棚架 , 4 用 0目网纱覆盖 , 建成隔离网室, 隔离网室 在 内的苗床中平铺 8 1 ~ 0c m厚的干净新蛭石。 蛭石、 将 网棚支架、 围网纱及走道用 1 周 %甲醛消毒。
2 农业 部会 川 马铃薯 资源重 点野 外科学 观测试 验 站 , 甘肃 渭 源 7 80 ) . 42 1
C a a tr t so n s u No 9 a d I ’ r sfe oao S e r p g t n T nq e h r cei i fl g h . n t sViu — e P tt e d P o a ai e h iu s sc o r o c
眼较浅 , 薯形 较好 , 味优 。中晚熟, 食 生育期 ( 出苗至 成熟) 1 d 18 左右 , 中抗晚疫病 , 退化慢。幼 苗 生长 势
陇薯 9号( 原代 号 L 271 ) 由甘肃省农业科 02— 是 7 学 院马铃薯 研 究 所 于 20 0 1年 以杂 交 创新 材 料 9 .0 2 脱毒种薯繁 育体 系 31— ’ 27为母本 , 3 以引进 的油炸 加工 型 资源 材料 大 同 G 1— 一3 2 1 脱 毒苗 扩繁 . 1 父 本 , 用 杂 交技 术 , 系 统定 向选 育 ,09年 完 为 应 经 20 选择具有 陇薯 9号典型特征的植株 ( 包括 株型、 成育种 程序 , 通过 20 甘肃 省科 学技术 厅组 织 的技 09年 叶型、 花色等植物学性状等农艺性状 ) 所生产的无病 术 鉴定 ,00年通 过甘 肃省农 作 物 品种 审定 委 员会 审 21 斑、 虫蛀 和机 械创 伤 的健 康 块 茎作 为 茎 尖 剥离 母 体 材 定 的马铃 薯新 品种 。陇薯 9号 具有 高产 、 稳产 、 适应 性 料。通过休眠期后 , 将选取的健康薯块在温室 中盆栽 强、 耐贮 运等 特点 , 了能够快 速将 该 品种脱 毒种薯 推 为 ( 基质为蛭石 ) 进行催芽 , 通过剥离茎尖获得脱 毒茁, 广 到大 田生产 中发 挥脱 毒种 薯 的增 产潜 力 , 该 新 品 在 后经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 LS ) E IA 检测脱毒苗是否含 种 参加甘 肃 省 区域 试 验 的 同 时 , 究 并 建 立 了 “ 株 研 母 有病 毒 。 茎尖剥离 一 试管苗扩繁 一 LS E IA病毒检测 一 快速扩 将经 过检 测得 到 的无 毒 苗 接 种 到经 过 调整 的 MS 繁 一原 原种 生 产 一原 种 生产 一一 级 种生 产 ” 的脱毒 种 培养 基 中进行 快速 繁殖 。培 养室设 定温 度 2 2 0 ̄ 5℃ 。 薯繁育体系。甘肃省农科 院在渭源县高海拔地区会川 每 日光 照 1 4—1 。每 2 代 1次 。 6h 0d继 镇建成了种薯繁育基地 , 建立 健全 了陇薯 9号脱毒及 2 2 原 原种 生产 . 种薯生产体系, 严格管理, 有力地防止了病毒病对种薯
一种龙薯9号脱毒甘薯的栽培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龙薯9号脱毒甘薯的栽培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立国,郭子江,张嘉,李建军,朱永伶,芮淑会,王鸿鸣,李彦阳
申请号:CN201610632414.5
申请日:20160803
公开号:CN106233977A
公开日:
201612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是一种龙薯9号脱毒甘薯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为:对薯田进行深耕细作,起垄栽植,垄上栽植1行甘薯;选用叶色鲜绿,叶片大而肥厚,茎粗节短,健壮无病虫的壮苗进行扦插;选好的脱毒薯苗根据季节变化、温度变化进行栽培;科学扦插;栽后查苗补栽;薯苗活棵后至圆棵前,进行中耕及除草的过程,栽后薯秧罩严地面时,进行化控,对旺长薯田,可结合除草提蔓以控制旺长,提蔓时不能翻秧;甘薯在地温降至13‑14℃时收获,留种;贮藏前将薯窖清扫干净,贮藏前期要及时通风散热,中后期要做好保温防寒工作,贮藏期间要保持空气新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龙薯9号脱毒甘薯的栽培方法,在生产上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平均增产达30%左右。
申请人:天津丰华裕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301816 天津市宝坻区史各庄镇产业功能区规划四号路1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张强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优质健康种苗。
1 品种特征特性
龙薯 9 号属短蔓高产优质品种,蔓长 0.8~1m,分枝 7~10 条,叶脉、脉基、柄基均为淡紫色,茎叶全绿,叶心 齿形,茎粗中等,分枝性强,株型半直立。单株结薯 3~5 块,薯块下纺锤形,大中薯率高,结薯集中整齐。薯块 烘干率 21%,出粉率 9%,红皮橘红肉,食味软、较甜,是 食用烘烤的上等品种。每 667m2 产 1.6 万 kg 左右,丰 产性特好,结薯耐旱、耐湿、耐肥,耐寒性较强,耐贮藏性中等。高 抗蔓割病,高抗甘薯瘟病Ⅰ群。
关键词:甘薯;脱毒;繁育体系
目前我国甘薯生产仍然存在“三低”(低产量、低 品 质、低 效 益)和“三 老”(品 种 老、技 术 老、加 工 方 法 老)的现状,市场迫切需求优质、早熟、高产的甘薯品 种。龙薯 9 号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 1998 年以岩 薯 5 号为母本、金山 57 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甘 薯品种,于 2004 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薯 2004004,具有特早熟、超高产、 适 应 性 广 等 特 点,在 福 建、河 南、河 北、山 东、安 徽、湖 北、新疆等地成为主栽品种。2004 年列入国家“863” 计划课题;2005 年被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列入良种 推广计划;2011 年被科技部列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 金项目。2014-2015 年在福建、山东、河北、安徽、河南、 湖北、新疆等地累计推广 76.31 万 hm2,总增社会经济 效益 43.87 亿元,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为 1∶8.51。
2016年第8期
育繁制种 69
甘薯良种龙薯 9 号脱毒繁育体系建立与推广
张文斌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良种繁育场,龙岩 364000)
摘要:龙薯 9 号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 1998 年以岩薯 5 号为母本、金山 57 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甘薯品种,具有 特早熟、超高产、适应性广等特点,在福建、河南、河北、山东、安 徽、湖北、新疆等地成为主栽品种。2004 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 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防止龙薯 9 号劣变、混杂和病毒感染 所引起的退化减产,采用提纯选优与甘薯脱毒技术,建立龙薯 9 号脱毒繁育体系,确保良种的特性及产业化利用优质健康种苗。
70 育繁制种 和培养环境条件等。选择甘薯苗顶部 3cm 长芽段,用 70% 酒精、3% 漂白粉液分别消毒,经消毒后在超净 工作台内解剖镜下剥离茎尖。将剥离的长 0.1~0.2 mm 的 茎 尖 分 生 组 织 随 机 接 种 在 培 养 基 上(MS+1mg/L 6-BA),26~28℃下光培养,在无菌人工气候室内培养, 茎尖膨大变绿后转入无激素的 MS 培养基上培养成茎 尖试管苗,待苗长至 5~7 片叶时进行病毒检测。 2.3 茎尖苗病毒检测 经过严格的病毒检测确认茎 尖苗不带病毒后,才是脱毒茎尖苗。常用的检测方法: 目测法、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指示植物嫁接法。 参照《NY-T 402-2000 脱毒甘薯种薯(苗)病毒检测技 术规程》对甘薯羽状斑驳病毒、潜隐病毒、SPVD 进行 检测。对茎尖苗检测先采用目测法淘汰弱苗和显症苗, 然后用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检测法进行筛选。经血清 学检测法或分子生物学检测呈阴性的样品再进行指示 植物嫁接法检测,保留完全不含病毒的株系。 2.4 优良脱毒株系评选 甘薯的芽变率比较高,茎尖 分生组织培养再生的茎尖苗株系间在形态和产量方面 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经病毒检测确认的脱毒苗必 须进行优良株系评选,剔除变异株系和病株。评选方 法是将脱毒苗株系每系 5~10 株栽种到防虫网室内,以 同品种普通带毒薯为对照,进行形态、长势、产量等多 方面的观察评定,选出既符合品种特性又高产的最优 脱毒株系。 2.5 茎尖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 对评选出的脱毒优良 株系组培苗,待长成 6~8cm 时,切成 1 叶 1 节,插入培 养基内进行培养。在最适温度 25℃、光照 14h/d 以上, 3~5d 生根,20d 长成小植株。继代繁殖成活率高,不受 季节、气候和空间限制,可进行工厂化生产。防虫网棚 内生产繁殖脱毒苗,在试管苗栽种前,对网棚要进行除 虫、清杂等处理,采用网眼 60 目以上防虫尼龙网做的 垂直边缝粘合带的棚门,在棚内挂黄板检测蚜虫,每 3d 观察 1 次,发现蚜虫及时喷药处理。当气温降低时用 农膜小拱棚覆盖,保证安全越冬。根据这一技术规程, 不仅保证了脱毒苗的质量与数量,而且在 2015 年遭受 最强大的冷空气袭击,脱毒苗繁殖地所在地极端最低 气温为 -3.4℃时,脱毒苗仅少量受冻害。 2.6 原原种繁育技术 在脱毒试管苗及防虫网棚内繁 育的脱毒苗,防蚜虫网棚内无病原土壤上生产的种薯 即原原种。原原种生产必须选择 3 年以上未种过甘薯 的无病原土壤,四周 500m 空间内不种甘薯、土壤肥力 中等、排灌方便的田块为繁育基地。脱毒原种繁育基 地的管理,注重前、中期喷药防治蚜虫等害虫,生长期
2 脱毒苗繁育技术体系
甘薯脱毒技术是在无菌条件下,切取甘薯苗茎尖 分生组织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经过离体培养诱导再生 苗。茎尖苗经病毒检测确认不带有病毒后,在空间隔 离或防虫网棚条件下进行扩繁,将无病毒薯块或薯苗 用于生产种植。以国家行业标准《NY/T 1200-2006 甘 薯脱毒种薯》为依据,脱毒甘薯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 “选择优良单株壮苗-茎尖苗的组培-病毒检测-优 良茎尖苗株系评选-优良株系组培快繁-原原种-原 种-良种繁育-大田生产应用两年更换”等技术环节。 2.1 提纯选优、优良单株选择 选择的单株材料来源 于室内保持的试管苗或原种圃选择的植株,种植于隔 离的大田中,在分枝结薯期至封垄前、种植后 90d 和收 获时根据龙薯 9 号品种标准进行 3 次株选后,入选单 株培养芽苗进行茎尖脱毒(图 1)。
试管苗
原种圃选 择的植株
隔离地种植 300~500株
龙薯9号 品种标准
封垄前单株 鉴定,并标注
90d左右单株 鉴定,标注
收获时株选
入选单株, 茎尖脱毒 培养芽苗 技术规程
图 1 龙薯 9 号单株选择技术规范
2.2 茎尖组培 利用分生组织培养诱导茎尖苗是甘薯 脱毒的技术关键,包括薯块处理、培养基选择、茎幼芽 选择标准、茎尖剥离技术、茎尖苗诱导培养、消毒技术
世界各甘薯产区都广泛存在甘薯病毒病,在我国 发病率达 60%~90%。甘薯感病后呈现生长势弱,植株 矮化,叶片畸形、褪绿黄化等症状。甘薯病毒病是导致 甘薯种性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的重要原因。甘薯 是无性繁殖作物,一旦感染上病毒就会不断增殖、积 累,病害逐代加重。目前防治甘薯病毒病的唯一有效 方法是利用病毒在植物组织中分布不均匀,茎尖生长 点不含或病毒浓度低的特点,进行茎尖离体培养,培育 无病毒种苗进行推广,保持良种的种性。为了解决龙 薯 9 号劣变、混杂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种性退化问题, 采用行之有效的提纯选优与生物脱毒技术,建立优质 脱毒种苗繁育基地,加强脱毒种苗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完善脱毒种薯推广体系,确保良种的特性及产业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