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生殖激素对发情周期的调节(精)
不同生殖激素对奶牛同期发情的调节效果及应用

2019年1月下摘 要:奶牛的生殖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奶牛的机理及发情周期对牛的生殖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而言,群牛中每头牛的发情周期处于不同的阶段,这种分散的发情周期不利于育种培养和管理。
为了使牛的生殖活动达到统一标准的管理,需要采用生殖激素控制就的发情周期,使群牛同期发情。
在本文就来探讨不同生殖激素对奶牛同期发情的调解效果及应用。
关键词:生殖激素;奶牛生殖;同期发情;调解激素;卵泡0 引言奶牛的生殖活动是通过体内的生殖激素协调作用引起的发情、排卵、生殖细胞生长、胚胎附殖、妊娠、分娩等复杂的过程完成的,控制奶牛的发情期使群牛同期发情在现代奶牛的生殖活动中有助于提高受孕率和遗传优良基因的重要作用,同时同期发情能够使奶牛同时生育牛犊,便于牛犊的统一哺乳和管理,因此同期发情对奶牛的生殖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同生殖激素控制奶牛同期发情,关键在于奶牛的下丘脑激素激素、胎盘激、垂体激素、性腺素及前列腺激素之间的协调作用。
1 奶牛生殖激素的分类及调解效果奶牛的生殖激素主要有下丘脑激素、胎盘激、垂体激素、性腺素及前列腺激素等。
下丘脑激素是影响奶牛发情周期的主要激素,能够分泌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的释放,从而促进奶牛超排卵数和提高胚胎着床率。
垂体激素包括促黄体素、促卵泡素、促乳素,是由奶牛垂体前叶所分泌。
因为垂体能够分泌催产素,因此该激素对于促进奶牛分年和泌乳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促卵泡素具有促进奶牛卵泡生长、发育的作用,是同期发情过程中用于超数排卵的主要激素;促黄体素能够促进孕酮的分泌,是调解奶牛同期发情中黄体期及控制黄体寿命的主要激素;促乳素与雌激素协同作用具有促进乳腺管系统与乳腺泡系统维持正常的分泌,有助于同期发情生殖活动中奶牛泌乳和哺乳牛犊。
性腺激素是由卵巢和睾丸所分泌,主要包括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能够促进奶牛生殖器的发育,增强性欲,是控制奶牛卵泡期和黄体期发情周期的重要激素。
胎盘激素是奶牛妊娠反期间为母牛与胎体建立生理联系的主要激素,在控制奶牛同期发情中应用的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家畜繁殖学试题[1]
![家畜繁殖学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21abf71a650e52ea551898ea.png)
家畜繁殖学试题一、概念(20分)1、激素与生殖激素:激素是由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和某些组织器官的生活细胞所释放的控制生理活动的一类化学活性物质;与生殖功能关系密切的激素叫生殖激素。
2、性成熟与初配年龄:性成熟是指家畜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生殖器官已基本发育完全,具备了繁殖能力的时期;初配年龄则指实施第一次参加配种的年龄,一般要求体重相当于成年体重的70%时的年龄。
3、发情周期与发情持续期:母畜性成熟后便出现周期性的发情表现,通常将两次发情间隔的时间叫做发情周期(性周期);从发情开始到发情结束所持续的时间成为发情持续期。
4、黄体与红体: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卵后,卵泡膜和卵巢上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入排空的卵泡腔内形成凝块,称为红体;此后,颗粒层细胞增生变大进而形成黄体,黄体细胞产生孕激素。
5、诱导发情与同期发情:诱导发情是指对处于乏情状态的母畜,利用外源激素或某些生理活性物质以及环境条件的刺激,促使乏情母畜卵巢从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技能性活跃状态,使母畜正常发情排卵;同期发情则指利用激素或类激素的药物处理母畜,将群体母畜不同进程的发情周期调整为统一进程,是指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
6、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利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诱发母畜卵巢的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并排出具有受精能力的卵子,叫做超数排卵;胚胎移植是指从一头良种母畜的输卵管或子宫内取出早期胚胎,移植到另一头生理状况相同的母畜的输卵管或子宫中,从而产出后代,所以又叫借腹怀胎。
7、冷冻精液与精液平衡:冷冻精液是以液氮(-196C)或干冰(-790C)为冷源,将精液经特殊处理后,保存在超低温下以达到长期保存精液的目的。
在精液冷冻处理时,将稀释后的精液缓慢降温到0-50C,并在此温度下保持0.5-2小时,使精液温度恒定,叫做精液平衡。
8、精子获能与胚泡附植:公畜射出的精液一般不具备受精能力,精子通过母畜生殖道(子宫和输精管)后,在形态和机能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具有受精能力的生理现象叫做精子获能;胚泡附植是指早期胚泡在子宫内游离一段时间后,随着带状囊胚的不断扩张而固定下来,囊胚的滋养层逐渐与母体子宫内膜发生组织上和生理上的联系,也叫着床或植入。
生殖激素与生殖周期

生殖激素与生殖周期生殖激素是一类在动物体内起着重要调节生殖周期的化学物质。
它们通过影响性腺的发育和功能来控制生殖周期的各个阶段。
本文将分析生殖激素在雄性和雌性生殖周期中的作用,并探讨它们对生殖健康的重要性。
一、雄性生殖周期雄性生殖周期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化过程组成的。
在这个周期中,生殖激素如睾丸激素和睾丸酮起着关键作用。
1. 青春期青春期是男孩进入性成熟阶段的时间。
在这个阶段,雄性生殖激素的分泌逐渐增加,促使睾丸开始发育并产生成熟的精子。
睾丸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和垂体激素的调控。
2. 成年期成年期是男性生殖周期的主要阶段。
在此阶段,精子成熟并被输送到附睾准备存储和排出。
睾丸酮的分泌也达到高峰,促进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如声音变低、肌肉发达和骨骼增长。
3. 中年期中年期是男性生殖功能逐渐下降的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睾丸激素的分泌逐渐减少,导致精子质量和数量的下降。
这可能导致不育症或性功能障碍的发生。
二、雌性生殖周期雌性生殖周期是由月经周期和月经周期两个主要阶段组成。
在雌性生殖周期中,生殖激素如雌二醇和孕激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卵巢周期卵巢周期是雌性生殖周期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卵巢开始发育并形成卵泡。
卵泡中的卵子与雌二醇的产生相关联。
当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时,会释放出卵子,进入下一个阶段。
2. 月经周期月经周期是雌性生殖周期的第二个阶段,通常以月经的开始标志着。
在这个阶段,黄体素开始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以准备子宫内膜的着床。
如果受精卵没有着床,黄体素的分泌会下降,子宫内膜会被排出,导致月经的发生。
三、生殖激素对生殖健康的重要性生殖激素在调节生殖周期和维持生殖健康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它们不仅影响性腺的发育和功能,还参与调节下丘脑和垂体腺的激素分泌。
当生殖激素的水平出现异常时,可能导致生殖问题的发生。
例如,女性雌激素水平过低可能导致不规则的月经周期或不育症。
男性睾丸激素水平过低可能导致精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生育能力。
以发情周期为例,阐述生殖激素对生殖活动的影响

以发情周期为例,阐述生殖激素对生殖活动的影响:动物的发情周期是受神经激素的调节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外界环境条件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起作用的,如松果腺分泌的褪黑素(MLT),可以将外界的光照刺激转变成内分泌信号。
下丘脑受到刺激,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由垂体门脉系统运输到垂体前叶,刺激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运输到卵巢,进而促进卵巢分泌甾体激素。
卵巢分泌的甾体激素和垂体前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互相作用维持平衡协调,就能使发情周期正常进行。
因此发情周期的循环可以说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所分泌的激素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
发情周期中生殖内分泌是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发情周期按21天):(1)发情期:通常指第21天和第1天。
此阶段,孕酮(P4)一直处于最低阶段。
只有少量的P4才能与雌激素(E)发生协同作用,使母畜的中枢神经接受E的刺激,表现出性欲和兴奋性,并接受交配。
而少量的P4又能刺激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素(LH)。
同时,在持续增加的GnRH的作用下,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FSH)分泌量达到峰值。
FSH和LH发生协同作用,使卵巢上的卵泡增大至成熟,卵母细胞发生成熟性变化。
随着LH的分泌量增加,卵泡产生的雌激素(E)含量持续升高,使生殖道的变化达到最明显的程度,输卵管上皮成熟,微绒毛活动性增强,子宫出现收缩。
输卵管伞末端更靠近成熟卵泡,输卵管分泌物增多。
有些动物子宫出现水肿,血液供应增加,黏膜生长加快,分泌黏液增多。
子宫颈松弛,轻度水肿。
阴道黏膜明显变厚,出现许多角化的上皮细胞,这在犬和猫尤为明显。
奶牛的阴门处黏液呈线状悬挂于阴门和尾根。
大多数动物在发情期临近结束时,LH会形成排卵前峰,从而引起排卵。
(2)发情后期:通常在第2天到第5天。
排卵后,LH的分泌量逐渐减少,随之,E的分泌也逐渐减少。
由E所引起的生殖道的变化逐渐消退。
子宫内膜黏液分泌减少,内膜腺体迅速增长,有些动物阴道上皮脱落。
家畜繁殖学复习题

家畜繁殖学复习题第一章家畜生殖器官概述一、填空:1.公畜的生殖器官主要包括、、、、、、。
2.精子产生于睾丸的,雄激素由睾丸的细胞分泌。
3.附睾由、、构成。
4.副性腺包括、、。
5.母畜的生殖器官主要由、、、、、构成。
6.输卵管按解剖部位分、、部分,壶腹部的主要功能是。
7.子宫由、、组成,牛、羊子宫内膜的特点是。
二、问答:1.睾丸和附睾的生理功能2.卵巢、输卵管、子宫的生理功能。
3.公畜有哪些副性腺?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三、选择题:1.母牛的卵巢形状为()。
A、肾形B、卵圆形C、桑椹形D、葡萄形2.子宫角特别发达的母畜是()。
A、猪B、马C、牛D、羊3.子宫体发达的母畜是()。
A、猪B、马C、牛D、羊4.两子宫颈分别开口于同一阴道的动物是()。
A、猪B、马C、牛D、兔5.射精时,最先分泌的副性腺体是()。
A、精囊腺B、前列腺C、尿道球腺D、副性腺6.牛的子宫类型属于()。
A、双子宫B、双角子宫C、双分子宫D、单子宫7.属于子宫射精型的家畜是()。
A、猪B、牛C、羊D、兔四、判断:1.卵巢是母畜的性腺,睾丸是公畜的性腺。
2.阴囊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睾丸。
3.牛、羊、猪阴茎体上都有一“S”状弯曲。
4.精子最适宜在高渗透压下存活。
5.家畜睾丸的温度应低于体温。
6.猪、马输精管的壶腹部比较发达,而牛、羊则没有壶腹部。
7.在马、牛、羊、猪四种家畜中,猪的射精量最大。
8.牛、羊的子宫形状相似。
9.精子在有氧环境中可以延长存活时间。
10.精子靠自身运动从输精部位到达受精部位。
11.马的胎盘是绒毛膜胎盘。
12.蔗糖最容易被精子利用。
13.精子是在睾丸内产生和成熟的。
14.猪、牛、羊、马的睾丸都有睾丸网。
第二章生殖激素一、填空:1.生殖激素根据来源和生理功能可分为、、、。
2.垂体前叶分泌的生殖激素生主要包括、、。
3.胎盘促性腺激素主要包括、。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主要由分泌。
5.PMSG由分泌,母马妊娠后天开始出现,天达高峰,后下降,天消失。
47生殖激素的分泌与调节.

作用到垂体前叶,使垂体前叶分泌 FSH 和少量的 LH 。 FSH 、 LH
通过血液循环作用到卵巢,使卵泡生长发育并分泌雌激素。
促乳刺激
二、生殖激素对母畜发情周期的调节
雌激素刺激生殖道发育;同时,雌激素又与 FSH 协同, 使卵泡颗粒细胞的 FSH 和 LH 的受体增加,促进了 FSH 、 LH 与卵 泡的结合,加速了卵泡的生长,进一步增加了雌激素的分泌 量。雌激素进入血液循环中,作用到中枢神经系统和生殖道, 并在少量孕酮的协同作用下引起母畜出现发情表现和生殖道
分泌促性腺激素。
垂体
一、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调节轴
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卵巢或睾丸),使之产生性腺激 素。性腺激素作用于生殖器官,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使家畜表现生殖活动。 另外,垂体激素可以通过反馈作用调节下丘脑释放激素 的分泌。同样,性腺激素也可通过反馈作用调节下丘脑和垂
体相应激素的释放。这就在中枢神经、下丘脑、垂体和性腺
用。
四、生殖激素对母畜泌乳的调节
另外,在仔畜吮乳或人工挤乳时,能反射性引起垂体后 叶OXT的释放,促使乳腺泡肌上皮细胞的收缩,使乳导管、乳 池周围的平滑肌松弛,从而使乳腺泡内的乳汁加速排出。
促乳素生理
五、生殖激素对公畜生殖活动的调节
公畜下丘脑中的紧张中枢调控着 GnRH的分泌,而周期中 枢受雄激素的抑制而无活性。因此,公畜的生殖活动无周期 性。公畜的下丘脑受到来自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信号刺 激,阵发性地释放GnRH。GnRH作用于垂体前叶引起LH和FSH的 分泌。
用的基础上再经孕酮的作用,使子宫黏膜充血增厚,腺体分
泌增强等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之发生有利于胚胎附植的生 理变化。
二、生殖激素对母畜发情周期的调节
母猪发情周期的激素调控

60生产计划的密集化,对母猪生殖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
与早期的母猪相比,现在的母猪饲养追求更早的性成熟、更高的配种成功率、更高的产仔重、更多的断奶仔猪数、更短的断奶发情间隔、更持久的繁殖利用时间。
但在实际生产中,母猪很难达到这些理想的目标。
除了健全的管理和饲养外,生产者可以使用生殖激素帮助母猪保持并提升繁殖效率。
这些激素可用于诱导后备母猪初情期同步发情,缩短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治疗乏情母猪等。
为了有效地提升激素治疗效率,必须清楚地了解生殖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简要概述了母猪的生殖解剖结构,并阐述了发情周期中所涉及激素的变化和相互影响。
此外,还讨论了几种调控母猪发情周期的激素疗法。
1 母猪生殖系统解剖结构1.1 下丘脑下丘脑位于大脑底部,产生并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该激素刺激垂体前叶释放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GnRH的产生和释放受卵巢激素反馈的控制。
1.2 垂体垂体位于下丘脑下方,分为前部和后部。
垂体前叶合成并分泌FSH和LH。
FSH刺激卵巢的卵泡生长和雌激素释放。
LH负责排卵、黄体的生成和维持功能。
猪是多文 ⊙ 宁慧波1,温菲菲2,曾容愚1 ,石明1 1.天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2.天康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计划的密集化,对母猪生殖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除了健全的管理和饲养外,生产者可以使用激素帮助母猪保持并提升繁殖效率。
为了有效地提升激素治疗效率,必须清楚地了解生殖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简要概述了母猪的生殖解剖结构,并阐述了发情周期中所涉及激素的变化和相互影响。
此外,还讨论了几种调控母猪发情周期的激素疗法。
母猪发情周期的激素调控胎动物,每个卵巢上会有多个黄体。
垂体后叶负责催产素的释放,催产素参与分娩和泌乳。
1.3 卵巢卵巢是雌性生殖道的一部分,位于腹腔和盆腔。
卵巢产生卵子和两类雌性激素:雌激素和孕酮。
卵子在充满液体的卵泡内发育,这些卵泡产生激素。
排卵时,成熟卵泡的壁破裂,卵子连同周围的液体被释放到生殖道的管状部分。
生殖激素了解性激素对生殖系统的调节作用

生殖激素了解性激素对生殖系统的调节作用生殖激素:了解性激素对生殖系统的调节作用生殖系统是维持生物物种繁衍的关键组织,而性激素则在调节和控制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性激素主要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它们对于性腺、内分泌系统、生殖道等组织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性激素对生殖系统的调节作用。
一、性激素的类型1. 雌激素: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在女性的生殖系统发育、月经周期、妊娠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雌二醇是最主要的雌激素,它促进了卵泡的生长和成熟,并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和准备妊娠。
2. 孕激素:孕激素主要由黄体分泌,在女性的生殖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
黄体生成后,产生大量的孕酮,孕酮在维持妊娠、准备乳腺组织、抑制排卵等方面发挥作用,以维持妊娠的稳定。
3. 雄激素:雄激素主要由睾丸分泌,在男性的生殖系统发育、精子生成等方面发挥作用。
睾丸分泌的主要雄激素为睾酮,它促进了性器官和次生性征的发育,同时调节精子的生成与分泌。
雄激素还对骨骼、脂肪分布和肌肉发育等方面有重要调节作用。
二、性激素对生殖系统的调节作用1. 生殖腺的发育和成熟:雌激素促进卵巢中卵泡的生长和成熟,同时调节卵巢中黄体的生成。
该过程对女性的月经周期和生育能力至关重要。
而雄激素则促进睾丸中的精原细胞分裂和分化,促使精子的生成,并维持睾丸的正常运行。
2. 生殖道的发育与功能:雌激素对女性生殖道的发育和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在青春期,雌激素的分泌增加导致了女性生殖道的发育和成熟。
此外,雌激素也可以调节宫颈黏液的分泌和子宫内膜的增生,对于妊娠和胚胎的着床起到关键作用。
3. 乳腺的发育和功能:雌激素对乳腺的发育和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青春期,雌激素的增加导致了女性乳房的发育和形态的改变。
此外,孕激素则在怀孕后,通过乳腺导管的扩张与增生,促进乳汁的分泌和催乳的功能。
4. 生殖系统的周期性变化:雌激素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起到关键作用。
生殖周期和性激素调节

生殖周期和性激素调节生殖周期和性激素调节是指生物体在生殖方面经历的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变化过程。
这一过程受到性激素的调控,包括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本文将探讨生殖周期和性激素调节的相关内容。
一、生殖周期的概述生殖周期是指动物或植物在生理上经历的一系列生殖相关的过程,包括生殖细胞的形成、释放、受精以及妊娠或种子的发育等。
不同生物的生殖周期存在差异,但都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下面将介绍雌性和雄性生殖周期的特点。
1. 雌性生殖周期雌性生殖周期包括月经周期和排卵周期两个阶段。
在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发生变化,由于受精卵未着床而脱落,形成月经。
而在排卵周期中,卵巢中的卵泡发育成熟并释放出成熟卵子,进入受精状态。
2. 雄性生殖周期雄性生殖周期主要由精子的生成和释放组成。
在精子生成过程中,雄性生殖细胞经历精原细胞分裂和成熟过程,最终形成成熟的精子。
成熟的精子在性交时通过射精进入女性体内,完成受精过程。
二、雌性激素调节生殖周期雌性激素包括雌二醇和孕激素。
它们通过调节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影响着雌性生殖周期的各个阶段。
1. 雌性激素对月经周期的调节雌二醇和孕激素在月经周期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月经周期初期,雌二醇水平逐渐上升,促使子宫内膜增厚。
随着雌二醇水平的达到峰值,卵泡开始成熟并释放出卵子,进入排卵期。
此时,孕激素开始升高,促使子宫内膜发生准备着床的变化。
如果受精卵未着床,则孕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月经。
2. 雌性激素调节受精和妊娠雌性激素不仅调节月经周期,还对受精和妊娠过程发挥作用。
在受精后,孕激素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从而确保受精卵的着床。
孕激素还促进乳腺的发育,为妊娠后期的哺乳提供准备。
此外,孕激素还参与胎儿器官的发育和孕期的代谢调节。
三、雄性激素调节生殖周期雄性激素主要是睾酮,它对雄性生殖周期的正常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睾酮对精子生成的调节睾酮通过作用于睾丸和鞘膜细胞,促进精原细胞分裂和生成精子。
它还参与精子的成熟过程,使其具备能力进一步完成受精。
生殖激素对母猪发情周期的调节

生殖激素对母猪发情周期的调节作者:丘礼社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3期丘礼社(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贺州542899)摘要:母猪发情周期性的循环,分娩、泌乳等都是生殖激素对母猪发情周期性的影响,了解生殖激素的种类、作用及特性,可以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母猪;生殖激素;调节;发情周期中图分类号:S82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3-0060-01收稿日期:2015-11-06作者简介:丘礼社(1980 -),男,广西贺州人,大专,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母猪的生殖过程是极其复杂而有趣的过程,如卵子的产生、卵泡的形成、卵子的排出,以及母猪发情的周期性的循环;母猪分娩及泌乳等各种生理现象。
所有这些机能活动,都与生殖激素的作用密不可分。
直接影响生理机能的激素称之为生殖激素,能够调节母猪的生殖活动。
1 生殖激素的种类及作用1.1释放激素释放激素分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乳素释放因子。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使垂体前叶释放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
促乳素释放因子可以促使垂体前叶释放促乳素。
1.2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分为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和胎盘促性腺激素。
其中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包括:促卵泡生长激素,可以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和精子的产生;促黄体素,可以促使卵泡发育、排卵,促使母猪体内黄体的产生使之释放孕酮、雌激素和雄激素;促乳素,促使黄体产生并释放孕酮,促使母猪乳腺发育并泌乳,还可以促使分泌睾酮。
胎盘促性腺激素包括:孕马血清,作用类似于促卵泡生长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用与促黄体素或促卵泡生长激素相仿。
1.3性腺激素性腺激素分为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和松弛素。
其中雌激素可以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加强子宫收缩,表现第二性征。
雄激素可促使精子形成,激发性欲并表现第二性征。
孕激素是和雌激素协同作用于发情行为,并保护胎儿发育,促使子宫腺体的乳腺泡发育。
生殖周期和激素分泌的关系

生殖周期和激素分泌的关系生殖周期是指在一个周期内,雌性动物经历生殖器官发育、排卵、受孕和妊娠等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变化的过程。
这个周期受到激素分泌的控制和调节。
本文将探讨生殖周期和激素分泌之间的关系,包括月经周期和雌激素、孕激素对生殖周期的影响等。
一、月经周期和雌激素的关系月经周期是指雌性在生育年龄内的一个周期,通常大约为28天。
在这个周期中,雌性经历了排卵、子宫内膜增生和脱落等一系列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受到雌激素的调节。
1. 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调节月经周期的起点是在垂体腺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卵巢开始发育卵泡。
促性腺激素主要包括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它们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轴的控制。
在周期的早期,FSH的分泌增加,刺激卵泡发育。
随着卵泡成熟,LH的浓度开始上升,以促使卵巢排卵。
2. 雌激素的分泌与子宫内膜增生卵泡在成熟后,会产生大量的雌激素。
雌激素主要包括雌二醇和雌三醇。
雌激素的分泌促进了子宫内膜的增生,为受孕做准备。
当卵巢释放卵子后,卵巢体酮开始分泌,刺激子宫内膜的血管收缩和脱落,形成月经期。
二、孕激素在生殖周期中的作用1. 孕激素的分泌和受精卵的着床当卵子受精后,受精卵会进入子宫并着床,继而形成胚胎。
这个过程主要依赖于孕激素的分泌,其中最主要的是孕酮。
孕酮的分泌由黄体产生,有助于子宫内膜的生长和着床。
2. 孕激素对子宫肌肉的影响孕激素不仅对子宫内膜有影响,还能影响子宫肌肉。
孕激素能够使子宫肌肉放松,防止子宫收缩,以保护受孕胚胎的着床。
3. 孕激素的维持和子宫肌肉的收缩如果受孕没有发生,黄体会逐渐退化,孕激素的分泌减少。
缺乏孕激素的维持作用,子宫肌肉开始收缩,排除未受孕的子宫内膜,形成月经。
三、其他激素在生殖周期中的调节作用除了上述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其他激素也在生殖周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 脑垂体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对周期的影响TSH的分泌受到下丘脑的调节,并通过甲状腺激素对生殖器官发育和卵巢功能产生影响。
生殖系统激素调节

生殖系统激素调节生殖系统激素调节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精确的调节和平衡激素水平,生殖系统能够正常运作,从而维持生殖健康和生育能力。
本文将探讨生殖系统激素调节的机制,包括调节器官和激素类型,以及其对生殖过程的影响。
一、调节器官生殖系统的激素调节涉及多个器官,其中包括下丘脑、垂体、卵巢和睾丸。
1. 下丘脑:下丘脑是位于脑内的一个重要调节中枢。
它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来调节垂体的激素分泌。
GnRH的分泌受到多个因素的调控,如季节性变化、体内外环境的影响等。
2. 垂体:垂体是位于脑底部的一个腺体,它分泌多种调节性激素,包括促性腺激素(FSH和LH)。
这两种激素在生殖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卵巢和睾丸的功能起到调控和促进作用。
3. 卵巢和睾丸: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器官,睾丸则是男性生殖系统的重要器官。
这两个器官分泌性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卵巢)以及睾酮(睾丸)。
这些性激素对于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至关重要。
二、激素类型生殖系统的激素调节主要涉及两类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
1. 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分泌,包括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
FSH主要作用于卵巢和睾丸,促进卵子和精子的发育和成熟。
而LH则主要参与卵巢和睾丸中黄体生成和睾酮的合成。
2. 性激素:性激素主要分为雌激素(如雌二醇和孕酮)和雄激素(如睾酮)。
雌激素在女性中起到促进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增生的作用,而雄激素则在男性中促进睾丸的发育和精子的产生。
三、激素调节与生殖过程生殖系统激素的调节对于生殖过程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1. 月经周期:在女性中,卵巢的雌激素调节了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
在月经周期的上半部分,卵泡发育受到FSH和雌激素的促进。
而在排卵后,黄体生成和孕酮的分泌会增加,准备子宫内膜的着床。
2. 睾丸发育和精子产生:在男性中,睾丸受到FSH和LH的影响,促进睾丸的发育和精子的产生。
睾酮的分泌也受到LH的调控,在维持睾丸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激素对生殖系统的调控机制

激素对生殖系统的调控机制生殖系统是人类身体机能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与繁殖有关,所以也是人类文明进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知道,激素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生理调节因子,通过它们,生殖系统可以进行正确的生长和发育,维持正常的周期和功能。
激素调节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参与,本文将讨论激素对生殖系统的调控机制。
前言:激素对生殖系统的作用激素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它在身体内起着调节、调配各种功能的作用。
而激素对性腺和生殖系统的作用尤其重要,这种机制涉及呈现生殖器官的性分化、产生和激素水平控制。
青春期而言,激素水平的升高则推动了性器官的生长和发育。
成年后,激素的水平则维持生殖功能。
因此,激素机制对于人类生殖系统的健康和正常运转尤其重要。
激素机制之现状人类生殖周期由两个阶段组成:其一,子宫内膜准备阶段和排卵,其二,负责孕育状态下渗出子宫。
这些阶段由多种激素机制控制,包括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和胰岛素。
其中,性激素的作用最为重要。
雌激素在女性体内,雌激素是最重要的性激素,负责其性器官的生长和发育,并在生殖周期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由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包括三种:Estrone (E1)、Estradoil (E2) 和 Estriol (E3)。
它们的水平共同调节在生殖周期中的一些关键过程。
从卵巢释放的蛋泡开始,一系列催化雌激素的后续活动会应激性地提高雌激素水平。
好比电影中的兴奋音乐,让你提高心情和情绪。
当雌激素到达一定水平时,会调节黄体生成素的释放,并在期间准备乳腺素分泌。
雄激素在男性体内,雄激素是支配着其生殖系统最重要的激素之一。
其中的主要激素藏身于睾酮和 dihydrotestosterone (DHT) 之中。
睾酮和 DHT 作为体内重要的雄激素,相关性别特征的兴奋和发展会受到它们的控制。
这不仅包括了男性第二性征的幻想和性欲方面,还包含了生殖系统的健康与正常运转。
以发情周期为例,阐述生殖激素对生殖活动的影响

以发情周期为例,阐述生殖激素对生殖活动的影响以发情周期为例,阐述生殖激素对生殖活动的影响:动物的发情周期是受神经激素的调节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外界环境条件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起作用的,如松果腺分泌的褪黑素(MLT),可以将外界的光照刺激转变成内分泌信号。
下丘脑受到刺激,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由垂体门脉系统运输到垂体前叶,刺激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运输到卵巢,进而促进卵巢分泌甾体激素。
卵巢分泌的甾体激素和垂体前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互相作用维持平衡协调,就能使发情周期正常进行。
因此发情周期的循环可以说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所分泌的激素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
发情周期中生殖内分泌是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发情周期按21天):(1)发情期:通常指第21天和第1天。
此阶段,孕酮(P4)一直处于最低阶段。
只有少量的P4才能与雌激素(E)发生协同作用,使母畜的中枢神经接受E的刺激,表现出性欲和兴奋性,并接受交配。
而少量的P4又能刺激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素(LH)。
同时,在持续增加的GnRH的作用下,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FSH)分泌量达到峰值。
FSH和LH发生协同作用,使卵巢上的卵泡增大至成熟,卵母细胞发生成熟性变化。
随着LH的分泌量增加,卵泡产生的雌激素(E)含量持续升高,使生殖道的变化达到最明显的程度,输卵管上皮成熟,微绒毛活动性增强,子宫出现收缩。
输卵管伞末端更靠近成熟卵泡,输卵管分泌物增多。
有些动物子宫出现水肿,血液供应增加,黏膜生长加快,分泌黏液增多。
子宫颈松弛,轻度水肿。
阴道黏膜明显变厚,出现许多角化的上皮细胞,这在犬和猫尤为明显。
奶牛的阴门处黏液呈线状悬挂于阴门和尾根。
大多数动物在发情期临近结束时,LH会形成排卵前峰,从而引起排卵。
(2)发情后期:通常在第2天到第5天。
排卵后,LH的分泌量逐渐减少,随之,E的分泌也逐渐减少。
由E所引起的生殖道的变化逐渐消退。
子宫内膜黏液分泌减少,内膜腺体迅速增长,有些动物阴道上皮脱落。
生殖激素对母猪发情周期的调节

关键词 : 生殖激素 ; 情周期 ; 节 发 调
中 图分类 号: 8 54 ¥ 1 . 文 献标 识码 : C 文章编 号:0 1 0 6 2 3 01 0 8 — 1 0 — 7 9(0 1) — 0 4 2
母 猪 的生殖活 动是 一个 复杂 的过程 ,如母 猪卵 子 的发生 、 卯 乳 腺的 发育 。增 强子 宫 收缩 , 第二 2 1- 9 0.
3母猪 的发情周期
母 猪达 到 初情 期 以后 ,其 生 殖器 官 以及 性 行为 重 复发 生一
系列 明显 的 周期 性 变化 称 为发 情 周 期 (g* s yl) 情周 期 etu c 。发 l c e o
周而复始 , 一直到绝经期为止。但母猪在妊娠或非繁殖季节内 , 作 者 介绍 : 吕麟 华 (9 0) 男, 1 6- , 四川 内江 人 , 肃 工业 职 业技 术 学 院化 学 甘 分娩 后经 过 一段 时 期 , 又重 新 开始 。发情 周 与环 境 工程 系副教授 。研 究 方向: 药物 分析 化 学 、 生物 医药学与 天 然有机 这 种 变化 暂 时停 止 ;
. 4 直 接影响 生殖机能 的激素 成为生 殖激 素。它 们直接 调节母 猪 的发 1 其 它
情、 排卵、 生殖细胞在生殖道 内的运行 、 附殖 、 胚胎 妊娠、 分娩 、 泌
乳 、 性以及 公猪 的精 子生成 、 胜腺 分泌 、 母 附 性行 为等 生殖环 节 。
( 催产素( X )促进子宫收缩放乳。 1 ) 0 T:
泡 的发育 、 的排 , 发情 的周期 性 变化 ; 精子 的发 生 卵子 以及 公猪 子宫 内的发 育 ; 的分 娩及 泌乳 活动 等等 。这些 机 能必 须相 互 母猪 变 化 。所有 这些生 理机能 , 与生殖 激素 的作用 有着密 切的关 系 。 都
犬发情期生殖激素的变化及授精时间的确定

犬在发情周期内能够顺利受孕被认为是繁育的第一母犬的繁育效率是衡量养犬业发情期生殖激素的 变化及授精时间的确定韩晓芳 石 强 宋望成张宇豪 华 松一、犬的繁殖特点一般犬满8个月后性成熟。
母犬发情后,根据其生理机能与外在行为表现的不同,犬的发情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发情前期(6d~11d),发情期(5d~9d),发情后期(56d~60d)和间情期(持续数月)。
犬科动物通过漫长的历史进化,拥有了自身独特的繁育特点,家犬由于长期受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多展现出非季节性发情,相比之下野生犬科动物是严格的季节性发情动物。
早在16世纪,意大利和荷兰的学者对黄体的功能进行阐述,到20世纪人们发现孕酮后,逐步了解到犬科动物具有独特的黄体功能特点。
犬的卵巢黄体化是出现在排卵之前的,孕酮的浓度在排卵之前上升明显;犬排卵时排出的卵子是初级卵母细胞,排卵之后才出现卵子成熟;犬缺乏急性溶黄体机制,且外源性PGF2α对犬黄体无明显作用,黄体在未妊娠犬中仍可以持续较长时间,甚至超过妊娠犬;犬在妊娠期间缺乏妊娠特征蛋白;妊娠和分娩期间犬的雌激素水平无特异性的升高;犬发情后期结束进入乏情期持续时间较长,约占繁育周期三分之二。
以上是犬的繁殖特点,准确掌握后将对实现犬高效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虽然犬的发情持续时间长达半个月之久,但只有在排卵后卵泡成熟时授精才能成功受孕,据统计,犬的配种期只有3 d~5d,准确把握发情犬的配种时间对犬的繁育非常重要。
二、犬主要生殖激素的变化犬从发情初期开始到排卵期出现,最后进入发情后期,整个阶段生殖系统都在激素的调控下发生了特异性的变化规律,激素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生殖器官发育,其浓度范围可间接反映排卵情况。
(一)雌激素(E)E是雌性动物用来维持第二性征的重要激素,可以维持正常的发情和繁殖并使排卵后的滤泡变为黄体。
E由卵泡膜内层及胎盘产生,进入发情前期,E水平上升,母犬出现外阴红肿,流血兴奋及吸引公犬嗅闻等特征性表现。
54生殖激素对发情周期的调节(精)

发情周期的调节过程
雌性动物生长至初情期时;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下 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 GnRH
经垂体门脉循环到达垂体前叶,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垂
体前叶分泌的FSH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卵巢,刺激卵泡生长发育, 同时垂体前叶分泌的LH也进入血液与FSH协同作用,促进卵泡 进一步生长并分泌雌激素,刺激生殖道发育。
发情周期的调节过程
排卵后,卵泡颗粒层细胞在少量LH的作用下形成黄体并 分泌孕酮。当孕酮分泌达到一定量时,对下丘脑和垂体产生
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前叶FSH的分泌,以至卵巢卵泡不再发
育,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性中枢,使雌性动物不再表现发情。 同时,孕酮也作用于生殖道及子宫,使之发生有利节过程
如果排出的卵子已受精,囊胚刺激子宫内膜形成胎盘, 使溶黄体的 PGF2α产生受到抑制,此时黄体则继续存在下去
成为妊娠黄体。若排出的卵子未受精,则黄体维持一段时间
后,在子宫内膜产生的 PGF2α的作用下,黄体逐渐萎缩退化, 于是,孕酮分泌量下降,下丘脑逐渐脱离孕酮的抑制作用。 垂体前叶又释放FSH,使卵巢上新的卵泡又开始生长发育。
发情周期的调节过程
雌激素与FSH发生协同作用,从而使颗粒细胞的FSH和LH 受体增加,于是就使卵巢对这两种促性腺激素的结合性更大, 因而更增加了卵泡的生长和雌激素的分泌量,并在少量孕酮 的作用下,刺激雌性动物性中枢,引起雌性动物发情,而且
刺激生殖道发生各种生理变化。当雌激素分泌到一定数量时,
一方面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前叶分泌FSH,另一方面又 通过正反馈作用,促进垂体前叶释放 LH。 LH释放脉冲式频率 增加而使 LH不断增加以至排卵前出现 LH 峰,引起卵泡破裂、 排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情周期的调节过程
如果排出的卵子已受精,囊胚刺激子宫内膜形成胎盘, 使溶黄体的 PGF2α产生受到抑制,此时黄体则继续存在下去
成为妊 PGF2α的作用下,黄体逐渐萎缩退化, 于是,孕酮分泌量下降,下丘脑逐渐脱离孕酮的抑制作用。 垂体前叶又释放FSH,使卵巢上新的卵泡又开始生长发育。
发情周期的调节过程
雌激素与FSH发生协同作用,从而使颗粒细胞的FSH和LH 受体增加,于是就使卵巢对这两种促性腺激素的结合性更大, 因而更增加了卵泡的生长和雌激素的分泌量,并在少量孕酮 的作用下,刺激雌性动物性中枢,引起雌性动物发情,而且
刺激生殖道发生各种生理变化。当雌激素分泌到一定数量时,
一方面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前叶分泌FSH,另一方面又 通过正反馈作用,促进垂体前叶释放 LH。 LH释放脉冲式频率 增加而使 LH不断增加以至排卵前出现 LH 峰,引起卵泡破裂、 排卵。
生殖激素对发情周期的调节
生殖激素对发情周期的调节
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包括季节变化和雄性刺激 ) ,经 过母畜不同感官途径刺激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释放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被垂体门脉系统运输到垂体前叶,刺
激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产生和释放,作用于卵巢,使卵泡 发育,进而促进卵巢分泌性腺激素,性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相互协调,调节雌性动物的发情周期正常进行。
发情周期的调节过程
雌性动物生长至初情期时;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下 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 GnRH
经垂体门脉循环到达垂体前叶,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垂
体前叶分泌的FSH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卵巢,刺激卵泡生长发育, 同时垂体前叶分泌的LH也进入血液与FSH协同作用,促进卵泡 进一步生长并分泌雌激素,刺激生殖道发育。
发情周期的调节过程
排卵后,卵泡颗粒层细胞在少量LH的作用下形成黄体并 分泌孕酮。当孕酮分泌达到一定量时,对下丘脑和垂体产生
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前叶FSH的分泌,以至卵巢卵泡不再发
育,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性中枢,使雌性动物不再表现发情。 同时,孕酮也作用于生殖道及子宫,使之发生有利于胚胎附 植的生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