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创新 推动科学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确立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符合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面对新形势,县域经济如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县域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是当前和今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科学认识,找准定位强意识

要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前提必须要正确理解科学发展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基石是发展,目标是发展,离开了发展,就没有意义。

作为县域经济,要做到求真务实的科学发展,最根本的必须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要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最根本的必须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动力、储备后劲;要做到统筹兼顾的发展,最根本的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要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最根本的是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把发展从主要依靠投入、廉价的生产要素、资源消耗转变到主要依靠人才、技术、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上来。要实现县域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离不开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目标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建设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进程。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任何一样都离不开先进科技的支撑。离开了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就难以保障,社会稳定就难以保持,社会就难以和谐;离开了新型工业化,县域经济就难以强大,财政收入就难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就难以巩固,社会事业就难以发展,工业化就会停止不前,或者步入先污染后治理,后续发展能力差的老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管是县域经济中的工业还是农业,都必须面对市场,都不可避免的要接受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洗礼,要接受知识经济的挑战。离开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产品竞争力的内核,不管是工业企业还是农业的某个产业,最终都只有被市场经济淘汰。因此,只有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依靠创新驱动,依托创新人才资源,掌握核心技术,创造知识产权,创新自主品牌,拉动产业能级提升,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功实现由低水平的生产要素作为竞争力转向依靠

科学技术自主创新的转型。

二、冷静分析,正视问题寻突破

科技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科技发展的大势,分析并抓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进一步明晰科技创新的着力点。

(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惯性思维制约。表现在科技创新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多数干部和群众对科技创新神秘化,认为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事情,并没有认识到科技创新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直接表现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鼓励创新的氛围不浓。二是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挑战的残酷性缺乏认识,表现淡漠。直接表现为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有些地方的科技工作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应付检查虚套”的假把式。三是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被动接受的时候多,主动引进的时候少。表现为拿钱才愿意搞农业科技推广的尴尬现象较为普遍。

(二)基层科技部门引导科技创新的手段缺乏。县级科技部门较长时间以来职能弱化,导致基层政府引导科技创新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一是县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普遍未足额安排;二是科技部门的职能定位不准。长期以来定位为社会事业部门,导致对其经济发展“助推器”的功能认识不足,发挥较差;三是部门之间的科技工作职能条块分割严重,科技资源整合度差,效益发挥不充分;四是科技奖励力度太小,难以有效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

(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意识不强,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不配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理所当然也应该是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风险承担主体和成果享受主体。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县级企业多数都是当年“转制”的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投资拉动作为竞争发展的手段,其创新意识普遍较差。同时,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不配套,有的地方有了政策也没有完全落实,如税收鼓励政策,影响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四)科技人才队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不注重县外科技资源的利用。一是由于县级企业普遍规模小,积累不足,不注重科技人才队伍的培训,企业内部培养的优秀人才不多;二是不注重优秀人才的引进;三是多数县级企业产学研合作意识不强,有合作的但产学研合作缺乏长效机制,县外科技资源的利用明显太少。四是创新人才特别是创业型科技人才奇缺;五是农业科技人才既缺乏,又浪费严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网破、

线断、人散”的现象确实比较严重。

(五)企业科技创新融资难。县级企业中小企业偏多,一般自有创业资本少,信用程度差,取得银行贷款难度大。同时,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不够,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科技创新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对宜宾县及周边100多家中小企业的调查,88%的中小企业反映,贷款难、担保难、融资难是当前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资金的缺乏,迫使中小企业压缩研究与开发费用,很多关键性和普遍性的技术问题不能解决,直接制约了科技创新的速度和进程。

(六)现行干部政绩考评机制和政府年度目标考核机制仍存缺陷。一是抓科技工作成效的滞后性,影响基层党政领导抓科技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现行政绩考核不注重隐形政绩。对成效没显露出来的科技创新工作,在考核班子及成员时缺乏相应的考核认同机制。三是省市政府多年以来都没有将科技工作纳入对县级人民政府年终目标考核的内容。这种情况下,科技创新工作没有干或没干好也不会受到处罚,基层政府抓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就可想而知了。

三、上下联动,强化创新促发展

要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创新工作全局。统筹处理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统筹科技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家安全、人民健康幸福服务的功能,保证科技工作整体协调、持续发展。

(一)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能力,努力形成高效、合理、有序的科技管理体制,切实履行起对科技工作统筹协调的政府职能。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科研机构管理制度、科技评价制度和科技投入机制,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系,解决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问题。

要为企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和完善省对市、市对县的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重视隐形政绩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对同级政府年终目标考核的内容。科技部门要更新观念,在服务社会经济中求发挥,要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软环境。要建立有利于促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机制,引导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