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
统计资料 也叫统计信息,是统计部门或单位进行工作所搜集、 整理、编制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的总称。
各商业企业某月销售额资料 (单位:万元)
10,60,40,80,130,70 50,98,200……
台阶,而且各月投资增速呈现逐渐走高的趋势.年初(前2 月)虽然仅增长12.3%,但在此后各月,累计投资增速均 以0.4—1.0个百分点的幅度递增(见图1)。
图1:2009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
感悟统计(之二)
• 撑死的人比饿死的人多! • 据统计,肥胖并发脑血栓和心衰的发病率比正
常体重者高一倍,患冠心病者多2~5倍,高血 压发病率多2~6倍,合并糖尿病者高4倍,合并 胆石症者高4~6倍。美国生命保险协会的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超重25%和35%的肥胖症者的 死亡率比正常人高28%和50%,表明肥胖程度 和死亡率呈正相关。美国每年因肥胖伴有冠心 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脑血管意外而 死亡的人数大约有30万人。
[1]编第一个15国比较统计 表[2]第一个用几何图形来 表现统计资料 第一次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方法应用于社会经济统计 *Engel法则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统计学的发展情况
解放前,我国统计主要照搬数理统计学的 一套。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完全脱节。
解放后,照搬了苏联社会经济统计学,批判 了数理统计学,这对我国统计体系的建立和 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有 些偏激。
20世纪中叶,英国统计学家Ronald Aylmer Fisher(1890-1962)等 人分别对F统计量、极大似然估计、方差分析等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从而建立起了推断统计学的庞大的学科体系。
2012广东省统计公报
2012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日期:2013-03-01 阅读数: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3年2月25日2012年,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深入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既防止经济增速滑出预期目标区间,又防止经济工作偏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效化解经济下行压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开创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新局面。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7067.92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48.91亿元,增长3.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2%;第二产业增加值27825.30亿元,增长7.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7.1 %;第三产业增加值26393.71亿元,增长9.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0.7%。
三次产业结构为5.0:48.8:46.2。
在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0529.64亿元,增长8.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5036.65亿元,增长9.5%。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7.0%,金融业增长10.9%,房地产业增长7.0%。
民营经济增加值29319.97亿元,增长9.1%。
2012年,广东人均GDP达到54095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8570美元。
分区域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0.9%,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表1 2012年分区域主要指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8%,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6%,居住类价格上涨1.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5%,其中,能源类上涨2.7%,高技术类下降1.2%;轻工业上涨0.7%,重工业下降1.2%;生产资料下降1.0%,生活资料上涨0.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5%,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2.4%,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5.9%,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下降6.1%,化工原料类下降2.9%。
深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公布日期】2024.04.28•【字号】•【施行日期】2024.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深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2024年4月28日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一年来,深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和“1310”具体部署,落实市委七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和市政府工作安排,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深圳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综合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34606.40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3015.32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21566.38亿元,增长5.6%。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2.3%。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5230.17元,比上年增长5.6%。
图1 2019-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图2 2019-202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4489.68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1.9%。
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5717.12亿元,比上年增长3.1%;数字与时尚产业增加值4099.01亿元,增长18.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571.20亿元,增长6.2%;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2213.58亿元,增长16.9%;新材料产业增加值352.57亿元,增长15.2%;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752.99亿元,下降0.3%;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783.20亿元,下降0.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我国信息技术行业蓬勃发展的现状,也预示着未来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支撑,它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赋予了社会的智能化进程以强劲动力。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而信息技术服务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将生产和消费各个环节紧密相连。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取得的长足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策的引导和资金的扶持使得企业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得到了有力的支持,为行业的快速增长提供了保障。
同时,我国的信息技术企业也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加速了行业的发展步伐。
随着人们对信息化的需求不断提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国内市场的需求也在迅速扩大。
尤其是在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不仅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模式和运营方式,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这些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然而,在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创新仍然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信息技术行业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才能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其次,人才培养和储备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行业对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需求巨大,如何培养和引进一流的专业人才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因此,我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该行业的支持力度,继续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2016全国各地方省市区指标:各地区全社会按主要行业分的固定资产投资
24.49 150.83 102.16
72.73 57.10 41.07 99.39
3486.71 9935.79 9679.61 6046.40 5643.14 2428.27 8774.91
116.16 1131.53
571.98 429.13 269.37 330.08 898.84
1176.96 793.46
21.63 11.76 163.52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17917.89 12705.29 10182.95
510.29 632.45 1076.72
382.83 532.66 459.17
6568.31 5819.98 2819.21
520.56 463.21 344.13
22.84 203.77 257.77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6352.70 46246.87 27323.32 24385.97 21301.38 17388.13 48312.44
3.95 365.21 393.00 899.71 638.90 515.22 1451.04
0.24 103.18
59.31 324.11 278.10 245.50 649.03
19.68 53.19 88.21 113.21 39.00
1.91
8161.91 6142.62 4180.35 10479.35 2905.63 1952.95
441.43 650.37 523.78 315.51 350.31
16.47
253.44
1436.52
255.25
82.43
21.59
40.93 83.52 221.75 79.57 101.33
2010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2010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1年2月25日)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6.86亿元,增长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第二产业增加值22918.07亿元,增长1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67.90亿元,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4%。
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
在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466.35亿元,增长16.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1102.80亿元,增长7.8%。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1%,金融业增长6.0%,房地产业增长2.1%。
民营经济增加值19620.96亿元,增长13.1%。
分区域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1.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表12010年分区域主要指标区域GDP(亿元)GDP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珠三角37388.2112.09.848.73138.5624.4东翼3241.4314.911.535.8160.7828.3西翼3534.8514.216.639.4144.9526.6山区14.69.934.5208.1929.7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9%,居住类价格上涨4.8%。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8.28•【字号】穗府办规〔2023〕12号•【施行日期】2023.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穗府办规〔2023〕1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8月28日广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和“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创建“国家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国家核心软件发展先导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打造世界软件创新名城,现提出如下措施。
一、发展方向(一)铸造软件新底座。
大力推进核心软件技术攻关,推进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开发工具、测试支撑等基础软件研发,促进研发设计类、生产控制类、工控安全等工业软件产品应用。
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打造“通用+行业”适配体系,加快金融、电信、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行业应用。
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平台软件开发框架。
加快元宇宙、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第六代移动通信(6G)、量子信息、卫星互联网、类脑智能等前沿领域软件技术研发。
推进新型密码、数据保护、高级威胁防护、态势感知、追踪溯源和响应恢复等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攻关。
(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二)打造软件新平台。
广东调研企业发展现状报告
广东调研企业发展现状报告一、前言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之一,也是全国经济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
长期以来,广东一直是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示范区域。
本次调研以广东省为对象,对广东企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以期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总体情况广东作为经济发展最为先进的省份之一,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其中,广东企业的发展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创新力强广东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培养本土创新人才,广东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为主导的企业更是成为行业的标杆。
2. 规模较大广东拥有众多规模较大的企业,特别是一些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总部常驻广东。
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同时也为广东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税收收入。
3. 产业结构不平衡广东的产业结构较为集中,主要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支撑。
虽然这些行业对经济贡献较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未来广东应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注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4. 人才短缺广东企业在发展中普遍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
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足,限制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广东应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人力资源。
三、发展瓶颈和问题在广东企业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瓶颈和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1. 市场竞争激烈广东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
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力度,同时加强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利润空间。
2. 环保压力加大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环保政策的不断收紧,广东企业在环保问题上面临较大的挑战。
企业需要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绿色升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 融资难题广东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一定的难题,特别是中小企业更加困难。
揭阳市统计年鉴2019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固定资产投资分行业完成情况
432639
208289 3264
554911
79412
46550
494438 186793
900 2203430
52531 38066
1808227
288356
36658
136610 176408 339190
90009
12.3 9.3
-51.2 -19
2.4
58.7 89.8 33.3
其中:电信、广播电视 和卫星传输服务 (八)批发和零售业 (九)住宿和餐饮业 (十)金融业 (十一)房地产业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十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 管理业
其中:水利管理业 (十五)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 服务业 (十六)教育 (十七)卫生和社会工作 (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十九)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 社会组织 (二十)国际组织 注:1、表中揭阳产业园包含揭 阳转移园数据。
937044
揭西县
762924 44816 4214
263557
大南海 惠来县 石化工业
区 1382062 202533
32436
127038 107523
9215 51302 222534 39165 67594
1250
4150 44750
11930 70691
86925 3264
71710
16683 36808
固定资产投资分行业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2018年) 计量
单位
比2017年 全 市 +、-% 不分区
榕城区
揭东区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一)农、林、牧、渔业 (二)采矿业 (三)制造业 (四)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 供应业
第三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第三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随着现代经济的增长,各种行业层出不穷,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三个产业。
现代社会上的第三产业已经越来越崭露头角,许多行业都离不服务,这个产业就是第三产业,也称为服务业。
我们随便进一家商店,他们的服务真的是一流,比产品,比质量,更要比服务。
收集了广州市第三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广州市统计局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xx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8100.41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高于全国(6.9%)和全省(8.0%);比前三季度(8.3%)、上半年(8.1%)、一季度(7.5%)分别提高0.1个、0.3个和0.9个百分点,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28.09亿元、5786.21亿元和12086.11亿元,分别增长2.5%、6.8%和9.5%。
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26:31.97:66.7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同期(65.22%)提高1.5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6%,首度超过七成。
一、从三大供给看,农业、工业发展稳定,第三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农业生产保持平稳。
xx年,广州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46.89亿元,增长2.8%。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市级以上示范社124家和6家。
圆满完成6个名镇和86条名村创建任务,第三批47条美丽乡村试点中的市财政出资项目全面完工。
工业生产稳中提质。
广州市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设立工业发展资金支持机器换人等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和工业技术改造。
xx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712.36亿元,同比增长6.4%,全年增速呈稳中有升态势。
支柱产业带动发展,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9119.25亿元,增长8.7%,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
其中汽车制造业持续回暖,增长6.0%。
汽车产、销分别增长12.0%、14.9%,分别高于全国汽车产、销增速8.7个和10.2个百分点;电子产品制造业保持较好增势,增速达20.6%。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做好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做好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4.08.02•【字号】•【施行日期】2024.08.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做好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2023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新增设立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支持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等工作,评选广州、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梅州、惠州、东莞、中山、江门、湛江、茂名、肇庆、揭阳等14个地市为省级试点城市,并已下达80%的专项资金,待地市完成试点任务、通过绩效评价后拨付其余资金。
实施期内(2023年10月至2025年12月),省级试点城市需围绕所选的细分行业,组织遴选供应链龙头企业、产业链牵引企业等数字化牵引单位,结合实际组建数字化软硬件企业等产业生态联合体,共同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增收增利和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安全发展。
根据《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粤府〔2023〕34号)、《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经管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粤财工〔2024〕17号)、《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开展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粤工信工业互联网〔2023〕26号)等规定,为规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城市试点资金”)使用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明确省级城市试点资金使用管理责任(一)获得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资格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是省级城市试点资金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以下简称“试点城市”),负责如实报送城市试点进展情况,做好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可结合实际制定文件明确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要求;负责统筹安排各级财政资金,调动社会资本共同投入城市试点建设;组织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和相应规定,负责城市试点资金的具体项目申报、评审、入库、验收、资金分配等工作,负责资金拨付和支出进度,配合做好审计、监督检查、绩效评价等。
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引言本报告针对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
相信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机构和个人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第一节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概况 1第二节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指标分析 (3)一、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 (3)三、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 (3)四、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五、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六、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5)七、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八、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广东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指标分析 (7)一、广东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广东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广东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8)五、广东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8)六、全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9)七、全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9)八、广东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统计表1 表2: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 (4)表6: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 (5)表8: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广东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广东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广东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 (8)表14:广东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 (9)表16:全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广东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国民经济数据
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国民经济数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统计局•【公布日期】2024.11.15•【分类】其他正文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2024年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10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持续显效,消费、服务业、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升。
一、工业生产增势稳定,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1%。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制造业增长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4%,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和4.1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股份制企业增长5.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9%;私营企业增长4.8%。
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8.6%、33.4%、11.8%。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与1-9月份持平。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0%,上升2.0个百分点。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282亿元,同比下降3.5%。
二、服务业明显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0.2%、9.5%、8.8%,分别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3.9、3.2、2.5个百分点。
普查考试培训题库
普查考试培训题库当企业登录五经普平台时弹出两张统计局证书,分别是9位组织机构代码和18位信用代码命名,该如何选择? [单选题] *A.选择9位的证书B.选择18位的证书(正确答案)C.任意选择答案解析:OK“四下”单位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情况611-8表统计范围包括: [单选题] *A.辖区内除一套表单位、金融和铁路部门负责普查的单位以外的以下第一、二、三产业单位,包括企业法人单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90的其他法人单位。
B.辖区内除一套表单位、金融和铁路部门负责普查的单位以外的以下第二、三产业单位,包括企业法人单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90的其他法人单位(正确答案)C.以上都对答案解析:OK企业微信小程序611-1表上最多显示多少个产业活动单位? [单选题] *A.30B. 40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经济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 [单选题] *A.严格限定用于经济普查的目的(正确答案)B.可以作为有关单位对经济普查对象进行考核的依据C.可以作为有关单位对经济普查对象进行评比的依据D.涉及国家秘密的需严格保密,商业秘密、个人秘密无需保密答案解析:OK自主填报用户填报能否由普查员使用企业微信登录小程序采集上报? [单选题] *A.可以(正确答案)B.不可以答案解析:OK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以下不属于普查员职权的是? [单选题] *A.查阅普查对象有关原始资料及有关经营证件B.要求经济普查对象改正其经济普查表中不确实的内容C.对于无法联系的企业,可直接代为填报统计数据(正确答案)D.依法独立行使调查、报告、监督的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答案解析:OK普查登记时,统计单位错报率低于才能达到合格要求? [单选题] *A.3‰C.10‰D.2%答案解析:OK611-3表“税金及附加”指标不包括: [单选题] *A.消费税B.城市维护建设税C.企业所得税(正确答案)D.环境保护税答案解析:OK以下从事哪项业务类型的企业属于住宿业? [单选题] *A.自有房产租赁B.为旅行者提供短期留宿场所(正确答案)C.按月或按季、年提供长期出租房屋住所服务D.房屋租赁中介答案解析:OK判断是否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关键是项目是否有: [单选题] *A.新增在建工程B.新增固定资产(正确答案)C.新增生产能力D.新增设计能力答案解析:OK下列不属于能源产品的是 [单选题] *A.太阳能发电B.氢气C.氧气(正确答案)D.热力E.沼气答案解析:OK以下哪个单位需要填报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经济指标表(611-6) [单选题] *A.吕田镇莲麻村委会(正确答案)B.正果镇水围村股份经济联合社C.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D.广州市从化村友黄皮专业合作社答案解析:OK以下哪种销售属于零售额? [单选题] *A.用于生产、经营的商品B.专用于科研的、用品和设备C.售给个人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正确答案)D.售给医疗机构的中、西药品答案解析:OK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行政事业单位在填报主要经济指标时,只需填报纳入财政预算范围内的情况B.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经济指标中的“本年收入合计”=“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C.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经济指标中的“存货”不等于“年初存货(正确答案)D.若某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支出”填报为0,其“信息化、数字化”支出也应填报为0答案解析:OK个体经营户全年的营业收入是指以下哪种收入? [单选题] *A.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全部毛收入(正确答案)B.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全部毛利C.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利润D.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全部费用2024年1月登记注册的单位,是否属于普查对象? [单选题] *A.属于B.不属于(正确答案)C.视单位具体情况答案解析:OK以下哪些单位不需要填报非一套表《单位基本情况表》(611表)? [单选题] *A.一产业法人单位下属的二产业活动单位B.没有产业活动单位的一产法人单位(正确答案)C.兼营二、三产业的一产法人单位D.其他有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的法人单位(H库)答案解析:OK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金融企业,填报《金融业财务状况》(611-4)表中的“利息收入"时填什么? [单选题] *A.0(正确答案)B.利润表中“利息收入”C.财务费用科目下“利息收入"以正数填报答案解析:OK下列企业填报611-5表指标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项目在建,填报投产时间为2023年8月B.项目类别两位只填写了第一位1,第二位为空(正确答案)C.某汽车企业生产口罩项目,行业代码填写了3611汽车整车制造D.计划总投资填写了480万元答案解析:OK从业人员统计中劳务派遣人员由()单位填报 [单选题] *A.实际用工(正确答案)B.派遣C.合同签订D.档案管理金融业财务状况(611-4)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指标根据填写? [单选题] *A.根据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填写(正确答案)B.根据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累计发生额填写下列人员中,不应统计为企业在岗职工的是() [单选题] *A.处于试用期人员B.在企业实习的在校学生(正确答案)C.去外单位挂职锻炼人员D.在家休产假的人员答案解析:OK视同法人的产业活动单位不包含哪些行业领域? [单选题] *A.银行、保险B.餐饮、零售(正确答案)C.通讯、石油D.邮政、烟草答案解析:OK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应包含以下哪些内容? *A.业主(正确答案)B.雇员(正确答案)C.家庭成员(16岁以上)(正确答案)D.帮手和学徒(正确答案)答案解析:OK611-3表中研发内容中研究开发人员包括哪些? *A.研究开发项目人员(正确答案)B.研发行政管理人员(正确答案)C.直接服务人员(正确答案)D.间接服务人员答案解析:OK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组织实施原则有哪些? *A.统一领导(正确答案)B.分工协作(正确答案)C.分级负责(正确答案)D.共同参与(正确答案)“四下“数字经济活动情况611-9表中有关数字经济指标测算方法,正确的是? *A.指标02“电子游戏游艺设备制造产品营业收入”,03“可用于声音、文字、图像传播的电线电缆产品营业收入”,可依据相关增值税发票标明的相应产品收入测算。
楚香凝2017广东行测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楚香凝2017广东行测资料分析真题解析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86~90题。
2016年,某省小微服务业呈现出经营平稳面、资产规模、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三扩大”的特点,主要行业实现较快增长。
2016年,该省小微服务业样本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15.4%,高于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企业8.2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
经营平稳面扩大,2016年4季度,79.5%的企业认为本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良好或稳定,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2016年,小微服务业样本企业资产总计367亿元,同比增长9.3%,户均1643.7万元。
负债合计194.8亿元,同比增长8.1%,低于资产增长速度1.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3.1%,处于较为合理水平。
实现利润总额4.6亿元,销售利润率为5.7%,小微服务业企业的资金和盈利水平均处于平稳状态。
各主要行业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的增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86.2016年,该省小微服务业样本企业的营业收入比2015年大约多()亿元。
【广东2017】A、5.3B、10.7C、12.3D、23.0楚香凝解析:考查同比增长量;由第二段(2016年,该省小微服务业样本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15.4%≈1/6.5),份数法可得增长量=80/7.5=160/15≈10.7,选B87.2016年,小微服务业经营平稳面同比扩大最显著的是:【广东2017】A.1季度B.2季度C.3季度D.4季度楚香凝解析:考查百分点的计算;2016年1~4季度小微服务业经营平稳面分别增加了77.9%-79.5%=(-1.6)个百分点、76.5%-77.2%=(-0.7)个百分点、81.1%-78.2%=2.9个百分点、79.5%-76.2%=3.3个百分点,选D88.2015~2016年,平均每季度大约有()的企业认为自身综合经营状况良好或稳定。
数字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2010-2019年数据
[收稿日期]2020-11-23[作者简介]张予川(1962-),男,四川宜宾人,湖北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产品研发创新与产业经济;秦珊珊(1998-),女,辽宁铁岭人,湖北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21.01.013数字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2010-2019年数据张予川,秦珊珊(湖北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摘要]数字经济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研究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搭建数字经济发展测评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测量体系,通过对长江经济带2010-2019年相关指标数据的搜集,测算了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对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的整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均衡,数字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针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助力经济增长给出了管理层面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区域经济增长;长江经济带[中图分类号]F49;F127;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52X(2021)01-0056-07Empirical Study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Driven by Digital Economy Based on 2010-2019Data of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ZHANG Yuchuan,QIN Shanshan(Business School,Hubei University,Wuhan 430062,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by establishing a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and a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measurement system,and through collecting the relevant indicator data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from 2010to 2019,we measure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overall economy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and verified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digital economy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s relatively balanced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regional economy.At last,we gave some administration-level recommendations to amplify the effect of digital economy i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Keywords:digital economy;regional economic growth;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0引言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变革的今天,数字经济作为近年来逐渐成长并成熟起来的新型信息技术,已经悄然渗透进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并不断地打破我们对于传统业态发展可能性的认知,在不同领域迸发出了新的活力。
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检验
第25卷第6期2023年 12月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V o l .25,N o .6D e c .2023文章编号:2095-5464(2023)06-0031-11收稿日期:20230405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 H S K Y 2022D 093);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专项课题(2023C X Z 007)㊂作者简介:周 慧(1982),女,安徽淮北人,副教授,博士㊂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周 慧,孙 革(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摘 要:基于数字经济组成的视角,分析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采用2012 2019年30个省㊁市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及收敛性分析㊂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的直接溢出效应显著为正,呈现出中部地区最大㊁西部次之㊁东部最小的特征;完善数字基础设施㊁发展数字产业和推进产业数字化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收敛,但中部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收敛速度调节作用不显著㊂关 键 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中图分类号:F 293.1 文献标志码:AT e s to fS p a t i a lS p i l l o v e r E f f e c to f D i g i t a lE c o n o m y o n H i g h -Q u a l i t y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m e n t Z H O U H u i ,S U NG e(S c h o o l o fE c o n o m i c s ,A n h u iU n i v e r s i t y o fF i n a n c e a n dE c o n o m i c s ,B e n gb u233030,C h i n a )A b s t r ac t :B a s e do n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o fd i g i t a le c o n o m y c o m po s i t i o n ,t h ei n f l u e n c e m e c h a n i s mo f d i g i t a l e c o n o m y o n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w a s a n a l y z e d .U s i n g t h e p a n e ld a t ao f30p r o v i n c e s ,m u n i c i p a l i t i e sa n da u t o n o m o u sr e gi o n sf r o m 2012t o 2019,t h e s p a t i a l s p i l l o v e r e f f e c t t e s t a n d c o n v e r g e n c e a n a l ys i sw e r e c a r r i e do u t .T h e 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t h ed i g i t a le c o n o m y c o u l d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p r o m o t e h i g h -q u a l i t y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t h ed i r e c ts p i l l o v e re f f e c to ft h ed i g i t a le c o n o m y w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p o s i t i v e ,s h o w i n g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l a r g e s t i n t h e c e n t r a l r e gi o n ,t h e s e c o n d i n t h ew e s t a n d t h e s m a l l e s t i n t h e e a s t ;i m p r o v i n g d i g i t a l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d e v e l o p i n g d i g i t a l i n d u s t r i e s a n d p r o m o t i n g i n d u s t r i a l d i g i t a l i z a t i o n c o u l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p r o m o t eh i g h -q u a l i t y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 r ew a sac o n v e r g e n c eo f c o n d i t i o n s f o r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t h ew h o l ec o u n t r y a n di nt h ee a s t e r n ,c e n t r a la n d w e s t e r n r e g i o n s ,b u t t h ed i g i t a l e c o n o m y i nt h e c e n t r a l a n dw e s t e r nr e g i o n sd i dn o t p l a y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r o l e i n r e g u l a t i n g t h e c o n v e r g e n c e s p e e d o f 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m e n t .K e y w o r d s :d i g i t a le c o n o m y ;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o t a l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s p a t i a l s pi l l o v e r e f f e c t23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㊂但是在现阶段,受到劳动力供给短缺㊁资本投资回报率下降㊁出口受阻等因素的叠加冲击,传统投资驱动与要素驱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下滑,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㊂纵观世界历史,历次工业革命均带来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实现了生产力的跨越式进步㊂当前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数字经济催生出 新技术经济 范式,通过质量变革㊁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推动资源配置方式㊁生产组织方式与创新模式变革,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㊂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21“显示,2005 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从2.6万亿元增长到39.2万亿元,G D P占比从14.2%提高到38.6%,数字经济处于高速扩张态势㊂随着 十四五 规划的不断推进,数字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引擎 ㊂当前数字经济得到初步释放,服务业数字化快速发展,但实体经济数字化应用仍相对不足,产业数字化转型水平㊁居民信息利用能力及数字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国数字经济的比较优势与发展潜能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㊂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快㊁辐射范围广㊁影响程度深,推动生产方式㊁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成为重组要素资源㊁重塑经济结构㊁改善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㊂因此,在新一轮信息革命的机遇期,以及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效率变革的关键期,探究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㊂一、文献综述梳理现有文献发现,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个角度: (1)要素配置角度㊂要素配置视角的研究焦点主要在于劳动力配置,即数字经济能否通过改善劳动力配置,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㊂学者从缓解信息不对称㊁市场分割,提升就业灵活化等角度出发[1],解释数字经济有助于优化劳动力配置㊂但居民信息利用能力存在差异,同时受制于区域经济水平㊁受教育水平㊁数字鸿沟等因素制约,数字经济的劳动力配置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2]㊂刘军[3]纳入空间交互影响分析指出,数字经济会产生负向溢出影响,加剧周边地区劳动力错配㊂(2)技术进步角度㊂从宏观层面来看,一方面数字经济通过变革创新配置方式㊁改善创新要素错配㊁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进而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46]㊂另一方面,王宏鸣等[7]认为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满足数字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创新难以演化为关键性技术进步,数字经济无法通过改善创新要素错配进而促进技术进步㊂从微观层面来看,一方面陈剑等[8]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能通过消弭 产学研 隔阂㊁提高技术创新精度㊁形成数据驱动创新模式,促进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刘然等[9]认为数字经济因其自我膨胀性,企业数字化转型极易引发数字垄断,邓洲[10]认为企业垄断的形成会阻碍其他企业主体创新效应发挥,而技术㊁劳动与资本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强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会引起 破坏式创新 ,数字化转型不足会阻碍生产技术突破[11]㊂综上所述,学界就数字经济能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观点并不统一,研究的焦点在于能否改善劳动力错配㊁促进技术进步两个方面,其原因在于区域 数字鸿沟 与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差异会阻碍数字经济的配置效应发挥,而数字经济自我膨胀性会诱发数字经济发达区域产生 虹吸效应 ,同时可能诱发区域间发展的 马太效应 ㊂基于此,本研究的边际贡献在于:①对数字经济进行了组成分解,分析不同的数字阙值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②传统计量模型基于样本独立与同质的假设,忽视了样本相关与异质性的典型事实,本研究纳入空间交互影响,分析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③对是否存在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收敛性进行了识别,为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供经验证据㊂二、理论分析1.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㊁知识溢出与人力资本积累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但 技术经济 范式理论指出,重大技术革命需要依靠其产生的 技术经济 范式激发创新潜能,而 技术经济 范式的形成需要新关键要素产生㊁新主导性通用技术形成与应用㊁新基础设施涌现㊁新兴产业爆发㊁新组织形式与制度变革五个条件,且相互联系㊂基于数字经济构成,分析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㊂(1)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㊁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㊂数字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与公共性,有助于知识㊁技术的广泛传播与使用,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本水平与知识密度㊂数字基础设施有助于创新资源的集聚与整合,释放社会创新潜能,推动技术进步㊂(2)数字产业化有助于提高要素回报率㊁优化要素配置,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㊂根据梅特卡夫定律,数字产品的价值创造与网络连接用户数量密切相关,在既定要素投入下获取利润最大化㊂数字产业发展水平与数字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一方面,数字技术降低信息搜寻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为劳动力配置开辟 数字通道 ,克服了传统就业渠道单一㊁连续性不足等弊端㊂另一方面,数字通信技术增强了资本的即时转移交付能力,拓宽了金融服务范围,有效解决领域错配㊁属性错配和阶段错配㊂此外,数字技术通过变革教育供给结构㊁管理方式㊁制度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及居民信息利用能力㊂(3)产业数字化通过提升效率㊁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㊂数字技术有助于降低企业内部信息获取与沟通成本,提高企业内部信息传播效率及企业管理效率㊂产业数字化转型有效扩大组织边界,推动生产的社会分工,有效整合供应链资源,有助于消弭 产学研 隔阂,提高创新资源的成果转化速度,从而有效推动技术进步㊂2.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新经济地理学认为,知识溢出对技术创新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数字基础设施有助于知识溢出㊂数字基础设施打破了知识溢出对地理空间的依赖,加强地区间交流的深度与广度㊂但数字基础设施的知识溢出效应,会因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差异,使得率先取得技术创新突破的地区产生 虹吸效应 ,进而扩大区域创新能力差距㊂(2)数字产业化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㊂数字技术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要素流动性,加速要素跨区域流动,促进跨区域要素整合,从而产生空间外溢㊂(3)产业数字化通过知识和技术溢出㊁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进而产生空间溢出效应㊂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展企业边界,使得先进生产模式㊁知识和技术,在社会协作生产中得到广泛传播,同时提高区域间企业的关联度,缓解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促使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企业之间充分流动㊂33第6期 周 慧等: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检验3.数字经济缩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机制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技术的广泛传播是实现经济收敛的两个关键因素㊂①数字经济显著提高要素流动性㊂数字经济能凭借数字基础设施实现不同时空主体之间的互联互通,为要素流动开辟 数字化通道 ㊂同时数字技术的技术优势,能显著降低信息不确定性,确保要素能向欠发达地区的高效率部门转移㊂②数字经济有力助推技术传播,一是数字基础设施能打破时空限制,有效促使知识与技术向欠发达区域下沉㊂二是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分工协作,欠发达地区能通过产业链,获取来自发达地区的技术援助㊂三是数字技术能实现关键生产技术的数据化保存与运用,有助于缺乏高端人才的欠发达地区也能在标准化生产流程中大规模运用关键生产技术㊂三、研究设计1.变量选取被解释变量:高质量发展采用全要素生产率(F f p)描述,利用D e a p2.1软件测得M a l m q u i s t指数,将基期T F P2012设为1,则T F P2013=T F P2012ˑM a l m q u i s t2013,后续年份T F P计算依次类推,其中劳动投入采用全社会从业人数进行表征,产出采用地区生产总值进行表征并以2012年为基期对其作平减处理,资本投入采用如下的永续存盘法估算:K i,t=I i,t/P i,t+K i,t-1ˑ(1-δ)(1)式中:I代表固定资产投资;P代表固定资产投资平减指数;K代表资本存量;δ为折旧率, i代表省份;t代表年份,同时借鉴周慧[12]研究中的处理方法,固定资产投资平减指数通过以2012年为基期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换算得到,基期资本存量通过以2012年为基期平减后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除以10%得到,折旧率设为9.6%㊂解释变量:数字经济,采用数字经济综合得分(d e)进行表征,学界对数字经济概念尚没有统一,本研究参照‘ 十四五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对数字经济的界定,同时借鉴相关学者的做法,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见表1,采用熵值法对数字经济综合得分进行测度㊂表1数字经济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属性权重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移动电话用户/万户正向0.0502长途光缆线路长度/k m正向0.0316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万个正向0.0557域名数/万个正向0.0468电信业务总量/亿元正向0.0278信息传输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人正向0.0582信息传输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元正向0.0374软件产业业务收入/万元正向0.0685信息传输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正向0.061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发经费/万元正向0.0483使用计算机的企业/个正向0.0595使用互联网的企业/个正向0.0592有网站的企业/个正向0.0673采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个正向0.0617通过互联网开展有关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个正向0.0592通过互联网对本企业进行宣传和推广的企业/个正向0.0654有电子商务应用的企业数/个正向0.0593电子商务销售额/亿元正向0.0457电子商务采购额/亿元正向0.036943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控制变量:参考已有研究结果,引入如下控制变量㊂政府作用(G o v ):采用地区政府财政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行表征;外商直接投资(F d i ):采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生产总值比重进行表征;金融发展(F i n ):采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行表征;基础设施(I n f ):采用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进行表征㊂2.数据来源由于数字经济相关指标统计时间晚㊁年限少,为了遵循数据可得性与科学性,本文选取我国2012 2019年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㊂数字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固定资产统计年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中国统计年鉴“,其余指标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通过线性插值法补充,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㊂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变量名称样本数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F f p2401.20530.17290.85301.7015D e 2401.18700.15651.00961.8889G o v 2400.25130.10270.11810.6284F d i 2400.05790.05620.00760.2708F i n 2401.69200.76210.76695.3133I n f2400.26400.43660.02775.87523.模型构建数字经济具有技术特性,不仅能促使要素跨区域流动,而且能产生知识溢出效应,此外为了使模型更具直观的经济意义,构建模型如下:l n F f p i t =α0+ρW l n F f p i t +β1l n D e i t +β2l n X i t +θ1W l n D e i t +θ2W l n X i t +μi +λt +εi t (2)式中:W 为空间权重矩阵;l n F f p ㊁l n D e 为省份i 在t 时刻经济高质量与数字经济综合得分;X 代表一系列控制变量;μi 与λt 表示个体与时间效应;εi t 为随机误差项,当θ=0时退化为S L M 模型,当θ=0且β=0时退化为S E M 模型㊂α0为常数项,ρ表示全要素生产年空间回归系数,β1表示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回归系数,β2表示控制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回归系数,θ1表示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回归系数,θ2表示控制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回归系数㊂四、实证分析1.空间相关性分析经济地理矩阵和地理距离矩阵下的全域莫兰指数如表3所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两种矩阵下,均通过5%以上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数字经济在经济地理矩阵下均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而在地理矩阵下大多数年份仍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两者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㊂采用局部莫兰指数对特定区域及周围区域之间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以2014年和2019年为例,绘制全国范围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局部莫兰散点图㊂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大部分观测值均分布在第一㊁三象限,表明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现高水平集聚与低水平集聚特征,因此,本文采用空间53第6期 周 慧等: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检验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较为合理㊂表3 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域莫兰指数类别年份莫兰指数(W 1)莫兰指数(W 2)数字经济20120.3320***0.041020130.3700***0.066020140.3880***0.0920*20150.3940***0.1040*20160.3840***0.1060*20170.3660***0.0860*20180.3540***0.081020190.3450***0.0860*类别年份莫兰指数(W 1)莫兰指数(W 2)全要素生产率20130.2610***0.2810***20140.2860***0.3460***20150.2870***0.3120***20160.2050**0.3190***20170.1570**0.2940***20180.1720**0.2790***20190.3260***0.3410***注:***㊁**㊁*分别代表通过1%㊁5%㊁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下同;W 1㊁W 2分别代表经济地理矩阵㊁地理距离矩阵,下同㊂(a )2014年(b )2019年图1 2014年与2019年数字经济的局部莫兰散点图(W 2)(a )2014年(b )2019年图2 2014年与2019年数字经济的局部莫兰散点图(W 1)(a )2014年(b )2019年图3 2014年与2019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局部莫兰散点图(W 2)63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5卷(a )2014年(b )2019年图4 2014年与2019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局部莫兰散点图(W 3)2.空间计量模型选择L M 检验在邻接矩阵下,除R -L M L a g 外,其余指标均在5%水平下拒绝原假设㊂进一步通过L R 检验空间杜宾模型(S D M )是否退化为空间误差模型(S E M )或空间误差模型(S A R ),结果表明显著拒绝原假设,验证S D M 无法退化为S E M 或S A R ㊂H a u s m a n 检验结果表明,固定效应优于随机效应,而联合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矩阵下均应选择双向固定的S D M 模型,见表4㊂表4 L M ㊁L R ㊁H a u s m a n 与联合显著性检验变量W 1统计值p 值W 2统计值p 值L 19.319***0.00205.805**0.0160R 11.2080.27201.6420.2000L 231.678***0.000027.074***0.0000R 223.567***0.000022.911***0.0000L 363.270***0.000070.990***0.0000变量W 1统计值p 值W 2统计值p 值L 440.610***0.000038.160***0.0000H 47.010***0.000032.550***0.0000L 5382.030***0.0000356.740***0.0000L 678.770***0.000036.570***0.0001注:L 1为L M L a g ,表示滞后期的L M 检验;R 1为R -L M L a g ,表示滞后期的L M 检验的稳健性;L 2为LM E r r o r ,表示L M 检验的误差项;R 2为R -L M E r r o r ,表示L M 检验误差项的稳健性;L 3为L R _s p a t i a l _l a g ,表示L R 检验的空间滞后项;L 4为LR _s p a t i a l _e r r o r ,表示L R 检验的空间误差项;H 为H a u s m a n 检验;L 5为L R _b o t h _t i m e ,表示L R 的时间效应;L 6为L R _b o t h _i n d ,表示L R 的个体效应检验㊂3.回归检验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均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横向对比来看,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最大,西部次之,东部最小㊂全国及东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回归系数为负,可能的原因在于通过外商投资形成的企业多为中低端企业,不仅缺乏技术密集型企业,也导致中低端企业陷入低效率的 同质化 竞争,抑制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㊂与之相反,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回归系数为正,其原因在于西部地区整体经济水平较低,产业结构相对落后,通过外商投资形成的中低端企业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㊂全国及东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回归系数为负,该项指标无法准确地反映资本的配置效率,一方面,大量金融资金闲置降低了资本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性与逐利性,非闲置资金多集中于房地产㊁制造业等加剧了资本错配,从而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㊂与之相反,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回归系数为正,其原因在于流向西部地区的信贷资金较少,73第6期 周 慧等: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检验83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而促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有助于改善区域资本错配,从而缓解西部地区资金不足的现实困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㊂全国及东中部地区道路基础设施回归系数为正,完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有助于提高生产要素流动性㊂与之相反,西部地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回归系数为负,可能的原因在于西部地区是劳动力流出地区,伴随西部地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剧了劳动力向东中部地区转移,而劳动力流出又具有明显择优选择性特征,因此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㊂表5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杜宾回归结果(W1)变量全国东部中部西部l n D e0.6946***(5.78)0.3442**(2.50)0.9402***(3.58)0.5465**(2.34)l n G o v-0.4117***(-9.36)-0.3031***(-4.71)-0.6481***(-6.08)-0.6646***(-8.83) l n F d i-0.0232*(-1.7)-0.0634**(-2.26)-0.0347(-1.57)0.0047(0.33)l n F i n-0.1234***(-3.77)-0.1427***(-3.08)-0.2177***(-3.73)0.0311(0.52)l n I n f0.0131**(2.04)0.0015(0.16)0.0565***(3.64)-0.0212***(-2.61) W l n D e-0.3441(-1.25)-1.1274***(-4.13)-0.4995(-0.92)-2.3546***(-3.57) W l n G o v-0.2821**(-2.28)-0.0627(-0.46)-0.0345(-0.21)-0.4458**(-2.55) W l n F d i-0.0039(-0.15)-0.0745(-1.62)-0.0161(-0.39)0.0034(0.14)W l n F i n-0.0550(-0.78)0.0315(0.37)-0.1105(-1.52)0.0783(0.56)W l n I n f-0.0066(-0.35)-0.0226(-1.52)0.1030***(3.75)-0.0925***(-4.18) S10.0013***(10.95)0.0012***(7.13)0.0007***(5.59)0.0005***(6.48) l n L455.2544184.9588143.3872189.6197N240966480注:各变量下方的数值为Z统计值,S1为S i g m a2,表示方差,下同㊂表6报告了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分解结果,从系数方向来看,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而间接效应为负且不显著,表明本地区数字经济水平提高仅能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抑制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㊂一方面,本地区数字经济水平提高不仅为本地区提供大量高端就业岗位,而且会形成更好的发展前景,从而 虹吸 周边地区的人才;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会因其自身的自我膨胀性,产生垄断,导致周边地区的生产要素与技术向本地区流动㊂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直接效应最大,西部次之,东部最小㊂与中部地区相比,西部人力资本水平较低,而信息利用能力作为现阶段主要的 数字鸿沟 ,导致西部地区个体从数字经济中的获益低于中部地区㊂表6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分解(W1)区域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全国0.7015***(5.65)-0.3620(-1.48)0.3395*(1.70)东部0.4653***(3.30)-1.066***(-4.31)-0.6007***(-2.61)中部0.9622***(3.29)-0.5632(-1.16)0.3990(0.79)西部0.6479***(2.68)-2.2050***(-3.56)-1.5570**(-2.51)为进一步考察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期作用,本文纳入空间交互影响,构建条件β收敛模型进一步检验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收敛性,相关回归结果见表7㊂由表7可得:①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收敛,其收敛速度分别为0.8514㊁0.6828㊁0.2548与1.4619,东中部地区收敛速度低于全国水平,西部地区收敛速度高于全国水平,而横向比较来看,西部地区收敛速度最快㊁东部次之,而中部最慢;②全国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加快全国与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收敛速度㊂与之相反,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回归系数为负且并不显著㊂其原因在于:一是产业数字转型化不足阻碍了跨区域分工协作,制约了生产要素与技术的流动;二是东部地区的 虹吸效应 阻碍了数字经济的配置作用发挥,生产要素与技术不断向东部聚集,并未流向中西部地区的高收益部门;三是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偏低,居民从数字技术产生的知识溢出中获益低于东部地区㊂表7 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件收敛性的空间杜宾回归结果(W 1)变量全国东部中部西部β-0.5732***(-9.72)-0.4948***(-4.89)-0.2249***(-3.17)-0.7682***(-9.25)l n D e0.3700**(2.48)0.4743*(1.95)-0.2174(-0.85)-0.0918(-0.30)l n G o v -0.2691***(-6.12)-0.2104***(-3.17)-0.3133***(-4.74)-0.5460***(-5.82)l n F d i -0.0207(-1.61)-0.0407(-1.20)-0.0220*(-1.94)-0.0049(-0.34)l n F i n -0.1319***(-4.38)-0.0855(-1.61)-0.3312***(-8.36)0.0871(1.45)l n I n f0.0108(1.46)-0.0081(-0.57)0.0057(0.44)0.0230*(1.94)W β-0.1554(-0.98)0.4417**(2.15)-0.0598(-0.38)-0.2441(-1.08)W l n D e0.0486(0.13)-0.8134*(-1.68)-0.0191(-0.05)-3.2409***(-3.95)W l n G o v -0.1045(-0.86)0.1743(1.50)0.2296**(2.06)-0.7132***(-3.77)W l n F d i -0.0040(-0.16)0.0411(0.81)-0.0683***(-3.21)-0.0071(-0.32)W l n F i n -0.1551**(-2.24)0.0063(0.07)-0.2347***(-3.64)0.3305**(2.19)W l n I n f-0.0233(-1.10)-0.0369*(-1.72)0.0596**(2.05)-0.0316(-1.02)S 10.0010***(10.21)0.0014***(6.48)0.0001***(-1.69)0.0004***(5.79)l n L431.7286156.0006166.0980179.0755N 2108456704.稳健性检验为确保回归结果的可信度,将经济地理矩阵(W 1)替换为地理距离矩阵(W 2)进行稳健性检验㊂表8与表5对比可得:所有变量的系数方向均一致㊂核心解释变量数字经济的显著性水平虽有所下降,但依然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㊂横向对比来看,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影响最大,西部次之,东部最小的结论依然成立㊂与经济地理矩阵相比,地理矩阵下数字经济的回归系数值更小,表明加强地区间经济交流,有助于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影响作用㊂表9与表6对比可得: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直接效应系数值方向均保持一致㊂横向对比来看,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的直接效应最大,西部次之,东部最小的结论依然成立㊂经济地理矩阵下直接效应的系数值大于地理距离矩阵㊂表8 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杜宾回归结果(W 2)变量全 国东 部中 部西 部l n D e 0.5687***(5.72)0.2468*(1.66)0.5911***(2.78)0.4698*(1.65)l n G o v -0.4088***(-9.09)-0.3249***(-4.3)-0.4225***(-4.86)-0.6347***(-6.59)l n F d i -0.0149(-1.1)-0.0585*(-1.73)-0.0221(-0.99)0.0116(0.71)l n F i n -0.1455***(-4.42)-0.2035***(-3.76)-0.1526***(-2.7)0.0578(0.92)l n I n f0.0103(1.53)0.0083(0.66)0.0412***(3.98)-0.0132(-1.38)W l n D e-0.3463(-1.31)-0.8776**(-2.24)-0.3691(-0.86)-0.4043(-0.49)W l n G o v 0.1881(1.48)0.0932(0.53)-0.2307(-1.27)-0.2406(-1.01)W l n F d i -0.0281(-0.77)-0.0276(-0.47)-0.0234(-0.42)-0.0651*(-1.84)W l n F i n -0.1500**(-1.98)-0.0150(-0.15)-0.1639**(-2.42)0.4658**(2.05)W l n I n f-0.0070(-0.31)-0.0303(-1.21)0.0854***(3.14)-0.0540*(-1.73)S 10.0014***(10.9)0.0016***(6.92)0.0005***(5.63)0.0006***(6.37)l n L451.5173173.8682153.5017182.7295N 24096648093第6期 周 慧等: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检验04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表9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分解(W2)区域变量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全国l n D e0.5633***(5.54)-0.2697(-0.88)0.2935(0.90)东部l n D e0.2698*(1.8)-0.8372**(-2.15)-0.5674(-1.23)中部l n D e0.5796**(2.44)-0.3384(-0.73)0.2411(0.38)西部l n D e0.4873*(1.66)-0.3717(-0.46)0.1156(0.13)表10报告了地理矩阵下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件收敛性的回归结果,由表10和表8对比可得: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依然均存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收敛性,同时西部地区收敛速度最快,东部次之,中部最慢的结论仍然成立㊂全国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回归系数仍然显著为正,表明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改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收敛速度㊂表10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收敛性系数(W2)变量全国东部中部西部β-0.5705***-0.5911***-0.4053***-0.6579***l0.84510.89430.51971.0727五、结论与建议研究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进行了收敛性检验,主要研究结论包括:①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水平提高,均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影响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影响最大,西部次之,东部最小㊂此外,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也呈现中部地区最大,西部次之,东部最小的特征㊂②完善数字基础设施㊁发展数字产业和推进产业数字化均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三者的直接效应也均显著为正㊂③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收敛,但仅全国和东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全国和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水平提高有助于改善经济高质量收敛速度㊂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①强化政府引领作用㊂数字基础设施具有先导性,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注重提 质 保 量 ㊂目前我国已经实现网络全覆盖,加快5G网络建设,加速推动 算力 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出数字基础设施的 乘数效应 ㊂强化政府引领作用,数字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需要政府弥补市场失灵,聚焦民生领域和产业需求,做好数字基建的顶层设计㊂②大力发展数字产业㊂数字产品具有高附加值㊁低边际成本的特点,在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的条件下,发展数字产业有助于实现集约化生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㊂数字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业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效率的大小㊂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贡献度,要聚焦关键性数字技术的突破,从而提升数字技术水平,强化数字赋能能力㊂③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㊂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生产效率提升,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引进智能数控等数字硬件设备对生产流程进行数字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引进先进工业数字软件以提高 算力 水平,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与消弭效率损失㊂通过数字技术缓解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企业关联度,促进跨区域的分工协作形成,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㊂④因地制宜地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政策㊂对东部地区而言,一方面发挥 龙头 示范作用,推进全国范围的产业分工协作,逐步将生产㊁制造等部门向低成本区域转移,保留研发等高。
年度经济运行情况总结(3篇)
第1篇一、总体情况2021年,我国经济在克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胜严重洪涝灾害等多重困难挑战下,保持了稳定恢复增长的良好态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14.37万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二、主要特点1.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
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风电装机容量等新兴产业保持高速增长。
2.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9%,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5.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4%。
3.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5%,其中网上零售额增长14.1%。
新能源汽车、健康产品等消费增长较快。
4. 对外贸易保持增长。
202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1.4%。
其中,出口增长21.2%,进口增长21.7%。
5.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
2021年,广义货币M2增长9.1%,狭义货币M1增长8.1%。
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保持平稳运行。
6. 就业形势稳定。
202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低于预期目标。
三、存在问题1. 经济增长动力仍需增强。
尽管我国经济增速实现正增长,但部分行业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
2. 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
一些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下跌、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3. 金融风险防控压力较大。
部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上升,房地产市场风险不容忽视。
4. 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一些地区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3.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链水平。
4.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广东省珠三角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指标数据分析报告2024版
广东省珠三角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指标数据分析报告2024版广东省是中国的经济强省,拥有中国最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
广东省的服务业是支撑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指标数据分析报告将对广东省服务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数量上来看,2024年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共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XXX家。
与2024年相比,企业数量有所增长,显示出广东省服务业的发展势头良好。
其次,从服务业企业主要指标中的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来看,2024年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服务业企业数量XXX家,就业人数XXX人。
与2024年相比,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均有所增加。
这说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再次,从服务业企业主要指标中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来看,2024年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服务业的营业收入为XXX亿元,利润为XXX亿元。
与2024年相比,营业收入和利润均有所增长。
这表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服务业企业在经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最后,从服务业企业主要指标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来看,2024年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服务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比例增加。
同时,服务业企业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高端服务和创新型服务行业快速发展。
这说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服务业企业在提高自身竞争力和适应市场需求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综上所述,广东省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指标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广东省的服务业在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服务业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增长,营业收入和利润增加,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表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服务业正朝着更加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2016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年末常住人口10999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29.45万人,出生率11.85‰;死亡人口48.17万人,死亡率4.41‰;自然增长人口81.28万人,自然增长率7.44‰。
表1 2016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初步核算,2016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95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7.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93.58亿元,增长3.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9%;第二产业增加值34372.46亿元,增长6.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8%;第三产业增加值41446.01亿元,增长9.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1.3%。
三次产业结构为4.7:43.2:52.1。
在现代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8817.68亿元,增长11.7%;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5739.78亿元,增长9.5%。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5568.17亿元,增长10.4%。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1%,金融业增长11.5%,房地产业增长6.9%。
民营经济增加值42578.76亿元,增长7.8%。
2016年,广东人均GDP达到72787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0958美元。
分区域看,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79.3%,粤东西北地区占20.7%,东翼、西翼、山区分别占6.9%、7.6%、6.2%。
表2 2016年分区域主要指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3%,其中,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2.0%。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4.8%,衣着类上涨2.7%,居住类上涨1.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2%,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5%,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4%,医疗保健类上涨2.8%,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6%,其中能源类下降4.5%,高技术类下降0.1%;轻工业上涨0.7%,重工业下降1.3%;生产资料下降1.4%,生活资料上涨0.8%;初级产品下降5.5%,中间产品下降0.7%,最终产品下降0.4%;采矿业下降4.1%、制造业下降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
析报告2018版
序言
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析报告对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做出全面梳理,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机构和个人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机构和个人加深对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理解,洞悉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
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8
五、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8
六、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9
七、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9
八、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0)
图表目录
表1: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统计表 (1)
表2: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4: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3)
表5: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 (4)
表6: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 (5)
表8: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 (7)
表12: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表 (7)
表13: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8 表14: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
(比上年增长%)8表14: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 (9)
表16: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
第一节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概况
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7年):
表1: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统计表
第二节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指标分析
一、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
表2: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
表3: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三、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表4: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指标数量(亿元)占总值比重
四、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表5: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
五、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表6: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六、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表7: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5-2017)统计表
七、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表8: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八、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表9: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第三节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指标分析
一、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
表10: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
二、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表11: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现状统计表
三、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12: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占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比重统计表
四、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表13: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
五、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表14: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六、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表15: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5-2017)统计表
年份指标数量(亿元)
七、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表16: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
八、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表17:广东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同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