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源热泵若不能100_回灌地下水将是子孙后代的灾难
水源热泵地下水井施工相关说明
![水源热泵地下水井施工相关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0cde4f3f705cc175527092d.png)
水源热泵地下水井施工相关说明一、水井工艺:水井是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的重要设施,因为它是整个系统的唯一能量来源。
为确保它的使用效果、使用寿命和回灌效果,工程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1、回灌量设计:根据70年代德国相关资料记载,通过水分子同位素试验,一般地质条件下,回水层井壁截面积应是出水层截面积的四倍,方能保证井水全部自然回灌,即一口出四口回。
但这样水井数量较多,为减少数量,在以后20多年间,通过实践又发明了加压回灌和单井回灌方法,通过减少井水回灌中的渗透阻力,增加通透系数,保证井水全部回灌。
2、使用寿命设计:众所周知,水井越用越活,因此出水井工艺主要解决井水含沙量问题;而回水井不但考虑回灌也要考虑淤积,针对这一问题,就使水井兼具出回两种功能,从而在运行过程中实现自动洗井,这样水井寿命一般可达到30年以上。
3、防塌陷设计:水井之所以会塌陷,是因为回灌不好和上部没有止水。
湿陷性、半湿陷性土壤在回灌不好而淤积时容易塌陷,因此水井设计时除了保证回灌也要在水井上部止水,一般采用泥球止水和水泥砂浆止水,使水井上部20—40米既不出水也不回水,在水位保持动态平衡的情况下,确保水井周围建筑物不受影响,即打井位置不受场地所限,一般距建筑物3米以外即可。
4、水质净化设计:因井水要经过机组提供能量,为防止堵塞和腐蚀,井管要采用高压水泥管和不锈钢滤网,同时加装旋流除污器和电子水处理仪,通过物理方式保证水质;同时在水井上部采用井盖密封确保人物的通行。
5、井水节能设计:对任何建筑物而言,冷热负荷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而能量来源—井水也应随之变化,否则就会造成电能的浪费。
为此,在井水供应方面采用了温度变频控制装置,一方面节约电能,另一方面通过负荷低谷减少出水量,有助于地下传热的进行,使水温更加恒定。
人类饮用水一般为地下400米—1200米以下的中、深层地下水,因其为地壳运动过程中的封存水,基本不能再生,因而这部分水资源应限制使用;水源热泵机组用于换热的井水为100m以上浅表层地下水,仅仅用于换热而不消耗,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更不会影响人类饮用水。
地水源热泵系统介绍1(1)
![地水源热泵系统介绍1(1)](https://img.taocdn.com/s3/m/79386b2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7.png)
2.2 水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
• 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可同时实现采暖和制冷的高效节能空 调系统,它主要是以地下水中的热能,作为热泵夏季制冷 的冷却源、冬季采暖供热的低温热源;即在冬季,热泵把 水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建筑物室内采暖;夏季,把 建筑物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水中去,达到建筑 物制冷目的。
•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能效比高一般都在4.0以上, 通常热泵机组消耗1单位的能量,再加上土壤中储 存的3单位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单位以上的热 量或冷量,节能效果明显。
地源热泵系统原理示意图
地源热泵系统原理示意图
一、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介绍
• 3. 地源热泵系统发展背景
• 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重点支持了一批风力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供热和地源热泵供热 (制冷)、氢能等方面的产业化项目。在太阳能 供热和地源热泵供热(制冷)方面,开展新型太 阳能热水器和地源热泵系统产业化。包括高可靠 性新型真空管集热器、大面积中高温太阳能热水 系统、全天候太阳能热水系统、高效地源热泵及 其配套系统。
一、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介绍
• (3) 节水省地 • 1)以土壤为冷热源,向其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不消耗
水资源,不会对其造成污染。 • 2)省去了锅炉房及附属煤场、储油房、冷却塔等设施,
机房面积大大小于常规空调系统,节省建筑空间,也有利 于建筑的美观 • (4) 环境效益显著 该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在供 热时,没有燃烧,没有排烟,也没有废弃物,不需要堆放 燃料废物的场地,不会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对环境非常友 好,是理想的绿色环保产品。 • (5) 运行安全稳定,可靠性高 • 地源热泵系统在运行中无燃烧设备,因此不可能产生二氧 化碳、一氧化碳之类的废气,也不存在丙烷气体,因而也 不会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使用安全。燃油、燃气锅炉供暖, 其燃烧产物对居住环境污染极
水源热泵回灌技术分析及强制回灌技术的探索
![水源热泵回灌技术分析及强制回灌技术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2ef23a8b84ae45c3a358cc5.png)
水源热泵回灌技术分析及强制回灌技术的探索摘要:地下水源热泵通过“地下水抽出—能量交换—回灌”的循环过程,实现了夏季地下水温度升高,冬季地下水温度降低,以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
因此,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中,除了需要抽取足够的地下水量外,还应该把同量的地下水回灌到原来的含水层中,以使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在地下水源热泵的运行过程中,地下水的回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地下水回灌技术是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关键技术。
但在回灌过程中,常常出现抽出来的水不能全部回灌的现象。
如果长期不能正常回灌就会导致承压含水层厚度减小,进而导致地下水储量的减少、地面沉降等问题。
若沉降量较大或出现差异沉降过大,还可能造成地面建筑物变形或破坏。
因此,进行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回灌理论和回灌条件及方法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水源热泵回灌强制回灌方式1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对于水源热泵(water source heat pump,简称WSHP)技术,地面上热泵系统的设备和技术都已经相当成熟,而主要的技术/瓶颈0为地下水回灌系统。
很多地区的水源热泵工程存在回灌困难的问题,一些单位将不能回灌的地下水偷偷排入河道或者下水管网,不但造成了洁净淡水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使水源热泵技术在很多地区遭到了人们的排斥。
但水源热泵效率高、占地少的特点又是地源热泵无法比拟的。
因此,积极研究回灌技术,对地下水水源热泵技术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国内对水源热泵回灌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的不多,多数工程基本通过经验设计,这些工程里面采用压力回灌的比例也极少。
以北京为例,多数工程都是采用增加回灌井数量的方式来解决回灌困难问题的。
2 地下水源热泵回灌率低机理分析地下水源热泵回灌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①井的过滤器及井周围的堵塞问题;②抽水后水位下降带来的含水层骨架的压密问题。
2.1 堵塞机理分析地下水源热泵回灌难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井的过滤器及井周附近含水层的堵塞问题。
通常根据成因将堵塞分为物理堵塞、化学堵塞和生物堵塞 3 种类型。
水源热泵对水井的要求
![水源热泵对水井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5b9b77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4.png)
水源热泵对水井的要求篇一水源热泵对水井的要求咱今天就好好唠唠水源热泵对水井的要求,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哈!为啥要提这些要求呢?很简单,就为了让这水源热泵能顺顺溜溜地工作,给咱带来舒适的环境和高效的能源利用。
首先说说这水井的位置,你可别随便找个地儿就打井,那能行?得选个地质条件稳定的地方,要是地质不稳定,这井出问题了咋整?而且周围环境也得干净,别挨着那些污染源,不然抽上来的水不干净,这热泵还能用吗?再讲讲这水井的深度。
**深度可不能太浅了,起码得达到 XX 米以上**,要不然水量不够,热泵干转不干活,那不是白搭?还有这水井的直径,也有讲究,**直径得在 XX 厘米左右**,太小了水不够抽,太大了又浪费成本。
说到这井水的水质,那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水里头不能有太多杂质,酸碱度也得适中,总不能是强酸强碱吧?那不得把热泵给腐蚀坏了?还有这水井的出水量,**每小时至少得有 XX 立方米**,少了可满足不了热泵的需求。
而且这出水的温度也得稳定,波动不能太大,不然热泵工作起来可费劲了。
你说要是不按照这些要求来会咋样?那后果可严重了,热泵不好使,浪费钱不说,还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这得多闹心啊!所以啊,大家可得把这些要求放在心上,别不当回事!篇二水源热泵对水井的要求嘿,朋友们!今儿咱来好好聊聊水源热泵对水井的要求,这可重要得很呐!为啥要这么重视这些要求呢?你想想,要是水井不符合要求,那水源热泵能好好干活吗?就好比让一个运动员穿着不合脚的鞋去跑步,能跑快吗?不能啊!先说这水井的建造材料,得用高质量的,别为了省钱用那些劣质的,不然用不了多久就出问题,修都不好修。
然后是水井的密封性。
这可得严实了,要是漏水,那不是白忙活?而且还得防止外界的污染物渗进去,污染了井水。
再说说水井的维护。
定期检查那是必须的,发现小毛病赶紧处理,别等变成大问题了才着急。
就像人定期体检一样,早发现早治疗。
还有这水井的使用寿命,咱得有个预期吧?起码得能用个 XX 年以上,不然隔三差五换水井,谁受得了?**重点来了哈,水井的抽水设备得给力**,功率要够,效率要高,别抽半天抽不上来水。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强制性条文)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强制性条文)](https://img.taocdn.com/s3/m/1767950ceff9aef8941e065f.png)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强制性条文第三章 室内外计算参数3.1.9 建筑物室内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民用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按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确定;2、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 3/h 的新风量。
第四章 采暖4.1.8 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应按下式确定:,min ()n w o y n a t t R t a -=D (4.1.8-1)或,min ()n w o n ya t t R R t -=D (4.1.8-2) 式中:R 0,min ——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m 2·℃/W );t n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按本规范第3.1.1 条和第4.2.4 条采用; t w ——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按本规范第4.1.9 条采用; α ——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按本规范表4.1.8-1 采用;∆t w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允许温差(℃),按本规范表4.1.8-2 采用;a n ——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系数[ W/(m 2·℃) ],按本规范表4.1.8-3 采用;R n ——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阻(m 2·℃/W ),按本规范表4.1.8-3 采用。
注: 1 本条不适用于窗、阳台门和天窗。
2 砖石墙体的传热阻,可比式(4.1.8-1,4.1.8-2)的计算结果小5%。
3 外门(阳台门除外)的最小传热阻,不应小于按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所确定的外墙最小传热阻的60%。
4 当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10℃时,内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亦应通过计算确定。
5当居住建筑、医院及幼儿园等建筑物采用轻型结构时,其外墙最小传热阻,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及《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 26)的要求。
表4.1.8-1 温差修正系数(α)表4.1.8-2 允许温差∆t y值(℃)注:1 室内空气干湿程度的区分,应根据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按表4.1.8-4 确定。
地下水水源热泵若不能100%的回灌将是灾难
![地下水水源热泵若不能100%的回灌将是灾难](https://img.taocdn.com/s3/m/b5a113e4856a561252d36f91.png)
地下水源热泵若不能100%的回灌将是灾难发表时间:2009-10-29 发表人:发布机构:国际地源热泵协会打印此页引言热泵技术在暖通空调领域中构成的热泵供暖方式不仅避免了“高位能源—供暖—废弃物”的单向性传统供暖方式,而且跳过“过程末端治理”的第二种模式,直接走“再生能源+高位能—供暖—废弃物与再生能源的”部分能量循环使用的闭环式循环过程的第三种模式。
因此,近年来热泵供暖(冷)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1]。
但是,纵观世界各国热泵的发展态势,我们明显地看到,在世界各国热泵发展过程中曾多次出现热泵发展停滞、热泵市场下跌等问题。
我们应很好地吸取各国发展热泵的经验和教训,以便避免在今后我国热泵快速发展中出现类似的发展停滞现象。
为此,撰写本文,以发出科学的善良警告———地下水源热泵若不100%回灌地下水将是子孙后代的灾难。
其理由十分简单,即:·我国地下水资源十分短缺;·我国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已引起一些地质灾害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国内运行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回灌尚存在许多问题,又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国内有关部门与业主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回灌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测。
1、我国地下水资源十分短缺全球地下水水量为0.237×108km3,仅占全球水总量的1.71%,而其中咸水为0.1287×108km3,淡水为0.1083×108km3[2]。
而我国地下淡水资源量为694km3[3],仅占世界地下淡水资源的0.6/10000,可见我国地下水总量贫乏。
同时,由于我国地形、降水分布的地域性差异,使我国地下水资源具有南方丰富、北方贫乏的特征。
占全国总面积的60%的北方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260km3/a,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30%,不足南方的1/2。
占全国总面积约1/3的西北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110km3/a,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13%;而东南及中南地区,面积仅占全国的13%,但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为260km3/a,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30%[2]。
发展水源热泵 解决地下水回灌是关键
![发展水源热泵 解决地下水回灌是关键](https://img.taocdn.com/s3/m/c9b2eea365ce0508763213da.png)
发展水源热泵解决地下水回灌是关键发布日期:2015-08-13来源:水冷空调作者:水冷空调浏览次数:1003 核心提示:水冷空调网讯:浅层地温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在我国近几年发展迅猛,其中以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为主,尤以水源热泵运行经济。
水水冷空调网讯:浅层地温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在我国近几年发展迅猛,其中以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为主,尤以水源热泵运行经济。
水源热泵一般是以浅层的温度稳定的地下水为介质,通过抽水井和回灌井的水路循环实现热交换的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兴技术。
据调查,在近20年来,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在西欧逐渐发展成熟,并于本世纪迅速推广到国内。
但是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实际推广应用还面临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热短路、岩土层变形、冷热岛效应等一系列地下工程问题。
一、回灌问题是困扰我国地下水源热泵发展的瓶颈目前困扰我国地下水源热泵发展的瓶颈是回灌问题,一些水源热泵承包方不了解回灌井的钻井施工技术工艺,单纯地以供水井的水量衡量回灌量是不正确的。
在我国靠近山区的冲击扇上及盆地地区,卵、砾石及粗砂地层中孔隙度较大,成井后很容易回灌,且回灌使用效果永久。
许多地源热泵承包单位对水文地质条件和钻井施工工艺不了解,认为只要地下有水就能回灌,这是对回灌井认识不足。
由于前期投入非常大,在短时间内能够回灌,或在一年内就形成微量回灌,不但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长期下去会引发局部地面沉降和地质灾害。
我们调查了大量的资料,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对水源热泵所使用的地下水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加压回灌和净化处理,这无意之中就加大了水源热泵的利用成本。
虽然我国水源热泵的发展迅猛,但是科学论证不到位,致使把水源热泵这一可再生资源的重复利用引入误区。
二、回灌井的施工简述回灌井的施工首先要搞清楚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然后根据第一眼井的物探结果或地下水埋深及地层含水结构进行成井,成井后根据水量、水温、静水位和动水位等确定其他井的合理布局。
回灌井成井工艺非常复杂,不能运用单纯的传统供水井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地源热泵的利与弊
![地源热泵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e84e95ca9ec3d5bbfd0a7452.png)
地源热泵的利与弊1、地源热泵:未明确支持和大力推广,态度不明朗,有些地区明令禁止(天津,上海等)。
2、地源热泵:会对地下水资源、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实际上把对大气的污染转移到地下水水中,土壤中。
虽然理论上抽取的地下水将回灌到地下水层,但目前国内抽取的地下水真正做到全部回灌的少之又少,回灌难落实,采水量大于回灌量,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时将导致地质层发生变化,地面沉降。
另外,对水资源存在物理、化学、生物污染,怎样保证地下水层不受污染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武汉汤逊湖地区做的地下水源热泵空调,已经停用,没地下水了!北京地区使用水源热泵机组的地区,由于长期使用地下水,倒至地表层下陷。
)3、地源热泵:一旦地下水量不能满足机组要求,系统将瘫痪。
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一般3-5年需对水井、板式换热器进行定期维护。
4、地源热泵:主要取决于水井的寿命,达到设计出水的运行时间一般为3-5年。
5、地源热泵:水井、板式换热器需定期(一般为3-5年)维护,费用不菲,需交纳水资源费。
6、地源热泵;地下水量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不一定能满足机组要求,一旦地下水资源溃乏,系统随之瘫痪。
7、地源热泵:板式换热器需定期维护;水井需养井,由于泥砂堵塞,回灌量逐年递减,井的寿命最多3~5年。
8、地源热泵:风险性很大,地下水量的大小,国家对地下水源的使用政策都是不确定因素。
谁也无法保证可长期利用地下水源。
9、地源热泵有它的优点,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它的应用受到地质条件的制约:水质、水量、地下水的稳定性等。
地下水源热泵大量应用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最为典型的是回灌井失效,回灌井堵塞和溢出是大多数地下水源热泵都会出现的问题。
10、地源热泵由于它是利用地下热能这一可再生能源,最近几年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就在这项技术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的时候,我国一些地区却纷纷出现了地下水由于严重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的已导致地质层发生变化。
11、国外如美国、欧州主要研究和应用的地源热泵系统以及我国研究和推广的重点均是土壤源热泵系统而不是水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机组与水源热泵机组制冷及采暖时能效比较分析
![空气源热泵机组与水源热泵机组制冷及采暖时能效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a332260029bd64783e2cf0.png)
空气源热泵机组与水源热泵机组制冷及采暖时能效比较分析一、两种中央空调机组工作原理1.水源热泵机组工作原理是以水为载体,冬季把地下水中的低品位热能利用热泵原理,通过消耗部分电能,将提取出来的热量供房间取暖所用,而夏季把房间内的热量释放到地下水中,以达到夏季制冷的目的。
2.空气源热泵机组工作原理是以室外空气为载体,冬季把室外空气中的低品位热能利用热泵原理,通过消耗部分电能,将提取出来的热量供房间取暖所用,而夏季把房间内的热量释放到室外空气中,达到夏季制冷的目的。
二、两种中央空调机组设备机构特点1.水源热泵机组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及膨胀阀四大主要部件构成,制冷时主要依靠蒸发器与室内散热系统热交换从而达到空调制冷的目的,冬季时主要依靠冷凝器与室内散热系统热交换。
2.空气源热泵机组也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及膨胀阀四大主要部件构成,空气源热泵一般采用翅片换热器夏季充当冷凝器、冬季充当蒸发器使用。
空气源热泵机组通过机组内部安装的四通换向阀,在夏季制冷时其翅片换热器充当冷凝器使用与室外空气进行换热进行冷却;冬季时翅片换热器充当蒸发器使用与室外空气进行换热吸取空气中的热量。
三、两种中央空调机组制冷时冷凝器冷却方式分析中央空调机组在夏季制冷使用时,其冷凝器均需要通过外界不同类型的低品位能源进行冷却,将机组制冷时输出的电机功率产生的热量及房间热交换产生的热量带走或吸收从而达到一种热平衡。
1.水源热泵机组冷凝器的冷却方式:水源热泵机组夏季制冷时是依靠地下井水进行冷却,即地下井水与机组的的冷凝器进行循环换热,地下井水抽水后经过机组冷凝器,将热量通过直接回灌的方式把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对机组冷却的目的。
地下水温不受天气气候的变化而受影响,常年地下水温保持恒温。
2.空气源热泵机组换热器的冷却方式:空气源热泵机组夏季制冷时是依靠室外空气为低品位能源进行冷却,即室外空气与机组的翅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将换热器释放的热量直接排放到室外空气中,从而达到对机组冷却的目的。
地源热泵系统会破坏地下水和环境吗?
![地源热泵系统会破坏地下水和环境吗?](https://img.taocdn.com/s3/m/60a61ebda5e9856a57126036.png)
地源热泵系统会破坏地下水和环境吗?
地源热泵系统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此我们一定要区分开,土壤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的区别。
土壤源热泵是采用密闭式的地埋管与地下岩土层进行换热,水源热泵是直接抽取地下水为建筑供能。
二者在工作时都不会产生排放,仅使用少量的电能既可。
水源热泵由于会抽取地下水,现在在部分地区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因为其地下水的用量非常大,容易导致地下水枯竭。
但是土壤源热泵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其不抽取地下水、不污染地下水,是真正节能环保的中央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是否需要地下水呢?
地源热泵系统从学术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封闭循环的土壤源热泵,一种是开放式循环的水源热泵。
两种系统可以用一种主机,仅仅是能量来源不同。
但是水源热泵目前的市场正在经受巨大的考验,因为其需求使用地下水的量非常大,所以对地下水源的破坏也比较明显,所以现在部分地区开始禁止使用了,尤其是现在国家对于水资源进行保护以后,私人开采地下水资源都需要进行报备,否则不得私自开采地下水。
水地源热泵又是什么?
市面上目前有很多厂商在销售地源热泵主机时会注明是“水地源热泵”主机,也就是说大部分地源热泵的主机和水源热泵其实是相同的。
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二者的区别仅仅是热量来源不同。
水源热泵的地下部分是开放式系统,最为常见的是抽取地下水,直接抽取地下水到主机进行循环,或者是抽取江湖水给系统供能,做水源热泵最大的难题是要解决好水资源回灌的问题。
地源热泵原理则是通过封闭的地埋管系统从地下换热,不存在地下水枯竭的问题。
[转载]回灌技术
![[转载]回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6eb74f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b.png)
[转载]回灌技术原⽂地址:回灌技术作者:旱时⾬1 ⼈⼯回灌及其⽬的所谓地下⽔⼈⼯补给(即回灌),就是将被⽔源热泵机组交换热量后排出的⽔再注⼊地下含⽔层中去。
这样做可以补充地下⽔源,调节⽔位,维持储量平衡;可以回灌储能,提供冷热源,如冬灌夏⽤,夏灌冬⽤;可以保持含⽔层⽔头压⼒,防⽌地⾯沉降。
所以,为保护地下⽔资源,确保⽔源热泵系统长期可靠地运⾏,⽔源热泵系统⼯程中⼀般应采取回灌措施。
2 回灌⽔的⽔质⽬前,尚⽆回灌⽔⽔质的国家标准,各地区和各部门制定的标准不尽相同。
应注意的原则是:回灌⽔质要好于或等于原地下⽔⽔质,回灌后不会引起区域性地下⽔⽔质污染。
实际上,⽔源⽔经过热泵机组后,只是交换了热量,⽔质⼏乎没发⽣变化,回灌不会引起地下⽔污染。
3 回灌类型根据⼯程场地的实际情况,可采⽤地⾯渗⼊补给,诱导补给和注⼊补给。
注⼊式回灌⼀般利⽤管井进⾏,常采⽤⽆压(⾃流)、负压(真空)和加压(正压)回灌等⽅法。
⽆压⾃流回灌适于含⽔层渗透性好,井中有回灌⽔位和静⽌⽔位差。
真空负压回灌适于地下⽔位埋藏深(静⽔位埋深在10⽶以下),含⽔层渗透性好。
加压回灌适⽤于地下⽔位⾼,透⽔性差的地层。
对于抽灌两⽤井,为防⽌井间互相⼲扰,应控制合理井距。
4 回灌量回灌量⼤⼩与⽔⽂地质条件、成井⼯艺、回灌⽅法等因素有关,其中⽔⽂地质条件是影响回灌量的主要因素。
⼀般说,出⽔量⼤的井回灌量也⼤。
在基岩裂隙含⽔层和岩溶含⽔层中回灌,在⼀个回灌年度内,回灌⽔位和单位回灌量变化都不⼤;在砾卵⽯含⽔层中,单位回灌量⼀般为单位出⽔量的80%以上。
在粗砂含⽔层中,回灌量是出⽔量的50-70%。
细砂含⽔层中,单位回灌量是单位出⽔量的30-50%。
采灌⽐是确定抽灌井数的主要依据。
5 回扬为预防和处理管井堵塞主要采⽤回扬的⽅法,所谓回扬即在回灌井中开泵抽排⽔中堵塞物。
每⼝回灌井回扬次数和回扬持续时间主要由含⽔层颗粒⼤⼩和渗透性⽽定。
在岩溶裂隙含⽔层进⾏管井回灌,长期不回扬,回灌能⼒仍能维持;在松散粗⼤颗粒含⽔层进⾏管井回灌,回扬时间约⼀周1—2次;在中、细颗粒含⽔层⾥进⾏管井回灌,回扬间隔时间应进⼀缩短,每天应1—2次。
水源热泵(地下水)示范应用及回灌技术应用
![水源热泵(地下水)示范应用及回灌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54caf7195f312b3169a56c.png)
“水源热泵(地下水)示范应用及回灌技术应用”推荐公示内容一、项目名称:水源热泵(地下水)示范应用及回灌技术应用二、推荐等级: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项目简介:项目属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通风及空调工程交叉科学技术领域。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具有运行稳定,初期投资费用低,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已经经过许多实际工程验证,系统的能效比能达到4以上,甚至能达到5,相对于普通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具有更好好的节能效果。
但由于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的较多,在运行时也就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地下水的排放方面,若不回灌会造成地下水形成降落漏斗、地表沉陷和地下水水质恶化等问题。
故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地下水源热泵存在的问题,推动地下水合理利用于水源热泵的基础性研究以及分析水源热泵回灌过程中对地质结构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课题研究将取得的成果对武汉地区甚至全国的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结构地质的安全维护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意义。
本课题进行如下技术服务情况,具体研究有以下创新成果:(1)运用三维有限差分模拟软件按系统连续运行的不同时间分别进行水流场模拟,总结武汉地区地下水的一般运动规律,建立起武汉地下水位降深与地表沉降的数值分析模型。
(2)本项目研究采用水源井群定位施工工艺和有效地防堵措施,通过对武汉市相关项目三套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现有地下水(尤其是第四系水)回灌方案优化(包括对新设备的开发),并找出地下水在回灌时主要技术点,通过新设备的研发,逐渐解决问题。
(3)采用防堵塞水源热泵抽灌两用井施工方案:运行时每一口抽水井对应三口回灌井,有效保证地下水100%回灌,避免后期造成沉降,提高系统和周边设施的结构安全可靠性。
本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件,其中授权1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发表论文2篇,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技术在奥山世纪城项目的使用中,对“地下水源热泵+常规中央空调系统”与“常规的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费用进行对比发现,地下水源热泵+常规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较常规中央空调系统可节约30%左右,及能耗费用大大降低。
城区浅层地热能利用环境评价分析
![城区浅层地热能利用环境评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39098ce45c3b3566ec8b18.png)
城区浅层地热能利用环境评价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德阳市城区浅层地热能资源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来量化浅层地热能利用带来的环境。
本文利用标准煤转换能电能的公式量化利用浅层地热能后所减少的污染,并对开发浅层地热能资源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标准煤;环境影响1环境效益分析1.1浅层地热能利用标准煤替代量计算本文根据使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可节省的电量折合成标准煤来定量分析调查区空调系统使用地源热泵后减少的环境污染。
具体计算如下供热制冷季节标准煤替代量计算公式:T=(C1-C2)*φ式1-1式中:T——供热制冷标准煤替代量(Kg);C1——传统常规系统供热制冷季节的耗电量(KW•h);C2——地源热泵系统供热制冷季节的耗电量(KW•h);φ——电能折标准煤的系数(取0.345kg/KW•h)。
根据相关资料,德阳市旌阳区2016年供热季传统空调系统能耗为2.31亿千瓦时,制冷季传统空调系统能耗1.92亿千瓦时;根据调查区内已使用的地源热泵项目供热制冷季节节省的能量分析,调查区内使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可节省约35%的耗电量,则相较传统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供热制冷季节节省电量约为1.48亿千瓦时。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可得使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时供热制冷季节标煤替代量为5.1万吨标准煤,环境效果显著。
1.2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根据公式1-2定量计算使用浅层地热能代替传统空调系统后温室气体减排量。
PEG=T煤*(COEFCO2+ COEFsO2+ COEFNOx)式1-2式中:PEG——温室气体减排量(kg);T煤——供热制冷季节标煤替代量(kg);COEFCO2——每kg标煤CO2的排放系数(取2660g);COEFsO2——每kg标煤SO2的排放系数(取6g);COEFNOx——每kg标煤NOx的排放系数(取9g);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可得使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时供热制冷季节可减少13.64万吨温室气体排放,环境效果显著。
地下水回灌工程存在问题及优化解决
![地下水回灌工程存在问题及优化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e08a13523c1ec5da50e27081.png)
地下水回灌工程存在问题及优化解决1、应用中需解决的问题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由于其所具有的节能环保等特点,近年来该项技术在引入到我国后,应用发展较快。
我公司通过对多个施工项目的总结和跟踪并对河南、山东、河北、北京等地的调研,认为热泵主机运行效果稳定过关,但在利用管井采灌地下水方面,如回灌井结构、回灌工艺方法、地面回灌装置、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会影响到水源热泵的正常使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其问题如下:1.1灌井的地面装置不科学,井口、管路没有密封,回灌过程会使空气随着水一起灌到含水层,造成气相堵塞,破坏人工回灌的进行,时间一长,使井的使用年限降低,甚至会使管井报废。
另外有的井由于井身结构不合理或使用操作不当,新井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回灌量逐渐减少,甚至完全阻塞不能回灌,致使大量地下水在机组提取温度后白白流失。
1.2管井的井身结构不合理,有的回灌井仍采用开采井的单网滤水管或桥式、水泥管等滤水管结构,在采、灌双向水流的冲击作用下,过滤层砾料排列顺序破坏,造成井水上砂。
1.3操作方法不当,缺乏定期的排污和回扬,致使回灌水中所含有的粘土颗粒、结垢物等逐步淤塞过滤层,影响井的透水性能。
有的或采或灌只有单一性能(如两眼采灌对井中仅一眼井下泵),冬、夏二季长期如此,根据我们的经验,这样操作使用结果不仅不能合理利用地下储能作用而且会使单纯的回灌井造成气阻,物理和生物化学堵塞,长期使用会使回灌井报废。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水源热泵技术的关键是管井的采、灌技术。
只有达到地下水灌采平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效果,节约地下水资源和运行费用。
2. 采(灌)水目的层的选择依采灌井的作用而言,应尽力加大井的出水量,一般出水量和回灌量是成正比的,即出水量增加则回灌量也相应增加。
水温是充分发挥热泵机组效能的关键指标。
所以,在设计井时应在19-23℃范围内选取富水性强、渗透性好的含水层成井。
在河南、津京、河北、山东及江浙地区都分布有第四系冲击相、河湖相松散沉积层。
关于加强水源热泵管理的通知
![关于加强水源热泵管理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dc549196bd97f192279e9cb.png)
关于加强我市水源热泵管理工作的通知京水务资[2007]19号各区县水务局、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水源热泵技术是优化我市能源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2006年5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水务局会同9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热泵系统的指导意见》。
最近我局组织开展了全市水源热泵运行情况调查,发现部分区县存在监管不到位、抽灌无计量设施、行政审批不规范等问题。
为加强和规范我市水源热泵管理,促进我市水源热泵技术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地下水资源安全。
现通知如下:1、各区县水务局、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要把水源热泵运行管理作为水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要规范管理,形成制度。
抽灌水量定期统计报告、运行状况要定期检查等。
杜绝以批代管、只批不管的现象发生。
2、新建水源热泵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水利部、原国家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和原北京市水利局、北京市计委《关于转发〈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按照行政许可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凿井施工。
3、规划市区范围内、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水源热泵项目由市水务局审批。
规划市区以外、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下水源热泵项目由项目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4、水源热泵系统抽灌含水层为第四系水,井深不得超过100米。
抽灌井与建筑物距离不少于30米。
抽灌井之间水平距离不少于50米,抽水井之间距离不少于100米。
为防止不同含水层水体交换造成水污染,保证回灌效果,抽灌必须在同一含水层内进行。
严禁在自来水水厂地下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地面沉降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承压含水层内批准建设水源热泵系统。
5、水源热泵抽灌井的施工,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程规范,确保抽灌井质量。
承担凿井施工的单位须应具有相应资质。
6、新建水源热泵系统抽灌水井应分别安装抽水和回灌计量装置。
已建水源热泵系统未按要求安装计量设施的,区县水务局、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应告知水源热泵产权单位在本通知下发之日起的3个月内补装计量设施。
热泵常用知识
![热泵常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20034c2aa00b52acfc7cad0.png)
《热泵技术》参考资料1. 试说明地源热泵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1)地表水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以及破坏水体生态环境两个方面。
目前有关地表水源热泵的应用对环境影响方面的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很少,相关的规定也不多,我国实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具有舍用功能的地表面水域,热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夏季周期平均最大升温不大于1摄氏度,冬季周平均最大降温不大于2摄氏度。
(2)地下水源热泵在地下水源热泵的应用过程中,如果不能实现百分之百的回灌,地下水总体供给的不平衡将会导致地下水含水层水位下降,进而使土层中孔隙水压力降低,颗粒间有效应力增加,导致地层压密,造成地面沉降,出现地址问题;另外在回灌过程中的回扬、水回路中产生的负压和沉砂池,都避免不了外界空气与地下水接触,导致地下水氧化等,造成水质问题。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防止地层坍塌,施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地质勘探,在容易引起坍塌的地址条件下现在使用地下水源热泵。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应尽量减少地下水与空气的接触,并对回路中所用器材作防腐处理,这样可以减轻空气对地下水的氧化程度。
(3)土壤源热泵热泵我国北方地区,冬夏两季采暖、空调时间不一致,土壤源热泵的使用会导致冬季从土壤中的吸热量大于夏季向土壤的排热量,进而出现土壤的冷热不平衡,长期使用会使土壤温度逐年降低;相反在南方则会使岩土温度升高。
即在供热、供冷不平衡的地区长期使用土壤源热泵,将会破坏地层原有的温度环境。
解决方案是对存在冬夏两季从土壤中吸取排放热不平衡的地区,应对地源热泵系统辅以其他冷热源。
比如在北方地区,冬季可以辅以锅炉或太阳能集热器来平衡埋管换热器向土壤多吸取的热量;在南方,平衡夏季向土壤排热量可以采用辅助冷却塔散热,或利用建筑周围的景观喷泉或地表水来消除峰值负荷。
2.地源热泵工程中采用的地热换热器根据其埋管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几种类型?不同的埋管方式有什么特点?答:根据其埋管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水平埋管和垂直埋管两种方式。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99d992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1.png)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
然而,地热能的开采与利用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是地壳深部的水体,主要由降雨补给和地表水入渗形成。
在地热能的开发过程中,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过程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干扰,从而对地下水资源产生影响。
1. 地下水的补给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一般涉及到水的抽取和回灌过程。
抽取地下水用于地热能的利用,会减少地下水的补给量,影响地下水资源的稳定性。
因此,在地热能的开发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地下水的抽取量,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补给不足。
2. 地下水的排泄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中的回灌过程,使得大量的水被注入地下,可能会导致地下水的排泄不畅,影响地下水的流动和水质。
因此,在进行地热能的回灌操作时,需要合理控制注入水的量和注入速度,避免造成地下水的排泄困难。
二、地下水水质的变化地下水的水质是与地热能开采与利用密切相关的因素之一。
地热能的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对地下水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1. 温度变化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中,地下水的抽取和回灌过程会导致水温的升高或降低,从而直接影响地下水的水质。
高温地下水会溶解更多的溶质,可能会使得地下水的水质发生变化,甚至超过水质标准。
因此,在进行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时,应该考虑到温度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调控措施。
2. 溶解物质的释放地热能开采利用过程中,地下水与地热岩石接触,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中的溶解物质释放,进而改变地下水的水质。
例如,地下水中的硫酸盐、重金属等溶解物质可能会因为地热能的开发而释放出来,对地下水的水质造成影响。
因此,在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中,应该进行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三、解决方案为了减少地热能开发利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有以下几点解决方案:1. 合理规划开发区域在进行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时,应该选择适宜的区域进行开发,并合理规划开发区域的范围和开采强度,避免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地区, 面积仅占全国的 13% , 但地下水天然资源量 约为 260km3 / a, 约 占 全 国 地 下 水 天 然 资 源 量 的 30% [ 2] 。我国地下水分布 的不均匀性, 为普遍地推 广与应用地下水源热泵带来地域的局限性。
我国人口众多, 淡水资源人 均占有量为 900m3,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 /4, 居世界第 110 位, 被联合 国列为 13个典型贫水国之一 [ 4 ] 。再加上水质污染状 况严重, 导致我国 600 多个城市有 300 多个城市缺 水 [ 5 ] , 根据 1988年统计, 在 300多个缺水城市中, 其 中 100 多个是严重缺水城市, 主要集中在北方, 高峰 季节只能满足 65% 的用水量, 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 到 1600万 m3。特别是北方地区, 由于地表水资源缺 乏, 主要依靠开采地下水来弥补用水量的不足。
2007年第 4期
制冷技术
5
学 术 地下水源热泵若不能 100 % 回灌地下水
讨论
将是子孙后代的灾难
马最良 姚 杨 姜益强 倪 龙 ( 哈尔滨工业大学热泵空调技术研究所 哈尔滨 150090)
0 引言 热泵技术在暖通空调领域中构成的热泵供暖方
式不仅避免了 高位能源 供暖 废弃物 !的单向性 传统供暖方式, 而且跳过 过程末端治理 !的第 二种 模式, 直接走 再生能源 + 高位能 供暖 废弃物与 再生能源的 !部分能量循环使用的闭环式循环 过程 的第三种模式。因此, 近年来热泵供暖 ( 冷 ) 在 我国 应用十分广泛 [ 1] 。但是, 纵观世 界各国热泵的发 展 态势, 我们明显地看到, 在世界各国热泵发展过程中 曾多次出现热泵发展停滞、热泵市场下跌等问题。我
∀ 天津、沧州、衡水、德州一带下降漏斗已连成一 片, 面积达 3 18万 km 2。
∀ 华北深层水位以 3- 5m / a的速度下降。 ∀ 苏锡常地区区域降落漏斗已达 3000km2, 漏斗 中心水位埋深 60- 70m。 ∀ 辽宁全省地下水超采面积达 1500km2。沈阳 地区形成了地下水位降深为 28m、面积为 280km2 的 超采 漏 斗, 辽 阳 地 区 形 成 了 深 为 23 5m, 面 积 为 320km2 的超采漏斗 [ 6 ], [ 5] 。 2 2 地面沉降
地区
天津 沧州 上海 常州 苏州 无锡 宁波 嘉兴
中心沉降 ( mm ) 2760 744 2700 1100 1450 1140 420 750
沉降面积 ( km2 ) 1300
850 200 150 100 120 600
2 3 海水入侵 沿海地区, 特别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渤海湾
由于地下水超采造成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例如: ∀ 山东半岛海水入侵总面 积已达 643km2, 每年
CaC l2 等盐来解决。 3 2 4 微生物的生长。回灌水中的微生物在适
防止悬浮物的具体措施是加装过滤器, 除去水中 的悬浮物之后再回灌。因此, 控制回灌水中悬浮固体 物的含量是防止回灌井堵塞的首要因素。
3 2 2 气泡堵塞。由于回灌水中可能携带大量 气泡、水中溶解性气体可能因温度与压力的变化而释 放出来、也可能因生化反应而生成气体物质, 气体在 含水层孔隙和通道中驻留、堆积, 可能发生气体堵塞。
由于地下水开采过于集中, 在城市地区引起地下 水位持续下降、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 2 1 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降落漏斗面积不断扩 大
例如:
6
制冷技术
2007年第 4期
∀ 目前北京超 采区形成 1000km2 的 下降漏斗,
漏斗区 平均 水 位下 降 4m 多, 中心 水 位下 降 20 30m, 严重的地区达 40m [ 5] 。
基于这种现状, 决定了地下水源热泵只能通过地 下水来采集浅层地能 (热 ), 而不得再对地下水资源 造成浪费和污染。
2 地下水超采面临的问题与教训 地下水超采是指两部分: 一是浅层地下水超采,
即地下水多年平均开采量超过相应的总补给量, 并造 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现象; 二是深层承压水超采, 由于补给十分困难, 其大规模开采即可视为超采量。
3 1 3 回灌保持含水层内的压力, 维护浅层地 能 ( 热 )的开采条件。
地下水源热泵若不能 100% 回灌地下水, 其用水 的实质变为地下水的一种人工排泄。当大量的地下
2007年第 4期
制冷技术
7
水源热泵被采用和长期运行, 势必会使含水层的地下 水补给、径流、排泄的小循环遭到破坏。众所周知, 地 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是形 成地下水运行的一个完整 的、不可 分割的过程。为 此, 地下水源热泵必须采取可靠的回灌措施, 确保置 换冷量或热量后的地下水全部回灌到同一含水层, 以 保持含水层的压力与稳定的出水量。 3 2 地下水源热泵回灌的问题与对策
地下水源热泵应用于工程实际已有 60多年的历 史, 在这 60多年中时 常暴露出了回 灌井失效问题。 回灌井堵塞造成单井水量越灌越少, 甚至灌而不下。 这已是制约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的一个瓶颈。
回灌能力下降的原因是井孔、岩石表面和地层结 构内发生堵塞。引起堵塞的因素有:
3 2 1 悬浮物堵塞。由于水中含有的悬浮物颗 粒在回灌压力作用下, 附着于回灌井的井壁或进入含 水层的孔隙而影响回灌能力。当细小颗粒被吸附于 井壁上时, 会形成块状物, 此时, 可通过回扬和酸洗手 段来消解; 而当运动的细小颗粒在地层中的某一位置 由于压力和流速不能维持颗粒的正常运动, 而使颗粒 被驻留, 形成阻挡的环状区域, 当发生这种堵塞时, 尽 管采用回扬措施, 通常也是不可消除的。
地下不源热泵回灌技术是其关键技术, 已引起空 调制冷业内人员的关注 [ 8- 10] 。同时, 人工地下水 回 灌技术也是水资源管理的新战略 [ 5] 。人工地下水回 灌技术是指将多余的地表水、暴雨径流或再生污水通 过地面渗流或回灌井注水等方法将水从地面上输送 到地下含水层中, 随后同地下水一起作为新的水源开 发利用。在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也采用地热水 回灌技术来保护地热资源 [ 1], [ 2] 。可见, 地下水 回灌 技术现已成为诸领域中的热门研究课题。
地下水超采引发地面沉降、地裂、塌陷、海水入侵
等地质灾害, 给人类的生命安全与生产环境等造成极 大的危害。例如:
∀ 海水入侵使地下水质量变差, 丧失了原有地下 水的使用价值;
∀ 海水入侵会造成粮食减产甚至绝收; ∀ 地面下沉造成大坝、河堤和楼房等市政设施和 城市建筑物的严重损坏。如西安唐代大雁塔因地面
上海早在 20世纪 30年代开始, 由于大量 超采
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 从 1921年到 1967年, 最严重 的地区地面下降 2 37m[ 7] 。至今, 全国已有 50 多个
大中城市出现了区域性地面沉降, 80% 分布在沿海地
区, 较严重的是上海、天津、沧州、苏州、宁波等地, 如 表 1所示。
表 1 中国沿海部分城市地面沉降统计表 [ 5]
粮食减产 2- 3亿 kg, 45万人缺乏饮用水。海水现在 正继续以每年几十至几百米的速度向陆地含水层推 进 [ 5] 。
∀ 大连、营口、锦州、葫芦岛市的沿海地区, 海水 入侵面积由 20世纪 80年代初的 50km2 发展到 90年 代的 766km2 [ 6] 。
另外, 在我国北方、云贵高原和两广等开采岩溶 地下水的地区, 由于超采, 岩溶塌陷现象也比较普遍。
们应很好地吸取各国发展热泵的经验和教训, 以便避 免在今后我国热泵快速发展中出现类似的发展停滞 现象。为此, 撰写本文, 以发出科学的善良警告 地下水源热泵若不 100% 回灌地下水将是子孙 后代 的灾难。其理由十分简单, 即:
∀ 我国地下水资源十分短缺; ∀ 我国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 已引起一些地质灾 害问题, 亟待解决; ∀ 目前, 国内运行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回灌尚 存在许多问题, 又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 国内有关部门与业主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 回灌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测。
根据 ∃200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记载, 2000 年全 国总供水量 5531亿 m3, 其中地下水开采量达 1060 亿 m3。北方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四大流域片, 地 下水开采 量达 845 亿 m3, 占 全国 地下 水开采 量的 79% 。北方地区地下水供水量在总供水量中占有较 大比例。其中海河流域占 66% , 黄河中下游占 60% , 辽河流域占 59% 。南方各流域片地下水占总供水量 的比例都在 5% 以下, 但集中在都市化区域。
3 1 2 改善和提高浅层地能 ( 热 ) 的利用效率。 浅层地能 ( 热 ) 一部分储存在含水层的地下水中, 而 大部分储存在含水层岩石骨架、顶层与底层岩土中, 通过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回灌井把温度较低的水注 入含水层中, 重新与含水层、顶层和底层岩土进行换 热, 以此来提高浅层地能 (热 ) 的利用率。
1 我国地下水资源十分短缺 球地下水水量为 0 237 # 108 km3, 仅占全球水
总量的 1 71% , 而其中咸水为 0 1287 # 108 km3, 淡水 为 0 1083 # 108 km3 [ 2] 。而 我国 地 下淡 水 资源 量 为 694km3[ 3 ] , 仅占世 界地下淡水 资源的 0 6 / 10000, 可 见我国地下水总量贫乏。同时, 由于我国地形、降水 分布的地域性差异, 使我国地下 水资源具有南方 丰 富、北方贫乏的特征。占全国总面积的 60% 的 北方 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 260km3 / a, 约占全国地下 水天然资源量的 30% , 不足南方的 1 / 2。占全国总面 积约 1 /3的西北地区地下水 天然资源量约 110km3 / a, 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 13% ; 而东南 及中
沉降发生严重倾斜。西安、天津等城市因地面沉降造 成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断裂。
∀ 地面下沉使桥梁净空减少, 影响正常的航运。 河堤断裂, 如从任丘到文安白洋淀千里堤上纵横裂缝 长达 2000m, 滹沱河北大堤的裂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