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源热泵若不能100_回灌地下水将是子孙后代的灾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 ∃200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记载, 2000 年全 国总供水量 5531亿 m3, 其中地下水开采量达 1060 亿 m3。北方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四大流域片, 地 下水开采 量达 845 亿 m3, 占 全国 地下 水开采 量的 79% 。北方地区地下水供水量在总供水量中占有较 大比例。其中海河流域占 66% , 黄河中下游占 60% , 辽河流域占 59% 。南方各流域片地下水占总供水量 的比例都在 5% 以下, 但集中在都市化区域。
地下水源热泵应用于工程实际已有 60多年的历 史, 在这 60多年中时 常暴露出了回 灌井失效问题。 回灌井堵塞造成单井水量越灌越少, 甚至灌而不下。 这已是制约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的一个瓶颈。
回灌能力下降的原因是井孔、岩石表面和地层结 构内发生堵塞。引起堵塞的因素有:
3 2 1 悬浮物堵塞。由于水中含有的悬浮物颗 粒在回灌压力作用下, 附着于回灌井的井壁或进入含 水层的孔隙而影响回灌能力。当细小颗粒被吸附于 井壁上时, 会形成块状物, 此时, 可通过回扬和酸洗手 段来消解; 而当运动的细小颗粒在地层中的某一位置 由于压力和流速不能维持颗粒的正常运动, 而使颗粒 被驻留, 形成阻挡的环状区域, 当发生这种堵塞时, 尽 管采用回扬措施, 通常也是不可消除的。
地下水超采引发地面沉降、地裂、塌陷、海水入侵
等地质灾害, 给人类的生命安全与生产环境等造成极 大的危害。例如:
∀ 海水入侵使地下水质量变差, 丧失了原有地下 水的使用价值;
∀ 海水入侵会造成粮食减产甚至绝收; ∀ 地面下沉造成大坝、河堤和楼房等市政设施和 城市建筑物的严重损坏。如西安唐代大雁塔因地面
1 我国地下水资源十分短缺 全球地下水水量为 0 237 # 108 km3, 仅占全球水
总量的 1 71% , 而其中咸水为 0 1287 # 108 km3, 淡水 为 0 1083 # 108 km3 [ 2] 。而 我国 地 下淡 水 资源 量 为 694km3[ 3 ] , 仅占世 界地下淡水 资源的 0 6 / 10000, 可 见我国地下水总量贫乏。同时, 由于我国地形、降水 分布的地域性差异, 使我国地下 水资源具有南方 丰 富、北方贫乏的特征。占全国总面积的 60% 的 北方 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 260km3 / a, 约占全国地下 水天然资源量的 30% , 不足南方的 1 / 2。占全国总面 积约 1 /3的西北地区地下水 天然资源量约 110km3 / a, 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 13% ; 而东南 及中
由于地下水开采过于集中, 在城市地区引起地下 水位持续下降、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 2 1 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降落漏斗面积不断扩 大
例如:
6
制冷技术
2007年第 4期
∀ 目前北京超 采区形成 1000km2 的 下降漏斗,
漏斗区 平均 水 位下 降 4m 多, 中心 水 位下 降 20 30m, 严重的地区达 40m [ 5] 。
∀ 天津、沧州、衡水、德州一带下降漏斗已连成一 片, 面积达 3 18万 km 2。
∀ 华北深层水位以 3- 5m / a的速度下降。 ∀ 苏锡常地区区域降落漏斗已达 3000km2, 漏斗 中心水位埋深 60- 70m。 ∀ 辽宁全省地下水超采面积达 1500km2。沈阳 地区形成了地下水位降深为 28m、面积为 280km2 的 超采 漏 斗, 辽 阳 地 区 形 成 了 深 为 23 5m, 面 积 为 320km2 的超采漏斗 [ 6 ], [ 5] 。 2 2 地面沉降
3 1 2 改善和提高浅层地能 ( 热 ) 的利用效率。 浅层地能 ( 热 ) 一部分储存在含水层的地下水中, 而 大部分储存在含水层岩石骨架、顶层与底层岩土中, 通过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回灌井把温度较低的水注 入含水层中, 重新与含水层、顶层和底层岩土进行换 热, 以此来提高浅层地能 (热 ) 的利用率。
沉降发生严重倾斜。西安、天津等城市因地面沉降造 成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断裂。
∀ 地面下沉使桥梁净空减少, 影响正常的航运。 河堤断裂, 如从任丘到文安白洋淀千里堤上纵横裂缝 长达 2000m, 滹沱河北大堤的裂缝等。
∀ 地面下沉使城市重力排污能力失效, 地区的防 洪、防汛效能降低;
∀ 20 世 纪 70 年 代, 黄 河 下流 多年 持 续断 流, 1972- 1997年间, 有 20年发生断流, 90年以来, 断流 历时不断增长 , 1997年累计达 226天, 引发许多社会 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3 1 3 回灌保持含水层内的压力, 维护浅层地 能 ( 热 )的开采条件。
地下水源热泵若不能 100% 回灌地下水, 其用水 的实质变为地下水的一种人工排泄。当大量的地下
2007年第 4期
制冷技术
7
水源热泵被采用和长期运行, 势必会使含水层的地下 水补给、径流、排泄的小循环遭到破坏。众所周知, 地 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是形 成地下水运行的一个完整 的、不可 分割的过程。为 此, 地下水源热泵必须采取可靠的回灌措施, 确保置 换冷量或热量后的地下水全部回灌到同一含水层, 以 保持含水层的压力与稳定的出水量。 3 2 地下水源热泵回灌的问题与对策
2007年第 4期
制冷技术
5
学 术 地下水源热泵若不能 100 % 回灌地下水
讨论
将是子孙后代的灾难
马最良 姚 杨 姜益强 倪 龙 ( 哈尔滨工业大学热泵空调技术研究所 哈尔滨 150090)
0 引言 热泵技术在暖通空调领域中构成的热泵供暖方
式不仅避免了 高位能源 供暖 废弃物 !的单向性 传统供暖方式, 而且跳过 过程末端治理 !的第 二种 模式, 直接走 再生能源 + 高位能 供暖 废弃物与 再生能源的 !部分能量循环使用的闭环式循环 过程 的第三种模式。因此, 近年来热泵供暖 ( 冷 ) 在 我国 应用十分广泛 [ 1] 。但是, 纵观世 界各国热泵的发 展 态势, 我们明显地看到, 在世界各国热泵发展过程中 曾多次出现热泵发展停滞、热泵市场下跌等问题。我
CaC l2 等盐来解决。 3 2 4 微生物的生长。回灌水中的微生物在适
防止回灌水夹带气泡的具体措施是在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井口 水系统的最高点设置集气罐, 集气罐上设置自动排气 阀。
3 2 3 化学沉淀堵塞。由于物理化学状态的改 变或回灌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 从
而降低井的回灌能力。其中, 水中的离子和含水层中
粘土颗粒上的阳离子发生交换, 导致粘粒的膨胀和扩
散, 这是报道最多的因化学反应产生的堵塞。 防止粘粒膨胀和扩散的具体措施是可通过注入
地区
天津 沧州 上海 常州 苏州 无锡 宁波 嘉兴
中心沉降 ( mm ) 2760 744 2700 1100 1450 1140 420 750
沉降面积 ( km2 ) 1300
850 200 150 100 120 600
2 3 海水入侵 沿海地区, 特别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渤海湾
由于地下水超采造成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例如: ∀ 山东半岛海水入侵总面 积已达 643km2, 每年
防止悬浮物的具体措施是加装过滤器, 除去水中 的悬浮物之后再回灌。因此, 控制回灌水中悬浮固体 物的含量是防止回灌井堵塞的首要因素。
3 2 2 气泡堵塞。由于回灌水中可能携带大量 气泡、水中溶解性气体可能因温度与压力的变化而释 放出来、也可能因生化反应而生成气体物质, 气体在 含水层孔隙和通道中驻留、堆积, 可能发生气体堵塞。
粮食减产 2- 3亿 kg, 45万人缺乏饮用水。海水现在 正继续以每年几十至几百米的速度向陆地含水层推 进 [ 5] 。
∀ 大连、营口、锦州、葫芦岛市的沿海地区, 海水 入侵面积由 20世纪 80年代初的 50km2 发展到 90年 代的 766km2 [ 6] 。
另外, 在我国北方、云贵高原和两广等开采岩溶 地下水的地区, 由于超采, 岩溶塌陷现象也比较普遍。
地下不源热泵回灌技术是其关键技术, 已引起空 调制冷业内人员的关注 [ 8- 10] 。同时, 人工地下水 回 灌技术也是水资源管理的新战略 [ 5] 。人工地下水回 灌技术是指将多余的地表水、暴雨径流或再生污水通 过地面渗流或回灌井注水等方法将水从地面上输送 到地下含水层中, 随后同地下水一起作为新的水源开 发利用。在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也采用地热水 回灌技术来保护地热资源 [ 1], [ 2] 。可见, 地下水 回灌 技术现已成为诸领域中的热门研究课题。
上海早在 20世纪 30年代开始, 由于大量 超采
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 从 1921年到 1967年, 最严重 的地区地面下降 2 37m[ 7] 。至今, 全国已有 50 多个
大中城市出现了区域性地面沉降, 80% 分布在沿海地
区, 较严重的是上海、天津、沧州、苏州、宁波等地, 如 表 1所示。
表 1 中国沿海部分城市地面沉降统计表 [ 5]
们应很好地吸取各国发展热泵的经验和教训, 以便避 免在今后我国热泵快速发展中出现类似的发展停滞 现象。为此, 撰写本文, 以发出科学的善良警告 地下水源热泵若不 100% 回灌地下水将是子孙 后代 的灾难。其理由十分简单, 即:
∀ 我国地下水资源十分短缺; ∀ 我国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 已引起一些地质灾 害问题, 亟待解决; ∀ 目前, 国内运行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回灌尚 存在许多问题, 又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 国内有关部门与业主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 回灌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测。
3 1 1 保护地下水资源, 避免出现地质灾害。 基于地下水资源严重短缺和长期超采的现状, 如果地 下水源热泵的回灌技术有问题, 不能将 100% 的井水 回灌到含水层内, 那将会使现在已不乐观的地下水资 源状况雪上加霜。在全国大力推广地源热泵的同时, 会带来和加速由于地下水超采引发的更大的地质灾 害, 地下水位下降、含水层疏干、地面下沉、河道断流、 海水入侵等。
上述数例说明, 我国由于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地质 灾害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 因此, 在推广和应用地下 水源热泵时, 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地下水资源。采取调 节措施, 涵养水源, 逐步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目标。 3 100%回灌地下水是正确使用地下水源热泵的基 本标志
评价一个运行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优劣, 应该 首先看它是否能 100% 的回灌地下水。必须符合 ∃地 源热泵 系统 工 程 技 术 规范 % ( GB50366 - 2005 ) 中 5 1 1的规定。要有完善的回灌系统, 在整个运行寿 命期内, 保证 100% 回灌地下水。然后才能看它的运 行经济性, 可靠性和安全性等。 3 1 地下水源热泵回灌的目的
基于这种现状, 决定了地下水源热泵只能通过地 下水来采集浅层地能 (热 ), 而不得再对地下水资源 造成浪费和污染。
2 地下水超采面临的问题与教训 地下水超采是指两部分: 一是浅层地下水超采,
即地下水多年平均开采量超过相应的总补给量, 并造 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现象; 二是深层承压水超采, 由于补给十分困难, 其大规模开采即可视为超采量。
南地区, 面积仅占全国的 13% , 但地下水天然资源量 约为 260km3 / a, 约 占 全 国 地 下 水 天 然 资 源 量 的 30% [ 2] 。我国地下水分布 的不均匀性, 为普遍地推 广与应用地下水源热泵带来地域的局限性。
我国人口众多, 淡水资源人 均占有量为 900m3,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 /4, 居世界第 110 位, 被联合 国列为 13个典型贫水国之一 [ 4 ] 。再加上水质污染状 况严重, 导致我国 600 多个城市有 300 多个城市缺 水 [ 5 ] , 根据 1988年统计, 在 300多个缺水城市中, 其 中 100 多个是严重缺水城市, 主要集中在北方, 高峰 季节只能满足 65% 的用水量, 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 到 1600万 m3。特别是北方地区, 由于地表水资源缺 乏, 主要依靠开采地下水来弥补用水量的不足。
地下水源热泵应用于工程实际已有 60多年的历 史, 在这 60多年中时 常暴露出了回 灌井失效问题。 回灌井堵塞造成单井水量越灌越少, 甚至灌而不下。 这已是制约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的一个瓶颈。
回灌能力下降的原因是井孔、岩石表面和地层结 构内发生堵塞。引起堵塞的因素有:
3 2 1 悬浮物堵塞。由于水中含有的悬浮物颗 粒在回灌压力作用下, 附着于回灌井的井壁或进入含 水层的孔隙而影响回灌能力。当细小颗粒被吸附于 井壁上时, 会形成块状物, 此时, 可通过回扬和酸洗手 段来消解; 而当运动的细小颗粒在地层中的某一位置 由于压力和流速不能维持颗粒的正常运动, 而使颗粒 被驻留, 形成阻挡的环状区域, 当发生这种堵塞时, 尽 管采用回扬措施, 通常也是不可消除的。
地下水超采引发地面沉降、地裂、塌陷、海水入侵
等地质灾害, 给人类的生命安全与生产环境等造成极 大的危害。例如:
∀ 海水入侵使地下水质量变差, 丧失了原有地下 水的使用价值;
∀ 海水入侵会造成粮食减产甚至绝收; ∀ 地面下沉造成大坝、河堤和楼房等市政设施和 城市建筑物的严重损坏。如西安唐代大雁塔因地面
1 我国地下水资源十分短缺 全球地下水水量为 0 237 # 108 km3, 仅占全球水
总量的 1 71% , 而其中咸水为 0 1287 # 108 km3, 淡水 为 0 1083 # 108 km3 [ 2] 。而 我国 地 下淡 水 资源 量 为 694km3[ 3 ] , 仅占世 界地下淡水 资源的 0 6 / 10000, 可 见我国地下水总量贫乏。同时, 由于我国地形、降水 分布的地域性差异, 使我国地下 水资源具有南方 丰 富、北方贫乏的特征。占全国总面积的 60% 的 北方 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 260km3 / a, 约占全国地下 水天然资源量的 30% , 不足南方的 1 / 2。占全国总面 积约 1 /3的西北地区地下水 天然资源量约 110km3 / a, 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 13% ; 而东南 及中
由于地下水开采过于集中, 在城市地区引起地下 水位持续下降、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 2 1 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降落漏斗面积不断扩 大
例如:
6
制冷技术
2007年第 4期
∀ 目前北京超 采区形成 1000km2 的 下降漏斗,
漏斗区 平均 水 位下 降 4m 多, 中心 水 位下 降 20 30m, 严重的地区达 40m [ 5] 。
∀ 天津、沧州、衡水、德州一带下降漏斗已连成一 片, 面积达 3 18万 km 2。
∀ 华北深层水位以 3- 5m / a的速度下降。 ∀ 苏锡常地区区域降落漏斗已达 3000km2, 漏斗 中心水位埋深 60- 70m。 ∀ 辽宁全省地下水超采面积达 1500km2。沈阳 地区形成了地下水位降深为 28m、面积为 280km2 的 超采 漏 斗, 辽 阳 地 区 形 成 了 深 为 23 5m, 面 积 为 320km2 的超采漏斗 [ 6 ], [ 5] 。 2 2 地面沉降
3 1 2 改善和提高浅层地能 ( 热 ) 的利用效率。 浅层地能 ( 热 ) 一部分储存在含水层的地下水中, 而 大部分储存在含水层岩石骨架、顶层与底层岩土中, 通过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回灌井把温度较低的水注 入含水层中, 重新与含水层、顶层和底层岩土进行换 热, 以此来提高浅层地能 (热 ) 的利用率。
沉降发生严重倾斜。西安、天津等城市因地面沉降造 成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断裂。
∀ 地面下沉使桥梁净空减少, 影响正常的航运。 河堤断裂, 如从任丘到文安白洋淀千里堤上纵横裂缝 长达 2000m, 滹沱河北大堤的裂缝等。
∀ 地面下沉使城市重力排污能力失效, 地区的防 洪、防汛效能降低;
∀ 20 世 纪 70 年 代, 黄 河 下流 多年 持 续断 流, 1972- 1997年间, 有 20年发生断流, 90年以来, 断流 历时不断增长 , 1997年累计达 226天, 引发许多社会 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3 1 3 回灌保持含水层内的压力, 维护浅层地 能 ( 热 )的开采条件。
地下水源热泵若不能 100% 回灌地下水, 其用水 的实质变为地下水的一种人工排泄。当大量的地下
2007年第 4期
制冷技术
7
水源热泵被采用和长期运行, 势必会使含水层的地下 水补给、径流、排泄的小循环遭到破坏。众所周知, 地 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是形 成地下水运行的一个完整 的、不可 分割的过程。为 此, 地下水源热泵必须采取可靠的回灌措施, 确保置 换冷量或热量后的地下水全部回灌到同一含水层, 以 保持含水层的压力与稳定的出水量。 3 2 地下水源热泵回灌的问题与对策
2007年第 4期
制冷技术
5
学 术 地下水源热泵若不能 100 % 回灌地下水
讨论
将是子孙后代的灾难
马最良 姚 杨 姜益强 倪 龙 ( 哈尔滨工业大学热泵空调技术研究所 哈尔滨 150090)
0 引言 热泵技术在暖通空调领域中构成的热泵供暖方
式不仅避免了 高位能源 供暖 废弃物 !的单向性 传统供暖方式, 而且跳过 过程末端治理 !的第 二种 模式, 直接走 再生能源 + 高位能 供暖 废弃物与 再生能源的 !部分能量循环使用的闭环式循环 过程 的第三种模式。因此, 近年来热泵供暖 ( 冷 ) 在 我国 应用十分广泛 [ 1] 。但是, 纵观世 界各国热泵的发 展 态势, 我们明显地看到, 在世界各国热泵发展过程中 曾多次出现热泵发展停滞、热泵市场下跌等问题。我
CaC l2 等盐来解决。 3 2 4 微生物的生长。回灌水中的微生物在适
防止回灌水夹带气泡的具体措施是在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井口 水系统的最高点设置集气罐, 集气罐上设置自动排气 阀。
3 2 3 化学沉淀堵塞。由于物理化学状态的改 变或回灌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 从
而降低井的回灌能力。其中, 水中的离子和含水层中
粘土颗粒上的阳离子发生交换, 导致粘粒的膨胀和扩
散, 这是报道最多的因化学反应产生的堵塞。 防止粘粒膨胀和扩散的具体措施是可通过注入
地区
天津 沧州 上海 常州 苏州 无锡 宁波 嘉兴
中心沉降 ( mm ) 2760 744 2700 1100 1450 1140 420 750
沉降面积 ( km2 ) 1300
850 200 150 100 120 600
2 3 海水入侵 沿海地区, 特别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渤海湾
由于地下水超采造成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例如: ∀ 山东半岛海水入侵总面 积已达 643km2, 每年
防止悬浮物的具体措施是加装过滤器, 除去水中 的悬浮物之后再回灌。因此, 控制回灌水中悬浮固体 物的含量是防止回灌井堵塞的首要因素。
3 2 2 气泡堵塞。由于回灌水中可能携带大量 气泡、水中溶解性气体可能因温度与压力的变化而释 放出来、也可能因生化反应而生成气体物质, 气体在 含水层孔隙和通道中驻留、堆积, 可能发生气体堵塞。
粮食减产 2- 3亿 kg, 45万人缺乏饮用水。海水现在 正继续以每年几十至几百米的速度向陆地含水层推 进 [ 5] 。
∀ 大连、营口、锦州、葫芦岛市的沿海地区, 海水 入侵面积由 20世纪 80年代初的 50km2 发展到 90年 代的 766km2 [ 6] 。
另外, 在我国北方、云贵高原和两广等开采岩溶 地下水的地区, 由于超采, 岩溶塌陷现象也比较普遍。
地下不源热泵回灌技术是其关键技术, 已引起空 调制冷业内人员的关注 [ 8- 10] 。同时, 人工地下水 回 灌技术也是水资源管理的新战略 [ 5] 。人工地下水回 灌技术是指将多余的地表水、暴雨径流或再生污水通 过地面渗流或回灌井注水等方法将水从地面上输送 到地下含水层中, 随后同地下水一起作为新的水源开 发利用。在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也采用地热水 回灌技术来保护地热资源 [ 1], [ 2] 。可见, 地下水 回灌 技术现已成为诸领域中的热门研究课题。
上海早在 20世纪 30年代开始, 由于大量 超采
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 从 1921年到 1967年, 最严重 的地区地面下降 2 37m[ 7] 。至今, 全国已有 50 多个
大中城市出现了区域性地面沉降, 80% 分布在沿海地
区, 较严重的是上海、天津、沧州、苏州、宁波等地, 如 表 1所示。
表 1 中国沿海部分城市地面沉降统计表 [ 5]
们应很好地吸取各国发展热泵的经验和教训, 以便避 免在今后我国热泵快速发展中出现类似的发展停滞 现象。为此, 撰写本文, 以发出科学的善良警告 地下水源热泵若不 100% 回灌地下水将是子孙 后代 的灾难。其理由十分简单, 即:
∀ 我国地下水资源十分短缺; ∀ 我国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 已引起一些地质灾 害问题, 亟待解决; ∀ 目前, 国内运行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回灌尚 存在许多问题, 又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 国内有关部门与业主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 回灌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测。
3 1 1 保护地下水资源, 避免出现地质灾害。 基于地下水资源严重短缺和长期超采的现状, 如果地 下水源热泵的回灌技术有问题, 不能将 100% 的井水 回灌到含水层内, 那将会使现在已不乐观的地下水资 源状况雪上加霜。在全国大力推广地源热泵的同时, 会带来和加速由于地下水超采引发的更大的地质灾 害, 地下水位下降、含水层疏干、地面下沉、河道断流、 海水入侵等。
上述数例说明, 我国由于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地质 灾害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 因此, 在推广和应用地下 水源热泵时, 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地下水资源。采取调 节措施, 涵养水源, 逐步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目标。 3 100%回灌地下水是正确使用地下水源热泵的基 本标志
评价一个运行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优劣, 应该 首先看它是否能 100% 的回灌地下水。必须符合 ∃地 源热泵 系统 工 程 技 术 规范 % ( GB50366 - 2005 ) 中 5 1 1的规定。要有完善的回灌系统, 在整个运行寿 命期内, 保证 100% 回灌地下水。然后才能看它的运 行经济性, 可靠性和安全性等。 3 1 地下水源热泵回灌的目的
基于这种现状, 决定了地下水源热泵只能通过地 下水来采集浅层地能 (热 ), 而不得再对地下水资源 造成浪费和污染。
2 地下水超采面临的问题与教训 地下水超采是指两部分: 一是浅层地下水超采,
即地下水多年平均开采量超过相应的总补给量, 并造 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现象; 二是深层承压水超采, 由于补给十分困难, 其大规模开采即可视为超采量。
南地区, 面积仅占全国的 13% , 但地下水天然资源量 约为 260km3 / a, 约 占 全 国 地 下 水 天 然 资 源 量 的 30% [ 2] 。我国地下水分布 的不均匀性, 为普遍地推 广与应用地下水源热泵带来地域的局限性。
我国人口众多, 淡水资源人 均占有量为 900m3,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 /4, 居世界第 110 位, 被联合 国列为 13个典型贫水国之一 [ 4 ] 。再加上水质污染状 况严重, 导致我国 600 多个城市有 300 多个城市缺 水 [ 5 ] , 根据 1988年统计, 在 300多个缺水城市中, 其 中 100 多个是严重缺水城市, 主要集中在北方, 高峰 季节只能满足 65% 的用水量, 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 到 1600万 m3。特别是北方地区, 由于地表水资源缺 乏, 主要依靠开采地下水来弥补用水量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