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隐喻创作的形式特征叙事特征及内容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华隐喻创作的形式特征、叙事特征及内容特征

评论界一般认为余华的先锋创作时期始于1986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止于1991年的《在细雨中呼喊》。其间与余华齐名的马原、格非、苏童等作家的作品被视为先锋文学。余华针对始于《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段时期的写作和先锋文学的关系说道:“应该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是我成功的第一部作品, 在当时, 很多作家和评论家认为它代表了新的文学形式, 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先锋文学。”当时的评论家如年轻的陈晓明曾撰写《无边的挑战》研究先锋文学, 认为中国先锋文学创作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不得不走上形式主义革命的冒险道路”的无奈之举, 而其中的具有艺术抱负的“年轻一代作家改写了小说的定义, 并且改变了人们的感觉方式和阅读方式。”顺理成章, 陈晓明在该书的正文中用叙事革命的冒险迁徙、临界叙述、多形式话语、空缺与重复、过剩与匮乏以及象征精神救赎与逃逸的破裂与见证、超越与认同、幻想与逃亡、无望的救赎、历史的颓败来概括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 指出其为“挑战”当时依然严密的文学制度化体系的一次艺术革命。

但是余华本人对艺术革命的说辞却不认同, 他说“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先锋文:学其实只是一个借口, 它的先锋性很值得怀疑。”1989年9月28日《羊城晚报》的一篇访谈中谈到余华“一再向记者表示, 在文章中千万不要说他是先锋派”[3]。余华对先锋文学的怀疑和否定基于他对文学的认识和对自己创作的认识, 他不

认为自己的创作是形式的革命, 而只是文学真实的表达而已:“就我个人而言, 我写下这一部分作品的理由是我对真实性概念的重新认识。”余华自称其创作是真实的表达, 即真实的隐喻:“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 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由于这种真实是一种不同于惯常的真实概念, 所以其创作的特征就必须从其表达真实的隐喻方式

来认识, 而不能从单纯的形式革命论及。

但无论是余华重新认识的真实性, 还是先锋文本的隐喻, 都有激烈反对的声音。例如, 何平对余华所言之真实以及先锋文学的抨击:“说到底, 所谓文学就是对现实的重建, 如果不是劫持, 那么我们在怎样的意义上去在纸上书写‘文学'的现实——‘虚伪中的现实'呢?可不可以说是身体记忆和现实的误差, 或者是文学的魅力是不是因为误差滋生的未知、未完成的迷幻?文字和身体记忆的误差

和不确定?也正是从这里, 我看到了, 先锋文学使‘现实'获得解放的绝处逢生,

以及先锋文学走向对‘现实'肆意妄为之后的末路。”

可见, 从余华本人对先锋性的怀疑以及何平对余华文学观念连同整个先锋派

的怀疑来看, 将余华先锋时期隐喻创作的特征阐释清楚是非常必要的。

一、余华隐喻创作的形式特征

余华先锋时期小说的形式特征在语言上被陈晓明概括为能指词和所指意义脱节, 因而在叙述意指上产生了一种追踪那永远不可企及的终极的确定状态的“埃舍尔圆圈”;在叙事结构上属于故事向感觉敞开, 从而表现为现实的感觉和幻觉再和梦境中的想象混合一体的存在彻底感觉化和真实飘忽不定的感觉之流;在叙事时间上, 以语感化的时间侵吞故事里事件发展程序的时间, 而把生活世界的时空弄得面目全非。陈晓明虽然着力去刻画余华文本的形式特征, 但是终因年轻而不能号准余华先锋时期隐喻创作的真正脉搏。

首先, 余华隐喻创作的语言是内涵明晰的不确定语言。这个不确定不是所指不确定, 而是相对于日常语言的不确定。余华认为, 日常语言是含义已经被确定的语

言, 这种语言表明了一种平均的理解性, 像海德格尔界定的失去了根基的人云亦云的闲言。事物的轮廓和形态被其生硬规定, 事物失去了个性, 因而世界变成一种纯属现成物性的可重复世界。余华认为日常语言的确定性其实是人为规定的,

因而也是不准确的。其不准确性在于世界的复杂性, 世界事物纷繁复杂, 各种现象神秘莫测, 语言欲对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做出终极判断是勉为其难的。但是语言只有一种, 所以余华隐喻创作的语言在表现非人为规定的世界的真实时,

表现出了不同于具有明确指向的日常语言的不明确性。但这种不明确实质上却是更准确的语言, 不是能指与所指的脱节, 更不是一种所谓的“埃舍尔圆圈”, 相反, 其明晰的所指是尚未被人为规定的世界本身。余华指出了这种不明确语言的明确性特征:“为了表达的真实, 语言只能冲破常识, 寻求一种能够同时呈现多种可能, 同时呈现几个层面, 并且在语法上能够并置、错位、颠倒, 不受语法固有

序列束缚的表达方式。”

其次, 余华隐喻创作的叙事结构是破坏常理和放弃现实事实框架的世界结构。余华隐喻创作的叙事结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故事真实性和现实性, 因此被陈并且,

余华的创作非但毫无感性倾向, 晓明认为是叙述向感觉还原。但其实不然.

是彻底的理性。在《世事如烟》之前的作品中, 事件的呈现结构虽然表面上还属于事实框架的模仿, 基本保持情节的递进、连接的现实必然性, 但是具体的故事构成成分却是那些违背常理的事件。余华之所以选择违背常理的事件构成作品,

恰是在于其能表达其对世界结构的理性认识, 而小说中这种对常理的破坏就是

体现其思考世界结构的重要标志。余华认为世界不由常理推断, 有其自身的规律, 常理并非真理。所以余华对世界异于常理的理解就变成了其创作的文本结构, 为此他说道:“这种理解事实上就是结构”。这也证明了余华作品的结构跟感性毫不相关。在余华看来, 任何一个进入作品中的事实都是一个世界的象征, 甚至在《世事如烟》之后作品中的并置、错位的结构方式也依然是世界结构的道说方式而不是现实、幻觉和梦境的混合体。余华自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表面上采用并置、错位的结构方式) 但实质上, 我有关世界结构的思考已经确立, 并开始脱离

现状世界提供的现实依据。我发现了世界里一个无法眼见的整体存在, 在这个整体里, 世界自身的规律开始清晰起来”。所以, 余华先锋时期作品的结构并非感觉结构而是世界结构:“我有关世界的结构开始重新确立, 而《世事如烟》的结构也就这样产生。”

最后, 余华隐喻创作叙事时间是现在性和世界结构性的。在我们生活中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分别, 这是物理时间, 它衡量日月星辰空间位置的变化以及指认生命周期的特点, 但不改变事物的本性。传统文学中的插叙、倒叙也仅是现实物理时间的再现而同样不表达世界之是。余华对时间有不同于物理时间的全新观点。第一, 时间只具有现在的意义。余华认为, 过去和将来只是现在的两种表现,

人们真实拥有的只能是现在。余华是在精神世界中领悟到这个观点的。余华认为过去的经验是为将来的事物存在的, 其意义产生于将来事物的指引。因此, 在人的精神世界里, 事实的意义和物理时间无关, 只和事实本身有关。当事物的意义只在事物和事物之间而不是在过去和未来之间传递时, 时间就失去了意义。当时间的固有意义在精神世界中被取消时, 常识提供的价值就变得摇摇欲坠, 而旧事物新的意义就产生了。同时, 当时间被取消后, 事物间的意义关系则只能在现在的层面发挥其意义, 所以余华作品的时间性就表现为现在性“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因此现, 一切回忆与预测都是现在的内容, ……在这个意义上, 针对现在成立的.在的实际意义比常识的理解要来得复杂。”第二, 时间是世界结构。余华认为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