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释商榷

作者:肖会文谭良田

朱东润先生《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分六卷本与简编本两种。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六卷本作为“古代文学史”的文选教材,该书流传范围与受众面非常广泛,影响极为深远。笔者不揣固陋,就其中的某些注释展开商榷,指出白璧微瑕,以期该书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一、少益耆食,和于身也。(《作品选》上编第一册P136)

《战国策·赵策四·触詟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朱注释“少益耆食”:“意谓逐渐增加一些食欲。”释“和于身”:“使身体舒适。”案,如朱先生之言,“少益”解作“逐渐增加”尚可理解,“耆食”为动宾结构,解作“食欲”,恐于文意未安。据郭在贻先生《训诂学》所论则知“少益”为同义连文。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也,渐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沙数人,胡虏益解。”《汉书苏武传》:“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此二“益”皆当解作“渐渐”。“少益耆食”意为“渐渐喜欢吃东西”。

郭先生又认为,据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帛书,可证“和”为“智”之误。“智”通“知”,《方言》:“知,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知。”郭先生说:“‘知于身’是说有益于身体。可见训和为‘使身体舒适’,实际上是据讹字而以意猜测之,可谓郢书而燕说了。”

二、夫以秦王之威。(《作品选》上编第二册P88)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朱先生《作品选》未释“以”字,从该书注释体例来看,则知朱氏目此“以”作如字解。案,“以”读为“似”。“似”又作“佀”,“以”又作“”,“似”从“”得声,此其可通假之一证;又“以”上古属之部喻纽,“似”属之部邪纽,此其可通假之二证。《汉书·高帝纪上》“乡者夫人儿子皆以君”。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以或作似。”《史记·高祖本纪》作“皆似君”。《玉篇人部》:“以、似,二同,像也。”

三、或植杖而耘耔。(《作品选》上编第二册P200)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句。朱先生《作品选》注“植杖”曰:“指放掉手杖,拿起耘田器耕作。植,置。耘,除草。耔,以土培壅苗根。”高中《语文》第二册(人教版2003年12月)注:“植杖,把手杖立在一边,一说倚着手杖。耘,除草。耔,培土。”可见对“植杖”的解释历来有两种。笔者认为,“植杖”当作“倚着手杖”解。

王祯《农书》介绍了水稻除草的两种方法:足芸、手芸。据曾安止《禾谱》所载,江西自古以来沿用“足芸”一法。江西毗邻之湖南安仁,足芸手芸并用,其法:足芸则人拄一棍,可竹可木,抬一足踩草陷泥中肥沤禾根,当地称之为“躐田”(ȵia⁵¹deĩ³⁵);手芸则弯腰于田中,以双手除草,当地称之为“擓田”(kʰuai ⁵⁴deĩ³⁵)。“足芸”一法,《天工开物》称之为“耔”,俗名“挞禾”,其曰:“青叶既长,则耔可施焉(俗名挞禾)。植杖于手,以足扶泥壅根,并屈宿田水草使不生也。”(《天工开物·乃粒第一·稻工》,岳麓书社,2002)足芸之“植杖于手”,目的是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不论足芸手芸,都是一边除草一边培土。

有人认为,陶渊明暗用了《论语·微子》荷蓧丈人“植其杖而芸”这一典故,所以朱氏的注释是对的,但考诸文献,多有不合者。

《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植杖而耘。”“荷”为肩负意无异议,然而“蓧”为何物,自来解家多不甚了了。《史记》裴集解为“草器名”,《论语》集解引包注作“竹器”,清人段玉裁依《韵会》异文校正大徐本《说文》“草田器”为“耘田器”,所谓“耘田器”,就是水田除草的农具。今人杨伯峻《论语译注》解为“古代除田中草所用的工具,《说文》作‘莜’”。对“蓧”这一除草农具的形制以及使用方法少有能说清楚者。唯清人刘宝楠据《说文》“癹”字解,及《左传》引文“癹夷蕴崇之”(《左传·隐公六年》),从丁杰说,认为“蓧”就是江西南昌人用于水田除草的农具——“脚歰”。述“脚歰”形制与功用:“形如提梁,旁加索,纳于足下,手持一杖,以足踏草入泥中,名曰脚歰。”据此,则知“脚歰”实为安仁人“躐田”所持之竹木棍。案甲骨文“癹”从又持棍于两止之间。张舜徽《说文约注》:“古者木杖皆谓之殳……今南人种稻,分秧以后月许,即有人下水田,以足蹋夷杂草,而手倚杖助力,即癹篆从癶从殳之意。”足见“足芸躐田”之法由来尚矣,自殷商而至今日三千多年传承不衰。

四、对此欲倒东南倾。(《作品选》中编第一册P87)

朱氏注《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意谓四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面对着它西北的天姥山,相形之下,显得低了,好像要向东南倾倒。”朱氏的译文漏掉了“倾”字,将“倾倒”作为同义连文处理,而“倒”字本含有“倾斜、倾倒”义。诗凝练之极,绝少赘字,李诗尤然。考诸“天姥连天向天横”,“连天”与“向天横”有别,案古人谓东西为“横”,此用作动词,当解为“连着天空向天边伸去”。“对此欲倒东南倾”句式同,则“倾”必有他解,绝非同义连文。“倾”可解作“钦佩、倾慕”义。《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一坐尽倾。”师古注:“皆倾慕其风采也”。此处亦当作此解。作者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写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也要向东南拜倒在天姥山脚下。

五、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作品选》中编第一册P109)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句中之“骚屑”,朱注为:“骚屑,本指风声,引申为动荡不安的意思。”案“骚屑”实为双声连绵词,亦可作“萧索”、“骚瑟”、“萧飒”、“萧骚”、“萧瑟”等。(揆诸古音,“萧”、“骚”上古皆属幽部心纽,“屑”属心纽,“瑟”属生纽,“心、生”同为齿音,发音部位相近。)“骚屑”这一连绵词声转则有各种异写,实际上记录的是同一个词,意义不外二:一是象声,风吹树木所发之声。如《楚辞·九叹·思古》“风骚屑义(当为“以”吧)摇木兮”,陈鸿《长恨歌传》“黄埃散漫风萧索”,韦庄《南省伴直》“满庭风雨竹萧骚”,欧阳修《秋声赋》“初淅沥以萧飒”,曹操《步出夏门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二是形容萧条凄凉。如江淹《恨赋》“秋日萧索,浮云无光”,罗隐《经耒阳杜工部墓》“奠君江畔雨萧骚”,杜甫《咏怀古迹》“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诗当作第二义解。意为“百姓处境凄凉”。

六、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作品选》中编第一册P210)

朱注释“声声思”:“一声声都含有深长的情思。”据郭在贻先生《训诂学》,以“情思”解“思”,洵非确诂。“思”字有忧、愁、悲、哀之义,“声声思”亦即“声声悲”。《文选》卷十九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