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内分泌科诊疗指南 技术操作规范

内分泌科诊疗指南  技术操作规范

内分泌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篇代谢性疾病诊疗指南第一章糖尿病第二章低血糖症第三章痛风第四章骨质疏松症第五章肾小管酸中毒第二篇内分泌系统疾病诊疗指南第一章垂体瘤第二章肢端肥大症第三章泌乳素瘤第四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第五章尿崩症第六章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第七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第八章甲状腺炎第一节亚急性甲状腺炎第二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第九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第十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第十一章皮质醇增多症第十二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第十三章嗜铬细胞瘤第十四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第一篇代谢性疾病第一章糖尿病糖尿病(DM)病因未明。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或二者兼之所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

分为l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通常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的糖尿病,有酮症倾向。

包括两部分:其一,自身免疫导致的胰岛β细胞破坏,其二,特发性,其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未明。

2型糖尿病的范围是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缺乏,到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所致的糖尿病。

本型无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破坏;可能有许多病因,有极强的复杂的多基因易感,确切基因未明。

【诊断】一、临床表现(一)症状:糖尿病显著高血糖的症状有:多尿、烦渴、多饮、多食、体重减轻,或视力减低,易患感染;儿童患者生长受累;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二)体征:可无明显的体征,或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并发症的相关体征,如:视力下降、足溃疡、截肢、周围神经病变、还可引起胃肠、膀胱和心血管疾病和性功能障碍的植物神经病变。

二、辅助检查(一)空腹及餐后血糖,三常规,肝肾功,血脂,胸片,心电图。

(二)OGTT—INS释放试验、C肽。

(三)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四)HbAlC。

(五)1型或成人晚发1型糖尿病要加测:胰岛素抗体,GAD抗体,ICA等。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小儿内分泌专业评分标准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小儿内分泌专业评分标准
七、此标准用于答辩评比和现场检查。“检查内容”中标明“△”符号的,用于答辩评比。对于答辩评比的内容,必要时将在现场检查时进行复核。
序号
检查内容
标准分
检查方法
评分标准
备注

基础条件
100
1
发展
环境
(10)
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5
查相关医院文件、会议纪要等材料
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2分;规划合理得2分;执行效果好得1分。
5
听取汇报,查职称证书,高级医师总数比例为30%,中级医师约占40%,初级约占30%
各级人员比例可上下浮动20%范围,符合要求得5分。
9
护士
队伍
(15)
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结构△
5
听取汇报,查有关资料
人员数量满足要求得2分;结构合理得1分;学历结构合理得2分。
护士长能力
5
查有关资料
护士长业务水平高得2分;管理能力强得2分;符合科室工作要求得1分。
至少有1个护理单元,病床总数30张,得6分;每增加10张床加2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米
10
查医院有关文件,并实地查看
≥6平方米得10分;每减少1平方米,扣5分;少于4平方米不得分。
3
支撑
条件
(30)
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需要△
10
现场核实,查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等的诊治能力
4
科室
管理
(30)
科室有详细的发展规划及具体实施计划
5
查看资料
有科室规划及具体实施计划得2分;计划现实合理得1分;有落实的措施得2分。
病区整洁,管理有序
5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诊疗指南一、概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旁减)是因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产生减少而引起的钙、磷代谢异常。

其特征是手足搐搦、癫痫发作、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长期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可使病情得到控制。

二、病因(一)甲状旁腺发育不全:先天性甲状旁腺发育不全可致甲旁减,在新生儿时发病。

可单一的发生甲旁减,也可有先天性胸腺萎缩的免疫缺陷和先天性心脏异常。

(二)甲状旁腺损伤:多见于甲状腺癌根治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次手术后,切除或损伤甲状旁腺组织,影响甲状旁腺血液供应。

有暂时性和永久性甲旁减两种。

颈前部或甲状腺手术引起的甲旁减的发生率约0.2%~5.8%。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患者术后出现永久性甲旁减约0.5%。

极少数的患者是因接受颈部放射治疗后发生甲旁减。

(三)金属中毒:如血色病(铁)、地中海贫血(铁)和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铜)等。

(四)甲状旁腺浸润性疾病:如淀粉样变、结核病、结节病、肉芽肿或肿瘤浸润而引起。

(五)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疾病:如家族性内分泌病变------甲旁减、艾迪生病及粘膜皮肤念珠菌病综合征。

(六)PTH分泌缺陷:如钙敏感受体和PTH的基因异常,导致PTH分泌的调控与合成障碍。

(七)PTH分泌的调节异常:1.母亲患甲旁亢的新生儿。

2.甲旁亢患者手术后。

3.低镁血症。

(八)靶组织对PTH生物学作用反应的缺陷:靶组织对PTH作用的抵抗可原发于假性甲旁减或继发于低镁血症。

三、病理颈部外科手术后出现甲旁减的患者可能都残留有少许存活的甲状旁腺组织。

多发性内分泌缺陷或自身免疫及念珠菌病综合征患者的甲状旁腺有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化。

晚发型特发性甲旁减患者的甲状旁腺有脂肪浸润、纤维化及萎缩。

甲旁减患者病程长者可出现特异性的眼球晶状体及脑基底节钙化。

甲旁减患者骨组织中各种骨细胞都有减少。

四、临床表现(一)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加:初期主要有麻木、刺痛和蚁走感,严重者呈手足搐搦,甚至全身肌肉收缩而有惊厥发作。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一、概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或缺少,所致的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本病临床上并不少见,各年龄均可发病,以中老年妇女多见,男女患病之比为1:5,发病始于胎儿及新生儿期,表现为生长和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称为呆小症。

成人发病表现为全身性代谢减低,细胞间粘多糖沉积,称为粘液性水肿。

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

临床上以原发性甲减常见,约占甲减的96%,其中绝大多数系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放射性碘治疗或甲状腺手术所致。

二、临床表现甲减的起病一般较隐匿,病程发展缓慢,可长达十余年之久,方始出现明显粘液性水肿的症状。

1、低基础代谢症状群:疲乏,行动迟缓,嗜睡,记忆力减退。

异常怕冷、无汗。

2、皮肤:其特征表现为面部、胫前、手、足的非凹陷性水肿。

皮肤呈特殊的蜡黄色,且粗糙少光泽,干而厚、冷、多鳞屑和角化。

面部呆板,淡漠,面颊及眼睑虚肿,眼睑常下垂,眼裂变小。

头发干、粗、易脆、生长缓慢或停止。

指(趾)甲生长缓慢、增厚、易脆。

鼻、唇增厚,舌大而发音不清,言语缓慢而音调低。

3、神经精神系统:疲乏无力、无雄心壮志、缺乏活力、焦虑、抑郁、思维欠活跃、反应迟钝、语速减慢、记忆力下降。

严重者可有精神失常,呈木僵、痴呆,昏睡状。

腱反射变化具有特征性,反射的收缩期敏捷,而松驰期延缓,跟腱反射减退,大于360ms有利于诊断。

膝反射多正常。

4、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低,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可并发冠心病,但一般不发生心绞痛与心衰,有时可伴有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

重症者发生粘液性水肿性心肌病。

心电图变化包括窦性心动过缓,P-R间期延长,P波和QRS波群低平,T波低平或倒置,偶见房室传导阻滞。

超声心动图提示房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厚和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高。

5、消化系统:厌食、腹胀、便秘。

重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食欲通常减退,但大多数病人体重增加,体重增加是由于组织中水潴留所致。

内分泌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考核标准

内分泌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考核标准

内分泌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一、科室管理(50分)四、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分)6)转科、转院制度:需转科患 者,应有转入转出记录;转入科 室应按新入院患者指标进行处 置,精神类疾病或特定传染病需 转外院治疗患者,须医务科同意 执行。

7)临床用血制度:严格掌握输血 指证,成分输血达到卫生部要 求;输血前患者应签用血知情同 意书,并进行输血全套检查;血 袋必须及时回收;输血应有相关 记录。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对死亡 病例,应进行死亡病例讨论,由 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主 持。

1.严格执行病历的时效性,应及时完成病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记录的,视情节轻重 历书写,要求24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8酌情扣分。

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6小时完成抢 救记录,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24小 时内完成死亡记录,一周内完成死亡记 录,一周内完成死亡讨论记录,住院病程 满一月需进行阶段总结。

4.严格执行《病例 书写基本规范》 努力提高病历质 量。

20分五、护理质量与持续改进分)六.患者服务与持续改进(50分)七.患者安全目标与持续改进(50分)附件一: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1、月门诊人次;2、出院人次;3、平均住院床日;4、药品比例;5、床位使用率;6、处方合格率达95%;7、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8、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5%9、完成成分输血指标达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90%,血袋回收率100%;10、传染病报告率100%;H、甲级病历率90%;12、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13、医院感染漏报率W10%,医院感染率W10%。

附件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1、压疮发生率;2、跌倒发生率;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5、24/48小时重返ICU率;6、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7、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8、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0、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附件三:三级医院评审指标【三级重点专科】1.垂体瘤的诊治2.代谢性骨病的诊治3.侏儒症的诊治4.性腺功能低下及性分化异常症的诊治5.异位内分泌综合征的诊治6.激素层测定:GH, PRL, FSH, LH ACTH, T, E217羟孕酮,DTH,降钙素,血游离钙尿羟脯氨酸排量,血茶儿酚胺,FT3, FT4性染色体测定骨密度测定【三级一般专科】1.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高钙及低钙血症诊治2.嗜络细胞瘤,高血压危象,垂体卒中的诊治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4.肾上腺皮质测定;血皮质醇,醛固酮5. TSH尿游离皮质醇尿17羟,17酮皮质类固醇6.尿甲氧基4羟苦杏仁酸(VMA)7.甲状腺吸口31功能检查8.内分泌腺B超检查9.血糖化血红蛋白(HABLC)10.尿蛋白排泄率,血胰岛素及C肽测定n.开展糖尿病系统性,有效性地预防及宣传附件四: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参见相关卫生部病种临床路径。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概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因胰岛素明显不足,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改变的征候群,系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此病常见于1型和严重阶段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占糖尿病病人病死率的10%左右。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DKA直接致死率已明显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断及时和治疗恰当。

酮症酸中毒按其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3种情况。

轻度实际上是指单纯酮症,并无酸中毒;有轻、中度酸中毒者可列为中度;重度则是指酮症酸中毒伴有昏迷者,或虽无昏迷但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0mmol/L,后者很容易进入昏迷状态。

二、临床表现1、常有明显的诱因存在,如感染、饮食或治疗不当及各种应激因素。

未经治疗、病情进展急剧的1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儿童或青少年,DKA可作为首发症就诊。

2、原发病症状急剧加重:烦渴、多饮、多尿(或少尿)、;随DKA病情进展,逐渐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乃至不能进食进水。

3、有明显的体征:(1)脱水征:皮肤干燥、弹性减弱,眼球凹陷,口干,唇红(似樱桃红色),舌似牛肉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大,呼出气体有酮味(腐烂苹果味);(2)周围循环衰竭:心动过速、四肢冰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少尿、无尿甚至休克。

4、意识障碍: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

早期表现为精神不振,头晕头痛,继而烦躁不安或嗜睡,逐渐进入昏睡,各种反射由迟钝甚而消失,终至进入昏迷。

5、辅助检查:尿糖、尿酮阳性;血糖增高,多数在16.7~33.3mmol/L,血酮体升高;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血肌酐和尿素氮:多数增高,补液后可恢复。

三、诊断依据1、常有诱因存在:80%以上的DKA发作存在能够确定的诱因如感染,药物应用不适当,应激状态等。

2、有酮症酸中毒的症状及临床表现者:如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脱水貌,呼吸深快,意识改变。

内分泌科工作制度

内分泌科工作制度

目录内分泌科主任职责内分泌科副主任职责内分泌科主治医师职责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职责主班护士岗位职责主班工作标准治疗班护士岗位职责治疗工作标准护理工作标准护理岗位职责主管护师职责护士职责急危重病人组织抢救及报告制度医嘱制度出院指导与随访管理制度转科、转院管理制度住院时间超过30天患者管理与评价制度医师查房制度住院总医师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值班医师岗位要求会诊制度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抢救及抢救室管理工作制度住院病人外出管理制度代谢内分泌科科室大查房(教学查房)制度使用放射性药品管理制度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管理放射性废物处理制度糖尿病护理常规糖尿病酮症酸昏迷护理常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护理常规甲状腺危象护理常规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护理常规皮质醇增多症护理常规尿崩症护理常规垂体功能减退症护理常规内分泌科主任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患者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认真履行三级查房制度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危重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5、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文件要求、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严防并及时处理纠纷差错事故,抓好患者知情同意工作。

7、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

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患者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1.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预防、科研、护理、学习和行政管理工作。

2.制订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内分泌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内分泌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管理制度内分泌科医疗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一系列制度。

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共18项。

本要点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基本要求。

一、首诊负责制度(一)定义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理的制度。

医疗机构和科室的首诊责任参照医师首诊责任执行。

(二)基本要求1.明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

2.保障患者诊疗过程中诊疗服务的连续性。

3.首诊医师应当作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为可追溯。

4.非本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内疾病,应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并建议患者前往相应医疗机构就诊。

二、三级查房制度(一)定义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2.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3.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各级医师的医疗决策和实施权限。

4.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明确查房周期。

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三级医师中最高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中间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

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

5.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医师查房行为规范,尊重患者、注意仪表、保护隐私、加强沟通、规范流程。

6.开展护理、药师查房的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会诊制度(一)定义会诊是指出于诊疗需要,由本科室以外或本机构以外的医务人员协助提出诊疗意见或提供诊疗服务的活动。

规范会诊行为的制度称为会诊制度。

(二)基本要求1.按会诊范围,会诊分为机构内会诊和机构外会诊。

最新内分泌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实用全书

最新内分泌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实用全书

最新内分泌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实用全书作者:何明清出版社:人民军医科技出版社2008年出版册数规格:全四卷16开精装定价:¥998元优惠价:¥450元详细目录第一篇内分泌系统解剖与检查第一章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第二章内分泌系统检查第三章内分泌病理概念第二篇内分泌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章下丘脑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二章垂体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甲状腺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四章碘缺乏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五章甲状旁腺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六章甲状腺肿瘤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七章肾上腺皮质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八章肾上腺髓质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九章肾上腺肿瘤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十章睾丸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十一章妇科内分泌基础与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第十二章胰岛内分泌肿瘤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十三章胰岛移植技术操作规范第十四章卵巢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十五章两性畸形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十六章乳房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十七章老年内分泌基础与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第十八章儿童内分泌基础与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第十九章内分泌水肿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二十章糖尿病病理概念第二十一章糖尿病的分类、分型及诊断与鉴别技术第二十二章糖尿病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二十三章妊娠糖尿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二十四章儿童时期的糖尿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二十五章老年糖尿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二十六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防治第二十七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治第二十八章低血糖症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二十九章肥胖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篇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章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第二章甲状旁腺疾病和代谢性骨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三章心脏与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四章呼吸系统与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五章肾脏与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六章血液系统与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七章胃肠与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八章肝脏与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九章免疫与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十章肿瘤与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十一章水、电解质代谢失常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十二章酸碱代谢紊乱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十三章脂质代谢紊乱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四篇常用内分泌代谢病的药物和功能试验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章常用内分泌代谢病的药物第二章常用内分泌代谢疾病的功能试验附录:相关资料。

妇科门诊技术操作规范

妇科门诊技术操作规范
❖ 6、薄层液基细胞涂片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宫颈细胞学诊疗技术(LCT) 将薄层液 基细胞涂片技术与计算机辅助宫颈细胞学诊疗技术相结合,愈加方便、快捷、 但因价格昂贵,使用不多。
妇科门诊技术操作规范
第7页
【注意事项】 ❖ 1、标本采集前3d应防止性交、阴道检验、阴道冲洗及上药
。 ❖ 2、宫颈黏液较多时应使用于棉签将其轻轻拭去。 ❖ 3、阴道出血时应防止采集标本。 ❖ 4、可将细胞固定储存于液态储存液中,使用时制备成细胞
雌激素水平对阴道脱落细胞影响。①雌激素轻度影响:表层细胞﹤20%;②高 度影响:表层细胞﹥60%,基本上五底层细胞。雌激素低落时出现底层细胞, 轻度低落,底层细胞﹤20%;中度低落,底层细胞20%-40%;高度低落,底层 细胞﹥40%。
❖ 2、在妇科肿瘤诊疗中应用 恶性肿瘤细胞核大而深染,核仁大小不等,形态各 异,染色质不均,可呈团块状或粗大颗粒状,可见核分裂象异常及核分裂象, 细胞排列紊乱。可用于阴道癌、宫颈鳞癌、宫颈腺癌、子宫内膜癌及输卵管癌 诊疗。阴道脱落细胞检验时最经济、最直接、最轻易被患者接收检验方法,广 泛用于宫颈癌早期筛查,有效提升了人类宫颈癌早期诊疗率和总存活率。
Ⅱa和Ⅱb。 ❖ 巴氏Ⅲ级:可疑恶性,但不能确定。 ❖ 巴氏Ⅳ级:细胞学高度怀疑恶性。 ❖ 巴氏Ⅴ级:细胞学必定恶性。
妇科门诊技术操 ❖ ①良性细胞学改变(WNL):包含各种微生物感染性改变,妊娠、炎症、放置宫内节育
器及放疗后反应性和修复性改变。
❖ ②鳞状上皮细胞异常
涂片,特定固定液可将红细胞及黏液溶解,使细胞形态愈加 清楚,易于观察。
妇科门诊技术操作规范
第8页
【阴道脱落细胞检验意义】
❖ 1、评价性激素对阴道上皮细胞影响程度 阴道复层上皮细胞生长发育和成熟直 接收到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等性激素影响,尤其是雌激素。雌激素可促使 底层细胞向中层细胞分化,促使中层细胞向表层细胞分化及脱落。三层细胞所 占百分比普通用阴道细胞成熟指数(MI)表示,即底层细胞/中层细胞/表层细胞 。底层细胞所占百分比增加称为“左移”,普通表示雌激素水平低,表层细胞所 占百分比增加称为“右移”,表示雌激素水平升高,中层细胞增多称为“居中”, 表示细胞成熟不全,三层细胞均匀相同,称为“展开”,提醒有大剂量雄激素影 响。

内分泌科病房初步规划

内分泌科病房初步规划

内分泌科病房初步规划一、引言内分泌科病房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负责诊治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

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本文将对内分泌科病房的初步规划进行详细描述。

二、病房布局1. 病房总体布局内分泌科病房位于医院的特定楼层,面积约为XXX平方米。

病房将根据功能划分为以下区域:- 门诊接待区:提供挂号、候诊和咨询服务。

- 住院病区:包括病房和护士站,用于收治住院患者。

- 诊疗区:设有检查室、化验室和治疗室,用于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操作。

2. 门诊接待区门诊接待区应设置舒适的候诊区,提供舒适的座椅、咖啡机和阅读材料。

同时,应设立挂号窗口和咨询台,方便患者挂号、咨询和支付费用。

3. 住院病区住院病区应设有病房和护士站。

病房应提供舒适的床位、床头柜、衣柜和独立洗手间。

每一个病床应配备呼叫器,方便患者随时呼叫护士。

护士站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方便护士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操作。

4. 诊疗区诊疗区应设有检查室、化验室和治疗室。

检查室应配备必要的检查设备,如超声仪、X光机等,用于进行影像学检查。

化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用于进行血液、尿液和激素等方面的检验。

治疗室应配备必要的治疗设备,如注射器、输液泵等,用于进行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操作。

三、设备和设施1. 医疗设备内分泌科病房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血糖仪:用于测量患者血糖水平。

- 血压计:用于测量患者血压。

- 超声仪:用于进行超声检查。

- X光机:用于进行X光检查。

- 输液泵:用于输液治疗。

2. 药品和耗材内分泌科病房应配备常用的药品和耗材,包括但不限于:- 内分泌类药物:用于治疗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

- 注射器和针头:用于进行药物注射。

- 输液器和输液管:用于输液治疗。

3. 病房设施内分泌科病房的病房设施应包括:- 床位:提供舒适的床位,配备床头柜、衣柜和独立洗手间。

- 空调和通风系统:保持病房内的温度和空气流通。

- 照明设备:提供璀璨的照明,保证医护人员的工作和患者的活动安全和舒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分泌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篇代谢性疾病诊疗指南第一章糖尿病第二章低血糖症第三章痛风第四章骨质疏松症第五章肾小管酸中毒第二篇内分泌系统疾病诊疗指南第一章垂体瘤第二章肢端肥大症第三章泌乳素瘤第四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第五章尿崩症第六章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第七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第八章甲状腺炎第一节亚急性甲状腺炎第二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第九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第十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第十一章皮质醇增多症第十二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第十三章嗜铬细胞瘤第十四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第一篇代谢性疾病第一章糖尿病糖尿病(DM)病因未明。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或二者兼之所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

分为l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通常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的糖尿病,有酮症倾向。

包括两部分:其一,自身免疫导致的胰岛β细胞破坏,其二,特发性,其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未明。

2型糖尿病的范围是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缺乏,到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所致的糖尿病。

本型无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破坏;可能有许多病因,有极强的复杂的多基因易感,确切基因未明。

【诊断】一、临床表现(一)症状:糖尿病显著高血糖的症状有:多尿、烦渴、多饮、多食、体重减轻,或视力减低,易患感染;儿童患者生长受累;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二)体征:可无明显的体征,或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并发症的相关体征,如:视力下降、足溃疡、截肢、周围神经病变、还可引起胃肠、膀胱和心血管疾病和性功能障碍的植物神经病变。

二、辅助检查(一)空腹及餐后血糖,三常规,肝肾功,血脂,胸片,心电图。

(二)OGTT—INS释放试验、C肽。

(三)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四)HbAlC。

(五)1型或成人晚发1型糖尿病要加测:胰岛素抗体,GAD抗体,ICA等。

(六)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双肾B超。

(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足感觉阈值测定、B超测定膀胱残余尿。

(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检查。

(九)糖尿病的心脑血管病:动态血压,血脂,心脏彩超,脑血流图,颅脑CT。

(十)糖尿病足筛查、糖尿病眼底病变筛查等。

三、诊断要点(一)有糖尿病症状+随机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1)或(二)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126mg/d1):空腹是指至少禁食(无热能摄人)8小时;或(三)75克无水葡萄糖的OGTT2h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当上述指标在另一日重复试验证实无误后可诊断糖尿病。

【鉴别诊断】需与尿崩症、干燥综合征及肾性糖尿鉴别【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诊断】一、糖尿病肾病诊断(一)临床期糖尿病肾病诊断1.糖尿病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0ug和/或肾功能障碍。

2.伴或不伴糖尿病特异性视网膜病变。

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

(二)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微量白蛋白尿期):1.尿微量白蛋白测定(Alb)>10ug/ml(相当于30一300mg/24h);采集过夜晨尿标本比留24h尿精确、方便。

2.排除其他引起蛋白尿的原因。

3.6个月内连续查3次尿,其中2次(Alb)>10ug/m l可诊断。

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排出不因肾功能恶化而减少;通常无血尿,若有,应怀疑肾乳头坏死、肾肿瘤或其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后者有肾穿刺指征。

狼疮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可与糖尿病同时存在,造成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困难。

二、糖尿病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病变诊断分亚临床期和临床期,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无症状,后者有症状。

(一)亚临床神经病变的诊断:1.电生理检查异常:(1)感觉或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2)肌肉和神经动作电位的振辐减低;2.定量感觉试验异常:(1)震动觉/触觉(2)温觉/冷觉3.植物神经功能异常:(1)心率相对固定在90次/min(2)排汗功能异常(3)瞳孔反射迟缓(4)膀胱残余尿>50ml(B超)(二)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断:1.弥漫性神经病变:(1)远端对称多发性感觉异常(2)植物神经病变:①瞳孔功能异常;②排汗功能异常;⑧膀胱功能障碍:④性功能障碍;⑤消化道植物神经病变:胃张力迟缓;胆囊张力迟缓;糖尿病性腹泻或便秘;⑥心血管植物神经病变;⑦不易觉察的低血糖(交感、肾上腺髓质神经病变)表我国糖尿病视网膜分期一、治疗原则全面治疗糖尿病:包括降糖、调脂、降压、减肥、改善血粘度、抗血小板等治疗,以下五位一体,缺一不可。

(一)饮食治疗(二)运动治疗(三)药物治疗(四)血糖监测(五)糖尿病教育二、高血糖治疗药物治疗高血糖: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药物治疗的方案,一般可采取:(一)2型糖尿病肥胖者首选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增敏剂;(二)餐后高血糖为主者首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或瑞格列奈;(三)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可首选瑞格列奈或磺脲类;(四)2型糖尿病病程长者可联合应用不同作用途径的口服药物,或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五)1型糖尿病及成人缓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要胰岛素治疗,(六)妊娠期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要胰岛素治疗;(七)2型糖尿病有下列情况需用胰岛素治疗:1.急性应激:围手术期,围产期,严重感染,严重精神应激;2.经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代谢不能控制正常者(FBS>7.8mmol/L或HbAlC>8%时);3,有严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4.伴慢性消耗性疾病:结核病,癌症和肝硬化等;5.伴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因磺脲类和双胍类都经肝脏代谢和/或肾脏排泄,此时已不宜再用,6.口服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者;7.有酮症或高渗者,8.显著持续空腹高血糖者:FBS≥15mmol/L;9.新发2型糖尿病且显著高血糖者。

三、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一)选用对肾脏影响小的降糖药控制血糖,可选用:格列喹酮、瑞格列奈、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或胰岛素,严重的糖尿病肾病需胰岛素治疗;(二)积极控制血压:首选ARB或ACEI类,可合用钙拮抗剂等;(三)改善肾血液循环,可使用活血化淤的中草药等;(四)适当低蛋白饮食,(五)预防尿路感染。

四、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一)糖尿病神经痛,局部可涂辣椒碱软膏:可选用:卡马西平或阿米替林等药口服。

(二)神经营养药使用:可选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醇,康络素和弥可保等。

(三)糖尿病胃轻瘫者可服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等药。

(四)神经源性膀胱,轻者应定时排尿,2—3小时一次,以训练膀胱肌肉:排尿时以手压下腹部协助排空膀胱,尽量减少残留尿;顽固尿潴留的病人需留置导尿或膀胱造瘘。

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胰岛素控制血糖(二)激光治疗(三)口服导升明或羟苯磺酸钙等六、预防原则我国卫生部《1996~2000年国家糖尿防治规划纲要》指出:必须对糖尿病进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对高危人群进行选择性干预,最大程度降低危险因素对人体的危害,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二级预防:是要尽可能早期诊断糖尿病,规范对糖尿病的治疗和护理,预防发生急性并发症,阻止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三级预防:对已有慢性并发症的糖尿病病人,预防慢性并发症发展,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也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急症。

是糖尿病患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酮体在体内堆积所致。

1型糖尿病有自发DKA倾向,2型糖尿病发生DKA多数都有一定的诱因,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

【诊断】一、临床表现(一)不同程度的脱水:通常脱水可达体重的10%。

(二)电解质紊乱:1.血钠:DKA时血钠可降低、正常或升高,多数血钠<135mmol/L,少数正常,偶有升高。

2.血钾:DKA时钾大量丢失。

通常DKA未经治疗者,血清钾水平常在正常范围内,甚或升高。

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后血糖下降,血液稀释,肾小球滤过率改善,以及细胞外钾内流等均可使血清钾迅速降低.因此低钾常发生在DKA经治疗后。

3.血磷:显著低磷血症(<0.5mmol/L~1.0mmol/L)可引起肌肉软弱无力,中枢神经受抑和心功能异常等。

(三)肾功能障碍多为肾前性肾功能减退,如原有糖尿病肾病,则肾功能障碍更严重。

(四)代谢性酸中毒DKA时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酮体在体内堆积所致酸中毒刺激呼吸,引起代偿性的低碳酸血症和Kussmaul’s呼吸。

DKA时动脉血PC02常低于20mmHg。

当pH降至7.1以下时,呼吸代偿作用就会麻痹,反过来加重酸中毒。

低碳酸血症使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下降,可造成脑组织缺氧,引起DKA昏迷。

二、辅助检查(一)尿:尿糖、尿酮强阳性。

(二)血糖:多数在16.7mmol/L~33.3mmol/L(300—600mg/dL)。

(三)血酮:显著升高。

(四)血气分析:CO2CP下降,轻者13.5mmol/L~18.0mmol/L,重者<9.0 mmol/L,pH<7.35;BE负值增大HC03-降低。

(五)电解质:血钾正常或降低,血钠、血氯降低或正常。

(六)肾功:血尿素氮和肌酐偏高。

(七)白细胞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三、诊断要点①糖尿病病史;②尿糖强阳性;⑧尿酮强阳性;④血酮定性强阳性;定量多5mmol/L;⑤血糖升高,多在16.7mmol/L~33.3mmol/L(300~600mg/dL);⑧代谢性酸中毒,PH<7.35,严重时低于7.0;HC03—<15mmol/L~10mmol/L早期代偿阶段血pH可在正常范围,但BE负值增大。

【鉴别诊断】(一)低血糖昏迷:尿糖、尿酮阴性;血糖降低;血气分析正常;血浆渗透压正常。

(二)高渗性昏迷:尿糖强阳性、尿酮阴性或弱阳性;血钠显著升高;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

(三)乳酸性昏迷:尿糖、尿酮阴性或弱阳性,血糖、血酮正常或增高;血pH、CO2CP降低,乳酸显著增高;血浆渗透压正常。

(四)其他原因的昏迷。

(五)急性胃肠炎、其他急腹症等。

【治疗】一、治疗原则:积极补液,按血糖测定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去除诱因,防治并发症。

二、治疗措施:(一)补液:抢救DKA的首要、关键措施。

补液的速度和量视脱水的程度而定。

1.输液量:根据脱水程度,最初1~2小时,快速输注1000ml,以后2~3小时输注1000ml,逐渐减慢至6~8小时1000ml。

多数病人第一个24小时需要补液3000~6000ml,一般开通两路液体:一路用于补液,迅速恢复血容量;另一路持续小剂量静脉滴注胰岛素。

2.输液种类:血糖>13.9mmol/L(250mg/dL)通常使用生理盐水;血糖<13.9mmol/L(250mg/dL)换用葡萄糖盐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