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泥鳅催产

合集下载

泥鳅人工催产繁殖的常用药物

泥鳅人工催产繁殖的常用药物

泥鳅人工催产繁殖的常用药物
泥鳅人工催产繁殖的常用药物有:
生理盐水:0.6%的氯化钠溶液。

格林氏液:将7.5克是氯化钠、0.4克的氯化钙和0.2克是氯化钾溶入1升蒸馏水中制成。

麻醉剂:MS-222、丁卡因。

将泥鳅放人每升水中加0.1克的MS-222,或2%的丁卡因溶液中实施麻醉,可避免催产操作抓持泥鳅困难。

催产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脑垂体。

其中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效果较好,脑垂体效果也较好。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用量可根据每克体重配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l5国际单位。

一般个体小的每尾用100~250国际单位,50-60克大雌鳅每尾用800-1000国际单位。

以上催产剂雄泥鳅均减半。

脑垂体的用量可按每尾雌鳅用0.5公斤重鲤鱼脑垂体0.5-1个或用泥鳅脑垂体4个或青蛙脑垂体
2个。

注射液:以上述催产剂,按每尾用量直接加0.1-0.2毫升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配制而成。

泥鳅催产注意事项

泥鳅催产注意事项

泥鳅催产注意事项一.种鳅的选择1.雌雄泥鳅外部特征辩认雌鳅:个体较大,腹部膨大,柔软且饱满,呈透亮的粉红色或者黄色,生殖孔外翻并微红。

雄鳅:腹部扁平不膨大,轻轻挤压有乳白色的精液从生殖孔流出,精液入水可散开,镜检精子活力强。

符合上面标准的亲鳅可做人工催产。

3.不同来源种鳅的处理(1)天然水域捕捉,在捕捉后可在家静养3-4天,之后在催产季节选择成熟度好的种鳅做催产。

(2)市场上收购,由于长时间运输和蓄养,种鳅损伤较大,需要经过严格筛选并做长时间(一个月)的精心培养方可使用。

(3)人工养殖场选种,来源可靠,选好后可做种。

(4)种鳅的培育,泥鳅亲本培育放养的密度为25尾/平方米左右较为合适,太少浪费资源,太多不利于泥鳅的摄食,水质也不太好控制,如果采用人工繁殖,在泥鳅产卵前一个月,还要将雌雄泥鳅分开饲养,以防止部分早熟的个体提前产卵,导致孵出的鳅苗规格不齐。

二三.催产后效应时间四.泥鳅孵化时间泥鳅孵化水温最好在25-28摄氏度,太高或者太低均不适宜孵化,影响孵化率。

泥鳅繁殖催产药,6支促排卵素2号(A2)和1支地欧酮(DOM)可以催产繁殖500条雌鳅或1000条雄鳅,约10公斤泥鳅。

现在介绍一种简便的配药方法:将1套药(6支A2,1支DOM),溶入150毫升生理盐水中,可注射240条雌鳅和360条雄鳅。

(雌鳅注射0.3毫升,雄鳅注射0.2毫升)催产泥鳅时可以注射背部肌肉或腹部,新手以注射腹部为主(腹鳍前约1厘米处,避开腹中线即可),入针深度约为2毫米,针头朝头部方向,斜刺入泥鳅腹部。

泥鳅催产时水温不低于20℃,最高不超过30℃,水温尽量稳定,以傍晚催产为主,以便第二天观察泥鳅产卵。

注:A2 100微克/支;DOM 100毫克/支未用完的药品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光保存;已兑好生理盐水的放在冰箱保鲜保存,及时用完。

泥鳅催产药(最新配方)该组合一套为7支,分别为6支A2加1支DOM 。

此配方结构经大众养殖公司大批量催产证明,新的配方对比以前的A4加DOM具有如下优点:1、操作更方便。

李经武,乐做一个“泥鳅翁”

李经武,乐做一个“泥鳅翁”
便 是一 片金 灿灿 的泥鳅 卵 。几 天 后 ,这 些 泥 鳅 卵 便 孵 化 成 了 上万尾 幼小 的泥鳅 。

做 一个6 6 泥鳅 翁
。许 志 华 张 茶 秀
年 过 后 ,李 经 武 的 辛 苦
得 到 了 回报 。 他 养 殖 的 泥 鳅 肉 李 学 营养 丰 富 , 受 客 户 欢 深 “ 茵 碧 草 随 风 荡 , 畦 水 景 , 经 武 十 分 兴 奋 , 习 也 十 质 细 嫩 , 如 畦 当年 便 盈 利 5万 多 元 。 田紧 相 连 ; 鳅 嬉 戏 跃 不 停 , 泥 朵 分 刻 苦 。 只 是 他 的 心 里 还 是 有 迎 ,
了 时 间 ,何 不 回 老 家 也 养 养 泥 元 。 这 样 , 经 武 的 泥 鳅 养 殖 于 2万 元 呢 。 ” 就 李 说 起 泥 鳅 的药 用 价 值 , 李 鳅 , 一 个 ‘ 鳅 翁 ’ 或 许 还 能 生 涯 便 正 式 开 始 了 。 做 泥 ,
了一 条 致 富 门路 。
晚 霞 风 采
● 人 生 大பைடு நூலகம்观 ●
心 的 事 情 ,就 是 帮 母 泥 鳅 “ 助 产 ” 随着气 温一 天天 升高 , 。 池
塘 里 的 母 泥 鳅 开 始 成 熟 并 到 了 产 卵 期 。 为 了 帮 母 泥 鳅 尽 快 产
~ ~ … ~ 一 一 一 一
卵 , 短 生 长 期 , 经 武 捞 起 一 缩 李 批 成 年 母 泥 鳅 ,喜 滋 滋 地 给 它 们打催 产针 。 不 多久 , 塘里 过 池
朵 细 浪 起 漪 涟 。 望 着 眼 前 这 片 点 担 心 ,虽 然 自 己从 小 就 爱 在 ”
初 战 告 捷 ,李 经 武 的 劲 头 第 他 水 草 丰 美 、 流 水 潺 潺 的 泥 鳅 养 池 塘 里 捉 泥 鳅 ,但 对 泥 鳅 的 习 更 足 了 。 二 年 , 将 养 殖 面 积 性 还 是 不 甚 了解 ,怕 养 不 好 亏 由 最 初 的 3亩 水 面 扩 大 到 1 0 殖池塘 , 管身上 粘着 泥 巴 , 尽 皮 肤也 晒得黝 黑 ,但 李经 武 的脸 了 老 本 。 不 是 , 泥 鳅 首 先 要 亩 ,并 把泥鳅 的种群 数量 扩大 可 养

泥鳅的人工繁殖

泥鳅的人工繁殖

泥鳅的人工繁殖分半人工繁殖和完全人工繁殖两种方法。

分半人工繁殖和完全人工繁殖两种方法。

半人工繁殖:是采用人工催产自然繁殖泥鳅的方法。

选择成熟亲鳅,按雌、雄的比例1:1.2一1.5组成。

注射催产药物:鲤或鲫脑垂体(简称PG),每尾鳅用1一2个,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HCG)每尾注射800一1000国际单位,或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简称LRH-A),每尾注射80一150微克。

另外,近几年有不少试验生产者通过实践证明,以上的催产药物在单独使用时没有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时效果好。

因此,试验出这样几种配合方法:种是用LRH-A8毫克/尾加上HCG500国际单位/尾,催产的效果好,催产率达85%以上;第二种是用LRH-A5毫克/尾加上地欧酮(简称DOM)3毫克/尾,催产的效果较好,催产率达80%以上;第三种是HCG300毫克/尾加上地欧酮3毫克/尾,催产的效果好,催产率达90%以上。

以上的药物无论用哪一种,均要溶解在生理盐水中。

雄鳅的剂量在雌鳅的基础上减半。

由于泥鳅的个体小,每尾泥鳅注射液的量应不超过0.5毫升,以0.2一0.3毫升为宜,以免发生身体肿胀或药液溢出。

注射用4号不锈钢针头,1毫升的玻璃注射器(用前煮沸消毒),为了有效地控制进针的深度,可把针头锉短到0.2一0.3厘米长,或在针头的基部套上胶管,使针头仅露出0.2一0.3厘米的针尖,防止进针过深。

注射部位以背部肌肉为好,其次腹部中线胸、腹鳍之间也可。

泥鳅身体黏液多,很滑,为不损伤鳅体,要用湿纱布包住进行注射。

进针时注射器与鳅体呈30角为佳。

为了方便注射可用少量的麻醉剂,先对亲鳅进行麻醉。

麻醉后即注射催产针,然后放入产卵池中,很快即可苏醒。

麻醉药可用0.1克溶于50千克水中配制成麻醉液,催产的亲鳅在麻醉液仅需2一3分钟即被麻醉。

还可用普鲁卡因或是MS一222,按说明书的方法使用。

无论是用哪种催产药,在用之前都要先用少量的药物做1一2次试验,充分掌握好药量和时间后,再用于生产。

入秋泥鳅人工繁殖方法

入秋泥鳅人工繁殖方法

入秋泥鳅人工繁殖方法
泥鳅人工繁殖方法:
泥鳅的人工繁殖与家鱼相同。

使用的催产剂种类与剂量按每条雌鳅计,分别为:鲤鱼垂体0.5~1个,或青蛙垂体2~3个,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150国际单位或类似物(LRH-A)5~10微克。

雄鳅剂量减半。

溶剂注射量为0.1~0.2毫升,采用1毫升的注射器和4号针头注射。

注射部位为腹部中线胸、腹鳍之间,也可背肌注射。

因泥鳅喜钻动,注射时可用温纱布包着(露出注射部位)。

注射后放入产卵池中,此后的工作与自然繁殖相同。

水温20~25℃,经10~20小时就会发情产卵。

若采取人工授精,可将已注射催产剂的雌雄泥鳅分别暂养于小池或网箱中,水温18~25℃时,经10~15小时,轻压雌鳅腹部有卵粒流出,即可采用干法进行人工授精。

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均与家鱼相同。

卵粒人工授精后随即上巢。

其方法是,取清水一桶,将鱼巢平铺桶底,然后一人轻轻抖动鱼巢,同时搅动水体,另一个徐徐将卵粒倒入桶中,使卵粒均匀上巢。

上巢后再转入到孵化池中孵化。

泥鳅的受精卵在水温20~30℃范围内都能正常孵化,一般2天左右可孵出鱼苗。

用小容器静水,勤换水(每天2次)孵化效果很好。

每升水放卵400~600粒为宜。

孵化时要避免震荡,孵化中可用0.1×10-6的孔雀石绿溶液进行消毒,以防寄生水霉。

- 1 -。

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一.人工催产1催产亲鱼选择。

待水温达22℃左右时,挑选腹部膨大饱满,柔软有弹性,腹部朝上能看到卵巢的轮廓,用手抚摸腹部肋骨明显,体质健状无病无伤的雌鱼和手摸胸鳍有粗糙感的雄鱼用于催产。

2催产药物及使用方法。

催产剂种类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A2、。

单独使用剂量为:HCG5IU/g~10IU/g,LHRH~A20.01μg/g~0.02μg/g;混合使用剂量为DOM0.003mg/g~0.005mg/g+LHRH~A20.005μg/g。

雄鱼减半。

注射方法则采用一次注射,催产剂用0.9%生理盐水稀释,现配现用,药液量按每尾0.2mL配制。

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针与鱼体成45度角,进针深度0.3cm~0.4cm,注射后将亲鱼放入网箱中。

二.产卵设施的准备产卵用40目筛网制做产卵箱,规格根据生产规模而定。

箱底平铺棕榈皮鱼巢。

将已催产的亲鱼按雌雄1∶1.2~1∶1.5放入箱中。

产卵时要保持周围环境安静,一般催产效应时间在11~13小时,产卵可持续7~8小时。

三.孵化可利用孵化缸、环道、网箱等工具孵化。

0.4立方米水体的孵化缸可放卵粒60~100万粒,环道每立方水体可放卵80~100万粒,网箱充气每立方水体可放卵20万粒左右。

孵化时最适宜水温是20℃~28℃,破膜时间在30~35小时。

孵化期间要加强管理,经常刷洗过滤筛网,防止跑苗。

根据鱼苗发育情况调整水流和充气量,在破膜的第三天可取出鱼巢,投喂饵料,如轮虫、蛋黄等,投喂三天后即可转入仔鱼培育阶段。

二苗种培育用于苗种培育的池塘面积以30~100平方米水深以40~60cm为宜。

池埂、池底夯实,池底平整,最好铺垫15~20cm的淤泥。

进排水设拦鱼密网,池中投放占总面积1/4的浮萍。

放苗前按常规清塘消毒,注水50~60cm,每平方米施有机肥0.3~0.5kg,隔1~2天搅动池底一次,7~10天轮虫达高峰时投放鱼苗,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放养时水温差不超过2℃。

怎样进行泥鳅的人工繁殖

怎样进行泥鳅的人工繁殖

怎样进行泥鳅的人工繁殖•泥鳅繁殖的基本知识•泥鳅人工繁殖的准备工作•泥鳅人工繁殖的技术要点•泥鳅人工繁殖的管理要点•泥鳅人工繁殖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目•泥鳅人工繁殖的实践应用录泥鳅的繁殖习性泥鳅为雌雄异体,雄鳅的交配器为一对棒状交接器,雌鳅有一对卵巢,但也有2-4个卵巢。

泥鳅在自然环境中,于4-8月份水温20℃以上时为繁殖盛期,其中尤以5-6月份为高峰期。

泥鳅的繁殖方式为卵生,亲鳅在产卵前,雌鳅要先做一产卵床,同时雄鳅在水中用尾鳍击水或用口吸水发出声响来诱引雌鳅进入产卵床。

010302泥鳅的繁殖周期较长,一般需要2-3年才能达到性成熟。

在自然环境中,泥鳅通常在4-8月份进行繁殖,其中5-6月份为繁殖高峰期。

人工养殖的泥鳅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条件来调整繁殖时间。

泥鳅的繁殖环境需要安静、避光、水质清新、水温适宜等条件。

繁殖池一般选择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同时要求池底平坦、淤泥较少。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通过调节水温和水质来促进泥鳅的繁殖。

选择一个安静、避风、向阳、环境干净且方便管理的地方进行繁殖。

场地选择池塘条件水质要求池塘面积一般为20-30平方米,水深1-1.5米,池底平坦并有一定坡度,以便于排水和捕捞。

使用无污染、清澈、溶氧充足的水源,并定期检测水质,确保符合养殖标准。

03准备繁殖场地0201选择健康、无病无伤、年龄适宜且具有明显性征的泥鳅作为种鳅。

种鳅选择根据池塘大小和繁殖需求确定种鳅数量,一般每亩放养200-300组种鳅。

种鳅数量在繁殖前,对种鳅进行强化培育,以增强其体质和繁殖能力。

种鳅培育准备种鳅建造或选择适合孵化泥鳅的孵化池,要求池壁光滑、不渗水、水质清新且便于管理。

孵化池在孵化池中放置一定数量的孵化网箱,便于孵化时管理和收集鱼苗。

孵化网箱配备足够的增氧设备,以确保孵化过程中水质的溶氧充足。

增氧设备准备孵化设施泥鳅的催产技术根据泥鳅的繁殖季节,一般选择在3-5月进行人工催产。

泥鳅人工催产

泥鳅人工催产

泥瞅人工催产
选择成熟度较好的雌雄泥纵后,就可进行人工催产。

催产药物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鱼剂量为每克体重20〜40国际单位,雄鱼减半。

注射方法为背鳍基部肌肉1次注射。

雌雄比例一般为1:2或1:3。

注射时间一般选择在晚上7〜8时。

注射后的鱼放入挂有鱼巢(用水草制成)的孵化池或网箱中。

在水温为25°C左右时,注射后12小时可发情,这时可进行人工采卵受精。

首先将雄鱼的精液挤出,再将卵子挤入器皿中,并用羽毛轻轻搅拌,用水冲洗后将受精卵轻洒在鱼巢上,不要轻易搬动鱼巢。

孵化
将附有卵粒的鱼巢放在池中,密度要适宜。

如果是静水池塘,需要充气,以保证孵化时所需的充足的溶氧。

充气量大小与卵质密度有关,如鱼巢放置密度较稀,卵质好,则充气量小;反之,充气量要大。

在水温25。

C左右时,约30小时可以孵化出膜。

在精心管理下,孵化率一般可达80%左右。

仔鱼出膜后3天,需立即清洗鱼巢,将仔鱼移入水质良好的池中暂养。

仔鱼暂养时要投喂熟蛋黄,每10万尾鱼苗投喂一个蛋黄,上下午各投1次,蛋黄要用手捏碎经120目筛绢过滤后再投喂,第二天投喂前要清除残渣,并加入新水再投喂。

仔鱼高密度暂养的时间一般为5天,以后可转入池塘中饲养。

泥鳅催产的原理

泥鳅催产的原理

泥鳅催产的原理泥鳅催产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促进成产母泥鳅的卵子和仔鱼的数量和质量,达到提高繁殖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泥鳅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非常喜欢的食用鱼类之一,因其繁殖周期长、繁殖率低,所以泥鳅催产成为了养殖者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而泥鳅催产的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配对筛选:泥鳅催产的第一步是进行配对筛选。

通常,选择母鳅和公鳅体型健康、长得好、生长快的个体作为亲本,保证后代具备良好的遗传性状。

同时,要注意避免近亲繁殖,以避免遗传缺陷。

2. 环境调控:对泥鳅的养殖环境进行合理调控也是泥鳅催产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保持水体的清洁,定期清理池塘底泥,确保水质清澈透明。

其次,控制水温,在适宜的水温范围内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此外,要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以及稳定的水质条件。

3.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也是提高泥鳅催产效果的关键。

在泥鳅的繁殖期间,要合理选择养殖饲料,注意调配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含量和比例,以满足泥鳅的生长和繁殖需求。

同时,要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频次,以避免过度喂养和浪费。

4. 水质改良:水质的改良是提高泥鳅催产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投放活性炭、活性矾石等净化剂来净化水质,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和杂质;可以增加溶解氧含量,通过增加曝气设备或调整水体流动速率等方式改善水质。

同时,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监测,及时调整水质。

5. 温度控制:温度对泥鳅的繁殖具有重要影响。

要根据泥鳅繁殖的不同阶段,合理控制水温。

通常,在泥鳅产卵期间,将水温控制在22-25摄氏度,有助于促进泥鳅的性成熟和产卵。

6.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一种常用的提高泥鳅繁殖效果的手段。

在泥鳅成熟产卵前,可以采取人工授精的方法,将公鳅的精液注入母鳅的体腔或卵泡中,促进卵子的受精和受精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泥鳅催产的原理主要包括配对筛选、环境调控、饲料管理、水质改良、温度控制和人工授精等方面。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泥鳅的繁殖率和经济效益。

泥鳅的人工繁育技术

泥鳅的人工繁育技术
2 开 口饵 料 的选 择 .
四 、 种培 育 苗
泥鳅水花苗种 的培育池采用 室外 通 风 遮 阳水 泥 池 , 源 充 足 、 质 良好 , 水 水 不
含泥沙和有毒物质 , 排灌水方便 , 以便控 制 水质 和 日常 管理 。培 育池 水 深 2 ~ 0
3 e 池 梗坚 固 、 0 m, 不漏 水 , 底平 坦 , 池 并 向出水 口一侧倾斜 ,出水 口做好 防逃设 施 , 底 铺 一 层 05 ln 的细 沙 。 苗 前 池 .一 ea 放 7天用生石灰清塘 ,用量为 7 — 0/ 0 8gm 。 放苗密度 2 0 5 0尾, m 左右 。 培育肥水 , 富 含浮游植物 和浮游动物 ,可作为泥鳅开 口的天然饵料 。 鱼苗孵出 3天后开 口。 除
孵化时间 4 ~8 时 。 54 小
泥鳅亲鱼产后 培育 的存 活率较低 , 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有 : 泥鳅体表粘滑 , ① 在人工 注射催产激素过程中 ,进针部位
不易控制 , 容易刺 到亲鱼 的内脏 , 降低亲 鱼 的存活率 ;②亲鱼产后 体力 消耗过多 过快 , 没有得到足够 的能量补充 。 在注射 催产剂时需要 固定好亲鱼 ,控制进针 的 部位和深度 , 减少对亲鱼的伤害 ; 亲鱼产 后要及 时补充营养 ,同时做好病害 防治 措施 。提高亲鱼的产后存 活率能提高亲 本 的使用率从而降低 人工 繁育 的成本 。
池 水 的 1 — /。 / 13 4 二 、 工 催 产 人
亲鱼产卵。当水温 2 ~ 2 1 2 ℃时, 催产剂效 应时间为 l ~ 95 时 ,产卵时 间为凌 7 1. 小 晨至早晨 。 产卵结束后尽快将亲鱼捞出 , 以免吞食 卵粒 。
三 、 工孵 化 人
将 收集 到的泥鳅 卵放人事先准 备好 的孵化网箱 中 ,采用 室外 流水孵化方式

泥鳅的催产技术

泥鳅的催产技术

泥鳅的催产技术
泥鳅通常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繁殖的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2~2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泥鳅的催产技术吧!
生活习性
泥鳅为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

以各类小型动物为食,为批产卵,繁殖期主要5~6月,最大个体可长达300毫米,肉质优良,为出口水产品之一。

亲鳅选择
用于繁殖的亲鳅主要是从上年的成鳅池中挑选,也可以从附近市场上选购。

雌鳅一般要求体重25克以上,体长14~18厘米。

雄鳅体重要求不严格,一般体重12克以上,体长10厘米以上。

要求体表色泽正常,光滑无病斑,体形匀称,活动敏捷,年龄2~3龄。

催产时应选择发育较好、腹部卵巢轮廓明显的雌鳅和健康活泼的雄鳅配对,雌雄比为1:2。

池塘条件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泥鳅催产给泥鳅催产2010年02月25日10:05 往期文稿我要评论说起泥鳅,很多人都知道,它的营养价值高,又被称作水中人参。

作为我国主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出口量一直非常大的,尤其是日本和韩国。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很多地方搞起了泥鳅的自繁自养。

刚大学毕业不久,家住四川省简阳市东溪镇的唐思军也加入到了这个行业,可没想到,泥鳅先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小唐:泥鳅太滑,逮不住。

不有句谚语这样说嘛:泥鳅遇见黄鳝,滑头对滑头啊。

107108这滑可是泥鳅的一大特点。

泥鳅的皮下黏液腺比较发达,所以体表黏液丰富,这些滑滑的黏液不仅能够帮助泥鳅抵御病菌的入侵,还能帮它们防身呢。

当它们受到惊扰的时候,会分泌出很多的粘液,从而就能顺利“滑”走。

不过,这“滑”这对于人工繁殖来说可是件麻烦事。

小唐:那个催产药无法打进泥鳅的体内。

为什么要给泥鳅打催产激素呢?这得从泥鳅自身的繁殖特性说起。

泥鳅也是鱼,所以它和普通鱼类一样,属于卵生,雌雄亲鱼排卵、排精是在水中同步进行的。

在自然环境中,泥鳅的排卵、排精时间不一致,有早有晚。

早的4月下旬就开始了,晚的得拖到8、9月份呢,这样很不方便生产管理,所以在人工繁殖的情况下,就用打催产激素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催产激素能够促使性腺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泥鳅,在短时间内快速发育成熟,并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排卵或排精。

可现在倒好,一个“滑”的问题让这催产素打不进去,这可把小唐给难为住了,怎么办呢?小唐:首先想到的方式是用麻醉药。

那么用过麻醉剂之后,它就不动了。

你瞧,就这么几滴,就这么十几秒钟,它们就逐渐安静了下来。

麻醉剂可以降低泥鳅的呼吸频率和新城代谢,让它们逐渐进入昏迷状态。

这样打起催产素可就方便多了。

可是小唐用了两次之后,就放弃了。

小唐:麻醉剂毕竟是一种化学物质,而且成本也比较高,很贵,一小瓶很贵的,长期这样用下去,也不是办法。

是啊,小唐刚刚开始创业,对他来说,每一分钱都要节省,再说,这些都是即将要做父母的种鳅,给它们用麻醉剂,小唐不放心。

有没有对泥鳅来说即安全又经济实惠的方法呢?小唐:资料上有一部分记载的是用毛巾,把泥鳅裹住,让它不动。

用毛巾把泥鳅裹住,只露出打针的部位。

这样方法即能防滑,又经济实惠,而且对泥鳅来身说也没什么损伤,是个不错的方法,可用过之后,小唐觉得并不理想。

小唐:毛巾这种方法太慢了,打少量的泥鳅用这种方法可以,如果说上百条的打,用这种方法就感觉效率很低,麻烦。

那就得再想辙。

一次偶然的网上查阅,让小唐看到了解决的方法。

小唐:用米糠或麦麸这两种东西,能够把泥鳅体表的黏液吸去。

米糠或麦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把它们放在里面一滚,不但能去掉它们身上的黏液,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小唐:我当时试了一下,米糠沾到泥鳅体表是硬的,会挫伤它的体表黏液,把体表划伤。

就是说这种方法也不可行。

米糠或麦麸太粗糙了,泥鳅的皮肤很薄,打针的时候要按住它们的身体,如此一来容易把它们的皮肤划伤,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但是通过这次尝试,小唐有了灵感。

小唐:用家里面的面粉做了一下。

唉,这是个好主意。

面粉可温柔多了,不会把泥鳅的皮肤划伤。

而且去除黏液的效果更好。

就用它了!可是好景不长,很快,小唐就发现大事不妙!小唐:面粉掉在池底的时候,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池底的污物,对卵粒的孵化也是不好的。

在水的浸泡下,泥鳅身上的面粉掉到池底,这对于泥鳅的繁育来说很不利。

一是污染水,二是导致它们的孩子也就是卵粒不能正常活动。

在正常的情况下,卵粒孵化的时候,有一个微弱的力,会动。

但是掉在水底的面粉,让卵粒失去了运动的自由。

小唐:最终导致那个小苗出不来,变成不了小苗,卵粒就会死掉。

面粉不仅影响卵粒的孵化,对这些种鳅来说,也有很大的危害。

因为面粉的粘性太大,粘在它们身上一时半会下不来,从而影响到黏液的分泌,没有了黏液的保护,泥鳅的皮肤很容易感染病菌。

(死鱼)怎么办呢?小唐:通过比较,我觉得还是用毛巾方式比较好一点。

这种方法就减少了对泥鳅的刺激。

在反复试验、比较之后,小唐又回到了用毛巾给泥鳅去除黏液的方式上,不过他改进了一下,把毛巾换成了吸水性比较强的棉质床单,这样效率就提高了,也没有的什么成本,省力、省钱、还保险!但是有几个小细节得注意。

小唐:泥鳅吸水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身上有一定的黏液,但抓在手里又不会跑掉,便于我们打针就行了。

这些都是即将做父母的种鳅,所以在用床单给它们吸水、去除黏液的时候,揉搓的时候力度不能太大。

小唐:如果力度过大,对泥鳅的损伤就比较大,有的会死掉,有的会生病。

此外还需要注意,每次放到里面的泥鳅不能太多,20—30条就可以了,如果一次放的量太多,落在后面打针的泥鳅脱水时间就太长了,这对于它们后期的繁殖是不利的。

想不到给泥鳅打个针这么费劲,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尝试之后,小唐总算找到了一种合适的方式,能让这滑头滑脑的泥鳅乖乖听话,可是泥鳅听话了,催产素却打不进去。

小唐:那个药液打进去了之后呢,它这个背鳍上会立马鼓一个包。

然后它的药液呢有一部分呢会漏出来。

意思很明白,这催产的药基本进入不了泥鳅的体内,通过针孔都渗漏出来了。

为什么这药打不进去呢?小唐搞不明白,只能请教专家。

专家:主要是泥鳅的肌肉比较薄,本身个体小,入针的深度浅,药液就容易漏出来。

原来是入针太浅了,那就打深点,可药液还是往外渗啊?专家:打深了就容易达到骨骼上,打到脊背上的话,药液就进入不到鱼的体内,效果也不好。

这可不好办,入针深了不行,入针浅了也不行。

其实啊,要想把药液注射到泥鳅体内,得先找准注射的位置:小唐按照他看的资料,采取的背部肌肉注射,注射点是背鳍前方的这块肌肉,注射深度是0.2厘米,听起来很容易,可操作起来不好掌握,因为背部肌肉注射的时候,得让泥鳅立起身子才容易找准位置,这泥鳅是一活物,稍一扭动,就打偏了,所以这催产药不容易打进去,不但浪费了药,还埋下了隐患。

小唐:通过针孔它会感染细菌或者病毒之类的,那么造成它的背鳍的腐烂,那么这条鱼呢等于说是损失掉了。

这可怎么办呢?小唐只能再次请教专家,专家告诉他,其实从另外一个部位注射相对来说更简单易行。

小唐:现在我们就改用那个腹腔注射。

那么这个腹腔注射呢,它就不会出现药液的渗漏,那么它也不会出现鼓包这种情况。

腹腔里可没有骨头,比背部柔软多了,容易进针,而且进行腹腔注射的时候,泥鳅可以平躺着,人好操作,但是要注意注射的位置不能错,不然会把泥鳅打死的。

小唐:最准确的位置是在腹鳍前面一厘米左右再往前一点也可以,再往后一点也可以。

但是不能在腹鳍的左面和后面。

就是腹鳍上方一厘米左右,这一块地方都可以。

小唐:入针的深度是0.2—0.3厘米。

不能太深,太深了会把它的内脏刺穿。

为了准确的掌握入针深度,小唐在针头上做了一点改进。

小唐:就是一个线管套在针上面。

限制这个针不能插得太深,起一个固定的作用。

简单却很实用。

把长度合适的细胶管套在注射针的基部,只露出0.2—0.3厘米的针头,这样打针的时候就不用顾虑入针的深浅了。

完催产针之后,小唐把种鳅们放进了“产房”。

泥鳅属于底栖鱼类,在自然环境中它们喜欢阴暗、遮蔽的环境,光线太强的话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

所以人工繁殖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

如果像小唐这样,是把泥鳅的产卵房建在大棚里的话,大棚顶部必须有遮阳网,此外产卵池上也需要盖遮阳网,这样有利于种鳅们的“生产”。

20个小时之后,产卵基本会结束。

那么产卵量能不能让小唐满意呢?小唐:产卵量感觉不是很明显,就是一条算下来就是几百粒卵粒,那么特别的少。

这个结果让小唐觉得很失望。

按他的想法,产卵量应该很高,至少每条雌鳅不应该少于2000粒卵。

小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他是觉得他选的种鳅底子好啊。

一般来说,雌鳅长到8厘米的时候性发育就成熟了,怀卵量一般在2000粒左右。

雌鳅的体长越大,怀的卵就越多,像这种体长23厘米左右的雌鳅,怀卵量能超过30000多粒呢。

所以在选种鳅的时候,小唐选了很多这么大的雌鳅,可是产卵的结果却不尽人意。

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唐: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催产药的剂量比较少,是不是剂量少,那么药浓度低了造成卵粒比较少。

在给泥鳅进行人工催产的时候,应该注射多少剂量的催产素才能让它们快速发育成熟,繁衍后代呢?小唐参照的是资料上的剂量。

如果按照资料上记载的剂量来注射的话,每条种鳅都能正常发挥,可结果是非正常的,卵特别少。

小唐觉得这是因为催产素的剂量不够,没把母鳅体内的卵粒催下来,所以在原来的基础上他把催产素的浓度翻了一倍。

小唐:前期效果很好,那么到后期这个小苗孵出来之后,大概20—30天这个时候,整齐度差异非常明显,大的很大,小的很小,那么大的和小的差别在什么程度呢?就是大的呢可以把小的当成饵料吃掉这种情况。

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唐找了专家,答案很简单,催产素用多了,把一些种鳅身上该产的卵和不该产的卵都催给下来了,所以健康差异很大。

其实,小唐完全没有必要加大催产素的药量,因为他开始用的催产素的剂量没问题的,之所以母鳅产的少,专家说,问题出在种鳅身上。

专家:本身母鳅自身的怀卵量就少,发育没有成熟。

原来由于小唐经验不足,在选种鳅的时候,他认为只要母鳅性成熟了,就可以作为种用,其实是个错误的选择。

因为性成熟并不意味着母鳅体内的卵粒发育成熟。

就像这两条母鳅,年龄一样,但卵粒的发育情况却不一样。

目前来说只有这条可以做种用。

你瞧,她的肚子呈粉红色,而且中间鼓起来了,专业的说是腹中线不明显,像这样的就说明卵粒已经成熟。

可这条雌鳅性发育成熟了,但是卵粒没有成熟。

因为他的腹部颜色是黄绿色,而且腹中线很明显,所以临时不能做种用,可是小唐却给它们注射了催产素,强行让他们产卵,这种情况下产的卵,后期发育能好吗?除此之外,小唐在选种的时候还犯了一个大错误。

小唐:觉得雌鱼越大越好,感觉它的怀卵量好一点,所以大量选择了那些大个体的雌鱼。

所谓的大个体雌鳅,就是这种体长超过20厘米的,这种雌鳅怀的卵虽然很多,但是产卵效果并不好。

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的年龄大了,已经过了最佳生育期。

一般来说,雌鳅能生育的时间有5年,但是高产期只有3年。

所以,理想的高产种鳅应该是那些卵粒成熟,体长在8厘米到20厘米之间的雌鳅,这个时期的雌鳅怀卵量虽然不是最多的,但正处在精力旺盛的最佳生育期,所以排卵量和受精率都很高。

而小唐选择的那些体长超过20厘米的雌鳅,生育能力已经走下坡路了,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情况对排卵和受精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而且,那些体长超过20厘米的雌鳅,交配起来也会有很大的麻烦。

小唐:假如说这个是一条雌鳅那么雄鳅它得这样缠绕住雌鳅,然后它把卵粒给挤出来,然后它同时排精。

泥鳅属于多次产卵类型的的鱼类。

当临近产卵的时候,雄鳅会拦腰环绕挤压雌鳅的腹部,雌鳅受到这样的刺激之后,开始排卵,雄鳅也开始排精,进行体外受精,这是一次交配产卵的过程,之后,雌雄泥鳅会暂时休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