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凉山的彝族和奴隶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小凉山的彝族和奴隶制度
大小凉山的彝族和奴隶制度
四川彝族自称为“诺苏”,诺是黑的意思,苏是人的意思。黑彝自称为“诺伙”,意思是黑色的群体,黑彝自诩骨头硬、血统纯洁,属于高等级的种姓,凉山彝族谚语“黑彝一滴血,要值九两黄金。”黑彝中又还要分所谓“血统好的黑彝”和“血统不好的黑彝”,前者被称为“诺伯”,后者被称为“诺低”,血统不好的黑彝(诺低”被认为历史上混入了被其统治的白彝的血统。四川历史上共有黑彝家支九十多个,家支是同一个远古父系祖先的后代,在1956年的大小凉山民主改革以前,黑彝家支在彝族地区就起着政权的作用。凉山彝族谚语:“少不得的是牛羊,离不得的是家支”,“想家支想得哭,怕家支怕得抖”。“诺伯”和“诺低”是黑彝内部的血统区分,公开场合是不能这样讲的,否则会引发流血冲突。白彝被称为“节伙”,是和黑彝相对应的另一个群体,属于低等级的种姓。白彝内部也有所谓血统好的白彝和血统不好的白彝之分,血统好的白彝被称为“俄笃伯”,被认为他们的血统仅次于黑彝,血统不好的白彝被称为“俄笃低”,被认为他们的祖先和汉族奴隶混过血。四川历史上共有白彝家支两百多个,白彝家支是从属于黑彝家支的政治附庸。
黑彝白彝是长期以来奴隶制种姓等级制度下的划分,黑彝是
所谓贵族,基本上都是奴隶主,人口仅占大小凉山彝族总人口的6.7%。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奴隶社会,实行的是一种层层占有的奴隶制种姓等级制度,血统在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少数白彝也是奴隶主,也可以占有汉族奴隶,但他们在政治上又要从属于黑彝奴隶主。黑彝即使穷困潦倒,其在政治地位上仍然要高于富裕的白彝奴隶主。在大小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出身汉族血统的奴隶,社会地位是最为低贱的,这种奴隶被称之为汉根奴,可以被奴隶主任意买卖和杀害;出身彝族血统的奴隶,社会地位就要高于出身于汉族血统的奴隶,这种奴隶被称之为彝根奴,不能被黑彝奴隶主任意买卖和杀害,他们甚至也可以拥有汉族奴隶。之所以在奴隶当中也有这种区分,仍然是根据血统种姓制度来决定的。
从体质人类学上来说黑彝和白彝是有一定区别的,这个在清末以来就进行过多次测量,有科学上的数据。从父系Y染色体上来说,二者也有所不同,黑彝的基因与印度南部的达罗毗荼人和泰米尔人接近,白彝则是各种族的混血,以东亚土著民族的血统为主,其中还包含有相当成分的汉族血统。大小凉山彝族奴隶制度形成的年代,现在还很难断定,学术界有东汉末年说和唐代说,但实际上在唐代安史之乱以前,大小凉山地区还很少有彝族人生活,他们是在唐代安史之乱以后,才被南诏政权陆续迁徙到凉山来的,之前的汉文史书中缺乏对这个民族的记载,一直到了元朝时期,汉文史书中
对凉山彝族的记载才开始详细起来。
大小凉山彝族在历史上实行民族内婚和等级内婚,彝族谚语:“黄牛是黄牛,水牛是水牛”。彝族只和彝族通婚,彝汉之间通婚阻力很大,生下的后代被称为“花骨头”,将受到歧视。黑彝也只和黑彝通婚,白彝亦只和白彝通婚,有一整套严格的习惯法进行约束。如果黑彝女子和白彝男子发生性关系,双方都会被处死。如果是黑彝男子与白彝女子发生性关系,则黑彝男子将被驱逐出家支,他们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黄骨头”,不被黑彝和白彝认可,只能迁徙到远方去孤零零的生活。
(图一为最高等级的凉山黑彝奴隶主,图二、图三为最低等级的凉山白彝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