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FICO-生产成本核算原理精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成本核算简述
1.1.1对比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是:把成本和费用科目归集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上,然后结转到产品中;
SAP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将成本费用归集到生产订单上,然后订单结转到产品中。其中SAP的归集又分直接归集和间接归集。直接归集是可以直接从后勤集成到订单上的,间接归集是做了成本中心报表里的那部分。
1.1.2直接料工费归集
如下图,生产订单的材料费、人工、OH(制造费用)是如何归集的?
(1)材料费:主要通过直接发料到生产订单上,OBYC设置,GBB-VBR,针对生产订单投料的移动类型(261,262)确定库存的消耗科目,金额=物料价格控制*实际数量:
(2)人工及OH:通过订单与工作中心关联,工作中心又与成本中心关联,而成本中心里又维护了作业的价格,最后通过作业类型把工费带到生产订单上,金额=KP26的价格*实际报工数量:
在CO14或者生产订单成本分析里可以看到实际工时:
在KP26里看到维护的计划作业价格(至于计划作业是如何给出的,会在之后的章节讲到),PS这里要注意价格单位:
最重要的是:看似这一步是直接到了生产订单上,但是实际上,它是先到了成本中心上,再由成本中心转到生产订单的,因为本来这个工序就对应了成本中心。这也就解释了,为何3611报表里的工费体现在贷
方的负数,这里的借贷是没有含义的,只是一个标示,贷方就是负数,标示成本中心的成本减少而已:
也就是说:借方就是增加,贷方就是转出减少。那么借方通过什么在贷方转出呢?这个作业分割的作用了,通过把借方的成本要素对应到贷方转出的成本要素,直接生产成本中心的都转出到生产订单。具体看下一节——间接费用归集与转出:
1.1.3间接归集与转出
(1)、3611报表里的上半部分就是间接的要转到订单里的费用,包括手工FI做到成本中心的(对应科目的成本要素),G类成本中心分摊来的(S42类成本要素),ML运行之后的转来的等等,等等。那么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通过贷方转出,这些成本要素如何对应转出的成本要素呢?,可以想象,生产订单里只有作业类型(S43类成本要素)可以归集费用,因此,所谓对应成本要素,就是对应作业类型:作业分割予以解决。
(2)、作业分割配置,OKES:
表示这个分割结构有两种作业要来分割:
针对人工就对应了相应的要做分割的成本要素组,表示这个组,以后就全部分割到这个作业类型了(S43成本要素)了:
(3)那么按什么来分?
系统提供了多种方法,一般是按照工时数,也就是3611里的工时数:
配置,OKES,系统提供了多种方法,例如12就是按工时,没有工时的时候,可以按照权重(KP26配置)。
工时取值,3611里:
(4)转完之后,3611报表会是平的。
1.1.4实际作业价格计算
成本中心的费用是100,通过作业类型AT0001和AT0002分别带走了,40和60。而AT0001和AT0002的工时分别是100min和200min,订单A 200min,订单B 100min,AT0001和AT0002的计划价格是1.5和2.5,订单A和B重估后的AT0001的费用分别就是:40*(200/(200+100)),40*(100/(200+100)),除以工时之后就是调整的价格。总费用/总的作业量=实际新工时。
1.1.5订单重估
实际价格作业计算之后,系统会根据最新的作业价格来重估CO03中的作业成本,假如算出的某个实价作业价格为0,那么系统将重估成0。
1.1.6生产订单转出
(1)转出科目的配置:通过OBYC设置,GBB-AUF,针对生产订单收货的移动类型(101,102)确定库存增加的科目:
生产订单结算前,需要做作业价格重估操作,作业价格重估的目的是使得生产订单上的加工费反映当期实际发生费用,价格重估前生产订单上加工费是报工的实际数量*作业的计划价格,价格重估之后生产订单上加工费反映了实际的数量*作业的实际价格。
月末,系统根据订单的状态,判断是计算差异还是计算在制品。如果订单具有DLV或TECO状态,结算差异;如果没有这两个状态,订单结算在制品(此时:总的实际成本=在制品-未发生费用准备金,可以和3127报表核对)。PS:由于在制品转出和在制品都不是成本要素,所以在CO03里是看不见的,因此一般需要单独开发一张凭证和生产订单对应的关系表(BR干过),不然就只能去FBL3N里看了。
差异结算:
Dr:生产差异Cr:生产成本转出
在制品结算:
Dr:在制品Cr:在制品转出
如果上月有在制品,本月订单完工(DLV或TECO),系统自动将上月计算的在制品冲回:
Dr:在制品转出Cr:在制品
然后结算差异。
整体凭证流是这样的:
A、订单投料
DR:生产成本100RMB CR:库存100RMB
B、订单报工:不产生会计凭证,但是CO03会按照KP26和报工数量更新一个“暂时”的实际成本。
C、实际价格计算并且订单重估之后:CO03会按照计算的实际价格*报工数量更新到真正的实际成本中,
成本要素就是从作业类型到订单,例如此时更新了800RMB。
D、此时若不进行收货、不进行TECO,直接结算,那么就相当于当月的投入全部成为在制。
DR:在制品CR:生产成本_在制转出注意:这两个都不是成本要素,所以在CO03查不到,要去FBL3N。
E、下个月(必须是下个月,不然系统会提示一个警告消息:在产品(定期)的变更为零,但前次计算
在产品不为零。)若进行了TECO或者收货,那么会冲回上个月的在制。DR:生产成本_在制转出CR:在制品,同时产生结算凭证:
a)如果没有收货,结算的话,那么全部转到差异,在ML中体现为0收货数量,900RMB的差异金额:
会计凭证:DR:材料成本差异_结算差异CR:生产成本_结算(这个差异的配置来自于:PRD_PRF)CO凭证:直接减少生产成本
b)如果收了货,再结算的话:
首先产生收货的凭证:DR:库存商品CR:生产成本_转出(AUF),按S价
再产生结算的凭证:
CO凭证:直接减少或增加生产成本,按照投入和收货的差异。
FI凭证:DR:材料成本差异_结算差异CR:生产成本_结算
桃子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