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辅导专题三 水 体 运 动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水体运动(学生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水体运动(学生版)

1.以水体运动为线索,重点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河流补给类型及其水文特征,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在复习过程中,应结合水循环示意图、河流流量过程线图、洋流分布及其变式图,复习巩固运用水体运动的规律知识。

考向 1 水循环[模拟诊断]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 .10-15千米 B .15-20千米 C .20-25千米D .25-30千米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命题趋势专题 三 ××水体运动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地表径流增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1.B2.C【解析】1.有图可知,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应当是1989年与2015年曲线的差值最大的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区域,距离市中心大致为15-20千米,因此正确答案选择B。

读图判断即可。

2.有材料可知,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影响水循环环节。

城市不透水面其实就是路面的硬化改变地表下店面性质增加。

城市广场、建筑、道路等设施在内的城市下垫层代替了大自然原有的森林、绿地和田野,形成了“城市荒漠”,野生动植物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不断减少以致濒临灭绝。

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不透气的地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

改变城市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差,且由于硬化地面的高反射率,使它在大量吸收、储存了太阳辐射热之后,又将热量反射释放出来,使城区的温度比郊区和乡村高2~3℃,产生“热岛现象”。

不透水铺装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市区地表土壤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

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选C。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第2篇 专题3 水体运动课件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第2篇 专题3 水体运动课件

增加,降水量增加
①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
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农林生产 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湖泊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
活动
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会产生有
利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 C.甲增加,乙减少,总D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 解析:第1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森林植被遭破坏 后,降水下渗量减少,A项错误;下渗量减少,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导 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B项正确;森林对降水变率影响不大,C项错误;河 道淤积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D项错误。第2题,森林植被对降水量 影响不大,①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坡面径流减少,②错误;森林 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③正确;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多,地下径流 增加,④正确。第3题,由“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可知,忽略蒸发, 降水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
• 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水循环是与水资源有最直接关系的自然地理原理,同样与人类有着密切联系,水 循环能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能影响水循环过程。
• (1)水循环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水循环过程是物质和能量的输送与交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水循环首先能够为 人类社会提供物质和能量。具体表现如下:
影响
•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 在水循环的众多环节中,人类活动施加影响较多的是地表径流。因此,人类活动 主要是通过改变水体的时空分布影响水循环过程。

-水体运动整合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1

-水体运动整合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1

A错误。西风漂流环绕南极流动,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B错误。西风漂流是在南半球西风带影响
下形成的,和极地东风关系不大,C错误。西风漂流纬度较高,靠近南极大陆,水温较低,是寒流,
D正确。故选D。
【名校课堂】获奖PPT-第部分专题-水 体运动 整合篇 课件- 高考地 理二轮 复习1( 最新版 本)推 荐
第2题,若图示海区温盐环流减弱,则表层海水下沉减弱,海水北上减弱,即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
洋暖流势力减弱,由暖流对气候的影响可知,会导致北美东部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故选A。
【名校课堂】获奖PPT-第部分专题-水 体运动 整合篇 课件- 高考地 理二轮 复习1(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第部分专题-水 体运动 整合篇 课件- 高考地 理二轮 复习1(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第部分专题-水 体运动 整合篇 课件- 高考地 理二轮 复习1( 最新版 本)推 荐
● 【审答流程】
材料信息: 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图示信息: ①区域经纬度
பைடு நூலகம்
提取信息 ②甲、乙、丙三支洋流位置及流向
设问信息: ①洋流丙流量最大时
②自然环境特征
【名校课堂】获奖PPT-第部分专题-水 体运动 整合篇 课件- 高考地 理二轮 复习1(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第部分专题-水 体运动 整合篇 课件- 高考地 理二轮 复习1(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第部分专题-水 体运动 整合篇 课件- 高考地 理二轮 复习1( 最新版 本)推 荐
典例剖析

典例3 (2020·浙江嘉兴)右图中甲乙丙为
三支洋流,M处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完成(1)~(2)

2020版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2-3专题突破篇专题三 水体的运动规律

2020版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2-3专题突破篇专题三 水体的运动规律

[专题分析]纵观近几年高考命题可知,本专题的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以水循环模式图或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水循环及其意义、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以河流流量变化图或区域流域图为载体,考查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及流域的综合开发;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其影响。

考向一水循环1.水量平衡(1)概念:水量平衡是指任意尺度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水量与支出水量之间的差额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体上收支平衡。

(2)各区域的水量平衡问题①海洋: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蒸发量=0。

②内流区: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比如我国西北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很少,因此其多年平均蒸发量也不多。

③外流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0。

④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2.水循环的三大类型及意义3.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

(2)负向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专题三:水体运动及其影响(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水体运动及其影响(二轮专题复习)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想保持芦林湖一湖清水永续利用,你认为可采取哪些 措施,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严格控制影响水质的泥沙入湖量; 预防发展旅游带来的水质污染问题;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护湖泊生态环境; 建立自然保护区,增加生物多样性。
微专题3:海水运动与海--气相互作用(二轮资料:P42)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成为高原; 高原上山地隆起(或构造隆起),凹陷处形成盆地,河水(或地表水)在盆地低洼 处汇聚形成湖泊; 高原、山地进一步隆起,气候变干,湖水不能外泄,形成内陆湖。
微专题3:海水运动与海--气相互作用(二轮资料P44)
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最东段、祁 连山南缘凹陷的山间小盆地内,南面有 鄂拉山,北面有青海南山与青海湖相隔, 总面积10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 100米, 湖水面积、水深受季节影响明显。盐湖 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枯水季节,湖面 大部无湖表水;5~9月为丰水季节,湖表覆满水层。茶卡盐湖有厚度在4~8米之间的沉积 盐层。夏季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平静的湖面如镜子一般倒映着蓝天白云,有中国的“天 空之镜”之称。图1示意茶卡盐湖地理位置,图2为茶卡盐湖“天空之镜”景观。 (2)区域认知——茶卡盐湖曾是外流湖。分析茶卡盐湖演变成内陆湖后,巨厚沉积盐层的 成因。
A.冲刷河床淤泥 B.稳流洪峰
D 2.在潮汐式调度期间,图中a、b两处在8时开闸前
的水位、开闸后连通渠表层的水流方向分别是( ) A.a=b;b→a B.a>b;a→b
C.a<b;b→a
D.a=b;a→b
B 3.一年中最不适宜持续按表中时间实施潮汐式调度的季节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微专题3:海水运动与海--气相互作用(名题汇专题过关验收卷P22)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PPT课件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PPT课件

因。
(3)根据材料,分析 2003 年后湖泊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 教程专 题三水 体运动 规律PPT 课件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 教程专 题三水 体运动 规律PPT 课件
答案 (1)规律:夏季湖水水位高,冬季水位低;夏季白天水位高,夜 间水位低。原因:河流水是羊卓雍湖湖水主要来源,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 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冬季气温低于 0 ℃,冰雪 融水量很少。夏季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量 小。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 教程专 题三水 体运动 规律PPT 课件
(3)全球升温加快,冰雪融水补给增多;降水量增多,降水补给增多; 阴天和云量多,遮蔽太阳,湖泊蒸发减少(支出少),补给量远大于湖泊蒸 发水量(收大于支),湖面迅速扩大。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 教程专 题三水 体运动 规律PPT 课件
2.落实人地协调观,辩证认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 教程专 题三水 体运动 规律PPT 课件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 教程专 题三水 体运动 规律PPT 课件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 教程专 题三水 体运动 规律PPT 课件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 教程专 题三水 体运动 规律PPT 课件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形
一般随坡度增大,流速增大
地质条件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时,河水易下渗,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全国)课件(81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全国)课件(81张)
1.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思路
2.河流水能与航运价值分析
3.水库建设的利弊分析
利(综合利益)
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养殖、供水 和调水、调节气候等
3.灞河、浐河橡胶坝完工后,地下水和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 ()
A.灞河右岸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B.灞河左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C.灞河 A#坝下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D.浐河两岸都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解析:C [图示灞河 A#坝下游地下水位线向北(数值小)弯曲, 说明河流附近地下水位高于两侧,则下游河段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灞河 A#坝上游地下水位线基本呈东西延伸,可判断灞河 A#坝上游 地下水均由南向北流。结合河流位置,可知浐河左岸为地下水补给 河水、右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灞河 A#坝上游右岸为河水补给地下 水、左岸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沼泽、水库等湿地的调节作用
(2)水位:变化大小; 汛期:有、无(有就 ①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主 答,明确季节或时 要包括降水量;气温;地形; 洪涝灾害 间及长短;无就不 ②湖、沼的调节作用 答)
①泥沙的来源:植被状况、地形 三角洲的变化
坡度(流速)、表土性质、降水强 海岸线的变化
(3)含沙量: 度、流量多少→侵蚀强度→沙的 河水的颜色土
(多或少) 来源量;②泥沙的沉积:流经的 壤的肥力
地形和河道曲直、湖、沼、水库 水质的好坏
的沉积→沉积量
气候:最冷月气温;地形:海拔 (4)结冰期:有
高度、地形对冷空气阻挡、流速 或无(若有,
的大小;海洋、湖泊的调节;河 长或短)
水的深浅;盐度的高低
河流生物
(5)流速:快或 慢
地形
河流含沙量
(6)凌汛:有就 气候:最冷月气温;河流流向;
人类活动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课件(28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课件(28张)

考点一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真题导引
(2016·全国Ⅲ卷,7~9)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 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 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回答 (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土壤及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 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土壤越疏松、植被覆盖越差、降水强度越 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取决于冬季气温高低。有结冰期,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的河 段可能发生凌汛现象
量平稳,汛 期长 (水 深)、无结 冰期(通航 时间长)。 含沙量小( 少淤),对 航运有利
思维导图:
2.审设问:(1)冰山来源→拉布拉多寒流,从极地地区带来大量的冰山→冰 山融化导致附近海水水温降低,盐度降低。 (2)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水温特点→主要受纬度和洋流影响。 【失分控制】冰山是一块大若山川的冰,脱离了冰川或冰架,在海洋里自 由漂流。冰的密度约为917千克/立方米,而海水的密度约为1 025千克/立 方米,依照阿基米德定律我们可以知道,自由漂浮的冰山约有90%体积沉在 海水表面下。明确了上述知识,解题就容易了。
水能
取决于河流单位长度内的地势落差的大小,落差大、流速快,且 河流年径流量大,则水能丰富
河流 水系 特征
源地、流向、落差、 支流(多少、形状)、 流域面积、河道特征 (宽窄、深浅、曲 直)等
河流水系特征主要 取决于流域的地形 特征。如河流的流 向、落差、水系的 形态与地形密切相 关。流经山区的河 段比较窄深,而平 原区河段往往比较 宽浅,曲流发育
C.②处寒暖流作相向流动 D.②处暖流流经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3 水体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3 水体运动规律

4.巴尔喀什湖水量耗散的主要途径是( A )
A.水面蒸发 B.湖水下渗 C.湖水外流 D.人类引用
5.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地下水补给湖泊水量较大,原因可能是( A )
A.伊犁河入湖水量减少
B.湖区降水量减少
C.湖区地下水位下降
D.湖区蒸发量增多
6.1960年至2010年,巴尔喀什湖水量整体呈现( 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23·湖南邵阳二模)下图为2020年8—11月南海中沙群岛海域海水温度和 盐度垂直分布统计图。读图,完成7~9题。
7.该海域温跃层位于( B )
A.①
B.②
C.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④
8.若该海域温跃层深度达一年中最深的季节,下列说法与之相符的是( D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9.温跃层会导致( A ) A.底层海水出现严重贫氧现象 B.海面舰艇更易发现水中潜艇 C.海洋下层冷海水更容易上泛 D.出现海中断崖导致潜艇沉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图1
图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关于海南岛中东部海域最大半日潮说法正确的是( C ) A.海域越深潮流流速越快
B.旋转流以逆时针旋转为主
C.海域越深旋转流越明显
D.最大流速方向与海岸平行
11.潮流形成旋转流的主要原因是( B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三 水体运动(水循环、水量平衡、陆地水体与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三 水体运动(水循环、水量平衡、陆地水体与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基础知识结构
基础知识概念检索
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地表水、地下水(潜水、承压水)、内流河(湖)、外流河(湖)、流域、河源、干流、
支流、河口。 3.湿地、沼泽、淡水湖、咸水湖、构造湖、火口湖、牛轭湖、堰塞湖、冰川湖、海
迹湖。 4.雨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湖泊水补给。 5.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高低、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汛期、春
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通过水循环,全球水体能够处于不断的更新中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通过大气环流进行水汽输送,洋流 的运动 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5.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流水作用是地表形态塑造的重要作用,流水地貌是地 表的常见地貌 6.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水循环是气候的基本体现,水循环异常也会造成地 区或全球生态平衡异常
2.据材料推测,海南岛水源涵
B 养量的分布特征是( )A.东
部低西部高
B.东部高西部低C.自北向南
递 2水.减量根呈据现上东题部可多知、,西水部源少涵的养特量点与,降因水此量水明源显涵呈养正量相也关应,呈海现南东岛部降 多、西部少的特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D.自南向北递减
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2023·海南·高考真题)水源涵养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结构与水相
互作用,将水分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功能。海南岛降水量呈现东部多、
西部少的特点。图示意1996-2020年海南岛降水量、蒸散量、水源涵养量的年
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及其意义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知识精讲+思维导图+对点专练)陆地水体与河流特征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知识精讲+思维导图+对点专练)陆地水体与河流特征

3. 影 响 河 流 含 沙 量 的 因 素
(2021·广东佛山高三三模)温尼伯湖是更新世冰期巨大的古冰川湖的 残迹。大陆冰川消融初期,温尼伯湖湖水曾经通过红河流入密西西比河。随 着冰川进一步消融,温尼伯湖湖水改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湖面逐渐保 持稳定。下图示意温尼伯湖流域。据此回答(1)~(2)题:
积210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 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
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
水文站 马西纳
年径流 量/km3
41
迪雷 30
尼亚美 洛科贾 奥尼查
27
73
182
年输沙 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万吨
177
100
350 1 290 5 800
(2)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径流量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减小;输沙量减少。 河湖多,调节能力强;蒸发强;下渗多;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泥沙沉积。
(2020·江苏卷,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 200km,流域面
汛现象,B正确
04
典例探究
(2020·江苏卷,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 200km,流域面
积210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 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
(2)温尼伯湖湖水外泄方向改变后,红河( )
B
A.径流量增大 B.出现凌汛现象

【高考冲刺】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 水体运动原理 常考点二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分析练习

【高考冲刺】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 水体运动原理 常考点二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分析练习

常考点二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分析(2018·太原模拟)划艇运动因水域性质不同而分为平水运动、白水运动和开放水域运动三大类。

白水即激流之水,白水运动是指在江河中有波浪的激流中行舟,是划艇运动中最具技术挑战性、最有乐趣与刺激的类型。

下图示意我国白水资源核心区的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成为我国白水核心区的主导因素是( )A.地理纬度B.河流水量C.河网密度D.地形地势2.我国最好的、最合适的白水资源往往用来( )A.旅游开发B.水产养殖C.农业灌溉D.蓄水发电答案 1.D 2.D解析第1题,白水运动是指在江河中有波浪的激流中行舟;图示区域都是我国主要江河的上游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多激流,适宜开展白水运动。

选D正确。

第2题,白水即激流之水,多分布在落差大的地带,因而水能资源丰富;我国在这些地区对白水的利用主要是蓄水发电。

选D正确。

关键原理1.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补给类型、流域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的植被状况(3)汛期(4)结冰期:有无及其长短(5)流速: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有关(6)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7)凌汛2.河流的水系特征(1)发源地、流程、入海(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形状(水系形态)、支流多少(7)有无运河沟通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上a、b两个水文站径流量和输沙量统计情况。

据此完成1~3题。

1.该河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南方地区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2.a、b两水文站所在河段相比( )A.a所在河段的泥沙淤积量大B.a在b的上游C.b所在河段含沙量大D.b所在河段冰期较短3.2004年后两个水文站水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B.退耕还湖成效显著C.人工采沙清淤力度大D.水利工程建成运行答案 1.A 2.B 3.D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该河的年径流量较大,说明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而且该河流的汛期较长,说明该地的雨季较长,该河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答案选A。

人教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共62张ppt)

人教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共62张ppt)

析题突破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 (1)贝加尔湖为 (1)贝加尔湖的湖水深度 3
大 ,水量巨大,但
□ □ 世界上 1 最深 只有 4 表层 湖水因海拔高而从河流流出,
的湖泊
□5 大部分 水体都无法流出
(2)由所给地形
□ 图可知,贝加尔 (2)贝加尔湖所处纬度较 6

,气温较
湖为□2 外流 □7
A.3—5月Biblioteka B.6—8月C.9—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
解析 结合经纬线可知,图示区域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结合该气 候降水特点可知,12月至次年2月为胡卡尔河的汛期,河流径流量大,河水中 的悬浮物多,河水浊度高,为河流的浊期。
答案 D
10.在胡卡尔河干支流中,河水浊度较高的河段是( )
A.ac段
答案 C
6.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的原因
可能是( )
A.流域降水量增加
B.全球气候变暖
C.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D.大量修建水库
解析 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差异减小,说明是受 到了人类活动的调节作用,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所致,D项正确;“总径流量 变化较小”,说明降水量没有大的变化,A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不影响季节 分配,B项错误;农业发展,灌溉面积增加,C项错误。
(1)若图中曲线表示干湿状况不同的沙壤土和黏壤土在其他条件相同 时的入渗率变化情况,则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湿黏壤土 B.②—湿沙壤土 C.③—干沙壤土 D.④—干黏壤土
解析 四条曲线代表四种土壤,而这四种土壤性质又可以分为干和湿、 黏和沙,就入渗率而言,应该是干>湿,沙>黏,所以入渗率干沙壤土>湿沙壤 土>干黏壤土>湿黏壤土。故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全国卷Ⅲ·T7~9)下图所示山地为甲、 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 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 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4~6题。
4.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 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解析】4选B,5选C,6选D。第4题,森林植被遭破坏, 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雨季下渗水量减少,地表径流明 显增加。第5题,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 强,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多,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增 加。第6题,森林植被恢复后,受岩层倾斜方向的影响, 下渗量增加,透水层的水主要流向乙河,乙河的径流量 增加,甲河的径流量减少。地下径流增加,因此河流径 流总量减少。
2.解题关键:理解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注 意水循环各环节发生的先后过程。
【知识纵横】 1.水循环各环节发生的先后过程:
运用水循环原理,要注意水循环各环节发生的先 后过程: (1)“增加植被覆盖度,保水保土,减少水土流失”的 基本过程是:植被覆盖度增加→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 表径流→增加下渗→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
5.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 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2)平整土地减少水土流失的基本过程是:坡度减小→ 流速减小→增加地表水下渗→延缓地下水下渗的时间 →地表径流减少→减少水土流失。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 (1)正向利用。 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 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或 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 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城市路面硬化,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增加地表 径流,易造成城市内涝。 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 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使地下水 位下降,会导致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 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为咸水湖的原因主要是河流带来盐分,无法排出,气候 转暖蒸发加剧,使盐度升高。
答案:(1)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 补给大于蒸发。 (2)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 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高考感悟】 1.命题规律:高考命题对本部分的考查方式,一是结合 某地水循环特点或人类活动特点,分析判断水循环的 环节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二是结合剖面图、 景观图、原理示意图分析水循环某一环节的变化特点、 变化规律。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 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 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2)负向影响。 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 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 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 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 作用。
专题三 水体运动
【考题导引】 (2017·全国卷Ⅰ·T6~8)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
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 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 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
发量( )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 小的是(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解析】1选C,2选A,3选B。第1题,由材料“闭合流 域”可判断该流域水循环的支出是蒸发,收入是降水; 由题干“盐湖面积多年稳定”可知,流域的多年平均 实际蒸发量与年均降水量平衡,故该流域的多年平均 实际蒸发量约为210毫米。第2题,可能蒸发量与气温 和风力有关,而实际蒸发量受控于潜在蒸发量和本区 域的水量,水量最小的区域实际蒸发量最小;由于坡面
(1)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 释。 (2)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 因。
【解析】第(1)题,由于山脉的隆起使里海成为内流湖, 湖泊的咸淡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来水量,末次冰期晚 期冰川融水增多,但仍处于冰期,蒸发较弱,来水量大 于蒸发量,故湖泊为淡水湖。第(2)题,注意结合材料 信息“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 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一是说明补给类型不 再是冰川融水,而是来自北部的伏尔加河等河水。变
地质为岩石,地表坡度大,不利于积水留存,实际蒸发 量最小;而洪积扇、河谷、湖盆水分较多,实际蒸发量 都比坡面多。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流域地处干旱地 区,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势必消耗较多的水 资源,导致汇入湖泊的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湖盆 的蒸发量减少;湖水富营养化与人为排放到湖泊中的 氮、磷等物质有关;该湖泊盐度饱和,盐度不可能再增 大。
7.(2019·全国卷I·T37(2)、(3))阅读图文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 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 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 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 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 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