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ppt

合集下载

《七律·长征》ppt课件

《七律·长征》ppt课件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全诗总纲,高度概括了长征的行程之远、时 日之长(——“远”、“万”、“千”)和 途中所面对的一切艰难困苦(——“难”), “不怕”、“只等闲”为全诗定下了轻快豪 迈、气度不凡的基调。后六句撷取典型场景 和事例,具体形象地展现了红军战士威武雄 壮的“征难图”。
五岭逶迤腾细浪, 理

颔 联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 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
乌蒙磅礴走泥丸。 理 解
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 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五岭逶迤腾细浪,
形容绵延不断
上承“千山”二字
对偶 对仗
突出了它的奔腾气势 乌蒙磅礴走泥丸。 形容巍峨高大
突出了它的疾驰状貌
赏析(表 颔 乌蒙磅礴走泥丸。 现手法)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 颈联寄情于景(寓情于景),赋予云 崖、铁索以感情色彩,增加了作品的 感染力,突出表现了红军克敌制胜、 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并照应首联, 抒发了红军战士把“万水千山”视为 “等闲”的豪情壮志。
承 上 启 下
更喜岷山千里雪,
尾联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 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
时日之长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 路上的一切艰难困 苦,把千山万水都 看得极为平常。
难:牺牲之大, 经历之苦
远征难:总括了红军 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 切困难。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难”具体表现在 哪些地方?
七 律
长 征
预习

长征是什么?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 征是“地球的红飘带”。 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 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 在埃德加· 斯诺的笔下,长征 是“惊心动魄的史诗”。 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 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 播种机。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共46张PPT)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共46张PPT)
——美国作家哈里森· 索尔兹伯里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 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 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 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
请 思 考
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长征精神, 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与长征精神 一脉相承,它将一直激励着我们大步迈向民 族复兴。
1.时间: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2.标志:
粉碎了…… 3.意义: 保存了…… 使……转危为安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86000
6000
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 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 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 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 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 日平均行军74华里。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 年积雪。经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 过大小62座城市。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时间 军队人数 敌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结果
第 一 至 四 次 第 五 次
4万 (前三次) 3万 周恩来 3万 朱德 (第四次) 7万 1933年10 博古 分散兵力, 50万 8万 月至 进攻冒险, 李德 防御保守。 1934年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金沙江
005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005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 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结束了 “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 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 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中的相关数据: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 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 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于夜行军。长征 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5公里才休 整一次,日平均行军37公里。路上共爬过18条山 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 省,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 的封锁包围,通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红一 方面军从瑞金出发到达陕北,平均每行进一公里, 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 红军是英雄好汉,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 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 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 放他们的道路。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 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 来是会有收获的。
三更大金乌五万红 军喜渡沙蒙岭水军 七 过 岷 桥 水 磅 逶 千 不 毛律 后山横拍礴迤山怕泽 尽 千 铁 云 走 腾 只 远 东长 开里索崖泥细等征 征 颜雪寒暖丸浪闲难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 红军是英雄好汉,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 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 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 放他们的道路。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 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 来是会有收获的。
南昌
南昌起义示意图
观看视频后,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八年级历史-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人教版
写于1935年10月
1.这首诗描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最艰苦的斗争? 知道作者是谁吗?
长征 毛泽东 2.诗中反映了红军长征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 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 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 3. 诗中“三军”具体指哪支部队?这场斗争的胜利有 什么历史意义?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意义: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 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遵义会议 (1935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4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 如大革命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利
转 折 点
14年
由胜利走向 胜利,建立 新中国
过草地
红军长征后期的路线?
四渡赤水河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
过草地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简图
E 大渡河 C D 金沙江
乌 B 江
A
自主检测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简图
D 会宁
陕 西
C 吴起镇
西 康
B 遵义
湖 南
A 瑞金
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 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3、缺少粮食给养。 4、内部矛盾斗争。
第 一 至 四 次
第五次反“围剿” 失利 ,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 敌 我 毛泽东 10 万 4 万 避敌主力 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1930 年 (前三次) 诱敌深入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红军不怕远征难(52页ppt)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红军不怕远征难(52页ppt)部编版

红军战士宁可吃皮带、草根和树皮也 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我觉得他们有着最顽 强的意志!
历经艰险
这是一群怎样的战士?
路途遥远 环境险恶 敌人围堵 生活艰苦
不怕牺牲 浴血奋战 百折不挠 勇往直前
为什么红军“不怕”远征难?
历经艰险
路途遥远 环境险恶 敌人围堵 生活艰苦
不怕牺牲
? 浴血奋战 百折不挠 勇往直前
——毛泽东
读一读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想一想 今天的我们还需要长征精神吗?
我们还需要长征精神吗?
红军战士们用生命换来如今的和平, 长征精神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 们不能忘记。
脊之上。)
资料2
松潘草地
穿越草地
(海拔在3500米以上,面积一万五千多平方公里。草地其 实就是沼泽,气候极为恶劣,雨雪风暴来去无常,鸟兽绝
迹,人烟荒芜,被称为“死亡陷阱”。)
长征路上,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资料3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斗。 官兵日行50公里以上,平均每天一场遭遇战。平均每 前进300米,就有1名战士献出生命。
资料3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斗。 官兵日行50公里以上,平均每天一场遭遇战。平均每 前进300米,就有1名战士献出生命。
红军战士还得时刻面对敌人的围追堵 截。这真是一场随时面临危险和牺牲的远 征!
长征路上,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资料4
红军战士吃的是野菜,穿的是草鞋和 破旧的夹袄,他们的生活一定特别艰苦。
红军战士是怎么在艰苦的长征中坚持下来的? 为什么红军 “不怕”远征难?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9张PPT)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9张PPT)

探究研讨
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敌我
第 一 至 四 次
1930年 至
1933年
10万 4万
避敌主力
20万 3万 毛泽东 诱敌深入
30万 3万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50万 7万 周恩来 朱德
胜利
第 五 次
1933年10 月至
1934年
5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遵__义__会__议__。
选一选
1、在第几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开始进行长征_C__
A、三 B、四 C、五 D、六 2、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确立是在___B__
A、第五次反围剿后 B、遵义会议后
C、渡过金沙江
D、长征结束后
3、红军长征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是在哪一事件后__A__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毛 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学习目标
1.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小组合作讨论,积极发言增强合作和协调意识,促进思维和 能力的提高。 3.学习和体会长征精神,增强爱国情感。
......
填一填
1、_1_9_3_4_年__1_0_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 据地,开始长征;_1_9_3_5_年___1_0_月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的_吴__起__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_1_9_3_6_年__1_0__月,红 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_甘__肃__,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 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 长征胜利结束。 2、_1_9_3_5_年___1__月,党中央在_遵__义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 议,集中全力解决了_博__古__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肯定了_毛__泽__东___的正确主张。

《七律长征》ppt课件

《七律长征》ppt课件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5 七律·长征
// // // // // // // //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 年 12 月 26 日 - 1976 年 9 月 9 日)。字润 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 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 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其著 作众多,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
易错点
“律”字右半部分有四横, 注意不同位置的横画长短不一 样,最后一笔是竖。
易写错的字点拨


山崖 悬崖峭壁
易错点
“崖”字下半部分半包围 结构内是两个“土”,注意笔 画长短,两个“土”字分开写。
易写错的字点拨
suǒ

索道 探索 索然无味
易错点
“索”字下半部分是“糸”, 不要写成“系”。
易混字辨析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与悦前相比面,的乌种现蒙在种磅的喜礴 走 泥 丸 。 喜悦更胜金一沙筹水。拍 云 崖 暖 ,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尾联 三 军 过 后 尽 开 颜 。
注释 ⑥〔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 界处。 ⑦〔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大意: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 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 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 个个笑逐颜开。
课后作业
1.搜集阅读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2.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写作背景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大 转移,开始长征。《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9月 红军长征即将胜利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生动地描述了中国 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战胜艰难险阻的过程。

红军不怕远征难PPT教学课件

红军不怕远征难PPT教学课件
【答案】 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 力层级为 C 级。仔细对照原文与题中选项,找出差异,确定 正确答案。
14 . 作 者 认 为 , 知 识 分 子 “ 还 要 能 对 负.责.的 思 想 去 负. 责.”。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思。(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说出党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原因; 2、能够归纳出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3、能够在地图上简单描绘出红军长征的路线和经过的重要地点。 并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要事件。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地图来描述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影视作品的宏大场面感染下,真切地体验长征精神的伟大,革 命历程的艰辛,从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 革命优良传统。
1927 年任武汉北伐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国 立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 年参加新月社,与徐志摩 等人编《新月》月刊和《诗》月刊。后任武汉大学、青岛大 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并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2 年秋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开始和朱自清同事论 学。抗战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日本投降后 任中国民盟中央执行委员兼云南支部宣传委员,《民主周刊》 社社长,1946 年 7 月 15 日发表《最后一次演讲》,当晚即被 国民党特务杀害。
⑤重湖: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里湖与外湖两重 湖。

七律·长征ppt课件

七律·长征ppt课件
大渡桥横铁索寒。 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 尾 三军过后尽开颜。 联
首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
哪两句是全诗的总 纲,体现了红军怎 样的精神?
统领全篇,体现红 军大无畏的英雄气 概和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
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万里 长征的艰难险阻, 把历经万水千山的 艰难困苦看作是平 常的事。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 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 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金沙水拍云崖暖,
“暖”字写出了金沙江风高浪 急、暖气蒸腾的实景; 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 快心情。
大渡桥横铁索寒
写了红军征服“万水”途中 所战胜的艰难险阻; 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 悲壮。
承 上 启 下
更喜岷山千里雪, 尾联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 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 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三军过后尽开颜。
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 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 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小结: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 红军长征 历程,热情洋溢地 歌颂了 的光辉战斗 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 的革命英雄主义 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充分 显示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和 战斗力 。
课外作业
搜集毛泽东评述长征的文 章和描绘长征的诗词。
“远征难”三个 字怎么理解?
远征:行程之远,
时日之长 难:牺牲之大, 经历之苦
远征难:总括了红军 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 切困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 理 解 颔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 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眼里看来 联 只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理 解 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 礴,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在 脚下滚过的小泥丸。

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ppt

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ppt
亡的时刻!
请你为我们的萧峰少将选一个能正确领导 红军的小组。
第一小组:博古 李德 第二小组: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二、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 遵义 遵义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有何重要意义?
二、遵义会议
①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 上的错误,取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 的指挥权 ②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 上,由毛泽东周恩来负责指挥。 确立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 挽救了党和红军 成为我党我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四平三中
庞俊龙
一九三四年
十月十六日

午前,我们红一军团一师三团政治处开会,分析研究部队 政治思想状况。 第五次反围剿以来,我军数战失利。连队思想情况比较乱, 埋怨情绪较大。这几天我和干部、战士交谈,大家都反映我们 吃了堡垒对堡垒,工事对工事、死打硬拼的亏。 最近,师部找团以上干部接连开了几次会,李聚奎师长说, 部队可能要向南行动,冲破南线敌人的封锁。一星期来,部队 补充了新兵,充实了武器弹药,每人还了两套单衣、两双鞋子。 看来,情况十分紧急,随时准备出发。
萧锋 (开国少将)
萧锋(1916~1991),江 西省泰和县人。中国人民解 放军少将。一生打过1365次 战役、战斗,获三级八一勋 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 级解放勋章。参加了举世闻 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退休 后,他根据坚持记了64年的 日记,整理出一千多万字的 回忆材料,整理并出版了 《长征日记》。这部书记录 他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经 历,在七十年代末出版,影 响很大。
什么是长征精神?我 们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
下图是中共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 据此回答1-3题。
2.下列的会议中,属于在这一“征途”中召开的是( C )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3.这个会议,从事实上被确立了谁为新的党中央领导核心( D ) A.周恩来 B.朱德 C.邓小平 D.毛泽东 4.下列哪一词语能形象的概括这次会议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C ) A.开天辟地 B.焕然一新 C.生死攸关 D.光明前途

《七律·长征》PPT课件

《七律·长征》PPT课件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妙解课文
快速浏览课文,从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 诗词的主要内容。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⑩中流:河流的中心。 ⑨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2. 《题临安邸》 4.《女娲补天》一文,第3、4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常出课内阅读题。 如: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 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题解:我们知道毛泽东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伟人。而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他普通的一面。读过文章你一定会很受感动。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人们熟悉的“钢铁”来解释陌生事物“碳纳米管”,来突出“碳纳米管”结实的特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小学阶段常见的几种病句类型, 掌握用符号修改病句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快速、准确地修改病句;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 高语言表达能力。 随时随地 姿态 拇指 搔痒 窈窕 直直落落 烫伤 轧伤 拧螺丝 ②聚焦“那一刻”,写出成长的细节。选定了一件事后,我们还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生动,让大家自己的故事中受到感染,得到启发。我们可以对事件的精彩之处进行重点描写, 添加一些人物的心心理、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
大渡桥横铁索寒
波涛汹涌的河水让人心寒。 十三根铁索让人心寒。 前赴后继牺牲的战士令人心寒。 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让敌军心 惊胆寒。
诗句中一个“寒” 字让我们体会到抢渡大 渡河,飞夺泸定桥时, 战斗惨烈,惊险悲壮。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大渡河”是“万水”的代表,既是写 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个典型战役(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 桥),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激流险滩。一 “暖”一“寒”,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 又表现了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七律·长征》2PPT课件

《七律·长征》2PPT课件

5、诗句赏析
• 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 概述了红军长征经历的千难万险以及面 对困难的态度。
• 第二、三、四句从万水千山中挑选了几 个典型的例子,生动具体地描绘了红军 战胜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6、五岭逶迤
7、乌蒙磅礴
8 、 金 沙 江
9 、 大 渡 桥 铁 索 寒
10、飞夺泸定桥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2、时代背景
•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 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 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 北上抗日。长征途中,1935年1月,党中央召 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 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 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领导的中国工 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等十一个省。爬雪山、过草地,历经艰难, 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 陕北根据地5年10月
• 1、诗朗诵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三军过后尽开颜。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组展示分工:
一组: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二组:找出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 三组: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四组: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五组: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重要事件。 六组: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
1930年 至
1933年
10万 20万
4万 3万
毛泽东
(前三次)
周恩来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30万 3万 朱德 各个击破
胜利
50万 7万 (第四次)
第 五 次
1933年 至
1934年
50万 8万 博古 李德
分散兵力, 失败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吴起镇会师
1936、10 会宁会师
跳出1包935.1.围圈敌人湖 追剿计江划

西


瑞金
贵阳

1934.10.

广西
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除 敌人的围追堵截外,还遇到了 哪些困难和问题?
1、恶劣的环境 2、缺少粮食给养 3、复杂的民族关系
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你是 怎样理解长征精神的?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 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红军由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 弹雨,在火力的掩护下一边铺桥 一边战斗,终于占领了对面的桥
头,为主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夹金山
夹金山位于川西高原的东端,海拔4124米, 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草地
一望无际的草原是比雪山更可怕的死亡 地带,很多地方都是死水潭,脚踏上人就陷
军 不 怕 远 征
遵义会议毛时军_正_革__间事确__泽命__:、领___东1___组 导9_,_是__.织3、_党5周上__的__的恩年_历错__意来史__1误__义上负_.肯:_生这责_定月死次指了攸会挥_关议.毛_确_内的挽_立泽_容_救了__转东:_了_解以__折___决党__的__毛_了点__正____、泽博._确__挽_东主_古_救__张__了为、,确红_核__定李__心军__了_德的__军、_党等事挽中人上救央在由了的 军 四渡赤___水__河__,打乱了敌__人___的__追__剿___计__划___;
意 义基粉_干_碎_力_了__量_国____,民_使_中_党_国_反_革__动命__转派_危__为_消安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
过草地
005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达陕北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中国工农苏维埃政府旧址瑞金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 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中央 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湘江战役:
长征途中,红军拼死英勇冲杀,突 破了敌人四道防锁线,渡过了湘江,
腊子口
西
1935.11三0.陕9大3黄6主年力10在月甘,肃红_军_____
会西1师93,5年长1河征0月胜,利中结央束红。军与 陕北红军在_____胜利会师
康 泸定桥 安顺场
毛尔盖
巧革1四中飞翻强9渡命3央夺渡川根4__长年红____据____1军___地冲_0___离_月_、_,破渡___,开,,渡贵。_开四过过__党过州始道_____,中_长封_乌重___央_打_征锁__江镇__和_乱。线江。夺_,_取____

事 斗

巧渡_金__沙__江___,跳出了_敌__人__的___包__围___; 强渡__大__渡__河___,飞夺__泸__定___桥__;爬_雪___山___,过_草__地____
会 1_9__3_5__年_1_0__月,红一方面军在陕北的_吴__起___镇__与陕北红军会师
师 1_9__3_6__年_1_0__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___肃__会___宁__会师,长征结束.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我说长征
自主学习课文,完成下列问题,并注意 随时记忆基础知识。 1、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2、找出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 3,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4、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5、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重要事件。 6、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但是损失过半,只剩三万多人
乌江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长征途中,敌人在红军前去 湘西的路上设下埋伏,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提 出了不去湘西,改道贵州,夺取遵义的正确决定
遵义会议旧址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长征途中,在毛泽东的领导下, 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
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金沙江
巧渡金沙江:四度赤水后,红军急行军 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
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原因:由于博__古___、李__德__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在_第__五___次__反__围___剿__中

失开前败始进.:.党_1_中_9_初3央_4_期被_年军迫_事战1_斗略_0_争转月:移,连党.破中敌央人和_四中__央道_红__军封从锁中_线__,央渡__过_根_湘_据_江_地__向_但湘_人_西_员__已_ _损__失___过__半___.之后渡过__乌__江____,夺取贵州北部重镇____遵__义_____
下去.但是红军没被困难吓倒继续前进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 吴起镇部分将士留影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 历经艰辛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会宁会师楼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红军
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中央红军的长征 甘
三军会师会宁
肃1936.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