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教案标题: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红军长征的基本经过和重要事件;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团队合作精神;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红军长征的基本经过和重要事件;2. 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的意义。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红军长征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献资料;3.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红军长征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2. 向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红军长征吗?你对红军长征有什么了解?”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国共内战的背景、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的原因等;2. 介绍红军长征的基本经过和重要事件,如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3. 引导学生思考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三、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段红军长征的相关文献资料;2.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阅读、讨论和总结所分配的文献资料;3.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
四、讨论与展示(15分钟)1. 引导学生就红军长征的意义和影响展开讨论;2.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辩论;3.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的成果。
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3.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与红军长征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拓展自己的知识。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2. 强调红军长征的重要性和红军精神的可贵性;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延伸:1. 邀请一位老红军或相关专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亲身听取红军长征的亲历者讲述;2. 组织学生参观红军长征相关的纪念馆或红军长征路线的重要地点,增加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红军不怕远征难》是一首激励部队的优秀军歌,具有浓厚的革命斗志和强烈的奋斗意志。
通过教学,可以让孩子们了解红军的艰苦奋斗历程,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激发他们的勇气和毅力。
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歌曲,理解歌词的含义。
2.了解红军长征的历程,了解红军的艰苦奋斗。
3.通过歌曲,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意识,增强他们的勇气和毅力。
二、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
2.歌曲《红军不怕远征难》。
3.图片素材(红军长征的历史图片)。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教师播放红军不怕远征难,并展示图片素材,让孩子们看图片,问孩子们图片中的人是谁,孩子们能不能想象一下他们当时的场景,他们为什么要远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产生学习兴趣,并加深了对于红军远征的印象。
2.学习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并鼓励孩子们跟唱,同时讲解歌词的含义。
让孩子们感受到歌曲所传达的革命斗志和奋斗意志。
3.学习红军长征历程通过展示图片,让孩子们了解红军长征的历程,让他们知道红军长征是红军在敌人的追捕中进行的一次转移行动,强调了红军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4.反思自己通过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让孩子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否也经历了一些困难,而是否也像红军一样能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这样我们就可以学习红军的精神,把这种勇气和毅力用到我们平时的生活中。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红军的革命精神和奋斗意志,增强他们的爱国观念,让他们知道在生活中也要勇敢面对困难,要有坚定的信念,永不气馁,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越走越远。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强调了红军长征的历程和《红军不怕远征难》所传递的革命精神,但同时也要关注孩子们的反思和对自己生活的思考。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往往陷入互联网所展现的虚拟世界,失去了对真实生活的感知和体验。
本次课程设计中,也强调了孩子们自身生活的反思,这样可以让他们在接触历史与文化时,更深入地理解到自身的生活价值。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篇一: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新人教版】3.13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能够在地图上简单描绘出红军长征的路线和经过的重要地点。
并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要事件。
理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发扬长征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难点: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体会长征精神。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片分析法、归纳法、识图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1. 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2. 简述长征开始的时间及前期经过。
3. 说出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及意义。
4. 概括说出长征后期的经过。
5. 长征胜利的标志和历史意义是什么?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1. 星火燎原之势形成后,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
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正确指挥下,红军粉碎了敌人前四次“围剿”。
但是,后来党内又错误地排斥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由李德、博古等人实施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2.(1)开始时间:1934年10月。
(2)前期经过:瑞金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突破乌江-解放遵义。
3. 遵义会议:(1) 时间:1935年1月。
(2)地点:遵义。
(3)内容:①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③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 后期经过:(1)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设计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
1.2 教学内容:简要介绍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红军长征的艰苦环境。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红军长征的了解。
第二章:红军长征的原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
引导学生理解红军长征的必要性。
2.2 教学内容:详细讲解红军长征的原因。
通过历史事件和事实,展示红军长征的必要性。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事实。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帮助他们理解红军长征的必要性。
第三章:红军长征的历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程。
引导学生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
3.2 教学内容:详细讲解红军长征的历程。
通过图片和地图,展示红军长征的路线和重要事件。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地图。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红军长征历程的理解。
第四章:红军长征的成就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成就。
引导学生认识到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4.2 教学内容:详细讲解红军长征的成就。
通过历史事件和事实,展示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事实。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帮助他们认识到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红军长征的精神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精神。
引导学生学习红军长征的精神。
5.2 教学内容:详细讲解红军长征的精神。
通过历史事件和事实,展示红军长征精神的具体体现。
5.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事实。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帮助他们学习红军长征的精神。
第六章:红军长征的重要事件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
引导学生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与英勇。
6.2 教学内容:详细讲解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归纳得出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2.通过红军长征过程的学习,说出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3.在地图上简单描绘出红军长征经过的路线和经过的重要地点,并能说出在红军长征中发生的重要事件二.知识与技能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
三.过程、方法与能力学习用地图来描述历史事件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经过,长征的意义,长征精神。
2.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作为红军战士的学生搜集长征故事,并准备上课讲述。
作为历史学家的学生课后查找红军长征的原因,作为地理学家的学生课后把长征经过预习好,准备上课讲述。
2.教师准备:阅读教材,钻研教学参考书,结合学科专业刊物以及有关的最新研究信息和成果,完成科学、系统、操作性强的教学设计。
多角度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红军不怕远征难》。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影片《长征》导入。
以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1、你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2.这部影片叫什么?学生回答:《长征》师:作为新中国的儿女,我们都应该了解二万五千里长征,因为这是一部倾注了红军战士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的历史,没有这段历史,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学习新课:师:作为历史学家的你,你是如何分析长征的原因?生:纷纷举手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给予点评。
师:我们一起来看两则材料。
师:出示材料(1)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概况次序时间敌我力量对比结果第一次1930年 2.5:1 胜利第二次1931年7:1第三次1931年10:1第四次1932年4:1第五次1933—1934年6:1 失败(2)毛泽东曾指出:“王明问题的关键、症结之所在,就是他对自己的事考虑得太少,对别人的事却操心得太多了”。
师:从以上两则材料中可以得出什么信息?生:答略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长征的原因。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通用5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通用5篇)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1教学目标1、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及其伟大意义。
2、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3、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1、中央红军的长征2、遵义会议教学难点1、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2、长征精神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创设法、讨论法、合作交流学习方法分组导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歌曲导入,激起学生兴趣。
以江西革命根据地人民挥泪送别红军的图片,并配以《十送红军》这首歌,以“江西人民为什么依依不舍送自己的亲人红军踏上征途?”引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阅读课文内容,合作完成以下任务:第一组历史学家:红军长征的原因、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二组地理学家:考察长征路线图,说出长征的经过。
(中央红军长征走过多少省、渡过哪些大江、大河?)第三组红军战士:讲述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分析长征胜利的原因。
第四组随军记者:总结长征精神。
2、为什么江西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流泪送别红军战士踏上漫漫征途呢?请一位历史学家给我们分析一下长征的原因。
(从背景分析原因)背景:1.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发动第五次“围剿”。
2.中共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未能粉碎敌人的人的围剿。
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3、请一位地理学家给我们讲述一下中央红军长征的经过,重温红军长征的过程。
紧接着请第二位地理学家从长征示意图中找出中央红军长征走过多少省、渡过哪些大江、大河?(掌握发生在那里的历史事件。
)并请第三位地理学家在地图上找到瑞金、遵义、吴起镇和会宁的位置。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案)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案)★自主求索——感知历史一、被迫长征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军队对发动第次“围剿”。
由于、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进行。
二、被动长征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向前进,虽然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损失惨重。
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提出红军不去,改向敌人力量的贵州前进,于是红军渡过,夺取贵州北部重镇。
三、长征转折——标志:会议的召开1.时间:2.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取消了;肯定;会后确定。
3.意义:会议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挽救了、挽救了,是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
四、长征胜利1. 会议后,在领导下,红军四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江,跳出了敌人包围圈;强渡河,飞夺桥,又翻过,进入甘肃。
2.1935年10月,党中央和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镇,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3. 年10月,和长征到达甘肃,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五、长征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的企图,保存了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
★集体智慧——感悟历史思考题一:红军长征过程中有哪些特别令你难忘的历史镜头(故事)(至少两个)?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是什么?造成这个原因的原因又是什么?你能否以长征开始后的相关史实来说明它?思考题二: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诞生,期间经历了多少年?以1935年召开的哪一次会议为界,前后又各是多少年?你能否用相关史实来说明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实践题三:请两位同学合作完成“重返长征路”游戏。
(一位同学操作电脑,一位同学回答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思考题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长征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又是什么?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感想。
★风采展示——激情抢答(略)★个性拓展——史海探寻1.查阅关于博古、李德的资料。
两人在我国革命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查阅长征中两组令人肃然起敬的数字。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鉴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设问等,分析其在文本中的作用。
-通过朗读和讨论,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理解红军战士的不屈不挠精神。
举例解释:
-历史背景:课文描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学生需要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红军长征的基本概念。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它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精神的体现。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述。这些描述展示了红军在实际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生字词运用:通过具体语境,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语言环境中运用这些词汇。
-修辞手法:分析课文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等句子的修辞效果,理解其如何增强语言表现力。
-情感体验:通过朗读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红军战士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2.教学难点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抽象概念的含义,如“不怕远征难”的深层意义。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一同走进了《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通过学习红军长征的历史,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感受到那种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拼搏精神。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思考这次教学的效果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红军长征的了解普遍较为有限,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对新知识的浓厚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起到了很好的激发兴趣的作用。但在讲授理论部分,我意识到需要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背景,或许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长征的艰苦卓绝。
初中历史观摩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观摩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原因及过程,掌握长征中重要的历史事件。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
3.通过学习红军长征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红军长征的背景、原因及过程,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2.教学难点: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引导。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红军长征吗?谁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过程?(2)简要介绍红军长征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长征的原因。
2.讲解新课(1)讲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如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等。
(2)讲述红军长征的过程,包括突破四道封锁线、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重要历史事件。
(3)分析红军长征的意义,如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为革命事业保留了火种等。
3.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感受红军长征中的艰苦奋斗精神,如翻越高山、穿越草地等。
(2)讲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如坚定信念、团结互助、英勇奋斗等。
(3)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习长征精神,培养自己的艰苦奋斗精神。
4.课堂讨论(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红军长征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5.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复述红军长征的原因、过程及意义。
(2)强调长征精神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鼓励学生学习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课后作业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了长征的原因、过程及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情感教育方面,引导学生学习长征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但课堂上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同学对长征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够深入,讨论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充足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红军长征吗?有没有人能告诉我红军长征发生在哪个时期?生:1927年到1936年期间。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红军胜利的意义。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
在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时,要用比较、联系等方法,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历史。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难点】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课堂教学设计】1.课堂设计:感受长征——探源长征——感悟长征。
2.课前导学:让学生观看“长征”图片,并让学生讲长征故事。
3.教学资源:课本、课件(相关图片、文字、音像等);4.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问题探究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让学生观看“飞夺泸定桥”、“红军爬雪上”和“过草地”的图片。
〈问〉:这是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长征)。
还知道哪些故事是描写红军长征的吗?让学生讲长征故事。
感受长征,了解长征进入本课。
二、新课讲授感受长征〈学生预习〉:学生据红军长征路线图,标出经过省份、江河及重镇〈课件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图》(与学生对比)利用课件边讲边展示:瑞金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解放遵义;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通过草地;终于在吴起镇和会宁胜利会师。
探源长征1、〈动脑筋〉红军长征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学生齐答:艰难。
2、〈动脑筋〉红军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讨论归纳〉: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还缺少粮食给养。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红军不怕远征难》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共产主义事业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理解歌曲的意义和历史背景。
2. 教学难点:通过歌曲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党和人民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播放《红军不怕远征难》这首歌曲,让学生先欣赏一遍,然后简单介绍这首歌词和曲调。
2. 背景知识学习(10分钟)通过教师或学生介绍,让学生了解《红军不怕远征难》这首歌曲是描写中国工人农民红军长征的事迹,是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歌颂了红军的英勇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3. 歌词学习(15分钟)分发歌词,然后让学生跟着歌曲播放,同时朗读歌词,逐句解读歌词的含义。
可以提问学生,让他们尝试理解每句歌词所表达的意思。
4. 曲调学习(15分钟)教师先示范唱一遍歌曲,然后让学生跟着模仿。
可以先分段跟唱,再尝试全曲跟唱。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练习几遍,直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曲调。
5. 情感表达(15分钟)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班级中表达得最好的同学作为代表,担任红军团长角色,向全班汇报红军长征的艰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其他同学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学生也可以组织自己的小团队,演唱这首歌曲,展示他们对红军精神的理解。
四、教学延伸:1. 阅读练习:学生可以阅读与红军长征有关的故事,了解更多关于这段历史的知识。
2. 创作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首与红军精神相关的歌曲或诗歌,展示自己对这一精神的理解和热爱。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一首优美的歌曲,还对红军长征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也通过情感表达活动,表达了自己对红军精神的崇敬和热爱。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活动的安排,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设计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使学生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和英勇斗争。
培养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敬仰和传承。
1.2 教学内容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原因红军长征的路线和重要战役红军长征中的英雄事迹和长征精神第二章:教学方法2.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讲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和重要战役,让学生理解长征的艰难困苦和英勇斗争。
2.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红军长征中的英雄事迹,使学生感受到红军长征精神的伟大和可贵。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红军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资源教材或教学书籍:《红军不怕远征难》等相关书籍。
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舒适,座位排列合理,方便学生观看教学多媒体设备。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红军长征的主题。
4.2 教学内容展示通过讲授法和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原因。
展示红军长征的路线和重要战役,让学生了解长征的艰难困苦和英勇斗争。
4.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红军长征中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红军长征精神的伟大和可贵。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理解红军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和感受,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思考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2 学生理解度评价通过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红军长征历史背景、路线战役和长征精神的理解程度。
5.3 学生反思能力评价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安排学生预习红军长征的相关内容,了解基本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事件。
让学生收集有关红军长征的图片、资料或故事,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6.2 课后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有关红军长征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红军长征纪念地、采访老红军等。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设计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2)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综合史料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红军长征的历程。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尊重和敬佩。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红军长征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2)红军长征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精神。
2.2 教学难点:(1)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重要战役和战略决策。
(2)红军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播放《红军不怕远征难》主题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
(2)简要介绍红军长征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和过程。
(2)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红军长征中的重要战役和战略决策。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4 案例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红军长征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精神。
(2)学生分享心得体会,教师点评并总结。
3.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思考红军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2)学生发表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4.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性、观点明确性等。
4.3 情感态度:(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反应,了解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认同程度。
(2)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情感体验。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红军不怕远征难》5.2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音乐等。
5.3 历史史料:相关书籍、论文、资料等。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设计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原因。
引导学生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
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敬佩和传承。
1.2 教学内容介绍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讲述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感受长征的艰难。
1.3 教学活动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红军长征的兴趣。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原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红军长征的感悟。
第二章: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
引导学生感受红军长征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斗争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2.2 教学内容讲述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难困苦。
分析红军长征中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斗争精神。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难困苦。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红军长征中所展现出的精神品质。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写作方式,表达自己对红军长征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红军长征的重要事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
引导学生感受红军长征的智慧和英勇。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述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
分析这些重要事件对红军长征的影响和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这些重要事件对红军长征的影响和意义。
让学生通过制作海报或PPT的方式,展示自己对重要事件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红军长征的胜利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胜利情况和意义。
引导学生感受红军长征胜利的喜悦和自豪。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庆祝胜利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述红军长征的胜利情况和意义。
分析红军长征胜利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教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教案一、教案背景与目标《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教案》是一份针对中学历史课程的教案,旨在通过教学活动,深入探讨中国革命史中红军长征的重要事件,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认识红军长征的背景、意义和影响,提高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本教案的目标是:1. 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背景、目的和历程;2. 学生了解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意义;3. 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影响和启示。
二、教案内容和活动设计1. 主题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中国革命史中的关键事件,提出一个问题:“在中国革命史上,红军长征被公认为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你们是否了解长征的背景和意义呢?”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做快速概述。
2. 知识探究(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教材,以小组形式探究红军长征的背景、目的和历程。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探究成果,进行简短的小组展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3. 深入了解(3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看相关红军长征的纪录片或听取相关音频报道,并鼓励学生在笔记中记录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
之后,教师与学生展开互动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共同探讨红军长征的影响和启示。
4. 总结与反思(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总结,回答如下问题:1) 红军长征的背景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2) 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意义是什么?3) 红军长征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教师收集学生的回答,进行全班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理解红军长征的重要意义。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包括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或感悟,并明确提交时间。
三、教学辅助和评估方式1. 教学辅助: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红军长征的文献和影音材料,并提前做好准备。
2. 评估方式: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小组展示、课堂互动、笔记记录和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学生对红军长征背景、意义和影响的理解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
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学习目标:1.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
2.讨论长征精神,学习红军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我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经过,长征的意义,长征精神。
学习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的历史意义二、前置自学:(自主学习,充分准备,牢固记忆)1.原因:红军失败,被迫进行。
2.开始:年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从出发开始长征。
红①红军向湘西前进,冲破了敌人的,渡过湘江,损失过半。
②红军改向贵州前进,渡过夺取。
军时间:年月,2.经③遵义内容:解决了,取消了。
不会议肯定了 , 增选。
过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怕这次会议挽救了。
④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四渡,打乱了。
远⑤红军巧渡,跳出了。
⑥红军强渡,飞夺。
征⑦红军又翻过大,通过,进入甘肃。
①年月,党中央和方面军到达革命根据地的。
难 3.胜利②年月, 方面军和方面军,到达 ,同前来的方面军会师.红三大主力回师,标志着。
4.长征的意义: ,。
三、展示交流(对桌相互检查)四、合作探究1.今年是纪念长征胜利74周年,请回答有关长征的问题:(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2)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和地点。
(3)长征途中,党中央在1935年1月召开了什么会议?(4)红军长征两次会师的时间、地点、和主要部队。
(5)简述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井冈山、遵义被国务院定为红色旅游景区的历史依据是什么?(2)发展红色旅游,从发展经济角度看有何意义?(3)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今年是长征胜利多少周年,请你谈谈对长征精神的认识。
五、当堂测试(一)选择题: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利用假期要实地考察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他们应该去 ( )2.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事件是( )3.长征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是在( )4.红军长征中发生的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四渡赤水河②夺取遵义③翻越大雪山④飞夺泸定桥5.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6.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主要理由是( )(二)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9.3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第9课第三课时《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征的原因、遵义会议及意义、长征精神。
2、过程与方法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探究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原因。
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长征精神,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传承长征精神,争做长征精神的践行者。
教学重难点了解红军长征及其伟大意义,感悟长征精神,传承长征精神。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老师请来一些红军小战士来为我们朗诵伟人毛泽东《七律长征》。
生1:《七律长征》。
师: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奋勇前进的革命主义精神。
我们一齐来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
(板书)生:齐读课题。
二、新课教学(一)回忆伟大征程。
1、红军开始长征。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立后,中国革命以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为扑灭革命火种,国民党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起一次次“围剿”。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了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红军长征开始。
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后,短短 2 个月,中央红军由 8 万多人锐减到 3 万余人。
2、遵义会议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
师:是何时召开的?意义是什么?生:1935年1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开始走上胜利之路。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师: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机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长征之“难”。
红军不怕远征难。
在长征途中,红军遇到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同学们一齐来探讨一下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师: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生1:吃的是野菜,穿的是草鞋。
师: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们不仅要在漫长的行军中适应缺衣少食的艰苦生活,还要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翻雪山,过草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设计
李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和意义。
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
2、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长征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
遵义会议。
2、教学难点:认识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让学生在诗歌的情境中来了解历史,激发学习兴趣,启动思维。
2、初步认识长征
阅读讨论:红军为什么要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引导学生对长征的背景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长征。
4、整体感知长征过程
A、长征的开始 1934年10月,瑞金(展示红军开始长征时的图片资料)
B、初期受挫设问:红军长征初期的处境如何?
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人员伤亡过半。
长征刚一开始就人员损失过半,照这样走下去,红军还有希望吗?在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了一个什么建议?
C、历史转折:遵义会议,1935年1月
设问:这次会议是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召开的,红军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讨论探究: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引导学生比较遵义会议前后红军处境发生的变化,理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不仅对长征具有重大的作用,甚至对整个中国革命都具有重大意义。
D、冲出重围: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强调红军的创新精神)
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的包围圈。
(强调红军一鼓作气,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观看电影节选,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过雪山、草地(图片展示,体会红军遭遇的艰难困苦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E、胜利会师:1935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展示会师图片,体会会师的喜悦)
补充介绍红二军和红四军的长征出发地与到达时间。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强调红军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5、活动与探究
说出红军渡过哪几条江、河,在这些江河上发生过什么事?
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的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6、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红军战胜了千难万险,历经二万五千多里的艰难险阻,胜利到达陕北。
长征是以失败开始,以胜利告终,成功的实现了战略大转移,为中国革命保存了势力,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7、体会长征精神:
在感知长征的整个过程及艰苦历程的基础上,通过阅读相关的材料,引导学生体会长征精神。
讨论长征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宝贵的财富?今天我们还需要长征精神吗?它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现实意义?
总结:红军长征成为了一段难忘的岁月,革命的历程充满了艰难曲折,今天的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长征已经过去70多年了,但长征精神却永存!红军的长征结束了,但我们每个人的长征,我们中华民族的长征正在进行中。
如何走好“我的长征”?如何走好“中华民族的长征”?如何把长征精神传承下来,并把她变成长征路上的精神动力,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相信,你们能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8、课堂练习(略)
课堂板书设计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红军长征
(瑞金长征—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胜利会师)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