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老话题。的确,从音乐教学本身而言,它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和艺术教育两部分,如果只是纯艺术地从音乐角度去传授知识,忽视品德教育,就达不到对学生审美育人的目的。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应该通过音乐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道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高尚情操。在实践中,我抓住了几方面渗透德育教育:

一、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教唱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或补充一些同类题材的歌曲来学习。如一年级

通过欣赏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首先对国歌的时代背景作详细的介绍,着重向学生介绍在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占据了我国大片大好河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国著名诗人田汉和音乐家聂耳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敌人的无比愤恨之情,在极其危险的时刻写下了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后来的国歌。这首歌曲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的热情。当这首歌曲流传开以后,更是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了在被定为“国歌”后,是如何激励着全国人民意气风发的封建社会主义祖国的情况。使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深刻的爱国主义内涵和巨大的鼓舞作用,有了深刻的了解。在进行乐曲分析时,有着重讲解了乐曲是怎样反映出作者的心声的。例如,用分解的大调主三和弦和三连音构成的号角示音调来唤起人们奋起战斗;在第三乐句,用重音“>”强调了形式的严峻等等。在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两字,它象征着中国人们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战斗步伐,表现了中华人民有着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前夫后记的大无畏精神。在演唱时,特别注意要求学生把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唱出来,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歌曲的主题“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同时还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结合切身体会,谈谈在现阶段我们怎样做才能充分体现我们热爱祖国作新中国的主人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教会学生很好的演唱和吹奏国歌,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爱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歌曲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祖国和人民,使他们幼小的心灵懂得没有共产党就

没有新中国这个道理,树立远大理想,争做党的接班人。

二、利用多媒体电化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音乐课堂要充满艺术性、愉悦性,如果用单一形式面面俱到,就无侧重点。由于学生有好动、可塑性大,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对美的形象感兴趣等特点,上好音乐课,就得抓住这些特点,使学生产生审美意识。例如。一年级的孩子在《国歌》时,多媒体出示的北京天安门升国旗仪式给了孩子们亲临其境的感觉。孩子们在学习中懂得了国歌代表"祖国妈妈",听国歌要立正行注目礼。当他们唱着国歌,眼望着与太阳一起升起的国旗时,深深地感到国旗的庄严美。这就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弘扬了祖国的民族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美德:正义、不畏强暴的真善美的精神。

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在教育中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让我们用音乐去净化、美化学生的心灵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培养起最深厚的爱国之情,使他们拥有良好的思想基础、道德基础,良好的知识结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整体素质、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常州博爱小学——王苏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