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库及地下室BIM综合管道排布工程要点 - 副本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安装工程通用部分

1 设备管线综合布置

1.1 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

1.1.1 材料:电子版设计图、图纸会审纪要。

1.1.2 工具:计算机、 BIM软件或三维设计软件。

1.1.3 工序: 安装电子版原设计图→各专业图纸叠加→找出管线碰撞点→调整管线空间位置消除碰撞→确定支架形式→绘制管线综合布置图→设计单位确认--施工

1.1.4 工艺方法:

(1)地下室结构施工前,经业主向原设计单位索要各专业电子版设计图,在计算机上安装BIM软件及电子版设计图纸。

(2)利用BIM或三维深化设计软件对安装各专业图纸进行叠加,找出管线碰撞位置。

(3)对于碰撞的管线,调整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应尽量减少弯头个数;

②集中、平行、美观;

③宜靠近墙、梁集中合理布设;

④平行分层布置时,电气桥架、對闭母线应位于易燃易爆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下方, 其他管道上方;

⑤严禁管线穿越防火巻帘门等设备本体;

⑥管线交又部位,尽量调整标高平直通过,減少翻越;严禁管线穿越防火巻帘门等设备本体。

⑦自动l瑛-淋管道布设时, 应保证自口度-头与梁、风管等的有效间距, 避免影响自喷头ll度洒面积。

(4)在BIM叠加图纸上同一区域将管线上下或左右平行移位, 紧凑并拢后确定综合支架位量和形式, 绘制综合支架详图, 支吊架在符合间距要求的前提下, 调整为横纵成线, 小管径的中间加设支吊架。

(5)形成的综合管线布置图及支架详图,提交原设计单位确认后实施。

(6) 安装各专业应统一按照深化设计图规定的空间位置进行地下室管线施工。

l.1.5 控制要点:消除管线碰撞、设置综合支架、排列順直,按照综合管线布量图施工。

1.1.6 质量要求:管线排布整齐,间距合理,层次清晰,支架型式符合要求,设置合理,便于检修。

1.1.7 做法详图(图5.1-l) :

1.1.8 实例图(图5.1-2、图5.1-3) :

图5.1-2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实例图图5.1-3地下室管线综合支架实例图

1.2 设备间设备,管线空宗合布置

1.2.1 材料:电子版设计图纸、图纸会审纪要、设备技术参数资料。

1.2.2 工具:计算机、 BIM软件或三维设计软件

1.2.3 工序: 安装电子版原设计图→各专业图纸叠加→找出管线碰撞点→调整管线空间位置消除碰撞→确定支架形式→绘制综合布置图→设计单位确认→施工。

l.2.4 工艺方法:

(1)在设备、管线参数确定后,设备间机电工程施工前完成深化设计;设备间安装工程施工前,经业主向原设计单位索要各专业电子版设计图纸,在计算机上安装BIM软件及电子版设计图纸。

(2)利用BIM或三维深化设计软件对安装各专业图纸进行叠加,找出管线、设备碰撞位置。

(3)对于碰撞的管线、设备,调整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确定设备和与设备相连的管、配件尺寸及管线进出口位置;

②排布达到设备进出口处, 设备基础的中心线或外边沿、设备中心线或边沿、立管中心线、支架、仪表、阀门操作手柄等标高、朝向一致;

③管线宜靠近墙、梁集中合理布设。

(4)形成的深化图,提交原设计単位确认后实施。

(5)安装各专业统一按照深化设计图规定的空间位置进行设备间施工。

1.2.5 控制要点:成行成线、维护方便、按照综合管线布置图施工(距高弯头500mm 范围内应设置支吊架) 。

1.2.6 质量要求,设备、管线排列整齐,成行成排,部件标高、朝向一致。

1.2.7 做法详图(图5.l-4) :

图5.1-5 泵房综合布置效果图5.1-6制冷机房深化设计三维布置图

1.3 走廊吊顶管线综合布置

1.3.1 材料:电子版设计图纸、图纸会审纪要。

l.3.2 工具:计算机、 BIM软件或三维设计软件。

l.3.3 工序:现场实体尺寸量测→安装电子版原设计图→各专业图纸叠加→找出管线碰撞点→调整管线空间位置消除碰撞→绘制管线综合布置图→确定支架形式→原设计单位批准→施工。

1.3.4 工艺方法:

(1)吊顶安装施工前,经业主向原设计单位索要各专业电子版设计图纸,在计算机上安装BIM软件及电子版设计图纸。

(2)利用BIM或三维深化设计软件对安装各专业图纸进行叠加,找出管线、设备碰撞位置。

(3)优先采用共用支架。

(4)对于碰撞的管线, 调整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充分利用吊顶空间, 提高走廊净空尺寸;

②设备、管线接头应避开大梁位置, 同时考虑贴近吊顶, 保证检修空间;

③电气系统避让水系统, 水系统避让风系统;

④施工难度小的避让难度大的, 桥架布前便于后期电缆敷设;

⑤桥架和水管多层水平布置时,桥架应位于易燃易爆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下方、水管上方;温度高的管线在上,无腐蚀介质管线在上,输气在上,输液在下,高中压在上,低压在下, 经常检修在下;与吊顶表面末端设施连接的管线宜贴近吊顶, 减少交叉;

⑥间距要求如下:管道外壁(或保温层的外表面)距墙面或侧边的距离不宜小于150mm,距柱、梁之间的距离宜为50mm,各种管道外壁(或保温层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宜为100~ 150mm。风道的外壁距墙之间的距离宜为200~ 300mm。管道上有阀门且设置在同一断面的, 应考虑调门在保温时对管道间距的要求。

图5.1-8走廊吊顶内管线综合布置实例图

1.4 吊顶器具综合排布

1.4.1 材料:电子版设计图纸、图纸会审纪要。

1.4.2 工具:计算机、 BIM软件或三维设计软件。

1.4.3 工序: 安装电子版原设计图纸→各专业图纸叠加→找出器具碰撞点一调整器具位置→绘制综合布置图→原设计单位确认→施工。

1.4,4 工艺方法:

(1) 品顶工程施工前,经业主向原设计单位索要各专业电子版设计图及装饰吊顶设计图, 在计算机上安装BIM软件及安装工程品顶工程设计图。

(2)利用BIM或三维深化设计软件对吊顶安装图纸进行量加,找出器具碰撞位置。

(3)器具调整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所有器具的中心在一条线上,居走廊或用顶板块的中心,间距均匀,对称布置;

②风口、灯具与消防探测器间的间距为: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 .5m;至国风口边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

感温探测器距高温光源边沿不应小于500mm, 距风扇边沿不小于100mm, 距凸出扬声器边沿不应小于300mm;

火灾探测器边缘与照明灯具边沿不应小于300mm, 与各类自动唢水灭火喷头边沿不应小于300mm;自喷头与灯具间距不应小于30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