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全文赏析,作者,出处及年代
《青玉案 元夕》原文以及赏析
《青玉案·元夕》原文以及赏析《青玉案·元夕》是唐代诗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原文如下: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通过对美好时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首句“东风夜放花千树”,以东风为引子,描绘了元宵节夜晚花朵盛开的美景。
接下来的“更吹落、星如雨”则形象地表现了烟花璀璨的景象。
这两句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宝马雕车香满路”一句,描绘了元宵节夜晚人们欢庆的场景,宝马雕车象征着贵族的奢华,香满路则暗示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接下来的“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则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凤箫声和玉壶光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而鱼龙舞则表现了民间的欢乐。
“蛾儿雪柳黄金缕”一句,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容貌和华贵服饰。
接下来的“笑语盈盈暗香去”则表现了女子的温柔和甜美。
这两句诗通过对女子的描绘,展现了节日中人们的喜悦心情。
最后两句“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这里的“他”可以理解为过去的自己或者曾经的朋友,也可以理解为已经离去的亲人。
通过这两句诗,作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元宵节夜晚繁华景象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词中的意境优美,富有诗意,是辛弃疾词作中的佳作之一。
王国维《人间词话·灯火阑珊处》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灯火阑珊处》经典解读王国维《人间词话·灯火阑珊处》经典解读灯火阑珊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你的人生是否总是在奔忙之中?而即便你如此的奔忙,却还是生活颠沛流离。
即便你的奔忙,为你换取了大笔的财富,解脱了你操劳的双手,释放了你匆忙的双脚,可是你的思想却总是如陷牢笼。
怀疑一切,害怕失去一切,如同一切都不是你的,你的一切即便是深拥在手,却又如同没有,幸福转瞬即逝,感觉不到真实的快乐,内心只有欲望的满足。
奔忙、焦虑、急躁、患得患失,这样的人生,你还没有入境。
而此节所讲恰是人生之境界。
从此入,也由此出。
词之境界若人生。
王国维似乎总是能从词里找到验证自己学说的佳句,犹如他拿康德的哲学评论《红楼梦》是一样的。
从三首词中各拈出一句,连接在一起,就赋予了深厚的哲学思想,词的深意,也是人生的慧言。
王国维所说: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也就是说,自己将这三位词人在三首词中的不同句子,分别拈出来,连接一起解释其意,用这种方式解释人生,提升词的哲学,这是三位大词人词的本义中所没有的。
然而自己也是知道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三位还在世的话,犹如被别人所误解一般,也必定是不允许自己这样解释的。
从此节词话来看,王国维的确没有按照词的原意来理解。
我们在第二十四节的时候,就分析过晏殊的《蝶恋花》,写的是女子对男子极致的思念之情,这里被王国维化用为人生的初期阶段表现出来的思想迷茫。
王国维的确没有按照词的原意来理解,只不过自己读词之后,自作主张地将自己的发现连接在一起,却又有了新的妙处。
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是这个意思。
《青玉案·元夕》元宵节诗词赏析
《青玉案·元夕》元宵节诗词赏析《青玉案·元夕》元宵节诗词赏析《青玉案·元夕》为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片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片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青玉案·元夕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
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注释⑴青玉案:词牌名。
“案”读wan,第三声,与“碗”同音。
⑵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⑶“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⑷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
形容满天的烟花。
⑸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⑹“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
凤箫,箫的美称。
⑺玉壶:比喻明月。
亦可解释为指灯。
⑻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⑼“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⑽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⑾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
千百度:千百遍。
⑿蓦然:突然,猛然。
⒀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作品鉴赏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赏析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赏析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赏析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
从小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
其祖父辛赞,经常给予抗今复地、洗雪国耻的教育。
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
后归南宋,曾任建康符(今江苏省南京市)通判,知滁州(今安徽省滁县),提点江西刑狱,湖北转运副使,湖南安抚使,江西安抚使等职。
在历任地方官期间,重视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
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
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被罢免。
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词中深入的反应了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
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
有《稼轩长短句》集。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
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繁花齐开。
宝马雕车:指观灯的贵族豪门的华丽车马。
凤箫:《神仙传》载,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箫作凤鸣声,引来了凤。
故称箫为凤箫。
玉壶:比喻月亮。
蛾儿雪柳:元宵节妇女头上戴的装饰物。
阑珊:零落。
【简析】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
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
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
最后点出“ 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诗词赏析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诗词赏析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
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
“案”读wan,第三声,与“碗”同音。
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
形容满天的烟花。
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
凤箫,箫的美称。
玉壶:比喻明月。
亦可解释为指灯。
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
千百度:千百遍。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赏析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
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
“东风夜”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
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玉壶”指明月;“鱼龙”是灯笼的形状。
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练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练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青玉案·元夕》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青玉案·元夕》原文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练习题1. 《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是指阴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从唐代起,在元宵夜就有_________的风俗,也称_________节。
(2分)2. 清代作家________的作品《_________》里的元宵节,比春节更隆重,小到英莲走失,大到元春省亲,平民灶火也好,贵族家庆也罢,让我们品出了这个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的文化内涵。
(2分)3. 元宵节是正月里一个重要节日,当天往往举行闹花灯、猜灯谜活动,猜中灯谜,既彰显了自己的智慧,又平添了节日的快乐。
请你猜猜以下灯谜,把答案写在横线上。
(3分)谜题:赤兔马,走千里。
(打一元代剧作家) 谜底:______________谜题: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词语) 谜底:______________谜题:十五的月亮悬庭前。
(打一北京历史文化遗迹) 谜底:______________4. 下列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中,描写元宵节的一项是(3分)A.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B.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C.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D.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5. 《青玉案·元夕》上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具体描述。
(4分)6.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鉴赏: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者:辛弃疾(南宋)
鉴赏: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者:辛弃疾(南宋)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qīng yù àn yuán xīdōng fēng yè fàng huā qiān shù ,gēng chuī luò ,xīng rú yǔ 。
bǎo mǎ diāo chē xiāng mǎn lù 。
fèng xiāo shēng dòng ,yù hú guāng zhuǎn ,yī yè yú lóng wǔ 。
é ér xuě liǔ huáng jīn lǚ ,xiào yǔ yíng yíng àn xiāng qù 。
zhòng lǐ xún tā qiān bǎi dù ,mò rán huí shǒu ,nà rén què zài ,dēng huǒ lán shān chǔ 。
鉴赏辛弃疾(南宋)的《青玉案元夕》选自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注释】①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④玉壶:指月亮。
⑤鱼龙舞:指舞鱼、龙灯。
青玉案·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青玉案·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创作背这首词作于公元1174年或1175年(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
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
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
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文学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
东夜放千树,更吹落,星如: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
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
东风夜化用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
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玉壶指明月;鱼龙是灯笼的形状。
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且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场景。
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融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8]蛾儿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一句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
雪柳是玉簪之类的头饰。
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人)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一辨认(但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
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是天空飘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
[8]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
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
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书法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书法一、诗句出处与解析1. 出处2. 解析- 在热闹的元宵灯节,人们都在热闹的地方寻找佳人或者热闹的场景。
“众里寻他千百度”,描述了一种执着地在众多人群里寻觅的状态,经过了千百次的寻找。
“蓦然回首”则是突然转身,在不经意间,“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发现自己要找的人就在那灯火稀疏、比较冷清的地方。
它可以有多重含义,从爱情角度看,是一种寻觅爱情后的惊喜发现;从哲理层面看,常常被用来形容经过长期的探索后,突然在不经意间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二、书法相关1. 字体选择- 楷书- 楷书字体规整,笔画清晰。
如果书写“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适合初学者。
例如颜真卿的楷书,笔画丰满,结构端庄。
在书写时,要注意每个字的重心平稳,像“众”字,三个“人”的组合要疏密得当;“寻”字的繁体写法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有序。
- 行书- 行书具有流畅性。
其笔画之间的呼应连贯,能很好地体现诗句的灵动之感。
王羲之的行书风格飘逸洒脱,书写此句时,可以借鉴其笔法。
如“蓦然回首”这几个字,行书的写法能够通过笔画的牵丝映带,表现出回首瞬间的那种动态感。
- 草书- 草书极具艺术表现力,但书写难度较大。
怀素的草书以狂放不羁著称。
写这句诗时,如“灯火阑珊处”几个字可以用草书的简化和连绵的笔法,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但要求书写者对草书的符号和笔法有较高的掌握程度。
2. 书写布局- 横幅- 如果是横幅书写,要注意字的大小均匀,间距合适。
可以从右向左书写,起首的字稍小一些,逐渐增大字的大小,到中间部分字的大小较为稳定,结尾的字再略作收缩,形成一种节奏变化。
例如,“众里寻他”四个字可以写得紧凑些,占横幅的三分之一空间,“千百度”三个字稍大些,“蓦然回首”又紧凑些,“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舒展一些,最后一个“处”字可以适当拉长笔画。
- 条幅- 条幅书写时,字距要紧密,行距要拉开。
一般从上向下书写,每个字的重心要在一条垂直线上。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译文】《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2。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3。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4。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5。
【注释】1.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又称元宵。
2.“东风”句,形容元夕灯火,语本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星如雨:也指灯火,语本《左传·庄公七年》:“星陨如雨。
”3.宝马雕车:装饰华美的车和马。
凤箫:箫的美称。
玉壶:指月亮。
唐·朱华《海上生明月》诗:“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
鱼龙舞:指鱼灯、龙灯等各呈异彩。
4.“蛾儿”句:这三件都是妇女头上所戴之物。
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雪柳……而衣多尚自,盖月下所宜也。
”5.蓦(音mo)然:忽然。
阑珊:零落,冷落。
【译文】一夜东风开放出花儿千树,更吹落星星如雨。
宝马雕车处处,香气弥漫如雾,动听的箫声和鸣,不觉月光转去,一夜里,鱼龙漫舞。
女人们,插着蛾儿、雪柳、黄金缕那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阵阵幽香散出。
千百次呵,我寻找我的意中人,无意中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稀落之处。
【赏析】“醉里挑灯看剑”的英雄,难得有一次闲情逸致,赏一次元夕灯火。
比照易安之写元夕,此词没有易安的重负,而显得轻松潇洒。
但仍有稼轩的气魄胸襟。
“东风夜放花千树”“星如雨”、“一夜鱼龙舞”等,皆有掩饰不住的豪气在内。
如清人陈廷焯所评析:“艳语亦以气行之,是稼轩本色”(《词则》)。
偶写此类词亦出千古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为王国维举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之第三种境界,而梁启超则感受到其“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的幽独怀抱。
俞平伯评全词则说:“上片用夸张的笔法,极力描绘灯月交辉、上元盛况。
过片说到观灯的女郎们。
‘众里寻他’句,写在热闹场中,罗绮如云,找来找去,总找不着,偶一回头,忽然在清冷处看见了,亦似平常的事情。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赏析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赏析示例文章篇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赏析》我呀,特别喜欢那些富有诗意的句子,就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每次读到它,就好像有个神秘的故事在我脑海里展开呢。
我常常想,写这句诗的辛弃疾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呀。
辛弃疾可是个大英雄呢,他一生都想为国家做很多大事,就像一个充满热血的超级战士,想要保卫自己的家园。
可是呢,他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好多的坎坷。
在我想象里,这个“众里寻他千百度”,就像是辛弃疾在寻找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这个东西是什么呢?也许是他的理想,也许是一个能理解他的知音,又或许是他梦想中的那个美好的国家。
他在人群里找呀找呀,找了好多好多遍。
就像我们在游乐园里找自己走丢的小伙伴,心里特别着急,东张西望的,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
辛弃疾也是这样,在那茫茫的人海中,不断地寻觅着。
他看了好多好多的人,可是都不是他要找的。
那这个“蓦然回首”呢?这就像是突然的一个转机。
我们有时候找东西,找得都快绝望了,突然一回头,哇,发现就在身后呢。
辛弃疾也是这样,他找了那么久,心里可能都有点灰心丧气了,突然这么一回头。
我想,他当时的眼睛肯定一下子就亮起来了,就像我们在黑暗里突然看到一盏明灯一样。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灯火阑珊处”很有深意哦。
灯火通明的地方,大家都在热闹地玩耍、欢笑,可是他要找的人却不在那些热闹的人群里,而是在灯火比较昏暗的地方。
这是不是就像我们生活中有时候,那些真正珍贵的东西,并不是在最显眼、最热闹的地方呢?就好比最珍贵的友谊,可能不是那些整天嘻嘻哈哈、凑在一起的朋友,而是那个在你遇到困难时,默默在角落里支持你的人。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也讨论过这句诗呢。
我的好朋友小明说:“我觉得这个‘那人’就像是一个宝藏,要经过千辛万苦才能找到。
”小花也抢着说:“对呀对呀,就像我们考试的时候,找正确答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就在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辛弃疾的诗词注释和赏析
辛弃疾的诗词注释和赏析辛弃疾的诗词注释和赏析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辛弃疾的诗词注释和赏析,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辛弃疾的诗词注释和赏析【1】《鹧鸪天送人》年代: 宋作者: 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词见于四卷本《稼轩词》的甲集,是作者中年时的作品。
那时候,作者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感。
上阕头二句:“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上句言送别。
《阳关三叠》是唐人上阕送别歌曲,加上“唱彻”、“泪未干”五字,更觉无限伤感。
从作者的性格看,送别绝不会带给他这样的伤感。
他平日对仕途、世事的感慨一直,郁积胸中,恰巧,遇上送别之事的触动,便一涌而发,故有此情状。
下句忽然宕开说到“功名”之事,便觉来路分明。
作者和陆游一样,都重视为国家的恢复事业建立功名的。
他的《水龙吟》词说:“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认为建立功名是分内的事;《水调歌头》词说:“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
”认为对功名应该执着追求,并且要有远大的目标。
这首词中却把功名看成身外“ 馀事”,乃是不满朝廷对金屈膝求和,自己的报国壮志难酬,而被迫退隐、消极的愤激之辞;“且加餐”,运用《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之句,也是愤激之语。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景显得生动,用笔也很浑厚,而且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
景句关联词中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不但联系紧密,而且含蓄不露,富有余韵。
(完整版)《青玉案元夕》赏析和习题
(完整版)《青玉案元夕》赏析和习题青玉案⑴·元夕⑵东风夜放花千树⑶,更吹落,星如雨⑷。
宝马雕车香满路⑸。
凤箫声动⑹,玉壶光转⑺,一夜鱼龙舞⑻。
蛾儿雪柳黄金缕⑼,笑语盈盈暗香去⑽。
众里寻他千百度⑾,蓦然回首⑿,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⒀。
注释⑴青玉案:词牌名。
⑵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⑶“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⑷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
形容满天的烟花。
⑸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⑹“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
凤箫,箫的美称。
⑺玉壶:比喻明月。
亦可解释为指灯。
⑻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⑼“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⑽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⑾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
千百度:千百遍。
⑿蓦然:突然,猛然。
⒀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
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公元1174年或1175年(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
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
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
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文学赏析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下面是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了。
然究其实际,上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描写元宵节日的古诗鉴赏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描写元宵节日的古诗鉴赏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接下来小编会给大家分享一首关于春元宵节的古诗词鉴赏。
【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或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
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
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
他满腔激情、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青玉案·元夕】人物介绍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青玉案·元夕】译文焰火像是东风吹散了的千树繁花,纷纷落下仿佛星星如雨般坠落。
豪华的马车满路飘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
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描写元宵节日的古诗鉴赏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描写元宵节日的古诗鉴赏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接下来小编会给大家分享一首关于春元宵节的古诗词鉴赏。
【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或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
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
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
他满腔激情、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青玉案·元夕】人物介绍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青玉案·元夕】译文焰火像是东风吹散了的千树繁花,纷纷落下仿佛星星如雨般坠落。
豪华的马车满路飘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
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赏析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赏析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这首词的上半阕写元宵之夜的盛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
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
“东风夜”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
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玉壶”指明月;“鱼龙”是灯笼的形状。
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溶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一句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
“雪柳”是玉簪之类的头饰。
“众里寻她千百度”:(这人)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一辨认(但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
“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是天空飘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
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
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青玉案·元夕①辛弃疾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导读】我国古代有元夕观灯的风俗。
这是一首别有寄托的词作。
作者假借在元宵节时对一位厌恶热闹、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寻求,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和情怀。
“青玉案”为词牌名,得名于东汉张衡的《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锻,何以报之青玉案”。
又名“横塘路”、“西湖路”等。
【原词】东风夜放花千树②,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③,凤箫声动④,玉壶光转⑤,一夜鱼龙舞⑥。
蛾儿雪柳黄金缕⑦,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⑧。
【注释】①元夕:阴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这天晚上称元夕,也称元宵、元夜。
②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繁花齐开。
③宝马雕车:指观灯的贵族豪门的华丽车马。
④凤箫:《神仙传》载,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箫作凤鸣声,引来了凤。
故称箫为凤箫。
⑤玉壶:比喻月亮。
⑥鱼龙舞:指舞动鱼灯、龙灯。
⑦蛾儿雪柳黄金缕:均为元宵节时妇女头上戴的各种装饰物。
⑧阑珊:零落。
【译诗】好像一夜之间春风吹开了万千灯树,焰火似流星如雨点散落到每家每户。
街市上全都是佩金饰银的华丽车马,浓郁扑鼻的香气塞满了每一条道路。
凤箫声中玉壶般的月亮在缓缓移动,看那满街的鱼灯、龙灯在彻夜欢舞。
四处是笑语盈耳人声鼎沸暗香轻拂,走过一群插金戴银的大姑娘小媳妇。
我在人堆里到处寻找着心上的人儿,百遍千遍的寻找啊她竟然踪影全无。
猛然一回头,没料想她竟然站在那,街旁游人稀少灯火冷落的僻静之处。
【赏析】这是一首有所寄托的词作,是辛弃疾的著名篇章。
作者通过对元宵节赏灯情景的描绘,运用强烈对比的手法,反衬出了一个自甘寂寞、独立不移、性格孤傲的女性形象。
并以这样—个不肯随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婉转地表达自己屡受排挤仍矢志不移、宁可过寂寞的闲居生活也不肯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情操。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原文与赏析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原文与赏析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一首元夕词。
很可能别有寄托。
辛弃疾咏元夕的词计有四首,以这首最脍炙人口。
旧时以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夕,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北宋时汴京元夕灯市极甚,举城若狂。
南宋虽偏安一隅,但临安元夕灯市,不减于汴京。
吴自牧《梦粱录》卷一记临安元宵,“家家灯火,处处管弦。
” “公子王孙,五陵年少,更以纱笼喝道,将带佳人美女,遍地游赏。
人都道玉漏频催,金鸡屡唱,兴犹未已。
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著,堕翠遗簪,难以枚举。
”辛弃疾于淳熙八年(1181),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因遭言官王蔺弹劾落职,退居带湖,投闲置散几近十年。
在他仕途生涯中,这是第一次沉重的打击。
辛弃疾被劾落职为淳熙八年十二月二日,淳熙九年春居带湖。
这首词可能作于已被解职而尚未归里的淳熙九年元夕。
此词表面上声光如炽,十分热烈,内里却是寂寞淡泊,表与里形成巨大反差,表现手法甚为高明。
词的上片极写元夕灯市盛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各种彩灯争奇斗艳,竞相交辉,牵动了满城赏灯的人。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男欢女笑,歌舞作乐,热闹非凡。
下片写狂欢结束时的情景,“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仕女们都成群结队,花枝招展,“笑语盈盈”,狂欢了一夜,似兴犹未尽。
如写元夕,此词似乎可以结束。
但突然峰回路转,别出一个新的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火如荼的灯市,如海如潮的人群中,却没有伊人踪影。
词人所要寻找的,却独自在“灯火阑珊处”,自甘寂寞,自甘冷落,自甘淡泊。
词至此截然而止,留下一个巨大的“空框”,让读者玩味涵咏,自去领略词中所深藏的含义内蕴。
“众里寻他千百度”,是维系全词的纽带,它把“一夜鱼龙舞”的狂欢与“灯火阑珊处”的冷落,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境界,由“寻”的轨迹联系了起来。
青玉案元夕诗歌鉴赏
《青玉案 元夕》诗歌鉴赏
《青玉案·元夕》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元年。
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
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
他满腔激情、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全词运用了衬托:词的开头写灯火场景,对那些“笑语盈盈”的观灯妇女来说是正衬,而对孤高的“那人”来说是反衬,越写灯火热闹,越见“那人”的孤高品格;那“宝马雕车”中的人儿和带着“蛾儿雪柳”的女子对“那人”是反衬。
词人运用两层衬托的手法,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
本词表面极写元宵节灯火辉煌、万人彻夜狂欢的场面,以讽刺南宋统治者只知沉醉于歌舞升平,而不思复国。
词中繁华的景象,衬托出一位自怜幽独,脱俗不群的美人形象,从中表现了词人唯我独醒,不随波逐流的清高品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阑珊处(2)全文赏析,作者,出处及年代
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
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
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
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
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
花千树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
这是化用唐朝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
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这也是对词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赞美。
下阕,专门写人。
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
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
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
然而画蛇既成,还须添足:学文者莫忘留意,上阕临末,已出一夜啊!二字,这是何故?盖早已为寻她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后呼应,笔墨之细,文心之苦,至矣尽矣。
可叹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豪放,好像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不是贻误学人吗?
王国维《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终最高境界。
此特借词喻事,
与文学赏析并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无劳纠葛。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
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随词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